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追雨客

中华分校词三期东坡组作业汇总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37

帖子

12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7-23 20: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词三期 东坡10-红枫叶子 1---13课作业汇总
第一讲作业:
一、认真阅读《钦定词谱》的序、提要和凡例。已准备
二、请准备《蕙风词话》卷一。《宋词三百》(这两本可以是电子版),要会使用搜韵工具中关于词牌介绍,历代例作部分,及其注释部分。已准备
三、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十位词人、二十个词牌、二十首词作品。词人和作品可以是任何时期的;二十首词,只列出词牌,题目和作者,不用写内容。
1.我喜欢的十位词人:
李清照、苏轼、晏殊、辛弃疾、李煜、柳永、秦观、黄庭坚、张先、晏几道。
2.我喜欢的二十个词牌:
如梦令、点绛唇、一剪梅、醉花阴、浪淘沙、虞美人、浣溪纱、蝶恋花、清平乐、水调歌头、念奴娇、鹊桥仙、卜算子、采桑子、减字木兰花、破阵子、西江月、临江仙、水龙吟、鹧鸪天。
3.我喜欢的二十首词:
  1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
2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3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凄凄惨惨切切。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5晏殊《浣溪纱》一曲新词酒一杯。
6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7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8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9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0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11黄庭坚《喝火令》昨夜情初见。
12张先《千秋岁》数声鹈鴂,又报芳菲歇。
13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14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
15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
16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17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18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19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20寇准《踏莎行》春色将阑

花04-红枫叶子 词三期 第2讲作业:
一、试着 对民歌歌词 重新填写(全部要求是原版的歌曲,翻新 改版的都不行)要求:
1、符合原歌曲情绪
2、每句字数和原歌曲相同
3、完整性:整首歌词反映一个完整的意思
4、统一性:不得有游离于主题以外的内容
5、演唱性:自己根据原曲唱一下你填的歌词,看看是不是适合演唱。可选择几种不同风格的试做:
曲目:
1)《沂蒙山小调》
2)《采槟榔》
3)《兰花花》
4)《黄河大合唱》
5)《黄水谣》
6)月牙五更(东北民歌)
7)花儿为什么这么红(新疆)
8)半个月亮爬上来
9)在银色的月光下
10)虞美人(原词作者,南唐 李后主)

1.《捉蝉儿》(根据采槟榔改编)
青青的柳梢蝉儿唱
谁先捉到谁最靓
谁先捉到我就给谁糖
阿牛哥,捉蝉忙
小妹我看他脸发烫
转念又想
他又灵,他又强
没人比得上
赶忙来喊出
哥最棒呀
柳笛吹呀泉水响
那炊烟在飘呀
那花儿在放呀
听我俩一起学蝉唱
附:
采槟榔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
谁先爬上谁先尝
谁先爬上我替谁先装
少年郎 采槟榔
小妹妹提篮抬头望
低头又想
他又美 他又壮
谁人比他强
赶忙来叫声
我的郎呀
青山好呀流水长
那太阳已残
那归鸟在唱
教我俩赶快回家乡

2.《凤凰山小调》(根据沂蒙山小调改编)
凤凰山小调
爷爷那个常说哎  凤凰山老,
凤凰那个传说哎  云里藏,
振衣那个千仞哎  平畴远,
高山那个流水哎  叮咚响
箭眼那个峰上哎  观海浪。
老牛那个背下哎  稻花香
辽东第一名山哎  实在好
凤凰山的美名哎  天下扬
凤凰山的美名哎  天下扬
(箭眼、老牛背都是险峻的著名景点)
附:沂蒙山小调
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 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低哎 见牛羊.
高粱那个红来哎 豆花香,
万担那个谷子哎 堆满场.
咱们的共产党哎 领导好,
沂蒙山的人民哎 喜洋洋.
沂蒙山的人民哎 喜洋洋.

二、 简述词的发展史,列出各时代的代表人物。
词在隋朝就有,不过没有保存。
唐朝起,就有一些成型的词出现。盛唐时期代表人物:李白《菩萨蛮》,《忆秦娥》,被称为“现存最早的文人词”;中唐时期,“倚声填词”称为风气,此时代表人物有;张志和,韦应物,戴叔伦,刘禹锡,白居易等;晚唐时期,词愈演愈烈,词已成型。代表人物;温庭筠,香而软媚,词风惊艳绝人,音声繁会,针缕细密,词多主艳情。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背景的原因,;北方多战乱,民不聊生,而南方局势平和,因此呈现“西蜀”和“南唐”两大词派。“西蜀”词派又称“花间派”,此脉承温庭筠,以醇酒美人为对象,代表人物;韦庄。但韦庄有异于温词,偏向于自己的悲欢离合之情,风格偏请丽疏朗。“南唐”代表人物;李煜父子及宰相冯延巳,当时国家飘摇,词笔较为凄清。
宋时期,最早流行“贵族词”,代表人物;晏殊,欧阳修。侧重反应士大夫阶层的闲适自得的生活及感伤时序的感情。以小令为主,辞笔清丽,气度闲雅【注;晏殊的幼子晏几道由贵公子降为寒士,亲历人间沧桑,其词沉痛,胜于其父】。
“市民词”代表人物;柳永。多描绘都市风光,传写坊曲欢爱,抒发羁旅情怀,使词体解放,拓宽词的意境,使词更加自由。
北宋中后期;“豪放派”代表人物;范仲淹。多写塞外风光,军旅生活,悲凉慷慨。此外还有王安石,苏轼等,苏轼更是使词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等事不可言”的境界。“婉约派”代表人物;秦观,周邦彦
南宋时期,背景;剑与火的时代,血和泪的时代,恨共仇的时代
“豪放派”因时代,有正义感的词人高歌北伐。代表人物;李纲,岳飞等名将以及张元澣,张孝祥等。直至辛弃疾使“豪放派”又达巅峰。风格时时处处,一触即发,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并将散文句引入词中。平辈有陈亮,长者有陆游,后有刘过。 “婉约派”代表李清照,词多深婉沉痛,离愁别恨与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之苦,憾人心魄。 南宋后期,代表人物;姜夔,后有张炎,期间有史达祖,吴文英等对山河之恸表现减少,似渐渐习惯偏安。

词三期花组04-红枫叶子 第三讲作业:
一,问答部分:简单说一下诗和词有什么区别?
1、诗词与音乐的关系不同。
诗与音乐分离。而词是一种合乐的歌词,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
1)词牌:词有词牌曲谱调,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而近体诗无论律绝只有四体,没有诗调诗谱之说。
2)段落:诗長至排律,短至绝句,都无段落之分,而词有段落之分,称之为“片”“遍”或“阙”。
3)句式:近体诗句式整齐划一,而词的句式長短不一,故亦称長短句,近体诗一般为五言,七言句。
4) 押韵:押韵的规则不一样,近体诗一般押平声韵(注意是一般,也有少数押仄韵的),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而词的押韵灵活多变,韵脚通常疏密不定,不同词谱有不同的押韵要求,押平,押仄,平仄通押,也有一词多韵。
5)对仗:对仗上的要求不尽相同。近体诗中律诗的中二联要求工整对仗,但词的对仗灵活,无统一要求,即使要求对仗,规则上有的要求工整,也有不要求绝对工整的。
6)用字声调:字声配合严密程度不同。词的字声组织基本上和近体诗相近似,但是变化更多,有些词调须分辨四声和阴阳。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
2、诗词反映的内容不同
诗言志,词表情。诗所体现的往往是一种观点,一种取向。重言志,其特点以“严谨、严肃”为要。无论畅叙感怀,亦或吟咏风月,均岸然庄重,一派肃然。词重言情,其特点偏重“自然、简朴”,词味更多凸显在语言的生活化上,缠绵柔婉,少事雕琢,自然感发。
3、雅俗程度的问题
与诗相比,词更通俗。与词相比,诗更庄重,此所谓诗庄词雅。
4、章法上的区别
诗句之间存有固定的起、承、转、合关系,这是诗特有的章法定规,亦即句子成双,两句成联,联内相承,联间递转。词之句式多种多样,章法灵活多变,节奏配合,片阙层进,形成与诗迥异的章法结构特征。
5、风格上的差异。
诗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区别,诗好比一个男子汉,有一种阳刚的美,而词更婉约,好比一个娇滴滴的江南女子。
词的特点為四:一曰其文小,二曰其质轻,三曰其径狭,四曰其境隐。

二、写作部分
分别以“春,秋,冬”为首字,各填《十六字令》一首。
春。细雨绵绵柳未匀。飞檐处,老屋雁泥新。
秋。风送虫鸣月似钩。长亭外,雁过唳沙洲。
冬。白乱寒江起雾凇。琼瑶地,仙梦与君逢。

词三期花04-红枫叶子 第四讲作业
一、问答题:简述词谱的六大来源
答:词谱的六大来源是:
1.来自外域或边地。 唐时外域音乐大量传入,它的某些曲调也随其流行,而被采作词调。
2.来自民间。词初起时,它的曲调很多来自民间。唐宋两代,民间作新声者甚众。有些曲调因文人爱好,填作词调,得到普遍流传。
3.摘自大曲和法曲。大曲、法曲是唐代大型的歌舞剧曲,用许多的乐曲组成,结构复杂,全部演奏很不容易。词调中有“摘遍”一类,就是从大曲、法曲中摘取其动听而又可独立的一遍来单谱单唱。
4.创于乐工歌妓 。演唱乐曲是乐工歌妓的专业,所以他们大都也能够创制词调。
5.由官立的音乐机关专门整理的古乐和制作的新曲。唐玄宗设立教坊,宋徽宗设立大晟府,都是官立的音乐机构。
6.词人自度或自制的词牌。唐宋词人中有不少懂得音律乐理的,他们都能够自己创制词调。

二、填门為首字,填三阕十六字令<十六字令  门>
门。
送雪留莺又一春。
朝阳下,草嫩逼诗新。
门。
笑倚头插野菊人。
夕阳下,酩酊枕蝉音。
门。
出入囊萤映雪人。
凌云处,手可摘星辰。      

词三期花04-红枫叶子 第六讲作业
作业: 填写《浣溪沙》要求四五句使用对仗。
浣溪沙  月夜听古琴
秋夜江边独倚栏,银波摇曳影儿圆。幽琴一曲月无眠。
指下流云萦大壑,情随碧水下平川。几人可解乐中旋?

