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一粒沙

29期联诗班第七讲A组作业贴(组长:月媚儿)

 关闭 [复制链接]

1

主题

49

帖子

1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5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28 21: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未知数 于 2016-6-28 21:16 编辑

29期联诗班第七讲A组作业   A35-未知数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点”的。

寻找“关联点”的几种方法:
(1)、重点字词法==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2)、事物特点法==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这条在成联创作中尤其重要。
(3)、修辞技巧法==即以出句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联点”,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情绪、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4)、合理转假法==所谓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1)、并列关系
(2)、顺承关系
(3)、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
(5)、条件关系
(6)、转折关系
(7)、选择关系
(8)、因果关系
(9)、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春草年年绿,谁道芳心寸寸灰。
(2)…但得…  …不教…
但得冰心如月朗,不教初约似云轻。
(3)…不因…  …哪得…
不因飞雪将心砺,哪得梅花扑鼻香?
(4)…才…  …已…
清晨小朵才开半,邻舍女儿已满头。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滑耳时来莺啭声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青葱遍野远连天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槛前叠嶂鸟鸣幽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虚窗一月静浮杯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秋菊簪头乐醉翁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耳畔听风旖旎轻

点评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青葱遍野远连天《A35-未知数》 同逐梦哪联一样,颜色词对得工整,上下联点面结 合,远近互衬,好联。  发表于 2016-6-29 16: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

帖子

3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4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6-28 23: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慧文 于 2016-6-29 15:09 编辑

29期联诗班第七讲, A06-慧文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的。
寻找关联点:1、重点字词法。2、事物特点法。3 、修辞技巧法。4、合理转假法。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1、并列关系;2、顺承关系;3、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5、条件关系;6、转折关系;
      7、选择关系;8、因果关系;9、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秋季收成好,谁道春天耕种忙
2)…但得…  …不教…
但得时光能倒转,不教憾事再从来
3)…不因…  …哪得…
不因十年寒窗苦,哪得来日金榜题
4)…才…  …已…
才觉寒风有暖意,已有柳条绿眉梢

4.对出下联并试解析两个对联:
撩人/最是//多处[雨樵]==思汝常于花漫时
春天来了,到处弥漫着春天的气息,最引人注目的是春意盎然的地方。也让人常常想起过去在一起的时光,思念他人。

素白/一枝//照水[雨樵]==悠闲小棹漫飘湖
一枝开着几朵白花的枝丫探到水中,好像照镜子呢。这时一叶小舟在湖面上悠然自在的摇荡。

门外/春篱//挤破[雨樵]==廊前景色燕呼来
院子里,百花齐放,把篱笆都挤破了。燕子的声声啼鸣好似呼唤的春天到了。

种竹/几竿//蔽瓦[雨樵]==邀朋一位好温茶
在院子中种几竿竹子,竹子遮住了瓦,很凉爽。在院中正可以邀请好朋友来喝茶聊天,悠闲怡情。

诗文/换酒//闲日[雨樵]==溪岸钓鱼沐清风
心中/无火/清凉/[雨樵]==笔下有情温暖多

点评

只知秋季收成好 谁道春天耕种忙《A06-慧文》 道出世间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普遍心理,只言成功,不言付出的心态,其弦外之音,味外之旨,溢于言表……  发表于 2016-6-29 16: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

