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路漫漫

天籁琴弦作业本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8

帖子

8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5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3-5 13: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7韩信等人为汉高祖得天下立下了大功,当汉家天下稳固后,这些功臣又成了威胁汉家江山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中国历史上来看,自汉代几乎是每一个朝代建立之后政权一稳定就开始了对那些功臣伸向了防患于末然的刀,试分析功臣与帝王之间的这种矛盾怎么样才能用不流血的方式化解。
通常而言,开国皇帝与功臣之间产生矛盾不乏先例,关键是皇帝如何化解这种矛盾。汉代的刘邦心存猜忌,大杀功臣;唐太宗李世民气量宏大,处理较为妥当;宋太祖赵匡胤则采取了另外一种模式,即"杯酒释兵权",和平解除功臣的兵权。朱元璋的情况与刘邦有些相似,却又不同。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多是他的同乡,甚至汤和与周德兴还是他的同村,是幼时游戏的玩伴。正是这些人在战斗中出生入死,东征西讨,为朱元璋夺得天下。待到朱元璋登基成为皇帝后,他们之间却有了君臣的名分,凡事不可逾制。这些功臣心里也许难以及时适应这种改变,而朱元璋却是一个多有顾忌的君主,矛盾于是不可化解。朱元璋之所以大开杀戒,史家通常认为是他为继位者扫清障碍,永保大明江山。据史书记载,太子朱标对他大开杀戒不以为然,曾数次劝谏。一次,朱元璋命人找来一根长满尖刺的荆棘放到朱标面前,让太子朱标去拿,朱标畏惧不敢伸手。于是朱元璋就对自己大杀文武功臣进行解释:"汝弗能执与,使我润琢以遗汝,岂不美哉?今所诛者皆天下之险人也,除以燕汝,福莫大焉!"意孝陵神功圣德碑思就是说,我杀人就是像去掉荆棘上的尖刺一样,这样你将来才可以安坐天下。可是,他在为子孙扫除障碍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后来,他的孙子建文帝锐意削藩,燕王朱棣立即起兵"靖难",夺取天下。假使当时蓝玉等能征惯战的开国功臣还在,朱棣未必敢兴兵,建文帝也不用"逊国"了朱元璋不仅屠戮功臣,也注意严肃整顿吏治。这与他来自底层,看到元朝因吏治腐败导致灭亡的教训有关。他在明初实行以猛治国的政策,认为乱世须用重典,法外用刑的情况很严重,遭到惩处的官吏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8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5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3-5 13: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8简评“高帝与冒顿和亲”对后世的影响。
 关于南匈奴的由来,源于汉高帝与冒顿单于和亲。一部分匈奴人在经过与汉朝皇室的多次和亲之后,和汉人相处的时间较多,他们的子孙认为自己是汉室皇族的后代,就改姓了汉朝皇帝的刘姓。
  既然有人占着位子不干好事,那就自然有人准备取而代之,这位老哥便是东海王司马越。此时司马颖身在邺城,却把惠帝留在了洛阳城里。司马越一想,这不是天赐良机吗,正好给他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纠集一批嫡系,进入皇宫,声称司马颖是叛逆,要戒严讨之,接着便带着那位白痴皇帝出兵讨伐,自己就做了大都督,传檄天下,招募兵众,并且通知河间王司马颙一同讨逆。
  刘渊心想,得,看来得说点大话了,于是就说:“殿下您是武帝之子,可是要匡扶天下的呀,如今四海之内,哪个不愿为您效死呢?王浚、司马腾是什么东西,竖子而已,怎么可以与您抗衡?殿下若是示弱于人,恐怕天下的威权便要失去!至于鲜卑、乌桓之类的东胡兵马,则远不及我们匈奴骑兵凶悍。只要殿下固守邺城,等我带来五部人马,看我用二部灭司马腾,用另外三部灭王浚,讨平二贼,指日可待啊!”
