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2-5 11: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叶飘零七律作业汇总
小渔村36期律诗班A组A一13秋叶飘零第一讲作业:
1.什么是诗?
答:诗,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以时期来看,包括诗三百(也就是《诗经》),楚辞,乐府诗、格律诗、词、曲等等。
2、 什么是格律诗?
答:格律诗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格律,通俗讲,就是格式和规则。
顾名思义,格律诗是一类有格有律的诗体。如七绝,七律,七绝,五律,排律等。
3什么是押韵?
答:押韵是一般用韵都在句的末尾一字,叫“韵脚”,在某些句的韵脚上用同韵的字,就叫“押韵”。作近体诗一般用平水韵押韵。
4、指出下面这首诗押韵的韵字。以及所在的韵部。
[作者]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答:韵有难,残,干,寒,看。押的部为平水韵上平声十四寒韵。
二;创作部分
以梅花为内容或意境创作一幅成联,单边不少于七字。
答:
雪里琼枝冰里蕊
诗中玉骨律中魂
A13秋叶飘零小渔村36期律诗班第二讲作业:
一、问答部分
1、押韵九戒指的是什么?
1、)戒凑韵俗亦称挂韵脚。2、)戒落韵3、)戒重韵4、)戒倒韵5)、戒用哑韵6、)戒用僻韵7、)戒用同义之韵8、)戒用字同义异之韵9、)戒犯韵
2、近体律诗首句用邻韵叫什么格式,除讲义的例子,再试着找出一个。
孤雁出群格,例如 春光旖旎玉飞花,滟泊桃花艳似霞。
莫道春风不解意,只缘身上此尘沙
3、写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本题以后累积】思,夕,昔,国,觉,石,时,识,别,昨
对句:
富贵纵多非我有——诗书虽少是他无
品尽人间酸楚事——难诠眼底别离情
桃花坞里诗翁老——西子湖中柳浪幽
以春为意作一联:
杨柳依依垂古渡
玉兰曳曳绕江楼
小渔村36期律诗班第三讲作A 13秋叶飘零
一、阅读部分
1、继续阅读唐三百中的七律部分
二、问答题部分
1、写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不允许两个同学完全一样,不允许写多音字,将上一讲写的字一起发到论坛。上讲白,碟,昔,国,觉,石,失,识,别,昨
阿,竹,敌,笛,八,发,国,桌,捉,蝶
2,给下面诗作找出韵部,注明首句是什么起,什么收,入不入韵
并用这首诗说明什么是粘,替,对【一律按平水韵】
杜甫【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不入韵)
天涯霜雪霁寒宵。ao
平平仄仄仄平平(1.2是对,天涯霜雪是替)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ao
平平 仄仄平(3.5.7是粘)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韵部 二箫
三、应对部分
若能参透诸多事【淡墨轩】
便可悟禅一片心。
守个窗儿看晚月【淡墨轩】
临泓碧水挽朝霞。
小渔村36期律诗班第四讲作业A 13秋叶飘零
一、 阅读部分
1、 继续累积阅读唐三百的七律部分
二、问答部分
1、什么是孤平,孤平的格式?
孤平只存在于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式。其他句式不存在孤平。就是不算韵部只有一个平音。如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2、写出1、3、5不论的格式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第一种,一三五不论。
12 34 56 7
中平 中仄 中平 仄
1 3 5
三,应对部分
1.短笛声声吹落日【杨柳】
轻风阵阵舞垂條
2.入墨梅花香点点【杨柳】
迎眸桃蕊粉嘟嘟
3.相对无言频问酒【杨柳】
隔屏相望懒吟诗
四、创作部分
1,以“桃花”为题意或意境创作成联,单边不少于七个字
几多英雄因它乱,
一季美景由此生。
渔村36期七律第五讲作业:
A13秋叶飘零
一. 问答部分
1、什么是拗句?
答:近体诗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称为"拗",任何一个平仄不和就是拗句。
2、什么是拗救?
答:用调节平仄声的方法,使诗句出现新的和谐,这种方法叫"拗救"。
3、常用的拗救一共有几种?
