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凡皿沐子

小渔村四十五期评阅强化班疏影组第六讲作业

[复制链接]

1

主题

277

帖子

27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7-1 10: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5期评阅强化班疏影组第6讲作业
疏影16-风度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意象浮现,就是把心里的情绪或者想表达的内容实体化,具象化。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
1. 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成画面。
2. 动静结合 。
就像苏轼的江城子,“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这是静态的描写,但是后一句加入动态,“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二、创作题

忆儿时河沟抓鱼
草动河沟浊,循鱼邀友来。
躬身探石隙,赤足拨溪苔。
寻腐摸青鲫,挖鳅扳土堆。
归途争比看,笑语尚萦怀。
   
本诗用韵正确,平仄无误,起转承合合理推进,首字平仄5/3。
    全诗紧扣“儿时抓鱼”主题,选取“赤脚”、“探石隙”、“拨溪苔”、“寻腐摸鲫”、“争比看”、“笑语”等极具儿童特色的动作、场景和声音,生动再现了纯真烂漫的童年野趣。语言质朴而富有表现力,如“草动河沟浊”、“躬身探石隙”,每一句都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串联起完整的抓鱼记忆。
      结构清晰,首联发现鱼讯邀伴,颔联具体抓鱼动作,颈联收获,尾联归途比看与回忆笑声,叙事流畅,层次分明。这首诗力求在充满动感与生活气息的首联基础上,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生动的场景刻画和真挚的情感抒发,完整勾勒出一幅令人怀念的童年抓鱼图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

帖子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4
发表于 2025-7-4 21: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讲作业:
疏影36-江天一色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意象浮现,就是把你心里的情绪或者你想表达的内容实体化。因为心中的想法或者情绪是不可见的,需要通过物象的表达,让它犹如画面甚至镜头一般可见、甚至可闻。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1,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成画面。
好的、生动的诗绝对不是平白直叙的说明一件事,或者一个道理,即便宋诗说理,也是要通过物象来说明的。例如“禅心以似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柳絮随风飘舞,但是落在泥中,沾染了泥的柳絮,就不会在被吹拂起来。所以说“不逐春风上下狂”, 那么这里除了用沾泥絮比喻自己的禅心, 还用春风比喻歌姬、或者说苏轼的调侃。
2,动静结合 。
在写诗的时候,不仅仅是要写抽象的东西,还有一些具体的事件、或者说画面,这个时候我们所选取的物象就有生动,要动静结合。例如;苏轼的江城子,“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这是静态的描写,但是后一句加入动态,“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3,感官冲击。
前边说的是视觉上的画面与冲击,诗虽然不是画面,没有声音,但是诗的表现力强,通过文字可以让你仿佛看到画面,还可以触动你各个功能的感官,无论是嗅觉、听觉、触觉。例如;李商隐有诗“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扫后更闻香”,既有感官上嗅觉的延伸,又有余味。画面上从有花飘落,到花被扫去,看似已经结束,但是画外还有余香。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韵部不限。
五律-梦回校园
旧地今回见,人如那时同。
丁香残暮雨,小燕浴春风。
叠影弧门后,折花僻路东。
话音犹在耳,呆瞪晓曦红。
自评;果然是南柯一梦,至于梦到了什么,校园里的青春总是最难忘记的。记忆太零星,梦境也零散。就不细追究了,醒了还是要回归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2

帖子

4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2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7-7 18: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讲作业:
疏影27-飞花若梦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意象浮现,就是把你心里的情绪或者你想表达的内容实体化。因为心中的想法或者情绪是不可见的,需要通过物象的表达,让它犹如画面甚至镜头一般可见、甚至可闻。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1,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成画面。
怎么把抽象的意具体化,把不可见实体化,把理变成画面呢?
例如“禅心以似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22,动静结合 。
就像苏轼的江城子,“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这是静态的描写,但是后一句加入动态,“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3,感官冲击。例如:
   和杨师皋给事伤小姬英英
      唐-刘禹锡
见学胡琴见艺成,今朝追想几伤情。
撚弦花下呈新曲,放拨灯前谢改名。
但是好花皆易落,从来尤物不长生。
    鸾台夜直衣衾冷,云雨无因入禁城。

二、创作题
忆父亲
劝言犹在耳,一别几经秋。
珍宝书为重,持家德永留。
几回惊泪眼,孤念向荒丘。
睹物情难尽,来生不可谋。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1)用韵、格律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起句交代家父离开的时间,犹在耳表达对亲人的回忆,凸显时光的飞逝,但这种时间的流逝,并没有淡化心中的思念,颔联承接首联,使劝言具象化,以书作宝,以德传家,父亲的伟大形象和内涵跃然纸上,颈联书写对父亲的思念,默念,尾联写来生不求,万般的遗憾和惆怅不能再来。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韵字2:2
4)没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5/3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1 10:17 , Processed in 0.1002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