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随心☆

小渔村赋二十一期第2讲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4-3-26 10: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赋二十一期第2讲作业
赋21016*蓝天星辰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赋文中的三字句对。
壮句的前一分句一般是五个字,后分句是三个字。
因为五个字中,前两个字是提引词。撇开提引词,剩下就是三字单句对,这种骈句就是壮句。

例:   
(1)观夫/舒/明耀,丽/九华。

(2)复若/九月/新,西风/满。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赋文中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举例:
(1)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滕王阁序)  
(2)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滕王阁序)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 赋文中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五字长句:
  (1)以盼倩之姿,彰敦朴之俗。(绘事後素赋)

六字长句:
(2)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七字长句:
(3)携倒海翻江之势,被浮光耀日之斓。

八字长句:
(4)见京坻之流衍可期,睹稼穑之艰难有以。

九字长句:
(5)顺时设教而靡不获所,同律和声则尤至其何。

十字长句:
(6)远眺其原兮亦极之无极,近详其理兮固元之又元(天赋)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
壮句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
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在使用中注意的事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

长句注意事项:
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这是唐宋文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得来的经验。
我们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其中的原因是句子太长失去灵动;
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
一句之中,若长过于九字,也很难通读。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长句)。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 谐四声,祛八病(壮句),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 文道浸衰,颂声陵迟(紧句)。乃 举多士,命有司(壮句)。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长句)。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紧句)。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长句)。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紧句)。文谐宫律,言中章句(紧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紧句)。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壮句),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长句)。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长句)。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紧句)。炳如绘素,铿若钟鼓(紧句)。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长句)。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紧句)。微才无忽,片善是求(紧句)。况赋者 雅之列,颂之俦(壮句)。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
壮句:
谐四声,祛八病。(壮句)
举多士,命有司。(壮句)
雅之列,颂之俦。(壮句)。

紧句:
冰生乎水,青出於蓝。(紧句)
文道浸衰,颂声陵迟。(紧句)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紧句)
网罗六艺,淘汰九流。(紧句)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紧句)
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紧句)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紧句)

长句:
初变本於典坟,复增华於风雅。(长句)
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长句)
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长句)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长句)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长句)。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长句)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荀况
荀况不仅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很具逻辑性。
在语言风格上可谓丰富多彩,他善于比喻、排比和对偶句,被称赞为“诸子大成”。
他在名篇《劝学篇》中将这种语言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质朴的语言中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前半篇几乎全用譬喻重叠构成,集中论述了他对学习的见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况还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被收录在《荀子》中的五篇短赋便是其代表。
他的文章已由语录体发展成为标题论文,是我国古代说理文趋于成熟化的标志。
他和屈原一同被称为“辞赋之祖”。
荀况还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作《成相篇》,该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很具逻辑性。在语言风格上可谓丰富多彩,他善于比喻、排比和对偶句,被称赞为“诸子大成”。
他在名篇《劝学篇》中将这种语言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质朴的语言中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前半篇几乎全用譬喻重叠构成,集中论述了他对学习的见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代表作有:
《劝学篇》、《成相篇》。


宋玉:
宋玉的主要成就是:
作为战国时期的著名辞赋家,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被视为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
宋玉的作品对物象的刻画趋于细腻,抒情与景象的结合自然贴切,对楚辞与汉赋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赋在赋体文学上的成就被认为是空前绝后的,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拥有很高的地位。
此外,宋玉还首创了悲秋的文学主题,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对女性大胆描写的作家,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宋玉的传世作品包括:《九辩》、《招魂》、《风赋》、《高唐赋》等,
其中《九辩》是一首自叙性的长篇抒情8诗,情景交融,意境深化,情感凄凉,句法灵活自由,字数增加,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王勃:
王勃的主要成就包括:

诗歌: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两种诗歌体裁,其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他的诗歌成就不仅体现在开拓了诗歌的主题和体裁,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范围,还表现在他的近体诗创作上,促进了律诗的完成。他的五律对仗工切,音律和婉,而五绝韵味深厚,洗削流调。此外,王勃的写景之作也清新别致,意趣盎然,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12。

骈文:王勃在骈文方面的成就尤为显著,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堪称一时之最。他的代表作《滕王阁序》是千古名篇,展现了他在文创作上的高超技艺和华美的语言风格13。

