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兰意嫣然,

成语二期作业贴汇总 2025兰意嫣然

[复制链接]

1

主题

247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8-10 19: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26课作业
兰意嫣然
一、填空题
1.《吴子》又称(《吴子兵法》)、(《吴起兵法》),是一部兵法著作。全书分为(《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和(《励士》)等6篇。
2.孙武,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子兵法》阐述了(战争中)制胜敌人的规律,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二、写作题
集众谋,必先虚己。
语出《吴子兵法·将职条略》。想集中大家的智谋,自己就一定要先虚心。
《集众谋,汉王》
知人善任数刘邦,
纳谏虚心知短长。
楚汉之争击项羽,
终成西汉一君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47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8-10 19: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7课作业
兰意嫣然
一、填空题
1.《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而《本经阴符七术》、《关令尹喜内传》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用以修心修身。《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
2.《鹖冠子》是先秦典籍,其说大抵本于黄老而杂以刑名。其中的(易学)与(数术学)等学术思想,体现了先秦时期(哲学思想)丰富内涵 。其所提 “ 元气” 思想, 上承(老子)道气关系论, 下启(两汉)“ 元气” 论思潮, 中与《列子》 、《吕氏春秋》 (互相)印证, 成为先秦黄老学派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3. 《文中子说》系王通和门人的问答笔记,体仿(《论语》)敷衍成书,由王氏家人定为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10篇行世。提出了(三教合一)的思想,为后世所重视。在哲学上此书提出以(气)、(形)、(识)分别作为天、地、人的特点,含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因素。
4.《邓析子》相传为春秋时代名家的(邓析)所作,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二、创作题
关于邓析子的成语(共十二条)
1)不进则退
注释:不前进就要后退。
出处:《邓析子·无后篇》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
《不进则退》感怀旧中国
锁国闭关多少年,
西方工业在超前。
莫看经济高峰过,
转瞬文明落穽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47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8-26 13: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8课作业
兰意嫣然
一、填空题
1、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24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排列,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2、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十四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脉络贯通,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
3、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二、写作题
《随波逐流》浮萍
雨打浮萍水浪掀,
生无根骨任风迁。
未能留的春光好,
终是蹉跎碎复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47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07: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9课作业
兰意嫣然
一、填空题
1.《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2.《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朝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3.《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

二、写作题
1一顾倾城
意思是一回头看,全城人为之倾倒。形容女子美貌绝伦。
出处《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

〔越调•酒旗儿〕舞娘
二八芳华好,杨柳小蛮腰。
粉面桃腮广袖挑,舞动花枝扫。
酒著杯停(空)寂寥,月中仙渺,
不如眼里人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47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17:54: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三十课作业
兰意嫣然
一、填空题
1、《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晋朝西晋时期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纪传体)史书,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2、《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二、写作
秋风落叶
成语解释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秋风落叶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论功》:“夫以智谋愚,以义伐不义,若因秋霜而振落叶。”《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使用例句虽蹇驴亦无有矣,

《新凉》
一树疏黄,谁知落叶飞多少。
几番风扫,天际征鸿小。
适志闲人,又被凡尘扰。
如何好,总添烦恼,几度青山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47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17: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31课作业
兰意嫣然
一、简答题
请简答《二十四史》之晋书、宋书它们的作者是谁,各史记载的主要内容。
《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监修三人: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
     天文、律历、五行等三志的作者:李淳风
     拟订修史体例:敬播(注:没有流传下来。)
其他十六人:令狐德棻、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
另外唐太宗李世民也在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二纪及陆机、王羲之两传写了四篇史论,所以有题“御撰”。
《晋书》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晋书》有“载记”三十卷。载记是记述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政权即“十六国”史事的形式,这是《晋书》在纪传体史书体例上的一个创造。早先,东汉班固曾经写过载记,但并不是用来记少数民族政权的史事,也没有把它作为一部史书的组成部分。《晋书·载记》作为全书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纪传体史书的体例,而且对于表现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历史面貌有深远的意义。


