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成语典故班有凤来仪笔记本

[复制链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4 22: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
123 有凤来仪

一、简答题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答:这三个故事指导我们如何学习,首先要做到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比如学习诗词歌赋,仅知道格律韵脚是不够的,要从文化传承意境拓展上去做把控,才能写出好作品来。其次,要懂得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熬得住持之不懈的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变的一日。就像竹笋长成需要数年酝酿,而一朝开挂了就会壮志凌云。再次,就是不能浅尝辄止。孟母断机是给予我们最好的启示,任何事情都不会在一曝十寒的状态下做成。要做“立长志”的人,而不是“常立志”。注意到了这三点并施以行动,你必然会“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答:多歧亡羊
出处:《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注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多歧亡羊”,此成语对我触动很大,面对太多的选择人们往往会一事无成,而梅花就不一样,它把对寒冷的抵挡绽放成一种信仰,衬比得百花的热闹成了一份俗气。一份孤傲的坚持胜过百份无效的喧扰。

七绝 坚守
花色如人爱大同,蜂喧蝶扰任由衷。
惟梅独守孤寒处,十里飘香不藉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4 22: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2课作业
123 有凤来仪

一、简答墨子的十大思想主张?
答:1.政治思想: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
2.兼爱非攻:墨子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其中不少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3.天志明鬼: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
4.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
5.节用节葬: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
6.非乐非命:墨子极其反对音乐,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
7.军事思想:墨子军事思想是处于弱者地位的自卫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二:一是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二是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
8.哲学思想:墨子的哲学建树,以认识论和逻辑学最为突出。
9.逻辑学:《墨子解说》墨子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体系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墨辩和因明学、古希腊逻辑学并称世界三大逻辑学。
10.科学思想:⑴宇宙论;⑵数学论述;⑶物理学研究;⑷教育思想;⑸机械制造。

二、写作题
请从《墨子》中,选择其中的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答:苍黄翻复
出处:《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复。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注释:苍黄青色和黄色;反覆反复无常。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七绝 暮春
云铺云敛幻形多,花谢花飞知几何?
常恨晚春如乱世,等闲平地起风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4 22: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3课作业
123 有凤来仪

1.简答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答: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在三个方面:⑴、以法治国;⑵、法不阿贵;⑶、以法为教。
⑴、以法治国:韩非著作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
⑵、法不阿贵:韩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即使是对高贵的人,有权势的人也不徇情。
⑶、以法为教:除了制订法律以外,还必须要宣传法律,普及法律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遵守法律,运用法律,使整个社会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风气。以法为教是秦代施行政策,加强思想法制,巩固中央集权的标志之一。

2.写作题
请从《韩非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变古易常
出处:语出《韩非子·南面》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毋易常。’”
注释:改变传统的法制和准则。

七绝 行天有道
莫道人间疏幻化,春来秒变最无涯。
千年古木龙钟态,犹在新喷二月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4 22: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4课作业
123 有凤来仪

一、简要回答《兵略》篇中的军事理论思想。
答:《兵略》篇,代表了西汉初期的军事理论水平,其主要思想如下:
其一,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政治上的得失。首先,政治上得道,军事上才能取胜。《兵略》认为:兵,失道而弱,得道而强;将,失道而拙,得道而工(精明);国,得道而存,失道而亡。所谓道者,即是与天地顺、与四时合的最高行为准则。得道者,众之所助,虽弱必强;失道者,众之所去,虽大必亡。
其二,比较精辟地论述了军事行动中动与静的辩证关系。
《兵略》认为,军队出击,要如神出而鬼行,运于无形,出于不意,使敌人无法察觉,莫知其所之、莫知其所集,以达到出敌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
《兵略》同时认为,军队不动则已,动则应发如疾风,疾如骇龙,若从地出,若从天下,使敌人未见其发,固已至矣。因此《兵略》十分注重兵贵神速的思想,指出一旦抓住敌之虚,就要乘而勿假也,要以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及掩目之势,迅速发起进攻,并穷追猛打,使敌人静不知其所守,动不知其所为,完全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为此,《兵略》强调军队采取行动前一定要在思想上、装备上、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出击,就当以生击死,以盛乘衰,以疾掩迟,以饱制饥,这样就如同以水灭火,以汤沃雪,何往而不遂,何之而不用达。为了保证兵出而不徒归,《兵略》还指出,善于指挥作战的军事将领,必须掌握三势、二权。
其三,为将帅具体提出了一些统兵、用兵之要。
①将帅必须使部下与自己同心齐力。
②将帅要善于利用天道、地利、人和及兵势。
③将帅要威义并用,要能与士卒同甘共苦。
④将帅必须具备三隧、四义、五行、十守等能力或品质。
⑤将帅要善于利用己方之实,攻敌方之虚。
由此,《兵略》指出:善于治国统军者,能实其民气,以待人之虚也;不能者,虚其民气,以待人之实也。《淮南子·兵略》的上述主要思想,既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优秀的军事理论,同时又有许多独到之处,因而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二、写作题
1.请从《淮南子》中,选择其中的一条成语或N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2.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塞翁失马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铬?’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注释: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七绝 云雨之变
阴晴幻化本平常,休为阴霾做断肠。
阴去晴开云罢雨,当惊虹出好风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4 22: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5课作业
123 有凤来仪

