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40课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176

主题

5154

帖子

51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55

贵宾会员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8-4 22: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40课作业:
73-独舞者

一、填空题
1.词语在(汉语)中多由四个字组成,是实用的(固定词组)。“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常用的形式。
2.四字格词语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它一般由分成前后两部分的(四个语素)构成。从(语法)关系看,词语中前后两个部分可以是主谓、动宾、偏正或者并列关系。从结构上看,四字格成语是由(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组成。
3.(四个)字音节鲜明清晰,许多成语念起来抑扬顿挫,起落跌宕,十分和谐,具有(语音上)的美感,使用他们能够增强(音律)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成语还有(比喻)、(夸张)对照、讽刺、引语等修辞作用,尤其是作为(引语),不但使自己的论证具有(说服力),文章有(战斗性),而且使语言生动活泼。
二、辨别成语
请大家根据本课中的成语,找出你喜欢的10条成语,解释并注明出处,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此题请独立完成!可百度。
请大家根据本讲小学语文必考四字词语200条中,找出你喜欢的5条成语,解释并注明出处,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此题请独立完成!可百度。

答: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xiàng,近义词:项庄舞剑,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
解释: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②人为刀俎(zǔ),我为鱼肉: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这个成语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近义词】:任人宰割
【用法】: 作定语、分句;指处于被动局面。
【故事】: 楚汉相争时,项羽屯兵40万在新丰鸿门,谋士范增设计要除掉刘邦。刘邦依约赴鸿门宴,范增请项庄舞剑助兴,意图杀害刘邦。张良叫来樊哙,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与樊哙商议如何逃走,樊哙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③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示例】:老夫一生公廉正直,与人~。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
【近义词】:鸡犬不惊、道不拾遗
【反义词】:胡作非为、无恶不作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韩信因得不到项羽的重用就投奔刘邦,在丞相萧何的推荐下,刘邦拜他为大将,刘邦问韩信有什么高见。韩信把刘邦与项羽进行一番对比,说刘邦的军队与项羽的军队不同,对百姓的利益秋毫无犯,可以得天下。

④劳苦功高:形容做事勤苦而功劳很大。多用以慰问和赞颂别人。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
【近义词】功德无量、公垂竹帛
【反义词】劳而无功、徒劳无益,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刘邦率军攻占秦都咸阳后驻守函谷关,项羽听说刘邦攻占咸阳,就气急败坏在鸿门摆宴席请刘邦。席间项庄舞剑助兴想借机杀刘邦。樊哙赶紧拔剑上前对项羽说:“沛公恭候大王的到来,没有封侯,你却要杀如此劳苦功高的人?”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A《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八回:“王贲捷书至咸阳,秦王大喜,赐王贲手书,略曰:将军一出而平燕及代,奔驰二千余里,方之乃父,劳苦功高,不相上下。”
B、这是决战的最后五分钟了!这一班劳苦功高的“英雄”,手颤颤地举着“胜利之杯”,心头还不免有些怔忡不定。——茅盾《子夜》十五
C、张恨水《啼笑因缘续集》八回:”今天晚上,她母亲和她细细一谈,也许她就知道我对于她劳苦功高,会有所感动了。

⑤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干大事不用顾及小的礼节,讲大礼节不用顾及小的责备。 大行:大的作为。细谨:小的谨慎。不辞:不怕。小让:小的谦让。 出处:《史记》中的项羽本纪。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沛公在鸿门宴上出来后,项王派都尉陈平来叫沛公。   
译文:沛公对樊哙说:“现在我出来,没有来得及告辞,怎么办?”樊哙说:“干大事不必顾及小的礼节,讲大节无须讲究小得谦让,如今人家好比是刀子砧板,而我们好比是鱼是肉,还告辞干什么!”于是一行人离开那里,让张良留下来向项王致歉。
       
