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红叶秋歌作业汇总

[复制链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3-11 21: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画蝶1 于 2021-3-12 22:25 编辑

红叶秋歌
成语典故班第20课作业
一、简要回答庄子的辨证思想。
答: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照庄子的逻辑,道是无分别、无界的混沌,因而它不是理性的对象:“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素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一方面,道是真实存在的,所谓“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所以道是有;另一方面,道又不同于具体之存在,它“无为无形”,因而道又是无。但它不是虚空之无,而是涵盖了万有的无。所以道既派生了万物,又不滞于万物中,表现出超越性与内在性的统一。
一方面,道是真实存在的,所谓“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所以道是有;另一方面,道又不同于具体之存在,它“无为无形”,因而道又是无。但它不是虚空之无,而是涵盖了万有的无。所以道既派生了万物,又不滞于万物中,表现出超越性与内在性的统一。
所以道既派生了万物,又不滞于万物中,表现出超越性与内在性的统一。由此也决定了人对道的认识既不能是简单的经验认识,也不能是理性的逻辑推理,而必须是物我、主客为一的内在观照,即超验的形上学的观照。庄子曾说:“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二、写作题
1、出自庄子的成语一共有400多条,请选择其中的成语一条,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成语
苌弘碧血cháng hóng bì xuě
注释:形容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苌弘春秋时周大夫,又称苌叔。碧青绿色的玉石。
出处:《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绝句

                         青春祭
                   ——刘胡兰
                          吴德祥
热血长歌撼宇穹,断头台写卫国忠。
青春有爱狼烟寄,只为江山万代红。
注:韵为《平水韵》上平声一东。
                      2021年2月5日

2、要求:请列出所有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关于庄子的部分成语
1).哀莫大于心死
注释: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爱人利物
注释:爱护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出处:《庄子·天地》爱人利物之谓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3-11 21: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画蝶1 于 2021-3-11 21:53 编辑

红叶秋歌
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
一、简答题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答:三个学习故事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学到一点就满足了。正如我们学习诗词,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要深入研究学习诗词的起承转合,不能只停留于表面,要深入挖掘主题进行创作,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成语:
愚公移山 :
释义
传说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他下决心要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回答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凿去一点就少一点,终有一天要凿平的。”(见于《列子·汤问》)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出处
清·黄宗羲《张苍水墓志铭》:“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常人藐为说铃;贤圣指为血路也。”
例句
我们要用~的精神治脏治乱治差,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近义
持之以恒  铁杵磨针  精卫填海  
铁杵成针  锲而不舍

绝句一首

                            自勉
                          吴德祥
学海弄潮勤作舟,乘风万里志方遒。
前程何问千般苦?惟愿欣荣一季收。
注:韵为《平水韵》下平声十一尤。
                       2021年3月11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3-11 21: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叶秋歌
成语典故班第22课作业
一、简答墨子的十大思想主张?
答:墨子的十大思想主张:1)政治思想、2)兼爱非攻、3)天志明鬼、4)尚同尚贤、5)节用节葬、6)非乐非命、7)军事思想、8)哲学思想、9)逻辑学、10)科学思想
二、写作题
请从《墨子》中,选择其中的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例:任重致远
释义:指负载沉重而能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前景,做出宏伟的业绩。
出处
《周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近义
任重道远  引重致远
全力以赴  负重致远

绝句一首

                          春红战地
——为在中印边境冲突中牺牲的官兵而写
赤手丹心撼宇穹,千难万险爱犹忠。
从容喋血沙场处,留作春天点点红。
注:韵为《平水韵》上平声一东。
                           2021年3月8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3-11 21: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画蝶1 于 2021-5-25 21:49 编辑

红叶秋歌
成语典故班第23课作业
成语典故班第23课作业
成典红叶秋歌

1.简答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韩非的法治思想是以进化的历史观作为推行法治的理论基础,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作为奋斗理想和目标,以“以法治国”作为他思想学说的核心,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他观察事物和斗争的武器,它们有机联系,浑然一体,构成了韩非的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韩非的法治思想适应了中国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需要,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过程中起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韩非的法治思想在后世有它一定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其“ 法、术、势” 相结合的理论。韩非“以法为本”的主张得到现实的实践,成为当代的主流思想。
2.写作题
请从《韩非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成语
清廉正直
释义
清白廉洁,为人正直不阿。
出处
《韩非子·奸劫弑臣》:“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以求生,凶不几矣。”

绝句一首

                            咏竹
                          吴德祥
虚怀淡雅志凌空,亮节清修四季同。
尽报安平归素意,从容若谷自高风。
: 韵为《平水韵》上平声一东。
                     2021年3月18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3-11 21: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画蝶1 于 2021-5-25 21:50 编辑

