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潘江荣作业汇总

[复制链接]

703

主题

4191

帖子

45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3-11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画蝶1 于 2021-3-20 20:49 编辑

学员:潘江荣
成语典故班第20课作业
一、简要回答庄子的辨证思想。
答:辨证思想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照庄子的逻辑,道是无分别、无界的混沌,因而它不是理性的对象:“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素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一方面,道是真实存在的,所谓“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所以道是有;另一方面,道又不同于具体之存在,它“无为无形”,因而道又是无。但它不是虚空之无,而是涵盖了万有的无。所以道既派生了万物,又不滞于万物中,表现出超越性与内在性的统一。
所以道既派生了万物,又不滞于万物中,表现出超越性与内在性的统一。由此也决定了人对道的认识既不能是简单的经验认识,也不能是理性的逻辑推理,而必须是物我、主客为一的内在观照,即超验的形上学的观照。庄子曾说:“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这里的至知,就是从知进入到不知的浑池的能观照一切的知识境界。道由于其不可言说性和无限性,对道的体认实际上就是超越理性的直觉认知过程。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了“万物齐一的认识原则,主张人应突破自我形躯的局限而对万物加以整体性把握。
因此,他对现存的各式知识系统持蔑视态度,认为仅以经验获得的知识含有极大的片面性,并把他们统统归结为“道隐于小成,而言隐于荣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各囿于己见,人人自我执著,一副“喜怒哀乐,虑叹变热,姚供启态”纷争纠结之态。
二、写作题
1、出自庄子的成语一共有400多条,请选择其中的成语一条,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2、要求:请列出所有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答:巢林一枝
注释:指鹪鹩筑巢,只不过占用一根树枝◇以之比喻安本分,不贪多。
出处: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附七绝一首:
无题
贪官纳贿岂分时,死到临头悔恨迟。
劝学鹪鹩不多佔,造巢树上用单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1

帖子

45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3-11 21: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员:潘江荣
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

一、简答题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答: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而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
学习如此,干啥都应谦虚学、认真研、努力干才会技能日臻进步。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答:
怡然自得
注释: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出处:《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七绝一首:怡然自得
公休信步乐园行,幼稚欢腾荡笑声。
忖老难随共飞转,又携开水好茶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1

帖子

45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3-11 21: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员:潘江荣
成语典故班第22课作业

一、简答墨子的十大思想主张?
答:1.政治思想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
2.兼爱非攻
3.天志明鬼
4.尚同尚贤
5.节用节葬
6.非乐非命
7.军事思想
     墨子军事思想是处于弱者地位的自卫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二:一是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二是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
8.哲学思想
墨子的哲学建树,以认识论和逻辑学最为突出。
9.逻辑学
    《墨子解说》墨子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体系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墨辩和因明学、古希腊逻辑学并称世界三大逻辑学。
10.科学思想
  ⑴宇宙论
⑵数学论述
  ⑶物理学研究
⑷教育思想  ⑸机械制造
   
二、写作题
请从《墨子》中,选择其中的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答:成语:
致远任重
注释:指担负重任而行于远方。常比喻人的才干卓越,可任大事。亦作任重致远”。
出处:《墨子·亲士》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七绝一首:
                 相马与识人

宝马良驹众里寻,非唯伯乐识真金。
还需袒纳其豪气,爱汝怀恩致远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1

帖子

45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21: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员潘江荣 
成语典故班第23课作业 

1 .简答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答: ⑴以法治国 韩非的法治思想是以进化的历史观作为推行法治的理论基础,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作为奋斗理想和目标,以“以法治国”作为他思想学说的核心,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他观察事物和斗争的武器,它们有机联系,浑然一体,构成了韩非的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⑵法不阿贵 韩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这是对中国法治思想的重大贡献,对于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⑶以法为教 韩非主张以法为教,意思就是除了制订法律以外,还必须要宣传法律,普及法律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遵守法律,运用法律,使整个社会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风气。以法为教是秦代施行政策,加强思想法制,巩固中央集权的标志之一。 韩非的法治思想在后世有它一定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其“ 法、术、势” 相结合的理论。韩非“以法为本”的主张得到现实的实践,成为当代的主流思想。 

2.写作题 请从《韩非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答: 白璧三献bái bì sān xiàn 
注释: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出处:见《韩非子·和氏》。  

学成语‘’白璧三献‘’有感  
璞玉三呈招刖足,妻儿何以赖生存。 
若思富贵凭君力,莫想官家救棘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1