地位:王勃被誉为“初唐四杰之冠”,在初唐诗坛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上,还在于他的文创作,其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

主要代表作:
赋《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早春野望》、《咏风》等。

2014.03.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3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1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3-26 14: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赋二十一期第2讲作业
赋21053*白雪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如下文:
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乃/举多士,命有司。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如下文: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如下文:
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
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
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长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2)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多为5~9字。
(3)长句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
壮句:
(1)偕四声,祛八病。
(2)举多士,命有司。
紧句:
(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2)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3)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4)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5)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6)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7)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8)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长句:
(1)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
(2)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3)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4)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5)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6)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荀况(约前313-约前238),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孟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著有《荀子》。
宋玉,战国楚辞赋家。他的作品辞意婉转,描写细腻,对辞赋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后世以“屈宋”并称,代表作有《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王勃系“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21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3-26 16: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赋二十一期第2讲作业
21003-王松岩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例1: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例2:乃举多士,命有司。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例2: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1: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六字长句)。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六字长句)。
例2: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八字长句)。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使用时要注意: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建议我们作赋时,长句最多是9个字。但是看到别人有超过的,不要说人家是错的。
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至于句式如何在赋文中搭配,我们在今后的课程中再作详细解析。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壮句),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壮句)。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六字长句)。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紧句)。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五字长句)。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紧句)。文谐宫律,言中章句(紧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紧句)。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隔句)。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六字长句)。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六字长句)。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紧句)。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八字长句)。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紧句)。微才无忽,片善是求(紧句)。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壮句)。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六字长句),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荀子(约前313年-前238年)[21],名况,字卿[17](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战国晚期赵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18]
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国,因学问博大,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当时稷下学宫的主要思想家田骈已于齐襄王时故去,齐国需补充列大夫的缺额,荀子因此三次出任祭酒一职。后齐国有人诋毁荀子,于是便前往楚国,被春申君任命做了兰陵(今中国山东省临沂市)县令。春申君去世后,荀子被免职,在兰陵(今中国山东省临沂市)一直居住,[19]直至去世。
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有着相当显著的贡献,所著《荀子》一书,又名《荀卿子》,集中体现了其学术主张和理论思想,强调“礼”在社会中的规范作用。“礼”不仅是一个人人生的最高准则,而且也是治理国家的最高准则。其次,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首倡性恶论。认为人的道德品质是后天形成的,是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因此更加注重后天教育的重要性。荀子还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其言“天行有常”,不信鬼神,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和“人定胜天”的命题。对于荀子而言,宇宙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人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畴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
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 6篇残缺之文。罗氏序文中还提及日本京都“富冈君(谦藏)别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

