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静思

小渔村36期联班A组第一讲作业贴(评阅-红尘有梦老师)

[复制链接]

0

主题

64

帖子

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4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3-20 21: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雅典娜 于 2018-11-24 19:39 编辑

小渔村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A22-雅典娜


、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答:对联的发展经历分为三个时期。
1、唐代:对联的产生时期。
2、宋元明:对联的发展时期。
3、明清:对联的鼎盛时期。
从产生发展到鼎盛,从作用单一到作用广泛,从不规范到形式要求日益完善。


二、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答:对联根据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作用。春联:寄托美好,展望未来。楹联:表达愿望,满足装饰。婚联:诉诸祝福,烘托气氛。挽联:追悼死者,抒发怀念。寿联:祝福长寿,祈愿吉祥。总之,对联具有装饰点缀、衬托情感、表达意境之特点。

三、对联有哪些特点?
答:1、独特性和普遍性2、寄生性和包容性3、实用性和艺术性4、通俗性和高雅性5、严肃性和游戏性。

四、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1、字数相等
2、词组相同
3、词性相同
4、结构相称
5、句法一致
6、平仄相谐


五、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答:“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

我喜欢毛泽东中南海菊香书屋,这幅对联:
这幅联中,体现了伟人的高瞻远瞩,对真理的追求和追求知识的不解情怀,以及对大自然一草一木的热爱。


点评

谢谢红尘老师认真细致的评阅,辛苦您了!我作了修改,再次感谢您!  发表于 2018-3-22 11:22
雅典娜你好,第二题回答的不全面,第三题你回答的是特征,特点自己看一下讲义,其他不错,加油  发表于 2018-3-22 07: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2
发表于 2018-3-22 09: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联班第一讲A06-旧娉婷作业: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系如何?
答:经历了唐、宋元、明清三个时期。
      从产生发展到鼎盛,从作用单一到广泛,从不规范到日益完善。
2、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答:对联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体,是社会生活的高度和艺术化的反映。
      在寄志抒怀,人际交往,宣传胜景和行业上都有其独到的作用。
3、对联有哪些特点?
答:独特性和普通性;寄生性和包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通俗性和高雅性;严肃性和游戏性。
4、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字数相等。2、内容相关。3、词性相当。4、结构相称。5、节奏相应。
      6、平仄相谐。
5、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说喜欢的理由。
“微雨街头微雨梦,落花心上落花愁”,这联是某春夜微雨时我独自漫步街头现上眉间的。所以一直记得。

抱歉老师!因为作业是在手机上一字字完成的,所以交迟了。谢谢~

点评

旧娉婷你好,第二题回答的不全,第三题你回答的是特征不是特点,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18-3-23 06:39
旧娉婷你好,第二题回答的不全,第三题你回答的是特征不是特点,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18-3-23 06: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8
发表于 2018-3-22 12: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A2-淡紫烟雨
小渔村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答:对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唐,对联的产生时期
(2)宋元明,对联的发展时期
(3)清,对联的鼎盛时期
这几个时期的关联从产生发展到鼎盛时期,从单一到作用广泛,从不规范到要求日益完善
2、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答:对联的作用体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体,是社会生活的高度和艺术化的反应,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社会的习俗风尚,在寄志抒怀,人际交往,宣传胜景和行业上都有独特的作用。
3、对联有哪些特点?
答(1)独特性和普通性
    (2)寄生性和包容性
    (3)实用性和艺术性
    (4)通俗性和高雅性
    (5)严肃性和游戏性
4.?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对联的要求是
(1)字数相同
(2)词组相等
(3)词性相对
(4)句法一致
(5)平庂相对
(6)内容相关
5.?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喜欢的联: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首诗是说我虽然没有像彩凤般的一双翅膀,好飞到你的身边,但我们的内心却像灵犀的双角一样,可以互相通寄感应!描写无法相聚的思念与无奈,但是两情相悦,默契无限的欢喜和愉悦之情!

点评

对联不是对仗句  发表于 2018-3-23 06:53
淡紫烟雨你好,第二题没有举例说明,第三题回答的是特征不是特点,第五你用了李商隐的名句,初学最好看联三百,最好不要用诗的对仗句  发表于 2018-3-23 06: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4
发表于 2018-3-22 14: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对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由唐代律诗的对仗和宋元明桃符的发展,使对联在清朝成为鼎盛时期。

2、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1、寄托志向;
  2、寄托相思;
  3、抒发情怀;
  4、陶冶性情;
  5、增添喜庆节日的气氛;
  6、增添对前辈仙去的哀思

3、对联有哪些特点?
1.独特性和普遍性。
2.寄生性和包容性。
3.实用性和艺术性。
4.通俗性和高雅性。
5.严肃性和游戏性。


4.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3、词性相当
4、结构相称
5、节奏相应
6、平仄相谐

5.?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水归器内,各显方圆。
此联论说入理入情,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点评

西西公主你好,第二没有举例说明,第三题回答的是五个特征不是特点,其他不错,加油  发表于 2018-3-23 06: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3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9
发表于 2018-3-22 22: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日思语 发表于 2018-3-21 22:04
C8~秋日思雨作业 一、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答:对联的发展分为三阶段 第一个 ...

