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轻寒一剪梅

轻寒一剪梅作业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22: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轻寒一剪梅 于 2016-11-2 10:03 编辑

21.哭竹生笋
  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孟宗(?一271),三国时期江夏(今湖北鄂城)人,字恭武。少年时父亲就故去了。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咐用鲜竹笋做汤,病体可以康复。当时正值严冬,竹子怎么能生笋呢?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不一会儿,他忽然听见地裂的声音,再一看,地上长出数茎笋来。孟宗大喜,采回家作汤给母亲喝。喝完汤,母亲的病果然好了。后来他官至司空。

做珠:
无笋穷冬,泣竹乃得冥贶;逮亲大孝,诒瘚以传义方
竹衣甲坼,生新笋于祁冬;昭孝坤珍,传瑰珉于千古。
不日试看枝上雪,风吹落处有梅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22: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轻寒一剪梅 于 2016-11-2 10:39 编辑

22.尝粪心忧(尝粪忧心)
  南齐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到县未旬日,椿庭遗疾深。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到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到家中有事,当即弃官返乡。回到家中,知道父亲已重病两日,经医诊治,疗效甚微。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如果味苦就好。”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担忧,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亲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做珠:粪存苦,辩之舒惨;人皆生死,彰品性之妍蚩。
不日试看枝上雪,风吹落处有梅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07: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轻寒一剪梅 于 2016-11-2 10:53 编辑

23.弃官寻母
  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七十余矣。


        朱寿昌,宋朝天长(今安徽天长县)人,字康叔。七岁那年,他的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妒忌,只好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终于得到线索。于是决心弃官到陕西去寻找生母。他告别家人,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走到陕州(今河南陕县),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苏轼和王安石曾经用诗歌赞美朱寿昌的孝心。


做珠:诞育之恩,纵五十载而矜眷;恩亲之念,便一千里而何妨。
不日试看枝上雪,风吹落处有梅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1: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轻寒一剪梅 于 2016-11-2 14:00 编辑

24、涤亲溺器
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秽器。不使婢妾为之。未尝一刻有缺子职。苏东坡叹其诗、独立万物之表。
宋黄庭坚,元符中为太史,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
有诗称赞: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黄山谷是个孝子,二十四孝里有一则家喻户晓的故事──涤亲溺器,说的就是他。他秉性至孝,自小侍奉父母极真诚而且无微不至。因为母亲有洁癖,受不了马桶的异味,所以他从小就每天亲自倾倒并清洗母亲所使用的马桶,数十年如一日。即使日后身为朝中显贵,也丝毫未尝忽略照顾侍奉母亲,尽管当时仆从甚多,大可不用亲自为母亲清涤马桶,但是他认为孝事父母是为人子女亲自该做的事,不可以委托他人之手,尽心侍亲和当不当官时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当母亲病危的时候,黄山谷更是衣不解带,日夜侍奉在病榻前,亲自浅嚐汤药,没有一刻未尽到人子的孝道。所以在史书上,苏东坡赞叹他「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这是说他的文章瑰伟,气韵超然,无可比拟;而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情操,可以媲美古人。


做珠:亲之溺器,涤之彰尔孝熙;人之悖行,去之嘉其懿德。
不恶亲之溺器,躬自涤之;善修已之操行,世皆赞也。


纯孝萦心,虽溺器而不恶;圣训弥耳,纵小咎而难安。
不日试看枝上雪,风吹落处有梅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0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刻画无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庾元规语周伯仁:‘诸人皆以君方乐。’周曰:‘何乐,谓乐毅邪?’庾曰:‘不尔,乐令耳。’周曰:‘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
  无盐,古代传说中的丑女。西施,传说中的古代美人。一丑一美是无法相比的。“刻画无盐”比喻为了突出丑的,因而贬低了美的。后以“刻画无盐”指以丑比美,抬高丑陋,贬低美善,不伦不类,绝不恰当。
  宋朝诗人陈与义有《墨梅》诗五首,其中第一首写道:“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妍蚩寓赏,醉乎西子之姿;舒惨懋明,赞乎无盐之德。
不日试看枝上雪,风吹落处有梅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09: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轻寒一剪梅 于 2016-12-13 14:13 编辑

