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赋二十一期第6讲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0

主题

136

帖子

16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7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5-2 23: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基础班第6讲作业
赋21016*蓝天星辰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
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
平仄是根据声调有无升降变化来定义的,声调平直的,就是平声;声调不平直的,就是仄声;

在不平直之中,再加上升降与短促声调的区别,分别对应的就是上、去、入三个声调,这三个声调都归纳在“仄”声调,加上“平”声调,就成了我们中古音系的四声系统。

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
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
骈句的平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
骈文的平仄特点如下:
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也允许上、去、入声调变化相对。
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5、骈文的句脚要走马蹄律。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答: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⑴(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仄)?嗟乎(平),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mò)(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⑹(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入声),取代幽忧云尔(上声)。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答:
笠翁对韵·四支
清代-李渔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菹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璠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畔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箴对赞,缶对卮。萤炤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橘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陵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
一)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本段落的两个典故:
这个典故包含两个部分:

1)紫盖黄旗:
紫盖黄旗是指古代天象中的一种现象,被认为是帝王符瑞的象征。
在三国末年,吴主孙皓时期,有术士预言“庚子之年,紫盖黄旗,当入于洛”,孙皓误以为能够打败晋国。然而,实际上庚子之年(晋太康元年)是他被俘入洛阳的一年。

2)青袍白马:
青袍白马源自南朝梁武帝时期的一个童谣:“青丝白马寿阳来。”
侯景在涡阳之败后,请求锦衣,朝廷给予青布,侯景将其作为袍服,颜色尚青。侯景乘白马,青丝为辔,试图应验童谣。
侯景后来发动叛乱,最终导致梁的灭亡,使得“青袍白马”成为了乱臣贼子的代名词。
综上所述,这个典故通过天象和童谣的预兆,反映了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历史价值。


二)禹庙千年垂橘柚,尧阶三尺覆茅茨。
这两句包含了两个典故:
1)禹庙千年垂橘柚:
这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禹庙》一诗,描述了禹庙中荒庭上垂挂着橘柚的景象。这里的橘柚是常绿乔木,其果实分别称为橘子和柚子。杜甫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怀念以及对古代简朴生活的向往。

2)尧阶三尺覆茅茨:
这一句则来源于《韩非子·五蠹》和《史记·李斯列传》中的记载,描述了尧帝的简朴生活方式。尧帝的居室只有三尺高的土阶,屋顶用没有修剪的茅草覆盖,不加以修饰。这里的“茅茨不翦”和“采椽不斫”都是形容尧帝生活简朴,不事奢华的表述。

综上所述,这两句诗通过引用古代贤君禹和尧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贤能治理的向往。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提引词的灵活使用。

答:
壮句:观夫五色笔,十香词。
紧句:山亭水榭,剑客琴师。
长句:柳畔长堤之千万树,花横野寺之两三枝。
杂隔句:湘竹含烟,腰下轻纱以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而湿胭脂。

组篇如下:
然则五色笔,十香词。山亭水榭,剑客琴师。柳畔长堤之千万树,花横野寺之两三枝。湘竹含烟,腰下轻纱以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而湿胭脂。

2024.05.02

点评

壮句紧句正确,长句尾字节奏点应2-4,而不是3,再酌。  发表于 2024-5-11 22:24
问答题,填空题正确,典故详细。  发表于 2024-5-11 22: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9

帖子

12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9
发表于 2024-5-3 15: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基础班第6讲作业  赋21036*忆江南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平仄就是指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平仄是根据声调有无升降变化来定义的,声调平直的,就是平声;声调不平直的上去入就是仄声。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①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其平仄要交替(但不是每句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④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仄)?嗟乎(平),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mò)(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⑹(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仄)。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笠翁对韵·四支
清代-李渔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菹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璠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畔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箴对赞,缶对卮。萤炤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橘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陵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典故
五色笔:相传南朝梁代的江淹,小时候曾梦见晋代大诗人郭璞赠给他一支五种颜色的笔,此后便才思敏捷,写了许多著名的诗文作品。后来,他又一次做梦,梦见郭璞要回了那支五色笔,从此他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人称“江郎才尽”。
十香词:十香词的典故出自辽国皇后萧观音,她才貌双全,很受宠爱,后来因为劝谏皇帝不要打猎而被冷落。此后,朝中有人作《十香词》来诬陷她与戏子私通,皇帝便叫她自杀。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提引词的灵活使用。
答:
壮句:观夫五色笔,十香词。
紧句:吹竹弹丝,飞泉击石。
长句:倚山亭则听鹦鹉声啭,临水榭而观鸬鹚宿栖。
隔句: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了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了胭脂。