帖子

45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21: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员:潘江荣
成语典故班第24课作业
一、简要回答《兵略》篇中的军事理论思想。
答:《兵略》篇中的军事理论思想《兵略》篇,代表了西汉初期的军事理论水平,其主要思想如下: 其一,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政治上的得失。首先,政治上得道,军事上才能取胜。 再次,《兵略》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 其二,比较精辟地论述了军事行动中动与静的辩证关系。 《兵略》认为,军队出击,要如神出而鬼行,运于无形,出于不意,使敌人无法察觉,莫知其所之、莫知其所集,以达到出敌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兵略》同时认为,军队不动则已,动则应发如疾风,疾如骇龙,若从地出,若从天下,使敌人未见其发,固已至矣。 为此,《兵略》强调军队采取行动前一定要在思想上、装备上、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出击,就当以生击死,以盛乘衰,以疾掩迟,以饱制饥,这样就如同以水灭火,以汤沃雪,何往而不遂,何之而不用达。为了保证兵出而不徒归,《兵略》还指出,善于指挥作战的军事将领,必须掌握三势、二权。 《兵略》认为,己方应相应调整部署,待敌动做,侍机出击。若己方已先敌而动,也要尽力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变我静而敌动,重新掌握主动。 其三,为将帅具体提出了一些统兵、用兵之要。 ①将帅必须使部下与自己同心齐力。 ②将帅要善于利用天道、地利、人和及兵势。 ③将帅要威义并用,要能与士卒同甘共苦。 ④将帅必须具备三隧、四义、五行、十守等能力或品质。 ⑤将帅要善于利用己方之实,攻敌方之虚。  二、写作题
1.请从《淮南子》中,选择其中的一条成语或N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2.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答: 敖世轻物
注释:敖,通‘傲’。鄙视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出处:《淮南子.齐俗训》敖世轻物,不污于俗。
学成语‘敖世轻物’有感  
惹祸皆因强出头,何如谦逊入人流。
交朋若论身尊贱,早晚江湖会覆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1

帖子

45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21: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员:潘江荣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25讲作业  
一、填空题
二、1.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法)、(名)、(道)、(阴阳)、(墨)、(小说)、(纵横)、(兵)、(医)、(农)、(杂)。中国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
3.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4.《文子》一书阐明了(文子)的哲学思想,它发展了(道家)的学说,同时又吸收了同期其它(学派)的某些思想,进一步完善了(老子)的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三、创作题。 本课学习了文子、管子,请从中找出的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之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答: 百年树人 注释: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七绝.吟园丁
国靠人才顶厦厅,栋梁仰仗好园丁。
青丝化雪明窗里,倩影终生学子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1

帖子

45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21: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员潘江荣
成语典故班第26课作业
一、填空题
1.《吴子》又称(吴子兵法)、(吴起兵法),是一部兵法著作。全书分为(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和(励士)等6篇。
2.孙武,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子兵法》阐述了(战争中)制胜敌人的规律,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二、写作题 本课的成语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兵家思想,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与军事题材有关,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①作品必须与军事题材有关,必须具有正能量。
②请列出与之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答:成语 知己知彼
注释: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出处:《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七绝.了敌应周详
莫凭险要就矜强,应晓蛇巢毁水塘。
不察军情终失败,作囚面壁断愁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1

帖子

45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21: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员潘江荣  
成语典故班第27课作业
一、填空题
1.《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而《本经阴符七术》、《关令尹喜内传》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用以修心修身。《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  
2.《鹖冠子》是先秦典籍,其说大抵本于黄老而杂以刑名。其中的(易学)与(数术学)等学术思想,体现了先秦时期(哲学思想)丰富内涵 。其所提 “ 元气” 思想, 上承(老子)道气关系论, 下启(两汉)“ 元气” 论思潮, 中与《列子》 、《吕氏春秋》 (互相)印证, 成为先秦黄老学派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3.《文中子说》系王通和门人的问答笔记,体仿(论语)敷衍成书,由王氏家人定为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10篇行世。提出了(三教合一)的思想,为后世所重视。在哲学上此书提出以(气)、(形)、(识)分别作为天、地、人的特点,含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因素。
4.《邓析子》相传为春秋时代名家的(邓析)所作,分为(无厚)与(转辞)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二、创作题。 请从本课成语中找出一条,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答: 白首北面
注释:北面古以南面为尊,北面为卑,此指学生敬师之礼。谓年老犹拜师受业。
出处:《文中子·立命》夫子十五为人师焉,陈留王孝逸先达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岂以年乎?”  
七绝.求学须谦
学问欲求心必谦,不惶皓首向南瞻。
投师白石近而立,画界扬名已捻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1

帖子

45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21: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员潘江荣  
成语典故班第28课作业
一、填空题
1、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24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排列,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 (魏)、(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 (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2、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十四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脉络贯通,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近(4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
3、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二、写作题 本课学习了史记,请从中找出的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之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答: 察见渊鱼
注释:渊深潭。能看清深水中的鱼。比喻为人过于精明。
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且夫‘察见渊鱼,不祥’。”  
七绝.老实做人
处事谦虚别太精,无须得势露狰狞。
池塘有鳜莫抓尽,利益均沾络众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1

帖子

45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21: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员潘江荣
成语典故班第29课作业
一、填空题
1.《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2.《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3.《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
二、写作题 本课学习了汉书、后汉书,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答:解剑拜仇
注释:指息争释怨。
出处:汉许荆兄子世尝杀人,仇者将杀世,荆乃跪拜仇者曰兄早没,只一子,原杀身代之。”仇者曰许掾郡中称贤,何敢相侵!”因解剑去。事见《汉书·许荆传》。  
七绝.遵守法理情
为人忍让少纷争,凡事遵承法理情。
有错能言敢担责,拜仇解剑效许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23:12 , Processed in 0.08880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