《晋书》采用世家之体而取载记之名,用高于列传的规格完整记述了各族政权在中原割据兴灭的始末,给各割据政权以适当的历史地位,较好解决了中原皇朝与各族政权并载一史的难题,这一作法大得历代史家赞赏。载记中对十六国政权只称“僭伪”,不辨华夷,体现了唐朝统治者华夷一体,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思想,这更是我们今天阅读《晋书》时要特别注意的。晋代史事错综复杂,比两汉史都要难写一些,《晋书》用四种体裁相互配合,较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书志部分记载典章制度,编排得类别清楚,叙事详明,可以给人以较完备的历史知识。列传记载人物,编次以时代为序,以类别为辅,所立类传或合传眉目清楚,各类人员大都分配合理,使西晋近800历史人物分门别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构成晋代历史活动的图卷。书中的载记专写与晋对峙的十六国历史,在史书写法上是善于出新的。载记之体略同于《史记》中的世家,但世家记诸侯国历史,反映的是先秦贵族社会国家紧密联系的特点。载记的名目来自《东观汉纪》,可《东观汉纪》用载记记载平林、新市及公孙述的事迹,不过是作为列传的补充。
《晋书》的十志有:《天文志》、《地理志》、《律历志》、《礼志》、《乐志》、《职官志》、《舆服志》、《食货志》、《五行志》、《刑法志》。从名目上看与《五代史志》大同小异,相差的只是加上了《舆服志》而去掉了《经籍志》。因为《隋志》与《晋志》多出于相同作者之手,修撰时间又很接近,所以在内容上有一些重复的地方。但《晋书》十志上承两汉、下启南北朝,还是具有相当高的价值的。

《宋书》的作者是沈约,字休文。历宋、齐、梁三朝。
《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为沈约所撰。全书一百卷,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作者根据何承天、徐爱等所著宋史旧本,旁采注纪,撰续成书。
纪传部分成于南齐永明六年,诸志当成于隆昌元年之后。全书以资料繁富而著称于史林,为研究刘宋一代历史的基本史料。
各志工程巨大,内容详备,篇幅几占全书之半。志前有《志序》,详述前代修志情况,并上溯各志所记制度源流,可为考补前史缺志之助。《州郡志》记三国以来地理沿革并及东晋以来侨州郡县情况,有补于史事考证。《律历志》全载景初、元嘉、大明三历文字,为历法学的珍贵资料。
二、创作题
本课学习了晋书、宋书,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十年读书
指长期努力于学业
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多所谙忆,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宋书·沈攸之传》
《苦读》
兰意嫣然
书声朗朗任徜徉,
少小更应当自强。
愿许十年磨一剑,
黄金榜上论短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47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9-22 19: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2课作业
兰意嫣然
一、简答题
请简答《二十四史》之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它们的作者是谁,各史记载的主要内容。
答:《南齐书》,撰著者为萧子显。萧子显,字景阳,南朝历史学家、文学家。

《梁书》是二十四史之一,是唐初姚察、姚思廉撰纪传体史书。姚思廉,字简之,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旧稿。自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历时七年最终完成了《梁书》与《陈书》的撰写工作。
《陈书》是二十四史之一,唐代姚思廉所著,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姚思廉,字简之,陈亡后,迁家关中,为万安人。两人事迹已于本书《梁书》前言中作了介绍,可以参阅。
《魏书》是二十四史之一 ,北齐·魏收著,是北朝北齐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魏书》中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
北齐书二十四史之一,唐·李百药著,唐代李百药撰
主要内容:
《南齐书》包含:帝纪八卷,除追叙萧道成在刘宋末年的政治活动外,主要记萧齐皇朝(479—502年)二十三年间的史事。志八篇十一卷,其中有的上承刘宋,有的起于萧齐立国,断限比较明显。传四十卷,其中不少是记少数民族地区史事的,而以《魏虏传》记北魏史事,这在性质上同《宋书·索虏传》是一样的。序录一卷,刘知几都不曾见到,说明它佚之甚早,故全书今存五十九卷。
《梁书》在思想上值得称道之处不多,但它在对历史变化的看法上,阐发了一些可取的观点。姚氏父子都是历经数朝的史学家,梁、陈以至隋、唐之际历史的盛衰兴替、风云变化,促使他们进行认真的思考。
《陈书》在内容上和文字上都赶不上《梁书》,这一方面反映了姚氏父子在史学功力上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多少反映出陈朝时期各方面状况的江河日下。北宋人说:陈朝的特点就是苟且偷安,它没有什么“风化之美”“制治之法”可以为后世效仿的。这话说得大致是不错的。
《魏书》记述了我国北方鲜卑族拓跋部从四世纪末叶至六世纪中叶(即北魏道武帝至东魏孝静帝)的历史,内容涉及到它的发展兴盛、统一北方、实现封建化和门阀化的过程,以及北魏、东魏与南朝宋、齐、梁三朝关系的历史;《魏书·序纪》还追叙拓跋氏的远祖至二十余代的史事,虽未可尽信,但却大致阐述了拓跋氏的历史渊源。因此,研读《魏书》,对于认识我国历史是由多民族共同缔造的这一客观事实,必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北齐书》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二、创作题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意思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魏书·任城王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以《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起义
流亡几载试登台,
掩饰多年自展才。
天网恢恢疏不漏,
潜逃千里又追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47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9-27 19: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3课作业
兰意嫣然
一、简答题
请简答《二十四史》之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它们的作者是谁,各史记载的主要内容。
答:《周书》,唐代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诏修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令狐德棻与岑文本、崔仁师负责撰北周史,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主要内容:《周书》文笔,清代史家赵翼说它“叙事繁简得宜,文笔亦极简劲”。《周书》不只是记述西魏及北周皇朝的史事,内容兼顾了同时代的东魏、北齐、梁与陈等四朝的重大史事,对于帝位更迭、重大动乱,皆详加载明,反映了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及纷繁的历史事件。

