|
发表于 2016-5-30 22: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联诗班第三讲 C组C13-果薇 作业
1、下面的对联不小心打乱秩序了,请给他们重新配好。
种竹几竿堪避暑
书成一字是心殇
山中高卧有千秋
牵肠人面在他乡
一僧一鹤松前卧
一滩鸟篆浅还疏
入眼桃花开彼岸
时怜月色不关窗
天下太平无一事
云不拘形时变幻
几处鱼纹圆又碎
水无常态自浮沉
每醉墨香迟落笔
今宵月满瘦谁人
邻处花开香我院
只将风雨砚中磨
拼尽千杯酬月好
听雨听风山外闲
不让沧桑眉上锁
读书万卷不为名
重新配对如下:
种竹几竿堪避暑
读书万卷不为名
天下太平无一事
山中高卧有千秋
一僧一鹤松前卧
听雨听风山外闲
入眼桃花开彼岸
牵肠人面在他乡
几处鱼纹圆又碎
一滩鸟篆浅还疏
每醉墨香迟落笔
时怜月色不关窗
邻处花开香我院
今宵月满瘦谁人
拼尽千杯酬月好
书成一字是心殇
不让沧桑眉上锁
只将风雨砚中磨
云不拘形时变幻
水无常态自浮沉
2、说出对联的六要素分别是什么?写出20个并列词,20个偏正词。
答:对联六要素是: 1、字数相等2、内容相关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从全联来看,原则上,只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不论多少字数均可。
从内容上看,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也就是意思要互相对应,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衬托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互相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互相对照(即所谓“反对”)。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称“流水对”),也就是上下联两个分句共同构成一个复句,上下联存在一种连贯、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复合关系。还有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即所谓“无情对”。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上)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上)却有意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如: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常用无情对)。
3、词性相当4、结构相称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也是对联格律最关键的两个要素。因此,也可以称之为核心要素。所谓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当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及连词对连词、介词对介词,等等。
5、节奏相应6、平仄相谐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声律要素。对联行文多以二字(有时也以一字或三字以上)为一节奏。所谓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同步。
所谓平仄相谐,又称平仄协调,狭义地说,就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
所谓平仄相对, 就是上下联的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脚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反之,如果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就叫平仄失对(又称同声相对或串声)。
并列词:乾坤,天人,国家,河山,江山,星辰,云山,湖山,川原,山川,山溪,溪山,山峦,烟峦,峦峰,烟波,波涛,山林,林泉,风云,烟云,烟霞,风霜,风雷,峰峦,湖山,泉石,池塘,门庭,墙垣,亭台,园林,园亭,藩篱,门楣,楼台,楼房,軒窗,家园,家庭,琴书,诗词,诗书,桑麻,蕨薇,枸菊,禾黍,文章,竹帛,丝竹,词章,圭璋,金石,科名,衣冠,刀枪,舟车,周秦,神仙,仙佛,公卿,宾朋,欧苏,陶朱,唐虞,樵苏,渔樵,牛羊,鱼虾
偏正词:死寂、晦涩、低调、沉闷、灰暗、黯然、阴霾、暗黑、墨黑、漆黑、火车、雪白、皮鞋、山芋、农药、火红、轮船、客机、汉风、抱树、鹤树、断山、瑞雪、麦花、南山、泠风、眼风、燕山、蚊树、不树、楚风、灯树、寒风、橘树
3、对出下面的对联,并划分节奏。
不向/人前/弹/泪血【雨樵】
可于/月下/醉/心愁
青山/顾我/归来/久【雨樵】
明月/怜君/返去/迟
怕见/飞花/频/醉酒【雨樵】
愁言/流水/总/斟茶
野桥/吹雪/怜/春暮【雨樵】
出岫/春云/闲似我【雨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