欢迎来A组客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3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9
发表于 2018-3-22 22: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红尘有梦老师百忙之中为我们批改作业并提出指导意见。谢谢!

另外,有几位同学需要注意一下交作业的格式和排版问题,方便老师评阅和同学观摩。
让我们继续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4
发表于 2018-3-23 09: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西公主 发表于 2018-3-22 14:57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对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由唐代律诗的对仗和宋 ...

谢谢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4
发表于 2018-3-23 09: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西公主 发表于 2018-3-22 14:57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对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由唐代律诗的对仗和宋 ...

谢谢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4
发表于 2018-3-23 09: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西公主 发表于 2018-3-22 14:57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对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由唐代律诗的对仗和宋 ...

谢谢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5
发表于 2018-3-24 11:32: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A01:西风换流年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2、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3、对联有哪些特点? 4、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作业完成时间,下周四晚上12点前完成,逾期将不予评阅。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对联的发展大致分为三阶段 第一个发展期——唐代:对联的产生时期 第二个发展期——宋元明:对联的发展时期  第三个时期——清:对联的鼎盛时期  关系:从产生到发展再到最后的鼎盛时期。从对联的发展史看,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  2、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对联的应用范围,是多方面的,宽广的:从种类说,由春联一种逐渐发展到贺婚祝寿,交际装饰,吊丧悯死等十多种类; 从阶层爱好说,先有皇帝至将相,逐步扩大到平民百姓,三教九流,七十二行,不分阶级阶层,不分贫贱富贵,人人都喜欢使用情趣各异的对联,从张挂场所说,由皇帝的宫殿苑囿到监狱牢门,由富户的高堂华厦到民众的小庐茅舍, 以至祠庙寺观,亭台楼阁,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清泉仙窟,门房书室,卧室案头,商场工肆,店铺坊馆,甚至戏台神座,香炉花灯,箔柜仓库,猪栏牛舍等等莫不悬挂长短不一,千姿百态的对联。   对联之所以这样广泛使用,原因在于:  ⑴、由于它有装饰点缀,衬托人们感情的作用,不论任何事情、场所、场合,有没有对联,人们的感受就有很大差别。  新年时用了它,人们就觉得春色满园,生机勃发;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新婚时用了它,人们就感到喜气满堂,美满幸福;如:凤落梧桐梧落凤,珠联璧合璧联珠。 新居时用了它,使人感到吉祥永驻,安居乐业;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 游览时见了它,使人感到江山多娇,胜景越常;如:拈花一问,无人会笑;弄石千般,有字可传。(台湾慎德堂联) 悼亡时有了它,使人悲中兴慰,思承美德。如: 落日黯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 大风思猛士,万方多难惜斯人。(蒋介石挽吴佩孚)  ……所以它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比诗词还大。 它还能以美观的体形,工整的对仗,铿锵的音韵和书法艺术、雕刻艺术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流芳后世   ⑵、由于它思想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善于表达意境和情感,能从记事、述史、写景、抒情、言志、寄怀、宣传、鼓动、褒扬、贬斥到慨叹、讽刺、鞭挞、娱乐、交际、游戏、谐谑等等,都能随作者意志所为,完成它的作用。  可见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应用范围的扩大,它壮丽的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3、对联有哪些特点? 1、上下两个长条幅,字数必须相等,合成一副联,称为上联、下联。 2、承上而言,对一副对联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必须在上下联中把一个完整的意思表达出来。 3、从修辞学角度看,构成对联基础的是对偶辞格。 4、对联的实用性很强。从某个角度看,对联是从古代私塾教学童“对对子”直接发展而来的。   可以将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 2、寄生性和包容性 3、实用性和艺术性 4、通俗性和高雅性 5、严肃性和游戏性  4、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机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才能很好地说明一个问题,表现一件事物,或阐清一个道理。 具体说来,对联的要求是: 1、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2、上下联词组要相同。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 3、上下联词性要相同;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 4、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5、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 一幅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共有几个音节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 6、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 7、上下联内容要相关;   5、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把诸葛武侯呕心沥血的一生囊括其中,读起来非常有感染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5 14:00 , Processed in 0.07860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