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22期辞赋基础班第5讲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0

主题

212

帖子

21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17 22: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木22期赋基础班第5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就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骈句的特点就是加了虚词的对联。但是,虚词并不是骈句的特点,而是骈文的特点,辞赋类文体的特点。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节奏点就是就是节拍后面停顿的那个字。
骈句节奏的划分
1、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
   2、虚词的节奏划分
虚词在骈句中的平仄是可计可不计的,所以,要不要单独划分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有几种   
1)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2)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
3、提引词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例: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相同点:
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即骈句。
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无领字和提引词,极少含有虚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道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笠翁对韵·三江
明末清初·李渔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gang  一声)。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夏谏(jian)著龙(mang 二声)逄(pang二声)。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 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艘。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酬琼香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遇江。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典故1、兴汉推马武
兴汉指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一事,当时有开国名将马武,屡建奇功,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典故2、三筑高城众敌降
指唐中宗时,大将张仁愿在边境建筑三座受降城,威震突厥之事。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壮:奇对偶,只对双。
紧:四收列国,三筑高城
长:四收列国而群王服,三筑高城则众敌降。
隔: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 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组篇法:若夫奇对偶,只对双。观四收列国而群王服,三筑高城则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而秦弄玉; 斩蛇当道,英雄天子则汉刘邦。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2

帖子

21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17 22: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松岩22006
22期赋基础班第5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就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骈句的特点就是加了虚词的对联。但是,虚词并不是骈句的特点,而是骈文的特点,辞赋类文体的特点。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节奏点就是就是节拍后面停顿的那个字。
骈句节奏的划分
(1)、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
   (2)、虚词的节奏划分
虚词在骈句中的平仄是可计可不计的,所以,要不要单独划分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有几种   
1)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2)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
(3)、提引词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例: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相同点:
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即骈句。
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无领字和提引词,极少含有虚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道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笠翁对韵·三江
明末清初·李渔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gang  一声)。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夏谏(jian)著龙(mang 二声)逄(pang二声)。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 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艘。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酬琼香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遇江。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遇江。
这两句中包含两个典故:
1. “诗写”一句中有“红叶媒”典故。唐僖宗时,于佑在御河里捡到一片枫叶,上面写着一首诗,于佑也题了一句诗。叶子被宫女韩夫人捡到了,两人后为夫妇。韩女题诗云:“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2. “泪弹”一句中,传说舜帝死在苍梧之野,其妻娥皇、女英哭之,泪洒竹上成斑点。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壮:灯闪闪,月幢幢。
紧:柳堤骏马,花院村尨。
长:酒量微酬而琼香颊,香尘没印似玉莲双。
隔:诗写丹枫,韩文幽怀而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于积遇江。
组篇法:夫其灯闪闪,月幢幢。观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诗写丹枫,韩文幽怀而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于积遇江。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2

帖子

2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18 05: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赋22期第5讲作业
22023-风子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跟对联(偶句)相似,骈句就是偶句,但是最初的骈句并不像现在的偶句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骈句是逐渐工整起来的,初期的骈句,一般只要能对就行,不避同字对,不十分讲究工整。后期的骈句则力求避免同字对,力求工整和精巧。这种文句在字数、结构、词义等方面的相对,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对称美。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
节奏点上的字,我们简称为节奏点。
骈句节奏的划分
1、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
2、虚词的节奏划分  
一是虚词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
二是虚词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三是虚词不能重叠。这些与虚词无词汇意义有关。
1)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
2)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
3、提引词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相同点:
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即骈句。
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汉兴推马武,夏谏著尨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艎。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夫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1、典故:
香尘浅印玉莲双
晋石崇豪富骄奢,多蓄婢妾,布香尘于地,令诸姬行其上,以试鞋底之大小。玉莲,比喻女人的脚。
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
古代神话传说,帝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居住在洞庭之山,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尽日啼哭,泪洒竹上,竹尽斑,这就是今天的湘妃竹。

壮句:
灯闪闪,月幢幢。
紧句:意懒停针,心降搁竺。
长句:
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
隔句:
诗写丹枫,韩夫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组编法:
        观乎灯闪闪,月幢幢。心降搁竺,意懒倚窗。酒量微酣而琼杳颊,香尘没印而玉莲双。
诗写丹枫,韩夫幽怀而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而积湡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4

