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赋二十一期第3讲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0

主题

136

帖子

16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7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4-2 08: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赋基础班第3讲作业
赋21016*蓝天星辰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轻隔(前四后六)、重隔(前六后四)、疏隔(前三字,后五至八字)、密隔(前五字至八字,后六字至九字。
)、平隔(四个分句字数相等)、杂隔(前四,后多;或后四,前多)、非常式隔句(两个分句以上的长联)。


隔句的特点:
1、单边都有两个分句,共4个句子;
2、四个分句句脚必须符合马蹄律: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非此即彼;
3、隔句的四个分句中,(1)跟(3),(2)跟(4)相对,并且四句的意思相近或相对。它们并不是两两相对的分开体,而是四句意义相互连在一起的交互对偶。四句的基本规则是以(1)、(3)句为主,(2)、(4)句为辅。
4、隔句必须有分号:隔句是在前两个分句和后两个分句之间要用“;”表示。
5、非常式隔句 除以上六大类之外,另外还有两个分句以上的隔句,属于“非常式”的范畴,我们就把这类隔句统称为“非常式隔句”。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古偶句,因为不符合后来骈句的严格要求,词赋界把它划为散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又叫“发语词”,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


发语的用法:
1)“原始”,探索事物起源,原始发项。如:“吾尝文战将北,羁游极西”,这里的“吾尝”就是发送类中的“原始”。


2)“提引”,承上启下之意。即所谓属事比辞,皆有次第,提引在中。提引,可以是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提引”,也可以是句与句之间的“提引”。


3)“起寓”,开启下文,总结上文,直抒胸臆,起寓发头、尾。


送,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如:“岂如扣角匡坐,且悲歌于白水;寻山小住,止危途于翠屏而已哉”,这里的“而已哉”即为“送”语。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提引词,即在段落与段落之间或者句子与句子之间起提引作用。
提引词的特点:
①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
②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只是比较少。
③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漫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漫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漫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漫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三、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若夫(用于开头,起句)  
夫其(换段另起)
至如(转句,承上启下)


2024.04.02

点评

提引找出并正确回答其作用,掌握基础知识,方能为以后写赋所用,加油!  发表于 2024-4-7 17:28
填空题认真分析,基本掌握隔句特点。  发表于 2024-4-7 17:26
问答题回答清晰明了。  发表于 2024-4-7 17: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4
发表于 2024-4-3 10: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赋基础班第3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隔句共有轻隔、重隔、杂隔、疏隔、密隔、平隔等六种。
六种隔句的句式及特点分别为:
⑴、前四后六为轻隔;
②、前六后四为重隔;
③、前四字,后五、七、八字;或后四字,前五、七、八字,为杂隔。
④、前三后五至八字为疏隔;
⑤、前五至八字,后六至九字为密隔;
⑹、四个分句字数相等,前后或四或五字至七字为平隔;
通俗认为,这六种隔句,是写赋必备和经常要用到的,使用时疏密有致,富于变化。就使用频率来讲,轻、重为最,杂次之,疏、密次之,平为下。平隔字数不要超过八个字 。另有非常式隔句,一般不用。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①、漫句,也叫散句,不对偶,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漫句既可发感慨,亦可执笔点睛;骈文或骈赋中,一般用于文章开头和结尾,或每段的首句和尾句,中间部分不必用;
②、古偶句指的是相同序位上用相同的字,因为不符合后来骈句的严格要求,辞赋界把它划为散句。唐宋人用“漫”,尚用“古偶”之法,更见苍劲;如:因五行以修五事,由五常以厚五德,正五刑以去五虐,繁五稼以除五贼。
这样的“古偶”手法,杂之一些工整的骈句,读来是不是确实气象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古偶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①、发语的概念及种类
发,又叫“发语词”,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引出下文。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
发语包括原始、提引、起寓三种:
原始,即探索事物起源,原始发项。如:“吾尝文战将北,羁游极西”,这里的“吾尝”就是发送类中的“原始”。
常见标志词如:原夫、若夫、观夫、稽其、伊昔、其始也


②、送,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如:“岂如扣角匡坐,且悲歌于白水;寻山小住,止危途于翠屏而已哉”,这里的“而已哉”即为“送”语。