答:拗救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本句自救,二是对句相救。
4、先标出平仄然后指出下面这首诗的拗句和拗救的方法。
夜泊水村
作者: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答:1,颔联上句五字该平而仄,属拗句,下句三字用了该仄而平的何字相救,属错位相救;
2,颈联上句一字该平而仄,小拗,可救可不救,下句同位置用平相救;上句五六字该平而仄,特拗,下句五字救了本句的三字,避免了孤平,并且救了上句的五六字;
3,尾联上句属特拗句,六拗五救,下句也是拗句,一抝三救。
二、应对部分
纵然春色还如昨【杨柳】
可惜思情不似初
日照花林惊宿鸟【杨柳】
风吹柳岸拂人冠
莫道人间无净土【杨柳】
当思寒日有绵山
以清明为意作联,单边七个字:
纸飞雨泣思亲日
柳暗花明生景时
小渔村36期律诗班第六讲作业:A13-秋叶飘零
一;阅读部分
1、 继续看唐诗三百首中的七律部分
秋兴八首之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诉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二应对部分
1.十里荷风香四溢【星星草】
声半湖柳影韵千吟【秋叶飘零】
2.
一夜秋声牵别恨【杨柳】
清晨晓月隐离情【秋叶飘零】
3.
忽闻帘外春莺啭【杨柳】
且思院中老柳新【秋叶飘零】
七律.清明祭
文/秋叶飘零
落尽梨花小径中,清明扫墓必亲躬。
周遭枯草镰锄向,坟上新泥子女隆。
纸化灰飞蝴蝶雨,泪流浇灌杜鹃红。
愁云缭绕思难禁,跪洒家山酒一盅。
渔村36期第七讲作业:
A13秋叶飘零
一、 问答部分
常见的对仗的种类一共有多少种,都是什么?
答:常见的对仗种类有十一种类型。
(一)正对。 出句、对句的意思是同一方向并立的,相互补充,相互烘托。
(二)反对。 出句、对句的意思反向并立,具有强烈对比、映衬作用。
(三)流水对。 上下两句的意思是延续的,两句只可连贯起来理解,不可分割,次序不可颠倒,像水顺流而下,故称流水对。
(四)借对。 又称"双关对"、"假对"。有借义、借音两种。
(五)就句对。 也叫"当句对"、"句中对",就是在同一句中的词语自成对仗,同时又与另一句成对。
(六)掉字对。 就是同一句中使用相同的字作对仗。
(七)叠字对。 又称"连珠对",就是在联句中用叠字。
(八)双声、叠韵对。 声母相同的连绵字叫双声词,韵母相同的连绵字叫叠韵词
(九)隔句对。 又称"扇面对"。四句组成的两个对仗,与一般结构不同,它第一句跟第三句相对,第二句跟第四句相对。
(十)错综对。就是在一联中相对称的字或词错了位。
(十一)虚词对 虚词入对,古来不乏佳篇。
二应对部分
宁居世外同梅老【杨柳】~何必城中共桃夭【秋叶飘零】
频蹙柳眉勾旧忆【杨柳】~偶吟花语讨新欢【秋叶飘零】
伴我佛前灯一盏【杨柳】~赠君路口话三巡【秋叶飘零】
三有能力的同学以暮春为题作七律一首
暮春
文/秋叶飘零
东君漫夜落芳菲,柳絮斜巡碧水飞。
蝶舞江阑追梦去,莺啼岸竹送春归。
池塘正将荷莲蕴,鸥鹭还催鲤鲫肥。
绿影临波谁掠破,渡头闲逸阵风威。
第八讲作业
A13秋叶飘零
一、问答部分
1、本讲一共讲了多少种起句的方式,分别都是什么?
共14种,分别是
1、 明起:
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
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
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
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
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
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
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
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
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
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
11、问答发问式。
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申所咏之物来。
(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的思考的结果,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
13,陈述式:
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
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二应对部分
花间独酌三年久【杨柳】~月下同歌一曲长【秋叶飘零】
初绽心头花一朵【杨柳】~更看叶底蝶千双【秋叶飘零】
几许离愁唯对酒【杨柳】~一腔热血可昭天【秋叶飘零】
三以咏牡丹作七律一首
七律.洛阳王
文/秋叶飘零
姚黄魏紫探高台,魁领群芳醉一腮。
梦里时萦娇影曳,眼前常幻玉英裁。
游蜂只只沾香去,粉蝶双双逐蕊来。
喜看八方宾客至,漫园共赏牡丹开。
小渔村36期律诗班第九讲作业:A13.秋叶飘零
1、 起笔的要点都有什么?
