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7-21 05: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一课作业
果果—032
1、什么是成语?并简答成语的基本特征?
答: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基本特征:成语的含义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大多为四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以四字居多。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2.简答成语与谚语、歇后语的区别,并举例。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成语与谚语、歇后语的区别在于成语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 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功败垂成”出自晋阳之战,“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
3.填空题:①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②(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4.请分别写出3、4、5、6、7字的成语各6个。
3字:东道主、门外汉、藏茗山、壁上观、鸿门宴、莫须有
4字:画蛇添足、千军万马、滥竽充数、春风化雨、老马识途、家徒四壁
5字:墙倒众人推、独木不成林、鲤鱼跳龙门、墙倒众人推、难于上青天、一问三不知
6字:不知天高地厚、不得已而为之、太岁头上动土、有志者事竟成、反其道而行之、水至清则无鱼
7字:无事不登三宝殿、识时务者为俊杰、清官难断家务事、听其言而观其行、决胜于千里之外、得饶人处且饶人、大树底下好乘凉
5.请为以下成语填上正确的汉字。(黯)然失色 按(部)就班 不(假)思索 (沧)海桑田 不(落)窠臼 出奇(制)胜 既往不(咎) 岌(岌)可危 (脍)炙人口 励精(图)治 (流)芳百世 美轮美(奂) 名(副)其实 (墨)守成规 旁征(博)引 水乳交(融) 所向披(靡) 心无旁(骛) 心心相(印) (源)远流长 越(俎)代庖 责无旁(贷) 众口(铄)金 (振)聋发聩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