  刘渊做了汉王以后,一面加紧备战,准备征讨晋朝,一面也是努力收罗人才,他手下有两个人,一文一武,十分有名,一个是匈奴后部陈元达,另一个便是刘渊的族子建武将军刘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8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5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3-5 13: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9用你观点说说萧规曹随的意义。
一是贯彻既定政策,开拓新的局面。新领导上任伊始,一般比较喜欢召开本单位干部群众座谈会,集体谈过之后再分别与个人谈,希望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便于领导与一般干部的认识、交流、了解,便于对工作的了解和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当干部群众谈及前任领导在哪些工作上采取了哪些好的做法,取得了哪些实效的时候,很多新领导就不喜欢听了
二是承继后续工作,创造新的政绩。新任首长大胆采用前任留下的好做法,能为群众、也能为政府创造良好的干事环境,这本身就是政绩。即便针对那种所谓的半拉子工作,如果续接的好,也能创造出良好的政绩来 三是破解瓶颈难题,提高驾驭能力。前任的政策、规划等执行到一定环节,很可能就出现了瓶颈,容易出现难事、复杂事,贯彻起来相当棘手。新官要妥善解决这些瓶颈问题,就需要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做方方面面的工作。这一方面会迅速增加新官对所辖工作背景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对新官解答难题的一次锻炼。说到底,能不能将既定法规执行下去,是对新官驾驭能力的一次考验四是兑现历史承诺,树立良好形象。有的新官上任后,对前任留下的历史承诺和棘手问题往往采取推的方法。殊不知,推来推去,新官的好形象也被推丢了。如果新官能正确解决遗留问题,妥善兑现历史承诺,无论多棘手的得失都负责任的揽过来,有能力解决则解决,暂无能力解决则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一方面可以改变“政府诚信,领导耍赖”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新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就会迅速树立。这种良好形象的潜台词是:勇气、诚信、负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8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5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3-5 13: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9用你观点说说萧规曹随的意义。
一是贯彻既定政策,开拓新的局面。新领导上任伊始,一般比较喜欢召开本单位干部群众座谈会,集体谈过之后再分别与个人谈,希望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便于领导与一般干部的认识、交流、了解,便于对工作的了解和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当干部群众谈及前任领导在哪些工作上采取了哪些好的做法,取得了哪些实效的时候,很多新领导就不喜欢听了
二是承继后续工作,创造新的政绩。新任首长大胆采用前任留下的好做法,能为群众、也能为政府创造良好的干事环境,这本身就是政绩。即便针对那种所谓的半拉子工作,如果续接的好,也能创造出良好的政绩来 三是破解瓶颈难题,提高驾驭能力。前任的政策、规划等执行到一定环节,很可能就出现了瓶颈,容易出现难事、复杂事,贯彻起来相当棘手。新官要妥善解决这些瓶颈问题,就需要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做方方面面的工作。这一方面会迅速增加新官对所辖工作背景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对新官解答难题的一次锻炼。说到底,能不能将既定法规执行下去,是对新官驾驭能力的一次考验四是兑现历史承诺,树立良好形象。有的新官上任后,对前任留下的历史承诺和棘手问题往往采取推的方法。殊不知,推来推去,新官的好形象也被推丢了。如果新官能正确解决遗留问题,妥善兑现历史承诺,无论多棘手的得失都负责任的揽过来,有能力解决则解决,暂无能力解决则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一方面可以改变“政府诚信,领导耍赖”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新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就会迅速树立。这种良好形象的潜台词是:勇气、诚信、负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8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5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3-5 13: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10作业:谈谈你对吕后的评价。
 吕太后当政十五年,推行约法省禁、与民生息的政策,做了几件大事:叫各郡县推举优秀农民,予以勉励,减轻赋税,改秦税什收其伍为什伍税一;允许以往逃避山林、湖泊和迁徙他乡的农民回到家乡,并归还田宅,官吏不得因其过去有不法行为打骂或歧视;释放奴婢,回乡从事农耕,官吏不得干涉;裁减大批军官士卒,转业还乡,优先给以土地,妥善安置;大赦天下;废秦时因株连而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使边境安定。这些政策的实施,缓和了内外矛盾,刺激了生产发展,增强了汉王朝的国力。
