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3-15 12: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角天涯 于 2020-3-15 13:50 编辑
小渔村41期诗联班月21—海角天涯毕业作业汇总
(一)、第一讲作业:
一、实词的分几类?各举例说明。
1名词 表示人或者事物名称的词
比如:被子 床 学生 老人 孩子 .....等等
2 动词 表示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比如:跑 跳 吃喝 生长 发芽......等等
3形容词 表示事物性质 状貌特征的词
比如:高 矮 胖 瘦 粗 短 .....等等
4量词 表示事物数量的词
比如 米,厘米,微米,里,公里,尺,倾,公顷 等等
5代词 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的词
比如 你 我 他 咱们 他们 这么 等等
二、虚词分几类?各举例说明
虚词 :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1副词:起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作用,表程度或范围的词。
比如:刚 才 将 不 确实 刚好 再 ....等等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性前面,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
比如:从 往 在 当 把 对 以 等等.....
3连词:连接词 短语 或句子的词。
比如:和 同 跟 不但 而且 与其 等等
4助词:附着在别的词后面,独立性差,无实义的一种特殊的虚词。
比如:的 得 所 了 着 呢 吗 吧 啊 之 乎 矣 也 等等
5拟声词: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
比如 哗哗 轰隆隆 滴答 唧唧 喵喵 等等
6叹词:表示感叹或者呼唤答应的词
比如:哎 啊 哦 哼 唉 等等
(二)、第二讲作业:
1.什么是对联,具有什么特征?
2.对偶与对仗的区别?并分别就对偶与对仗举例说明。
答1
对联亦称楹联、对子。也被称作:楹帖、联语、联句、联对、对句、对语等。有时候更直接称之为联。
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学体裁,其主要特点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它必须由字数相等,独立成义的两句话组成。要符合基本的格律六要素。
答2
对偶:是由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 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区别: 对仗讲究“对立”,对偶讲究结构“对称”。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平仄的要求,其次是有规则的重字。 对仗的句脚必须上联仄,下联平。如果是多分句联,最后一句仄收,下联最后一句平收,对偶无此要求。对偶可以同声相对,上下句格律完全一样,而对仗不能。
1.平仄方面:
(1)平仄对立。对偶有格律严谨、上下平仄相对的,有仅仅节奏点相对的。
如:
恨杀河东狮子,惊回海底鸥儿。
---平仄对立。
又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句仅重要位置的“忧乐”二字平仄相对。
(2)平仄不对立。同声相对,上下句格律相同或相近。
如: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宋代.李清照《菩萨蛮》)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刘过《唐多令》)
2.对偶往往多使用有规则的重字。如: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宋?严蕊《如梦令》)
(1)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 (---这个完全符合对仗的要求,所以是对仗。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仗)
(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运用重复用法,同声相对,没有平仄对立的特点,所以是对偶)
(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运用了互文手法,“由…入…”,后面应该还有“所以…… 如何如何”,语意不完整,属于偶句)
(5)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廉者、贪者”“常乐、常忧”,重字互文手法,对偶)
(6)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运用了两个虚词“如”“之”表达相近的意思, 典型的骈句,对偶)
(7)一叶舟轻,双桨鸿惊。(---词性平仄皆对,称其为对仗对偶都可以。)
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个不是对仗也不是对偶。
(9)缭绕雕梁尘暗起,百琲明珠一线穿。 (---这句既不是对仗也不是对偶,普通的句子,只是有些近似对仗。
(三)、第三讲作业:试对以下五句,并标注平仄与入声字
出句:秋深/不碍/香橼/灿【香橼树的果】
平平/仄仄/平平/仄
日暮/何妨/冷夜/萧
仄仄/平平/仄仄/平
出句:竹/蔽/檐前/日【古】
仄/仄/平平/仄
风/吹/榭下/亭
雁/归/故里/门
入声字:竹,日,月,不
出句:平岸/小桥/千嶂/抱【古】
平仄/仄平/平仄/仄
红尘/紫陌/万花/开
平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陌
出句:读书/养气/十年/足【古】
仄平/仄仄/仄平/仄
提笔/醒神/一刻/钟
平仄/平平/仄仄/平
落笔/清神/百日/功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入声字:读,十,足 ,一,笔,刻
出句:庭前/几处/梅花/绽【兰墨生香】
平平/仄仄/平平/仄
院里/一方/树叶/飘【今】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入声字:一,叶
(四)、第四讲作业:工对以下三句。
并标注平仄。
涧水潺潺声不绝【古】
仄仄平平平仄仄
山风簌簌意犹存
平平仄仄仄平平
孤云目断苍梧野【古】
平平仄仄平平仄
残月情牵翠竹风
平仄平平仄仄平
残月情牵翠竹轩
十里松萝阴乱石【古】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方曲水映晴霞
仄平仄仄仄平平
一方曲水映苍山
(五)、第五讲作业:
1.什么是正对?什么是反对?