词三期花组04- 红枫叶子第7讲作业:
继续填《浣溪沙》并谈谈你的准备过片与过片之间是怎样实现有机关联的。
《浣溪纱  山林漫步》
文 红枫叶子
野嶂雁归霜冷时,漫坡红染间黄枝。遍来秋信惹人痴。
泉落石旁弹妙乐,菊编花冠露华滋。拈来枫叶好题诗。

第三句遍来秋信惹人痴,对上片秋山景色做了小结,同时因为秋信惹人痴,引人入秋山漫步。过片的对仗句是漫步时的所见所闻,美妙的感受不由得使人起了诗兴,由此作结。

词3期花组04-红枫叶子 第9讲作业

鹧鸪天  秋日果园
雁过苍空霜透寒,风吹野径菊花喧。
漫坡硕果争霞色,一屡清香绕野间。
人自醉,似成仙。轻拈小篓舞翩跹。
桃源梦里夕阳落,且赋新诗篱院边。
韵部:第七部十三元,开口呼,适合表达开心的感情,与本词所表达的声情相符。

词3期花组04-红枫叶子 第10课作业

作业: 现在流行同学间、同事间、朋友间建立各种各样的QQ群、微信群,大家以贺群為话题,填写《鹧鸪天》一阕。

鹧鸪天 旧友新群
一别经年秋露凉,网连八面又同窗,
经霜鬓白童颜老,释卷书黃痩影忙。
情渐重,意犹长。几回梦里饮琼浆。
盼得春暖槐香处,醉卧轻吟话沧桑。

词3期花组04-红枫叶子 第12课作业

西江月  夜思
纤月一痕挂树,洞箫几曲添忧。孤灯独坐泪还流,镜添霜鬓人瘦。
野径同听花语,清江共荡扁舟。盼回梦里再凝眸,倚竹吟诗举酒。


词3期花组04-红枫叶子 第13课作业
西江月  恩师台湾访学归来
吟落清潭晓月,研开古刹疏钟。书家抛墨韵千重,幻化行云若梦。
数载碑林读帖,一帆诗海争雄。临行把酒又三盅,变作无言相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12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7-23 20: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坡10-红枫叶子 第15---36课作业汇总
第十五讲作业
虞美人  南京公祭
苍天泪作绵绵雨,哀笛声声起。金陵白菊也悲凉,纸鹤不堪回首国之殇。
铁蹄践踏山河碎,草木无颜对。醒狮长啸唤回春,华夏河清海晏慰离魂。

词3期 东坡10-红枫叶子第16课作业

虞美人  念故人
夜深藕叶归何处,别作天涯路。几回月下对孤舟,怎奈荷残潮落水悠悠。
寒塘雁过回眸晚,旧梦随风远。莫嗟香殒接襦裙,唤取婵娟桂酒与君分。


词三班 东坡10-红枫叶子 第十八讲作业:

学审词牌《青玉案》:不要求大家填写《青玉案》,而是要求大家按照以上审词牌的步骤,将你对《青玉案》的审识过程写出来!

一、审词牌《青玉案》
1.词牌简介
青玉案  汉张衡诗:“何以报之青玉案”,调名取此。《中原音韵》注:双调;《太和正音谱》注:高平调;蒋氏《九宫谱目》,入中吕引子;韩淲词,有“苏公堤上西湖路”句,名《西湖路》。
2.正体和变格  
           
1)正体  贺 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韵但目送读芳尘去韵锦瑟年华谁与度韵月楼花院句绮窗朱户韵惟有春知处韵
⊙○◎●○○● ●◎● ○○● ◎●⊙○○●● ◎○⊙● ◎○⊙● ⊙●○○●
碧云冉冉蘅皋暮韵彩笔空题断肠句韵试问闲愁知几许韵一川烟草句满城风絮韵梅子黄时雨韵
◎○◎●○○● ◎●○○●○● ◎●⊙○○●● ◎○⊙● ◎○⊙● ⊙●○○●
 
此调以贺词、苏词及毛词、史词为正体。

2)又一体 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苏 轼
三年枕上吴中路韵谴黄耳读随君去韵若到松江呼小渡韵莫惊鸥鹭句四桥尽是句老子经行处韵
○○●●○○● ●○● ○○● ●●○○○●● ●○○● ●○●● ●●○○●
辋川图上看春暮韵常记高人右丞句韵作个归期天已许韵春衫犹是句小蛮针线句曾湿西湖雨韵
●○○●○○● ○●○○●○● ●●○○○●● ○○○● ●○○● ○●○○●

此与贺词同,惟前后段第五句各不押韵,宋、元词如此填者甚多。
  
3. 句数、每句字数、和平仄格律要求
青玉案 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
1、词牌之调:双调。
2、句数:上阕六句;下阕六句。
3、句式:7337445;777445。
4、字数:上阕三十三字;下阕三十四字,共六十七字。
5、韵脚:上阕押五韵;下阕押五韵。
6、注意之处:第一:上下片第五句也可不入韵;第二:下阕第二句列作拗体,平仄格式为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7.《青玉案》词谱: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仄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平仄(句),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平仄(句),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4. 押韵情况
上阕押五韵;下阕押五韵。
5. 句式特点
7337445;777445。以357字的律句為主,也有4字赋句。

二、读例词  

贺铸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作者: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苏轼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作者:苏轼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青玉案(唐?李煜)  
梵宫百尺同云护,渐白满苍苔路。破腊梅花□早露。
银涛无际,玉山万里,寒罩江南树。
鸦啼影乱天将暮,海月纤痕映烟雾。修竹低垂孤鹤舞。
杨花风弄,鹅毛天剪,总是诗人误。

分析例词,有如下特点:
1、        例词多用的韵部为第四部仄声。
2、每一句的句式结构节奏以357字的律句為主,也有4字赋句。
3、是否用到领字:无
4、词中有无对偶要求:上下阕第四五句,也就是两个四言句,皆要求对偶。
5、有无重韵叠韵现象:无
6、用韵较密
7、例词涉猎题材较多,适宜表达低佪掩抑、哽咽幽怨的感情。

词三期 东坡10-红枫叶子第19课作业

青玉案   打柴
严冬数九寒催树。大壑白、风夹絮。攀岭踟蹰跌落去。追风越野,扑雪探步。鬓发凝霜柱。
空林惊破刀光舞。汗湿生柴滴坡路。斫面荆棘无力顾。梦常回首,思归何处。化作知青赋。

词三期 东坡-10红枫叶子 第21课作业

小重山  思故人
昨夜寒窗听雪风。今朝寻梦境、白濛濛。千山万壑冷芳容。伫望久、鹤唳一声空。
最忆那冰丛。与伊嬉戏处、手绯红。而今两鬓与霜同。人归去、何日再相逢。

词三期 东坡10-红枫叶子第22课作业

小重山  忆收薯
雨泼梯田垄次平。 平明收薯去、趁天晴。手如钩齿细翻耕。足似铧、犁过土纵横。
筐篓胀盈盈。咧开泥嘴笑、赛铜铃。牛哞慢踏动红缨。夕阳里、深谷荡回声。


词三期 东坡10-红枫叶子第24课作业

喝火令  清明
雨打樱花落,风朝旧梦吹。一帘灯火向门扉。家犬为何狂吠,疑是故人归。
把酒君空位,临轩孰奉陪。奈何劳燕各分飞。最怕更深,最怕漏声稀。最怕夜阑忽醒,独坐守罗帏。

词三期 东坡10-红枫叶子第25课作业

喝火令  朴园行
日暮山头静,泉清壑底空。白云花影落溪东。鸡犬竞相迎客,小径簇樱红。
笔落绳床下,诗斜醉眼中。密林深处好听松。也有书香,也有画朦胧。也有酒歌吟诵,墨韵伴春风。

词三期 东坡10-红枫叶子第27讲作业

一剪梅  槐林忆
日暮槐花似更香。温玉妆容,梨雪衣裳。风来甜蕊落诗前,碧叶婆娑,粉蝶颉颃。
回首相牵小径旁。踏遍青山,倚落斜阳。十年一别影依稀,欲寄相思,却又彷徨。

词三期 东坡10-红枫叶子第28讲作业

一剪梅  桃花雨
  红枫叶子
风过桃林听隐雷。绿水悠悠,红雨霏霏。繁花泣泪卸妆归,不见仙容,难觅娇姿。
独倚轩窗愁赋诗。残月昏昏,人影凄凄。韶光一逝再难追,眼也阑珊,梦又芳回。

词三期 东坡10-红枫叶子第30课作业

行香子 送别
醉倚斜阳,望断长堤。
骊歌里、岸柳依依。
愿帆长起,怕雁孤啼。
叹风中笛,烛中影,云中桅。
今宵筵散,月随君去。
任双泪、各自成溪。
杯空酒醒,鬓白毛衰。
更影常吊,漏常听,梦常非。

词三期 东坡10-红枫叶子第31课作业

破阵子 秋思
昨夜霏霏细雨,今朝历历残英。
梦里依稀鲈脍味,驿外忽然杜宇声。
归期又不明。
万里家书仍在,长天雁字才生。
碌碌多年忙似蝶,孑孑孤身假托萍。
可怜霜鬓轻。

词三期 东坡10-红枫叶子第33课作业

风入松  馨园忆

蔷薇深浅出阑干。蜂逐花间。芬芳蹊径无人扫,绿杨外、蝶荡秋千。蕙帐难遮桃面,萝筵易醉溪前。
草堂芝室看馨园。满眼云烟。小桥流水东风软,身犹在、鸟语江南。酒醒春宵何处,客归梦里谁边。

词三期 东坡10-红枫叶子第34课作业
填写一阕《江城子》,要求:
1、审词牌,简单地写出自己审词牌的过程。
1)        词谱
A、《江城子》 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 韦 庄
髻鬟狼藉黛眉长 出兰房 别檀郎 角声呜咽 星斗渐微茫 露冷月残人未起 留不住 泪千行
中中平中中中平韵仄平平韵中中平韵中中中中读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仄句中中仄句仄平平韵

B、又一体 双调七十字,前后段各七句五平韵 苏 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 水风清 晚霞明 一朵芙蓉 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 如有意 慕娉婷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中仄中平读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平中仄句仄平平韵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 遣谁听 烟敛云收 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 人不见 数峰青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中仄中平读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平中仄句仄平平韵

2)        句数、每句字数、和平仄格律要求
a词牌之调:单调或双调。
b句数:单调七句,双调前后段各七句。
c句式:7339733
d字数:单调三十五字,双调七十字。
e韵脚:押五平韵。
3)读例词  (略)
4)解读例词
a、用韵,从例词分析得知,所用韵部多开口韵、齐齿韵、穿鼻韵,比较响亮,少有闭口撮口韵。
b、《江城子》仅有几例為单调,绝大部分多双调。
c、没有用到领字。
d、上下片两处三字句,多有对仗或对偶,非对仗对偶者,多為流水句,或两句句意密切关联。
e、其中九字句绝大部分断为4/5节奏。
f、题材范围:悼亡、抒怀、酬唱、赠人、送别、乃至艳词等。有婉约、豪放、言情、述志。《江城子》的声情范围比较广泛。
g、写作芳法:大多数作品的起笔都是采用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开篇方式。
2、以苏轼之双调七十字《江城子》为词谱填写。注意起、过、结的处理。
江城子  同学聚会山庄
秀峰云渺朗晴天。水潺湲。鸟林喧。老友又逢、杖履探春山。最忆读书槐树下,随霞起,伴香眠。
傍荫举酒享凉泉。醉如仙。忘何年。一敞襟怀、松壑入诗篇。相见常嗟团聚少,残阳晚,惜流年。

词三期 东坡10-红枫叶子第35课作业

评阅词三东坡16-如许第三十四讲作业
江城子 秋
西风乍起落英翩。褪红颜,著香残。缕缕疏凉,几许梦中寒。远去雁声催瘦冷,回眸处,在人间。
一宵风雨又无眠。寂窗前,意阑珊。行色无羁,唯念岁华安。滚滚红尘承过往,零落远,付天边。

简评:问好如许诗友!
这首词格律正确,文笔流畅,色调统一,紧扣主题,整阙词情景交融,耐人寻味。上片起拍从西风、落英入手,到寒梦至准备过片的雁声等,意象选择得当合理,描写出晚秋的凄凉景象。下片由景转情写出了秋凉人寂、思念的情感,转接自然。全词脉络清晰,主题感情表达鲜明,是首好词。

