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紫萱浙江

小渔村四期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0

主题

16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7-9 17:05: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画蝶1 于 2025-7-11 08:21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
23041*自在

一、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服饰相关成语
1、衣裳之会:反映衣冠服饰第一位的观念
2、戴玄履黄:反映中国服饰文化的哲学基础
3、邹缨齐紫:反映唯上、趋同的服饰心理
4、绿衣黄里:折射古代服色审美观
5、衣冠礼乐:造就五千年华夏文明。
饮食相关成语
1、饮食男女: 是典型的和饮食相关的成语。饮食:食欲;男女:性欲。
2、脍炙人口,脍:细切的肉、鱼;炙:烤。烤熟的肉。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美。
3、囫囵吞枣:包含动作“吞”和食物“枣”。原指把整个枣子不经咀嚼就吞下去,用来比喻笼统接受而不加分析。
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指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5、满汉全席:是最美味的成语,即满清宫廷盛宴。
茶相关成语
1、茶余饭饱:泛指闲暇之时。
2、茶余酒后: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3、茶余饭后: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4、柴米油盐酱醋茶:旧指4、茶结尾的成语:
5、柴米油盐酱醋茶:旧指开门七件事,指必备的生活用品。
酒相关成语
1、对酒当歌:对着酒歌唱,指及时行乐或感慨人生。
2、酒酣耳热:形容喝酒喝得正痛快,耳朵都发热了。
3、醉生梦死:像喝醉了酒和在睡梦中一样,糊里糊涂地生活。
4、花天酒地: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5、杯酒释兵权:指用酒宴方式解除将领的兵权,比喻用温和手段解决关键问题(典故性成语)。

二、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曲终奏雅、一唱三叹、余音绕梁、游鱼出听、八音迭奏、钟仪楚奏、
匕鬯不惊、青梅煮酒、醴酒不设、玉卮无当、瓮里醯鸡、浅斟低唱、
头没杯案、戴玄履黄、衣冠礼乐、披褐怀玉、羽扇纶巾、斑衣戏彩。
1、曲终奏雅
【注解】:乐曲结束时奏出了雅正的乐声,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显得高雅不俗,也指事情在结束时出现好的结果。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近义词】:余音绕梁、善始善终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2、一唱三叹
【注解】: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多形容诗文婉转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近义词】: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反义词】:索然无味、枯燥乏味
3、余音绕梁
【注解】: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近义词】:绕梁三日、余音袅袅
【反义词】:不堪入耳、索然寡味
4、游鱼出听
【注解】:形容音乐美妙动听,连水里的鱼都游出来倾听。
【出处】:《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近义词】:余音绕梁、绕梁三日
【反义词】:靡靡之音、不堪入耳
5、八音迭奏
【注解】:八音指古代八种乐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形容各种乐器轮流演奏,声音和谐动听。
【出处】:《晋书·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近义词】:八音齐奏、声情并茂
【反义词】:杂乱无章、五音不全
6、钟仪楚奏
【注解】:钟仪是春秋时楚国乐官,被俘后仍弹奏楚国乐曲,比喻不忘本或思念故国。
【出处】:《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
【近义词】:怀土之情、恋恋不舍
【反义词】:乐不思蜀、数典忘祖
7、匕鬯不惊
【注解】:匕和鬯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形容军纪严明,不侵犯百姓,也指社会安定,秩序良好。
【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近义词】:秋毫无犯、鸡犬不惊
【反义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8、青梅煮酒
【注解】:以青梅为佐酒之物,形容文人雅士相聚饮酒,也指三国时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后泛指谈论天下英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近义词】:煮酒论英雄、把盏言欢
【反义词】:(无典型反义词)
9、醴酒不设
【注解】:醴酒指甜酒,不设置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也指对人不热情。
【出处】:《汉书·楚元王传》:“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
【近义词】:待理不理、薄情寡义
【反义词】:热情好客、宾至如归
10、玉卮无当
【注解】:玉卮指玉制的酒杯,当指底,比喻事物外表华美而实用价值不高,或虚有其表。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堂溪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而无当,可以盛水乎?’昭侯曰:‘不可。’‘有瓦器而不漏,可以盛酒乎?’昭侯曰:‘可。’对曰:‘夫瓦器,至贱也,不漏,可以盛酒。虽有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
【近义词】:华而不实、虚有其表
【反义词】:表里如一、朴实无华
11、瓮里醯鸡
【注解】:醯鸡指醋瓮中的蠛蠓,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出处】:《庄子·田子方》:“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近义词】:井底之蛙、坐井观天
【反义词】:见多识广、博古通今
12、浅斟低唱
【注解】:慢慢地喝酒,低声地歌唱,形容悠然自得的神态。
【出处】:宋·柳永《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近义词】:灯红酒绿、花前月下
【反义词】:疾言厉色、正襟危坐
13、头没杯案
【注解】:头伏在酒杯和桌案之间,形容饮酒过多,醉得厉害。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近义词】:酩酊大醉、烂醉如泥
【反义词】:滴酒不沾、头脑清醒
14、戴玄履黄
【注解】:玄指天,黄指地,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也指事物的自然属性。
【出处】:《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近义词】:顶天立地
【反义词】:(无典型反义词)
15、衣冠礼乐
【注解】:泛指封建社会的礼仪教化、典章制度。
【出处】:《元史·礼乐志一》:“盖自汉以来,礼乐崩坏,故世之言礼乐者,必推本于周。然周之礼乐,其详不可得而闻矣,不过其遗意之大概耳。自宋以来,儒者讲习,有《仪礼》《周礼》《礼记》,所谓‘三礼’者是也。然其说多出于臆度,而未能尽合乎古。至元,承宋金之后,而衣冠礼乐,多仍其旧。”
【近义词】:礼义廉耻、典章制度
【反义词】:蛮夷之地、无法无天
16、披褐怀玉
【注解】:褐指粗布衣服,玉指美玉,比喻人外表朴素而内有才德。
【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近义词】: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反义词】:华而不实、外强中干
17、羽扇纶巾
【注解】:拿着羽毛扇,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潇洒,多指谋士或儒将的风度。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近义词】:风流儒雅、风度翩翩
【反义词】:披头散发、不修边幅
18、斑衣戏彩
【注解】:指春秋时老莱子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扮作婴儿戏耍,以取悦父母,后比喻孝顺父母。
【出处】:《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
【近义词】:彩衣娱亲、孝感动天
【反义词】:忤逆不孝、大逆不道



点评

服饰类成语解释结合文化内涵,其他类别成语贴合主题,典故性成语标注清晰。第二题注解详细,近反义词匹配恰当,出处标注规范。  发表于 2025-7-13 00:43
第一题“柴米油盐酱醋茶”重复,“满汉全席”非传统成语。“浅斟低唱”近义“灯红酒绿”不够贴切。“衣冠礼乐”出处可追溯更早典籍。  发表于 2025-7-13 0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