  《史记》评价说:“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乱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吕后先后掌权达十五年,称制时出现五星连珠(一种天象,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颗星排成一条直线,古人认为出现这种天象是顺应天命),但是史书没有记载。总之,吕后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统治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8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5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3-5 13: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10作业:谈谈你对吕后的评价。
 吕太后当政十五年,推行约法省禁、与民生息的政策,做了几件大事:叫各郡县推举优秀农民,予以勉励,减轻赋税,改秦税什收其伍为什伍税一;允许以往逃避山林、湖泊和迁徙他乡的农民回到家乡,并归还田宅,官吏不得因其过去有不法行为打骂或歧视;释放奴婢,回乡从事农耕,官吏不得干涉;裁减大批军官士卒,转业还乡,优先给以土地,妥善安置;大赦天下;废秦时因株连而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使边境安定。这些政策的实施,缓和了内外矛盾,刺激了生产发展,增强了汉王朝的国力。
  《史记》评价说:“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乱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吕后先后掌权达十五年,称制时出现五星连珠(一种天象,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颗星排成一条直线,古人认为出现这种天象是顺应天命),但是史书没有记载。总之,吕后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统治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8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5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3-5 13: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11简析汉文帝能继汉位的原因。
刘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稳定政局,恢复秩序。高祖死后的惠帝和吕后执政时期,继续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状况逐步好转。文帝深知农业在当时的重要性,在继位的第二年就下诏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汉书·文帝纪》)此后他多次颁布诏令,劝课农桑,鼓励发展生产。而且他多次亲自参加耕作,还让皇后亲自养蚕,以作示范。为了减轻民间负担,文帝从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起,就把田租由高祖时的什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第二年又干脆全免田租。直到景帝继位,才恢复了三十税一的标准。在减免田租的同时,文帝还把算赋(人头税)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20钱减为40钱,把原来丁壮每年服徭役一月改为三年服徭役一月。另外,他还松弛山林川泽之禁,赈贷鳏寡孤独,救济穷困老弱,从而使社会经济全面恢复。景帝继承了文帝的经济政策,使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家财政有了根本好转,府库盈积,百姓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有“家给人足”之称。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然而文帝即位之时,不仅国家财力严重不足,人民生活还相当困顿。造成这种贫困的状况,是由于“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农民遭受残酷剥削,淫侈之风日益严重。  在“安民”方针指导下,归纳起来,文帝采取的措施有:   减省租赋: 为了吸引农民归农力本,文帝以减轻田租税率的办法,改变背本趋末的社会风气,用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文帝二年(前178年)和十二年(前168年),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即纳1∕30的土地税,十三年还全部免去田租。自此以后,三十税一成为汉代定制。此外,算赋也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   减轻徭役: 文帝“偃武兴文”,“丁男三年而一事”,即成年男子的徭役减为每三年服役一次。这样的减免,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令列侯归国: 文帝即位之初,列侯多居长安,远离所属食邑,造成“吏卒给输费苦”,给人民增加了一项新的转输负担。文帝二年(前178年),即诏令列侯回归封邑,做官吏的及有诏令特许的,要将太子送归封邑,其他任何人不许留居长安,以减轻人民的负担。 弛山泽之禁: 文帝后六年(前158年),文帝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所有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弛禁的结果,“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废除过关用传制度: 汉代在军事重镇或边地要塞,都设关卡以控制人口流动,检查行旅往来。