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元曲第5讲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0

主题

17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7
发表于 2021-10-18 21: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米阳光元曲 于 2021-10-18 22:04 编辑

小渔村曲11期第5讲作业
1102 一米阳光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1)【元曲对仗种类】,大致有以下十种。
①合璧对;                    ②鼎足对;                       
③扇面对(隔句对);④救尾对;
⑤首尾对;                    ⑥连璧对;
⑦联珠对;                     ⑧两韵对;
⑨衬字对;                     ⑩叠字对。
2)【元曲对仗特点】元曲对仗从形式上看,较古典诗词更为丰富。
①曲之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②俗语入对,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③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2、曲牌格式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与叨叨令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第五句可为×仄仄平平或×平×仄仄。
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正宫·塞鸿秋〕秋词
一米阳光
西风乍起凉白露,归鸿初动多黄树。小池微漾枯荷去,金菊遍绕竹篱处。秋思枉自留,世事终不负,由来最美斜阳暮。

点评

塞鸿秋,题目秋词,基本能围绕主题选取景物,但整体次序混乱。句子用词多处有阻塞不通顺,如凉白露、归鸿初动、多黄树等  发表于 2021-10-23 08:20
第一题回答认真正确。  发表于 2021-10-23 08: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20

帖子

4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2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10-19 06: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曲十一第五讲作业1168-吾谷丰登
第一题
曲的对仗种类
曲词对仗的主要形式,据周德清《中原音韵》、朱权《太和正音谱》、王骥德《曲律》等书的记载,有如下10种: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
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合璧对的特点是两句相对,鼎足对的特点是三句一组,互为对仗,扇面对是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救尾对是把鼎足对用在一支曲的尾部。首尾对,是首句和尾句相对。联珠对是曲中有更多的句子相对。两韵对是两句既对仗又押韵。衬字对是句子中所加的衬字也相对。叠字对是用叠字相对,让句子更加起伏和精彩。


第二题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与叨叨令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第五句可为×仄仄平平或×平×仄仄。
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正宫•塞鸿秋〕蠡邑诗社三周年庆典即景(车遮韵)
吾谷丰登
吟歌绕耳心魂摄, 美图张幕荧光泻。  评书击鼓山河彻,诗人燃血肝肠热。听迷柳外云,探醉楼头月,群情激荡无眠夜。
2021.10.18.

点评

塞鸿秋整体通顺流畅合律,唯“燃血”一词可酌。  发表于 2021-10-23 08:09
第一题回答认真正确  发表于 2021-10-23 08: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9

帖子

13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9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10-19 07: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曲11期第5讲作业
   1129林林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1.元曲的对仗种类,曲词对仗的主要形式,据周德清《中原音韵》、朱权《太和正音谱》、王骥德《曲律》等书的记载,有如下10种: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2.元曲的对仗特点,古代戏曲曲词的对仗形式,较古典诗词更为丰富。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如:“博带峨冠年少郎,高髻云鬟窈窕娘。”上句的平仄为“平仄平平平仄平”,下句的平仄是“平平平平仄仄平”几乎完全不对,这在诗词是不允许的。
第二,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戏曲作家特别注重剧本的表演性,就必须将曲词写得通俗明晓,使口语韵律化。如:《窦娥冤•滚绣球》中的“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一对句明白晓畅,读来有一种节奏美。
第三,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如《柳毅传书》第一折第八曲:“到庙前将定金钗股,香案边击响金橙树,觑水中闪出金沙路。”剔除衬字后,可以明显看出是鼎足对。
总之:曲的对仗是曲广泛应用的语体形式,是曲的特点之一。曲词的对仗与古典诗词中的对仗,既有共同点,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例曲:〔正宫•塞鸿秋〕湖上即事
元代:张可久 
   断桥流水西泠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与叨叨令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第五句可为×仄仄平平或×平×仄仄。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注意:
1)此曲前四句须相对,五六句须相对,属于连璧对范畴。
2)韵字的正常运用,此调共七句,除第五句不押韵外,其余句句押韵。使用《中原音韵》:分辨平、上、去!
3)〔塞鸿秋〕入正宫,适合填写惆怅雄壮的作品,具体多读例曲。
  【正宫·塞鸿秋】空巢
  空巢两个八零后。白須银鬓如童幼。一杯对饮常轻逗。相濡以沫情如旧。夕阳共晚霞,莫管黄昏后。三生石愿天成就。

点评

塞鸿秋,整理通顺、流畅合律,前后连贯,不错的一曲。唯夕阳共晚霞,有点重。个见  发表于 2021-10-23 08:15
第一题回答认真详细正确  发表于 2021-10-23 08: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435

帖子

24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10-19 16: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曲第5讲作业:浪淘沙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一、元曲的对仗有10种: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对仗特点: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正宫•塞鸿秋】踏春
作者:浪淘沙
明亭绿柳清溪渡,红云罗袜香尘路。落花横笛春归去,流莺鸣鸟林深处。天空霞带烟,树静风飘絮。幽怀雅趣斜阳暮。