③发送语没有固定的词汇。要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自行发挥,决不能死往上按,也不能频繁使用,频繁使用会有画蛇添足之感。尤其不能一个提引词重复使用,或者类似的发语在一个部位几次使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提引:承上启下之意。即所谓属事比辞,皆有次第,提引在中,可提引段落与段落之间,也可以提引句与句之间。
常见标志词 如:洎及、然则、矧夫、于是、已而、是故、借如、乃知、岂非、而或、然则、是以、足以
起寓 如:嗟乎、至矣哉、大矣哉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漫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漫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漫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漫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漫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漫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漫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三、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若夫,发语词
提引词:”夫其”、”至如”,承“若夫”表序

点评

问好同学,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其它作符合要求。  发表于 2024-4-7 18: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3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1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4-3 16: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赋基础班第3讲作业
赋21053*白雪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隔句有六种,分别是: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杂隔。
隔句特点:
(1)单边都有两个分句,共4个句子,由两联四句组成。
(2)四个分句句脚必须符合马蹄律: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非此即彼。
(3)隔句的四个分句中,(1)跟(3),(2)跟(4)相对,并且四句的意思相近或相对。
(4)隔句必须有分号:隔句是在前两个分句和后两个分句之间要用“:”表示。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古偶句是漫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又叫“发语词”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发语包括三种:
“原始”,探索事物起源,原始发项。
“提引”,承上启下之意。
“起寓”,开启下文,总结上文。直抒胸臆,起寓发头、尾。

送,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提引词,用在骈句上句或者段落的开头,换段、换内容、换韵一般都要用提引词,起提示、承接或者引领的作用。
提引词有以下特点:
① 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
② 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
③ 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密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长句)。

三、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1)若夫,用于开头,起句;夫其,换段另起;至如,转句,承上启下。

四、作业要求:完成作业的时间为一周,截止次周六晚六点前,迟交的作业不予点评哦!

  

点评

问好同学,,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漫句),其它作业完成很好,加油。  发表于 2024-4-7 18: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1
发表于 2024-4-3 21: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赋基础班第3讲作业
21012王五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⑴隔句分为六类,分别是: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杂隔。

⑵隔句的特点是:相隔一句对仗,因此又叫“隔句对”。 它和对联中两分句的联相似,也有人称为“分句对”或“复句对”。单边都有两个分句,共4个句子:隔句由两联四句组成,因为它虽然是四句,却是两两相对。四个分句句脚必须符合马蹄律: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非此即彼。 隔句的四个分句中,①跟③,②跟④相对,并且四句的意思相近或相对。它们并不是两两相对的分开体,而是四句意义相互连在一起的交互对偶。四句的基本规则是以①、③句为主,②、④句为辅。隔句必须有分号:隔句是在前两个分句和后两个分句之间要用“;”表示。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⑴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⑵古偶句是漫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⑴发,又叫“发语词”,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

⑵送,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如:“岂如扣角匡坐,且悲歌于白水;寻山小住,止危途于翠屏而已哉”,这里的“而已哉”即为“送”语。

⑶发送的作用① 发语在“原始”,探索事物起源,原始发项。②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⑴提引词,有承上启下之意。即所谓属事比辞,皆有次第,提引在中。
⑵提引词的特点:①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②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只是比较少。③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提引词”的使用,是赋文与诗词最明显的区别。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散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散句)。


三、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1.若夫:语气助词,放在句子前面,表议论的开始。

2. 夫其:转折连词。

3. 至如:至于。用于举例或表示另提一事。

四、作业要求:完成作业的时间为一周,截止次周六晚六点前,迟交的作业不予点评哦!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完成符合要求,向你学习。  发表于 2024-4-7 18: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9

帖子

17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79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4-3 21: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赋二十一期第3讲作业:
赋21040紫萱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隔句,隔句就是相隔一句对仗,因此又叫“隔句对”。这是赋句的基本句式之一。
它和对联中两分句的联相似,也有人称为“分句对”或“复句对”。
隔句有轻、重、疏、密、杂、平六种。
轻隔:前四字,后六字。
重隔:前六字,后四字。
疏隔:前三字,后五至八字。
密隔:前五至八字,后六至九字。
杂隔:前四字,后五至八字;或后四字,前五至八字。
平隔:前后字数相等,一般不超过八字。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漫句就是赋文中不对偶的句子,又叫散句,常用于文章开头或结尾。
古偶句由于不合骈句规则,虽对偶,但他属于漫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1)发语是指放在文言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下文作用的文言语气词。
发语包括三种:
    ①原始,探索事物起源,原始发项。如:原夫、若夫、观夫等。
    ②提引,承上启下之意。如:然则、于是、已而、是故、乃知、借如等。
    ③起寓,开启下文,总结上文,直抒胸意,起寓发头尾。如:嗟乎、至矣哉、大矣哉、悲夫等。
(2)送语是指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的词。如:者也、而已、哉之类词。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提引词是用于文章开头,或段落换韵开头,或有关句子开头的词语。
特点:提引词为文言语气词,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实词组成。
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都可以有。提引词在骈句中要单独画分节奏。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八字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六字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六字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七字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六字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七字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六字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六字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六字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七字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六字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七字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散句)。