帖子

2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9
发表于 2025-7-9 18: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
4010-起舞弄清影
1、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答:
与服饰相关:
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称体载衣:称,适合。按照身材剪载衣服。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乘肥衣轻:肥:肥壮的马。衣,穿。轻,轻暖的裘衣。驾驭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颠倒衣裳:颠倒,上下倒置;衣裳,古时上为衣,下为裳。形容匆忙而乱了顺序。
恶衣恶食: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恶衣粝食:粝,糙米。穿粗劣的衣服,吃糙米做的饭。形容生活俭朴。
饭囊衣架:囊,口袋。装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比喻无用之人。
与饮食相关:
满汉全席:我国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巨型宴席。
酒过三巡:酒已经喝了有一段时间,喝了不少酒了。
粗茶淡饭:指简单的、不精致的饮食。有时用来形容生活简朴。
山珍海味:是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茶饭不思:指的是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与茶相关:
榷酒征茶:征收酒茶税。亦泛指苛捐杂税。
三茶六礼:中国古代传统婚姻嫁娶过程中的一种习俗礼仪。
挑茶斡刺:指寻事生非。
茶余酒后: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清茶淡饭:形容饭食非常简单。
残茶剩饭:指吃剩的茶叶和剩余的饭菜。
与酒相关:
花天酒地: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酒有别肠:指酒量大小,与身材高矮无关。
金钗换酒:形容贫穷潦倒,落魄失意。
愁肠殢(tì)酒:肠愁闷的人容易病酒。
酒囊饭袋: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人。
双柑斗酒: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池酒林胾(zì):胾,切成的大块肉。形容酒肉极多,生活奢侈。
2、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曲终奏雅、一唱三叹、余音绕梁、游鱼出听、八音迭奏、钟仪楚奏、
匕鬯不惊、青梅煮酒、醴酒不设、玉卮无当、瓮里醯鸡、浅斟低唱、
头没杯案、戴玄履黄、衣冠礼乐、披褐怀玉、羽扇纶巾、斑衣戏彩。
答:1.曲终奏雅
【注解】:乐曲结束时奏出了雅正的乐声,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显得高雅不俗,也指事情在结束时出现好的结果。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近义词】:余音绕梁、善始善终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2.一唱三叹
【注解】: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多形容诗文婉转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近义词】: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反义词】:索然无味、枯燥乏味
3.余音绕梁
【注解】: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近义词】:绕梁三日、余音袅袅
【反义词】:不堪入耳、索然寡味
4.游鱼出听
【注解】:形容音乐美妙动听,连水里的鱼都游出来倾听。
【出处】:《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近义词】:余音绕梁、绕梁三日
【反义词】:靡靡之音、不堪入耳
5.八音迭奏
【注解】:八音指古代八种乐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形容各种乐器轮流演奏,声音和谐动听。
【出处】:《晋书·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近义词】:八音齐奏、声情并茂
【反义词】:杂乱无章、五音不全
6.钟仪楚奏
【注解】:钟仪是春秋时楚国乐官,被俘后仍弹奏楚国乐曲,比喻不忘本或思念故国。
【出处】:《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
【近义词】:怀土之情、恋恋不舍
【反义词】:乐不思蜀、数典忘祖
7.匕鬯( chàng)不惊
【注解】:匕和鬯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形容军纪严明,不侵犯百姓,也指社会安定,秩序良好。
【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近义词】:秋毫无犯、鸡犬不惊
【反义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8.青梅煮酒
【注解】:以青梅为佐酒之物,形容文人雅士相聚饮酒,也指三国时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后泛指谈论天下英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近义词】:煮酒论英雄、把盏言欢
【反义词】:(无典型反义词)
9.醴(lǐ )酒不设
【注解】:醴酒指甜酒,不设置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也指对人不热情。
【出处】:《汉书·楚元王传》:“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
【近义词】:待理不理、薄情寡义
【反义词】:热情好客、宾至如归
10.玉卮(zhī)无当
【注解】:玉卮指玉制的酒杯,当指底,比喻事物外表华美而实用价值不高,或虚有其表。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堂溪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而无当,可以盛水乎?’昭侯曰:‘不可。’‘有瓦器而不漏,可以盛酒乎?’昭侯曰:‘可。’对曰:‘夫瓦器,至贱也,不漏,可以盛酒。虽有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
【近义词】:华而不实、虚有其表
【反义词】:表里如一、朴实无华
11.瓮里醯(xī)鸡
【注解】:醯鸡指醋瓮中的蠛蠓,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出处】:《庄子·田子方》:“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近义词】:井底之蛙、坐井观天
【反义词】:见多识广、博古通今
12.浅斟低唱
【注解】:慢慢地喝酒,低声地歌唱,形容悠然自得的神态。
【出处】:宋·柳永《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近义词】:灯红酒绿、花前月下
【反义词】:疾言厉色、正襟危坐
13.头没杯案
【注解】:头伏在酒杯和桌案之间,形容饮酒过多,醉得厉害。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近义词】:酩酊大醉、烂醉如泥
【反义词】:滴酒不沾、头脑清醒
14.戴玄履黄
【注解】:玄指天,黄指地,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也指事物的自然属性。
【出处】:《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近义词】:顶天立地
【反义词】:(无典型反义词)
15.衣冠礼乐
【注解】:泛指封建社会的礼仪教化、典章制度。
【出处】:《元史·礼乐志一》:“盖自汉以来,礼乐崩坏,故世之言礼乐者,必推本于周。然周之礼乐,其详不可得而闻矣,不过其遗意之大概耳。自宋以来,儒者讲习,有《仪礼》《周礼》《礼记》,所谓‘三礼’者是也。然其说多出于臆度,而未能尽合乎古。至元,承宋金之后,而衣冠礼乐,多仍其旧。”
【近义词】:礼义廉耻、典章制度
【反义词】:蛮夷之地、无法无天
16.披褐怀玉
【注解】:褐指粗布衣服,玉指美玉,比喻人外表朴素而内有才德。
【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近义词】: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反义词】:华而不实、外强中干
17.羽扇纶(guān)巾
【注解】:拿着羽毛扇,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潇洒,多指谋士或儒将的风度。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近义词】:风流儒雅、风度翩翩
【反义词】:披头散发、不修边幅
18.斑衣戏彩
【注解】:指春秋时老莱子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扮作婴儿戏耍,以取悦父母,后比喻孝顺父母。
【出处】:《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
【近义词】:彩衣娱亲、孝感动天
【反义词】:忤逆不孝、大逆不道

点评

服饰类成语附带释义,精准贴合主题;茶、酒类多为传统成语。第二题整理完整,释义准确,近反义词匹配恰当,出处标注规范。  发表于 2025-7-13 00:46
第一题“满汉全席”“酒过三巡”非传统成语,服饰类超出数量。“浅斟低唱”近义“灯红酒绿”不够贴切。“衣冠礼乐”可追溯更早出处。  发表于 2025-7-13 0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

帖子

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8
发表于 2025-7-9 19: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4037*风雨无阻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
1、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答:
服饰相关成语:衣锦还乡、衣衫褴褛、衣带渐宽、凤冠霞帔、披红挂绿
饮食相关成语:山珍海味、残羹剩饭、饥不择食、食之无味、津津有味
茶相关成语:茶余饭后、粗茶淡饭、人走茶凉、茶饭不思、茶余酒后
酒相关成语:对酒当歌、花天酒地、酒酣耳热、醉生梦死、杯酒释兵权


2、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曲终奏雅、一唱三叹、余音绕梁、游鱼出听、八音迭奏、钟仪楚奏、
匕鬯不惊、青梅煮酒、醴酒不设、玉卮无当、瓮里醯鸡、浅斟低唱、
头没杯案、戴玄履黄、衣冠礼乐、披褐怀玉、羽扇纶巾、斑衣戏彩。

答:
曲终奏雅
【注解】:乐曲结束时奏出了雅正的乐声,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显得高雅不俗,也指事情在结束时出现好的结果。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近义词】:余音绕梁、善始善终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一唱三叹
【注解】: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多形容诗文婉转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近义词】: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反义词】:索然无味、枯燥乏味

余音绕梁
【注解】: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近义词】:绕梁三日、余音袅袅
【反义词】:不堪入耳、索然寡味

游鱼出听
【注解】:形容音乐美妙动听,连水里的鱼都游出来倾听。
【出处】:《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近义词】:余音绕梁、绕梁三日
【反义词】:靡靡之音、不堪入耳

八音迭奏
【注解】:八音指古代八种乐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形容各种乐器轮流演奏,声音和谐动听。
【出处】:《晋书·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近义词】:八音齐奏、声情并茂
【反义词】:杂乱无章、五音不全

钟仪楚奏
【注解】:钟仪是春秋时楚国乐官,被俘后仍弹奏楚国乐曲,比喻不忘本或思念故国。
【出处】:《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
【近义词】:怀土之情、恋恋不舍
【反义词】:乐不思蜀、数典忘祖