⑥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出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源诗》的序)
【近义词】: 洞天福地
【反义词】: 人间地狱
【歇后语】: 陶渊明的理想
【灯谜】: 空中仙阁
【用法】: 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结构】:偏正式

⑦豁然开朗: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该词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突然间开阔了思路。
【近义词】
茅塞顿开、大彻大悟、如梦初醒、醍醐灌顶、豁然贯通、豁然省悟、恍然大悟、顿开茅塞、豁然开阔、豁然开旷
【反义词】百思莫解、大惑不解、百思不解、一窍不通。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成语典故:
晋朝时期,陶渊明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毅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归隐。他在《桃花源记》中构想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太平世界:“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⑧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出自晋·陶潜《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成语举例:这简直是不伦不类的态度,但他却怡然自乐,认为是义薄云天,忠贯日月,大有关云长“降汉不降曹”的气概。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 复辟谬说》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怡然自得、怡然自足、怡然自娱
       
⑨与世隔绝:与世隔绝是一个汉语成语,是指与文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罕至的极偏僻地方。出自《泰山极顶》。
成语出处:杨朔《泰山极顶》:“他们还过着这种单个的生活,未免太与世隔绝了吧?”
【近义词】:人迹罕至、渺无人烟、世外桃源
【反义词】:熙熙攘攘、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指偏僻或封闭
示例:这个山区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

⑩无人问津:成语解释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比喻无人过问。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人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无人问津兼语式;作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近义词:置之不理
反义词:门庭若市

点评

学习同学佳作  发表于 2021-8-4 2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7

帖子

401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401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1-8-4 22: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3206

帖子

320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0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8-5 07: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0课作业:若隐天涯
一、填空题
1.词语在(汉语)中多由四个字组成,是实用的(固定词组)。“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常用的形式。
2.四字格词语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它一般由分成前后两部分的(四个语素)构成。从(语法)关系看,词语中前后两个部分可以是主谓、动宾、偏正或者并列关系。从结构上看,四字格成语是由(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组成。
3.(四个)字音节鲜明清晰,许多成语念起来抑扬顿挫,起落跌宕,十分和谐,具有(语音上)的美感,使用他们能够增强(音律)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语还有(比喻)、(夸张)对照、讽刺、引语等修辞作用,尤其是作为(引语),不但使自己的论证具有(说服力),文章有(战斗性),而且使语言生动活泼。
二、辨别成语
请大家根据本课中的成语,找出你喜欢的10条成语,解释并注明出处,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此题请独立完成!可百度。
按以下格式完成答题:
1.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出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源诗》的序)
【近义词】:洞天福地
【反义词】:人间地狱
【歇后语】:陶渊明的理想
【灯谜】:空中仙阁
【用法】: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结构】:偏正式
1.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近义词】: 见微知著、落叶知秋
2. 五彩缤纷: 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出处】: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铺设得五彩缤纷,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
【近义词】: 五颜六色、万紫千红
【反义词】: 一成不变
【灯谜】: 焰火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颜色繁多
3. 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出处】: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近义词】: 沧海一粟、一丝一毫
【反义词】: 不计其数、举不胜举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微不足道
4. 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出处】: ·阮大铖《燕子笺·购幸》:“此是十拿九稳,必中的计较。”
【近义词】: 万无一失、稳操胜券、稳拿把纂
【反义词】: 漏洞百出、破绽百出
【歇后语】: 罐里逮王八;一双手捧酒壶
【灯谜】: 瓮中捉鳖;一指痉挛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指很有把握
5. 自怡然乐:形容高兴而满足。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出自晋·陶潜《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成语举例:〖示例〗这简直是不伦不类的态度,但他却怡然自乐,认为是义薄云天,忠贯日月,大有关云长“降汉不降曹”的气概。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 复辟谬说》
常用程: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怡然自得、怡然自足、怡然自娱
6. 虚怀若谷:
胸怀像山谷那样的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
《老子·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谷:山谷。
近义:
平易近人,心怀若谷,器欲难量,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耻下问,不矜不伐,大智若愚
反义:
从谏如流,目中无人,妄自菲薄
7. .明珠暗投:
释义:
把闪闪发光的珍珠投到黑暗的地方。《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而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后用“明珠暗投”比喻贵重的东西落到不识货的人手里。也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或好人误入了歧途。
出处: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的璧,以暗投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近义:弃明投暗,明珠投暗
反义:弃暗投明
8. 莺歌燕舞
释义:
黄莺歌唱,燕子飞舞,形容大好春光或比喻大好形势:大地春回,~。
出处:
·苏轼《报锦亭》:“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例句:
春日的花园里,到处~,花红柳绿。
近义:
鸟语花香,莺歌蝶舞,燕舞莺啼,燕舞莺歌,莺吟燕舞
反义:
鸡犬不宁,坐薪悬胆,鸡飞狗跳
9. 草木皆兵
解释: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用法:草木皆兵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神经过敏。
近义词:风声鹤唳、杯弓蛇影
反义词:若无其事、稳如泰山、措置裕如
成语例子: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草木皆兵,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九回)
10. 风雨同舟
解释:舟:船。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成语用法:风雨同舟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同舟共济、休戚相关
反义词:过河拆桥、背信弃义
成语例子:他俩是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战友。