答:1、起笔宜开不宜合,或单刀直入、或启人思考、或先声夺人,或作大的笼罩,总要先占地步,为全诗提神。变化多端,以自然为佳。2、起时为全诗定调子严肃还是轻快,朴素还是华美,开笔就确定了。各种起的写法,必须要紧扣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不要对某种开头的方法削足适履、生搬硬套。3、要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要突兀高远,造成一种不平凡的局面,使读诗开始阶段,就能被吸引。当然,也有些淡淡而起的,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等。动笔前必须先有所感,而后才要作诗。如果尚无所感,就根本不必作诗。4、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2、 律诗有那几种起的方式?答:1、 对仗起法 2.比兴法 3.交待时间,地点,景物 4.兴起
3、 每人写一首七律题目不限,用韵必须是平水韵
七律.敲韵误车
文/秋叶飘零
日暮凝神敲险韵,几番斟酌忘车迁。
篱门只许梅香入,桌角还由案牍延。
急唤路人捎脚去,笑称弄笔不看天。
可怜满纸惊风句,不值打油三块钱。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讲作业
1、请回答承是什么?
答: 承,即承上,就是承接开头的意思,承接的一联往往是颌联,颌联是要对仗的。对仗的颌联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这两个意思可以加深话题、意境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合起来形成对仗,共同完成承这个环节。承与起的关系,就像中药剂学中的臣药和君药的关系一样,是起辅佐作用。臣药从属并辅佐君药使其力量得以强化;也就是说承从属并辅佐于起,这一目的就是让起显得更有力度。
2、承接的几种方法都是什么?
答:按意思分:
1)、景承:
起写景和承写景作用不大相同。起写景主要是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的作用,承写景则主要是对起的承接,是顺着起句自然而然延伸。
2)、 意承:
是对诗歌起句意思的扩展、提升、深入。
3)、 点题;
就是从诗脉发展上说,承具有点题作用。事实上点题和写意是分不开的。
3、以【初夏】为题写一首七律。
注意事项:
(1)书写格式一定要写成四行,不要写成八行,要两句一行。
(2)题目和作者名字各用一行,一共六行。
七律 初夏
文/秋叶飘零
细雨轻柔叶上栖,俗尘涤净草萋萋。
初荷拟把清波立,翠柳还将紫燕迷。
三两农人归晚径,一园青果醉流溪。
春花谢幕葱茏起,又惹诗心小字题。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一讲作业;A13秋叶飘零
1、承按写作手法分为几种?
答:五种。1.顺承,即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情况。2.递进式。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意思更递进一层。3.并列承。即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俩事,或一事的俩方面。成横向并列。4.问答式承接。5.逆承。即没按起句的先后顺序承接,而是颠倒顺序。如发笔起句次句均有意,则三四句须双承接。双承有顺承,有逆承。顺承则三承一,四承二。逆承则三承二,四承一。
2、简述如何写好颔联?
