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元曲八期第5讲作业: 曲827——冬生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答1: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1、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与诗词中的对仗无异。这种对仗形式在曲词中普遍采用。
2、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亦称三句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中没有,而词中亦少见。 3、扇面对(隔句对):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这种对法在诗词中是不用的,在六朝时常用的骈文体就是扇面对。 4、救尾对: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 5、首尾对 :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 6、连璧对:凡曲中有四句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
7、联珠对: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的句子相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此两种形式在曲中也都是常见的。
8、两韵对:曲词一般用韵有较密的特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两韵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词中罕见而在曲词中常见。
9、衬字对:所谓衬字,指某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 10、叠字对:元曲作品的叠字运用最为常见,这是因为元曲具有口语化、通俗化的特点,在格律上又比较宽的缘故。 总之,曲的对仗具有三个特点。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答2: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正宫?塞鸿秋〕悼英雄(押《中原音韵》第十部 先天去声) 清明月祭江城唁,东风吹柳天宫殿。方舱雷火除妖院,春花撒向英雄献。纷纷细雨时,泣泣抽声颤,难平几度伤心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