点评

作业很认真,答题正确无误。  发表于 2021-8-5 22:28
作业认真,正确无误。  发表于 2021-8-5 09: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86

帖子

34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4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8-5 09: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0课作业:
010-千花若素

一、填空题
1.词语在(汉语)中多由四个字组成,是实用的( 固定词组)。“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常用的形式。
2.四字格词语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它一般由分成前后两部分的()构成。从(四个语素)关系看,词语中前后两个部分可以是主谓、动宾、偏正或者并列关系。从结构上看,四字格成语是由(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组成。
3.(四个)字音节鲜明清晰,许多成语念起来抑扬顿挫,起落跌宕,十分和谐,具有(语音上)的美感,使用他们能够增强(音律)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语还有(比喻)、(夸张)对照、讽刺、引语等修辞作用,尤其是作为(引语),不但使自己的论证具有(说服力),文章有(战斗力),而且使语言生动活泼。

二、辨别成语
请大家根据本课中的成语,找出你喜欢的10条成语,解释并注明出处,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此题请独立完成!可百度。
按以下格式完成答题:
1.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出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源诗》的序)
【近义词】:洞天福地
【反义词】:人间地狱
【歇后语】:陶渊明的理想
【灯谜】:空中仙阁
【用法】: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结构】:偏正式

如鱼得水
解释: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用法:如鱼得水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褒义。
近义词:如虎添翼、情投意合

相得益彰
解释:两个人或两件事物相互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益:更加;彰:明显。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近义词:相辅相成    珠联璧合
反义词:势不两立    两败俱伤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一叶知秋
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近义词: 见微知著、落叶知秋
语法:主谓

入木三分
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出处: 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近义词: 力透纸背、铁画银钩
反义词: 略见一斑
歇后语: 锤子敲钉子;啄木鸟治树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指深刻

绕梁三日:
解释: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近义词: 余音绕梁、娓娓动听
反义词: 不堪入耳、鬼哭狼嚎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声音或音乐

三头六臂
解释: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三:“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扑帝钟。”
近义词: 神通广大、三首六臂
反义词: 黔驴技穷、一无所长
歇后语: 庙里的妖怪
灯谜: 众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

十拿九稳:
解释:比喻很有把握。
出处: 明·阮大铖《燕子笺·购幸》:“此是十拿九稳,必中的计较。”
近义词: 万无一失、稳操胜券、稳拿把纂
反义词: 漏洞百出、破绽百出
歇后语: 罐里逮王八;一双手捧酒壶
灯谜: 瓮中捉鳖;一指痉挛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


