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期绝句班第九讲浣纱组作业点评汇总: 故思老师点评1-5作业: 1.七绝•小荷初试 作者:浣纱39-飞花若梦 小朵含苞出水中,蜻蜓欲近屡惊风。 莫非仙子偷灵药,哪得人间见此红。 首句点题,很自然的入手,画面展开了。承句在布局上思路也相接的很好,可惜在句子的安排上有些失败,本来是想用早有蜻蜓立上头那句诗吧。却是运用的不好,欲近还屡惊风,不是很流畅。接下来,转句显的突兀了。尾句也是直而空泛了,此红未能确切的把荷的美体现。这里可以再修改一下。在后两句虽有奇思,但与前两句的衔接稍显突兀,从具体的画面描写陡然转为神话式的联想,过渡不够自然。 2.七绝.小荷 浣沙28-/开心一笑 翠剪荷裙一色裁,悄然小朵逗情开。 无人亦自频招手,便有蜻蜓看过来。 首句用了拟人的手法,教人读来朗朗上口,整体很好。可以在情语再拓展一下,更出彩。 3.有感 七绝 作者:浣纱11-万象更新 身衰体重日如年,悲喜恩仇徒怨天。 人老不知儒与道,寿比彭祖也凄然。 这个是什么有感?人生?首先,用词方面直白了,少了诗味。古人写病不是这样。例如沉疴。。。。 或用,疾,恙。。。等。尤其体重一词把味道全带偏了。起句难把读者带入诗的味道中。看承句,徒,只的意思吧?这里也不协调。在转合上作者有自己的思维。可是文字上未能表现妥当,平仄上,诗境上,诗味上,好像少了些什么。 病骨支离奈岁残,心湖久未起微澜。 不知般若真如境,纵活千年亦惘然。 试改一下 老身病体日如年,悲喜淡定何怨天。 人老已知儒与道,寿比彭祖得悠然。 左岸老师改 4.七绝 萱草谣 浣纱01-欢颜 山路弯弯萱草谣,羊肠小道晚归樵。 紫铃不语鬓边舞,慈母天涯望眼迢。 这首诗巧妙运用萱草这一传统意象,萱草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母爱,诗人以此为切入点,为诗歌奠定了思念母亲的情感基调,借物抒情,使情感表达含蓄而富有韵味。勾勒出一幅宁静悠远的乡村暮色图,富有画面感。有画面,情景一致。紫铃不语鬓边舞将萱草花比作紫铃,赋予其动态的“舞”姿,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萱草的形态之美,且不语二字又增添了一丝静谧之感,使诗句富有诗意与灵气。不足之处有二。题与诗。萱草谣为题,诗却未围此展现。这一点当注意。第二点,问题出在过度有些生硬。诗有婉约美。须在此上下功夫。 5.七绝 荷塘暮景 浣纱_16 玉露摇霜 夕阳欲尽暮云深,蛙鼓池塘风拂琴。 不是蜻蜓争照影,焉知菡萏动波心。 这一首有两处可以学习。 首先是:意境优美,视听交融,从多方面采表达。其次:构思精巧,以动衬静。这种手法值得学习。夕阳欲尽暮云深,蛙鼓池塘风拂琴。 【首先是:意境优美,视听交融】 不是蜻蜓争照影,焉知菡萏动波心。 【构思精巧,以动衬静】从布局上看,作者用心了。只是,在句子上有些单薄了。整体侧重对荷塘暮景的描绘,画面虽美,但仅停留在自然景观的刻画层面,缺乏更深层次的情感寄托或哲理思考,诗意略显单薄,难以引发读者更多联想与共鸣。可深挖一下,使其彰显的更淋漓尽致。 最后说一下山居诗 山居一般有几种特点:自然意象丰富 诗中多描绘山林、清泉、白云、飞鸟、野花等自然景物,通过对这些意象的细腻刻画,营造出宁静、清幽的山居环境。宁静清幽的意境 追求一种静谧、安宁的意境,诗人往往将自己融入到山居的宁静氛围中,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表达闲适淡泊的心境 山居诗常常表达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满足,体现出一种闲适、淡泊的心境。蕴含禅意与哲理 许多山居诗蕴含着禅意和人生哲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对自然、人生进行思考,获得心灵的启迪。如王维的一些山居诗,常常流露出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富有禅意。语言方面:清新自然,不做作,不较情。 山居 竹掩柴扉小径芜,泉烹野茗月盈壶。 松风枕上裁云句,不妒神仙做酒徒。 这是前两天题图 溪山幽居 ——故思 山色空蒙水自流,竹庐静谧绕青畴。 桥横野径无人至,唯有溪声伴鸟啾。 青龙老师点评6-9作业: 6.春落 浣纱组47-爱曦 柳影婆娑草色深,花妍渐淡亦难寻。 不知春梦归何处,一寸韶光一寸金。 青龙浅评:问好同学,下次注意写作格式;格律正确;选韵合适。符合渔阳第一法要求,写的不错。整体意境不错。继续强化炼字、炼句、炼意。学习了。个见勿怪。 7.七绝 小荷初试 作者 :浣纱47-枝繁叶茂 初生夏日小池中,面带娇羞一点红。 