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7-22 15: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辞赋10期第6讲作业
27 -零点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1)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对偶句。
2)特点:1、力求避免同字对,力求工整和精巧;2、要求基本和对联一样工稳,遵循对句工稳的规矩。骈句和对联的唯一的区别就是用在辞赋中的骈句,四字以上基本上都加上了虚词;3、骈句就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有韵味,增加了词语的表现力的对偶句。
2、什么叫骈句的领字?领字有什么特点?
答:1)骈句的领字,就是指在句义上有统领作用的字,一般出现在句子的开头或句中,有一个、两个或三个字的,在语气上起停顿作用、但又不点断句子的字。
2)特点:1、一般为动词,其中去声字占大多数;2、领字有前领字和句中领字,前领字在句子的前面,句中领字在句子的中间,只领本分句的下半句,这种句式主要用于七字句,在赋文中应用的非常广泛。
3、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1)节奏,又叫节拍,有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节奏点就是吟诵重心的落点。汉字组成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
2)骈句节奏的划分:骈句的节奏是变化的,根据字义和字数的不同而变化,节奏的划分也随之而变化。具体的划分有:
三字句:(1-2)(2-1)
四字句:(2-2)
五字句:(3-2)(1-2-2)
六字句:(1-3-2)(2-2-2)
七字句:(1-2-3-2)(3-3-2)(2-1-2-2)(2-3-2)
八字句:(1-3-2-2)(3-3-2)(4-2-2)
九字句:(2-1-2-4)
十字句:(2-2-2-4)
其中,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后面的字组成一个音节;虚词在顺数第二个字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前面的字组成一个音节。虚词在其它位置的时候,一般跟或前或后的字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
4、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有如下7点区别区别:
1)、押韵不同,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压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一般只压一个韵部,也有少量换韵的。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字句式数不同,诗基本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融合了其它各种句式。
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它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节奏不同: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奏点上的字要求不同: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陆机的话说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5、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多样,可根据需要安排句式,使之读来节奏分明;且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骈句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自己摘抄《声律启蒙》六鱼部分(3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六、鱼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伯乐马,浩然驴,弋雁对求鱼。分金齐鲍叔,奉璧蔺相如。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锦字窦滔书。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渔。
终对始,疾对徐,短褐对华裾。六朝对三国,天禄对石渠。千字策,八行书,有若对相如。花残无戏蝶,藻密有潜鱼。落叶舞风高复下,小荷浮水卷还舒。爱见人长,共服宣尼休假盖;恐彰已吝,谁知阮裕竟焚车。
麟对凤,鳖对鱼,内史对中书。犁锄对耒耜,畎浍对郊墟。犀角带,象牙梳,驷马对安车。青衣能报赦,黄耳解传书。庭畔有人持短剑,门前无客曳长裾。波浪拍船,骇舟人之水宿;峰峦绕舍,乐隐者之山居。
1、说出本段(3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不会的,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爱见人长,共服宣尼休假盖;恐彰已吝,谁知阮裕竟焚车。
前句指的是孔子的典故,语出《孔子家语·致思》.有一天孔子要出门,天下大雨,但是他没有伞,他的门人说:商有啊,你可以问他借.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短于财,...吾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就是说,何人交往,要多看对方长处,少提及短处,才能相交的长久.
后句语出《晋书·列传第十九》.阮裕有一辆好车,别人但凡借用的无有不给,一次一个人母亲去世了,想借他的车来运母亲的遗体却又不敢开口,后来阮裕知道了,感叹说:“我有车别人却不敢借用,那还要车来干什么?”于是命人焚毁了.
伯乐马,浩然驴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答:壮句:犀角带,象牙梳。
紧句:绿窗朱户,宝马香车。
长句: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锦字窦滔书。
隔句: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渔
组篇法:犀角带,象牙梳。绿窗朱户,宝马香车。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锦字窦滔书。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