匕鬯不惊
【注解】:匕和鬯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形容军纪严明,不侵犯百姓,也指社会安定,秩序良好。
【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近义词】:秋毫无犯、鸡犬不惊
【反义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青梅煮酒
【注解】:以青梅为佐酒之物,形容文人雅士相聚饮酒,也指三国时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后泛指谈论天下英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近义词】:煮酒论英雄、把盏言欢
【反义词】:(无典型反义词)

醴酒不设
【注解】:醴酒指甜酒,不设置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也指对人不热情。
【出处】:《汉书·楚元王传》:“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
【近义词】:待理不理、薄情寡义
【反义词】:热情好客、宾至如归

玉卮无当
【注解】:玉卮指玉制的酒杯,当指底,比喻事物外表华美而实用价值不高,或虚有其表。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堂溪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而无当,可以盛水乎?’昭侯曰:‘不可。’‘有瓦器而不漏,可以盛酒乎?’昭侯曰:‘可。’对曰:‘夫瓦器,至贱也,不漏,可以盛酒。虽有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
【近义词】:华而不实、虚有其表
【反义词】:表里如一、朴实无华

瓮里醯鸡
【注解】:醯鸡指醋瓮中的蠛蠓,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出处】:《庄子·田子方》:“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近义词】:井底之蛙、坐井观天
【反义词】:见多识广、博古通今

浅斟低唱
【注解】:慢慢地喝酒,低声地歌唱,形容悠然自得的神态。
【出处】:宋·柳永《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近义词】:灯红酒绿、花前月下
【反义词】:疾言厉色、正襟危坐

头没杯案
【注解】:头伏在酒杯和桌案之间,形容饮酒过多,醉得厉害。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近义词】:酩酊大醉、烂醉如泥
【反义词】:滴酒不沾、头脑清醒

戴玄履黄
【注解】:玄指天,黄指地,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也指事物的自然属性。
【出处】:《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近义词】:顶天立地
【反义词】:(无典型反义词)

衣冠礼乐
【注解】:泛指封建社会的礼仪教化、典章制度。
【出处】:《元史·礼乐志一》:“盖自汉以来,礼乐崩坏,故世之言礼乐者,必推本于周。然周之礼乐,其详不可得而闻矣,不过其遗意之大概耳。自宋以来,儒者讲习,有《仪礼》《周礼》《礼记》,所谓‘三礼’者是也。然其说多出于臆度,而未能尽合乎古。至元,承宋金之后,而衣冠礼乐,多仍其旧。”
【近义词】:礼义廉耻、典章制度
【反义词】:蛮夷之地、无法无天

披褐怀玉
【注解】:褐指粗布衣服,玉指美玉,比喻人外表朴素而内有才德。
【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近义词】: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反义词】:华而不实、外强中干

羽扇纶巾
【注解】:拿着羽毛扇,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潇洒,多指谋士或儒将的风度。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近义词】:风流儒雅、风度翩翩
【反义词】:披头散发、不修边幅

斑衣戏彩
【注解】:指春秋时老莱子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扮作婴儿戏耍,以取悦父母,后比喻孝顺父母。
【出处】:《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
【近义词】:彩衣娱亲、孝感动天
【反义词】:忤逆不孝、大逆不道

点评

衣冠礼乐的反义词蛮夷之地,语义上有对立性,但非严格意义上的反义词,可再酌!  发表于 2025-7-13 06: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4
发表于 2025-7-9 21: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第四课作业
4055—诚心
1、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答:有关服饰的成语:衣冠楚楚;绫罗绸缎;雍容华贵;衣衫褴褛;衣不蔽体。
        有关饮食的成语:画饼充饥;解衣推食;津津有味;尝鼎一脔;八珍玉食。
         有关茶的成语:茶余饭后;浪酒闲茶;
六;茶饭无心;人走茶凉。
          有关酒的成语:对酒当歌;灯红酒绿;
斗酒百篇;酒囊饭袋;高阳酒徒。
2、请为以下成语查注释、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1)曲终奏雅
注解:指乐曲到终结处奏出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彩,也指结局圆满。
出处:“曲终奏雅”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原句为“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聘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
近义词:美满收场、余音绕梁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2、一唱三叹
注解:意思是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出处:“一唱三叹”出自《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近义词:字正腔圆、绕梁三日
反义词:驴鸣狗吠、索然无味
3、余音绕梁
注解: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比喻诗文意味深长。
出处:“余音绕梁”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近义词:绕梁三日、余音袅袅
反义词:不堪入耳、索然寡味
4.游鱼出听
注解: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出处:“游鱼初听”出自《荀子·劝学》“瓠巴鼓瑟,游鱼出听”,后经东汉高诱注“淫鱼喜音,出头于水而听之”,《淮南子》等文献亦有记载。 ‌
近义词:六马仰秣‌、余音绕梁
5、八音迭奏
注解: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出处:“八音迭奏”出自《晋书·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近义词:八音齐奏、钟鼓齐鸣
反义词:杂乱无章、音色嘶哑
6、钟仪楚秦
注解:比喻身处异乡仍坚守故国情怀,特指对故土深切的思念之情。
出处:“钟仪楚秦”出自三国时期王粲的《登楼赋》“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以春秋时期楚国乐官钟仪被晋国俘获后仍演奏楚国音乐典故,表达怀念故国之情。 ‌
近义词:魂牵梦萦、故土难离
反义词:乐不思蜀、流连忘返
7、匕鬯不惊
注解:褒义形容法纪严明,无所惊扰。
出处:“匕鬯不惊”出自商·姬昌·《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近义词:鸡犬不惊、秋毫无犯
反义词:鸡犬不宁、惊师动众
8、青梅煮酒
注解:以青梅为佐酒之物的例行节令性饮宴活动。煮酒,暖酒。
出处:“青梅煮酒”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近义词:闲情逸致、曲水流觞
9、醴酒不设
注解:指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比喻待人礼节逐渐减弱。
出处:“醴酒不设”出自《汉书·楚元王传》“醴酒不设,王之意怠”。
近义词:礼节渐疏‌、礼敬渐薄‌
反义词:礼贤下士‌、设醴待士
10、玉卮无当
注解:通过“玉杯无底”的器物形象,讽刺那些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事物或言论。
出处:“玉卮无当”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堂溪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而无当,可以盛水乎?’昭侯曰:‘不可。’‘有瓦器而不漏,可以盛酒乎?’昭侯曰:‘可。’对曰:‘夫瓦器,至贱也,不漏,可以盛酒。虽有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
【近义词】:华而不实、研皮痴骨‌
【反义词】:朴实无华、表里一致
11、瓮里醯鸡
注解:覆盖在醋瓮里的蠓虫儿。后用来比喻囿于狭隘的生活环境而见识短浅的人。
出处:“瓮里醯鸡”出自《庄子·田子方》:"孔子出,以告颜回曰:“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成玄英疏:“醯鸡,醋瓮中之蠛蠓,每遭物盖瓮头,故不见二仪(天地)也。亦犹仲尼遭圣迹蔽覆,不见事理,若无老子为发覆盖,则终身不知天地之大全,虚通之妙道也。”
近义词:井底之蛙、孤陋寡闻
反义词:见多识广、博学多见
12、浅斟低唱
注解:指慢慢地饮酒,低声地歌唱,形容悠闲自得、消遣享乐的情状‌。
出处:“浅斟低唱”出自宋代《湘湖近事》,原指党太尉家妓在销金暖帐中饮酒吟唱的生活方式,后被柳永在词中引用,成为士大夫阶层闲适生活的代名词。 ‌
近义词:悠然自得、轻斟浅酌‌
反义词:引吭高歌、高谈阔论
13、头没杯案
注解: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出处:“头没杯案”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近义词:放浪形骸‌、酣畅淋漓‌
反义词:滴酒不沾、涓滴不饮
14、戴玄履黄
注解: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
出处:“戴玄履黄”出自《周易·坤》“天玄而地黄”的表述,明代刘基在《海宁应氏墓庵记》中首次将这一成语用于描述人活在天地之间的状态,原文为“乃耆乃康,戴玄履黄,七十有八年”,表达对长寿的祝愿。 ‌
近义词:戴天蹐地、戴天履地
15、衣冠礼乐
注解: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出处:“衣冠礼乐”出自南朝·梁·任昉《策秀才文》:“百王之敝,齐季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指古代不同等级的服饰与礼仪规范,常用于描述封建社会的礼仪制度。 ‌
近义词:衣冠辐凑‌、典章制度
反义词:衣不蔽体‌、礼崩乐坏‌
16、披褐怀玉
注解:其字面意思是“身穿粗布衣服却怀揣美玉”,比喻虽出身贫寒却怀有真才实学,或指不显露才能的处世态度。
出处:“披褐怀玉”出自《老子·德经》第七十章,原文为“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意指圣人穿着粗布衣服却怀揣美玉,比喻外表朴素而内心蕴含真才实学。 ‌
近义词:被褐怀珠‌、被褐藏辉
反义词:锋芒毕露‌、外华内朽
17、羽扇纶巾
注解: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后多用“羽扇纶巾”形容将领或谋士潇洒从容的风度。
出处:“羽扇纶巾”出自《小说》:"武侯与宣王泊兵,将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密觇武侯,乃乘素舆葛巾,持白羽扇指麾,三军随其进止。"
近义词:风度翩翩、轻裘缓带
反义词:赳赳武夫、披头散发
18、斑衣戏彩
注解:指用可笑的扮相或滑稽动作使双亲欢乐。
出处:“斑衣戏彩”出自《北堂书钞》:"言老莱子年七十,父母尚在,因常服斑衣,为婴儿戏以娱父母。
近义词:菽水承欢
反义词:大逆不孝