组篇法:观夫五色笔,十香词。吹竹弹丝,飞泉击石。倚山亭则听鹦鹉声啭,临水榭而观鸬鹚宿栖。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了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了胭脂。

点评

长句的虚字位置放在句子中最后一个节奏点前,倚山亭听鹦鹉之声啭,临水榭观鸬鹚之宿栖。  发表于 2024-5-11 19:54
问好同学,因为壮句位置不安排在首句,所以提引词不要加“观夫”,  发表于 2024-5-11 1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3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1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5-3 16: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基础班第6讲作业
21053*白雪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平仄是根据声调有无升降变化来定义的,声调平直的,就是平声;声调不平直的,就是仄声。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也允许上、去、入声调变化相对。
(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5)、骈文的句脚要走马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上)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⑴;(仄、去)而听讼斯在,(仄、去)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上)发声幽息,(仄、入)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仄)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上)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上)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去) 应节为变,(仄、去)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去)有翼自薄,(仄、入)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去)饮高秋之坠露,(仄、去)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mò)(仄、入)。不哀伤而自怨,(仄、去)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⑹,(平)悟平反之已奏;(仄、去)见螳螂之抱影,(仄、上)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上)庶情沿物应,(仄、去)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入)非谓文墨,(仄、入)取代幽忧云尔。(仄、上)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提引词的灵活使用。

笠翁对韵·四支
明末清初 · 李渔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菹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璠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箴对赞,缶对卮。萤炤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桔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答:
1.五色笔:江淹梦郭璞赠以五色笔,才思大进。李白梦笔生花。
十香词:萧后所作。
2.
壮句:五色笔,十香词。
紧句:紫盖黄旗,青袍白马。
长句:晚霞明乎似锦,春雨细乎如丝。
隔句: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组篇:
观夫湘竹含烟,海棠经雨。虽五色笔,十香词,难比神奇乎韩干画,雄浑乎李陵诗。遥想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点评

问好同学,长句要加虚字,壮句前加提引词。  发表于 2024-5-11 19: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1
发表于 2024-5-3 22:41: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木兮儿 于 2024-5-5 09:07 编辑

辞赋基础班第6讲作业
赋21069木兮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1).骈文的句脚平仄都是相反的。即马蹄律。比如起句的脚字为平,对句的脚字就必须是仄。然后,相邻句的句脚字平仄与对句相同。
2).骈文是两句为一个骈对单位而串成文章的,前一个骈对单位的句脚字的平仄,与后一个骈对单位的句脚字平仄相对。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仄)⑴;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仄)?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mò)(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⑹(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平)。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答:四支:
1.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2.俎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瑶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3.箴对赞,缶对卮。萤炤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桔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4.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
典故一
五色笔:典出《南史·江淹传》:“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后遂以“五色笔”喻指文才。
典故二
十香词:指辽代懿德皇后萧氏所作的十首五言绝句。因这十首绝句分别描写了身体的一个方面且每首诗都以“香”字结尾,故名“十香词”。或曰,《十香词》非萧后所作,乃是当时的佞臣耶律乙辛为了陷害萧皇后而命人作的艳诗。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答:
壮句:观夫五色笔,十香词。
紧句:剑客琴师,瑶簪珠覆。
长句:几处花街之夺锦,有人香径之凝脂。
隔句: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以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以词。
组篇:剑客琴师,瑶簪珠覆。几处花街之夺锦,有人香径之凝脂。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以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以词。

点评

问好同学,因为壮句位置不安排在首句,所以提引词不要加“观夫”, 换别的。  发表于 2024-5-11 19: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8