帖子

11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12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6-29 00: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联诗班第七讲A组作业   A08-烟雨斜阳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都是有“关联点”的。
寻找“关联点”的几种方法:
(1)重点字词法: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2)事物特点法: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这条在成联创作中尤其重要。
(3)修辞技巧法:即以出句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联点”,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情绪、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4)合理转假法:所谓合理转假法,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1)并列关系: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表达同一个主题,这样的对联我们称之为并列关系。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词,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并列关系的对联,结构简单,立意集中,遣词造句也比较容易、顺当,在对联作品中较为多见。不足的是如果处理不好会显的平淡、单调,缺乏灵活变化的生气。
(2)顺承关系: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连续,叫做顺承关系。顺承关系也叫“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顺承关系构成的对联,特征是上联所述之事在先,下联所述之事在后;上联是起始,下联是继续;上联是已经过去,下联是正在进行。顺承关系构成的对联,常给人以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文韵舒展、一气呵成的感觉,可以增加对联的语势和节奏。所以,这种逻辑关系在对联创造中应用较多。
(3)递进关系: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具体的讲就是:下联是上联在范围上或程度上更进一步,或由大而小,或由小而大;或由表而里,或由里而表,逐层叙述,层层深入,淋漓尽致地叙述某一事物,或者阐发某一思想。常用的关联词有“况”、“更”、“已是……何堪”“不但……而且”等。
(4)假设关系: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上联提出一种假定的设想,下联肯定推论的结果,形成“假若怎么样,那就怎么样”,“如果怎么样,便会怎么样”这样一种结构形式。常用的关联词有“若”、“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假设关系联,一般含意深长,耐人寻味。但是,如果不细心推敲,常常不易对得工整、妥帖。因此,此类对联较少。
(5)条件关系: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
(6)转折关系: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在对联的对偶术语中,叫做“反对”。这种句法在对联中很常见。常用关联词“但”、“却”、“然”等,但也有不用者。依据转折关系结构而成的对联,对比鲜明,波澜起伏较大,比起正对的并列关系的对联,无论从内容的表达上,还是从艺术效果上看,都相对地要好一些。
(7)选择关系: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其句法构成形式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或者是这,或者是那”,“宁可如此,也不如彼”等,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经过比较,决定取舍。依据选择的逻辑关系结构的对联,一般来说,笔调清朗,语气肯定,倾向鲜明,主题清楚。这种结构形式,多见于一些抒怀言志、寄托抱负的堂联或者格言联。
(8)因果关系: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也可以采取“倒装”方式,上联说结果或结论,下联说原因和理由。依据因果关系创作的对联,一般来说,层次分明,说理性强,在对联作品中也很多见。
(9)目的关系: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但也有互为倒装者。出句说的是要做的事,即行动;对句说的是目的。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2)…但得…  …不教…

(3)…不因…  …哪得…

(4)…才…  …已…



4.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出句: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对句:
出句: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对句:
出句: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对句:
出句: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对句:
出句: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对句:
出句: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对句:

点评

1,2题正确,3,4题未做?  发表于 2016-6-29 16: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729

帖子

40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5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06: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诗联班第七讲A组A41-风清云淡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
答: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切”,反之即是不切,就是隔了。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

如何寻找关联点?
答:一共四种方法,可以帮我们找出关联点。
(1)重点字词法,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
(2)事物特点法,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这条在成联创作中尤为重要。
(3)修辞技巧法,即以出句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主要修辞方法为“关联点”,同时也要审查出句的时间、地点、情绪、色调等问题,避免景隔、意隔、合掌等。
(4)合理转假法,所谓合理转假,就是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伸拓展,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答:对联的句法,就应对而言,指的是上下联之间,连接上下的语法关系。出对句的句法,是确保出句对句的合理衔接的要素,理清出对句的关系,而不会使整联逻辑混乱,常见的对联句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并列关系
(2)顺承关系
(3)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
(5)条件关系
(6)转折关系
(7)选择关系
(8)因果关系
(9)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世俗只知名利好=
平庸谁道五更难(云淡)


(2)…但得…  …不教…
但得日月乾坤坐=
不教山川水火行(云淡)

(3)…不因…  …哪得…
花月不因人做主=
春秋哪得梦成全(云淡)


(4)…才…  …已…
柳絮才飞烟雨巷=
春风早过玉门关(云淡)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入目皆成律万千(云淡)

注:最让人留连忘返的,就是遍野的春色绿意。在诗人的眼里,这些美景都变成了最美的韵律,万千美景,万千首美妙的诗词。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深红几朵正嫣然(云淡)

注:在早春的江面上,一枝开着淡淡的白色花的柔枝,映着夕阳斜伸入江水之中。在岸边的不远处,几朵玫红色的野花正在盛开着,形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园中小径草成荫(云淡)

注:门外的春篱里,花儿茂盛的开着,像是要把篱笆墙挤破。园中的小径上,已经被茂盛的绿草遮住了,形容已经进入晚春时节。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吟诗百首韵无边(云淡)