豁然开朗
解释: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突然间开阔了思路。
出处: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该词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近义词:茅塞顿开、大彻大悟、如梦初醒、醍醐灌顶、豁然贯通、豁然省悟、恍然大悟、顿开茅塞、豁然开阔、豁然开旷
反义词:百思莫解、大惑不解、百思不解、一窍不通。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

如虎添翼:
解释:意思是好像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兵机》。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成竹在胸
解释: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出处: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用法:成竹在胸主谓式;作谓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近义词: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反义词:心中无数、不知所措、惊慌失措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完成的正确,向同学学习。  发表于 2021-8-5 2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047

帖子

104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4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8-5 21: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顷田
成语典故班第40课作业:
一、填空题
1.词语在(汉语)中多由四个字组成,是实用的(固定词组)。“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常用的形式。
2.四字格词语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它一般由分成前后两部分的(四个语素)构成。从(语法)关系看,词语中前后两个部分可以是主谓、动宾、偏正或者并列关系。从结构上看,四字格成语是由(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组成。
3.(四个)字音节鲜明清晰,许多成语念起来抑扬顿挫,起落跌宕,十分和谐,具有(语音上)的美感,使用他们能够增强(音律)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语还有(比喻)、(夸张)对照、讽刺、引语等修辞作用,尤其是作为(引语),不但使自己的论证具有(说服力),文章有(战斗性),而且使语言生动活泼。
二、辨别成语
请大家根据本课中的成语,找出你喜欢的10条成语,解释并注明出处,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此题请独立完成!可百度。
答:
(1)当之无愧(kuì):
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没有丝毫愧色。当:承当,承受。
出处:宋•欧阳修《回丁判官书》
同义词:名副其实。
反义词:虚有其表。
歇后语:当之有愧
灯谜
用法: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而不愧色。
结构: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2)道听途说:
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出处:《论语•阳货》
同义词:捕风捉影
反义词:言之有据
邂逅语:小道消息
灯谜:
用法:路上听来的,没有根据的传闻。作谓语,含贬义。
结构:联合式
(3). 得不偿(cháng)失:
得到的抵不上失去的偿:抵补。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
同义词:因小失大
反义词:乞浆得酒
邂逅语:
灯谜:
用法:所得到的不足以补偿所失去的。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主谓式

(4). 赤子之心
纯正而天真无邪的心,
出处:
同义词:赤胆忠心
反义词:狼心狗肺
邂逅语:
灯谜:
用法:比喻忠诚热切之心。
结构:偏正式
(5).断壁残垣(yuán):残缺不全的墙壁,形容房屋遭受破坏后的凄凉景象。垣:墙。
出处:清•吴趼(jian)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同义词:断壁颓垣。
反义词:
邂逅语:
灯谜:
用法:比喻残破的现象。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联合式

(6). 风调tiáo雨顺:
指风雨适合农时。调:配合得均匀合适。
出处:《六韬》既而克勤,风调雨顺。
同义词:五谷丰登
反义词:
邂逅语:
灯谜:
用法:指风雨适合农时,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结构:联合式。

(7). 峰回路转:
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回:曲折环绕。
出处: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三九醉翁亭记》。
同义词:
反义词:山穷水尽。
邂逅语:
灯谜:
用法: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作谓语。
结构:联合式。

(8). 高情远致:
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出处:《晋书•孙绰传》
同义词:高情远意。
反义词:
邂逅语:
灯谜:
用法:超逸的情怀、意趣。
结构:联合式。

(9). 春风满面:
春风:指笑容。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
出处:宋•程节斋《沁园春》词:满面春风,一团和气,发露胸中书与诗。
同义词:春风得意。
反义词:愁眉不展。
邂逅语:
灯谜:
用法:喜气表现于面部。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形容人和蔼。
结构:主谓式。