点评

除了第三句“春归去”三字不够工整外,前四句都相对了。且第五六句相对。已经很不错了,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21-10-21 23:46
除了”笛“之外,其余的平仄韵脚都是对的。物象有些过多了。  发表于 2021-10-21 23:38
“春归去”三了在曲中出现在些早了。主题表达也有模糊。”幽怀雅趣“,作者想表达的是到底是”幽怀“还是”雅趣“?这是二种不同的感情。  发表于 2021-10-21 23:37
首句写地点,再写人,落花,鸟,霞,树。景物构图有些散,层次不够分明。  发表于 2021-10-21 23:33
第三句“落花横笛春归去”中的“笛”字在《中原音韵》中是平声字。此处应为仄声。  发表于 2021-10-21 23: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4
发表于 2021-10-19 19: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曲第5讲作业:
1133百合天使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元曲的对仗种类有: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
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等10种。
元曲的对仗特点:
元曲的对仗特点,从对仗形式来看,古代戏曲曲词的对仗形式,较古典诗词更为丰富。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候口语韵律化读来有一种节奏美。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例曲:〔正宫•塞鸿秋〕湖上即事
元代:张可久 
断桥流水西泠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与叨叨令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第五句可为×仄仄平平或×平×仄仄。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注意:
1)此曲前四句须相对,五六句须相对,属于连璧对范畴。
2)韵字的正常运用,此调共七句,除第五句不押韵外,其余句句押韵。使用《中原音韵》:分辨平、上、去!
3)〔塞鸿秋〕入正宫,适合填写惆怅雄壮的作品,具体多读例曲。
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正宫•塞鸿秋〕中国亭园
百合天使
三秋韶苑寒英聚,八方亭景齐肩入。一池烟柳凉风渡,满园秀色名亭护。
陶然怀古情,爱晚裁新句。园林文化呈芳序。
注:陶然指陶然亭,爱晚指爱晚亭。

点评

平仄韵脚都是正确的。“韶苑”“寒英”“芳序”这些古雅的字词,给整首曲境色不少。能看得出作者是有古典文学功底的。  发表于 2021-10-22 00:19
首句“三秋韶苑寒英聚”由园林中的菊开端,这样的以小处起笔,挺好的。最后写到陶然亭和爱晚亭,结句以“园林文化呈芳序”来总结,挺好。  发表于 2021-10-22 00:18
第二句已经写“八方亭景齐肩入”了,写到亭了。第四句“满园秀色名亭护”和第二句有些意思有些重复了。  发表于 2021-10-22 00:13
第二句“八方亭景齐肩入”中的“齐肩”二字和其余的三句不相对。第五六句相对,正确。  发表于 2021-10-22 00: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3

帖子

38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10-19 20: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曲第5讲作业
1152-绿竹清泉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有如下10种: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
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元曲的对仗特点
由以上对仗形式来看,古代戏曲曲词的对仗形式,较古典诗词更为丰富。它具有以下特点: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例曲:〔正宫•塞鸿秋〕湖上即事
元代:张可久
  断桥流水西泠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与叨叨令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第五句可为×仄仄平平或×平×仄仄。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正宫•塞鸿秋〕重阳
长空雁字排开去,金风叶落观前路。千山一片清凉沐,登高自念茱萸句。黄花入眼多,好友牵衣住。先生五柳门边去。

点评

最后一句”先生五柳门边去“和前面重阳登高,有些隔了。  发表于 2021-10-22 00:28
首句长空雁字,远景。次句金风叶落近景。第三四句写人的感觉和行动。第五句写登高所见,第六句写身受。先景后情,安排得当。  发表于 2021-10-22 00:26
第四五句相对,正确。整首曲平仄押韵正确。  发表于 2021-10-22 00:23
《塞鸿秋》前四句是要相对的,此曲前四句未能做到相对。  发表于 2021-10-22 0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4

帖子

2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10-19 21:4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曲第五讲1145黄裳。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元曲的对仗种类有: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 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等10种。 元曲的对仗特点: 元曲的对仗特点,从对仗形式来看,古代戏曲曲词的对仗形式,较古典诗词更为丰富。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候口语韵律化读来有一种节奏美。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秋。文/黄裳。   斜风细雨池塘面。疏荷碧叶珍珠乱。消闲芦苇摇蒲扇。天真蛙鼓连声唤。晴天七彩桥,暮日云霞缎。栏杆依靠相思叹

点评

因为前面的句子都是单纯的写景,后面的”相思叹“有些突兀了。前面写斜风细雨,后面写晴天暮日,景隔了。  发表于 2021-10-22 00:34
最后一句|相思叹“,词语搭配不当。  发表于 2021-10-22 00:30
前四句未能做到相对。第五六句的”晴天“对”暮日“,对得不够好。  发表于 2021-10-22 0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

帖子

2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6
发表于 2021-10-20 08: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御剑逍遥 于 2021-10-20 13:40 编辑