红叶秋歌
成语典故班第24课作业

一、简要回答《兵略》篇中的军事理论思想。
:《兵略》篇,代表了西汉初期的军事理论水平,其主要思想如下:
其一,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政治上的得失。首先,政治上得道,军事上才能取胜。《兵略》认为:兵,失道而弱,得道而强;将,失道而拙,得道而工(精明);国,得道而存,失道而亡。所谓道者,即是与天地顺、与四时合的最高行为准则。得道者,众之所助,虽弱必强;失道者,众之所去,虽大必亡。
二、写作题
1.请从《淮南子》中,选择其中的一条成语或N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2.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宁静致远
释义
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远大的目标。
出处
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淮南子:主术训》片段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是故非澹泊(同:淡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例句
高老师常用诸葛亮的“淡泊明志,~”作为自己言行的准则。
近义
高风亮节  恬淡寡欲  淡泊名利
反义
急功近利

淡泊名利
释义
轻视外在的名声与利益。
近义
坦荡无私  宁静致远
反义
急功近利

绝句一首

                            咏兰
                          吴德祥
高怀素雅逸清扬,蕙质陶情品自芳。
幽谷和融新结义,贞贤便作爱悠长。
:韵为《平水韵》下平声七阳。
                       2021年3月24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21: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第二十五讲作业
成典红叶秋歌

一、填空题
1.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中国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
2.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3.《文子》一书阐明了(文子)的哲学思想,它发展了(道家)的学说,同时又吸收了同期其它(学派)的某些思想,进一步完善了(老子)的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创作题。
本课学习了文子、管子,请从中找出的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之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成语:
柔风甘雨 
柔:温和。和煦的春风和及时的春雨。泛指和风细雨。
出处
春秋·齐·管仲《管子·四时》:“然则柔风甘雨乃至,百姓百寿,百虫乃蕃。”

绝句一首
                        春韵中华
                          吴德祥
莺声柳暗尽春融,绿野清流万象风。
百韵欣开和雅意,芳华犹看九州同。
注:韵为《平水韵》上平声一东。
                         2021年4月2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21: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6课作业
成典红叶秋歌

一、填空题
1.《吴子》又称(《吴子兵法》)、(《吴起兵法》),是一部兵法著作。全书分为(《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和(《励志》)等6篇。
2.孙武,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兵经)、(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子兵法》阐述了(战争中)制胜敌人的规律,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二、写作题
本课的成语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兵家思想,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与军事题材有关,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①作品必须与军事题材有关,必须具有正能量。
②请列出与之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成语:

出奇制胜
注释:奇奇兵,奇计;制制服。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出处:《孙子·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绝句一首

           赤壁之战感怀(新韵)
                        吴德祥
江山一统竟成空,狂妄骄兵斗志穷。
楚水飙风难再有,三国鼎立各西东。
注:①楚水,指曹操失利于与孙权刘备的水上之战;②韵为《平水韵》上平声一东。
                   2021年4月14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21: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7课作业
成典红叶秋歌

一、填空题
1.《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而《本经阴符七术》、《关令尹喜内传》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用以修心修身。《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
2.《鹖冠子》是先秦典籍,其说大抵本于黄老而杂以刑名。其中的(易学)与(数术学)等学术思想,体现了先秦时期(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 。其所提 “ 元气” 思想, 上承(老子)道气关系论, 下启(两汉)“ 元气” 论思潮, 中与《列子》 、《吕氏春秋》 (互相)印证, 成为先秦黄老学派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3. 《文中子说》系王通和门人的问答笔记,体仿(《论语》)敷衍成书,由王氏家人定为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10篇行世。提出了(“三教合一”)的思想,为后世所重视。在哲学上此书提出以(气)、(形)、(识)分别作为天、地、人的特点,含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因素。
4.《邓析子》相传为春秋时代名家的(邓析)所作,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二、创作题。
请从本课成语中找出一条,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成语:临危不惧
注释: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出处:《邓析子·无厚》死生自命,贫富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绝句一首:

       为中印边境牺牲的官兵而写
                         吴德祥
丹心一曲撼苍穹,受命临危戍国忠。
血染关河家万里,芳华是处映春红。
注:韵为《平水韵》上平声一东。
                   2021年4月23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21: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8课作业
成典红叶秋歌

一、填空题
1、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24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排列,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2、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十四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脉络贯通,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
3、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二、写作题
本课学习了史记,请从中找出的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之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尝胆卧薪
注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绝句一首

                     题高考学子
                         吴德祥
不畏艰难向苦心,书山绝顶志登临。
悬梁刺股襟怀远,折桂蟾宫自好音。
注:韵为《平水韵》下平声十二侵。
                    2021年4月29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21: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9课作业
成典红叶秋歌

一、填空题
1.《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2.《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朝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3.《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
二、写作题
本课学习了汉书、后汉书,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成语

安国富民
注释: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出处:《汉书·汲黯传》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

绝句一首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记
                         吴德祥
百年风雨越沧桑,大梦新开续伟煌。
谁舞红旗昭日月?神州是处动天章。
注:韵为《平水韵》下平声七阳。
                     2021年5月12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15:14 , Processed in 0.0595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