生平
王勃,字子安,被称为诗杰。王勃出身望族,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王勃也是王绩的侄孙。
王勃小时候很聪慧,从小就能写诗作赋,世人目为神童。《旧唐书》本传谓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又有杨炯《王勃集序》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太常伯刘公称王勃为神童。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仲秋,右相刘祥道巡行关内,年方十五的王勃上书刘右相,其中第一条就是抨击唐王朝的侵略政策,反对讨伐高丽,他认为:“辟地数千里,无益神封;勤兵十八万,空疲帝卒。警烽走传,骇秦洛之甿;飞刍挽粟,竭淮海之费。”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不满情绪。刘祥道看后,为其“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语惊异,赞王勃为“神童”,并上表举荐。王勃乃应麟德三年(666年)制科,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此时的王勃虽然才17岁,尚是一少年,但由于才华毕露,在那时就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
乾封初(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少年得志的王勃经过这样的打击,心情是沉重的。他在《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中说:“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顿忘山岳,坎坷于唐尧之朝;傲想烟霞,憔悴于圣明之代。”可以看出他当时的凄怆悲苦和愤激不平。总章二年(669)五月,王勃悻悻离开长安,南下入蜀,开始了他将近三年的蜀中漫游。仕途的挫折,生活的体验,山川的感召,使王勃写下了很多抒发自己情怀的诗文,其中主要是朋友间的酬唱,仕途艰难的感叹和一些抒写乡思的作品。在蜀期间,朝中曾先后征召过王勃,王勃都称病辞谢。
 咸亨三年(672年)王勃返回长安,裴行俭、李敬玄同典选事,闻王勃文名,又数次召用,但王勃耻以文才受召,作文述志,结果触怒了裴行俭,被斥为“才名有之,爵禄盖寡”。第二年,王勃听友人陆季友说虢州多药草,他很想去,便设法做了虢州参军。这是王勃第二次走上仕途。但谁能想到,等待他的却是第二次沉重的打击。王勃恃才傲物,在虢州参军任上与同僚的关系搞得很僵。当时有官奴曹达犯了死罪,王勃不知为什么却把他藏到自己府内。后来他又害怕此事泄露出去,就私下把曹达杀了。事情很快被发现,王勃被判死刑而入狱。后又巧遇大赦,免除了死刑。但王勃的父亲却因此事而从雍州司户参军的位置上被贬为交趾令。至于王勃擅杀官奴的具体情况,史无详载,是非莫辨。不过,王勃没有象第一次废官后那样寄情于山川烟霞,而是更珍惜这劫后余生。“富贵比于浮云,光阴逾于尺璧。著撰之志,自此居多。……在乎辞翰,倍所用心。”第二年朝廷虽恢复王勃原职,但他决计弃官为民而不就任。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王勃完成了祖父王通《续书》所阙十六篇的补阙,刊成二十五卷。撰写了《周易发挥》五卷、《唐家千岁历》、《合论》十篇、《百里昌言》十八篇等,同时还创作了大量诗文作品。这是王勃一生中创作最宏富的时期。
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春天,王勃从龙门老家南下,前往交趾看望父亲。一路经洛、扬州、江宁,九月初到了洪州。在这里王勃留下了《滕王阁序》这一传世名篇。滕王阁大宴后,王勃继续南下,于十一月初七到达岭南都督府所在地南海,第二年秋由广州渡海赴交趾,不幸溺水而卒,年仅二十七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4
发表于 2024-3-26 20: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一、1、壮句及用法:壮句是指三字单句对,一般比较急促,用在关窍处,忌多;壮句不可三连平或三连仄,不用虚词,一般前有引发词,不用在开篇;壮句一般不连用,以免减弱气势。
例:
A、所以迈前古,流后芳;B、复若九月新,西风满。
2、紧句及用法:紧句是指四字单句对,是四六常式之一。紧句只有22句式这一个结构,应用广泛,可开篇可中间,一般用在每段的起句;紧句在开篇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以紧句换段、韵、内容时需加提引词;一段内不能连续用三骈连用。
例:
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B、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3、长句及用法:长句为两个五至十个字的单句对,一般为5到9个字。
例: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se。
B、酌贪泉而觉shuang,处涸辙以犹欢。
紧长隔以次相随,壮用在并窍处;字数多的长句不宜连用,应错落有致。
作业二,《赋赋》中的例句:
壮句:而后诣四声、祛八病;
紧句: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长句: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作业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有着显著的贡献,所著《荀子》一书,集中体现了其学术主张和理论思想。强调“礼”在社会中的规范作用。辞赋方面著有《赋篇》。
     宋玉,(公元前 298年~公元前 222年)。楚国鄢人。战国著名辞赋家,后人常以“屈宋”并称。其著作《登徒子好se赋》成为传世佳作。其代表作《九辩》堪称楚辞中体制宏大的杰作。他谱写的音律《阳春》、《白雪》成为高雅音乐的代名词。
    王勃,初唐四杰之一。他短短的一生中,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诗、文、辞赋和学术著作,今存《王子安集》载有辞赋 12篇,以《春思赋》、《采莲赋》、《涧底寒松赋》最有名。他的诗歌风格豪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出了昂扬的气势和乐观的精神。在骈文方面成就更显著,其代表作《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名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2

帖子

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3
发表于 2024-3-26 21: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赋二十一期第2
21032畅行天下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壮句的前一分句是五个字,后分句是三个字。前两个字是提引词。撇开提引词,剩下就是三字单句对,这种骈句就是壮句。
  例如: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究笔精,穷旨趣。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紧句只有一个结构,既22句式。它的结构样式虽然少,可是在赋文中应用,非常广泛,是四六常式之一。从诗经到骈文,大多是以四字句构成。
  例如: 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如: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紧、长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