帖子

2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5-4 08: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基础班第6讲作业
赋21013-清茗柳浪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平声和仄声。合起来指诗文的韵律。汉语中古音四声系统,把读来平直的叫平声,不平直上去入三声为仄声。元末周德清以后,阳阴为平声,入声逐渐消失,仄声为上去。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1)本句相邻节奏点平仄交替,不是每句都做到了。
(2)、对句同位节奏点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点的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点内不能出现三字或四字同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
(1)、句内节奏点平仄交替(个别未必)
(2)对句同位节奏点平仄相反。
(3)对句句脚上的字平仄相反,某些情况下,可以上去入相对变化。
(4)、句内一个节奏不允许三连平或三连仄。
(5)、骈文句脚遵守走马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⑴;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mò)。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⑹,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答:西(平),也(仄),焉(平)。知(平),树(仄)。在(仄),棠(平)。阴(平),引(仄)。息(仄),闻(平)。时(平),听(仄)?容(平),贤(平),也(仄),行(平):也(仄),姿(平)。来(平),数(仄);变(仄),饥(平)。开(平),视(仄);薄(仄),真(平)。风(平),纵(仄);露(仄),知(平)。虞(平),纆(仄)。怨(仄),衰(平)。声(平),奏(仄);影(仄),安(平)。诗(平),己(仄)。应(仄),零(平);知(平),寞(不)。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提引词的灵活使用。

​答:流涕策,断肠诗。(1)流涕策”是有关贾谊的典故。(2),因此她所作的诗词多悲伤情思,有《断肠诗集》《断肠词》,风格清婉缠绵,幽怨感伤。
壮句倒:流涕策,断肠诗。
紧句例:​云中熊虎,天上凤麟。
​长句:禹庙千年垂橘柚,尧阶三尺覆茅茨。
‘​轻隔: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短文:尔其流涕策,断肠诗。云中熊虎,天上凤麟。禹庙千年垂之橘柚,​尧阶三尺覆于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点评

需加【虚词】,可以改作“轻纱笼玳瑁于腰下”和“清泪湿胭脂于脸边”哈。加油!  发表于 2024-5-16 14:41
长句或隔句中,变过四个字的句子或分句必须加【虚词】,比如,隔句,“ 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中都2、4分句  发表于 2024-5-16 14:37
组篇时,壮句不放于篇首或段首,而一般放之于文字紧要关窍处。篇首一般以提引词加紧句长句或散句、再或者不加提引词开篇。  发表于 2024-5-16 14: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9

帖子

17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79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5-4 11: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基础班第6讲作业
赋21040紫萱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平仄是诗词中用字的声调,指平声仄声,现代汉语中,阴平阳平一声二声为平声,三声四声为仄声。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的平仄特点:
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但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能做到平仄交替;
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平仄相对;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同一节奏内三或四字也不能同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也允许上、去、入声调变化相对;
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平,三仄;骈文的句脚走马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⑴;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mò)。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⑹,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答: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⑴(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仄)嗟乎,(平)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仄)。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mò)(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⑹(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1,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仄)。
说明:本文从第二句开始,句脚按“仄平平仄……形式走马蹄。中途有一隔句没走马蹄,此句后又按之前形式走马蹄到底。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摘抄:
《笠翁对韵·四支》
清.李渔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菹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璠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箴对赞,缶对卮。萤炤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桔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第一段典故【五色笔、十香词】
①五色笔:相传南朝梁代的江淹,小时候曾梦见晋代大诗人郭璞赠给他一支五种颜色的笔,此后便才思敏捷,写了许多著名的诗文作品。后来,他又一次做梦,梦见郭璞要回了那支五色笔,从此他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人称“江郎才尽”。
②十香词:辽国皇后萧观音才貌双全,很受宠爱,后来因为劝谏皇帝不要打猎而被冷落。此后,朝中有人作《十香词》来诬陷她与戏子私通,皇帝便叫她自杀。
第二段典故【沽酒价、买山资】
①沽酒价:买酒的价钱。沽酒,买酒。典出《晋书·阮修传)》:“阮修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jiu店,便独酣畅。”
②买山资:为隐居而购买山林所需的钱。资,财物,钱财。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支道林(东晋高僧)因人就深公(即道潜,字法深,东晋高僧)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巢父和许由,皆为尧时的隐士)买山而隐。’”
第三段典故【流涕策、断肠诗】
①流涕策:情感悲痛的策书。涕,眼泪。典出西汉贾谊《治安策》:“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②断肠诗:南宋女词人朱淑真有《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此泛指风格凄婉幽怨,读之令人哀痛无限的诗。断肠,形容极度悲痛,如肠子被割断一样。
第四段典故【专诸剑、搏浪锥】
①专诸剑:同鱼肠剑。专诸,春秋时勇士,受命于吴公子光,将剑藏于鱼腹,借进献食物的机会刺杀吴王僚,事成,自己也被侍卫杀死。
②博浪椎:博浪,博浪沙,地名。椎,同锥。汉代张良年轻时为给被灭掉的韩国报仇,从仓海君请到一位大力士,持一口六十斤的大铁锥,埋伏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没有成功。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提引词的灵活使用。
答:由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相关句子组编短文如下:(句脚走马蹄)
斯乃如国色,若仙姿。夺锦花街,凝脂香径。群芳横于野寺,千树绊于长堤。湘竹含烟,轻纱且笼玳瑁;海棠经雨,清泪则湿胭脂。





