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笑嫣

小渔村元曲八期第5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0-4-4 16: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完成曲八期第5讲作业的名单:
1.潇洒剑客
2.轻语
3.862-芝蘭
4.839一点春
5.孑孓
以上请天香老师评阅

6.烛光
7.809*花草公子
8.859戈平
9.840-前程似锦
10.冷玉寒冰
11.857-在水一方
12.野蔷薇
13.835*仙
14.846--莲花色
15.875东方欲晓
16.831程瑞
17.856*吹雪
18.月墨倾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06

帖子

82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4-4 20: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曲863孤山白子作业
小渔村元曲八期第5讲作业——孤山白子
一.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一)对仗种类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

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二)对仗特点
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出句、对句节奏点上的字声调相同。既可异字(词)相对,也可同字(词)相对。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总之,曲的对仗是曲广泛应用的语体形式,是曲的特点之一。曲词的对仗与古典诗词中的对仗,既有共同点,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二.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正宫.塞鸿秋】庚子清明公祭
清明公祭三江咽,京华旗降西风猎。警钟呼啸灾冠灭,南疆春涌鲜花列。青山微吐殇,逝者长眠夜。
揩去泪珠来谒。



点评

寻觅老师点评:交流: 清明时节恰东风而不是西风。 尾句七字句,少一个字。  发表于 2020-4-11 16: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78

帖子

127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74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0-4-4 21: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八期第5讲作业:
曲802.三无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对仗种类有十种。其特点是曲广泛应用的语体形式,多样,灵活,使得作品即生动又上口,同时也更强化了韵律美,更具有文学性,是曲的特点之一。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某人画相

凶言恶语金刚目,横拳竖腿雷霆步。逞强虐幼欺凌妇,
奉迎媚壮趋颜富。吸烟口不离,酗酒杯难住。奸邪无赖人难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0

帖子

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38

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4-5 19: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曲855淡了红颜  第五讲作业
〔正宫?塞鸿秋〕长恨歌
芙蓉帐暖相思意,长生殿发同心誓。霓裳舞断骊山日,马嵬坡葬杨妃迹。春风柳叶眉,夜雨梧桐泪。绵绵此恨谁知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081

帖子

15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81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0-4-6 06: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香山红叶飘 于 2020-4-6 07:08 编辑

小渔村元曲八期曲816~香山红叶飘第5讲作业:

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一)曲的对仗种类
据周德清《中原音韵》、朱权《太和正音谱》、王骥德《曲律》等书的记载,有10种对仗: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二)曲的对仗特点
①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如:
孤云野鹤情自在,碧水丹山人易安。
或者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出句、对句节奏点上的字声调相同。既可异字(词)相对,也可同字(词)相对。
如“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窦娥冤?煞尾》)
“为我”二字相复。对仗要求远不如诗词对联严格,宽对更为多见。
②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戏曲作家特别注重剧本的表演性,就必须将曲词写得通俗明晓,使口语韵律化。如:《窦娥冤?滚绣球》中的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这一对句明白晓畅,读来有一种节奏美。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如《柳毅传书》第一折第八曲:
“到庙前将定金钗股,香案边击响金橙树,觑水中闪出金沙路。”剔除衬字后,可以明显看出是鼎足对。
应当说明的是,如曲词本身对仗,则所加衬字一般也是对仗的。这个我们以后在学习到衬字时再细交流。
总之:
曲的对仗是曲广泛应用的语体形式,是曲的特点之一。曲词的对仗与古典诗词中的对仗。


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婚变
文/香山红叶飘

秋来绿减芳林瘦,风生水漾云波皱。人添愁绪琴屈就,情输风月心凉透。一朝变故分,十载修为救。轻松缘去谁能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7
发表于 2020-4-6 10: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倾月 于 2020-4-6 21:33 编辑

小渔村元曲八期第5讲作业: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元曲的对仗分为10种,分别为;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
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期对仗特点为;
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正宫?塞鸿秋〕昨日下大雪即怀
作者;倾月
本应四月春归早,哪知晴日雪横道。不堪馨绪非前好,还疑唯我欢娱少。没求福禄全,只愿无愁报。每天都是开心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3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4-6 16: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八期第5讲作业:
827——冬生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1: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1、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与诗词中的对仗无异。这种对仗形式在曲词中普遍采用。
2
、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亦称三句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中没有,而词中亦少见。
3、扇面对(隔句对):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这种对法在诗词中是不用的,在六朝时常用的骈文体就是扇面对。
4、救尾对: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
5、首尾对 :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
6、连璧对:凡曲中有四句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
7
、联珠对: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的句子相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此两种形式在曲中也都是常见的。
8
、两韵对:曲词一般用韵有较密的特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两韵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词中罕见而在曲词中常见。
9
、衬字对:所谓衬字,指某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
10、叠字对:元曲作品的叠字运用最为常见,这是因为元曲具有口语化、通俗化的特点,在格律上又比较宽的缘故。
    总之,曲的对仗具有三个特点。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2: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正宫?塞鸿秋〕悼英雄(押《中原音韵》第十部 先天去声)
清明月祭江城唁,东风吹柳天宫殿。方舱雷火除妖院,春花撒向英雄献。纷纷细雨时,泣泣抽声颤,难平几度伤心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

帖子

3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9
发表于 2020-4-6 17:2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970—第五讲作业
   【正宫.塞鸿秋】夜殇

风摇悟树伤心夜,云浮半宇无光月。秋寒白牗毛檐舍。单衾塌难温,杯酒殇还烈。一声长叹和霜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
发表于 2020-4-7 00: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时光 于 2020-4-7 00:49 编辑


830-浅时光

[正宫.塞鸿秋]

暖风曦日春光好,夭桃小杏枝头俏。穿枝隐树啼鹃闹,踏青成队游人笑。山间起樵歌,江上飞渔调。神州处处彰欢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0

帖子

12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0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4-7 10: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非常认真的云 于 2020-4-7 11:00 编辑

小渔村元曲八期第5讲作业:
曲829非常认真的云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  塞鸿秋〕,试作〔正宫  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答1: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1、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与诗词中的对仗无异。这种对仗形式在曲词中普遍采用。
2、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亦称三句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中没有,而词中亦少见。
3、扇面对(隔句对):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这种对法在诗词中是不用的,在六朝时常用的骈文体就是扇面对。
4、救尾对: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
5、首尾对 :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
6、连璧对:凡曲中有四句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
7、联珠对: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的句子相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此两种形式在曲中也都是常见的。
8、两韵对:曲词一般用韵有较密的特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两韵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词中罕见而在曲词中常见。
9、衬字对:所谓衬字,指某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
10、叠字对:元曲作品的叠字运用最为常见,这是因为元曲具有口语化、通俗化的特点,在格律上又比较宽的缘故。

第二题
试作〔正宫  塞鸿秋〕小令一首。
        〔正宫  塞鸿秋〕国殇(押《中原音韵》支部 去声)
        问春日月风尘示,游春远近江湖事。唤春素练清明至,赏春感慨时难思。悲离怎逸民,悼往英贤士。此心有愧叨承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6:51 , Processed in 0.06872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