注:在闲暇时间,种的几竿竹子,长得很高、很茂盛,已经有房檐那么高了,能够遮住房顶的瓦了。在这样充满诗意的氛围里,能够吟出很多首好的诗词,真的是韵律无限,趣味无穷。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联赋邀朋话雨天(云淡)

注:忙里偷闲的日子,是喝酒吟诗的时候。在下雨天时,邀请几个朋友,来对联作诗,用雨作题,其乐无穷。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话外有情暖意生(云淡)

注:心中没有烦恼的事,觉得清凉自在、惬意无限。写在纸上的诗,隐隐着透出丝丝暖意,让人觉得很温馨。

点评

云淡作业认真,全部合格。  发表于 2016-6-29 16: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4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2
发表于 2016-6-29 17: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琴瑟静好 于 2016-6-29 17:45 编辑

A22琴瑟静好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
寻找关期点有以下方法:重点字词法,事物特点法,修辞技巧法,合理转假法。。。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并列关系,顺承关系,递进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选择关系,因果关系,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  …谁道…
只知花落无人问,谁道月圆有客愁。
(2)…但得…  …不教…
但得梅花香笔下,不教功名累尘中。

(3)…不因…  …哪得…
不因雪色眉间印,哪得梅花衣上香。

(4)…才…  …已…
莺声才过柴扉外,花影已来酒杯中。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思你常于月上时
     注:最让人心动的时候常常在春来花开的时候,而在夜晚月上时,更增加了对你的思念。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清啭双燕正裁风
       注:一枝洁白的梨花在春水边犹如美人凌波照水,成双的紫燕在清风中穿过。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桥边晓雾笛吹开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邀云一片淡红尘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鸥鸟同舟有雅朋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笔下有情缱绻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0

帖子

4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1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6-29 21: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渔村第六讲A 组冷墨残香


1.什么是关联点?
关联点就是从出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致、色调、情绪”等方面进行探寻设置,确定一个中心点之后,对句从这个点上,进行延伸或拓展。也叫作“切”,反之即不切,就是“隔”了。“关联点”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气氛。

如何寻找关联点?

1、重点字词法。 2、事物特点法。
3 、修辞技巧法。 4、合理转假法。

2.上下联都有哪些逻辑关系?
1、并列关系 2、顺承关系 3、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 5、条件关系 6、转折关系 7、选择关系 8、因果关系 9、目的关系



3.用下面的的虚词以对联的形式试着造句。


(1)只知……谁道……

只知瀚海行云阔,
谁道书山万仞艰。



(2)…但得…  …不教…

但得青丝逐流水,
不教壮志囚此身。


(3)…不因…  …哪得…

不因学海千层浪,
哪得今朝步青云。


(4)…才…  …已…

桃李才舒三两蕊,
春风早已漫天涯。

3.对出下联并试解析:
撩人最是春多处[雨樵]
放眼皆成画千幅【雪龙】

一年之际在与春,万紫千红,百鸟啼鸣,放眼望去就如同大自然千幅优美的画卷。诗意万千

素白一枝斜照水[雨樵]
飞红几朵恰含情【雪龙】

池边一枝白色的梨花斜映水中,显得格外清秀,而不远处有几朵深红的桃花映入水中似乎和含情莫莫的一起梳妆奁飾娇艳秀丽。




门外春篱花挤破[雨樵]
亭前桂月影遮茵【雪龙】

春天门外的竹篱花花朵葳蕤,似乎把围篱挤破了,亭前明月清辉笼罩着门外的景色呈现一片浓茵。

种竹几竿凉蔽瓦[雨樵]
读书万卷破毫风

我种几竿凤竹才能把高大的瓦檐遮住,变得清凉呢,这样的志向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实现成竹与胸的理想飞毫如风。


诗文换酒偷闲日[雨樵]
琴瑟邀风飨玉盘【雪龙】

在清闲的时候以墨作酒,吟上几首好诗,鼓琴调瑟邀明月一同品味这绝美的华筵。

心中无火清凉自[雨樵]
世上有情惬意来【雪龙】

生活中心里没有火气,平淡无奇,整个身体都显得特别清凉,世上的人都有情有意拥有那样平淡随和的心情惬意自然也就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202

帖子

53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6-30 20: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峰垠上 发表于 2016-6-27 10:59
29期联诗班第七讲 A组青峰垠上 作业
1.什么是关联点?如何寻找关联点?
一个词,或者是一个事物、一个理 ...

