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23课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3-19 11: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3课
91-随心

一、简答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答: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以法治国
韩非的法治思想是以进化的历史观作为推行法治的理论基础,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作为奋斗理想和目标,以“以法治国”作为他思想学说的核心,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他观察事物和斗争的武器,它们有机联系,浑然一体,构成了韩非的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韩非著作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韩非着重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体。他推崇商鞅和申不害,同时指出,申商学说的最大缺点是没有把法与术结合起来。其次,申、商学说的第二大缺点在于“未尽”,“申子未尽于术,商君未尽于法”(《韩子·定法》)。韩非按照自己的观点,论述了术、法的内容以及二者的关系,他认为,国家图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权术,同时臣下必须遵法。同申不害相比,韩非的“术”主要在“术以知奸”方面有了发展。他认为,国君对臣下,不能太信任,还要“审合刑名”。
在法的方面,韩非特别强调了“以刑止刑”思想,强调“严刑” “重罚”。他认为,光有法和术还不行,必须有“势”做保证。“势”,即权势,政权,就是君主的权力和地位,可以理解为国家权威。他赞赏慎到所说的“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难者》),提出了“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难势》)的论点。
韩非的法治思想适应了中国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需要,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过程中起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②法不阿贵
韩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这是对中国法治思想的重大贡献,对于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儒家讲究“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而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更把它发展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即使是对高贵的人,有权势的人也不徇情。
③以法为教
韩非主张以法为教,意思就是除了制订法律以外,还必须要宣传法律,普及法律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遵守法律,运用法律,使整个社会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风气。以法为教是秦代施行政策,加强思想法制,巩固中央集权的标志之一。
韩非的法治思想在后世有它一定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其“ 法、术、势” 相结合的理论。韩非“以法为本”的主张得到现实的实践,成为当代的主流思想。

二、写作题
请从《韩非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一鸣惊人》

御街行 一鸣惊人

风云得力登蟾榜,未负却、多年向。欢声相庆喜颜开,豪意频添千丈。寒窗梦笔,书山勤步,都做平生畅。
和风正好晴辉爽,走马处、为佳赏。安排随步彩云生,应是相逢舒放。青衫载酒,凤歌初度,教倩韶华唱。

点评

作业认真,学习了。  发表于 2021-3-19 13: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99

帖子

7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99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3-19 13:31: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3课作业
05-紫璇
1.简答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韩非的法治思想是以进化的历史观作为推行法治的理论基础,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作为奋斗理想和目标,以“以法治国”作为他思想学说的核心,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他观察事物和斗争的武器,它们有机联系,浑然一体,构成了韩非的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韩非的法治思想适应了中国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需要,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过程中起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2.写作题
请从《韩非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千秋万代
注释:一千年,一万代。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
出处:《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恬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

渔歌子.风景如画
文/紫璇
绿水青山紫燕飞。风景如画彩云追。
垂柳荡,玉兰依。香风萦绕不思归。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认真,学习了,点赞!  发表于 2021-3-19 1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85

帖子

18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5
发表于 2021-3-19 19: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兰兮九畹 于 2021-3-19 19:46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23课作业
九畹

1.简答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答:韩非的法治思想是以进化的历史观作为推行法治的理论基础,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作为奋斗理想和目标,以“以法治国”作为他思想学说的核心,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他观察事物和斗争的武器,它们有机联系,浑然一体,构成了韩非的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韩非著作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韩非着重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体。他推崇商鞅和申不害,同时指出,申商学说的最大缺点是没有把法与术结合起来。其次,申、商学说的第二大缺点在于“未尽”,“申子未尽于术,商君未尽于法”(《韩子•定法》)。
韩非按照自己的观点,论述了术 法的内容以及二者的关系,他认为,国家图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权术,同时臣下必须遵法。同申不害相比,韩非的“术”主要在“术以知奸”方面有了发展。他认为,国君对臣下,不能太信任,还要“审合刑名”。 在法的方面,韩非特别强调了“以刑止刑”思想,强调“严刑” “重罚”。他认为,光有法和术还不行,必须有“势”做保证。“势”,即权势,政权,就是君主的权力和地位,可以理解为国家权威。他赞赏慎到所说的“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难者》),提出了“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难势》)的论点。
韩非的法治思想适应了中国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需要,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过程中起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2.写作题
请从《韩非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七绝  题孤掌难鸣
百花绽放是春歌,独木成林沙石多。
孤自拾柴火难旺,尘间所乐在人和。


孤掌难鸣----
成语解释 孤:单独;鸣:叫。比喻发出声音。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一个人力量薄弱;难以成事。
成语出处韩非《韩非子 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9

帖子

1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9
发表于 2021-3-20 10:30: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画蝶1 于 2021-3-20 20:53 编辑