《隋书》,是唐代魏征主编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
主要内容:《隋书》的修史水平是较高的。保存了南北朝以来大量的典章制度为后人研究隋代以及前几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包括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等十志。叙述了自汉至隋凡六百年中国书籍之存亡、学术之演变,是对中国古代书籍和学术史的第二次总结,也是对中国学术文化史的一大贡献。《隋书·经籍志》还有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为中国以后的四部图书分类奠定了基础。为后世遵用达一千余年。《隋书》十志虽成于众手,但作者都是学有所长的专家,因此它的内容丰富、充实。在正史书志中,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
三、南史,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唐·李延寿著,80卷。
《南史》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南史》没有采取编年体,而是把南朝各史的纪传汇合起来,删繁就简,以便阅读。列传中不同朝代的父子祖孙,以家族为单位合为一卷,对于了解门阀制度盛行的南北朝社会,有一定的方便。
四、《北史》,“二十四史”之一,《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主要内容:《北史》上起北魏登国元年(386年),下迄隋义宁二年(618年),记北朝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及隋六代二百三十三年史事。应当指出的是,隋代的最初九年即开皇元年至开皇九年(581-589年)的历史,可以作为北朝历史看待;至于开皇九年隋灭陈统一全国以后的历史,本是统一的封建皇朝的历史,把这一段历史看成北朝史而写入《北史》是不恰当的。
五、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 ,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刘昫(公元887—946年),字耀远,涿州归义(今属河北雄县)人,五代时期历史学家,后晋政治家。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后晋时,官至司空、平章事。
主要内容:《旧唐书·经籍志》所录,以毋煚《古今书录》为据,乃“开元盛时四部书。至于天宝以后的著述,并不是五代后晋时没有看到,而是史臣们不打算将其混杂到“开元盛时”的著录之中。
六、新唐书“二十四史”之一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主要内容:《新唐书》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自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


