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静思

小渔村36期联班B组第一讲作业贴(评阅-一缕心香老师)

[复制链接]

0

主题

5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5
发表于 2018-3-21 22: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
B21-己任

一、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1.三个时期
2.
唐:必须对仗,且合一定的平仄。
宋元明:向各领域深入
清:鼎盛时期,对联的范围逐渐扩大,凡是记述、抒情、议论都可入联

二、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春联: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
楹联: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
婚联: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称春联。
挽联: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
寿联: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

三、对联有哪些特点?
1、上下两个长条幅,字数必须相等,合成一副联,称为上联、下联。至于各联本身的字数则没有一定之规,从一个汉字到几百个汉字都可以。
2、承上而言,对一副对联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必须在上下联中把一个完整的意思表达出来。?
3、从修辞学角度看,构成对联基础的是对偶辞格。
4、对联的实用性很强。

四、?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词组要相同、词性与位置要相同、句法要一致、平仄要相调、内容要相关。

五、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揭示做人之根本及道之所在。

点评

己任好,作业做的不错,在复习下讲义,看看联的作用,对照联的基本要求,检验下你喜欢的这副联。  发表于 2018-3-23 2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3

帖子

1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3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3-22 08: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木槿花开 于 2018-3-22 08:53 编辑

小渔村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
B19木槿花开

1、        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对联的发展大致分为三阶段
第一对联的产生时期——唐代
第二个发展期——宋元明:对联的发展时期
第三个时期——清:对联的鼎盛时期

第一对联的产生时期——唐代
       对联产生于唐代,到了隋唐时期,永明体日渐兴盛,对联产生的途径,除对偶的修辞手法而外,最关键的就是律诗。
第二个发展期——宋元明:对联的发展时期
       宋代对联正式向各个领域深入了。题联的范围也有所扩展,对联已普遍成为名胜古迹、寺庙廊院等处不可缺少的装饰品。
第三个时期——清:对联的鼎盛时期
       由于皇帝垂青,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骈体文及对联非常重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因此得中的进士、举人,无人不通应对。在这一时期,对联的范围逐渐扩大,凡是记述、抒情、议论都可入联,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长联形式。

2、        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对联思想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善于表达意境和情感,能从记事、述史、写景、抒情、言志、寄怀、宣传、鼓动、褒扬、贬斥到慨叹、讽刺、鞭挞、娱乐、交际、游戏、谐谑等等,都能随作者意志所为,完成它的作用。
可见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应用范围的扩大,它壮丽的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如:家人卜卦得归妹==君子抚琴歌关雎
3、对联有哪些特点?
①        独特性和普遍性
②        寄生性和包容性
③        实用性和艺术性
④        通俗性和高雅性
⑤        严肃性和游戏性
4.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①字数相等
②内容相关
③词性相当
④结构相称
⑤节奏相应
⑥平仄相谐
5.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楼观沧海日。
平中平仄仄。
门对浙江潮。
平仄仄平平。
本联首先符合对联要求,且意境开阔。

点评

木槿花开好,作业做的不错,在复习联的特点、作用、基本要求,这些回答的不全面。  发表于 2018-3-23 22: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5
发表于 2018-3-22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B26.若水冰儿

小渔村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答:三个时期。起源时期,发展时期,鼎盛时期。

2、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春联,除旧迎新。
婚联,喜气满堂。
寿联,福寿延年。
挽联,悲中兴慰。

3、对联有哪些特点?
相关联,相协助,相补充。
两个门框和一个门楣,三更部份组成。
1.独特性和普遍性
2寄生性和包容性
3实用性和艺术性
4通俗性和高雅性
5严肃性和游戏性

4.?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平仄相对
虚实相对
动静相对
字数相对

5.?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青山不墨千秋画
绿水无弦万古琴

理由:喜青山之美,绿水之悠,无墨自成画,无弦自成音!美于自然不坑不为,喧于深谷幽静自成。

点评

若水冰儿好,熟读讲义,作业回答的不正确,和不完整,加油  发表于 2018-3-23 2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7

帖子

2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1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3-22 18: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兰组20雨点 于 2018-3-22 18:31 编辑

小渔村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B组22~雨点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对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由唐代律诗的对仗和宋元明桃符的发展,使对联在清朝成为鼎盛时期。