  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
  
    长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2)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
   (3)长句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1、壮句如:谐四声,祛八病;
       究笔精,穷旨趣;
       举多士,命有司;
       雅之列,颂之俦;

2、紧句如:文道浸衰,颂声陵迟;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润色鸿业,发挥皇猷。

3、长句如: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ā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1、荀况: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末期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其代表作《荀子》一书。 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2、宋玉:宋玉(公元前298年—前222年),楚国诗人,曾担任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 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其传世作品有《九辩》等。
    3、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1
发表于 2024-3-26 21: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赋二十一期第2讲作业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1)观夫舒明耀,丽九华。
(2)所以迈前古,流后芳。
从以上2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到,壮句的前一分句是五个字,后分句是三个字。因为五个字中,前两个字是提引词。撇开提引词,剩下就是三字单句对,这种骈句就是壮句。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1)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2)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从以上2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到紧句只有一个结构,既22句式。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1)东门而浸稻,北谷而沤麻。
(2)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从以上2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到,长句前一句与后与一句字数相等且相对。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1.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2.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3.长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开篇尽量使用紧句,若是律赋用于开篇破题还是可以的。
(2)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这是唐宋文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得来的经验。(3)要强调的是,我们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其中的原因是句子太长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一句之中,若长过于九字,也很难通读。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1. 壮句
(1)谐四声,祛八病。
(2)究笔精,穷旨趣。
(3)抽秘思,骋妍词。
2. 紧句
(1)文道浸衰,颂声陵迟。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2)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3)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3.长句
(1)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2)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3)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1.荀子
答: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荀子的赋堪称“学者之文”。《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载他的赋十篇。荀子的《赋篇》是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体现了先秦辞赋的创始性、综合性、实用性、随意性的特点。

2.宋玉
答:宋玉所作辞赋甚多,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由宋玉而来。最早据《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所载,有赋16篇,惜多亡佚。现今,其存世作品只有《九辩》一篇。但这并不影响他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后世尊称屈原、宋玉为“屈宋”。
3.王勃
答:王勃是“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之一。杜甫有诗赞云:“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他在七言、杂言诗体形式上也有所探索和创造。其优秀诗篇摆脱了齐梁浮华补假的习气,显露了唐诗的独特风貌。他的主要代表作有《滕王阁序》、《采莲曲》等。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正确,建议要署名。  发表于 2024-3-31 2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861

帖子

38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3-27 00: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赋二十一期第2讲作业
答题人:赋21018-凤王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对偶三字句为壮句,前面多加提引词,如下文中:
乃举多士,命有司。
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四字对仗为紧句,如下文中:
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五六七八九字对偶为长句,如下文中:
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壮句注意:
  禁止三连平,三连仄。   
  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
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
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注意:
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
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
长句注意: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
长句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壮句:
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乃举多士,命有司。
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紧句:
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长句:
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荀宋,作家合称,即战国时代与赋有关系的两个楚国辞赋作家:荀子、宋玉。辞与赋,都是在战国时代的楚国最先出现的。荀况代表作是《荀子》、宋玉代表作《九辩》、王勃代表作《腾王阁序》。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简洁明了,正确。  发表于 2024-3-31 2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4

帖子

3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3-27 06: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赋21期第2讲作业
21021*白玫瑰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是三字单句对。
例如:
(有後)谐四音,祛八豆。(1)
以此类推(2)和1一样。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是四字单句对。
例如:
坤如绘画, 坚若忠鼓 。
网何五艺 , 淘汰下流 。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是一对五到九字句对。
例如:
语文之意境,
数学之元龟。(五字长句)


闷闷哉溢眼之黼黻(fǔfú),
(八字长句)以此类推…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
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能有三平三仄尾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或一次,要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以引发、承接过渡词语。

(5)壮句开篇段头不合适使用,适合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

长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2)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

(3)长句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找出《赋赋》中的壮紧长,见下文()内容:

赋者古诗之传奇

始草创於荀、宋、古人用句
渐恢张於贾、马、六字长句

冰生湖水,初变本於典坟;
青出於蓝,复增青於风彩。

后面
谐四音,祛八豆,壮句
信达章之丽者。

(1)文道浸衰,颂音陵迟。紧句
(2)和1句式一样。

酌遗风於三代,
明变雅於一时。六字长句


全世其名,则令之为赋;
杂定其体,亦世出巾诗。
(紧句后长句)

观夫我:
物类错综,词种舒变。紧句
文格公律,言中诗句。紧句

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
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交替用大部以此类推!