主题

4192

帖子

457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1-18 09: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22期赋基础班第5讲作业
陈绪仁
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联(偶句)相似,骈句就是偶句。
骈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相似:骈句要求两句话在结构上相互对应,比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等。
内容相关:两句话在内容上需要有关联,可以是相似、相关或相反、相对的意思。行文相邻:
骈句在文本中需要相邻出现,不能被其他句子隔开。字数相等:两句话的字数需要完全相等,这是骈句最直观的表现形式。
对仗工整:骈句讲求对仗,即要求文字的对偶,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
音韵和谐:骈句重视声韵的和谐,通过平仄相对、押韵等方式,使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汉字组成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如果一个字形成一个节奏,这也是节奏点。
骈句节奏的划分:
1)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2)虚词的节奏划分: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
3)提引词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相同点:
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即骈句。
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言、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无领字和提引词,极少含有虚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汉兴推马武,夏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艎。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酬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韩女幽怀流节水”一句的翻译是。
韩氏宫女(寄托在题诗红叶上)的幽幽情怀,随着御沟的流水流出宫外,流向人间。典故来源于唐代《本事诗》以及唐宋传奇文言小说《青琐高议》等等,有好几个版本,也叫《流红记》。

“舜妃遗憾积湡江”
这句诗包含了一个典故:传说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后来舜死后,娥皇和女英伤心痛哭,眼泪滴在竹子上,形成了泪痕斑斑,后人称之为斑竹或湘妃竹。这个典故反映了古代帝王之家的悲欢离合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壮句:灯闪闪,月幢幢
紧句:金盘玉盏,宝烛银釭
长句: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
隔句: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组篇:惟昔灯闪闪,月幢幢。金盘与玉盏,宝烛共银釭。至乃驰骏马于柳堤,吠村尨于花院。是故诗写以丹枫,韩文之幽怀流于节水;泪弹以斑竹,舜妃之遗憾积于湡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4

主题

4192

帖子

457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1-18 09: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画蝶1 于 2025-1-18 09:56 编辑

赋22期第五讲作业完成表

【第一页】
1.花草公子
2.白雪
3.丝路花雨
4.树下乘凉
5.赵绪林6.廖航楼
7.芳公子
8.山人

【第二页】
10.萍踪侠影
11.烟波散人
12.风清扬
13.星星过月
14.王五
15.清风
16.丰泽轩主
17.追梦人
18.王者至尊
【第三页】
19.涅竹
20.水木
21.王松岩
22.风子
23.陈绪仁

小渔村22期辞赋基础班第5讲作业跟帖处
https://www.chinaxiaoyucun.com/f ... =53122&fromuid=6561
(出处: 小渔村文学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8
发表于 2025-1-18 11: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赋22033*离陌
赋20期第5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结构相似,内容相似,字数一样的偶句。与对联相似,只不过加上了虚词。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是朗读诗歌有规律的停顿。节奏点是朗读是根据相应规律停顿的地方。节奏划分根据字数划分,22,23,32,21,12等字数不同划分朗读。领字要单独划分,虚词单独分连分都可以。提引字也单独分。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①同:源于诗经,都押韵。有偶句且都有节奏划分。
②不同:字数要求不同,句式要求不同,赋需要虚词和引词,多以偶句为主。诗词节奏固定,平仄严格,内容也不同。
4、骈句有什么作用?
骈句节奏整齐,音韵和谐,形式上整齐划一,给文章以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汉兴推马武,夏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酬琼香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①斩蛇指的是刘邦斩蛇
②揽辔在曹植 《赠白马王彪》“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出现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状:谁知朱漆槛,碧纱窗
紧:金盘玉盏,宝烛银釭
长: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
隔: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组篇:谁知朱漆槛,碧纱窗。金盘玉盏,宝烛银釭。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23

帖子

156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61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5-1-18 15: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22期赋基础班第5讲作业
22020蕉叶客