(10).引颈而望
引颈:伸长脖子。伸长脖子远望。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同义词:
反义词:
邂逅语:
灯谜:
用法:形容殷切盼望。
结构:主谓式

按以下格式完成答题:
1.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出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源诗》的序)
【近义词】:洞天福地
【反义词】:人间地狱
【歇后语】:陶渊明的理想
【灯谜】:空中仙阁
【用法】: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结构】:偏正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8-5 23: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0课作业:
成典红叶秋歌

一、填空题
1.词语在(汉语)中多由四个字组成,是实用的(固定词组)。“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常用的形式。
2.四字格词语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它一般由分成前后两部分的(四个语素)构成。从(语法)关系看,词语中前后两个部分可以是主谓、动宾、偏正或者并列关系。从结构上看,四字格成语是由(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组成。
3.(四个字)字音节鲜明清晰,许多成语念起来抑扬顿挫,起落跌宕,十分和谐,具有(语音)的美感,使用他们能够增强(音律)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语还有(比喻)、(夸张)对照、讽刺、引语等修辞作用,尤其是作为(引语),不但使自己的论证具有(说服力),文章有(战斗性),而且使语言生动活泼。
二、辨别成语
请大家根据本课中的成语,找出你喜欢的10条成语,解释并注明出处,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此题请独立完成!可百度。
按以下格式完成答题:
1.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出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源诗》的序)
【近义词】:洞天福地
【反义词】:人间地狱
【歇后语】:陶渊明的理想
【灯谜】:空中仙阁
【用法】: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结构】:偏正式

答:
1)安然无恙
释义
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九卷:“按院照旧供职;陆公安然无恙。”
例句
1. 新修的堤坝~,经受住了洪峰的考验。
近义
完好无损  别来无恙
反义
百不一存  山高水低
用法:一般作谓语
结构:偏正

2)跋山涉水
释义
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
出处
杨朔《熔炉》:“黄金宝夹在进军的行列里;跋山涉水;越练越强。”
例句
1. 从全国各地~前来访问的人们络绎不绝。
近义
航海梯山  远渡重洋
反义
一路顺风
用法:作定语,补语
结构:并列

3)称心如意
释义
适合心意,愿望能得到满足。
出处
宋·朱敦儒《樵歌·感皇恩》:“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例句
过生日那天,爸爸送我一台学习机,真是~。
近义
正中下怀  逞心如意
反义
一枕黄粱  得陇望蜀
用法:一般作定语,补语
结构:并列

4)刚正不阿
释义
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
出处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近义
持正不阿  执法如山
反义
不识好歹  阿意取容
用法:一般作定语,补语
结构:偏正

5)记忆犹新
释义
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晰,如刚发生过的一样。犹:还。
出处
宋·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仆曩官健上;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无一二。”
例句
有些事情,虽已过去多年,但还~。
近义
历历在目  时刻不忘
反义
浮光掠影  即景生情
用法:一般作定语,补语,壮语
结构:偏正

6)举世闻名
近义词:遐迩闻名、誉满天下
反义词:默默无闻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结构:偏正
解释: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卷七·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例子:中国的象牙雕刻是杰出的,北京的山水人物和广州的花卉动物牙雕,尤其~。(秦牧《高高翘起的象鼻子》)

7)举一反三
拼音
[jǔ yī fǎn sān]

释义
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宋朱熹《答胡伯逢书》:“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 反:类推。
出处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例句
现代汉语的句型是有限的,掌握了句型,我们就能~,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来。
近义
抛砖引玉  贯通融会
闻一知十
反义
囫囵吞枣  生吞活剥
用法:一般作状语
结构:并列

8)脍炙人口
释义
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宣和书谱》卷一○:“(韩偓)所著歌诗颇多,其间绮丽得意者数百篇,往往脍炙人口。” 炙(zhì):烤肉。
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例句
唐诗三百篇,篇篇都~。
近义
流脍人口  交口称誉
反义
鲜为人知  平淡无味
用法:一般作定语,补语
结构:偏正