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
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六字长句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六字长句


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
《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

所谓
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紧句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紧句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
洋洋乎盈耳之《韶》《武》。八字长句

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

今吾君
网罗六艺,淘汰九流。紧句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紧句

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壮句

可以润色鸿业,
可以发挥皇猷,六言长句

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荀况代表作是《荀子》、宋玉代表作《九辩》、王勃代表作《腾王阁序》。

点评

第一题要求各找出2个例句,第二题没要求找隔句,其中个别例句不正确。第三题需再全面些哈。  发表于 2024-4-5 14: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7

帖子

14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7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3-27 13: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赋21期第2讲作业
21015一蓝纱巾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迈/前古,流/后芳。
九月/新,西风/满。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饮啄/必异,嬉游/每殊。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东门而浸稻,北谷而沤麻。
飞qiang垒之间,拂车宫之处。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1)壮句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2)紧句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骈,不能三骈连用。
3)长句到九字即止,是大多数赋家在使用“长句”时遵守的一个底线。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壮句:
谐四声,祛八病。
举多士,命有司。


紧句: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长句: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1、荀况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
他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2、宋玉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担任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 战国著名词赋家。
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这些典故皆他而来。


3、王勃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点评

作业不错,壮句,无论是例句还是写作中都必须带提引词的。  发表于 2024-4-5 14: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4-3-27 13: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赋二十一期第2讲作业:
赋21010*八想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
答:壮句,赋文中的三字单句对。比如“舒明耀,丽九华”,“披绣闼,俯雕甍”,不可三连平或三连仄,按常规其中不带虚词。用在紧张壮阔处,前有引发词,一篇赋中少用。
2、什么叫紧句?
答:紧句,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如“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每单分句22节奏形式。在赋文中没有固定位置,换段用前加提引词。在一段中不宜三骈连续使用。
3、什么叫长句?
答:长句,赋文中五至十几字之间的单句对。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东门而浸稻,北谷而沤麻“。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紧、长三者句子以字少为上,多者为下。常例紧长隔依次相随。壮句用在关键处,忌首尾。长句不宜连续使用,应与其它句式交替合理搭配。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阅读摘得:
壮句:
(1)偕四声,祛八病。(2)举多士,命有司。
紧句:
(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2)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3)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4)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5)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6)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7)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8)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长句:
(1)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2)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3)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4)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荀况《赋》《成相》二篇赋,《赋》大体以四言短句为主,错综长句,用字质朴而韵律感强,与荀子同时期的其他人的作品对比,此赋显然是说理之中包含抒情,可以说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写法。隐讳语言,主客问答,表意以讽。描摹铺叙,声貌穷文。继承诗言志,于后世汉赋功不可没。
宋玉,《招魂》《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神女赋》和《对楚王问》等作品在内容上和艺术上都很有特色,作品采用了主客问答的方式,构思布局,颇巨匠心。赋中韵散间出,句法富于变化,极尽声音辞采之美、铺陈刻画之工。从形式上看,它们与铺采骋词的汉大赋已没有多少区别,其题材和表现手法也为后人所效仿。他是屈原诗歌继承者,在楚辞与汉赋之间,承上启下。

王勃,王勃赋是初唐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初唐赋体的繁荣。王勃的骈文继承了徐陵、庾信的骈文艺术风格(对仗精工、自然而妥帖;音韵谐美,无论押韵还是句内宫商均有意追求合律;用事贴切,做到典事内容与表达内容的谐调;熟用隔对,把四六句型作为主要句型运用,并巧用长短句的交错变化,同时注以散行之气,使文章于凝炼中见流畅),但又注以清新之风、振以疏荡之气,于是使骈文变繁缛为清丽,变滞涩为流畅,创造出气象高华、神韵灵动的时代风格,使骈文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他很少使用比喻手法,但他善于议论,哲理深刻。

点评

作业认真,无论找例句还是以后写作中,壮句都需带提引词哈。  发表于 2024-4-5 14: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9:57 , Processed in 0.0849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