二、创作题
请根据本课学习内容,创作一首作品,体裁不限,内容不限!
古之君子,使人必报之。
摘自《隋书·志·卷二》
解释:古代的君子,得到别人帮助后必加倍报答。
《刘洵成长记》
少时蒙难喜真心,
树木十年已冠阴。
幸得几分怜悯意,
登基造福万千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47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2 04: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34课作业
兰意嫣然
一、简答题
请简答《二十四史》之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它们的作者是谁,各史记载的主要内容。
1)《旧五代史》成书于北宋,原名是《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由薛居正、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七人同修。
《旧五代史》记载的是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的这段历史。
2)《新五代史》的作者是欧阳修。《新五代史》全书共七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
3)《宋史》的作者有两位,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宋史》修撰。《宋史》中《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兵、刑、艺文),约占全书三分之一,仅次于《列传》,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很大的,《职官志》详细地记述了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组织情况,《食货志》、《兵志》亦编得好,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宋史》还有《奸臣》四卷、《叛臣》三卷,为蔡京、黄潜善、秦桧、张邦昌、刘豫等所作的传记;另有《道学》四卷,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道学人物所作的传记。
4)《辽史》为元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作者共八人,其中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傒斯、吕思诚为总裁官,廉惠山海牙等为修史官。《辽史》记载的是辽朝自建立到灭亡近210年的历史(西辽历史过于简略,不算入)。辽朝是十世纪至十二世纪前期契丹族在我国北部、东北部以至西北部辽阔地区建立的强大王朝。
5)《金史》由元朝脱脱等主持编修,是宋、辽、金三史中编撰得最好的一部,具体参加修纂的有沙剌班、王理、伯颜、赵时敏、费著、商企翁,铁木尔塔识、张起岩、欧阳玄、王沂、杨宗瑞等,其中欧阳玄的贡献最为突出,他制订《金史》撰修的发凡举例,书中的论、赞、表、奏皆他属笔。《金史》不但记载了金建国以后120年的历史,而且为了专门叙述金太祖先世的生平事迹,回顾了女真族建国前的历史,从而保存了女真族早期历史的珍贵材料,备受今人重视;在各《本纪》的末尾,设立了《世纪补》一篇,专门记述了几位未曾即位称帝,而被后代追认的几位皇帝的事迹。此外,《金史》在最末尾专立《金国语解》一篇,用汉语标出了表示在官称、人事、物象、姓氏等等之中的女真语称谓,是参照释读《金史》及研究女真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金史》还根据具体需要,创立了《交聘表》,以编年体表格的方式记述了金朝与邻国(如宋、西夏、高丽)的和战及来往关系,形式新颖,内容清晰。
6)《元史》作者为宋濂(1310-1381)和王袆(1321-1373)。
《元史》中的本纪,以记载忽必烈事迹的《世祖本纪》最为详尽,有十四卷之多,占本纪篇幅的三分之一;其次是《顺帝本纪》,有十卷之多。《元史》的志书,对元朝的典章制度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保存了大批珍贵的史料。其中以《天文》、《历志》、《地理》、《河渠》四志的史料最为珍贵。
7)《明史》作者:冯铨、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明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