出入关隘时,要持有“传”,即通过关卡的符信(凭证),方可放行。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三月,文帝取消出入关的“传”,从而有利用于商品的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入粟拜爵 :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号称“智囊”的太子家令晁错向文帝建议:“募天下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采取公开招标价卖爵的办法来充实边防军粮。晁错又建议,入粟拜爵办法实行后,边境积粟足以支5年,可令入粟者输于郡县,是郡县也积粟;边境和郡县都已充实,就可以免除天下田租。入粟拜爵办法的实行,是农民的处境暂时有所改善。   躬修节俭 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文帝为自己预修的陵墓,也要求从简。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文帝是一生都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8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5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3-5 14: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1
1.你认为,作为君王,在亲情与朝政之间如何权衡?。
切莫生在帝王家
一、命运与女人二、太医与太监三、人性与人伦四、争斗与算计五、爱情与亲情
父子反目轮番上演,兄弟成仇比比皆是。人道是自古皇宫无亲情,一部中国的帝王史,犹如一条骨肉相煎的血河,而且“源远流长”。
    现在,就让我们撩开血雨腥风的历史帏幔,去认识几位踏着骨肉的血泊走上皇位的古代帝王:

    刘聪杀兄篡位刘劭杀父、刘骏杀兄篡位拓跋绍杀父拓跋嗣杀兄篡位杨广杀父兄篡位李世民杀兄篡位朱友珪杀父、朱友贞杀兄篡位刘晟杀兄篡位爱新觉罗·胤祯(杀父)篡位
2.对于市场经济,你认为国家干预的尺度应如何把握。
1争当干预2谨慎干预

干预尺度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来决定的,如果市场经济发展稳定,方向不偏离国家经济整体发展方向,那么政府不会过多地干预市场经济。如果市场经济发展不稳定,方向偏离整体经济发展计划,比如同伙膨胀,那么国家就会适当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引导宏观经济向正确方向发展。政府经济干预的利弊利:引导经济健康发展,使其不偏离社会主义整体经济发展方向;稳定物价,保障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8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5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3-5 14: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2作业:
1.分封制与郡县制各自的优缺点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缺点
    在分封制时期权力相对分散,诸侯国的存在对帝权产生了制约,作为帝王的行为受到监督,死后以谥法来盖棺论定。对于各国君主也是如此,要求其行为附和王道,先公后私,对公室负责任。由此形成了上下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政治体系。各诸侯国内亦是如此,公卿们监督与制约君主,臣工们监督与制约公卿,乡绅们监督与制约臣工,百姓们监督与制约乡绅。天子以采风形式访查民情,不称职的诸侯会受到惩处,择贤而立。家与国乃是一体,君主与公卿、大小臣工们最初是同祖同宗,同一氏族,部族壮大之后才有了更多的氏族。因为国属于家国,屈原的爱国与爱家是分不开的,屈原与楚王是同宗兄弟,有骨血关系。
    权力分散状态下各国实行自治,齐国以盐海之利迅速富庶起来。其他诸侯国也是同样,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贤良人才受到各国的普遍欢迎,对壮大本国有利。分封制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迫使各国的君主择贤而立,公卿之家的继承人也是择贤而立。分封制时期人们只有乡土观念而没有国家概念,臣工们的封邑即为封国,国有大小,而且经常发生变动,国是不确定的。在封国之内臣工们就是君主,公田上的收入归其支配。爱国是一种个人行为与私家行为,与百姓毫不相干。百姓是有迁徙的自由的,可以去任何一国进行生产与生活。
    在分封制状态之下,人们有自由的选择,对于君主没有什么社会责任。抗敌守土是为了保家卫国,而非效忠于君主。农耕社会是聚族而居的,人口流动性很少,社会比较稳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很容易做到的。乡约民俗比帝则更加具有约束力,有恒产则有恒心,很少有人愿意离开乡土,除非为环境所迫。王道思想是社会的主导思想,处于正统地位。欺凌弱小是可耻的行为。乡社是民间地方自治组织,扶贫济困是他们的责任。乡校是人们议事议政的公共场所,也是进行教育的所在。按礼仪;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崩乐坏之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时期的所有战争均为不义之战,所以各国君主进行言论管制与文化管制。郑国的子产不毁乡校,是个例外。
    实行郡县制之后,有利于天下大一统。贯彻实施秦法彻底改变了数千年的生产与生活秩序,一切权力归中央政府。由于权力高度集中,建立了庞大的官僚体系,法律条文细密,百姓动辄犯法,天下不足二千万人口刑徒多达百万,一个县令就刑民无数,文化管制与言论管制达到了道路以目的境地,说句错话就是灭族之祸。皇帝旨意朝下夕动,无人敢于违抗,公子扶苏接旨后马上自杀。大一统的郡县制有利于上层统治,对于百姓是个枷锁。高度集中的权力失去了监督与制约,握有权力者为所欲为,指鹿为马,秦法可以任意加以解说,事实上是以权代法。当百姓养鸡十只以上,养猪三头以上就成了犯法时,那个法已经变成了恶法。上层权贵们肆意榨取民脂民膏,奢侈腐化,道德沦丧,要求百姓成为顺民已经不再可能了。