2、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对联有装饰点缀,衬托人们感情的作用。例如新年时用了它,人们就觉得春色满园,生机勃发;新婚时用了它,人们就感到喜气满堂,美满幸福;新居时用了它,使人感到吉祥永驻,安居乐业;游览时见了它,使人感到江山多娇,胜景越常;悼亡时有了它,使人悲中兴慰,思承美德……

3、对联有哪些特点?
1.独特性和普遍性。它还能以美观的体形,工整的对仗,铿锵的音韵和书法艺术、雕刻艺术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流芳后世 。
2.寄生性和包容性。
3.实用性和艺术性。
4.通俗性和高雅性。
5.严肃性和游戏性。


4.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3、词性相当
4、结构相称
5、节奏相应
6、平仄相谐

5.?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德从宽处积
福自俭中求
我的人生理念
宽厚待人,勤俭持家。

点评

雨点好,作业回答的不完整,复习讲义,加油  发表于 2018-3-23 22: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7

帖子

18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5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3-22 21: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色薰衣草 于 2018-3-22 22:02 编辑

小渔村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
B08-紫色薰衣草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答:对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大致是
①第一个时期一一唐代:对联的产生时期
②第二个时期一一宋元明:对联的发展时期
③第三个时期一一清:对联的鼎盛时期
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在明清两代。

从对联的发展史看,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也就是说,唐宋文学及后来的元曲都给对联以丰富的滋养,特别是诗词格律的产生,给对联创作以极大的帮助,为清朝对联繁荣鼎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答:
①由于它有装饰点缀,衬托人们感情的作用,不论任何事情、场所、场合,有没有对联,人们的感受就有很大差别。
新年时用了它,人们就觉得春色满园,生机勃发;新婚时用了它,人们就感到喜气满堂,美满幸福;新居时用了它,使人感到吉祥永驻,安居乐业;游览时见了它,使人感到江山多娇,胜景越常;悼亡时有了它,使人悲中兴慰,思承美德……所以它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比诗词还大。
它还能以美观的体形,工整的对仗,铿锵的音韵和书法艺术、雕刻艺术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流芳后世 。
②由于它思想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善于表达意境和情感,能从记事、述史、写景、抒情、言志、寄怀、宣传、鼓动、褒扬、贬斥到慨叹、讽刺、鞭挞、娱乐、交际、游戏、谐谑等等,都能随作者意志所为,完成它的作用。
可见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应用范围的扩大,它壮丽的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3、对联有哪些特点?
答:
①独特性和普遍性。
②寄生性和包容性。
③实用性和艺术性。
④通俗性和高雅性。
⑤严肃性和游戏性。

4、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1、字数相等2、内容相关
3、词性相当
4、结构相称
5、节奏相应
6、平仄相谐

5.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答:我喜欢的一幅对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写景,下联言志,自勉自励,奋发图强。



点评

紫色薰衣草好,作业做的不错,再看下联的特点。  发表于 2018-3-23 2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
发表于 2018-3-24 04: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B_03花舞湖心风醉月
小渔村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对联的发展大致分为三阶段
唐代:对联的产生时期
对联产生的途径,除对偶的修辞手法而外,最关键的就是由律诗之“联”转化为对联
第二个发展期——宋元明:对联的发展时期
对联自孟昶题写以后,便逐步推广开来。
第三个时期——清:对联的鼎盛时期
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在明清两代。
清代对联的发展在四个方面比较突出:一是越写越长。二是越写越巧。三是使用越来越普遍和广泛。四是对联独有的整套格律-----马蹄韵不仅形成,而且已经完善。
2、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对联,一方面吸取诗词的素质,形成自己的特点,另一方面,它以张贴见长,能显示书法之美。
1、正对法:
根据要充分表达到内容,让上联合下联各从一个正面直接叙述某事某物,或讲清某种道理。
如:工业为主导自力更生建祖国,农业是基础奋发图强夺丰收。