点评

对了,古汉语仄声还有入声字,一小题之不可忽略处哈。  发表于 2024-5-16 14:52
壮句放于文字紧要关窍之处,而且不可过多,一篇赋文,,一二壮句即可。  发表于 2024-5-16 14:50
组篇或写作赋时,一般壮句不放于篇首或段首,而多以紧句长句或散句开篇,加或不加提引词皆可。  发表于 2024-5-16 14: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1970

帖子

19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7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5-4 12: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辞赋21期基础班第6讲作业:
赋21062—大海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平仄就是指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种音调,平就是平声,上去入为仄声。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①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句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②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③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④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骈文句脚平仄按马蹄律“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来写。平平之后是仄仄,反之亦然。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初唐·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仄】?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
(注:本段前三句句脚是“平仄平”,没走马蹄;后面句脚是“平仄仄平平仄”走马蹄;最后句脚是“平平”,没走马蹄。)
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
(注:这个隔句脚“仄平仄平”没走马蹄。)
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平】。
【说明:本段句脚是“平仄仄平”,走马蹄。文底的五律除外。】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笠翁对韵·四支》(明末清初·李渔)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菹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璠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箴对赞,缶对卮。萤炤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桔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第一段典故【五色笔;十香词】
(1)五色笔:相传南朝梁代的江淹,小时候曾梦见晋代大诗人郭璞赠给他一支五种颜色的笔,此后便才思敏捷,写了许多著名的诗文作品。后来,他又一次做梦,梦见郭璞要回了那支五色笔,从此他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人称“江郎才尽”。
(2)十香词:辽国皇后萧观音才貌双全,很受宠爱,后因劝谏皇帝不要打猎而被冷落。此后,朝中有人作《十香词》来诬陷她与戏子私通,皇帝便叫她自杀。
第二段典故【沽酒价;买山资】
(1)沽酒价:买酒的价钱。沽酒,买酒。典出《晋书·阮修传)》:“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
(2)买山资:为隐居而购买山林所需的钱。资,财物,钱财。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支道林(东晋高僧)因人就深公(即道潜,字法深,东晋高僧)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巢父和许由,皆为尧时的隐士)买山而隐。’”
第三段典故【流涕策;断肠诗】
(1)流涕策:情感悲痛的策书。涕,眼泪。典出西汉贾谊《治安策》:“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2)断肠诗:南宋女词人朱淑真有《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此泛指风格凄婉幽怨,读之令人哀痛无限的诗。断肠,形容极度悲痛,如肠子被割断一样。
第四段典故【专诸剑;搏浪椎】
(1)专诸剑:同鱼肠剑。专诸,春秋时勇士,受命于吴公子光,将剑藏于鱼腹,借进献食物的机会刺杀吴王僚。事成,自己也被侍卫杀死。
(2)博浪椎:博浪,博浪沙,地名。椎,同锥。汉代张良年轻时,为给被灭掉的韩国报仇,从仓海君请到一位大力士,持一口六十斤的大铁锥,埋伏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没有成功。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提引词的灵活使用。