三、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文章开头“若夫”是原始发语词,提醒文章开始了。
文中“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这里“夫其”起提醒转韵作用。
文章最后一段开头的“至如”起着开启下文,总结上文,承上启下作用。


点评

问好同学,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漫句),其它完成很好,加油。  发表于 2024-4-7 18: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1

帖子

29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9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4-4 09: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鹰击长空在 于 2024-4-17 10:50 编辑

赋基础班第3讲作业
赋21017*鹰击长空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1)隔句就是相隔一句对仗,因此又叫“隔句对”。这是赋句的基本句式之一。它和对联中两分句的联相似,也有人称为“分句对”或“复句对”。隔句分为六类,分别是:轻、重、疏、密、平、杂。前四后六为轻隔;前六后四为重隔;轻隔和重隔刚好是颠倒的。前三后五至八字为疏隔;前五至八字,后六至九字为密隔;四个分句字数相等,前后或四或五字至七字为平隔,注意平隔字数不要超过八个字哦;前四字,后五、七、八字不限;或后四字,前五、七、八字不限,为杂隔。
(2)隔句的特点
1)单边都有两个分句,共4个句子:隔句由两联四句组成,之所以把它归类到骈句之中,第一,是古人这样划分流传下来。第二是因为它虽然是四句,却是两两相对,也就是说由两组骈句组成、这里的两两相对,并不是我们前面学过的骈句一样,随便凑两句就可以了。
2)四个分句句脚必须符合马蹄律: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非此即彼;以上例句,非常清楚明白。
3)隔句的四个分句中,(1)跟(3),(2)跟(4)相对,并且四句的意思相近或相对。它们并不是两两相对的分开体,而是四句意义相互连在一起的交互对偶。四句的基本规则是以(1)、(3)句为主,(2)、(4)句为辅。
4)隔句必须有分号:隔句是在前两个分句和后两个分句之间要用“;”表示。在这里补充一点说明,辞赋是以一个骈句为单位组成的,骈句的标点一定要标的正确,因为它是骈句句式的标志。
这六种隔句,是写赋必备和经常要用到的,但使用时务必间开,就使用频率来讲,轻、重为最,杂次之,疏、密次之,平为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轻、重隔在赋文中占的比重相对要大一些,杂隔句次之,疏、密次之。平为下,尽量少用。当然也不是必须按这个框框去做,根据文意来安排句式吧!
5)非常式隔句
除以上六大类之外,另外还有两分句以上的隔句,属于“非常式”的范畴,我们就把这类隔句统称为“非常式隔句”。例:
(1)其隐也,则杂昏昏、沦浩浩,晦英姿兮自保,和光同尘兮合于至道;
其遇也,则散奕奕、动融融,焕美质兮其中,明道若昧兮契彼玄同。
——《披沙拣金赋》柳宗元(唐)
(2)圭,锐也,睿作思而百志灵;镇,安也,安于道而万物宁。
——《镇圭赋》元稹(唐)
(3)且夫利器久翳yì,铦xiān锋不全。参差冰缺,掩冉苔联。价减千金之直,文灭七星之躔chán。非夫坚石之锻乃砺乃,巧匠之藏焉修焉,又安得而昭宣?
若乃君上初临,德声未溥。令不尽一,名不咸五。筮微子牙之兆,衮阙仲山之补。非夫忠臣之扶危持颠,英俊之左弼右辅,又安得而稽古?
——《金受砺赋》李程(唐)
非常式隔句,由于这类隔句用得不多,不属于主流,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这种非常式隔句。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1)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2)古偶句,因为不符合后来骈句的严格要求,辞赋界把它划为散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又叫“发语词”,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送,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如:“岂如扣角匡坐,且悲歌于白水;寻山小住,止危途于翠屏而已哉”,这里的“而已哉”即为“送”语。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1)提引词是赋文中的一种概念,通常用在句首或者段落的开头,起到提示、承接或者引领的作用。
(2)提引词的特点:
①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
②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只是比较少。
③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提引词”的使用,是赋文与诗词最明显的区别。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散句)。

三、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1、找出3个提引词:若夫、夫其、至如
2、①若夫:大起  ②夫其:重轮  ③至如:承上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长句)改古偶