答:(1)按照对仗要求做好对仗。(2)紧承首联,稳健顺承,气脉畅通,意境相连,辅佐好起句。(3)根据情况,选定形式,内联紧密,气不中断,意不偏离。(4)比起句描写深入生动,一浪高过一浪。(5)承上启下。用好动词。(6)层次清晰,结构紧密。(7)和起句有机结合,虚实有秩,螺旋上升。(8)颔联最后三字要为颈联做好铺垫。
3、母爱是伟大的,又刚过了母亲节,我们这次就以“母亲”为题意,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要求用平水韵。
七律.梦
文/秋叶飘零
梦里依稀见老娘,雪中送被面容苍。
手提美味因儿瘦,身负棉衣恐女凉。
惊起披衣迎后院,转身引母入前堂。
纵然卅载阴阳隔,舐犊之情未敢忘。
小渔村36期第十二讲作业:
A13-秋叶飘零
1、本讲讲了哪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本讲讲了七种转的方法,分别是:通常转的方法有以下这些:
(一)景入情转法
颈联中,以抒情为主的转法,我们就叫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就是从正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是与起承相反的情绪描写。但注意,其主旨还是一致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刻画而已。不同的节点之处,就是这个转。还有啊,同样要和承、合有联系。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三)直抒扩转法
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描写的范围之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推进一层,是说的这样的手法,叫做层层递进法。
(五)地点转法
地点转法就是转处所写的地点,场面与起、承所写的地点场面不同的。
(六)写意转法:
就是指转在意义上与承相对或者相反的,在意义表达上有所转折。
(七)抒情转法
就是在承的基础上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这个特征是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2、以“荷”为题意,写一首七律。
七律.荷
文/秋叶飘零
久误沉泥只自持,玲珑身段水中羁。
一朝纤叶凌波上,万道霞光照影怡。
莺语频呼春已去,蛙鸣正诉夏当时。
莲塘纵是多风浪,无谓婷婷碧玉姿。
本帖最后由 秋叶飘零 于 2019-6-2 21:49 编辑
小渔村36期格律诗第十三讲作业:A13秋叶飘零
1、本讲讲了几种合的写法,分别都是什么?
作用1)、首尾呼应式 2、)点意式。手法1、)以景作结
这种情形大多是前七句叙事或抒发感慨,尾句比较典型的景象作结 2、) 抒情作结4)、以用典作结;5)以判断做结6)以议论做结7)以托梦做结
结与主题关系(1)题内结(2)题外结
即在结尾处点明诗的主题。
2、以《夏夜》为题意,写一首七律。
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七律.夏夜
文/秋叶飘零
欣然出户绕湖过,月落溪流漾碧波。
漫步堤沿惊宿鸟,悠观平镜映尖荷。
清香阵阵迷人醉,七彩柔柔惹我歌。
萤火疏光融夜色,一层爽气助吟哦。
小渔村36期律班A13秋叶飘零第十四讲作业
七律.又逢端午
文/秋叶飘零
年年端午粽飘香,又忆曾经正夏忙。
晨起一枚填手袋,饿时两口饱饥肠。
爱将竹裹甜芯拣,懒向丝缠白米尝。
怕误农时齐上阵,哪知屈子楚辞殇。
小渔村律班第十五讲作业七律.庄子
文/秋叶飘零
功名利禄不曾邀,清静无为乃信条。
顺意文书书顺意,逍遥庄子享逍遥。
天人合一何须辩,生死由天不可超。
笃信自然承老冉,推崇道德警今朝。
小渔村律班第十六次作业
七律.白素贞
文/秋叶飘零
西湖误度入红尘,修炼千年始作人。
一世轮回还一世,三春过却再三春。
哪知有意无谁省,可恨诚心遇恶沦
色即是空空即色,逆缘际会莫贪嗔。
小渔村六期木兰A13秋叶飘零第十八讲作业
七律.合欢情
文/秋叶飘零
别岸凄凄去远天,秋风瑟瑟暮鸦旋。
路遥音杳休闻笛,影只情疏懒弄弦。
莺燕犹知循季至,合欢可晓报君怜。
青丝转眼添银发,美蕊来年谁比妍。
小渔村第36期律班A13秋叶飘零第十九讲作业
七律.黄梅时节
文/秋叶飘零
闲望丝丝缕缕飘,听风听雨又通宵。
倚楼霎那怜心动,透户依稀小荷娇。
有意诗将清蕊嫁,无聊谁把玉姿撩。
黄梅时节人思静,渐老莺声雾里寥。
渔村36期律班第二十讲作业A.秋叶飘零:
七律.咏荷
文/秋叶飘零
半卷珠帘雨入窗,溪琴灵动乐成双。
欣看菡萏波中傲,懒笑鸣蛙叶底扛。
处世当如君子立,做人莫学懦夫降。
若胸存有丘和壑,任尔乌云罩大江。
渔村36期律班A 秋叶飘零二十一讲作业
七律.敲韵有感
文/秋叶飘零
知命还承雅士论,平平仄仄指尖言。
时时翻阅文章破,处处留心世事繁。
炼句忘忧抛小我,踏波逐浪傍渔村。
人生禅意情犹淡,腹有诗书貌可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