学员潘江荣
成语典故班第23课作业

1 .简答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答: ⑴以法治国 韩非的法治思想是以进化的历史观作为推行法治的理论基础,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作为奋斗理想和目标,以“以法治国”作为他思想学说的核心,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他观察事物和斗争的武器,它们有机联系,浑然一体,构成了韩非的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⑵法不阿贵 韩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这是对中国法治思想的重大贡献,对于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⑶以法为教 韩非主张以法为教,意思就是除了制订法律以外,还必须要宣传法律,普及法律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遵守法律,运用法律,使整个社会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风气。以法为教是秦代施行政策,加强思想法制,巩固中央集权的标志之一。 韩非的法治思想在后世有它一定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其“ 法、术、势” 相结合的理论。韩非“以法为本”的主张得到现实的实践,成为当代的主流思想。

2.写作题 请从《韩非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答: 白璧三献bái bì sān xiàn
注释: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出处:见《韩非子·和氏》。  

学成语‘’白璧三献‘’有感  
璞玉三呈招刖足,妻儿何以赖生存。
若思富贵凭君力,莫想官家救棘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081

帖子

15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81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1-3-20 21: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香山红叶飘 于 2021-3-20 21:22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23课作业,香山红叶飘

一、简答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答: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⑴以法治国
韩非的法治思想是以进化的历史观作为推行法治的理论基础,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作为奋斗理想和目标,以“以法治国”作为他思想学说的核心,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他观察事物和斗争的武器,它们有机联系,浑然一体,构成了韩非的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韩非著作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韩非着重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体。他推崇商鞅和申不害,同时指出,申商学说的最大缺点是没有把法与术结合起来。
其次,申、商学说的第二大缺点在于“未尽”,“申子未尽于术,商君未尽于法”(《韩子·定法》)。韩非按照自己的观点,论述了术、法的内容以及二者的关系,他认为,国家图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权术,同时臣下必须遵法。同申不害相比,韩非的“术”主要在“术以知奸”方面有了发展。他认为,国君对臣下,不能太信任,还要“审合刑名”。
在法的方面,韩非特别强调了“以刑止刑”思想,强调“严刑” “重罚”。他认为,光有法和术还不行,必须有“势”做保证。“势”,即权势,政权,就是君主的权力和地位,可以理解为国家权威。他赞赏慎到所说的“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难者》),提出了“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难势》)的论点。
韩非的法治思想适应了中国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需要,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过程中起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⑵法不阿贵
韩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这是对中国法治思想的重大贡献,对于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儒家讲究“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而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更把它发展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即使是对高贵的人,有权势的人也不徇情。
⑶以法为教
韩非主张以法为教,意思就是除了制订法律以外,还必须要宣传法律,普及法律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遵守法律,运用法律,使整个社会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风气。以法为教是秦代施行政策,加强思想法制,巩固中央集权的标志之一。
韩非的法治思想在后世有它一定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其“ 法、术、势” 相结合的理论。韩非“以法为本”的主张得到现实的实践,成为当代的主流思想。

二、写作题
请从《韩非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七绝•守株待兔
文/香山红叶飘

走兔田间折颈亡,
俄然忽撞一树桩。
守株待获堪能再?
哂笑愚人懒且僵。

注:守株待兔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五蠹》


点评

问好,作业完成的很认真。  发表于 2021-3-25 2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910

帖子

294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4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3-20 22: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3课作业
蓝色星空
一、简答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答: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⑴以法治国
韩非的法治思想是以进化的历史观作为推行法治的理论基础,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作为奋斗理想和目标,以“以法治国”作为他思想学说的核心,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他观察事物和斗争的武器,它们有机联系,浑然一体,构成了韩非的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韩非著作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韩非着重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体。他推崇商鞅和申不害,同时指出,申商学说的最大缺点是没有把法与术结合起来。
其次,申、商学说的第二大缺点在于“未尽”,“申子未尽于术,商君未尽于法”(《韩子·定法》)。韩非按照自己的观点,论述了术、法的内容以及二者的关系,他认为,国家图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权术,同时臣下必须遵法。同申不害相比,韩非的“术”主要在“术以知奸”方面有了发展。他认为,国君对臣下,不能太信任,还要“审合刑名”。
在法的方面,韩非特别强调了“以刑止刑”思想,强调“严刑” “重罚”。他认为,光有法和术还不行,必须有“势”做保证。“势”,即权势,政权,就是君主的权力和地位,可以理解为国家权威。他赞赏慎到所说的“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难者》),提出了“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难势》)的论点。
韩非的法治思想适应了中国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需要,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过程中起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⑵法不阿贵
韩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这是对中国法治思想的重大贡献,对于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儒家讲究“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而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更把它发展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即使是对高贵的人,有权势的人也不徇情。
⑶以法为教
韩非主张以法为教,意思就是除了制订法律以外,还必须要宣传法律,普及法律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遵守法律,运用法律,使整个社会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风气。以法为教是秦代施行政策,加强思想法制,巩固中央集权的标志之一。
韩非的法治思想在后世有它一定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其“ 法、术、势” 相结合的理论。韩非“以法为本”的主张得到现实的实践,成为当代的主流思想。

二、写作题
请从《韩非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道不拾遗:
解释:遗,丢失的东西。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也作“路不拾遗”。
出处:《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七绝.路不拾遗
文/蓝色星空
清平世界世人怀,气正风清闲做差。
路不拾遗牢划地,都尊文王治国佳。