   
  

点评

作业很好。  发表于 2024-4-16 21:04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这个句子我个人认为是古偶,即漫句,因为即带虚词“兮”,又在兹 与江湄之对偶过于宽泛。  发表于 2024-4-16 2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4-4 12: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赋21期第3讲作业
赋21010*八想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l?
答:隔句有六类,即:轻、重、疏、密、平、杂。
(1)轻隔:前四字,后六字。
(2)重隔:前六字,后四字。与轻隔颠倒。
(3)疏隔:前三字,后五至八字。
(4)密隔:前五字至八字,后六字至九字。
(5)平隔:四个分句字数相等。前后或四或五字至七字,这是遵循古人在赋文中平隔用法的频率而定的。
(6)杂隔:前四字,后五、七、八字不限;或后四字,前五、七、八字不限。
隔句的特点:
1、单边都有两个分句,共4个句子;
2、四个分句句脚必须符合马蹄律: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非此即彼;
3、隔句的四个分句中,(1)跟(3),(2)跟(4)相对,并且四句的意思相近或相对。它们并不是两两相对的分开体,而是四句意义相互连在一起的交互对偶。四句的基本规则是以(1)、(3)句为主,(2)、(4)句为辅。
4、隔句必须有分号:隔句是在前两个分句和后两个分句之间要用“;”表示。
5、非常式隔句除以上六大类之外,另外还有两分句以上的隔句,属于“非常式”的范畴,我们就把这类隔句统称为“非常式隔句”。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古偶句,因为不符合后来骈句的严格要求,词赋界把它划为散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又叫“发语词”,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

发语的用法:1)“原始”,探索事物起源,原始发项。如:“吾尝文战将北,羁游极西”,这里的“吾尝”就是发送类中的“原始”。

2)“提引”,承上启下之意。即所谓属事比辞,皆有次第,提引在中。提引,可以是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提引”,也可以是句与句之间的“提引”。

3)“起寓”,开启下文,总结上文,直抒胸臆,起寓发头、尾。

送,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如:“岂如扣角匡坐,且悲歌于白水;寻山小住,止危途于翠屏而已哉”,这里的“而已哉”即为“送”语。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提引词,即在段落与段落之间或者句子与句子之间起提引作用。
提引词的特点:
①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
②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只是比较少。
③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散句)。

三、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若夫(用于开头,起句引发)  夫其(换段另起)) 至如(转句,承上启下)

点评

作业完成的很好。  发表于 2024-4-16 20:59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这个句子我个人认为是古偶,即漫句,因其带虚词“兮”,且在兹与江湄之对偶太过宽泛了。  发表于 2024-4-16 20: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3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3
发表于 2024-4-4 21: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雪无声 于 2024-4-4 21:41 编辑

赋基础班第3讲作业
赋21031*落雪无声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隔句分为六类,分别是:轻、重、疏、密、平、杂。
(1)轻隔:前四字,后六字。
(2)重隔:前六字,后四字。与轻隔颠倒。
(3)疏隔:前三字,后五至八字。
(4)密隔:前五字至八字,后六字至九字。
(5)平隔:四个分句字数相等。前后或四或五字至七字,这是遵循古人在赋文中平隔用法的频率而定的。
(6)杂隔:前四字,后五、七、八字不限;或后四字,前五、七、八字不限。
隔句的特点:
1、单边都有两个分句,共4个句子;
2、四个分句句脚必须符合马蹄律: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非此即彼;
3、隔句的四个分句中,(1)跟(3),(2)跟(4)相对,并且四句的意思相近或相对。它们并不是两两相对的分开体,而是四句意义相互连在一起的交互对偶。四句的基本规则是以(1)、(3)句为主,(2)、(4)句为辅。
4、隔句必须有分号:隔句是在前两个分句和后两个分句之间要用“;”表示。
5、非常式隔句除以上六大类之外,另外还有两分句以上的隔句,属于“非常式”的范畴,我们就把这类隔句统称为“非常式隔句”。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古偶句,因为不符合后来骈句的严格要求,词赋界把它划为散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又叫“发语词”,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

发语的用法:1)“原始”,探索事物起源,原始发项。如:“吾尝文战将北,羁游极西”,这里的“吾尝”就是发送类中的“原始”。

2)“提引”,承上启下之意。即所谓属事比辞,皆有次第,提引在中。提引,可以是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提引”,也可以是句与句之间的“提引”。