组篇:
至若五色笔,十香词。泼墨传卮,催诗醉酒。凝烟而探香径,夺锦而寻花街。逐之晚霞,柳绊长堤之万树;随之春雨,花横野寺之两枝。

点评

壮句放于文字紧要关窍之处,而且不可过多,一篇赋文,有一二壮句即可。  发表于 2024-5-16 14:57
组篇或写作赋时,一般壮句不放于篇首或段首,而多以紧句长句或散句开篇,加或不加提引词皆可。  发表于 2024-5-16 14:56
骈文除走马蹄律外,包含骈句的所有特点。  发表于 2024-5-16 14: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21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5-4 14: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基础班第6讲作业
21003 王松岩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 骈句的平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骈文的句脚平仄一定要符合马蹄律!
骈句和骈文的平仄特点总结如下:
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也允许上、去、入声调变化相对。
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5、骈文的句脚要走马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⑴(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平)?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03。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mò)(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⑹(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 ),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平)。
西陆蝉声唱(仄),南冠客思深(平)。
不堪玄鬓影(仄),来对白头吟(平)。
露重飞难进(仄),风多响易沉(平)。
无人信高洁(仄),谁为表予心(平)。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提引词的灵活使用。

笠翁对韵·四支
清/李渔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菹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璠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畔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箴对赞,缶对卮。萤炤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橘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陵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1)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
"云中熊虎将"和"天上凤凰儿"的典故分别源自两个不同的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
云中熊虎将:
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名将魏尚。
魏尚在担任云中郡守期间,以勇猛和智慧防御匈奴,使其不敢靠近边疆。
后来,这个称号被用来比喻作战勇猛的将士。
天上凤凰儿:
源自汉民歌《陇西行》中的描述,用以赞美别人家中的好男儿。
后来,这个称号被用来比喻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人物。
需要注意的是,"天上凤凰儿"的另一种解释是指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主慕容冲,小名凤凰。这个解释与典故的文学背景相呼应,但与"云中熊虎将"的典故相比,后者更为人所熟知。
2)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以致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舜帝关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饭吃不好,觉睡不安,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帮助百姓除害解难,惩治恶龙。
舜帝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她们虽然出身皇家,又身为帝妃,但她们深受尧舜的影响和教诲,并不贪图享乐,而总是在关心着百姓的疾苦。她们对舜的这次远离家门,也是依依不舍。但是,想到为了给湘江的百姓解除灾难和痛苦,她们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欢欢喜喜地送舜上路了。

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他征服恶龙、凯旋的喜讯,日夜为他祈祷,早日胜利归来。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燕子来去了几回,花开花落了几度,舜帝依然杳无音信,她们担心了。娥皇说:“莫非他被恶龙所伤,还是病倒他乡?”女英说:“莫非他途中遇险,还是山路遥远迷失方向?”她们二人思前想后,与其呆在家里久久盼不到音讯,见不到归人,还不如前去寻找。于是,娥皇和女英迎着风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寻找丈夫。

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们终于来到了九嶷山。她们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又沿着小紫荆河下来,找遍了九嶷山的每个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径。这一天,她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这儿,耸立着三块大石头,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贝垒成的高大的坟墓。她们感到惊异,便问附近的乡亲: “是谁的坟墓如此壮观美丽?三块大石为何险峻地耸立?”

乡亲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们:“这便是舜帝的坟墓,他老人家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斩除了九条恶龙,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可是他却鞠躬尽瘁,流尽了汗水,淌干了心血,受苦受累病死在这里了。”

原来,舜帝病逝之后,湘江的父老乡亲们为了感激舜帝的厚恩,特地为他修了这座坟墓。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鹤也为之感动了,它们朝朝夕夕地到南海衔来一颗颗灿烂夺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坟墓上,便成了这座珍珠坟墓。三块巨石,是舜帝除灭恶龙用的三齿耙插在地上变成的。娥皇和女英得知实情后,难过极了,二人抱头痛哭起来。她们悲痛万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们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泪流干了。最后,哭出血泪来,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海棠经雨胭脂透的典故:

顾海棠,豆蔻年华的女子,为寻找失踪的父亲来到昆杨。
在朗家的胭脂工坊工作期间,与朗家二公子月轩发生了一系列故事。
月轩为了医治哥哥月明的毁容脸,与海棠许下诺言,帮助她获得休书。
月轩在海棠的帮助下恢复容貌,但因爱生恨,试图夺走家族经营权并拆散月轩和海棠。
随着真相的揭露,月轩和海棠的爱情经受考验,最终走到一起。
月明幡然悔悟,家族成员在困难中团结起来,共同发展“罗里春”品牌。
这个故事展现了爱情、家族、责任与成长的复杂纠葛,以及人物在逆境中的选择与转变。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壮:嗟乎五色笔,十香词。
紧:晚霞似锦,春雨如丝。
长:柳畔长堤之千万树,花横野寺而两三枝。
隔:金屋闭来,赋乞茂陵而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则负囊词。