2、反对法:把上下联的内容对立起来,一联讲正面,一联讲反面,或一联讲过去,一联讲现在;先从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再使人受到启发,获得教益。
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是秦桧跪像背后岳飞墓阙上的楹云
忠骨大家都明白是岳飞的尸骨
佞臣指奸臣秦桧、张俊等
3、对联有哪些特点?
对联的特点
对联,是用汉字书写的(后来发展到也可用其他少数民族文字书写),悬挂或张贴在壁间柱上的两条长幅;要求两两相对。
它的特点,大致有:1、上下两个长条幅,字数必须相等,合成一副联,称为上联。
2、承上而言,对一副对联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必须在上下联中把一个完整的意思表达出来。
4.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对联的要求是:
1、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2、上下联词组要相同。
3、上下联词性要相同;
4、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
5、上下联句法要一致;
6、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对
7、上下联内容要相关;

5.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两面枝。
——郑燮撰
这副对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用了象征的手法。郑板桥一生爱竹、敬竹;画以写竹,诗以咏竹。郑板桥性狂放不羁,傲岸正直,因此他常咏竹画竹以勉人和自勉。上联咏竹。竹中空有节,“低首虚心”既描竹的外在自然状态,又指人的内在精神品德,二者异质同结构相对应;下联赞梅。梅,不惧冰霜,迎风斗寒傲雪开,所以称梅有傲骨,“无两面枝”,赞扬梅的不向恶势力低头,表里如一的正直人格又是异质同构的。联语虽然是咏竹赞梅,实际上是为人写照、为己写照。上联说的是治学的精神,下联说的是做人的品格。

点评

月好,作业很详细,再看看联的作用  发表于 2018-3-24 2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

帖子

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9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3-24 06: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联B23-北漠孤狼
小渔村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
1、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1)3
(2)对联的发展大致分为三阶段
第一个发展期——唐代:对联的产生时期
第二个发展期——宋元明:对联的发展时期
第三个时期——清:对联的鼎盛时期
2、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1.从种类说,由春联一种逐渐发展到贺婚祝寿,交际装饰,吊丧悯死等十多种类;
2.从阶层爱好说,先有皇帝至将相,逐步扩大到平民百姓,三教九流,七十二行,不分阶级阶层,不分贫贱富贵,人人都喜欢使用情趣各异的对联,
3.从张挂场所说,由皇帝的宫殿苑囿到监狱牢门,由富户的高堂华厦到民众的小庐茅舍,
以至祠庙寺观,亭台楼阁,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清泉仙窟,门房书室,卧室案头,商场工肆,店铺坊馆,甚至戏台神座,香炉花灯,箔柜仓库,猪栏牛舍等等莫不悬挂长短不一,千姿百态的对联。
3、对联有哪些特点?
1、独特性和普遍性
2、寄生性和包容性
3、实用性和艺术性
4、通俗性和高雅性
5、严肃性和游戏性

4. 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2、上下联词组要相同。
3、上下联词性要相同;
4、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
5、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
6、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7、上下联内容要相关;
5. 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开轩敫朗月;对弈趁清风
看到这联,我不禁想到了,明月照我身,清风扑满怀。我又想到那淡淡的月光下,青莲居士与月共饮,与月共舞;我仿佛又看到小时侯,在那村头大树下看老爷爷下棋,看到小时候的自己捣乱,那老爷爷气得吹胡子瞪眼的模样,哈哈哈

点评

北漠孤狼好,做的不错,再熟悉下联的作用和特点  发表于 2018-3-24 22: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
发表于 2018-3-24 07: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苗一株 于 2018-3-24 08:46 编辑