3)“起寓”,开启下文,总结上文,直抒胸臆,起寓发头、尾。

送,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如:“岂如扣角匡坐,且悲歌于白水;寻山小住,止危途于翠屏而已哉”,这里的“而已哉”即为“送”语。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提引词,即在段落与段落之间或者句子与句子之间起提引作用。
提引词的特点:
①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
②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只是比较少。
③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古偶句)。
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
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
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
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
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
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
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
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
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
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
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
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
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
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
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
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
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
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
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
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
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
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散句)。

三、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若夫((用于开头,发篇)  夫其(换段另起,换韵)) 至如(转句,承上启下)

点评

好  发表于 2024-4-16 20: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

帖子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8
发表于 2024-4-5 11: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赋基础班第3讲作业
21039-见微知著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隔句就是隔句对仗,隔句有轻、重、疏、密、平、杂六种形式。
1.轻隔:前句四字,后句六字。
2.重隔:前句六字,后句四字。
3.疏隔:前句三字,后句五至八字。
4.密隔:前句五字至八字,后句六字至九字。
5.平隔:四个句字数相等,前后或四至七字。
6.杂隔:前句四字,后句五、七、八字不限;或后四字,前五、七、八字不限。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
1.漫句,即散句, 所谓的散句,就是不需要对偶的句子。 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2.古偶句,是漫句。
因为不符合后来骈句的严格要求,辞赋界把它划为散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1.发,又叫发语,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古代称之为“发语词”。
发语包括三种及作用:
“原始”,探索事物起源,原始发项;
“提引”,承上启下之意;
“ 起寓”,开启下文,总结上文。 直抒胸臆,起寓发头、尾。
2.语,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 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
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提引词,用在发篇句首或者段落的开头,起提示、承接或者引领的作用。
提引词有以下特点:
1.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
2.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
3.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提引是赋文与诗词最明显的区别。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
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
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
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
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
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
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
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
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
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
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
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
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
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
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
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
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
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
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
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
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
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
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
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
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三、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1.“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中的“若夫”,用在文首,探索起源,起提示、引领的作用。  
2.“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中的“夫其”,是段落之间的提引,过渡,换韵之作用。  
3.“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中的“至如”, 在段落的开头,起承上启下和换韵的作用。



  

点评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这句我个人认为是古偶,也就是漫句。作业完成得不错。  发表于 2024-4-16 2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7

帖子

14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7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4-5 16: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辞赋第三讲作业

赋210015蓝纱巾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隔句分为六类,分别是:轻、重、疏、密、平、杂。
(1)轻隔:前四字,后六字。
(2)重隔:前六字,后四字。与轻隔颠倒。
(3)疏隔:前三字,后五至八字。
(4)密隔:前五字至八字,后六字至九字。
(5)平隔:四个分句字数相等。前后或四或五字至七字,这是遵循古人在赋文中平隔用法的频率而定的。
(6)杂隔:前四字,后五、七、八字不限;或后四字,前五、七、八字不限。
隔句的特点:
1、单边都有两个分句,共4个句子;
2、四个分句句脚必须符合马蹄律: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非此即彼;
3、隔句的四个分句中,(1)跟(3),(2)跟(4)相对,并且四句的意思相近或相对。它们并不是两两相对的分开体,而是四句意义相互连在一起的交互对偶。四句的基本规则是以(1)、(3)句为主,(2)、(4)句为辅。
4、隔句必须有分号:隔句是在前两个分句和后两个分句之间要用“;”表示。
5、非常式隔句除以上六大类之外,另外还有两分句以上的隔句,属于“非常式”的范畴,我们就把这类隔句统称为“非常式隔句”。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古偶句,因为不符合后来骈句的严格要求,词赋界把它划为散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又叫“发语词”,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

发语的用法:1)“原始”,探索事物起源,原始发项。如:“吾尝文战将北,羁游极西”,这里的“吾尝”就是发送类中的“原始”。

2)“提引”,承上启下之意。即所谓属事比辞,皆有次第,提引在中。提引,可以是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提引”,也可以是句与句之间的“提引”。

3)“起寓”,开启下文,总结上文,直抒胸臆,起寓发头、尾。

送,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如:“岂如扣角匡坐,且悲歌于白水;寻山小住,止危途于翠屏而已哉”,这里的“而已哉”即为“送”语。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提引词,即在段落与段落之间或者句子与句子之间起提引作用。
提引词的特点:
①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
②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只是比较少。
③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散句)。

三、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若夫((用于开头,起句)  夫其(换段另起)) 至如(转句,承上启下)

点评

作业完成的很好  发表于 2024-4-7 17: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9:55 , Processed in 0.12233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