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联(偶句)相似,骈句就是偶句。
特点:  1,结构相似:骈句要求两句话在结构上相互对应。
2.内容相关:两句话在内容上需要有关联,可以是相似、相关或相反、相对的意思。3.行文相邻:骈句在文本中需要相邻出现,不能被其他句子隔开。4.字数相等:两句话的字数需要完全相等,这是骈句最直观的表现形式。5.对仗工整:骈句讲求对仗,即要求文字的对偶。6.音韵和谐:骈句重视声韵的和谐,通过平仄相对、押韵等方式,使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汉字组成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如果一个字形成一个节奏,这也是节奏点。
骈句节奏的划分:
①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②虚词的节奏划分: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
③提引词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言、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无领字和提引词,极少含有虚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shuang朗而通畅。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汉兴推马武,夏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艎。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酬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潇酒仙姬秦弄玉”
弄玉是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儿,传说她擅长吹萧,能够模仿凤鸣,萧史是秦穆公时期的吹萧高手,能够吹出鸾凤之音,秦穆公将女儿弄玉嫁'给了萧史,两人居住在凤台,最终乘凤飞去,成为仙人。

“舜妃遗憾积湡江”
这句诗包含了一个典故:传说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后来舜死后,娥皇和女英伤心痛哭,眼泪滴在竹子上,形成了泪痕斑斑,后人称之为斑竹或湘妃竹。这个典故反映了古代帝王之家的悲欢离合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壮句:朱漆槛,碧纱窗
紧句:金盘玉盏,宝烛银釭
长句:驰骏马于柳堤,吠村尨于花院。
隔句:诗写丹枫,韩文之幽怀流于节水;泪弹斑竹,舜妃之遗憾积于湡江。
组篇短文:雅登朱漆槛,轻拂碧纱窗。览金盘玉盏,宝烛银釭。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驰骏马于柳堤,吠村尨于花院。涌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07

帖子

5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8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5-1-18 16: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22期赋基础班第5讲作业
赋22001*晓澜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明回答问题。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骈句:指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对联属于骈句。
骈句特点: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用在赋文中时,五字以上的句子要加虚词,且最后一个音节大多都是2或4个字。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节奏,原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每一节的重心在最后一个字,即节奏点。
骈句节奏点划分:
①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
②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时,一般跟后面的那个字划为一个节奏;在顺数第二个字的位置时,一般跟前面的那个字划分一个节奏;在其他位置时,视情况与前字、后字或单独划分节奏均可。
③提引词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①近体诗词有相对固定格式,包括字数,句数,韵字位置;而赋在这些方面没有固定要求。
②诗一般无领字和提引词,极少含有虚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③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④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⑤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⑥内容上不同:晋代以前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后来,诗和赋的内容都有拓展,变得更加丰富。
4、骈句有什么作用?
①视觉上的整齐之美: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
②听觉上的韵律之美: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
①“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指唐朝于祐在宫外的御沟流水中捡到一片上有题诗的枫叶,于祐也附诗一首,然后把枫叶放入水中,枫叶从上游飘回宫中,恰好又被题诗的宫女看到的故事。
②“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古代神话传说,帝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居住在洞庭之山。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尽日啼哭,泪洒竹上,竹尽斑,这就是今天的湘妃竹。二女随后投入湘水之中自杀。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
壮句:灯闪闪,月幢幢
紧句:槛朱窗碧,舞调歌腔。
长句:酒微酣而琼杏颊,尘没印则玉莲双。隔句:诗写丹枫,韩女遣幽怀于流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怅憾与湡江。
组篇:
观夫灯闪闪,月幢幢。槛朱窗碧,舞调歌腔。酒微酣而琼杏颊,尘没印则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女遣幽怀于流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怅憾与湡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23

帖子

156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61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5-1-18 17: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22期赋基础班第5讲作业
22015云中羽