词三期 东坡10-红枫叶子第36讲作业

沁园春  凤凰山抒怀
雄峙双峰,险峻三台,有凤栖山。
叹苍松峭立,烟霞铺海;涧泉拍石,鸟哢云端。
槐岭留香,锦鸡啄木,佛号钟声夕照间。
回眸处,有天梯栈道,鹤影翩跹。

振衣千仞凭栏,忆薛礼、声威震八川。
任神添定力,臂开弓箭;弦穿洞眼,马踏峦巅。
一代风流,众人皆诵,万古传奇伴戍边。
放怀望,更宜抛重彩,绘就新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9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7-26 23:44: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追雨客 于 2017-8-11 01:41 编辑

第1讲作业
1,认真阅读《钦定词谱》的序、提要和凡例。(已读) 2,请准备《蕙风词话》卷一。《宋词三百》(这两本可以是电子版),要会使用搜韵工具中关于词牌介绍,历代例作部分,及其注释部分。(已下载)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十位词人、二十个词牌、二十首词作品。词人和作品可以是任何时期的;二十首词,只列出词牌,题目和作者,不用写内容。请组长做个统计,交由主讲老师。 喜欢的10位词人: 1、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诗清新豪健,词属豪放一派,意境开阔。其书画也自成一家。 2、李清照(1084~?),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语言清丽。 3、辛弃疾(1104~1207年),南宋诗人。字幼安,号稼轩,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4、周邦彦(1056~1121年),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作品多写闺情、羁旅,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5、柳永(?~约1053年),北宋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 6、姜夔(1155~1121年),字尧章,鄱阳人。号白石道人,一生布衣,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 7、秦观(1049~1100年),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工词诗,词多写男女情爱,伤感身世之作,是婉约词人中一大家。 8、陆游(1125~1210年),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9、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 10、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
20个词牌: 一剪梅、卜算子、天净沙、水龙吟、忆江南、永遇乐、沁园春、 定风波、点绛唇、声声慢、相见欢、念奴娇、浣溪沙、鹧鸪天、 蝶恋花、醉花阴、水调歌头、十六字令、减字木兰花、凤凰台上忆吹箫。
二十首词作品: 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水调歌头?中秋?苏轼 3、蝶恋花?春景?苏轼 4、江城子?乙卯年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5、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陆游 6、钗头凤?红酥手?陆游 7、满江红?写怀?岳飞 8、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9、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10、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11、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1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13、西江月?遣兴?辛弃疾 1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15、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16、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 17、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18、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19、武陵春?春晚?李清照 20、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
第2讲作业
4,鉴于前两次的比赛,作品都不理想,大家课后对以前诗的讲义都做一次系统的复习,都仔细点认真点。 5,大家简述一下词的发展史,列出代表人物。 宋词的发展基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张先、晏几道二人在承袭“余绪”的同时,已出现“革新”的苗头。张先创制了若干慢词,为词体的变革作了准备。晏几道在思想内容上为宋词的革新开了先例,至张先、晏几道,真正完成了由唐入宋的过渡。 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了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其中柳永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将词大众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之后的苏轼继承柳永的革新成果彻底破除“诗尊词卑”,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辛派词人的先河。 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周邦彦兼采众家之所长,进行了一系列集大成的工作,促进词体的成熟。在思想内容上增强了词的“体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注重词调的整理与规范化,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典型。 南渡后,一方面,江左偏安,出现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局面,社会上唱词之风仍然盛行,为歌词创作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大变革,由北宋而南宋,政治上的动荡必然波及词坛与歌坛,对词体的发展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李清照亲身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巨大变化使词的内容、情调,乃至色彩、音响,都随之发生了变化,由明丽清新变为低徊惆怅、深哀入骨。但是,词的“本色”未变,她的创作为南渡作家如何以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树立了榜样,其词体被尊为“易安体”。 之后的陆游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形式突破以及姜夔、吴文英等人的成就,则在于他们对于词的艺术表现所作的探讨与尝试,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词的发展与蜕变。 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  第2讲作业 1、简述一下词的发展史,列出代表人物。 宋词的发展基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张先、晏几道二人在承袭“余绪”的同时,已出现“革新”的苗头。张先创制了若干慢词,为词体的变革作了准备。晏几道在思想内容上为宋词的革新开了先例,至张先、晏几道,真正完成了由唐入宋的过渡。 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了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其中柳永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将词大众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之后的苏轼继承柳永的革新成果彻底破除“诗尊词卑”,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辛派词人的先河。 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周邦彦兼采众家之所长,进行了一系列集大成的工作,促进词体的成熟。在思想内容上增强了词的“体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注重词调的整理与规范化,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典型。 南渡后,一方面,江左偏安,出现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局面,社会上唱词之风仍然盛行,为歌词创作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大变革,由北宋而南宋,政治上的动荡必然波及词坛与歌坛,对词体的发展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李清照亲身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巨大变化使词的内容、情调,乃至色彩、音响,都随之发生了变化,由明丽清新变为低徊惆怅、深哀入骨。但是,词的“本色”未变,她的创作为南渡作家如何以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树立了榜样,其词体被尊为“易安体”。 之后的陆游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形式突破以及姜夔、吴文英等人的成就,则在于他们对于词的艺术表现所作的探讨与尝试,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词的发展与蜕变。 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
试着对民歌歌词重新填写(全部要求是原版的歌曲,翻新、改版的都不行)要求:
(9)在银色的月光下   
新填: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洒着银色的月光。寻找往事踪影,往事踪影迷茫。寻找往事踪影,往事踪影迷茫。往事踪影已迷茫,犹如今夜一样。如今远在何方,我想念的姑娘。如今远在何方,我想念的姑娘。往事踪影已迷茫,犹如今夜一样。如今远在何方,我想念的姑娘。如今远在何方,我想念的姑娘。稳稳驾使船儿,疾速像风一样。飞呀飞呀我的船,朝着她去的方向。飞呀飞呀我的船,朝着她去的方向。 (10)虞美人(原词作者:南唐 李后主) 新填:     山花竞放黄鹂唱,枕水听流淌。柔风晓解打疏帘,明月一轮映照玉纤纤。     春心似恨人孤寂,踽影摇空壁。问君何日叩柴关,莫叫冤家空理翠云鬟。  
第3讲作业
一,问答部分:简单说一下诗和词有什么区别? 答:词作为我国古代诗歌一种独立的体裁,和近体诗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诗词与音乐的关系不同。创作近体诗,叫“吟诗”“作诗”,而创作词令,叫“倚声填词”,所谓“倚声”,就是根据已有的曲调词谱,协音而填词。由此一点,诗词之间可以派生出很多的不同。 (二)诗词反映的内容不同。诗所体现的往往是一种观点,一种取向。重言志,其特点以“严谨、严肃”为要。词重言情,其特点偏重“自然、简朴”,词味更多凸显在语言的生活化上,缠绵柔婉,少事雕琢,自然感发。 (三)雅俗程度的问题。与诗相比,词更通俗一点。 (四)章法上的区别。诗句之间存有固定的起、承、转、合关系,这是诗特有的章法定规,词之句式多种多样,模式千差万别,以致词之章法灵活多变,加之节奏配合,片阙层进,形成与诗迥异的章法结构特征。 (五)风格上的差异。诗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区别,但词不同,词素来以婉约词
二 十六字令 春, 大地惊雷物候新, 千峰翠, 芳草更无垠。 秋, 草色霜催花落愁, 牵魂处, 明月照高楼。 冬, 莽莽乾坤一色同, 聆飞雪, 偶见腊梅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9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7-26 23:44: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讲作业 1,认真阅读《钦定词谱》的序、提要和凡例。(已读) 2,请准备《蕙风词话》卷一。《宋词三百》(这两本可以是电子版),要会使用搜韵工具中关于词牌介绍,历代例作部分,及其注释部分。(已下载)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十位词人、二十个词牌、二十首词作品。词人和作品可以是任何时期的;二十首词,只列出词牌,题目和作者,不用写内容。请组长做个统计,交由主讲老师。 喜欢的10位词人: 1、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诗清新豪健,词属豪放一派,意境开阔。其书画也自成一家。 2、李清照(1084~?),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语言清丽。 3、辛弃疾(1104~1207年),南宋诗人。字幼安,号稼轩,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4、周邦彦(1056~1121年),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作品多写闺情、羁旅,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5、柳永(?~约1053年),北宋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 6、姜夔(1155~1121年),字尧章,鄱阳人。号白石道人,一生布衣,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 7、秦观(1049~1100年),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工词诗,词多写男女情爱,伤感身世之作,是婉约词人中一大家。 8、陆游(1125~1210年),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9、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 10、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 20个词牌: 一剪梅、卜算子、天净沙、水龙吟、忆江南、永遇乐、沁园春、 定风波、点绛唇、声声慢、相见欢、念奴娇、浣溪沙、鹧鸪天、 蝶恋花、醉花阴、水调歌头、十六字令、减字木兰花、凤凰台上忆吹箫。 二十首词作品: 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水调歌头?中秋?苏轼 3、蝶恋花?春景?苏轼 4、江城子?乙卯年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5、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陆游 6、钗头凤?红酥手?陆游 7、满江红?写怀?岳飞 8、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9、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10、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11、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1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13、西江月?遣兴?辛弃疾 1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15、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16、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 17、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18、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19、武陵春?春晚?李清照 20、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 4,鉴于前两次的比赛,作品都不理想,大家课后对以前诗的讲义都做一次系统的复习,都仔细点认真点。 5,大家简述一下词的发展史,列出代表人物。 宋词的发展基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张先、晏几道二人在承袭“余绪”的同时,已出现“革新”的苗头。张先创制了若干慢词,为词体的变革作了准备。晏几道在思想内容上为宋词的革新开了先例,至张先、晏几道,真正完成了由唐入宋的过渡。 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了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其中柳永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将词大众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之后的苏轼继承柳永的革新成果彻底破除“诗尊词卑”,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辛派词人的先河。 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周邦彦兼采众家之所长,进行了一系列集大成的工作,促进词体的成熟。在思想内容上增强了词的“体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注重词调的整理与规范化,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典型。 南渡后,一方面,江左偏安,出现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局面,社会上唱词之风仍然盛行,为歌词创作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大变革,由北宋而南宋,政治上的动荡必然波及词坛与歌坛,对词体的发展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李清照亲身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巨大变化使词的内容、情调,乃至色彩、音响,都随之发生了变化,由明丽清新变为低徊惆怅、深哀入骨。但是,词的“本色”未变,她的创作为南渡作家如何以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树立了榜样,其词体被尊为“易安体”。 之后的陆游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形式突破以及姜夔、吴文英等人的成就,则在于他们对于词的艺术表现所作的探讨与尝试,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词的发展与蜕变。 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  第2讲作业 1、简述一下词的发展史,列出代表人物。 宋词的发展基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张先、晏几道二人在承袭“余绪”的同时,已出现“革新”的苗头。张先创制了若干慢词,为词体的变革作了准备。晏几道在思想内容上为宋词的革新开了先例,至张先、晏几道,真正完成了由唐入宋的过渡。 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了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其中柳永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将词大众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之后的苏轼继承柳永的革新成果彻底破除“诗尊词卑”,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辛派词人的先河。 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周邦彦兼采众家之所长,进行了一系列集大成的工作,促进词体的成熟。在思想内容上增强了词的“体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注重词调的整理与规范化,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典型。 南渡后,一方面,江左偏安,出现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局面,社会上唱词之风仍然盛行,为歌词创作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大变革,由北宋而南宋,政治上的动荡必然波及词坛与歌坛,对词体的发展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李清照亲身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巨大变化使词的内容、情调,乃至色彩、音响,都随之发生了变化,由明丽清新变为低徊惆怅、深哀入骨。但是,词的“本色”未变,她的创作为南渡作家如何以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树立了榜样,其词体被尊为“易安体”。 之后的陆游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形式突破以及姜夔、吴文英等人的成就,则在于他们对于词的艺术表现所作的探讨与尝试,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词的发展与蜕变。 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 试着对民歌歌词重新填写(全部要求是原版的歌曲,翻新、改版的都不行)要求: (9)在银色的月光下   新填: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洒着银色的月光。寻找往事踪影,往事踪影迷茫。寻找往事踪影,往事踪影迷茫。往事踪影已迷茫,犹如今夜一样。如今远在何方,我想念的姑娘。如今远在何方,我想念的姑娘。往事踪影已迷茫,犹如今夜一样。如今远在何方,我想念的姑娘。如今远在何方,我想念的姑娘。稳稳驾使船儿,疾速像风一样。飞呀飞呀我的船,朝着她去的方向。飞呀飞呀我的船,朝着她去的方向。 (10)虞美人(原词作者:南唐 李后主) 新填:     山花竞放黄鹂唱,枕水听流淌。柔风晓解打疏帘,明月一轮映照玉纤纤。     春心似恨人孤寂,踽影摇空壁。问君何日叩柴关,莫叫冤家空理翠云鬟。  第3讲作业 一,问答部分:简单说一下诗和词有什么区别? 答:词作为我国古代诗歌一种独立的体裁,和近体诗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诗词与音乐的关系不同。创作近体诗,叫“吟诗”“作诗”,而创作词令,叫“倚声填词”,所谓“倚声”,就是根据已有的曲调词谱,协音而填词。由此一点,诗词之间可以派生出很多的不同。 (二)诗词反映的内容不同。诗所体现的往往是一种观点,一种取向。重言志,其特点以“严谨、严肃”为要。词重言情,其特点偏重“自然、简朴”,词味更多凸显在语言的生活化上,缠绵柔婉,少事雕琢,自然感发。 (三)雅俗程度的问题。与诗相比,词更通俗一点。 (四)章法上的区别。诗句之间存有固定的起、承、转、合关系,这是诗特有的章法定规,词之句式多种多样,模式千差万别,以致词之章法灵活多变,加之节奏配合,片阙层进,形成与诗迥异的章法结构特征。 (五)风格上的差异。诗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区别,但词不同,词素来以婉约词 二 十六字令 春, 大地惊雷物候新, 千峰翠, 芳草更无垠。 秋, 草色霜催花落愁, 牵魂处, 明月照高楼。 冬, 莽莽乾坤一色同, 聆飞雪, 偶见腊梅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9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7-26 23:44: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讲作业 1,认真阅读《钦定词谱》的序、提要和凡例。(已读) 2,请准备《蕙风词话》卷一。《宋词三百》(这两本可以是电子版),要会使用搜韵工具中关于词牌介绍,历代例作部分,及其注释部分。(已下载)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十位词人、二十个词牌、二十首词作品。词人和作品可以是任何时期的;二十首词,只列出词牌,题目和作者,不用写内容。请组长做个统计,交由主讲老师。 喜欢的10位词人: 1、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诗清新豪健,词属豪放一派,意境开阔。其书画也自成一家。 2、李清照(1084~?),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语言清丽。 3、辛弃疾(1104~1207年),南宋诗人。字幼安,号稼轩,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4、周邦彦(1056~1121年),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作品多写闺情、羁旅,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5、柳永(?~约1053年),北宋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 6、姜夔(1155~1121年),字尧章,鄱阳人。号白石道人,一生布衣,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 7、秦观(1049~1100年),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工词诗,词多写男女情爱,伤感身世之作,是婉约词人中一大家。 8、陆游(1125~1210年),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9、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 10、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 20个词牌: 一剪梅、卜算子、天净沙、水龙吟、忆江南、永遇乐、沁园春、 定风波、点绛唇、声声慢、相见欢、念奴娇、浣溪沙、鹧鸪天、 蝶恋花、醉花阴、水调歌头、十六字令、减字木兰花、凤凰台上忆吹箫。 二十首词作品: 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水调歌头?中秋?苏轼 3、蝶恋花?春景?苏轼 4、江城子?乙卯年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5、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陆游 6、钗头凤?红酥手?陆游 7、满江红?写怀?岳飞 8、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9、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10、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11、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1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13、西江月?遣兴?辛弃疾 1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15、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16、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 17、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18、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19、武陵春?春晚?李清照 20、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 4,鉴于前两次的比赛,作品都不理想,大家课后对以前诗的讲义都做一次系统的复习,都仔细点认真点。 5,大家简述一下词的发展史,列出代表人物。 宋词的发展基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张先、晏几道二人在承袭“余绪”的同时,已出现“革新”的苗头。张先创制了若干慢词,为词体的变革作了准备。晏几道在思想内容上为宋词的革新开了先例,至张先、晏几道,真正完成了由唐入宋的过渡。 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了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其中柳永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将词大众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之后的苏轼继承柳永的革新成果彻底破除“诗尊词卑”,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辛派词人的先河。 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周邦彦兼采众家之所长,进行了一系列集大成的工作,促进词体的成熟。在思想内容上增强了词的“体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注重词调的整理与规范化,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典型。 南渡后,一方面,江左偏安,出现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局面,社会上唱词之风仍然盛行,为歌词创作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大变革,由北宋而南宋,政治上的动荡必然波及词坛与歌坛,对词体的发展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李清照亲身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巨大变化使词的内容、情调,乃至色彩、音响,都随之发生了变化,由明丽清新变为低徊惆怅、深哀入骨。但是,词的“本色”未变,她的创作为南渡作家如何以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树立了榜样,其词体被尊为“易安体”。 之后的陆游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形式突破以及姜夔、吴文英等人的成就,则在于他们对于词的艺术表现所作的探讨与尝试,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词的发展与蜕变。 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  第2讲作业 1、简述一下词的发展史,列出代表人物。 宋词的发展基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张先、晏几道二人在承袭“余绪”的同时,已出现“革新”的苗头。张先创制了若干慢词,为词体的变革作了准备。晏几道在思想内容上为宋词的革新开了先例,至张先、晏几道,真正完成了由唐入宋的过渡。 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了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其中柳永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将词大众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之后的苏轼继承柳永的革新成果彻底破除“诗尊词卑”,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辛派词人的先河。 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周邦彦兼采众家之所长,进行了一系列集大成的工作,促进词体的成熟。在思想内容上增强了词的“体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注重词调的整理与规范化,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典型。 南渡后,一方面,江左偏安,出现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局面,社会上唱词之风仍然盛行,为歌词创作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大变革,由北宋而南宋,政治上的动荡必然波及词坛与歌坛,对词体的发展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李清照亲身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巨大变化使词的内容、情调,乃至色彩、音响,都随之发生了变化,由明丽清新变为低徊惆怅、深哀入骨。但是,词的“本色”未变,她的创作为南渡作家如何以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树立了榜样,其词体被尊为“易安体”。 之后的陆游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形式突破以及姜夔、吴文英等人的成就,则在于他们对于词的艺术表现所作的探讨与尝试,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词的发展与蜕变。 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 试着对民歌歌词重新填写(全部要求是原版的歌曲,翻新、改版的都不行)要求: (9)在银色的月光下   新填: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洒着银色的月光。寻找往事踪影,往事踪影迷茫。寻找往事踪影,往事踪影迷茫。往事踪影已迷茫,犹如今夜一样。如今远在何方,我想念的姑娘。如今远在何方,我想念的姑娘。往事踪影已迷茫,犹如今夜一样。如今远在何方,我想念的姑娘。如今远在何方,我想念的姑娘。稳稳驾使船儿,疾速像风一样。飞呀飞呀我的船,朝着她去的方向。飞呀飞呀我的船,朝着她去的方向。 (10)虞美人(原词作者:南唐 李后主) 新填:     山花竞放黄鹂唱,枕水听流淌。柔风晓解打疏帘,明月一轮映照玉纤纤。     春心似恨人孤寂,踽影摇空壁。问君何日叩柴关,莫叫冤家空理翠云鬟。  第3讲作业 一,问答部分:简单说一下诗和词有什么区别? 答:词作为我国古代诗歌一种独立的体裁,和近体诗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诗词与音乐的关系不同。创作近体诗,叫“吟诗”“作诗”,而创作词令,叫“倚声填词”,所谓“倚声”,就是根据已有的曲调词谱,协音而填词。由此一点,诗词之间可以派生出很多的不同。 (二)诗词反映的内容不同。诗所体现的往往是一种观点,一种取向。重言志,其特点以“严谨、严肃”为要。词重言情,其特点偏重“自然、简朴”,词味更多凸显在语言的生活化上,缠绵柔婉,少事雕琢,自然感发。 (三)雅俗程度的问题。与诗相比,词更通俗一点。 (四)章法上的区别。诗句之间存有固定的起、承、转、合关系,这是诗特有的章法定规,词之句式多种多样,模式千差万别,以致词之章法灵活多变,加之节奏配合,片阙层进,形成与诗迥异的章法结构特征。 (五)风格上的差异。诗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区别,但词不同,词素来以婉约词 二 十六字令 春, 大地惊雷物候新, 千峰翠, 芳草更无垠。 秋, 草色霜催花落愁, 牵魂处, 明月照高楼。 冬, 莽莽乾坤一色同, 聆飞雪, 偶见腊梅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9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7-26 23:44: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追雨客 于 2017-8-11 01:44 编辑

