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8-5 23: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15-丁木成语典故班第40课作业:
一、填空题
1.词语在(汉语)中多由四个字组成,是实用的(固定词组)。“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常用的形式。
2.四字格词语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它一般由分成前后两部分的(四个语素)构成。从(语法)关系看,词语中前后两个部分可以是主谓、动宾、偏正或者并列关系。从结构上看,四字格成语是由(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组成。
3.(四个)字音节鲜明清晰,许多成语念起来抑扬顿挫,起落跌宕,十分和谐,具有(语音上)的美感,使用他们能够增强(音律)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语还有(比喻)、(夸张)对照、讽刺、引语等修辞作用,尤其是作为(引语),不但使自己的论证具有(说服力),文章有(战斗性),而且使语言生动活泼。
二、辨别成语
请大家根据本课中的成语,找出你喜欢的10条成语,解释并注明出处,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此题请独立完成!可百度。
按以下格式完成答题:
1.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出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源诗》的序)
【近义词】:洞天福地
【反义词】:人间地狱
【歇后语】:陶渊明的理想
【灯谜】:空中仙阁
【用法】: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结构】:偏正式
1).虚怀若谷:
【释义】:胸怀像山谷那样的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老子·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谷:山谷。
【近义词】谦虚谨慎
【反义词】目中无人
2).刚正不阿(ē):
解释:刚强正直,不阿谀奉承。阿:迎合,偏袒。
出自: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近义词】执法如山
【反义词】阿姨奉承。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刚强正直,不逢迎。
3).一字之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出处】: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近义词】: 一字师
【用法】: 作宾语;指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4).始终如一:
【释义】终:结束;始:开始。自始自终一个样子。自始至终,一直不变。
【出处】《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
【近 义 词】始终若一
【反 义 词】反复无常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自始自终一个样子
【结构】补充式成语
5).入木三分: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出处】: 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近义词】: 力透纸背、铁画银钩
【反义词】: 略见一斑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指深刻
6).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出处】: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近义词】:五花八门
【反义词】: 千篇一律
【用法】: 作宾语、
7).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近义词】: 余音绕梁
【反义词】: 不堪入耳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声音或音乐
8).扣人心弦
【释义】:扣:敲打。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出处】: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近 义 词】:动人心弦
【反 义 词】:无动于衷
【用法】: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结构】:动宾式成语
9).豁然开朗:
【出处】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该词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突然间开阔了思路。
【近义词】恍然大悟
【反义词】百思不解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10).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近义词】:以讹传讹
【反义词】:身临其境
【用法】:做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并列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