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赋14第三课作业: 赋1411牧马人 1、骈赋与律赋上的几种骈偶句式具体为:(壮 )、(紧 )、(长 )、( 隔)、(漫 )、(发送 )。共计六个大类。 2、壮句为(三 )字成句相骈对者。 紧句为(四 )字成句相骈对者。 长句为(五 )至(九 )字成句相骈对者。 隔句为含( 分)句相骈对者。 3、中唐后将“隔”句细分为“(轻隔 )、(重隔 )、(疏隔 )、(密隔 )、(平隔 )、(杂隔 )”六种。 轻隔:句式为上( 四)字,下(六 )字; 重隔:与轻隔颠倒,上(六 )字,下(四 )字;疏隔:为上(三 )字,下不限多少字; 密隔:为上句(五 )字以上,下句(六 )字以上; 平隔:上下字数(不限 ),但要字数(相同 ); 杂隔:上(四 )字,下(五、七、八 )字不限。或下(四 )字,上亦(五、七、八 )字不限; 漫句:既( 散句 ),不需要(对偶 )的句子。 4、简答:什么是提引发送? 答:发,即发语词,如“夫、惟、盖”等等。送即送语,如“矣、也、乎”等等。 “提引”——用于转承时的一些文言语气词或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从一字到三四字不等。一字多用在转段或句与句之间承连,二三四字的“提引”既用于段落与段落之间,亦可用于句与句之间,无定式。 “提引发送”这个大类明显借鉴于先秦散章。虚词在对偶句中的使用至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加上“提引发送”的大量使用,亦是赋文与诗的重大区别。 而后世的对联(长联类)惯用的所谓“衬领”,则承袭于赋与骈文的“提引发”类。至于词曲类的“领句”类,亦与之有关系。 “提引发送”用好,可使通篇文章灵气逼人,无论是段与段之间,或是句与句之间皆毫无滞碍。而诗,特别是近体诗,因缺乏这类的提示词,“转承启合”上全靠“意象”,故即便是老手,亦难保不在意象的衔接上起争议。 5、新增练习:以“月”为主题,写壮、紧、长句各一个。 由是冰轮转,玉壶升(壮)。 素娥倦坐,桂殿清澄(紧)。 斗参差而北指,河潋滟而浮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