点评

戴玄履黄的反义词呢?补上吧!  发表于 2025-7-13 11:43
涓滴不饮,是成语吗?  发表于 2025-7-13 11:42
设醴待士,是成语吗?  发表于 2025-7-13 11:39
游鱼出听的反义词呢?忘了?补上吧!  发表于 2025-7-13 11:03
有关茶的成语,没弄完整吧?待补充一下!  发表于 2025-7-13 08: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
发表于 2025-7-9 21: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和铭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
一、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1.服饰相关成语
【衣裳之会】:意思是指国与国间以礼交好之会。
【衣衫褴褛】:指衣服破旧,布料破烂不堪。
【凤冠霞帔】:古代贵族妇女的华丽装饰,借指妇女的盛装。
【衣锦还乡】:穿着锦绣衣服回乡,形容富贵后荣耀乡里。
【披红挂绿】:穿着鲜艳的服装,多形容节日或喜庆场合的装扮。

2.饮食相关成语
【山珍海味】:指山野和海洋里的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美味佳肴】:精致可口的饭菜、味道鲜美的食品。
【津津有味】:形容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茶饭不思】:指的是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3.茶相关成语
【清茶淡饭】:形容饭食非常简单。
【粗茶淡饭】:(同饮食类,也常用于描述茶与简单食物搭配的生活)
【三茶六礼】:旧时婚俗,指订婚时的三次茶礼和结婚时的六件礼节,泛指传统礼仪。
【榷酒征茶】:征收酒茶税。亦泛指苛捐杂税。
【浪酒闲茶】:指风月场中的吃喝之事,多含贬义。
4.酒相关成语
【对酒当歌】:对着酒歌唱,指及时行乐或感慨人生。
【酒酣耳热】:形容喝酒喝得正痛快,耳朵都发热了。
【酩酊大醉】:大醉不醒。
【花天酒地】: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借酒浇愁】:饮酒排遣愁绪。
2、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曲终奏雅、一唱三叹、余音绕梁、游鱼出听、八音迭奏、钟仪楚奏、
匕鬯不惊、青梅煮酒、醴酒不设、玉卮无当、瓮里醯鸡、浅斟低唱、
头没杯案、戴玄履黄、衣冠礼乐、披褐怀玉、羽扇纶巾、斑衣戏彩。


1.曲终奏雅
【注解】:乐曲结束时奏出了雅正的乐声,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显得高雅不俗,也指事情在结束时出现好的结果。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近义词】:余音绕梁、卒章显志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2.一唱三叹
【注解】: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多形容诗文婉转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近义词】: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反义词】:索然无味、枯燥乏味
3.余音绕梁
【注解】: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近义词】:绕梁三日、余音袅袅
【反义词】:不堪入耳、索然寡味
4.游鱼出听
【注解】:形容音乐美妙动听,连水里的鱼都游出来倾听。
【出处】:《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近义词】:余音绕梁、绕梁三日
【反义词】:靡靡之音、不堪入耳
5.八音迭奏
【注解】:八音指古代八种乐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形容各种乐器轮流演奏,声音和谐动听。
【出处】:《晋书·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近义词】:八音齐奏、声情并茂
【反义词】:杂乱无章、五音不全
6.钟仪楚奏
【注解】:钟仪是春秋时楚国乐官,被俘后仍弹奏楚国乐曲,比喻不忘本或思念故国。
【出处】:《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
【近义词】:怀土之情、莼鲈之思
【反义词】:乐不思蜀、数典忘祖
7.匕鬯不惊bǐ chàng bù jīng
【注解】:匕和鬯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形容军纪严明,不侵犯百姓,也指社会安定,秩序良好。
【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近义词】:镇定自若、鸡犬不惊
【反义词】:烧杀抢掠、惊慌失措
8.青梅煮酒
【注解】:以青梅为佐酒之物,形容文人雅士相聚饮酒,也指三国时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后泛指谈论天下英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近义词】:煮酒论英雄、把盏言欢
【反义词】:话不投机
9.醴酒不设lǐ jiǔ bù shè
【注解】:醴酒指甜酒,不设置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也指对人不热情。
【出处】:《汉书·楚元王传》:“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
【近义词】:待理不理、薄情寡义
【反义词】:热情好客、宾至如归
10.玉卮无当
【注解】:玉卮指玉制的酒杯,当指底,比喻事物外表华美而实用价值不高,或虚有其表。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堂溪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而无当,可以盛水乎?’昭侯曰:‘不可。’‘有瓦器而不漏,可以盛酒乎?’昭侯曰:‘可。’对曰:‘夫瓦器,至贱也,不漏,可以盛酒。虽有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
【近义词】:华而不实、虚有其表
【反义词】:表里如一、物尽其用
11.瓮里醯鸡wèng lǐ xī jī
【注解】:醯鸡指醋瓮中的蠛蠓,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酒瓮中生的一种小虫。
【出处】:《庄子·田子方》:“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近义词】:井底之蛙、醯鸡瓮里
【反义词】:见多识广、博古通今
12.浅斟低唱
【注解】:慢慢地喝酒,低声地歌唱,形容悠然自得的神态。
【出处】:宋·柳永《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近义词】:灯红酒绿、花前月下
【反义词】:疾言厉色、正襟危坐
13.头没杯案
【注解】:头伏在酒杯和桌案之间,形容饮酒过多,醉得厉害。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近义词】:酩酊大醉、放浪形骸
【反义词】:滴酒不沾、正襟危坐
14.戴玄履黄
【注解】:玄指天,黄指地,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也指事物的自然属性。
【出处】:《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近义词】:顶天立地
【反义词】:颠倒乾坤
15.衣冠礼乐
【注解】:泛指封建社会的礼仪教化、典章制度。
【出处】:《元史·礼乐志一》:“盖自汉以来,礼乐崩坏,故世之言礼乐者,必推本于周。然周之礼乐,其详不可得而闻矣,不过其遗意之大概耳。自宋以来,儒者讲习,有《仪礼》《周礼》《礼记》,所谓‘三礼’者是也。然其说多出于臆度,而未能尽合乎古。至元,承宋金之后,而衣冠礼乐,多仍其旧。”
【近义词】:礼义廉耻
【反义词】:蛮夷之地
16.披褐怀玉
【注解】:褐指粗布衣服,玉指美玉,比喻人外表朴素而内有才德。
【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近义词】:韬光养晦、大智若愚
【反义词】:华而不实、锋芒毕露
17.羽扇纶巾
【注解】:拿着羽毛扇,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潇洒,多指谋士或儒将的风度。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近义词】:轻裘缓辔、风度翩翩
【反义词】:赳赳武夫、不修边幅
18.斑衣戏彩
【注解】:指春秋时老莱子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扮作婴儿戏耍,以取悦父母,后比喻孝顺父母。
【出处】:《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
【近义词】:彩衣娱亲、黄香扇枕
【反义词】:忤逆不孝、鸮鸟生翼