小渔村36期对联班第一讲作业:
B15-老苗一株
(一),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的关联如何?
答:三个时期,唐代,产生时期,宋 元 明发展时期,清,对联的鼎盛时期。从对联的发展史看,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
(二),对联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答:1,由于他有装饰点缀,衬托人们的感情作用,不论任何事情、场所、场合,有没有对联,人们的感受就有很大差别。新年时有了它,人们就觉得春色满园,生机勃发;新婚时用了它,使人感到喜气满堂,美满幸福;新居时用了它,使人感到吉祥永驻,安居乐业;游览时用了它,使人感到江山多娇,盛景越长;悼亡时有了它,使人悲中兴慰,思承美德…
2,由于它思想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善于表达意境和情感,能从记事、述史、写景、抒情、言志、寄怀、宣传、鼓动、褒扬、贬斥到慨叹、讽刺、鞭挞、娱乐、交际、游戏、谐谑等等。都能随作者意志所为,完成它的作用。
(三)对联有哪些特点?
答:对联,是用汉字书写的,悬挂或张贴在壁间柱上的两条长幅,要求两两相对。它的特点,大致有:
1,上下两个长条幅,字数必须相等,合成一副联,称为上联、下联。至于各联本身字数则没有一定之规,从一个汉字到几百个汉字都可以。
2,乘上而言,对一副对联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必须上下联把一个完整的意思表达出来。上下联要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从句式结构看,一般来说,上下联至少各有一个分句或词组,多则不限。当然,从句型结构方面看,上下联应该是对应的。
3,从修辞学角度看,构成对联基础的是对偶辞格。对偶辞格是现代汉语特有的一种辞格,它是把通常为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基本相似的字、词、词组、句子并列,用来表现相关的意思的一种辞格。从内涵上说,它要求意义上的关联,也就是不能各说各的。从形式上说,它的基本要求是要对称。此外,它还要求音节上的和谐相对。
4,对联的实用性很强。从某个角度看,对联是从古代私塾教学童“对对子”直接发现而来的。创作对联的基本功,还得从对对子练习起。对联是一项综合性的成品。一副对联,得为一个主题而创作出来,最好能书写下来,为张挂之用。它是为某种实用目的而创作的。他们必须成对称的形式,悬挂在相对的位置上。
(四),传统楹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2,上下联词组要相同。
3,上下联词性要相同。
4,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
5,上下联的句法要一致。一副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共有几个音节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
6,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声律相对,平仄相调。
7,上下联内容要相关。
(五),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副对联,并简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王安石的<元日>中:
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旭日的光辉照耀着千家万户,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一副万象更新,欣欣向荣的景色。

点评

老苗一株好,联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很好,按照联的基本要求,检验下你喜欢的这幅联。  发表于 2018-3-24 22: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9

帖子

1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9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3-24 07: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B25-邓兴媛作业

1.对联发展有三个时期,起源于唐朝,发展于宋元明,清朝是鼎盛时期。
2.对联的作用,应用广泛,有春联、挽联、寿联等。适用于各阶层,皇帝到平民,皆可,无时无地都可使用,亭台楼阁,名山大川。之所以有此作用,是因为它有装饰点缀作用,衬托作用。思想广泛,善于表达感情等作用。
3.对联特点如下:上下联字数相等、完整表达一个思想内容、对偶,适用性强。
4.对联的基本要求:上下联字数一样、词组相同、词性相同相对、方法一致、平仄相对、内容相关联。
5.我最喜欢的一副对联是我自己的姓名凤头联:
兴怀爱咏韵风雅
媛手亲培桃李芳
横批:多才多艺
喜欢原因,是我最喜欢的诗友帮我写的,而且能写出我爱古诗词,我是一名老师,培育桃李芬芳,多才多艺也能基本概括了我能唱能跳能歌善舞等特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9

帖子

1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9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3-24 07: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邓兴媛 于 2018-3-24 08:06 编辑

B25-邓兴媛作业

1.对联发展有三个时期,起源于唐朝,发展于宋元明,清朝是鼎盛时期。
2.对联的作用,应用广泛,有春联、挽联、寿联等。适用于各阶层,皇帝到平民,皆可,无时无地都可使用,亭台楼阁,名山大川。之所以有此作用,是因为它有装饰点缀作用,衬托作用。思想广泛,善于表达感情等作用。
3.对联特点如下:上下联字数相等、完整表达一个思想内容、对偶,适用性强。
4.对联的基本要求:上下联字数一样、词组相同、词性相同相对、方法一致、平仄相对、内容相关联。
5.我最喜欢的一副对联是我自己的姓名凤头联:
兴怀爱咏韵风雅
媛手亲培桃李芳
横批:多才多艺
喜欢原因,是我最喜欢的诗友帮我写的,而且能写出我爱古诗词,我是一名老师,培育桃李芬芳,多才多艺也能基本概括了我能唱能跳能歌善舞等特长。

点评

邓兴媛好,作业简洁明了,多才多艺,赞。  发表于 2018-3-24 2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3:58 , Processed in 0.07059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