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2

主题

534

帖子

5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3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3-5 22: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
慢慢长大

一、简答题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答: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答:歌声绕梁
注释:绕回旋;梁房屋的大梁。歌声回旋于房梁之间。形容歌声优美动听。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七绝·歌声绕梁(平水韵)
一道清音梁上来,遍寻四野费思猜。
恍如昨日春庭宴,弄玉笙箫下凤台。

点评

理论答题正确,只是少了一点自己的体会。  发表于 2021-3-7 22: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3-6 20: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统计:
1.蓝天
2.绝谷画蝶
3.庶陋斋主
4.浪淘沙√
5.霹雳√
6.冷色石桥月√
7.有凤来仪√
8.一瓯茶√
9.紫璇
10.荷叶√
11.晓风残月√
12.丁木√
13.水晶√
14.若隐天涯√
15.千花若素√
16.水冰泪√
17.翰墨韵香√
18.九畹√
19.二顷田√
20.慢慢长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43

帖子

7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3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1-3-6 23: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画蝶1 于 2021-3-7 22:02 编辑

016-戈平 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       一、简答题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1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答:列子学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办事情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它的规律,明白了为什么能做到,以后才能做的更好。 纪昌学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学习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扎实的基本功是不断取得进步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枯燥无味。还表现了纪昌虚心听取师傅的教诲,勇于吃苦,善于学习的精神。 薛谭学讴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
       观往知来 注释:认真研究过去,就能推测未来。 、
       出处:《列子·说符》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而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  
    《七绝.赞小渔村成语典故班》
渔村典故倍温馨,观往知来日日新。
传统继承担重任,神州处处沐甘霖。

点评

作品与所选成语吻合,能充分为主题服务。  发表于 2021-3-7 2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3-7 22: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统计:
1.蓝天√
2.绝谷画蝶√
3.庶陋斋主
4.浪淘沙√
5.霹雳√
6.冷色石桥月√
7.有凤来仪√
8.一瓯茶√
9.紫璇√
10.荷叶√
11.晓风残月√
12.丁木√
13.水晶√
14.若隐天涯√
15.千花若素√
16.水冰泪√
17.翰墨韵香√
18.九畹√
19.二顷田√
20.慢慢长大√
21.戈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836

帖子

18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6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3-8 20: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成语、典故学习班51一点春第21讲作业
51——一点春
一、简答题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答: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
   如《承蜩犹掇》(《列子·黄帝》)告诉我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列子·汤问》)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还有《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告诉我们要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多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如:“兵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读书破完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可见处理好一个“读”字,可以领悟诗歌美的旋律,融入美的情感,感受美的意境,达到审美愉悦的良好境界。吟咏诗歌,不仅可以使人博闻强记,积累文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在反复吟咏中能受到诗歌的熏陶和感染,与诗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②从对思想、精神的挖掘中学习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五千年的丰富积累,其中关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总结,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丰富和全面。如《论语》《孟子二章》《爱莲说》《岳阳楼记》《陋室铭》等。学习中可以在疏通文章后明确文章所传达的思想主张,所提倡的主体精神以及这种思想、精神在长期历史延伸中所铸就的民族性格特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孔子的谦虚勤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周敦颐的高洁品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范仲淹先人后已、天下为公的旷达胸襟;“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有刘禹锡安贫乐道的节操……这些名言警语脍炙人口,起着对人劝诫,警示的作用,有着让人刻骨铭心、感念不忘的力量。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不知有多少人从这些名句格言中汲取营养,得到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力量。
       ③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比如: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是一首描写山野孩子垂钓的小诗。
       ④品味细节,体会情感。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民》曰:“茅檐低小,溪上清清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词人选取典型的细节。写出了五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一家人和睦、安乐的生活画面。
       ⑤把握音乐美,增添文化积淀。古诗词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因而,真正进入角色,身临其境,与诗中情、诗中景、诗中人沟通。
通过以上五点总结说明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七绝 鸥鹭忘机
一点
春来水上荡轻舟,两岸层林栖白鸥。
布谷三声山野绿,渔歌互答未知愁。
出处:《列子.黄帝篇》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故曰,至言去言,至为无为。齐智之所知,则浅矣。晋·张湛注:「心和而形顺者,物所不恶。住当作数。」
解释:“人能忘机,鸟即不疑;人机一动,鸟即远离”,人无巧诈之心,异类也可以亲近,劝喻人们自甘恬谈,莫多机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708