点评

蛮夷之地,是成语吗?再酌!  发表于 2025-7-13 11: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
发表于 2025-7-9 22: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4003理还乱
1、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有关服饰、缝衣浅带  宽袖大带   靡衣偷食    白日衣绣    白衣公卿
有关饮食、杯盘狼藉   粗茶淡饭   望梅止渴   浆酒藿肉   箪食壶酒
有关茶、   三茶六饭   人走茶凉   茶饭不思   以茶代酒   浪酒闲茶
有关酒、斗酒百篇   对酒当歌   高阳酒徒   黄公酒垆    花天酒地
2、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曲终奏雅、一唱三叹、余音绕梁、游鱼出听、八音迭奏、钟仪楚奏、
匕鬯不惊、青梅煮酒、醴酒不设、玉卮无当、瓮里醯鸡、浅斟低唱、
头没杯案、戴玄履黄、衣冠礼乐、披褐怀玉、羽扇纶巾、斑衣戏彩。
答:
1)曲终奏雅
释义: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到结尾时更加精彩。也泛指事件结局圆满。
古义本谓相如的辞赋不够完美,到了结尾才转好。
出处:源自扬雄在《汉书·司马相如传赞》中对司马相如赋作的评价:“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
近义词:尘埃落定、水到渠成、卒章显志
反义词:事与愿违、 ‌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2)一唱三叹
释义:意思是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出处:先秦·荀况《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唱而三叹也。”
近义词:字正腔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
反义词:驴鸣狗吠、索然无味、聒噪刺耳

3)余音绕梁
释义: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比喻诗文意味深长。
出处: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近义词:绕梁三日、余音袅袅、回肠荡气
反义词:不堪入耳、呕哑嘲哳、过耳即忘

4)游鱼出听
释义:指水里的鱼游到水面上来听音乐,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出处:其典源可追溯至《荀子·劝学》“瓠巴鼓瑟,游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及东汉高诱注“淫鱼喜音,出头于水而听之”,后《淮南子》等文献亦有记载。成语通过游鱼浮水倾听、驷马仰首等意象,以自然生灵的反应凸显音乐感染力,并衍生出“用心专一”“玉润珠生”等哲理阐释。
近义词:‌六马仰秣‌、高山流水、响遏行云
反义词:不堪入耳、五音不全、靡靡之音

5)八音迭奏
释义:字面含义指古代八类乐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轮番演奏。形容器乐齐全、场面恢弘。
出处:《晋书·乐志下》,原文载“八音迭奏,雅乐并作”,记录古代礼乐演奏时各类乐器依次演奏的恢弘场面。
近义词:八音齐奏、异曲同工、鸾歌凤舞
反义词:孤掌难鸣、万马齐喑、杂乱无章

6)钟仪楚奏
释义: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出处:三国魏·王粲·《登楼赋》“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于异心”
近义词:庄舄越吟、故宫离黍、楚囚南冠
反义词:乐不思蜀、数典忘祖、委身事贼

7)匕鬯不惊(bǐ chàng bù jīng)
释义:原指祭祀仪式不受外界惊扰,后引申为军纪严明,军队所到之处不扰民,社会秩序如常。
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近义词:‌匕鬯无惊、秋毫无犯、处之泰然
反义词:兵匪不分、鸡犬不宁、胡作非为

8)青梅煮酒
释义:以青梅为佐酒之物的例行节令性饮宴活动。‌也指三国时曹操与刘备,“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以青梅佐酒论天下局势。通过青梅的酸涩隐喻刘备隐忍的处境,煮酒的温热象征权力交锋的暗流‌。
出处:源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于许昌后园设宴,借青梅煮酒试探刘备野心,席间以龙喻英雄,直言“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佯装惊雷失箸,巧妙掩饰雄心。
近义词:围炉夜话、曲水流觞、把盏言欢
反义词:无典型反义词

9)醴酒不设(lǐ jiǔ bù shè)
释义:宴席中不再陈设醴酒(古代甜酒),引申为对人礼数怠慢的象征。
出处:源自《汉书·楚元王传》:“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
近义词:冷眼相待、视若无睹、薄情寡义
反义词:投辖于井、盛情款待、美酒佳肴

10)玉卮无当
释义:原指玉制酒器没有底座,古义原比喻人主口不紧泄漏群臣的话(以致败坏事机)。后引申比喻外表华美但缺乏实用价值的事物。
出处:最早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韩非子借此典故论证君主泄露君臣密谈的危害,将"玉卮无当"比作失去保密功能的统治手段。
近义词:华而不实、虚有其表、研皮痴骨
反义词:秀外慧中、朴实无华、表里如一

11)瓮里醯鸡(wèng lǐ xī jī)
释义:“醯鸡”并非真正的鸡,而是指酒坛或醋坛中滋生的小虫(蠛蠓)。古人误以为它是酒醋表面的白霉所化。该成语通过醯鸡局限于瓮中的形象,比喻人的见识狭窄、思想浅薄。‌‌‌‌
出处:《庄子·田子方》‌:庄子借孔子之口描述此典故。孔子向老子求教后感叹:“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意为自己对大道的认知如同瓮中的醯鸡般狭隘,若非老子点拨,无法领悟天地之广阔。‌‌‌‌
近义词:坐井观天、孤陋寡闻、一孔之见
反义词:见多识广、学富五车、高瞻远瞩‌

12)浅斟低唱
释义:慢慢地喝酒,低低地歌唱;形容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消闲享乐的情状。
出处:宋·柳永《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近义词:把酒言欢、曲水流觞、低吟浅唱
反义词:引吭高歌、高谈阔论、大声疾呼‌

13)头没杯案
释义: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近义词:不拘形迹‌、放纵不拘、觥筹交错
反义词:‌局促不安、停杯投箸、正襟危坐

14)戴玄履黄
释义:通过"玄"指代天、"黄"指代地的意象组合,描述人类生存于天地之间的状态。
出处:《周易·坤卦》"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的原始表述,构建了玄黄对应天地的象征体系;而明代刘基《海宁应氏墓庵记》中"乃耆乃康,戴玄履黄,七十有八年"的用例,则首次将四字组合作为固定表述应用于文献创作

近义词:戴天蹐地、戴天履地
反义词:无典型反义词

15)衣冠礼乐
释义: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特指封建社会的典章礼仪‌。
出处:南朝·梁·任昉《策秀才文》:“何者?百王之敝,齐季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
近义词:‌礼仪之邦、典章文物、礼乐刑政
反义词:礼制崩坏、纲常扫地、化外之民

16)披褐怀玉
释义: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第70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河上公注:“被褐者,薄外;怀玉者,厚内。匿宝藏怀,不以示人也。”
近义词:被褐怀宝、深藏不露、大智若愚
反义词:华而不实、锋芒毕露、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17)羽扇纶巾
释义:手持鸟羽做成的扇子,头戴青丝便巾。形容态度从容不迫、潇洒闲适。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近义词:纶巾羽扇、轻裘缓带、轻裘缓辔
反义词:赳赳武夫、弃甲曳兵、惊慌失措

18)斑衣戏彩
释义:指身穿彩衣,作婴儿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出处:《北堂书钞》卷一二九引《孝子传》言老莱子年七十,父母尚在,因常服斑衣,为婴儿戏以娱父母。
近义词:彩衣娱亲、卧冰求鲤、黄香扇枕
反义词:忤逆不孝、形同陌路、鸮鸟生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57

帖子

4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5-7-10 06: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四期成语典故班4课作业:
文/4043*欧春荣

一、分类成语积累

1. 服饰相关成语(5条)

• 衣冠楚楚: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 凤冠霞帔:古代贵族妇女的礼服和装饰,借指妇女的盛装。