一、什么是正对
正对:就是从正面相对,上下联是写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或从不同的角度去写一个事物。是上下联内容相类似的对仗,它们互相关联,互为补充,互相映发,相辅相成。虽然内容相近相似,但不是上下联同义或基本同义。正对与合掌有严格的区别。
二、什么是反对
反对是上下联内容相反的对仗,它们从相反的角度去阐述一个主题,两相对照,对比鲜明,相反相成。
2.完成下列对句,并注明用哪种对。
出句:心闲观自在【白羽】
气大乐逍遥 【正对】
出句:山门不锁由春去【白羽】
原野难遮望月来【工对】今
出句:灯火一城明彻夜【白羽】
霞光万里映长空【工对】
出句:人于尘世浮沉久【联友】
岁过经年上下愁【工对】
出句:时态懒随人上下【联友】
故交常会自东西【工对】
(六)、第六讲作业作业:试对以下句子
要求:每个出句不少于两个对句
胡天八月即飞雪【古】
塞外三更起狂风
铁骑千军已入关
欲下寒塘梳倦羽【联友】
岂知冷雪欲封山
应随绿水喜迎春
柴门半掩留春入【联友】
陋室常临暴雨欺
游子荣归喜色来
(七)、第七讲作业:请指出下联对联是什么对?
有客如擒虎
正对:无钱请退之
雨中竹叶含珠泪
工对:雪里梅花载素冠
虎尾春冰真学问
无情:马蹄秋水大文章
挥将日月长明笔
借对:写就雷霆不朽文
不信天公鸣哀角
反对:却悲人间陨巨星
(八)、第八讲作业:
一、下列诗句是否流水对?上下联是什么逻辑关系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复句式目的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复句式转折
3、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复句式目的
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问答式
二、对句
心契春风诗不老[白羽]
书生绿意韵长青
(九)、第九讲作业:一句多对
(要求每一句对三个对)
昨日桃花今作旧【杨浅】
平生岁月不由心
前尘往事尽如烟
乡村夜色意犹春
衫上酒痕何忍洗【Z】
心中落寞怎堪言
眼前愁绪勿需提
花间蜜意岂能消
(十)、第十讲作业;
用今天所学知识标出出句属于哪种关系,并对句。
1:看花并蒂徒生羡z 【承接关系】
有鸟同枝相见欢
2:听雨蕉窗人不寐z【因果关系】
读书文案夜无眠
(十一)、第11讲作业:
一、出句:分别以“云”、“水”两物像出七言句,符合联律,尾仄收。并自对
水
奔腾不息流今古
浩翰无边蕴苍生
云
烟波浩渺归何处
雾气繁多莫问天
(十二)、第十二讲作业:
根据出句给出的意说个小故事,并从故事中提取出下联。
1、伤痕虽是逐年淡==联友
痛楚因何与日增
曾经的一段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段痕迹越来越淡,淡到几乎看不到她的影子……
几经回首,那人却在心底最深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而心中的思念之情只会越来越深
2、纵使重逢难拾旧==联友
急需再会晓如今
一个很铁的哥们,有好多年没见过面了,没有他的讯息,可能随着时间的改变,再也回不到曾经的年少轻狂,但还是想迫切的跟他见一面,想知道他如今过的怎么样
3、频斟病酒消长夜==联友
岂知孤寒已入心
酒不醉人人自醉,相思入骨几曾痴。寒灯冷夜频斟酒,已是伤心落魄时。
(十四)、第十四讲作业:
合咏:水
洗尽纤尘还本色
迎回万象润天然
(十五)、第十五讲作业
以秋为意写成联,不犯题
何人执笔染霜色
是我随风弄晚情
瘦去花间露
迎来陌上霜
繁花落地
硕果盈仓
(十六)、十六讲作业
以开学为意,自拟题作成联一副,字数不限,语言类别不限
学子功成日;
渔村业就时。
(十七)、十七讲作业:以“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为意成联一副,三分句以内,马蹄律正格。月—21 海角天涯
惬意人生,采菊东篱从曲水;
悠然自得,开樽北苑见南山。
(十八)、第十八讲作业
题小渔村
看千里客情,几度风云,唱响渔村多变化;
揽一江春色,平生岁月,携行学子共飞翔。
(十九)、十九讲作业月—21海角天涯
题:刘邦,成联一副。要求
不少于三分句。
君本布衣,志存天下,识人善用,
终成霸业流千古;
子乘龙运,心系苍生,为国而忧。
不负王风颂万名。
(二十)、第二十讲作业
1、为41期写一副联,要求单边不少于7字。
学对联,偶入渔村,幸名师主讲,终能对句。敲平仄,相依网络,知韵律书难,定会题诗。
2、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写二篇毕业作品。
对联 题小渔村
文/海角天涯
纵观华夏,曲艺联文,载自先贤,博众生之长,扬一国之风采,颂青云之浩然,名存万古;
还看渔村,诗词韵赋,源于太史,弊人性之短,著万家之篇章,流碧海之清甚,功立千秋。
七律 逢小渔村迎春有感
文/海角天涯
雾隐重山日出霞,池容涧水草伸芽。
春融万物盈盈绿,风动千情惬惬嘉。
时见雁归迎客子,忽闻莺啭戏娇娃。
满堂春色渔村入,慢笼轻纱细品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