    分封制维持了四五百年,郡县制维持四五十年就出现大面积官场腐败,而且愈演愈烈。秦汉以来官僚政体的腐败性已经昭然若揭,魏晋之后更是变本加厉,中央威权一旦失去马上陷入军阀混战状态,比列国纷争更为惨烈,更加血腥。军民百姓十死八九,人相食普遍存在,人性为兽性所取代。在极权统治下,只有官欺民,没有民欺官的,所以社会矛盾激化均为官逼民反,这是由社会体制所决定的。人们怀念王道乐土,对霸道统治畏之如虎。大一统的郡县制事实上从未制约过战乱的发生,而是使得战乱更无秩序,更无规律,晋末的政权换的如同走马灯,有的只存在几十日,几百日,几年,十几年,五胡十六国内国中有国,派中有派,都想争夺中央权力。郡县制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是个倒退,是私有制的进步,公有制的倒退。华夏社会是一步步倒退的,清末之后倒退到跟着洋屁股后面亦步亦趋,顺风接屁,拾人粪渣,邯郸学步之后只好摸着石头过河了。

2.如何更好地教育下一代
态度来自看法。现代父母应该清晰地判断父母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不要将自己儿时的伤痛、遗憾、抵触等情绪植入孩子的教育之中,而是应科学地观察孩子,按孩子的需要帮助他,才能避免孩子在人格培养上可能造成的偏差和缺陷。做孩子的朋友,让自己拥有一颗童心,用心的感受他的感觉,关爱他,多陪伴他,做他的好榜样,经常对他说:妈妈很爱你!我认为我们对他的爱要让他知道,他哭泣的时候我也会问他为什么哭,等他平静下来他也会告诉我!这样孩子认为你理解他,你也能掌握孩子的心里动态!对孩子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动不动就打骂!如果孩子出去玩耍,只要不危险,看着他便是,不能限制他的自由!平常多用微笑对待你的孩子,试问有谁会喜欢一个经常咆哮的父母呢!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天下的孩子从本质上都是好的,就看家长的教育方式了,希望你们幸福身教胜于言教。做一个合格的家长:要有责任心  孩子一天天长大的过程,其实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来爱护孩子,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要善于学习  家长应当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对孩子的疑问不要因为自己不懂就置之不理,而是要多学习,多了解。同时还要注意同其他家长交流教育子女的心得,不断总结家教中的经验教训。  要多了解孩子  家长应当在全面了解孩子情况的基础上,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简单易行的解决办法。如分析孩子学习退步的原因,帮助他迅速赶上去。 应该具有危机处理的能力,孩子在成长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孩子无端地顶撞教师怎么办等等。这对家长来说,更需要智慧和勇气。  要有良好的素质  教育子女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家长必备的素质之一,家长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教育和影响孩子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8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5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3-5 14: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3本堂课作业:
1.汉朝面对匈奴的入侵,在大规模反击尚不具备时机的情况下,应当如何应对。
第一次 是匈奴人的西迁;第二次和第三次分别标志着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历史的滥觞;第四 次则是蒙古人的远征。在这里面,第一次和第四次都与中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霍去病第一次对战是17岁跟随卫青上战场,以800对2000多。霍去病六次战争六次胜,多是以少胜。主要战场是在河西走廊,霍去病名仗有漠北之战、漠南之战,以及河西受降,皆是其魅力展现。汉武帝时,卫青和霍去病等将领对匈奴作战,在极大程度上
打击了匈奴,使其不能再与汉朝大规模作战。但是当时好像
还未能彻底消灭他们。匈奴民族究竟是如何逐渐衰落并逐渐消失的,其西迁的过程是怎样的。我对此很感兴趣。
2.说一说你对于金钱的态度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方.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对待金钱,每个人有其自身的金钱观,就象每个人有其人生观一样.我们生活在一个矛盾的世界,万物皆有两面,因此我们看待任何事物或东西,都应有条原则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事物。金钱,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古至今金钱的地位和作用不是我们人力所能改变的,但它是静的,我们则是动的,具有巨大的改造能力,因此我们可以拥有它,使用它,使它让我们的理想实现。但是,我们不能过火,那样就会象守财奴一样。对待金钱,关键是看到它巨大的作用和亮点,使之服务于我们,帮助与我们,使我们更好的实现我们的目标。
养成合理用钱的习惯,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的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境界和智慧更上一个层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09:32 , Processed in 0.0978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