• 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早出晚归或奔波劳碌。

• 量体裁衣: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 锦衣玉食:华丽的衣服,珍贵的食品,形容生活优裕。

2. 饮食相关成语(5条)

• 食不果腹: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 酒足饭饱:酒喝够了,饭吃饱了,形容吃喝尽兴。

• 脍炙人口: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称赞。

• 粗茶淡饭:简单的饮食,形容生活简朴。

• 饥不择食:饿极了就不挑拣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3. 茶相关成语(5条)

• 茶余饭后:喝茶、吃饭之后的空闲时间,指闲暇时。

• 三茶六礼:旧时婚俗中男女双方订婚、结婚时的礼仪(以茶和礼品为信物)。

• 榷酒征茶:指对酒和茶征税,泛指征收苛捐杂税。

• 浪酒闲茶:指风月场中的吃喝之事,多含贬义。

• 残茶剩饭:喝剩的茶和吃剩的饭,指残余的饮食。

4. 酒相关成语(5条)

• 杯酒释兵权:指宋太祖以饮酒为契机解除将领兵权,比喻用温和手段解除实权。

• 对酒当歌:对着酒歌唱,形容感慨时光易逝、及时行乐的情怀。

• 酒酣耳热:酒喝到尽兴时,耳朵发热,形容宴饮正欢。

• 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谈酒,实际另有目的,比喻言行不一,另有意图。

•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指都市夜晚的繁华景象(含贬义)。

二、成语注解、出处及近反义

1. 曲终奏雅

• 注解:乐曲结尾时奏出雅正的乐声,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显得高雅(含“先俗后雅”之意)。

• 出处:《汉书·司马相如传赞》:“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

• 近义词:收束雅正

• 反义词:虎头蛇尾

2. 一唱三叹

• 注解:一人歌唱,三人应和,后多形容诗文、音乐婉转而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 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 近义词:余音绕梁

• 反义词:索然无味

3. 余音绕梁

• 注解:歌声或乐声结束后,余音好像还在屋梁上回旋,形容音乐美妙动听,令人难忘。

•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 近义词:绕梁三日、余音袅袅

• 反义词:不堪入耳

4. 游鱼出听

• 注解:形容音乐极其美妙,连水中的鱼都游出水面倾听。

• 出处:《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 近义词:余音绕梁、天籁之音

• 反义词:呕哑嘲哳(形容声音难听)

5. 八音迭奏

• 注解:“八音”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种乐器,“迭奏”指轮番演奏,形容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 出处:《晋书·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 近义词:八音齐鸣、笙歌鼎沸

• 反义词:单调乏味

6. 钟仪楚奏

• 注解:钟仪是春秋时楚国人,被晋国俘虏后仍弹奏楚国音乐,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国。

• 出处:《左传·成公九年》:“(晋侯)使与之琴,操南音。……公曰:‘楚囚,君子也。’”

• 近义词:怀土之情、不忘故旧

• 反义词:数典忘祖

7. 匕鬯不惊

• 注解:“匕”(古代取食器具)和“鬯”(古代祭祀用的酒)都是礼器,形容军纪严明,不侵扰百姓(连祭祀礼器都不受惊扰)。

• 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 近义词:秋毫无犯、纪律严明

• 反义词:烧杀抢掠、鸡犬不宁

8. 青梅煮酒

• 注解:用青梅煮酒,多指文人或英雄相聚论事,氛围雅逸。

•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曹操与刘备以青梅煮酒论天下英雄)。

• 近义词:煮酒论英雄

• 反义词:陌路相逢

9. 醴酒不设

• 注解:不再设置甜酒(醴酒),比喻待客简慢,对人不优厚。

• 出处:《汉书·楚元王传》:“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忘设焉。穆生曰:‘醴酒不设,王之意怠。’”

• 近义词:慢客轻贤

• 反义词:盛情款待、宾至如归

10. 玉卮无当

• 注解:“卮”是古代酒杯,“当”指底,玉杯没有底,比喻外表华美而实用价值低。

•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

• 近义词: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

• 反义词:朴实无华、物有所值

11. 瓮里醯鸡

• 注解:“醯鸡”是瓮中醋里的小虫,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 出处:《庄子·田子方》:“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 近义词:井底之蛙、鼠目寸光

• 反义词:见多识广、博古通今

12. 浅斟低唱

• 注解:慢慢地喝酒,低声地歌唱,形容悠然自得的情态。

• 出处:柳永《鹤冲天》:“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 近义词:浅酌低吟、闲情逸致

• 反义词:狂饮高歌、放浪形骸

13. 头没杯案

• 注解:头伏在酒杯和案几之间,形容饮酒沉醉。

•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曹操)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 近义词:酩酊大醉、烂醉如泥

• 反义词:滴酒不沾、头脑清醒

14. 戴玄履黄

• 注解:“玄”指天(天色玄),“黄”指地(地色黄),头顶青天,脚踏黄土,指人生活在天地间。

• 出处:《周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 近义词:顶天立地(部分含义)

• 反义词:遁世离俗

15. 衣冠礼乐

• 注解:指古代社会的服饰制度和礼仪规范,借指封建礼教或文明秩序。

• 出处:《隋书·高祖纪下》:“弘风导俗,莫尚于文;敷教训人,莫善于学……衣冠礼乐,扫地将尽。”

• 近义词:礼义廉耻、典章制度

• 反义词:离经叛道、无法无天

16. 披褐怀玉

• 注解:“褐”指粗布衣服,身穿粗布衣,怀里藏宝玉,比喻人外表朴素而内有才德。

• 出处:《老子》第七十章:“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 近义词: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 反义词:华而不实、锋芒毕露

17. 羽扇纶巾

• 注解:手持羽扇,头戴纶巾(古代文人戴的头巾),形容儒雅从容的风度(多形容谋士或文人)。

• 出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近义词:风流儒雅、温文尔雅

• 反义词:赳赳武夫、粗鲁无礼

18. 斑衣戏彩

• 注解:指春秋时老莱子年过七十,穿彩衣学婴儿啼哭逗父母开心,比喻孝顺父母。

• 出处:《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采衣。”

• 近义词:彩衣娱亲、孝感动天

• 反义词:忤逆不孝、大逆不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

帖子

4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
发表于 2025-7-10 09: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副班任*水上往来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
1、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答:
服饰相关成语:衣锦还乡、衣衫褴褛、衣冠楚楚、峨冠博带、披红挂绿
饮食相关成语:八珍玉食、残羹剩饭、饥不择食、食不甘味、津津有味
茶相关成语:茶余饭后、粗茶淡饭、人走茶凉、茶饭不思、茶余酒后
酒相关成语:对酒当歌、花天酒地、酒囊饭袋、醉生梦死、觥筹交错


2、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曲终奏雅、一唱三叹、余音绕梁、游鱼出听、八音迭奏、钟仪楚奏、
匕鬯不惊、青梅煮酒、醴酒不设、玉卮无当、瓮里醯鸡、浅斟低唱、
头没杯案、戴玄履黄、衣冠礼乐、披褐怀玉、羽扇纶巾、斑衣戏彩。

答:
曲终奏雅
【注解】:乐曲结束时奏出了雅正的乐声,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显得高雅不俗,也指事情在结束时出现好的结果。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近义词】:余音绕梁、善始善终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一唱三叹
【注解】: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多形容诗文婉转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近义词】: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反义词】:索然无味、枯燥乏味

余音绕梁
【注解】: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近义词】:绕梁三日、余音袅袅
【反义词】:不堪入耳、索然寡味

游鱼出听
【注解】:形容音乐美妙动听,连水里的鱼都游出来倾听。
【出处】:《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近义词】:余音绕梁、绕梁三日
【反义词】:靡靡之音、不堪入耳

八音迭奏
【注解】:八音指古代八种乐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形容各种乐器轮流演奏,声音和谐动听。
【出处】:《晋书·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近义词】:八音齐奏、声情并茂
【反义词】:杂乱无章、五音不全