26握发吐哺

出处: 《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於鲁,周公诫之曰:‘往矣! 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 一饭三吐哺 ,犹恐失天下之士。’”   哺:咀嚼着的食物。  【典故】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史记·周世家》

【解释】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 
微禹握发之贤,肃恭乃治;翦商吐哺之德,逸民乃归。





不日试看枝上雪,风吹落处有梅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10: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骥服盐车

《战国策·楚策六》:“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法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骥:千里马。指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服:驾驭。让骏马驾盐车。比喻使用人才不当。



珉霞百丈,尚存韫椟之时;骥志千寻,何惧盐车之役。
不日试看枝上雪,风吹落处有梅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14: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驹过隙
bái jū guò xì
[释义] 白驹:白色的少壮马;喻指太阳;过隙:经过缝隙。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现指日影在缝隙前一扫而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语出] 《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正音] 驹;不能读作“jú”。
[辨形] 隙;不能写作“细”。
[近义]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反义] 度日如年
[用法] 比喻时光飞快流逝。一般作宾语。


大千万象,逝若过隙之驹;介子须弥,蕴乎无量之法。
不日试看枝上雪,风吹落处有梅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14: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车蒲轮

《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本纪》:“冬十月壬子,幸辟雍,初行养老礼。诏曰:‘光武皇帝建三朝之礼,而未及临飨。眇眇小子,属当圣业。闲暮春吉辰,初行大射;令月元日,复践辟雍。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车软轮,供绥执授。’ ” 唐·李贤注引宋均曰:“软轮,以蒲裹轮。”

安车的轮子用蒲草包裹,以防颠簸。用以迎送德高望重之人,表示优礼。




蒲轮安车,素诚乃迎商皓;甘棠遗爱,忠蹇以铸羊碑。
不日试看枝上雪,风吹落处有梅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15: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墨子悲丝,杨朱泣岐

墨子,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代尊称为墨子。墨子见白绸而泣,因为它可以被染成黄色,也可以被染成黑色。杨朱,春秋战国时魏国人。见岐路而哭,因为它可以南,可以北。

成语:泣歧悲染,歧路亡羊


释意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五入为五色,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治国亦然。”
有一回,墨子见人染丝,感慨于「(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著变化。」联想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而国家随人事而兴衰,社会随风俗而浮沉……于是,引发了他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
他认为,不但丝会很容易地被染成各种颜色,一国之君也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无论是「功名蔽天地」的「仁义显人」,还是「为天下谬」的「不义辱人」,无不是外来的影响所致。「士」也不例外,如果所交的朋友都爱好仁义,都淳朴谨慎,慑于法纪,那么他的家道就日益兴盛,身体日益平安,名声日益光耀;如果所交朋友都不安分守己,结党营私,那么他的家道就日益衰落,身体日益危险,名声日益降低……
交友不慎,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因此,墨子发出了「故染不可不慎也」的 感叹! 此曲为广陵琴派大曲之一。曲谱最早见于明末杨抡所撰《伯牙心法》[1]  (1609年),《五知斋琴谱》[2]  、《自远堂琴谱》[3]  等也收有此曲。乐曲反映了墨子感伤世人随波逐流、随欲浮沉而不能自拔,犹如洁丝染色,失去本来面目。

杨朱泣岐,汉语成语,意思是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杨朱为此而哭泣。后常引作典故,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亦作“杨朱哭”。




仁里识达,岂作悲丝之叹;徂龄不揣,必存泣岐之忧。
不日试看枝上雪,风吹落处有梅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7 10:16 , Processed in 0.06000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