第1讲作业
1,认真阅读《钦定词谱》的序、提要和凡例。(已读) 2,请准备《蕙风词话》卷一。《宋词三百》(这两本可以是电子版),要会使用搜韵工具中关于词牌介绍,历代例作部分,及其注释部分。(已下载)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十位词人、二十个词牌、二十首词作品。词人和作品可以是任何时期的;二十首词,只列出词牌,题目和作者,不用写内容。请组长做个统计,交由主讲老师。
喜欢的10位词人: 1、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诗清新豪健,词属豪放一派,意境开阔。其书画也自成一家。 2、李清照(1084~?),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语言清丽。 3、辛弃疾(1104~1207年),南宋诗人。字幼安,号稼轩,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4、周邦彦(1056~1121年),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作品多写闺情、羁旅,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5、柳永(?~约1053年),北宋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 6、姜夔(1155~1121年),字尧章,鄱阳人。号白石道人,一生布衣,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 7、秦观(1049~1100年),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工词诗,词多写男女情爱,伤感身世之作,是婉约词人中一大家。 8、陆游(1125~1210年),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9、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 10、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 20个词牌: 一剪梅、卜算子、天净沙、水龙吟、忆江南、永遇乐、沁园春、 定风波、点绛唇、声声慢、相见欢、念奴娇、浣溪沙、鹧鸪天、 蝶恋花、醉花阴、水调歌头、十六字令、减字木兰花、凤凰台上忆吹箫。
二十首词作品: 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水调歌头?中秋?苏轼 3、蝶恋花?春景?苏轼 4、江城子?乙卯年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5、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陆游 6、钗头凤?红酥手?陆游 7、满江红?写怀?岳飞 8、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9、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10、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11、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1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13、西江月?遣兴?辛弃疾 1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15、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16、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 17、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18、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19、武陵春?春晚?李清照 20、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
第二讲作业:
4,鉴于前两次的比赛,作品都不理想,大家课后对以前诗的讲义都做一次系统的复习,都仔细点认真点。 5,大家简述一下词的发展史,列出代表人物。 宋词的发展基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张先、晏几道二人在承袭“余绪”的同时,已出现“革新”的苗头。张先创制了若干慢词,为词体的变革作了准备。晏几道在思想内容上为宋词的革新开了先例,至张先、晏几道,真正完成了由唐入宋的过渡。 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了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其中柳永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将词大众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之后的苏轼继承柳永的革新成果彻底破除“诗尊词卑”,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辛派词人的先河。 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周邦彦兼采众家之所长,进行了一系列集大成的工作,促进词体的成熟。在思想内容上增强了词的“体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注重词调的整理与规范化,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典型。 南渡后,一方面,江左偏安,出现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局面,社会上唱词之风仍然盛行,为歌词创作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大变革,由北宋而南宋,政治上的动荡必然波及词坛与歌坛,对词体的发展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李清照亲身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巨大变化使词的内容、情调,乃至色彩、音响,都随之发生了变化,由明丽清新变为低徊惆怅、深哀入骨。但是,词的“本色”未变,她的创作为南渡作家如何以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树立了榜样,其词体被尊为“易安体”。 之后的陆游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形式突破以及姜夔、吴文英等人的成就,则在于他们对于词的艺术表现所作的探讨与尝试,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词的发展与蜕变。 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  第2讲作业 1、简述一下词的发展史,列出代表人物。 宋词的发展基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张先、晏几道二人在承袭“余绪”的同时,已出现“革新”的苗头。张先创制了若干慢词,为词体的变革作了准备。晏几道在思想内容上为宋词的革新开了先例,至张先、晏几道,真正完成了由唐入宋的过渡。 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了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其中柳永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将词大众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之后的苏轼继承柳永的革新成果彻底破除“诗尊词卑”,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辛派词人的先河。 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周邦彦兼采众家之所长,进行了一系列集大成的工作,促进词体的成熟。在思想内容上增强了词的“体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注重词调的整理与规范化,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典型。 南渡后,一方面,江左偏安,出现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局面,社会上唱词之风仍然盛行,为歌词创作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大变革,由北宋而南宋,政治上的动荡必然波及词坛与歌坛,对词体的发展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李清照亲身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巨大变化使词的内容、情调,乃至色彩、音响,都随之发生了变化,由明丽清新变为低徊惆怅、深哀入骨。但是,词的“本色”未变,她的创作为南渡作家如何以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树立了榜样,其词体被尊为“易安体”。 之后的陆游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形式突破以及姜夔、吴文英等人的成就,则在于他们对于词的艺术表现所作的探讨与尝试,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词的发展与蜕变。 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
试着对民歌歌词重新填写(全部要求是原版的歌曲,翻新、改版的都不行)要求: (9)在银色的月光下   
新填: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洒着银色的月光。寻找往事踪影,往事踪影迷茫。寻找往事踪影,往事踪影迷茫。往事踪影已迷茫,犹如今夜一样。如今远在何方,我想念的姑娘。如今远在何方,我想念的姑娘。往事踪影已迷茫,犹如今夜一样。如今远在何方,我想念的姑娘。如今远在何方,我想念的姑娘。稳稳驾使船儿,疾速像风一样。飞呀飞呀我的船,朝着她去的方向。飞呀飞呀我的船,朝着她去的方向。
(10)虞美人(原词作者:南唐 李后主) 新填:     山花竞放黄鹂唱,枕水听流淌。柔风晓解打疏帘,明月一轮映照玉纤纤。     春心似恨人孤寂,踽影摇空壁。问君何日叩柴关,莫叫冤家空理翠云鬟。  
第3讲作业
一,问答部分:简单说一下诗和词有什么区别? 答:词作为我国古代诗歌一种独立的体裁,和近体诗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诗词与音乐的关系不同。创作近体诗,叫“吟诗”“作诗”,而创作词令,叫“倚声填词”,所谓“倚声”,就是根据已有的曲调词谱,协音而填词。由此一点,诗词之间可以派生出很多的不同。 (二)诗词反映的内容不同。诗所体现的往往是一种观点,一种取向。重言志,其特点以“严谨、严肃”为要。词重言情,其特点偏重“自然、简朴”,词味更多凸显在语言的生活化上,缠绵柔婉,少事雕琢,自然感发。 (三)雅俗程度的问题。与诗相比,词更通俗一点。 (四)章法上的区别。诗句之间存有固定的起、承、转、合关系,这是诗特有的章法定规,词之句式多种多样,模式千差万别,以致词之章法灵活多变,加之节奏配合,片阙层进,形成与诗迥异的章法结构特征。 (五)风格上的差异。诗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区别,但词不同,词素来以婉约词 二 十六字令 春, 大地惊雷物候新, 千峰翠, 芳草更无垠。 秋, 草色霜催花落愁, 牵魂处, 明月照高楼。 冬, 莽莽乾坤一色同, 聆飞雪, 偶见腊梅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9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7-26 23:47: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追雨客 于 2017-8-11 01:54 编辑