帖子

8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85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3-8 20: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凝香格格
一、简答题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答;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不要因为有一点皮毛知识就骄傲自满,要努力刻苦地学习,超越自我。因为学海无涯,永远精进。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虚心求教,要没有止尽地学下去。不能骄傲自大,要知错就改。这几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同时这里也给我们以启示:一方面可以说恰当的正面教育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道理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当反过来用它来指导学生实际时,就应具体化、形象化,教师的引导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针对往往容易产生自满的同学,这样的导向往往能使其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其宗旨在于展示大千世界的恢弘,万千气象,无奇不有,其中不乏自然科学、朴素辩证法思想、做人处世的道理,拿当今社会来说,我们不能停止不前,要在学习上也要与时俱进,开拓视野,切忌浅尝辄止、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成语;高山流水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也说流水高山。《列子·汤问》记载,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

2.出 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江城子.高山流水》

文/凝香格格


高山流水竹风萦。镜湖明,画桥横。
独木小舟,划过水盈盈。一曲知音千古唱。筝有意, 笛含情。

湘江别去断归程。袖寒轻,暮烟凝。
雨沐千行,幽咽似悲鸣。弹断琴弦心落寞,人难见,泪倾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5154

帖子

51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55

贵宾会员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3-9 00: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独舞者 于 2021-3-9 01:15 编辑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
73-独舞者

一、简答题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答: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

如《承蜩犹掇》(《列子·黄帝》)告诉我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列子·汤问》)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还有《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告诉我们要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多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如:“兵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读书破完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可见处理好一个“读”字,可以领悟诗歌美的旋律,融入美的情感,感受美的意境,达到审美愉悦的良好境界。吟咏诗歌,不仅可以使人博闻强记,积累文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在反复吟咏中能受到诗歌的熏陶和感染,与诗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②从对思想、精神的挖掘中学习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五千年的丰富积累,其中关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总结,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丰富和全面。如《论语》《孟子二章》《爱莲说》《岳阳楼记》《陋室铭》等。学习中可以在疏通文章后明确文章所传达的思想主张,所提倡的主体精神以及这种思想、精神在长期历史延伸中所铸就的民族性格特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孔子的谦虚勤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周敦颐的高洁品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范仲淹先人后已、天下为公的旷达胸襟;“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有刘禹锡安贫乐道的节操……这些名言警语脍炙人口,起着对人劝诫,警示的作用,有着让人刻骨铭心、感念不忘的力量。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不知有多少人从这些名句格言中汲取营养,得到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力量。

③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比如: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是一首描写山野孩子垂钓的小诗。

④品味细节,体会情感。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民》曰:“茅檐低小,溪上清清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词人选取典型的细节。写出了五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一家人和睦、安乐的生活画面。

⑤把握音乐美,增添文化积淀。古诗词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因而,真正进入角色,身临其境,与诗中情、诗中景、诗中人沟通。

通过以上五点总结说明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鸥鹭忘机
注释: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出处:《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成联
文/独舞者
不学虎狼存野性
且随鸥鹭忘机心

成联
文/独舞者
繁华一瞬,只是莺花过眼
人世百年,不如鸥鹭忘机



点评

作业正确,作业优秀。  发表于 2021-3-9 13: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2258

帖子

22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9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3-9 13: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1课天香练笔:
一、简答题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答:《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识是无边无际的,我们要努力不断的学习,使自己更加有学问,做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愚公移山:
注释:比喻坚持不懈努力,并且改造自然和战胜困难,表示坚定不移地决心。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不惧世人耻笑,排除万难的决心。

赞颂愚公移山精神:

江城子·众志成城抗疫毒

文/天香
瘟神作贱袭年关,新型冠,像肺炎。来势凶猛,堵路城封断。万众同心驱病疫,路虽远,不畏艰。 
白衣战士抢时间,病床前,细查探。救死扶伤,携手并肩战。昼夜无休除鬼魅,驱毒疫,创新天。

点评

作业完成的认真细心,诗作切题流畅,学习了  发表于 2021-3-11 00: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3-11 00: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91-随心

一、简答题
《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和《薛谭学讴》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答:《列子学射》告诉我们办事情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它的规律,明白了为什么能做到,以后才能做的更好。
《纪昌学射》告诉我们:无论学习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扎实的基本功是不断取得进步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枯燥无味。虚心听取师傅的教诲,勇于吃苦,善于学习。
《薛谭学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高山流水

题高山流水

千古知音千古情,蓬瀛松下遂平生。
而今尘世七弦上,谁复高山流水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3-11 12: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员:潘江荣
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

一、简答题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答: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而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
学习如此,干啥都应谦虚学、认真研、努力干才会技能日臻进步。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答:
怡然自得
注释: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出处:《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七绝一首:怡然自得
公休信步乐园行,幼稚欢腾荡笑声。
忖老难随共飞转,又携开水好茶烹。

点评

第一道答题不够详细,其他很不错!  发表于 2021-3-11 1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12:49 , Processed in 0.17199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