9)力挽狂澜
释义
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挽:拉。狂澜:汹涌的大浪。
出处
清·秋瑾《失题》:“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具天才;立大业;拯斯民于衽席;奠国运如磐石;非大英雄无以任之。”
例句
在这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扭转了局势。
近义
力所能及  持危扶颠
反义
力不能支  独木难支
用法:一般作定语,状语,补语
结构:偏正

10)两全其美
释义
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这却不是两全其美。”
例句
鼓励农民养猪,既可以活跃市场,又可能发家致富,真是~的事。
近义
面面俱到  一箭双雕
反义
顾此失彼  两败俱伤
用法:一般作定语,补语
结构:偏正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40课作业跟帖处http://chinaxiaoyucun.com/forum. ... id=43161&extra=

点评

同学学习认真,作业完成的很好。  发表于 2021-8-5 23: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8-5 23: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0课作业:
1.庶陋斋主
2.一瓯茶√
3.绝谷画蝶√
4.一点春√
5.霹雳√
6.蓝天√
7.浪淘沙√
8.荷叶清露√
9.七七√
10.紫璇√
11.石桥月√
12.随心
13.有凤来仪√
14.水冰泪√
15.戈平√
16.翰墨韵香√
17.九畹√
18.独舞者
19.晓风残月√
20.若隐天涯√
21.千花若素√
22.二顷田√
23.红叶秋歌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40课作业跟帖处
http://chinaxiaoyucun.com/forum. ... 1&fromuid=21884
(出处: 小渔村文学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46

帖子

71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1-8-5 23: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15-丁木成语典故班第40课作业:
一、填空题
1.词语在(汉语)中多由四个字组成,是实用的(固定词组)。“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常用的形式。
2.四字格词语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它一般由分成前后两部分的(四个语素)构成。从(语法)关系看,词语中前后两个部分可以是主谓、动宾、偏正或者并列关系。从结构上看,四字格成语是由(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组成。
3.(四个)字音节鲜明清晰,许多成语念起来抑扬顿挫,起落跌宕,十分和谐,具有(语音上)的美感,使用他们能够增强(音律)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语还有(比喻)、(夸张)对照、讽刺、引语等修辞作用,尤其是作为(引语),不但使自己的论证具有(说服力),文章有(战斗性),而且使语言生动活泼。
二、辨别成语
请大家根据本课中的成语,找出你喜欢的10条成语,解释并注明出处,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此题请独立完成!可百度。
按以下格式完成答题:
1.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出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源诗》的序)
【近义词】:洞天福地
【反义词】:人间地狱
【歇后语】:陶渊明的理想
【灯谜】:空中仙阁
【用法】: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结构】:偏正式
1).虚怀若谷:
【释义】:胸怀像山谷那样的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老子·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谷:山谷。
【近义词】谦虚谨慎
【反义词】目中无人
2).刚正不阿(ē):
解释:刚强正直,不阿谀奉承。阿:迎合,偏袒。
出自: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近义词】执法如山
【反义词】阿姨奉承。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刚强正直,不逢迎。
3).一字之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出处】: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近义词】: 一字师
【用法】: 作宾语;指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4).始终如一:
【释义】终:结束;始:开始。自始自终一个样子。自始至终,一直不变。
【出处】《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
【近 义 词】始终若一
【反 义 词】反复无常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自始自终一个样子
【结构】补充式成语
5).入木三分: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出处】: 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近义词】: 力透纸背、铁画银钩
【反义词】: 略见一斑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指深刻
6).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出处】: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近义词】:五花八门
【反义词】: 千篇一律
【用法】: 作宾语、
7).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近义词】: 余音绕梁
【反义词】: 不堪入耳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声音或音乐
8).扣人心弦
【释义】:扣:敲打。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出处】: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近 义 词】:动人心弦
【反 义 词】:无动于衷
【用法】: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结构】:动宾式成语
9).豁然开朗:
【出处】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该词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突然间开阔了思路。
【近义词】恍然大悟
【反义词】百思不解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10).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近义词】:以讹传讹
【反义词】:身临其境
【用法】:做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并列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9