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联(偶句)相似,骈句就是偶句。
骈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相似:骈句要求两句话在结构上相互对应,比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等。
(2)内容相关:两句话在内容上需要有关联,可以是相似、相关或相反、相对的意思。行文相邻:骈句在文本中需要相邻出现,不能被其他句子隔开。
(3)字数相等:两句话的字数需要完全相等,这是骈句最直观的表现形式。
对仗工整:骈句讲求对仗,即要求文字的对偶,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
(4)音韵和谐:骈句重视声韵的和谐,通过平仄相对、押韵等方式,使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汉字组成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如果一个字形成一个节奏,这也是节奏点。
骈句节奏的划分:
(1)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
(2)虚词的节奏划分: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
(3)提引词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相同点:
(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即骈句。
(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言、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无领字和提引词,极少含有虚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shuang朗而通畅。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汉兴推马武,夏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艎。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酬琼杏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兴汉推马武‌:指的是东汉的兴起归功于马武。马武是东汉初年的将领,后来归顺了刘秀,为东汉的兴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开国功臣,被列入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谏夏著龙逄‌:指夏朝时期著名的谏臣关龙逄。他见到夏桀残暴无道,曾极力进谏,反而被夏桀处死。关龙逄的忠诚和勇气值得人们敬仰。
壮句:朱漆槛,碧纱窗。
紧句:金盘玉盏,宝烛银釭。
长句:汉兴推马武,夏谏著龙逄。
隔句: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组篇:观夫朱漆槛,碧纱窗。金盘玉盏,宝烛银釭。汉兴当推马武,夏谏惟著龙逄。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18 20: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22期赋基础班第5讲作业
赋22007-黑土
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联(偶句)相似,骈句就是偶句。
骈句的特点: (1) 骈句讲求工整,避免同字对,在字数,结构,词义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具有对称美的传统。(2)骈句主要由骈文,骈赋,律赋等文体组成。(3)骈句的写作手法主要包括对偶,藻饰,声律,用典等。(4)骈句在节奏上是多变化的,句式有长有短,给人以意境的美,情感的美,形式的美。(5)辞赋中的长句一般要有领字,四字以上必须有虚词,且本句在节奏点上的字平仄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散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涌节奏两种。字意节奏是由组成句子的字意决定的,属于自然节奏,它要求文法结构通顺。吟诵节奏是人为控制调整音节之后的一种专门节奏。主要是为了符合朗诵和吟唱的需要。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那么这个后一个字就是节奏点。
骈句节奏如何划分:骈句的句子长短不一,它的节奏也是变化的,根据字义和字数不同而变化,有一个字,一个节奏的,两个字,三个字,甚至四个字为一个节奏。例,“所以/殄凶器降嘉生”-裴度《铸剑戟为农器赋》,所以,乃是提引词,提引词要单独划分节奏。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相同点:
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即骈句。
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言、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无领字和提引词,极少含有虚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汉兴推马武,夏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艎。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酬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1.“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即“红叶媒”典故。唐僖宗时,于佑在御河里捡到一片枫叶,上面写着一首诗,于佑也题了一句诗。叶子后来被韩氏宫女捡到,两人后结为夫妇。韩女题诗云“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2.“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典故,传说舜帝死在苍悟之野,其妻娥皇,女英哭之,泪洒竹上成斑点。
3.“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典故:传说秦穆公女楼上吹箫,与夫箫史跨凤升仙而去。
4.“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典故:传说白帝之子蛇,被赤帝斩杀,秦灭汉兴。指刘邦兴汉,统一天下。
5.香尘没印玉莲雙。典故:传说晋石崇富可敌国,曾布香尘于地。令诸姬行其上。以试鞋底之大小。
壮句:朱潹槛,碧纱窗。
紧句:汉兴马武,夏谏龙逄。
长句:群王服于四收列国,众敌降于三筑高城。
隔句:跨凤而登台,潇洒仙姬之秦弄玉。
斩蛇于当道,英雄天子之汉刘邦。
组篇:然则朱潹槛,碧纱窗。汉兴于马武,夏谏于龙降。群王服于四收列国,众敌降于三筑高城。若夫跨凤而登台,潇洒仙姬之秦弄玉,斩蛇于当道,英雄天子之汉刘邦。

点评

凤王老师点评:3、编组部分,隔句不够精炼,显得拖沓。五言分句可去虚词成四言。虚词“之”不是恰当。  发表于 2025-1-25 20:21
凤王老师点评:2、所举典故例子正确清楚。  发表于 2025-1-25 20:20
凤王老师点评:1、问答部分:“⑵骈句主要由骈文、骈赋、律赋等文体组成。”这句说反了。应该是:骈句是组成骈文、骈律赋的主要元素。  发表于 2025-1-25 20: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6 05:22 , Processed in 0.07625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