二、创作题
1.沉厚寡言
注释: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出处:《旧五代史·梁书·末帝本纪上》美容仪,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
《以沉厚寡言起义.家有学生》
               --兰意嫣然
端方沉静细钻研,
万事不离书案前。
偶有闲情游四野,
一频一笑胜千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47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18: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5课作业
兰意嫣然
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鄂)所作。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3、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史湘云),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王熙凤),最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贾探春)。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晴雯),涉及到她的情节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袭人)。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刘姥姥)。
4、《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贾宝玉)。《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贾宝玉)、(林黛玉)、(晴雯),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
5、贾府姐妹中,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贾政),惜春的父亲是(贾敬)。冷子兴演说中曾谈到贾赦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贾琏),次子则是(贾琮)。贾府中还有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是(贾赦)、(贾琏)。
6、《红楼梦》中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长是(李纨)和(林黛玉)。《红楼梦》中最长的一首诗是贾宝玉写的(《芙蓉诔》)。
7、《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贾宝玉佩戴的玉叫(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金锁),史湘云佩戴的是(玉麒麟)。
8、《红楼梦》中所说的“金玉良缘”的象征是薛宝钗的(金锁)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木石前盟”是指开篇神话中(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还泪之说”。
9、来自于《红楼梦》的著名故事有(木石前盟)、(元妃省亲)、(湘云醉眠)、(宝钗扑蝶)、(黛玉葬花)、(金玉良缘)、(李代桃僵)、(晴雯撕扇)。
二、简答题
1、简答《红楼梦》的作者及主要思想内容。
答:
《红楼梦》的作者,一般认为前八十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相传后四十回由高鹗续书。
《红楼梦》的主要思想内容: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时代特征。它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红楼梦》的巨大社会意义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这个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2、简答《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的特色。
答: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诗词曲赋数量多且质量不俗。曹雪芹多才多艺,能文会诗,工曲善画,博识多见,杂学旁收,三教九流,无所不晓。《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的特色如下:
第一、文体齐备,丰富多彩
《红楼梦》除小说的主体文字本身也兼收了“众体”之所长外,其他如诗、词、曲、歌、谣、谚、赞、诔、偈语、辞赋、联额、书启、灯谜、酒令、骈文、拟古文等等,应有尽有。以诗而论,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歌行、sao体,有咏怀诗、咏物诗、怀古诗、即事诗、即景诗、谜语诗、打油诗,有限题的、限韵的、限诗体的、同题分咏的、分题合咏的,有应制体、联句体、拟古体,有拟初唐《春江花月夜》之格的,有仿中晚唐《长恨歌》、《击瓯歌》之体的,有师楚人《离sao》、《招魂》等作而大胆创新的……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这是真正的“文备众体”,是其他小说中所未曾见的。
第二、借题发挥,伤时骂世
《红楼梦》并非像它开头就宣称的那样是一部“毫不干涉时世”、“大旨谈情”的书,只不过把“伤时骂世之旨”作了一番巧妙的遮盖掩饰罢了。诗词曲赋中可以说些小说主体描述文字中不便直说的话,借题发挥、微词讥贬。比如薛宝钗所讽和的《螃蟹咏》,其中有一联说: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第三、组成情节,融为一体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也是有别于其他小说的一个特点。它的极大多数诗词曲赋都是融合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的。有些词赋,表面看游离于情节之外,但细加寻味,实际上仍与内容有关。《警幻仙姑赋》是被脂评认为近乎一般小说惯用的套头的闲文,小说写警幻仙姑不也是写宝玉与秦氏暧昧关系的托言吗?在《不了情撮土为香》一回中,宝玉曾说:“古来并没有个洛神,那原是曹子建的谎话……今儿却合我的心事,故借他一用。”这些话正可帮助我们窥见作者拟古的用心。总之,此赋原有暗示的性质,非只是效颦古人而滥用俗套的。可惜深悉作者用意的脂砚斋,没能体会出来。
第四、社会风俗,尽现其中
《红楼梦》中通过赋诗、填词、题额、拟对、制谜、行令等等情节的描绘,多方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封建阶级的文化精神生活。我们从小说本文的暗示,特别是脂评所说“借省亲事写南巡”等话,可以断定在有关元春归省盛况的种种描写中,有着康熙、乾隆南巡,曹家多次接驾的影子。这样,写宝玉和众姊妹奉元春之命为大观园诸景赋诗,也就可以看作是作封建时代臣僚们奉皇帝之命而作应制诗的情景的一种假托。人们于游赏之处,喜欢拟句留题、勒石刻字的,至今还被称为“乾隆遗风”。可见,这种风气在当时上行下效,是何等盛行!这方面,小说中反映得也相当充分。此外,如制灯谜、玩骨牌、行酒令,斗智竞巧,花样翻新,也都是清代极流行的社会风俗。
第五、按头制帽,诗即其人
曹雪芹深恶那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的“佳人才子等书”。可知他自己必不如此。被评为压卷之作的《咏菊》诗说:“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大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味道,只是已女性化了而已。这样幽怨寂寞的心声,则非出自林黛玉笔下不可。作者让史湘云的《咏白海棠》诗“压倒群芳”(脂评语),让林黛玉在《菊花诗》诸咏中夺魁,让薛宝钗所讽和的《螃蟹咏》被众人推为“绝唱”,以吟咏者的某种气质、生活态度与所咏之物的特性或咏某物最相宜的诗风相暗合,足见作者精心之安排。
《红楼梦》诗词曲赋的明显的个性化,使得后来补续这部小说的人所增添的诗词难以鱼目混珠。
第六、诗作谶语,预示将来
《红楼梦》中诗词曲赋在艺术表现上另有一种特殊现象,是其他小说中诗词所没有的,那就是作者喜欢预先隐写小说人物的未来命运,而且这种暗中的预示所采用的方法是各式各样的。

三、写作题
14.半新半旧
注释:指不新不旧。
出处:《红楼梦》第一一九回次日,宝玉贾兰换了半新半旧的衣服,欣然过来见了王夫人。”
《半新半旧》为意
              兰意嫣然
勤俭传家犹是宝,
翻来去岁贴身袄。
旧新不管赴街前,
不理潮流真正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6 23:09 , Processed in 0.0743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