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福建-仙子 于 2018-8-13 10:38 编辑
小渔村辞赋10期29-仙子第八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尽可能不要复制讲义)
1、做珠的概念
从阅读的典故中总结和归纳出适合自己需要的词汇或句子,以备后用。
2、词珠
所谓词珠,是指通常以两个字为一词组的经典词汇。词珠的来源可取自任何书籍,要点是通常仅取两字为一词珠,然后分门别类。
3、骈珠
所谓骈珠,就是据典故而自行炼化而成的骈句。
4、做珠的技巧
通常有虚实两个方法:
(1)实珠法
所谓实珠法,就是根据典故,直接描述,让人一看就知道此句的出处和含义。
比如前面根据《蒙求》的源“孔明卧龙”做珠:“孔明隐于野,如天龙之闲卧。”
(2)虚珠法
虚珠法,顾名思义,就是不直接提出,而是采取一些委婉的方式,把这个典故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惊汉阳穷鸟之客,叹梁甫卧龙之才。
5、珠源
源自典故、古诗文…
6、做珠的好处
省时间;古味浓;弘扬国粹。
一、前面共8讲作业中,我们至少积累了《声律启蒙》中的16个典故。请结合自己作业中收集整理的典故内容,完成下面的作业:
1、做词珠10个(10个古词)。
金钗:别发饰品。
草履:草鞋。
芒鞋:以芒草编成的草鞋。
诙谐:汉东方朔善诙谐。
性善:语出《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心斋:语出《庄子·人世间》:“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筝:即颂瑟,有四弦。
荆钗:妇女朴素的装饰,也代哦指妇女。语出《后汉书·梁鸿传》,孟光既嫁梁鸿,乃为椎髻荆钗,布衣练裙,十分俭朴。
榆塞:即榆谿塞,故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
六义:比、兴、赋、风、雅、颂,为《诗经》之六义。
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系古时八类乐器。
砌蚓:阶砌缝隙中的蚯蚓。
墙蜗:壁墙上的蜗牛。
怀橘:语出《三国志·陆绩传》:陆绩五岁,袁术出橘,绩怀三枚,拜而堕地。曰:欲归遗母。术奇之。
季路:字仲由,孔子弟子。
高柴:孔子弟子。
2、做骈珠2对
皓月当空,青春无限。
观夫山垒垒,水潺潺。
要求
1、词珠必须有释义。
2、词珠和骈句都有分类说明(即详细说明做好的“珠”的归类情况)。
3、典故有出处说明。
4、所造骈珠必须符合前面讲义中所讲的8点要求
二、自己摘抄《声律启蒙》九佳部分(3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3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不会的,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河对海,汉对淮,赤岸对朱崖。鹭飞对鱼跃,宝钿对金钗。鱼圉圉,鸟喈喈,草履对芒鞋。古贤尝笃厚,时辈喜诙谐。孟训文公谈性善,颜师孔子问心斋。缓抚琴弦,像流莺而并语;斜排筝柱,类过雁之相挨。
丰对俭,等对差,布袄对荆钗。雁行对鱼阵,榆塞对兰崖。挑荠女,采莲娃,菊径对苔阶。诗成六义备,乐奏八音谐。造律吏哀秦法酷,知音人说郑声哇。天欲飞霜,塞上有鸿行已过;云将作雨,庭前多蚁阵先排。
城对市,巷对街,破屋对空阶。桃枝对桂叶,砌蚓对墙蜗。梅可望,橘堪怀,季路对高柴。花藏沽酒市,竹映读书斋。马首不容孤竹扣,车轮终就洛阳埋。朝宰锦衣,贵束乌犀之带;宫人宝髻,宜簪白燕之钗。
典故
梅可望:出自《魏志》,曹操军士大渴,无水,操曰:前有梅林,可止渴。士卒闻之遥望,而口中水出。橘堪怀:出自《三国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2、以本段内容为素材,造壮句、紧句、长句、重隔各两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注意句脚要求平仄各半!(七、八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笨偷,偷句子;巧偷,偷词;神偷,偷意境。
温馨提示:
1、顺序:壮、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壮句:
闻夫鱼圉圉,鸟喈喈。
乃其挑荠女,采莲娃。
紧句:
古贤笃厚,时辈诙谐。
雁行鱼阵,榆塞兰崖。
长句:
孟训文公乃善,颜师孔子之斋。
诗成六义则备,乐奏八音之谐。
重隔:
类过雁之相挨,斜排筝柱;像流莺而并语,缓抚琴弦。
庭前蚁阵先排,云将作雨;塞下鸿行已过,天欲飞霜。
短文:
闻夫鸟喈喈,鱼圉圉。时辈诙谐,古贤笃厚。颜师孔子之斋,孟训文公乃善。像流莺而并语,缓抚琴弦;类过雁之相挨,斜排筝柱。
乃其挑荠女,采莲娃。雁行鱼阵,榆塞兰崖。诗成六义则备,乐奏八音之谐。庭前蚁阵先排,云将作雨;塞上鸿行已过,天欲飞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