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丝雨

小渔村二期成语典故班丝雨作业汇总贴

[复制链接]

2

主题

951

帖子

11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7-1 12: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期成语典故班丝雨第21课作业
一、简答题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答:《列子》里面的先秦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中不乏有教益的作品。如《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又如《承蜩犹掇》(《列子·黄帝》)告诉我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列子·汤问》)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还有《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告诉我们要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我们学习也是这样要日积月累增加储备量,知识无止境要求更新,勤学苦练用心研究,弄懂每个问题,求进步。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28.自私自利
注释: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
出处:《晋书·潘尼传》忧患之接,必生于自私,而兴于有欲。”《列子·杨朱》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

五律—浅说自私自利
作者:丝雨
大智懂平逵,昏愚爱自私。
便宜休去占。快乐近来为。
重利知音少,多情众友随。
俗尘浑不染,怀澈得安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1

帖子

11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7-7 14: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丝雨第22课作业
一、简答墨子的思想及十大主张?
答:1、政治思想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
2.兼爱非攻
  墨子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其中不少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3.天志明鬼
   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学中的一大亮点。  
  4.尚同尚贤
    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
5.节用节葬
    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6.非乐非命
   墨子极其反对音乐,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墨子一方面肯定天有意志,能赏善罚恶,借助外在的人格神服务于他的“兼爱”,另一方面又否定儒家提倡的天命,主张“非命”。
7.军事思想
  墨子军事思想是处于弱者地位的自卫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二:一是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二是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
8、 哲学思想
墨子的哲学建树,以认识论和逻辑学最为突出。
9.逻辑学
   《墨子解说》墨子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体系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墨辩和因明学、古希腊逻辑学并称世界三大逻辑学。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并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学习。
10.科学思想
  ⑴宇宙论:墨子认为,宇宙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个体或局部都是由这个统一的整体分出来的,都是这个统一整体的组成部分。
⑵数学论述:《墨子》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
(3)物理学研究:墨子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力学、光学、声学等分支,给出了不少物理学概念的定义,并有不少重大的发现,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学定理。
   ⑷教育思想: 墨子是一位教育家。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设有文、理、军、工等科的综合性平民学校,就是墨子在30岁前创办的。
⑸机械制造: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班相比。墨子擅长防守城池,在止楚攻宋时与公输般进行的攻防演练中,已充分地体现了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和造诣
二、写作题
请从《墨子》中,选择其中的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墨守成规
释义:
形容思想保守,按老规矩办事,不求改进。[近]固步自封。[反]推陈出新|标新立异。
墨守成规,亦作“墨守成法”。战国时墨翟(即墨子)善于守城,世人谓之“墨守”。后以“墨守成规”指固执旧法,一成不变。 清王韬 《瓮牖馀谈·犹太古历说》:“而至今,中法每不如西法之密,何哉?盖用心不专,率皆墨守成法,未能推陈出新耳。

七绝—求真务实
作者:丝雨
求真务实两相宜,
墨守条章举步迟。
探索创新应变化,
良功沈到策纷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1

帖子

11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21: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丝雨第23课作业
一、简答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答: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依法治国。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韩非子著作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
   2、法不阿贵。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以法为教。意思就是除了制订法律以外,还必须要宣传法律,普及法律知识,遵守法律,运用法律,使整个社会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风气。
韩非在国家政体方面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韩非还继承了荀子关于封建专制的一些思想,并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从而成为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倡导者。
二、写作题
请从《韩非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孤掌难鸣
注释: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
出处:《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七绝—读孤掌难鸣有感
作者:丝雨
项羽离军亥下悲,
唐僧经到众徒为。
同心合力成基业,
孤树难林不耐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1

帖子

11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7-21 18: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丝雨 于 2022-7-28 18:52 编辑

成语典故班丝雨第24课作业
一、简要回答《兵略》篇中的军事理论思想。
答:《兵略》篇,代表了西汉初期的军事理论水平,其主要思想如下:
其一,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政治上的得失。首先,政治上得道,军事上才能取胜。《兵略》认为:兵,失道而弱,得道而强;将,失道而拙,得道而工(精明);国,得道而存,失道而亡。所谓道者,即是与天地顺、与四时合的最高行为准则。得道者,众之所助,虽弱必强;失道者,众之所去,虽大必亡。
《兵略》认为,军事上甲坚兵利,车固马良,畜积给足,士卒殷轸(众多)等物质条件,以及奇谋诈术的巧妙运用和良臣猛将的合理任用等主观条件。
《兵略》认为:政胜其民,下附其上,则兵强矣;民胜其政,下畔其上,则兵弱矣。
再次,《兵略》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
其二,比较精辟地论述了军事行动中动与静的辩证关系。
《兵略》认为,军队出击,要如神出而鬼行,运于无形,出于不意,使敌人无法察觉,莫知其所之、莫知其所集,以达到出敌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
《兵略》同时认为,军队不动则已,动则应发如疾风,疾如骇龙,若从地出,若从天下,使敌人未见其发,固已至矣。因此《兵略》十分注重兵贵神速的思想,指出一旦抓住敌之虚,就要乘而勿假也,要以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及掩目之势,迅速发起进攻,并穷追猛打,使敌人静不知其所守,动不知其所为,完全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兵略》还指出,善于指挥作战的军事将领,必须掌握三势、二权。
其三,为将帅具体提出了一些统兵、用兵之要。
①将帅必须使部下与自己同心齐力。《兵略》认为:将卒吏民,动静如身,乃可以应敌合战。因而强调将吏一定要以民为体(身体),而兵民则一定要以将为心,并指出:心诚则支体亲刃,心疑则支体挠北。心不专一,则体不节动,将不诚心,则卒不勇敢。
②将帅要善于利用天道、地利、人和及兵势。所谓兵势,即指战无不胜,攻无不破的气势。
③将帅要威义并用,要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兵略》认为:兵之所以强者,民也;民之所以必死者,义也;义之所以能行者,威也。所谓威义并用,就是要赏罚分明。
④将帅必须具备三隧、四义、五行、十守等能力或品质。
⑤将帅要善于利用己方之实,攻敌方之虚。所谓实者,即指主明良将,上下同心,气意俱起,同仇敌忾;所谓虚者,指上下有隙,将吏不相得,为将者所持不直,士卒心中积怨深重。
由此,《兵略》指出:善于治国统军者,能实其民气,以待人之虚也;不能者,虚其民气,以待人之实也。《淮南子·兵略》的上述主要思想,既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优秀的军事理论,同时又有许多独到之处,因而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二、写作题
1.请从《淮南子》中,选择其中的一条成语或N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2.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傲世轻物
注释:傲世傲视当世;物他人或环境。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出处:《淮南子·齐俗训》敖(傲)世轻物,不污于俗。”
七绝—傲世轻物
作者:丝雨
独标自傲目无谁,不慎言行任所为。
倘若执迷难悔省,寻常小节致心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1