没打上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

帖子

2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7-6 14:05: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小渔村29期对联第七讲作业:  1、古人把字分为哪两大类? 答:我们的先贤把汉字分为实字、虚字两大类,又按照诗的对仗规律,将词大体分为九类,即:名词、形容词、数量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代词。  现代合并后有多少小类? 答:现代合并后出现了二十七小类,  这二十七小类对联词是:动词类、形容词类、地理类、天文类、颜色类、方位类、数字类、植物类、动物类、人伦类、文学类、感情类、人事类、文史类、形体类、宫室类、器物类,饮食类、时令类、文具类、衣饰类、副词类、连词介词类、虚词助词叹词类、象声词类、联绵词类、特有名词类。  2、什么是古汉语的虚实?  答:明代屠隆的《缥湘对类》是这样说的:“盖字之有形体者为实,字之无形体者为虚。似有而无者为半虚,似无而有者为半实。实者皆是死字,惟虚字则有死有活。死谓其自然而然者,如高下洪纤之类是也。活谓其使然而然者,如飞潜变化之类是也。”就是说,有实指对象的是实字,没有实际对象的是虚字。但汉字的虚实死活可以互相转化。其原则是:实字有实指对象时是实字,一旦不实指对象时就变成了虚字。虚字不实指对象时是虚字,一旦对象化了,就变成了实字。活字显示动态时为活字,活字静态化了就变成死字。死字显示静态时为死字,死字动态化了就变成活字。  古人的虚实死活与语法学词类如何对应的?  (1)实字:大致上对应名词 (2)虚字:名词之外的所有词类全都是虚字,            方位兼属实字和虚字。 (3)活字:有动态变化的虚字为活字。 (4)死字:无动态变化的字为死字。 古代字类分析法里的宽对,比语法分析的更加宽松,讲究:实对实、虚对虚、死对死、活对活、半虚对半虚、半实对半实、助字对助字,这也是对仗的基本要求。有些特殊的,包括联绵字、叠字、同【近】义连用字和反义连用字,它们都是虚实不拘,死活兼有,这样的属于虚实门,古人称为“双字对”(其它的都是单字相对的关系),凡虚实门的,不论虚实死活均可互对。    3、现代汉语如何划分词类?分别有哪几大类? 现代汉语也是把词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实词和虚词又各分为6个小类,共计12小类。首先我们来看现代汉语的实词和虚词。 实词:意义比较具体的词。 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 (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大类。  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 包括: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大类。  4、什么是名词? 答:我们将表示人或事物、时间、地点等名称的词,统称为名词。  名词的语法特征是什么?  答:名词的语法特征,有以下六个  (1)名词大多数不能重叠,除少数名词。 (2)名词除方位名词外,不能肯定或否定的相叠提问。 (3)名词前不能加“不”。 (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各别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除外。 (5)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时间名词和某些方位名词可以做状语,名词还不能做谓语。 (6)一般能受表示的词修饰。  名词一般分为哪几类? 答:按表达事物的内容,名词大致可分为:普通名词(也叫具体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抽象名词等五种类型。   5、对出下联: 溪水浮花绿[雨樵]= 流英衬竹新(云淡)   山补青墙缺[雨樵]= 云环翠帐围(云淡)  小字梅花味[雨樵]= 黄笺笔墨香(云淡)  过雨苔抽穗[雨樵]= 出虹叶滚珠(云淡)  一庭凉月竹筛碎[雨樵]= 半盏清茶梅泡成(云淡)  近山渐得云殊气[雨樵]= 远壑遥成雨细帘(云淡)  松门雨落清涤耳[今][雨樵]= 禅院风潜纯静心(云淡)  居山有酒堪呼月[雨樵]= 坐帐无茶怎悦心(云淡)  凿亩方塘闲种藕[雨樵]= 挖沟一路可观花(云淡)  不信溪山真拒我[雨樵]= 但寻泗水可邀君(云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