小渔村元曲11期第5讲作业
1176-御剑逍遥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
元曲的对仗种类
据周德清《中原音韵》、朱权《太和正音谱》、王骥德《曲律》等书的记载,曲词对仗的主要形式有如下10种:
序号
元曲的对仗种类
判断方式
举例
1
合璧对
两句相对,与诗词中的对仗无异,这种对仗形式在曲词中普遍采用。
〔双调•折桂令〕箕山感怀
巢由后隐者谁何?试屈指高人,却也无多。渔父严陵,农夫陶令,尽会婆娑。五柳庄瓷瓯瓦钵,七里滩雨笠烟蓑。好处如何?三径秋香,万古苍波。
2
鼎足对
亦称三句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中没有,而词中亦少见。
〔越调•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
扇面对
也称隔句对。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这种对法在诗词中是不用的,在辞赋中亦是最基本的句式之一。
〔双调·驻马听〕
黄道烟迷,瑞霭盘旋飞凤椅;紫垣风细,御香缭绕衮龙衣。近宫墙杨柳拂旌旗,傍雕栏花萼迎环佩。行大礼,这的是太平天子朝元日。
4
救尾对
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因为有的曲写得比较弱,想用鼎足对来强化结尾,以对此曲进行拯救。
〔中吕•红绣鞋〕题小山苏堤渔唱
东里先生酒兴,南州高士文声,玉龙嘶断彩鸾鸣。水空秋月冷,山小暮天青,苏公堤上景。
5
首尾对
又称“鸾凤和鸣对”,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
〔正宫·叨叨令〕悲秋
叮叮当当铁马儿乞留玎琅闹,啾啾唧唧促织儿依柔依然叫,滴滴点点细雨儿淅零淅留哨,萧萧洒洒梧叶儿失流疏刺落。睡不着也么哥,孤孤零零单枕上迷颩摸登靠。
6
连璧对
凡曲中有四句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7
联珠对
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此两种形式在曲中也都是常见的。
〔仙吕•寄生草〕感叹
姜太公贱卖了磻溪岸,韩元帅命博得拜将坛。羡傅说守定岩前版,叹灵辄吃了桑间饭,劝豫让吐出喉中炭。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
8
两韵对
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词中罕见而在曲词中常见。
〔双调•折桂令〕问秦淮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9
衬字对
衬字要相对,规定的曲牌格律里也要相对。
〔正宫•醉太平〕落魄
风流(贫)最好,村沙(富)难交。(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窑,(开一个教)乞儿市学(xiāo,《中原音韵》中“萧豪”韵,入声做阴平声),(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做一个穷)风月训导。
10
叠字对
在诗、词、曲中,元曲作品的叠字运用最为常见,由叠字构成,称叠字对。
《天净沙•即事》通篇用叠字组成: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元曲的对仗特点
<1>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3>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答:

     〔正宫•塞鸿秋〕忆故人
               文/御剑逍遥
红霞柔映云鬟乱,碧云静饮流年叹。
瑶琴轻抚心愁散,塞鸿尽过音书断。
故人有意寻,风月无情换,伤心尘事如空幻。

点评

作品的语言略拘谨了些,可以在通俗些流畅些。  发表于 2021-10-22 13:52
问好同学,声律正确不算太完美,有孤平现象。作品脉络清晰,很好。注意对仗的个别词性没对上。  发表于 2021-10-22 13: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729

帖子

40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5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QQ
发表于 2021-10-20 08: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粒沙 于 2021-10-20 09:16 编辑

元曲第五讲作业
1165/常青树
一,简要回答元曲对仗的种类和对仗特点。
答:元曲的对仗共有10类。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4)救尾对,5)首尾对,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元曲的对仗特点。从对仗形式看,古代戏曲曲词的对仗形式,较古典诗词更子丰富。
1,曲的对仗,即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候口语韵律化读来有一种节奏美。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
二,参照张可乆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宫调,曲牌,题;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塞鸿秋-晚秋图
征鸿横渡轻云淡,苍山夕照烟霞灿。黄花绽放清香漫,枫林尽染红光烂。登台望远川,一水东流湛。斑斓彩画迷人叹。

点评

作品的脉络清晰,很好。七字句读起来不够顺畅,如改成2212句式可能会好些吧。  发表于 2021-10-22 13:57
问好同学,声律正确,注意五、六句的对仗。  发表于 2021-10-22 13: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7

帖子

33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3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1-10-20 09:32: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曲第五讲作业,1105~杏雨雪花 【正宫*塞鸿秋】 一轮明月盈山凹,几枝老树寒鸦话。渔舟缓缓飘飘下,涟漪推浪歌声罢。数声鱼梦醒,一瞬鲸波跨,难逃翁网折回驾。

点评

作品的脉络不够清晰,语言也需要精炼和贴切。  发表于 2021-10-22 14:03
写作题,格律无误,注意曲谱的对仗要求,完成连壁对。  发表于 2021-10-22 14:01
问好同学,问答题没完成啊?  发表于 2021-10-22 13: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17:57 , Processed in 0.0733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