第四讲作业
一、问答题: 1、简述词谱的六大来源。 (1)、来自外域或边地。  唐时外域音乐大量传入,它的某些曲调也随其流行,而被采作词调。 (2)、来自民间,词初起时,它的曲调很多来自民间。 (3)、摘自大曲和法曲大曲、法曲是唐代大型的歌舞剧曲,用许多的乐曲组成,结构复杂,全部演奏很不容易。 (4)、创于乐工歌妓  。演唱乐曲是乐工歌妓的专业,所以他们大都也能够创制词调。 (5)、由官立的音乐机关专门整理的古乐和制作的新曲。 (6)、词人自度或自制  的词牌 唐宋词人中有不少懂得音律乐理的,他们都能够自己创制词调。
二,十六字令三首 门,难锁逍遥自在身,天涯远,何惧染风尘。 门,虚掩欢歌酒一樽,清辉漫,花影若浮云。 门,永日洞开谁问津,轩车过,往事已无痕。

第六讲作业
浣溪沙春韵 山色晴岚倚晚霞,水光荡漾起平沙。寻芳信步到陶家。 陌上夭桃才吐艳,溪边弱柳已笼纱。桥头杏树正开花。

第八讲作业
鹧鸪天偶遇 相顾无言听晚钟,半窗翠竹倚秋风。花前曾唱千声碎,镜下轻梳一缕空。 心悸动,恨朦胧。几多醉梦与君逢,良宵弦冷观愁月,寂寞罗敷残照中。
第九讲作业
鹧鸪天 七诗社端午祭屈原
柳岸清风舒卷云,松花江畔彩旗新。婆娑花影听哀怨,潋滟波光追楚魂。 多韵友,数嘉宾。诗人吟咏祭灵均。直臣千载人悲切,素手擎杯敬一樽。

第十二讲作业
西江月 红瓦黄墙绿树,蓝天碧水青云。静观枝叶漏光银,媚眼传情逸俊。 妙曼舞姿倩影,风流翘首无尘。野花烂漫比相邻,时有芳香一阵。
第十三讲作业
西江月 初秋江畔 绿柳随风抚岸,金秋送爽依栏。彩舟欲渡夕阳牵。细碎流金耀眼。 席地一壶老酒,知音三两欢言。垂纶老者起杆间,江渚红霞一片。
第十五讲作业
虞美人秋思  凄风冷雨何时了,更忆春光好。西楼菱镜叹年华,欲道愁心可否到天涯。 初逢一别情何许,闲看云来去。且将孤影向空屏,点点相思早已泣无声。
第十六讲作业
虞美人 挑帘闻语心将碎,又见兄憔悴。剑眉微蹙皱纹深,何奈沧桑两鬓泪沾襟。 秃枝户外寒风顾,百感叹迟暮。季冬时节苦难熬,况值残年病骨怎逍遥。
第18讲作业
    要求按照以上审词牌的步骤,将你对《青玉案》的审识过程写出来! (一)、词牌简介 青玉案(案,读音:晚),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 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 调名取此。此调一般以宋?贺铸所作“凌波不过横塘路”一首为正格,故又名《横塘路》。韩淲词有“苏公堤上西湖路”句,又名《西湖路》。《中原音韵》注“双调”。《太和正音谱》注“高平调”。蒋氏《九宫谱目》入中吕引子。《青玉案》变为词牌名,并且被谁创作词谱已经无从追寻,词谱记录中说最早见于苏轼的词,〈青玉案〉词最出名的两首词当属贺铸和辛弃疾。 (二)、词牌宫调:  蒋氏《九宫谱目》将《青玉案》入中吕引子。列入“中吕宫”的宫调为高下闪赚,引子一般来指戏曲角色初上场时的一段唱或说白,抑或是某些乐曲的开始部分,用来酝酿情绪、提示内容等。 落月老师在讲解词牌《西江月》时已经详细介绍过,中吕宫的声腔是“高下闪赚”,据任半塘先生校订《敦煌曲子词》、元人芝俺《唱论》、明朝戚继光在《纪校新书》等书论中的考证看,大抵上,所谓“高下”既是唱腔的抑扬顿挫,高下起伏,而“闪赚”则类似於通过提顿收放,扬抑有序,快慢相间的唱腔和气氛以“诓愚人”之泪,即赚取听众眼泪或情感之说。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也有言:“闪,抛撇之义”,“赚“是“唱赚“的意思,“唱赚“是宋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常用“平仄韵通叶的变化”,极具扇情之能事。可见“闪赚”二字,还不是简单的“诓愚”一说所能够含概的。这种考证,其实也无多大实际意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吕宫“高下闪赚”的唱腔声调应该不是那种幽咽缠绵的曲调。 (三)、词牌格律 我们以龙榆生先生词学关于该词牌的格律为准:【定格】苏轼《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三年枕上吴中路,     遣黄犬、随君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仄中仄、平平仄(韵)。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中平平仄,中平中仄(韵), 老子经行处。 中仄平平仄(韵)。  辋川图上看春暮,     常记高人右丞句。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平仄(韵)。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中平平仄,中平中仄(韵),    曾湿西湖雨。 中仄平平仄(韵)。  宋?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    芳尘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仄中仄(读)平平仄(韵) 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楼花院,    绮窗朱户,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平中仄(句)中平平仄(韵) 惟有春知处。 中仄平平仄(韵) 碧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空题断肠句。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仄平仄(韵) 试问闲愁知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韵) 梅子黄时雨。 中仄平平仄(韵) 词牌《青玉案》以苏词、贺词及毛词、史词为正体,若张炎词之叠韵,李弥逊、吴潜、胡铨词之添字,李清照词之句法小异,曹组词之句法小异又添字,毛词别首之摊破句法,赵长卿词之减字,赵词别首之句读参差,皆变体也。但诸词中,有前段第二句六字折腰,后段第二句或七字、或六字、或八字者。有前段第二句七字,后段第二句或七字、或八字者。有前段第二句六字不折腰,后段第二句或七字、或八字者。亦有前段第二句五字者。又有前后段第五句或押韵,或不押韵者。各以类列,庶不混淆。 (四)、词牌特点、句式、韵部要求 1、《青玉案》词牌之调:双调。 2、《青玉案》句数:上阕六句;下阕六句。 3、《青玉案》句式:767445;777445。 4、《青玉案》字数:上阕三十三字;下阕三十四字,共六十七字。 5、《青玉案》韵脚:上阕押五韵;下阕押五韵。 6、《青玉案》注意之处:第一:上下片第五句也可不入韵;第二:下阕第二句列作拗体,平仄格式为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7、《青玉案》适宜抒写幽咽的情调,韵部宜选用上去声韵部。 (五)、词牌内容以及写作要求 1、内容:《青玉案》之所以适宜表达低佪掩抑、哽咽幽怨的感情,是因为全阕除韵脚句外,其余的句都用仄声字收脚,这就呈现一种拗怒的声容,也包含欲吞还吐的情调。该词牌适合于感怀、记事和咏物。 2、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片相同,只上片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片则无此断叠,而是一连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总随词人之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3、创作手法分析:《青玉案》在词中属于中调,兼有小令和慢词的特性,贺铸词是用小令笔法加以赋化的联合运用,形成词的整体架构,上片由:“底(面)-横塘路”一路借:“芳尘、花月、朱户”推挽收窄视角向“春”这个“图(点)”聚焦,即由全局向局部向点推挽,在“春”的细节描写上运用赋笔深化主题意象:“愁”使之具象化,画面化──“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辛弃疾词是以长调笔法填小令,将主题进一步虚化后拓展转化为理念,加深主题意象,上片一路实写:“一夜鱼龙舞”的景象,过片侧面虚写:“妇女头饰、笑语暗香、众里寻人”元夜赏灯的细节后讲主观情绪外化:“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两种填写中调的不同方法。 4、创作要求归纳: A、首句确立表意之象,贺词为横塘路,辛词为花千树。之后内容在此意象之下展开。   B、接拍为三字一断的两个短句,有跌宕生姿之效,例用流水句补充上拍;  C、词的主旨句在第三拍上,此处展示题旨。贺词为:“年华谁与度”,辛词为:“宝马雕车香满路”; D、主题内容是从题旨以下到过片二句。将主题意境细化,描写上运用赋笔深化主题; E、核心意境内容在下片的第二拍的七言句上,贺词是:“若问闲情都几许”,辛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此处作为核心意境一是承接上面主题内容深化主题,二是为主题具象化、画面化,情绪化作铺垫。 F、结,推出自己要表达的主观思想,使主题具象化、画面化,情绪化。