帖子

2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7-6 14:23: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粒沙 于 2016-7-6 14:39 编辑

小渔村29期对联第八讲A41风清云淡 作业:
1、古人把字分为哪两大类?
答:我们的先贤把汉字分为实字、虚字两大类,又按照诗的对仗规律,将词大体分为九类,即:名词、形容词、数量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代词。

现代合并后有多少小类?
答:现代合并后出现了二十七小类,  这二十七小类对联词是:动词类、形容词类、地理类、天文类、颜色类、方位类、数字类、植物类、动物类、人伦类、文学类、感情类、人事类、文史类、形体类、宫室类、器物类,饮食类、时令类、文具类、衣饰类、副词类、连词介词类、虚词助词叹词类、象声词类、联绵词类、特有名词类。

  2、什么是古汉语的虚实?
答:明代屠隆的《缥湘对类》是这样说的:“盖字之有形体者为实,字之无形体者为虚。似有而无者为半虚,似无而有者为半实。实者皆是死字,惟虚字则有死有活。死谓其自然而然者,如高下洪纤之类是也。活谓其使然而然者,如飞潜变化之类是也。”就是说,有实指对象的是实字,没有实际对象的是虚字。但汉字的虚实死活可以互相转化。其原则是:实字有实指对象时是实字,一旦不实指对象时就变成了虚字。虚字不实指对象时是虚字,一旦对象化了,就变成了实字。活字显示动态时为活字,活字静态化了就变成死字。死字显示静态时为死字,死字动态化了就变成活字。  

古人的虚实死活与语法学词类如何对应的?
(1)实字:大致上对应名词
(2)虚字:名词之外的所有词类全都是虚字,            方位兼属实字和虚字。
(3)活字:有动态变化的虚字为活字。
(4)死字:无动态变化的字为死字。
古代字类分析法里的宽对,比语法分析的更加宽松,讲究:实对实、虚对虚、死对死、活对活、半虚对半虚、半实对半实、助字对助字,这也是对仗的基本要求。有些特殊的,包括联绵字、叠字、同【近】义连用字和反义连用字,它们都是虚实不拘,死活兼有,这样的属于虚实门,古人称为“双字对”(其它的都是单字相对的关系),凡虚实门的,不论虚实死活均可互对。  

  3、现代汉语如何划分词类?分别有哪几大类?

现代汉语也是把词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实词和虚词又各分为6个小类,共计12小类。首先我们来看现代汉语的实词和虚词。 实词:意义比较具体的词。 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 (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大类。  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 包括: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大类。

  4、什么是名词?
答:我们将表示人或事物、时间、地点等名称的词,统称为名词。  

名词的语法特征是什么?  
答:名词的语法特征,有以下六个  
(1)名词大多数不能重叠,除少数名词。
(2)名词除方位名词外,不能肯定或否定的相叠提问。
(3)名词前不能加“不”。
(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各别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除外。
(5)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时间名词和某些方位名词可以做状语,名词还不能做谓语。
(6)一般能受表示的词修饰。  名词一般分为哪几类? 答:按表达事物的内容,名词大致可分为:普通名词(也叫具体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抽象名词等五种类型。

  5、对出下联:
溪水浮花绿[雨樵]=
流英衬竹新(云淡)  

山补青墙缺[雨樵]=
云环翠帐围(云淡)

  小字梅花味[雨樵]=
黄笺笔墨香(云淡)

过雨苔抽穗[雨樵]=
出虹叶滚珠(云淡)

一庭凉月竹筛碎[雨樵]=
半盏清茶梅泡成(云淡)  

近山渐得云殊气[雨樵]=
远壑遥成雨细帘(云淡)  

松门雨落清涤耳[今][雨樵]=
禅院风潜纯静心(云淡)  

居山有酒堪呼月[雨樵]=
坐帐无茶怎悦心(云淡)

  凿亩方塘闲种藕[雨樵]=
挖沟一路可观花(云淡)

不信溪山真拒我[雨樵]=
但寻泗水可邀君(云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3:15 , Processed in 0.0705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