组编:嗟乎五色笔,十香词。晚霞似锦,春雨如丝。观柳畔长堤之千万树,看花横野寺而两三枝。且金屋闭来,赋乞茂陵而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则负囊词。

点评

作业完成的很好,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24-5-13 08: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5-4 18: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基础班第6讲作业
赋 21011   做好自己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 (1)什么叫平仄:
       平仄是根据诗文的韵律的声调有无升降变化来定义的。声调平直的就是平声;声调曲折的就是仄声。仄声又分上、去、入三种。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A、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平仄交替。
     B、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C、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D、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的同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骈文的句脚平仄一定符合马蹄律。其特点如下:
     A,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B,对问同位节奏点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C,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D,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E,骈文句脚要走马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仄)⑴;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通)?嗟乎(平),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通);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mò)(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⑹(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尔(仄)。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菹对醢,赋对诗。
点漆对描脂。
瑶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
沽酒价,买山赀。
国色对仙姿。
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
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
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答:
(一)“珠履”的典故出自《史记·春申君列传》:“赵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春申君舍之于上舍。赵使欲夸楚,为玳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渐。”赵国的平原君派使者拜访春申君,他们想在楚国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富贵,做了玳瑁簪,刀剑鞘上都有珠玉装饰。结果春申君的上等门客都穿着珍珠装饰的鞋子去见他们,赵使见此都大为惭愧。
“沽酒价,买山资:“沾酒价”讲的是阮咸的典故《世说新语·任诞》载:“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贵盛,不肯诣也。”阮成不愿意拜访权贵,经常步行出门,把一百钱挂在杖头,去酒店独自买酒畅饮。“沽酒价”指的是买酒的价格。买山资,琅环阁本作“买山赀”,今本省作“资”,二者音义同,皆可。“买山资”是有关支道林和竺法深的典故,《世说新语·排调》载:“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日:“未闻巢、由买山而隐。,”支遁托人向竺法深买山,竺法深回答说:“从没听说过巢父、许由是买了山以后才隐居的。

   (二)壮句:然则沽酒价,买山资;
          紧句:晚霞似锦,春雨如丝;
         长句:柳绊乃长堤之千万树,花横之野寺则两三枝。
        隔句:紫盖黄旗,天象则预占江左之地;青袍白马,童谣则终应寿阳之儿。
        组篇:    晚霞似锦,春雨如丝;柳绊乃长堤之千万树,花横之野寺则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则预占江左之地;青袍白马,童谣则终应寿阳之儿。

点评

回答正确,作业认真,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24-5-13 08: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1

帖子

29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9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5-7 21: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鹰击长空在 于 2024-5-8 21:21 编辑

辞赋基础班第6讲作业
赋21017*鹰击长空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的平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3)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1)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有交替(但不是每个相邻节奏点都要交替)。
2)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
3)对句句脚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也允许上、去、入声调变化相对。
4)同一节奏内的字的平仄不能有三连平,三连仄。
5)骈文的句脚要走马蹄。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没走马蹄律)
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走马蹄律)
将虫响悲于前听(平)?嗟乎(平),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没走马蹄律)
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mò)(仄)。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走马蹄律)
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平)尔。(散句)
西陆蝉声唱(仄),南冠客思深(平)。
不堪玄鬓影(仄),来对白头吟(平)。
露重飞难进(仄),风多响易沉(平)。
无人信高洁(仄),谁为表予心(平)。
(五律)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A、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菹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璠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箴对赞,缶对卮。萤炤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桔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B、本段的两个典故:
1)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
2)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C、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①壮句:斯乃五色笔,十香词。
②紧句:金屋闭来,玉楼成后。
③长句:禹庙之千年垂桔柚,尧阶之三尺覆茅茨。
④隔句:湘竹含烟,腰下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乃清泪湿胭脂。
⑤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
斯乃五色笔,十香词。金屋闭来,玉楼成后。禹庙之千年垂桔柚,尧阶之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乃清泪湿胭脂。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提引词的灵活使用。

谢谢点评老师!

点评

作业完成的很好,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24-5-13 08: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9:47 , Processed in 0.08350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