第21讲作业
小重山  触景生情思远君 远眺凭栏对岸青,晓烟杨柳处,隐楼亭。扁舟一叶水东行。谁将去,别绪黯然生。 不觉泪盈盈。不堪空自恋,忆曾经。春风迷眼更忧情。扪心问,何以久无声。
第24讲作业
喝火令 一别千行泪,相思万里心。五更寒夜寂寥深。愁绪笔尖凌乱,何奈不能禁。 踯躅西窗下,飘零月影临。冰霜如雪自消沉。犹忆江边,犹忆柳如阴,犹忆草香盈岸,只恐梦中寻。 东坡第二十七讲作业   
审词牌《一剪梅》   《一剪梅》元高拭词注:南吕宫;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句,取以为名;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句,名《玉簟秋》。   一剪梅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周邦彦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疏枝,略点梅梢。  ◎●○○◎●△  ⊙◎⊙⊙  ◎●○△  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  ⊙○⊙●●○○  ⊙●○○  ◎●○△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轻敲。  ◎●⊙○◎●△  ◎◎○⊙  ◎●○△  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  ⊙●○○  ◎●○△  ※  此调以周词、吴词为正体,若卢词、张词、蒋词之添韵,曹词、李词之减字,皆变体也。 一剪梅    丁香  小小丁香堪可怜。开满公园,四瓣无边,紫云深浅绿生间。五瓣初看,欣喜嫣然。 但有闲情共倚栏。春暮人间,何事迁延,有诗有酒醉微酣。锦字花笺,落墨三千。
第27讲作业 一、审词牌《一剪梅》 一剪梅,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此调入南吕宫,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如《一剪梅?温州》:“人说繁华比帝乡,馆厦皇皇,道路皇皇。山川瑰丽胜苏杭,楼外花香,楼里人香。 攘往熙来富贵商,天上机航,水上舟航。王孙到此也牵肠,欲把他乡,落作家乡。”(摘自《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 此调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又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词谱》以周邦彦、吴文英词为正体。周词为上下片各六句三平韵,即起句、第三句和结句用韵。梦窗词为上下片各六句,四平韵,即起句,三、四句和结句用韵。另一体为每句用韵,如蒋捷、张炎词。另有五十八字、五十九字两体。此调以一个七言句带两个四言句,节奏明快。 格律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疏枝,略点梅梢。  ◎●○○◎●△  ⊙◎⊙⊙  ◎●○△  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  ⊙○⊙●●○○  ⊙●○○  ◎●○△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轻敲。  ◎●⊙○◎●△  ◎◎○⊙  ◎●○△  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  ⊙●○○  ◎●○△  ※  此调以周词、吴词为正体,若卢词、张词、蒋词之添韵,曹词、李词之减字,皆变体也。此词前后段第二句、第四句、第五句,俱不押韵,宋词惟周紫芝“无限江山”词与之同。  周词前段第二句,“两岸斜阳”,两字仄声,谱内据之,余悉参所采诸词。  
第28讲作业
一剪梅  诗友雅聚 盛宴华堂雅客多,眸含笑语,酒染清歌。美声悦耳细聆听,流水行云,迷醉烟波。 若得清闲事几何,盈心佳趣,切莫蹉跎。毋庸提笔赋诗章,脱口成篇,即席吟哦。
第30讲作业
行香子 春情 丽日晴空,杨柳柔风。 南山处,满目青葱。 欣然漫步,拾翠听钟。 看茵陈嫩,麦娘秀,香椿红。  春芽遍野,溪水淙淙。 回乡燕,旧地寻踪。 方田阡陌,老叟黄童。 爱韶光艳,云山绿,杏花浓。
第31讲作业
破阵子 秋思 远去一行归雁,掠过几缕残阳。 翠减红销风亦冷,木落香疏雨又狂。 梧桐此夜殇。 宋玉悲秋谁解,世人思绪飞扬。 一任西风侵画扇,且用诗心幻霓裳。 闲愁云影藏。
第33讲作业
风入松  游太平湖赏荷
方塘半亩静清幽,一叶轻舟。碧荷无数连绵处,碎银摇,云影悠悠。鱼动波光共赏,人观景色闲游。蜿蜒草径显风流,谁在前头。两三知己一壶酒,意飞扬,醉展清眸,往昔佳话谈笑,今朝情意同酬。
第34讲作业
江城子 思远人
黄昏寂寞理红妆,卸花黄,转愁肠。 相识三年,镜里细端详。 唯盼天涯能聚首,诗一首,酒千觞。  朦胧醉眼看檀郎,鼻高粱,鬓微霜。 执手相携,缱绻梦添香。 从此人生无缺憾,临水色,对山光。
第36讲作业
沁园春 沁园春小桂林漂流 小桂林中,杏花村边,戏水荡舟。看闲云舒卷,碧空高远,山陵起伏,田野清幽。幻彩临江,青葱倚岸,收桨无凭任顺流。东风起,便逐波回荡,曳影相留。 心忧奋力同酬,浅滩处,参差水草柔。更繁花垂柳,蜻蜓点水,玉秸青稞,野鸭歌喉。队友相逢,瓢盆四起,飞溅琼花战不休。欢声响,正炎炎烈日,默默苹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9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7-26 23:47: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追雨客 于 2017-7-27 10:03 编辑