帖子

11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7-28 18: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期成语典故班丝雨第25课作业
一、填空题
1.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中国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
    2.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3.《文子》一书阐明了(文子)的哲学思想,它发展了(道家)的学说,同时又吸收了同期其它(学派)的某些思想,进一步完善了(老子)的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创作题。
本课学习了文子、管子,请从中找出的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善气迎人
注释:善气和蔼可亲的态度。形容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人。
出处:《管子·心术下》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七绝—待人为善
作者:丝雨
待人为善品端方,自古宽和天降祥。
世事于心留冷暖,闲愁不再近身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1

帖子

11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8-3 11: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丝雨第26课作业
一、填空题
1.《吴子》又称(《孙子兵法》)、(《吴起兵法》),是一部兵法著作。全书分为(《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将》、《应变》)和(《励士》)等6篇。
2.孙武,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孙子兵法》阐述了(战争中)制胜敌人的规律,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二、写作题
本课的成语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兵家思想,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与军事题材有关,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①作品必须与军事题材有关,必须具有正能量。
②请列出与之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出其不意
注释: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料到。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
出处:《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七绝韦岗伏击战
作者:丝雨
粟裕略兵堪赋奇,韦岗沐雨伏山期。
趁军不备身难羽,火力膛中使日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1

帖子

11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8-13 11: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丝雨27课作业:
一、填空题
1、《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而《本经阴符七术》、《关令尹喜内传》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用以修心修身。《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
2、《鹖冠子》是先秦典籍,其说大抵本于黄老而杂以刑名。其中的(易学)与(数术学)等学术思想,体现了先秦时期(哲学思想)丰富内涵 。其所提 “ 元气” 思想, 上承(老子)道气关系论, 下启(两汉)“ 元气” 论思潮, 中与《列子》 、《吕氏春秋》 (互相)印证, 成为先秦黄老学派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3.、《文中子说》系王通和门人的问答笔记,体仿(《论语》)敷衍成书,由王氏家人定为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10篇行世。提出了(“三教合一”)的思想,为后世所重视。在哲学上此书提出以(气)、(形)、(识)分别作为天、地、人的特点,含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因素。
4、《邓析子》相传为春秋时代名家的(邓析)所作,分为(无厚)与(转辞)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二、创作题。
请从本课成语中找出一条,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言多必失
注释: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
出处:《鬼谷子·本经符》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七绝-言多必失
作者:丝雨
言谈技巧学尤深,当忌浮夸自不禁。
才智杨修机敏过,命归多话警于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1

帖子

11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8-27 18: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丝雨 于 2022-8-27 18:38 编辑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丝雨第28课作业
一、填空题
  1、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24部(纪传体史书的)的统称,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排列,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2、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十四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脉络贯通,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
  3、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二、写作题
本课学习了史记,请从中找出的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之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各有所短
注释:短不足。各有各的不足。
出处:《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

七绝-扬长避短
作者:丝雨
万物其身固有长,命中注定费思量。
择优避短乘风进,五彩人生溢本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1

帖子

11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9-11 20: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丝雨第29课作业
一、填空题
    1.《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2.《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朝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3.《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
二、写作题
本课学习了汉书、后汉书,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千夫所指
注释: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
出处:《汉书·王嘉传》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七绝-痛斥秦桧
作者:丝雨
莫须有罪陷忠良,祸国危民乱纪纲。
纵死千年逢客指,不堪德品恨无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1

帖子

11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9-11 20: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丝雨第三十课作业
一、填空题
    1、《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晋朝西晋时期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纪传体)史书,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2、《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二、写作题
   本课学习了三国志,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读书三余
注释: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云人有从学者,……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七绝-学趁三余
作者:丝雨
老来赋学趁三余,闲阅床头几卷书。
境里凝神常不倦,晨曦又吐到庭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1:22 , Processed in 0.0900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