钟仪楚奏
【注解】:钟仪是春秋时楚国乐官,被俘后仍弹奏楚国乐曲,比喻不忘本或思念故国。
【出处】:《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
【近义词】:怀土之情、恋恋不舍
【反义词】:乐不思蜀、数典忘祖

匕鬯不惊
【注解】:匕和鬯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形容军纪严明,不侵犯百姓,也指社会安定,秩序良好。
【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近义词】:秋毫无犯、鸡犬不惊
【反义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青梅煮酒
【注解】:以青梅为佐酒之物,形容文人雅士相聚饮酒,也指三国时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后泛指谈论天下英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近义词】:煮酒论英雄、把盏言欢
【反义词】:(无典型反义词)

醴酒不设
【注解】:醴酒指甜酒,不设置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也指对人不热情。
【出处】:《汉书·楚元王传》:“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
【近义词】:待理不理、薄情寡义
【反义词】:热情好客、宾至如归

玉卮无当
【注解】:玉卮指玉制的酒杯,当指底,比喻事物外表华美而实用价值不高,或虚有其表。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堂溪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而无当,可以盛水乎?’昭侯曰:‘不可。’‘有瓦器而不漏,可以盛酒乎?’昭侯曰:‘可。’对曰:‘夫瓦器,至贱也,不漏,可以盛酒。虽有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
【近义词】:华而不实、虚有其表
【反义词】:表里如一、朴实无华

瓮里醯鸡
【注解】:醯鸡指醋瓮中的蠛蠓,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出处】:《庄子·田子方》:“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近义词】:井底之蛙、坐井观天
【反义词】:见多识广、博古通今

浅斟低唱
【注解】:慢慢地喝酒,低声地歌唱,形容悠然自得的神态。
【出处】:宋·柳永《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近义词】:灯红酒绿、花前月下
【反义词】:疾言厉色、正襟危坐

头没杯案
【注解】:头伏在酒杯和桌案之间,形容饮酒过多,醉得厉害。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近义词】:酩酊大醉、烂醉如泥
【反义词】:滴酒不沾、头脑清醒

戴玄履黄
【注解】:玄指天,黄指地,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也指事物的自然属性。
【出处】:《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近义词】:顶天立地
【反义词】:(无典型反义词)

衣冠礼乐
【注解】:泛指封建社会的礼仪教化、典章制度。
【出处】:《元史·礼乐志一》:“盖自汉以来,礼乐崩坏,故世之言礼乐者,必推本于周。然周之礼乐,其详不可得而闻矣,不过其遗意之大概耳。自宋以来,儒者讲习,有《仪礼》《周礼》《礼记》,所谓‘三礼’者是也。然其说多出于臆度,而未能尽合乎古。至元,承宋金之后,而衣冠礼乐,多仍其旧。”
【近义词】:礼义廉耻、典章制度
【反义词】:蛮夷之地、无法无天

披褐怀玉
【注解】:褐指粗布衣服,玉指美玉,比喻人外表朴素而内有才德。
【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近义词】: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反义词】:华而不实、外强中干

羽扇纶巾
【注解】:拿着羽毛扇,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潇洒,多指谋士或儒将的风度。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近义词】:风流儒雅、风度翩翩
【反义词】:披头散发、不修边幅

斑衣戏彩
【注解】:指春秋时老莱子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扮作婴儿戏耍,以取悦父母,后比喻孝顺父母。
【出处】:《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
【近义词】:彩衣娱亲、孝感动天
【反义词】:忤逆不孝、大逆不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4

帖子

1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7-10 09: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渔夫 于 2025-7-10 09:41 编辑

成语典故班四期第四课作业:4001/小渔夫
1、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1)、服饰类成语:
锦衣华服:   形容服饰华丽,高贵。
粉墨登场:   形容演员妆容精致,服饰华丽。
霓裳羽衣:   形容舞蹈服饰美丽。
衣冠楚楚:   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披红挂绿:   形容穿着鲜艳的服装,多指形容节日盛装或参加喜庆场合的装扮。
(2)、饮食类成语:
丰衣足食:   形容生活衣食充足无忧,象征富裕。
山珍海味:   指山野珍味和海洋里珍贵食品,丰富的菜肴。
狼吞虎咽:   刊客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布衣蔬食:   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茶余饭后:   泛指饭后休息或欲闲茶时候。
(3)、茶饮类成语:
品茗雅致:    指品尝茶叶时的高雅情趣。
茶韵飘香:    形容茶香四溢,弥漫在空中的美好景象。
以茶会友:    通过共同品茶来结交新朋友。弘扬茶文化。
品茗论道:    形容人们在悠闲地喝茶时,讨论哲理或人生道理的情景。
禅茶一味:   禅宗文化与茶道文化的结合的竞境和精神追求上的统一。
(4)、酒品类成语:
对酒当歌:    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后指及时行乐。
花天洒地:    形容沉湎在洒色之中.花指舞女歌女
美酒佳肴:    形容十分丰盛的宴席。
李白斗洒:    诗仙李白性好饮酒。形容有关名人的轶事。
红灯酒绿:    欢乐的生活,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2、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曲终奏雅、一唱三叹、余音绕梁、游鱼出听、八音迭奏、钟仪楚奏、
匕鬯不惊、青梅煮酒、醴酒不设、玉卮无当、瓮里醯鸡、浅斟低唱、
头没怀案、戴玄履黄、衣冠礼乐、披褐怀玉、羽扇纶巾、斑衣戏彩。

1、曲终奏雅:
释义:   比喻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显得高雅精彩。
出处:   指乐曲终结时演奏高雅乐音,源自扬雄在《史记·司马相如传赞》中对司马相如赋作的平价:″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收尾的精妙升华。
近义:  锦上添花  美满收场
反义:  曲终人散

2、一唱三叹:
释义:    指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
出处:  《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近义:    余音绕梁,
反义:    驴鸣狗吠

3、余音绕梁:
释义: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处:  《列子·汤问》“韩娥东之齐,匮食,过雍门,鬻(y`u)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樚,三日不绝″。
近义:   绕梁三日,余音袅袅,回肠荡气。
反义:   不堪入耳

4、游鱼出听:
释义:   形容音乐美妙动听,连池鱼都鱼都游到水面未聆听美妙旋律。
出处: 《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所,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迎义:   六马仰秣,余音绕梁。
近义:   不堪入耳,靡靡之音。

5、八音迭奏:
释义:   八类乐器轮番演奏。形容乐器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出处:  《晋书·乐志下》“八言迭奏,雅乐并作”。
近义:    八音齐奏,声情并茂
反义:    杂乱无章,五音不全

6、钟仪楚奏:
释义:   是春秋时期 楚国的音乐,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右传·成公九年》“文子日楚囚君子也一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近义:    怀土之情
反义:    数典忘祖

7、匕鬯不惊:
释义:匕和鬯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社会安定。
出处:  《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近义:    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反义:   兵匪不分

8、青梅煮酒:
释义:   以青梅为佐酒之物,梅子成熟季节边吃青梅喝热酒的饮宴活动,据《三国志》记载,曹操邀刘备品洒赏梅,试探刘备志向,刘备以雷声”掩饰惊㤺,化解危机。
出处:   文学来源《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与刘备的对话,塑造了″青梅煮酒论英雄″的经典。
近义:    把盏言欢
反义:    孤军奋战

9、醴酒不设:
释义:   置酒宴或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其比喻义为待人礼节逐渐简慢。
出处: 《汉书·楚元王传》“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
近义:   情薄寡义
反义:   宾至如归

10、玉卮无当:
释义:    玉制的酒杯没有底儿,多用来比喻华美而不切实用。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堂公谓昭候日:“今有千金之玉卮,通而无当,可以盛水乎?”昭候曰:″不可”。…(堂豁公)对曰:″夫瓦器至贱,不漏,可以盛酒:虽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
近义     华而不实
反义:    朴实无华

11、瓮里醯(Xi)鸡:
释义:    醯鸡指盖在醋瓮里的蠓虫儿,比喻在狭隘后生活环境而见识浅的人。
出处:  《庄子·田子方》:“孔子出,以告颜回日:″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近义:    井底之蛙
反义:    见多识广