第四讲作业
一、问答题: 1、简述词谱的六大来源。 (1)、来自外域或边地。  唐时外域音乐大量传入,它的某些曲调也随其流行,而被采作词调。 (2)、来自民间,词初起时,它的曲调很多来自民间。 (3)、摘自大曲和法曲大曲、法曲是唐代大型的歌舞剧曲,用许多的乐曲组成,结构复杂,全部演奏很不容易。 (4)、创于乐工歌妓  。演唱乐曲是乐工歌妓的专业,所以他们大都也能够创制词调。 (5)、由官立的音乐机关专门整理的古乐和制作的新曲。 (6)、词人自度或自制  的词牌 唐宋词人中有不少懂得音律乐理的,他们都能够自己创制词调。
二,十六字令三首
门,难锁逍遥自在身,天涯远,何惧染风尘。 门,虚掩欢歌酒一樽,清辉漫,花影若浮云。 门,永日洞开谁问津,轩车过,往事已无痕。 第
六讲作业
浣溪沙春韵
山色晴岚倚晚霞,水光荡漾起平沙。寻芳信步到陶家。 陌上夭桃才吐艳,溪边弱柳已笼纱。桥头杏树正开花。
第八讲作业
鹧鸪天偶遇
相顾无言听晚钟,半窗翠竹倚秋风。花前曾唱千声碎,镜下轻梳一缕空。 心悸动,恨朦胧。几多醉梦与君逢,良宵弦冷观愁月,寂寞罗敷残照中。
第九讲作业
鹧鸪天 七诗社端午祭屈原
柳岸清风舒卷云,松花江畔彩旗新。婆娑花影听哀怨,潋滟波光追楚魂。 多韵友,数嘉宾。诗人吟咏祭灵均。直臣千载人悲切,素手擎杯敬一樽。
第十二讲作业
西江月
红瓦黄墙绿树,蓝天碧水青云。静观枝叶漏光银,媚眼传情逸俊。 妙曼舞姿倩影,风流翘首无尘。野花烂漫比相邻,时有芳香一阵。
第十三讲作业
西江月 初秋江畔
绿柳随风抚岸,金秋送爽依栏。彩舟欲渡夕阳牵。细碎流金耀眼。 席地一壶老酒,知音三两欢言。垂纶老者起杆间,江渚红霞一片。
第十五讲作业
虞美人 秋思
凄风冷雨何时了,更忆春光好。西楼菱镜叹年华,欲道愁心可否到天涯。 初逢一别情何许,闲看云来去。且将孤影向空屏,点点相思早已泣无声。
第十六讲作业 虞美人
挑帘闻语心将碎,又见兄憔悴。剑眉微蹙皱纹深,何奈沧桑两鬓泪沾襟。 秃枝户外寒风顾,百感叹迟暮。季冬时节苦难熬,况值残年病骨怎逍遥。
第18讲作业   
要求按照以上审词牌的步骤,将你对《青玉案》的审识过程写出来! (一)、词牌简介 青玉案(案,读音:晚),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 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 调名取此。此调一般以宋?贺铸所作“凌波不过横塘路”一首为正格,故又名《横塘路》。韩淲词有“苏公堤上西湖路”句,又名《西湖路》。《中原音韵》注“双调”。《太和正音谱》注“高平调”。蒋氏《九宫谱目》入中吕引子。《青玉案》变为词牌名,并且被谁创作词谱已经无从追寻,词谱记录中说最早见于苏轼的词,〈青玉案〉词最出名的两首词当属贺铸和辛弃疾。 (二)、词牌宫调:  蒋氏《九宫谱目》将《青玉案》入中吕引子。列入“中吕宫”的宫调为高下闪赚,引子一般来指戏曲角色初上场时的一段唱或说白,抑或是某些乐曲的开始部分,用来酝酿情绪、提示内容等。 落月老师在讲解词牌《西江月》时已经详细介绍过,中吕宫的声腔是“高下闪赚”,据任半塘先生校订《敦煌曲子词》、元人芝俺《唱论》、明朝戚继光在《纪校新书》等书论中的考证看,大抵上,所谓“高下”既是唱腔的抑扬顿挫,高下起伏,而“闪赚”则类似於通过提顿收放,扬抑有序,快慢相间的唱腔和气氛以“诓愚人”之泪,即赚取听众眼泪或情感之说。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也有言:“闪,抛撇之义”,“赚“是“唱赚“的意思,“唱赚“是宋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常用“平仄韵通叶的变化”,极具扇情之能事。可见“闪赚”二字,还不是简单的“诓愚”一说所能够含概的。这种考证,其实也无多大实际意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吕宫“高下闪赚”的唱腔声调应该不是那种幽咽缠绵的曲调。 (三)、词牌格律 我们以龙榆生先生词学关于该词牌的格律为准:【定格】苏轼《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三年枕上吴中路,     遣黄犬、随君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仄中仄、平平仄(韵)。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中平平仄,中平中仄(韵), 老子经行处。 中仄平平仄(韵)。  辋川图上看春暮,     常记高人右丞句。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平仄(韵)。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中平平仄,中平中仄(韵),    曾湿西湖雨。 中仄平平仄(韵)。  宋?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    芳尘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仄中仄(读)平平仄(韵) 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楼花院,    绮窗朱户,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平中仄(句)中平平仄(韵) 惟有春知处。 中仄平平仄(韵) 碧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空题断肠句。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仄平仄(韵) 试问闲愁知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韵) 梅子黄时雨。 中仄平平仄(韵) 词牌《青玉案》以苏词、贺词及毛词、史词为正体,若张炎词之叠韵,李弥逊、吴潜、胡铨词之添字,李清照词之句法小异,曹组词之句法小异又添字,毛词别首之摊破句法,赵长卿词之减字,赵词别首之句读参差,皆变体也。但诸词中,有前段第二句六字折腰,后段第二句或七字、或六字、或八字者。有前段第二句七字,后段第二句或七字、或八字者。有前段第二句六字不折腰,后段第二句或七字、或八字者。亦有前段第二句五字者。又有前后段第五句或押韵,或不押韵者。各以类列,庶不混淆。 (四)、词牌特点、句式、韵部要求 1、《青玉案》词牌之调:双调。 2、《青玉案》句数:上阕六句;下阕六句。 3、《青玉案》句式:767445;777445。 4、《青玉案》字数:上阕三十三字;下阕三十四字,共六十七字。 5、《青玉案》韵脚:上阕押五韵;下阕押五韵。 6、《青玉案》注意之处:第一:上下片第五句也可不入韵;第二:下阕第二句列作拗体,平仄格式为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7、《青玉案》适宜抒写幽咽的情调,韵部宜选用上去声韵部。 (五)、词牌内容以及写作要求 1、内容:《青玉案》之所以适宜表达低佪掩抑、哽咽幽怨的感情,是因为全阕除韵脚句外,其余的句都用仄声字收脚,这就呈现一种拗怒的声容,也包含欲吞还吐的情调。该词牌适合于感怀、记事和咏物。 2、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片相同,只上片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片则无此断叠,而是一连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总随词人之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3、创作手法分析:《青玉案》在词中属于中调,兼有小令和慢词的特性,贺铸词是用小令笔法加以赋化的联合运用,形成词的整体架构,上片由:“底(面)-横塘路”一路借:“芳尘、花月、朱户”推挽收窄视角向“春”这个“图(点)”聚焦,即由全局向局部向点推挽,在“春”的细节描写上运用赋笔深化主题意象:“愁”使之具象化,画面化──“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辛弃疾词是以长调笔法填小令,将主题进一步虚化后拓展转化为理念,加深主题意象,上片一路实写:“一夜鱼龙舞”的景象,过片侧面虚写:“妇女头饰、笑语暗香、众里寻人”元夜赏灯的细节后讲主观情绪外化:“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两种填写中调的不同方法。 4、创作要求归纳: A、首句确立表意之象,贺词为横塘路,辛词为花千树。之后内容在此意象之下展开。   B、接拍为三字一断的两个短句,有跌宕生姿之效,例用流水句补充上拍;  C、词的主旨句在第三拍上,此处展示题旨。贺词为:“年华谁与度”,辛词为:“宝马雕车香满路”; D、主题内容是从题旨以下到过片二句。将主题意境细化,描写上运用赋笔深化主题; E、核心意境内容在下片的第二拍的七言句上,贺词是:“若问闲情都几许”,辛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此处作为核心意境一是承接上面主题内容深化主题,二是为主题具象化、画面化,情绪化作铺垫。 F、结,推出自己要表达的主观思想,使主题具象化、画面化,情绪化。
第21讲作业
小重山
  触景生情思远君 远眺凭栏对岸青,晓烟杨柳处,隐楼亭。扁舟一叶水东行。谁将去,别绪黯然生。 不觉泪盈盈。不堪空自恋,忆曾经。春风迷眼更忧情。扪心问,何以久无声。
第24讲作业
东坡11-香姐第二十四讲作业
喝火令
一别千行泪,相思万里心。五更寒夜寂寥深。愁绪笔尖凌乱,何奈不能禁。 踯躅西窗下,飘零月影临。冰霜如雪自消沉。犹忆江边,犹忆柳如阴,犹忆草香盈岸,只恐梦中寻。
东坡组11-香姐第二十六讲作业  
审词牌《一剪梅》   《一剪梅》元高拭词注:南吕宫;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句,取以为名;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句,名《玉簟秋》。   一剪梅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周邦彦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疏枝,略点梅梢。  ◎●○○◎●△  ⊙◎⊙⊙  ◎●○△  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  ⊙○⊙●●○○  ⊙●○○  ◎●○△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轻敲。  ◎●⊙○◎●△  ◎◎○⊙  ◎●○△  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  ⊙●○○  ◎●○△  ※  此调以周词、吴词为正体,若卢词、张词、蒋词之添韵,曹词、李词之减字,皆变体也。 一剪梅    丁香  小小丁香堪可怜。开满公园,四瓣无边,紫云深浅绿生间。五瓣初看,欣喜嫣然。 但有闲情共倚栏。春暮人间,何事迁延,有诗有酒醉微酣。锦字花笺,落墨三千。
第27讲作业
一、审词牌《一剪梅》 一剪梅,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此调入南吕宫,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如《一剪梅?温州》:“人说繁华比帝乡,馆厦皇皇,道路皇皇。山川瑰丽胜苏杭,楼外花香,楼里人香。 攘往熙来富贵商,天上机航,水上舟航。王孙到此也牵肠,欲把他乡,落作家乡。”(摘自《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 此调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又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词谱》以周邦彦、吴文英词为正体。周词为上下片各六句三平韵,即起句、第三句和结句用韵。梦窗词为上下片各六句,四平韵,即起句,三、四句和结句用韵。另一体为每句用韵,如蒋捷、张炎词。另有五十八字、五十九字两体。此调以一个七言句带两个四言句,节奏明快。 格律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疏枝,略点梅梢。  ◎●○○◎●△  ⊙◎⊙⊙  ◎●○△  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  ⊙○⊙●●○○  ⊙●○○  ◎●○△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轻敲。  ◎●⊙○◎●△  ◎◎○⊙  ◎●○△  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  ⊙●○○  ◎●○△  ※  此调以周词、吴词为正体,若卢词、张词、蒋词之添韵,曹词、李词之减字,皆变体也。此词前后段第二句、第四句、第五句,俱不押韵,宋词惟周紫芝“无限江山”词与之同。  周词前段第二句,“两岸斜阳”,两字仄声,谱内据之,余悉参所采诸词。
第28讲作业
一剪梅  诗友雅聚
盛宴华堂雅客多,眸含笑语,酒染清歌。美声悦耳细聆听,流水行云,迷醉烟波。 若得清闲事几何,盈心佳趣,切莫蹉跎。毋庸提笔赋诗章,脱口成篇,即席吟哦。
第30讲作业
行香子 春情
丽日晴空,杨柳柔风。 南山处,满目青葱。 欣然漫步,拾翠听钟。 看茵陈嫩,麦娘秀,香椿红。  春芽遍野,溪水淙淙。 回乡燕,旧地寻踪。 方田阡陌,老叟黄童。 爱韶光艳,云山绿,杏花浓。
第31讲作业
破阵子 秋思
远去一行归雁,掠过几缕残阳。 翠减红销风亦冷,木落香疏雨又狂。 梧桐此夜殇。 宋玉悲秋谁解,世人思绪飞扬。 一任西风侵画扇,且用诗心幻霓裳。 闲愁云影藏。
第33讲作业
风入松  游太平湖赏荷
方塘半亩静清幽,一叶轻舟。碧荷无数连绵处,碎银摇,云影悠悠。鱼动波光共赏,人观景色闲游。蜿蜒草径显风流,谁在前头。两三知己一壶酒,意飞扬,醉展清眸,往昔佳话谈笑,今朝情意同酬。
第34讲作业
江城子 思远人
黄昏寂寞理红妆,卸花黄,转愁肠。 相识三年,镜里细端详。 唯盼天涯能聚首,诗一首,酒千觞。  朦胧醉眼看檀郎,鼻高粱,鬓微霜。 执手相携,缱绻梦添香。 从此人生无缺憾,临水色,对山光。
第36讲作业
沁园春 小桂林漂流
小桂林中,杏花村边,戏水荡舟。看闲云舒卷,碧空高远,山陵起伏,田野清幽。幻彩临江,青葱倚岸,收桨无凭任顺流。东风起,便逐波回荡,曳影相留。 心忧奋力同酬,浅滩处,参差水草柔。更繁花垂柳,蜻蜓点水,玉秸青稞,野鸭歌喉。队友相逢,瓢盆四起,飞溅琼花战不休。欢声响,正炎炎烈日,默默苹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09

帖子

6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60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7-31 23: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词三1-19讲
第一讲 词的基本知识
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十位词人、二十个词牌、二十首词作品。词人和作品可以是任何时期的;二十首词,只列出词牌,题目和作者,不用写内容。
答: 十位词人:李白 杜甫 纳兰容若 辛弃疾 苏东坡 柳永 秦观 李商隐 苏轼 王维
    二十个词牌:念奴娇、满江红、沁园春、江城子、永遇乐、贺新郎、卜算子、忆江南、水调歌头、定风波、虞美人、蝶恋花、鹧鸪天、西江月、浣溪纱、渔家傲、醉花阴、八声甘州、采桑子、临江仙、
  二十首词作品: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陆游《卜算子 咏梅》   ,岳飞 《满江红》           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范仲淹 《苏幕遮 碧云天》  黄庭坚 《清平乐 春归何处》,秦观 《踏莎行 郴州旅舍》,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青玉案 元夕》,张孝祥 《念奴娇 过洞庭》,    范成大 《霜天晓角 梅》,赵佶 《宴山亭 北行见杏花》,  辛弃疾 《汉宫春 立春》,陆游 《卜算子 咏梅》,  李清照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柳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 李清照 《永遇乐 落日熔金》,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柳永 《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