点评

主题紧紧围绕成语“道不拾遗”而作,说明当今的社会风气还是比较好!  发表于 2021-3-21 19: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1

帖子

45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3-21 21: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3课作业
成典红叶秋歌

1.简答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答:韩非的法治思想是以进化的历史观作为推行法治的理论基础,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作为奋斗理想和目标,以“以法治国”作为他思想学说的核心,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他观察事物和斗争的武器,它们有机联系,浑然一体,构成了韩非的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韩非的法治思想适应了中国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需要,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过程中起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韩非的法治思想在后世有它一定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其“ 法、术、势” 相结合的理论。韩非“以法为本”的主张得到现实的实践,成为当代的主流思想。
2.写作题
请从《韩非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成语
清廉正直
释义
清白廉洁,为人正直不阿。
出处
《韩非子·奸劫弑臣》:“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以求生,凶不几矣。”

绝句一首

                            咏竹
                          吴德祥
虚怀淡雅志凌空,亮节清修四季同。
尽报安平归素意,从容若谷自高风。
注 : 韵为《平水韵》上平声一东。
                     2021年3月18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1

帖子

45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3-21 21: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23课作业跟帖处
1.001绝谷画蝶√
2.庶陋斋主√
3.一瓯茶√
4.霹雳√
5.蓝天√
6.一点春√
7.翰墨韵香√
8.浪淘沙√
9.荷叶√
10.晓风残月√
11.有凤来仪(青岛)√
12.水晶
13.水冰泪√
14.石桥月√
15.丁木√
16.千花若素√
17.若隐天涯✓
18.二顷田√
19.静思
20.随心√
21.紫璇√
22.九畹√
23.潘江荣√
24香山红叶飘√
25.蓝色星空
26.红叶秋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43

帖子

7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3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1-3-27 14: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016戈平 成语典故班第23课作业 一、简答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答: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⑴以法治国 韩非的法治思想是以进化的历史观作为推行法治的理论基础,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作为奋斗理想和目标,以“以法治国”作为他思想学说的核心,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他观察事物和斗争的武器,它们有机联系,浑然一体,构成了韩非的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韩非著作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韩非着重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体。他推崇商鞅和申不害,同时指出,申商学说的最大缺点是没有把法与术结合起来。 其次,申、商学说的第二大缺点在于“未尽”,“申子未尽于术,商君未尽于法”(《韩子·定法》)。韩非按照自己的观点,论述了术、法的内容以及二者的关系,他认为,国家图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权术,同时臣下必须遵法。同申不害相比,韩非的“术”主要在“术以知奸”方面有了发展。他认为,国君对臣下,不能太信任,还要“审合刑名”。 在法的方面,韩非特别强调了“以刑止刑”思想,强调“严刑” “重罚”。他认为,光有法和术还不行,必须有“势”做保证。“势”,即权势,政权,就是君主的权力和地位,可以理解为国家权威。他赞赏慎到所说的“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难者》),提出了“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难势》)的论点。 韩非的法治思想适应了中国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需要,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过程中起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⑵法不阿贵 韩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这是对中国法治思想的重大贡献,对于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儒家讲究“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而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更把它发展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即使是对高贵的人,有权势的人也不徇情。 ⑶以法为教 韩非主张以法为教,意思就是除了制订法律以外,还必须要宣传法律,普及法律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遵守法律,运用法律,使整个社会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风气。以法为教是秦代施行政策,加强思想法制,巩固中央集权的标志之一。 韩非的法治思想在后世有它一定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其“ 法、术、势” 相结合的理论。韩非“以法为本”的主张得到现实的实践,成为当代的主流思想。  二、写作题 请从《韩非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习作:     《七绝不耻最后.》  田径操场人马喧,助跑鼓劲震连天。 君看不耻后来者,自立自強自向前。  成语: 不耻最后 注释: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底,就能达到目的。 出处:《韩非子·喻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3206

帖子

320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0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3-27 18: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3课作业

77/七七
1.简答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韩非子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法令制度。韩非子主张由国家制定法令,向全国公布,除国君外,所有臣民都必须遵守。做到“法不阿贵”,法律不袒护权贵。这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具有进步意义。韩非子主张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同时韩非子主张用严刑峻法统治人民,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加强封建专制的要求。他的主张,得到秦王赢政的赏识,秦统一后的许多政治措施,都是韩非子学说的应用和发展。
韩非子法家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2.写作题
请从《韩非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QQTempSys\`7_{~]GF$3{MOQ4V_}PH]YC.pnghttp://chinaxiaoyucu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1555&extra=
不耻最后 - 百度汉语
拼音
[bù chǐ zuì hòu]

释义
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出处
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例句
记得韩非子曾经教人以竞马的要妙,其一是‘~’。

七绝.不耻最后
七绝.不耻最后
文/七七
先知后觉因人异,大道无边有志临。
莫笑蜗牛行缓缓,功深铁棒亦成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5 03:30 , Processed in 0.10278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