帖子

1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9
发表于 2021-8-8 14:05: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员潘江荣 成语典故班第40课作业: 一、填空题 1.词语在(汉语)中多由四个字组成,是实用的(固定词组)。“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常用的形式。 2.四字格词语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它一般由分成前后两部分的(四个语素)构成。从(语法)关系看,词语中前后两个部分可以是主谓、动宾、偏正或者并列关系。从结构上看,四字格成语是由(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组成。 3.(四字)字音节鲜明清晰,许多成语念起来抑扬顿挫,起落跌宕,十分和谐,具有(语音上)的美感,使用他们能够增强()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语还有(比喻)、(夸张)对照、讽刺、引语等修辞作用,尤其是作为(引语),不但使自己的论证具有(说服力),文章有(战斗力),而且使语言生动活泼。 二、辨别成语 请大家根据本课中的成语,找出你喜欢的10条成语,解释并注明出处,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此题请独立完成!可百度。 答:置之不理  拼音  [zhì zhī bù lǐ] 释义: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十六回:“各人听了,反不以为是,就有说他是嫌钱多的,又有说他是愿贫不愿富的,邓仪卿种种置之不理而已。” 近义:置之脑后 反义:却之不恭 用法:作谓语,定语结构:主谓式  人声鼎沸 拼音  [rén shēng dǐng fèi] 释义: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近义:喝五吆六 反义:人烟稀少 用法:作谓语,定语结构:主谓式  不速之客 拼音  bù sù zhī ke 释义:指没有被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成语出处:《周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近义词】: 不招自来 【反义词】: 特约嘉宾 【歇后语】: 蜗牛赴宴;乘车来的人 用法:作谓语,主语 结构:动宾式  想入非非 拼音  [xiǎng rù fēi fēi] 释义: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施大哥好才情;真要算得想入非非的了!” 近义:匪夷所思 反义:四平八稳 用法:作谓语,补语 结构:动宾式  呕心沥血 拼音  [ǒu xīn lì xuè] 释义:比喻费尽心血。多用来形容工作、事业、文艺创作等方面用心的艰苦。 出处: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近义:鞠躬尽瘁 反义:粗制滥造 用法:作谓语 结构:并列式  故弄玄虚 拼音  [gù nòng xuán xū] 释义:故意玩弄让人捉摸不透的 那一套,使人迷惑。 出处:《韩非子·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近义:莫测高深 反义:实事求是 用法:作谓语,定语结构:动宾式  暗然神伤 释义: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拼音  [àn rán shén shāng] 出处: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篝灯询母;如秋蝶之黯然神伤。” 近义:黯然泪下 反义:兴高采烈 用法:作谓语,定语 结构:偏正式  忍俊不禁 拼音  [rěn jùn bù jīn] 释义:忍不住要发笑。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饮光正允;为什么允拈花却微笑?’师曰:‘忍俊不禁。’” 近义:喜不自胜 反义:泣不成声 用法:作谓语,补语。 结构:主谓式  不能自已  拼音  [bù néng zì yǐ] 释义: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出处:唐·卢照邻《寄裴舍人书》:“慨然而咏‘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近义:不由自主 情不自禁 反义:镇定自若 用法:作谓语,补语。 结构:动宾式  花枝招展 拼音   [huā zhī zhāo zhǎn] 释义: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蓬步轻移;如花枝招展一般。” 近义:千娇百媚 反义:朴实无华 用法:作定语,补语结构:主谓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906