第二讲 词的基本知识----词的音乐性
对民歌歌词 重新填写
答:重写《采槟榔》
      青青的槟榔在南方 绿树枝头缕缕香 提篮小妹开心抬头望 是谁家少年郎 登高处替我装槟榔 晚归夕阳下 青山隐 鸟歌唱 暖风送流           水 声声山歌伴着暖风长 炊烟已起 米酒香 飞鸟把歌唱 羞提一篮青涩 携手同行正回家乡
词二第一讲 词的起源和特点
一,问答部分:简单说一下诗和词有什么区别?
答:一、诗和词的起源和发展不同
二、诗和词的特点不同
三,诗和词雅俗程度的问题不同
四、诗和词章法上的区别
二、写作部分 ,分别以“春,秋,冬”为首字,各填《十六字令》一首。
春。万物复苏柳色新。烟云起,微雨浥轻尘。
秋。寒叶飘飘逝水流。回眸处,旧橹荡轻舟。
冬。雪覆秋华寂远声,臃衣裹,此季已隆冬


词三第二讲 词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问答题: 简述词谱的六大来源。
答:(1)、来自外域或边地    (2)、来自民间   (3)、摘自大曲和法曲                    (4)、创于乐工歌妓 (5)、由官立的音乐机关专门整理的古乐和制作的新曲           (6)、词人自度或自制 的词牌
二、填门為首字,填三阕十六字令。
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仄仄平平。
门。屋里诗书暗自吟。寒窗苦,励志少年心
门。倚望天边落晚云。清风淡,游子念乡亲
门。无意秋华瑟瑟吟。安然掩,窗幔透温馨


词三第四讲 关于“拍”和词的标点及词牌浣溪沙                                                                                                                        作业: 填写《浣溪沙》要求四五句使用对仗。                                          
浣溪沙.月
青夜霜华隐入窗,持觞邀月共清凉,凝眸深处墨馨香。
阑静更深花解语,风安云浅梦飞扬,浮生应叹好时光。


第五讲作业:继续填《浣溪沙》并谈谈你的准备过片与过片之间是怎样实现有机关联的。
浣溪沙 秋离                                                            
细羽沙鸥驻目听,秋河澹澹赋离声。长杆横棹鼓帆行。
瘦苇丛中承旧梦,荒烟汀畔叹平生。一支竹笛说伶仃。

(用沙鸥和横棹引出河边看到的景色,然后借芦苇和汀畔抒情)


第七讲作业:
填写一阕《鹧鸪天》,用简单的一两句话谈谈你的选韵与你所表达的声情是否相符
鹧鸪天 晚暮                                                               
风卷苍云寒露凝,轻挥袖底晚风盈。飞鸿收翅巢窠里,炉灶炊烟屋舍升。
烟霞染,月华乘。几多心绪付山青。功名羁绊多纷扰,不及人间一碗羹。
(韵用了八庚之韵清厉,九青之韵深远, 十蒸之韵清淡,所表达的亦如此)


第八讲作业: 现在流行同学间、同事间、朋友间建立各种各样的QQ群、微信群,大家以贺群為话题,填写《鹧鸪天》一阕。
鹧鸪天 网络                                            
夜色柔柔灯火阑,一行绿柳树丛边。远离闹市多喧扰,更近轩窗品赋闲。
天涯度,水云间。八方汇聚尽言欢。相逢何恐不知路,一键轻音携手牵           


第十讲作业:作业: 填写一阕《西江月》,要求使用正格填写,起拍或过片至少有一处对偶。                           
《西江月 秋 》                                                                                         
一袭微凉入骨,横空几点寒啾。衰蓬尽处水深流,不见绿肥红瘦。
且步尘风寄语,凭栏思绪难休。萧萧落叶入层秋,何处桃花依旧。      


第十一讲作业:作业:填《西江月》一阕,注意选韵。
要求:1、题材贴近生活。2、语言以轻松,诙谐。                                                                                    
《西江月 思乡》                                                                                                                                       
忆起经年深处,不觉旧梦飞花。几多踌躇向天涯,耳畔殷殷牵挂。
可是远方游子,正思庭院篱笆。时间散作指缝沙,只把乡愁留下。


第十五讲作业
作业:依正格填一阕《虞美人》,以凄婉缠绵的情感表达為主调,注意九字句的断句方式。
虞美人·南京公祭日感怀
国家重创南京泣,回首相追忆。惨无人性杀如麻,日寇张狂魍魉、戮中华。
放飞夙愿和平鸽,天下安居业。远离烽火享天年,不叫哀愁辛苦、落人间。


第十六讲作业
作业:作词一首,《虞美人》,要求以正体为准。注意9字句的结构。
虞美人 宿古城客栈
浮云暗缈三更静,客舍柔光映。清茶半盏品幽香,时有穿窗几许、透纱凉。
披衣掩起千般绪,一笑随缘去。忽闻廊外起箫声,恰似天涯孤旅、正多情。


第十八讲作业:
学审词牌《青玉案》:不要求大家填写《青玉案》,而是要求大家按照以上审词牌的步骤,将你对《青玉案》的审识过程写出来!
一·词牌简介:
《青玉案》词牌名
本调以汉张衡《四愁诗》中“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之句而得名。又名《横塘路》、《西湖路》
二、看词牌宫调
此词适宜表达低佪掩抑、哽咽幽怨的感情,是因为全阕除韵脚句外,其余的句都用仄声字收脚,这就呈现一种拗怒的声容,也包含欲吞还吐的情调。故属于商调、角调。
商调----凄怆怨慕
角调----呜咽悠扬
三、看词牌
《青玉案》双调六十七字,十二句,前后片各六句五仄韵。
格律如下:
⊙平⊙仄平平仄(韵),仄⊙仄(豆)、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句),⊙平⊙仄(韵),⊙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句),⊙平⊙仄(韵),⊙仄平平仄(韵)。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通平通仄平平仄(韵), 仄通仄,平平仄韵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
通仄通平平仄仄韵,通平平仄,
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通平通仄韵,通仄平平仄韵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通平通仄平平仄韵,通仄平平仄平仄韵
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
通仄通平平仄仄韵,通平平仄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通平通仄韵,通仄平平仄韵
此词以辛词贺词为正体,全词六十七字,十二句,前后片各六句五仄韵。
次句三字豆,第四五句均四字,后片与前片相同
四、看词牌句式
767445,777445句式,上片两个7字一个5字律句,一个6字两个4字赋句;下片三个7字一个5字律句二个4字赋句,以单数律句为主。从辛、贺例词分析,词牌中没出现领字,韵位密集,声情极度拗怒幽怨。
        核心意境内容在下片第二拍的七言句上,辛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贺词是“试问闲情都几许”。此处作为核心意境一是承接上面主题内容深化主题,二是为主题具象化、画面化、情绪化作铺垫。
五、从词牌看用韵情况
双调六十七字,上下片各六句五仄韵,不换韵。上下片只有第一个4字句不叶韵,其余的句句叶韵,韵位密集,而且全阙除韵脚句外,其余的都是仄声字收脚,因此声容拗怒,情调低回掩抑、哽咽幽怨。


第十九讲作业
青玉案
春光不与时光驻。试琴罢、凝眸处。一缕余音飘牖户。清风携手,月华初度。篱下黄花赋。
浮名如幻迷中雾。引得痴人镜中取。却道醒时徒叹许。飞花流水,尘烟散去,无意人间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09

帖子

6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60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7-31 23: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词三20-36讲
第二十一讲作业:
小重山 春
飞燕归巢绿柳柔。青红初乍许、步汀州。暖风盈袖画中游。无羁处、新絮过桥头。                                                          偏岸系轻舟。碧波催瘦水、向东流。浮生若梦意悠悠。驻目远、平地起沙鸥。
第二十二讲作业:
小重山 题图
半掩春声伫岸前。清河醒瘦水、荡波澜。萧萧独立对长天。残雪尽、新绿乱蓬边。
烟冷惹衣寒。盼繁红万里、抱琴弦。只期煦暖百花翩。再弹付、一曲水云间
第二十四讲作业
喝火令 夜咏
霁月凌空度,临窗竹案寒。墨香萦室最怡然。躬影独斟清盏,何处惹尘烟。
悟彻空思忖,星移夜露前。静观寰宇寂如禅。且看风云,且看岁华安。且看淡然空绪,却赋有情天。
第二十五讲作业
喝火令                                                                                            
细雨绵绵落,深春绿意浓。遍开桃李绽青缨。间有纸灰飞舞,愁黯叹清明。
欲孝亲何待,尘风寂空庭。沈伤思咏亦难平。几念童顽,几念故园声。几念旧时堂上,再奉一杯羹。
第二十七讲作业
一剪梅 秋思
半卷浮云浩宇苍,日影疏淡,驿路尘扬。将身疲惫未停留,回首途中,离雁行行。
暂驻长亭叹惋凉,黯然秋意,飘落馨香。聆风忆起旧华年,虽也匆匆,未见愁肠。
第28讲作业
一剪梅 偶感
休道华年付水东,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不期杜宇又添红,缀点青峰,一点从容
谁伫桥头听野鸿,些许虫鸣,几许青濛
莫如月下引孤蓬,闲意融融,惬意浓浓。
第三十讲作业
行香子  回首                                               
斑驳年轮,老树栖鸦。不期然、又见深花。流光一刹,正倚篱笆。静观应是,风中叶、夕中霞。                                跻身秋语,平添牵挂,将梵音、嵌入琵琶。时间煮酒,远了天涯。寂然行处,尘间曲、指间沙。
第31课作业
破阵子 秋河
几点秋声渐近,一桥细雨飘零。兰棹咿咿摇冷绪,举目萧萧斑驳增。千波度我行。
长岸烟濛亭隐,清河水宕云升。不禁思乡愁泛起,似有嘹嘹鸿雁鸣。随风荡野萍。
第33讲作业
风入松 月思
冰轮初照夜稍凉。小院弥芳。空思无语安然立、虚无痕、缥缈轩窗。拂手露沾薄袖,凝眸花倚斜墙。
韶华渐去鬓微霜。摇落潇湘。恍如窥探黄粱梦,催人醒,莫恋风光。心似大鹏展翅,生如穴蚁奔忙。
第三十四讲作业
江城子 秋
西风乍起落英翩。褪红颜,著香残。缕缕疏凉,几许梦中寒。远去雁声催瘦冷,回眸处,在人间。
一宵风雨又无眠。寂窗前,意阑珊。行色无羁,唯念岁华安。滚滚红尘承过往,零落远,付天边。
第36课作业
沁园春?春末游山再见桃花盛开
再见桃花,映点山林,恍若两春。忆风和正好,景明当节,抽闲拾趣,兼日披辰。远去喧嚣,近临幽谷,暂与樵翁共比邻。群峰秀,见夹红叠翠,销荡神魂。      纤枝弄艳担云,叹闹市芳菲已作尘。借清风一缕,新茶几盏,赋来词曲,忘却晨昏。神态怡然,愁丝无在,不负花开二度新。香村野,看水流击石,经岁留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5 10:08 , Processed in 0.0697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