一、填空题
1.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中国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
2.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以(孔子)、(老子)、(墨字)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3.《文子》一书阐明了(文子)的哲学思想,它发展了(道家)的学说,同时又吸收了同期其它(学派)的某些思想,进一步完善了(老子)的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创作题。
本课学习了文子、管子,请从中找出的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之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寒耕暑耘
出处:《管子·乘马数》使农夫寒耕暑耘,力归于上,女勤于纤微,而织归于府。”
注释:冬耕地,夏锄草。泛指做各种农活。

七绝 治学有道
学如农事兼兵事,秩序安排年复年。
寒暑耕耘勤磨砺,何愁剑气不冲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4 22: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6课作业
123 有凤来仪

一、填空题
1.《吴子》又称(吴子兵法)、(吴起兵法),是一部兵法著作。全书分为(《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和(《励士》)等6篇。
2.孙武,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子兵法》阐述了(战争中)制胜敌人的规律,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二、写作题
本课的成语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兵家思想,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与军事题材有关,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①作品必须与军事题材有关,必须具有正能量。
②请列出与之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倍道兼行
出处:《孙子·军争》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
注释:倍、兼加倍;道指行程。每天加倍行进,一天走两天的路程。形容加速急行

七绝 珍惜时阴
时阴所剩几曾多,绿鬓惊成镜里皤。
倍速前行犹不及,哪堪疏懒做消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4 22: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7课作业
123有凤来仪

一、填空题
1.《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而《本经阴符七术》、《关令尹喜内传》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用以修心修身。《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
2.《鹖冠子》是先秦典籍,其说大抵本于黄老而杂以刑名。其中的(易学)与(数术学)等学术思想,体现了先秦时期(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 。其所提 “ 元气” 思想, 上承(老子)道气关系论, 下启(两汉)“ 元气” 论思潮, 中与《列子》 、《吕氏春秋》 (互相)印证, 成为先秦黄老学派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3. 《文中子说》系王通和门人的问答笔记,体仿(《论语》)敷衍成书,由王氏家人定为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10篇行世。提出了(“三教合一”)的思想,为后世所重视。在哲学上此书提出以(气)、(形)、(识)分别作为天、地、人的特点,含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因素。
4.《邓析子》相传为春秋时代名家的(邓析)所作,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二、创作题。
请从本课成语中找出一条,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井中视星
出处:《尸子·广释》“因井中视星,所见不过数星。”
注释: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狭隘。

七绝 广开视听
夏虫岂可语寒冰?冬雪难知荷朵凝。
但劝世人开慧眼,休成井底看星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4 22: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8课作业
123 有凤来仪

一、填空题
1、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24部(史书)的统称,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排列,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2、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十四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脉络贯通,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
3、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二、写作题
本课学习了史记,请从中找出的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之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内视反听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后汉书·王允传》夫内视反听,则忠臣竭诚;宽贤务能,则义士厉节。”
注释: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七绝 修行
修身唯静无他径,苟日翻新日日新。
内视通明知固本,反听今古晓为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4 22: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9课作业
123有凤来仪

一、填空题
1.《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2.《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朝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3.《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

二、写作题
本课学习了汉书、后汉书,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七绝 夜闻明晨友来
蓬门归罢门罗雀,小舍闲成舍带凉。
喜是明朝佳客至,为伊扫榻趁星光。

扫榻以待
出处:《后汉书·徐徲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徲来特设一榻,去则县(悬)之。”宋·陆游《寄题徐载叔东庄》诗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屣迎。”
注释:榻床。把床打扫干净等待客人到来。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4 22: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0课作业
123有凤来仪

一、填空题
1、《三国志》,(二十四史)史之一,是由晋朝西晋时期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纪传体)史书,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2、《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二、写作题
本课学习了三国志,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读书三余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云人有从学者,……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注释: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七绝 问道三余
羡君腹内尽藏书,博古通今实不虚。
效此未能当自省,可曾集腋问三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15:36 , Processed in 0.06444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