非是寻常底层物,出淤犹洁韵无穷。 青龙浅评:问好同学,格律正确;选韵合适。符合渔阳第一法要求,“底层物”、“韵”字,再酌,合句赞美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弱了些,意境不错。个见勿怪。 8、小荷初试 浣纱23~茉莉 半沾清露半侵天,水墨尖毫破晓烟。 不共李桃争艳丽,绿新时节独翩然。 青龙浅评:问好同学,下次注意写作格式;格律正确;选韵合适。符合渔阳第一法要求,“侵天”、“晓烟”再酌。起、承、合三句词句不通顺,缺少凝炼,合句没有提升主题还有空间,继续强化炼字、炼句、炼意。个见勿怪。 9.七绝·新荷 文/浣纱组冷月 夕照熔金染碧塘,尖荷初露角微张。 谁言春去芳菲尽,且看新苞蓄夏光。 青龙浅评:问好同学,格律正确;选韵合适。但作业不符合渔阳第一法要求。渔阳第一法要求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如:不见、不惮、无情、不奈、等等。意境不错,再修改一下会更好。继续强化炼字、炼句、炼意。个见勿怪。 清之顺老师点评10-13作业: 10.咏荷 浣纱10-一米阳光 接天碧叶共风舞,褪去红衣莲子生。 莫语仙姑槡梓地,出淤不染百花倾。 问好诗友:格律自检。这首诗起承转三句词句不通顺,缺少凝炼,合句点明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个见,浅评,勿怪。 11.七绝·木棉花 浣纱15-云悠 绛萼彤云情莫违,鹧鸪声里正芳菲。 钱王最是偏怜意,陌上行人缓缓归。 问好诗友:格律自检。这首诗词句通顺,立意新颖,一首很不错的小诗。个见,浅评,勿怪。 12·七绝.初荷 浣沙26一冰雪 半亩方塘初试妆,绿云未展怯风扬。 忽惊鱼尾摇波碧,始觉青钱怯露藏。 问好诗友:格律自检。这首诗整体很不错。但是承合两句有点瑕疵,怯风扬,怯露藏,略显矛盾。另外怯字重复。个见,浅评,勿怪。 13.七绝•初荷 作者:浣纱25-梧桐雨 晓风无意动青襟,沾露荷尖蜓蝶临。 非是情钟花色好,欲停莲座效观音。 问好诗友:格律自检。这首诗整体词句很不错。特别是转合句眼前一亮。但有一点可斟:蝴蝶临荷,我似乎没有见到过。个见,浅评,勿怪。 七月的微风老师点评14-16作业: 14.七绝•荷 文/浣纱07-面朝大海 夏日炎炎翠满塘,清风慢抚卷荷裳。 从无雕饰修颜面,却似天仙濯水香。 微风浅评:起句交代了时间地点,转句否定词从无宕开并与前句有联系,符合作业要求,合句想化濯清涟而不妖?濯字在此处没看明白意义,个见! 15. 七绝·小荷初试 作者:浣纱37–荷塘月色 泥中蛰伏岁时长,精气盈盈向暖阳。 出水方知风雨苦,人间许尽一生香。 微风浅评:语句流畅,但是转句未用否定词不符合作业要求,题目小荷初试,但是并未写出初试的意思,还不如取小荷二字,总体看表达寓意不明有待提高! 16.七绝·小荷 浣沙22-浮萍 晨起轻烟绕碧塘,小荷贴水试新装。 莫言此季莺声老,不日花开蜓翅香。 微风浅评:不错的一首小诗,词句流畅,起句承句时间地点交待清楚,画面感十足,诗新装把初开荷花灵动又贴切的表达,很喜欢这句。转句莫言符合作业要求,莺声老把春天合理的过度到了夏日,很不错!合句化早有蜻蜓立上头,用蜓翅香完美的表达出来,看出作者功底不错,很好很好! 苏苏老师点评17-19作业: 17·七绝·妆前有感 作者:浣纱09-红叶 熠熠菱花照素颜,伤春红袖鬓添斑。 无情最是东流水,追逐昭华不复还。 苏苏简评:这首诗格律正确,符合作业渔阳第一法的要求。作者从日常梳妆的场景切入,表现韶华易逝的感伤。前两句“菱花”指铜镜,而“镜里朱颜改”,在视觉的对比中引出“无情最是东流水”的感叹,最后转结成“青春一去不复还”的哲理。昭,应为韶。个见浅评,勿怪! 18·七绝·新荷 浣纱06-行千里路 翠盘盛露薄曦中,尖角凌波探晓风。 锦鲤无心摇玉梗,珍珠散落饰娇红。 苏苏简评:这首诗格律正确,符合作业渔阳第一法的要求。作者借助各种修辞手法勾勒夏日荷塘之美。起承两句以翠盘喻荷叶,聚焦含苞待放的“尖角”描写新荷,“探”字较为传神;转结两句游鱼摆尾与露珠滚落,使整个荷塘的画面灵动鲜活起来。总体来看,是一首不错的绝句。个见浅评,勿怪! 19七绝 小荷初试 浣纱组~莽原 叠钱倾伞碧波中,出水纤纤一朵红。 疑是贵妃新浴罢,罗裙轻着舞香风。 苏苏简评:这首诗格律正确,符合作业要求。作者以拟人化笔法赋予荷花灵动之美。起承两句喻初生荷叶如铜钱叠垒,“纤纤”叠词亦有“不胜凉风的娇羞”之意;后两句贵妃出浴的典故将荷花的姿态提升到人文意象的高度。全诗调动视觉、触觉和嗅觉多重感官体验,动静结合突显主题,是一首较为成功的绝句。个见浅评,勿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