12、浅斟低唱:
释义:   慢慢的喝着酒,低低地歌唱。形容悠闲自得享乐的情状。
出处:    宋′柳永《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換了浅尝低唱”。
近义:    低吟浅唱
反义:    引吭高歌

13、头没怀案:
释义:    头伏在酒杯与桌子之间,喻人尽情倡饮,不拘形迹
出处: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淡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近义:   毫放不羁
反义:    循规蹈矩

14、戴玄履黄:
释义:    犹戴天履地,玄指天,黄指地。头顶着天,脚踩差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出处:  《易·坤》有“天玄而地黄″之语。明·刘基《海宁应氏墓庵记》:“乃耆乃康,戴玄履黄,七十有八年″。
近义:    戴天蹐地
反义:   一事无成

15、衣冠礼乐:
释义:    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  及各种礼拜仪规范。
出处:  《策秀才文》:“何者?百王之敝,齐季斯基。衣冠礼乐,扫地无余”′。
近义:    衣冠楚楚   衣冠齐楚
反义:    衣冠禽兽   华而不实

16、披褐怀玉:
释义:     身穿粗布衣服,怀中藏着宝玉,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
出处:    《老子》第十七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近义:     身藏不露  韬光养晦
反义:     锋芒毕露

17:  羽扇纶巾:
释义:     羽扇,是鸟羽制成扇子。纶巾:古时用丝带做的头巾,形容汗未名士或儒将的风雅装束、
出处:   “羽扇纶巾″一词最早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宋种宗元丰五年1082年,早于《三国演义》(14世纪),且《苏轼词编年校注》《太平御览》等权威资料佐证其原始出处为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直接指向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形象。后元代《三国志平话》、明代《三回滨义》等作品将“羽扇级巾”移植到诸葛亮身上,强化其智谋形象。
近义:     纶巾羽扇
反义:     赳赳武夫

18、班衣戏彩。
释义:   是指穿着五彩衣服来展示自己,使双亲欢乐高兴,以尽孝道。
出处:    唐·徐坚《初学记》引西汉·刘向《孝子传》:″老莱子至孝,奉二亲。行年七十,看五彩编斓衣,弄雏鸟于亲侧。"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
近义:     彩衣娱亲
反义:     眼花缭乱


点评

青梅煮酒的反义词势如水火。  发表于 2025-7-13 16: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9
发表于 2025-7-10 13: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作业:
4049*芷兰
1、请写出有关服饰、饮食、茶、酒的成语各5条。
(1)有关服饰的成语:红袖添香、衣带渐宽、不修边幅、锦衣玉食、衣锦还乡

(2)有关饮食的成语:残羹剩饭、山珍海味、酒足饭饱、美味佳肴、食之无味

(3)有关茶的成语:人走茶凉、以茶代酒、茶饭不思、茶余饭后、清茶淡饭

(4)有关酒的成语:先干为敬、对酒当歌、红灯酒绿、花天酒地、酒囊饭袋·

2、请为以下成语查注解、出处并列出近义、反义。
曲终奏雅、一唱三叹、余音绕梁、游鱼出听、八音迭奏、钟仪楚奏、
匕鬯不惊、青梅煮酒、醴酒不设、玉卮无当、瓮里醯鸡、浅斟低唱、
头没杯案、戴玄履黄、衣冠礼乐、披褐怀玉、羽扇纶巾、斑衣戏彩。


1.曲终奏雅
【注解】:乐曲结束时奏出了雅正的乐声,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显得高雅不俗,也指事情在结束时出现好的结果。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近义词】:余音绕梁、善始善终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2.一唱三叹
【注解】: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多形容诗文婉转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近义词】: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反义词】:索然无味、枯燥乏味

3.余音绕梁
【注解】: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近义词】:绕梁三日、余音袅袅
【反义词】:不堪入耳、索然寡味

4.游鱼出听
【注解】:形容音乐美妙动听,连水里的鱼都游出来倾听。
【出处】:《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近义词】:余音绕梁、绕梁三日
【反义词】:靡靡之音、不堪入耳

5.八音迭奏
【注解】:八音指古代八种乐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形容各种乐器轮流演奏,声音和谐动听。
【出处】:《晋书·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近义词】:八音齐奏、声情并茂
【反义词】:杂乱无章、五音不全

6.钟仪楚奏
【注解】:钟仪是春秋时楚国乐官,被俘后仍弹奏楚国乐曲,比喻不忘本或思念故国。
【出处】:《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
【近义词】:怀土之情、恋恋不舍
【反义词】:乐不思蜀、数典忘祖

7.匕鬯不惊
【注解】:匕和鬯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形容军纪严明,不侵犯百姓,也指社会安定,秩序良好。
【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近义词】:秋毫无犯、鸡犬不惊
【反义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8.青梅煮酒
【注解】:以青梅为佐酒之物,形容文人雅士相聚饮酒,也指三国时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后泛指谈论天下英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近义词】:煮酒论英雄、把盏言欢
【反义词】:(无典型反义词)

9.醴酒不设
【注解】:醴酒指甜酒,不设置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也指对人不热情。
【出处】:《汉书·楚元王传》:“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
【近义词】:待理不理、薄情寡义
【反义词】:热情好客、宾至如归

10.玉卮无当
【注解】:玉卮指玉制的酒杯,当指底,比喻事物外表华美而实用价值不高,或虚有其表。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堂溪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而无当,可以盛水乎?’昭侯曰:‘不可。’‘有瓦器而不漏,可以盛酒乎?’昭侯曰:‘可。’对曰:‘夫瓦器,至贱也,不漏,可以盛酒。虽有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
【近义词】:华而不实、虚有其表
【反义词】:表里如一、朴实无华

11.瓮里醯鸡
【注解】:醯鸡指醋瓮中的蠛蠓,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出处】:《庄子·田子方》:“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近义词】:井底之蛙、坐井观天
【反义词】:见多识广、博古通今

12.浅斟低唱
【注解】:慢慢地喝酒,低声地歌唱,形容悠然自得的神态。
【出处】:宋·柳永《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近义词】:灯红酒绿、花前月下
【反义词】:疾言厉色、正襟危坐

13.头没杯案
【注解】:头伏在酒杯和桌案之间,形容饮酒过多,醉得厉害。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近义词】:酩酊大醉、烂醉如泥
【反义词】:滴酒不沾、头脑清醒

14.戴玄履黄
【注解】:玄指天,黄指地,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也指事物的自然属性。
【出处】:《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近义词】:顶天立地
【反义词】:(无典型反义词)

15.衣冠礼乐
【注解】:泛指封建社会的礼仪教化、典章制度。
【出处】:《元史·礼乐志一》:“盖自汉以来,礼乐崩坏,故世之言礼乐者,必推本于周。然周之礼乐,其详不可得而闻矣,不过其遗意之大概耳。自宋以来,儒者讲习,有《仪礼》《周礼》《礼记》,所谓‘三礼’者是也。然其说多出于臆度,而未能尽合乎古。至元,承宋金之后,而衣冠礼乐,多仍其旧。”
【近义词】:礼义廉耻、典章制度
【反义词】:蛮夷之地、无法无天

16.披褐怀玉
【注解】:褐指粗布衣服,玉指美玉,比喻人外表朴素而内有才德。
【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近义词】: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反义词】:华而不实、外强中干

17.羽扇纶巾
【注解】:拿着羽毛扇,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潇洒,多指谋士或儒将的风度。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近义词】:风流儒雅、风度翩翩
【反义词】:披头散发、不修边幅

18.斑衣戏彩
【注解】:指春秋时老莱子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扮作婴儿戏耍,以取悦父母,后比喻孝顺父母。
【出处】:《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
【近义词】:彩衣娱亲、孝感动天
【反义词】:忤逆不孝、大逆不道

点评

总体不错,余音绕梁用了三次。青梅煮酒的反义词势如水火。  发表于 2025-7-13 16: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12:09 , Processed in 0.08452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