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13 16: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渔村豆豆 于 2022-1-14 10:35 编辑
边塞戈壁老师好!请您点评绝研一期之瑶组作业BBB666
小渔村绝研一期第19讲作业
任选13-16任一法写一历史人物,注意物象选取与情感的统一,题目自拟。并注明第几法。
1.之瑶23中国书画
七绝•少年英雄(第13法)
银枪白钾少年郎,七进七回救嫂娘。
横扫曹軍谁可挡,英雄美誉世人扬。
评:问好书画。格律无误,韵部正确,起承句赋笔刻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只是少年郎前冠以“银枪白钾”,个性化还得再炼,转句有凛然正气,赞,结句口语化显得乏力。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2.七绝·题李煜
文/杏花微雨(13法)
一朝城破尽蒙羞,君主沦为阶下囚。
泣血抒怀谁料想,词风统宋誉千秋。
评:问好杏花师。格律无误,选韵合理,颂怜尽量不能驾驭在短小的绝句里,否则很难写全人物形象。先看起句,城破如果看成兵家常事,就不能用“羞”字来定格李煜,城,是否是都城,这点也没交代清楚,承句直面人生转折点的史实,转句不明朗,当然你说的是作为阶下囚的李煜的词才更加恣意驰骋,结句的概括能力有限,再说“统宋”有生造之嫌。言多言少勿怪。
3.七绝 怀念周总理
之瑶32—沈曦(第十三法)
长街一别隔云天,多少追思梦里牵。
溅泪海棠落何处,应随忠骨作山川。
评:问好沈曦,格律无误。起句点明新中国首位总理的告别地点,但“云天”两字用得牵强。承句抱紧,抒情。转句词序不顺畅,结句收得自然,大气,但与转句在意脉上有裂痕。不妥之处敬请。
4.之瑶19-桃花源记
七绝·李白(十三法)
谪仙高世不逢迎,对影成三有盛名。
酒醉谁能千百字,诗花绽放意难平。
评:问好桃花源记。格律无误。最后一个韵字使用有商榷。起句点题,高世,似乎不妥,他有旷达济世之才,孤傲不羁,高世是啥意思?承句暗用谪仙的诗篇,可以;只是“有盛名”,过直,诗家语呢?转句宕开合理,但“千百字”能道出他的才能?结句矛盾地点破了他的人生哲学,很不错,只是“诗”字搭配个“花”是不是有崴脚之嫌?
茶童老师好!请您点评绝研一期之瑶组作业BBB
5、七绝·戚夫人(第十六法)
文/之瑶30-慢慢长大
歌舞樽前烛尚红,君王恩爱已成空。
何如山野农家女,不识繁华到考终。
慢慢长大诗友你好!你这首基本上符合十六法要求。但是写历史人物还是差了点。历史人物性格基本固定化。要用细节、动作、比喻来塑造你的人物,一定会让你的人物形象生动又有画面感。就是隐去题目读者也能看出你写的是谁。
6.七绝•题薛涛(13法)
文/逆水行舟
自创红笺博盛名,枇杷花里度余生。
诗文才气谁堪比,管教须眉弃笔耕。
逆水行舟诗友这首就写得好。起承句就把人物的特征描写得很清楚。转合句引出感慨。也符合十三法要求。赞一个!
7.七绝•辛弃疾
隐括《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3法)
之瑶11~生花剑
楼头北望暮山深,拍遍栏杆日更沉。
谁揾英雄眸底泪,吴钩亦起不平音。
生花剑诗友这首写出了辛弃疾空怀凌云志,枉负报国心的无奈。词句优美,布局合理。符合十三法之要求。是一首很不错的小诗。学习了!
8.七绝 读毛泽东书法(第十三法)
文/习悟
墨洒飞鹰翅宇空,挥毫行草似蛟龙。
凶狼恶虎谁能缚,盖世威名系毛公。
习悟诗友这是一首感怀诗和写历史人物还是有差别的。起句就是个病句,承句的"龙"出韵了。一东和二冬不能混用。合句"毛"的位置应该是仄声字。整体读起来老干味十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