帖子

294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40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8-12 21: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0课作业
蓝色星空
一、填空题
1.词语在(汉语)中多由四个字组成,是实用的(固定词组)。“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常用的形式。
2.四字格词语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它一般由分成前后两部分的(四个语素)构成。从(语法)关系看,词语中前后两个部分可以是主谓、动宾、偏正或者并列关系。从结构上看,四字格成语是由(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组成。
3.(四个)字音节鲜明清晰,许多成语念起来抑扬顿挫,起落跌宕,十分和谐,具有(语音上)的美感,使用他们能够增强(音律)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成语还有(比喻)、(夸张)对照、讽刺、引语等修辞作用,尤其是作为(引语),不但使自己的论证具有(说服力),文章有(战斗性),而且使语言生动活泼。
二、辨别成语
请大家根据本课中的成语,找出你喜欢的10条成语,解释并注明出处,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此题请独立完成!可百度。
请大家根据本讲小学语文必考四字词语200条中,找出你喜欢的5条成语,解释并注明出处,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此题请独立完成!可百度。
按以下格式完成答题:
1.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出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源诗》的序)
【近义词】:洞天福地
【反义词】:人间地狱
【歇后语】:陶渊明的理想
【灯谜】:空中仙阁
【用法】: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结构】:偏正式
答:1.游刃有余:
解释:刃:刀口;刀锋;游刃:运转刀刃;余:余地。比喻经验丰富;做事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近义词:挥洒自如、滚瓜烂熟、炉火纯青
反义词:捉襟见肘、一筹莫展、笨手笨脚

成语例子:从前他们又要办厂,又要做公债,也居然稳渡了两次险恶的风波,现在他们全力来做公债,自然觉得游刃有余。(茅盾《子夜》十七)
2.虚怀若谷
解释: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形容非常谦虚。谷:山谷。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近义词:谦虚谨慎、大智若愚
反义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成语例子:每个人都应有虚怀若谷的态度,遇事不固执己见。
3.成竹在胸
解释: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出处: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用法:成竹在胸主谓式;作谓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近义词: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反义词:心中无数、不知所措、惊慌失措
4.如鱼得水
解释: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用法:如鱼得水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褒义。
近义词:如虎添翼、情投意合
反义词:寸步难行
成语例子:若使他回来了,我们就应该如鱼得水,欢喜的了不得,那里还有功夫在这里纳闷呢!(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
5.草木皆兵
解释: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用法:草木皆兵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神经过敏。
近义词:风声鹤唳、杯弓蛇影
反义词:若无其事、稳如泰山、措置裕如
成语例子: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草木皆兵,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九回)
6.弄斧班门
解释: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出处:唐 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用法:弄斧班门作宾语、定语;同“班门弄斧”。
近义词:班门弄斧
成语例子:小生略记一二,弄斧班门,休笑休笑。(明 高濂《玉簪记 寄弄》)
7.铜壁铁墙
解释:铜铁做成的墙壁。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1回:“长弓硬弩护辕门,铜壁铁墙齐队伍。”
成语用法:铜壁铁墙作主语、宾语;指十分坚固。
近义词:铜墙铁壁
8.冲冠发怒
解释:见“冲冠怒发”。形容极为愤怒。
出处:唐·元稹《观兵部马射赋》:“凡献艺者,岂自疑于无必。冲冠发怒,扬鞭气逸,引满雷砰,腾凌飙疾,皆穷百中之妙,尽由一孔而出,乃知来者之艺,盖亦前人之匹。”
近义词:冲冠怒发
9.羞花闭月
解释:形容女子貌美,使花亦羞愧,月亦隐藏。
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成语用法:羞花闭月作谓语、定语;形容女子的容貌美。
近义词:闭月羞花
成语例子:适才已见夫人面,真是羞花闭月容。明 蘅芜室主人《再生缘》第二六回
10.风雨同舟
解释:舟:船。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成语用法:风雨同舟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同舟共济、休戚相关
反义词:过河拆桥、背信弃义
成语例子:他俩是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战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13:10 , Processed in 0.10431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