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荷叶清露

小渔村典故班荷叶作业汇总

[复制链接]

3

主题

428

帖子

7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5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5-24 17: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38*荷叶
成语典故班第31课作业
一、简答题
请简答《二十四史》之晋书、宋书它们的作者是谁,各史记载的主要内容。
晋书作者房玄龄 褚遂良 许敬宗 敬播 令狐德棻 来济 陆元仁 刘子翼 卢成基 李义府 薛元超 上官仪 崔行功 辛丘驭 刘胤之 杨仁卿 李延寿 张文恭 李安期 李怀严 李世民共二十一人。记载了从司马懿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以载记的形式兼叙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宋书作者沈约,记述了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历史。
二、创作题
本课学习了晋书、宋书,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芝兰玉树
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出自晋书•谢安传。
窗外榴如火,堂前重缥缃。
读耕承祖训,兰桂自芬芳。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QQ/Temp/%25W@GJ$ACOF(TYDYECOKVDYB.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1-8-8 22: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2课作业
一、简答题
请简答《二十四史》之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它们的作者是谁,各史记载的主要内容。
南齐书是萧子显所作,记述了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23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梁书由唐代姚察姚思廉父子所作,叙述了萧齐末期的政治和萧梁(502——557)自梁武帝萧衍至梁敬帝萧方智共56年史事。
陈书姚思廉著,记述了自陈武帝霸先即位至后主叔宝亡国前后33年史事。
魏书魏收著,记载了公元四至六世纪北魏王朝的历史。
北齐书李百药著,虽以记载北齐历史为主,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至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历史,集中反映了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二、创作题
本课学习了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寄人篱下
释义: 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出处: 《南齐书·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颦儿依祖母,玄德寄荆襄。
座上皆云贵,心中暗自伤。http://chinaxiaoyucun.com/forum. ... id=42409&extr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1-8-8 22: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38*荷叶
成语典故班第33课作业
一、简答题
请简答《二十四史》之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它们的作者是谁,各史记载的主要内容。
周书,由令狐德棻,岑文本,崔仁师等人编注,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48年西魏北周历史。
隋书由魏征主持编写,参加编写的还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记载了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到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共38年历史。
南史由李大师李延年父子编撰而成。是合宋齐梁陈四代史为一编的纪传体史书。记事起自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到陈后主叔宝祯明三年(589年)南朝170年历史。
北史由李大师李延年父子编撰而成,记述了从北魏登国元年(386年)到隋义宁二年(618年)的历史。
旧唐书刘昫主编,参加编写的有张昭远,贾纬,赵熙,王伸,  吕琦,严拙,崔棁,郑受益,李为先。是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新唐书由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编撰,是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二、创作题
请根据本课学习内容,创作一首作品,体裁不限,内容不限!
要求:作品须列出相关的成语,包括注释及出处。
烟霞痼疾
释义
烟霞:指山水;痼疾:久治不愈的病,比喻积久成习,不易改变的嗜好、习惯。指爱好山水成癖。
出处
《新唐书·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
性僻耽山水,烟霞杖履频。
淙淙泉涧水,涤却意间尘。http://chinaxiaoyucun.com/forum. ... id=42491&extr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1-8-8 22: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4课作业
一、简答题请简答《二十四史》之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它们的作者是谁,各史记载的主要内容。答:旧五代史,:龄等七人同修。五代各自为书。共一百五十卷,纪六十一,志十二传七十七。按五代断代为书,梁书、唐书、晋书、汉书、周书各十余卷至五十卷不等。各代的《书》是断代史,《志》则是五代典章制度的通史,《杂传》则记述包括十国在内的各割据政权的情况。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纪。全书共七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新五代史》撰写时,增加了《旧五代史》所未能见到的史料,如《五代会要》、《五代史补》等,因此内容更加翔实。但《新五代史》对旧“志”部分大加繁削,则不足为训,故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 《新五代史》是唐宋以后唯一的一部私修正史,在中国史学史尤其是唐宋以后史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欧阳修文采更是引人入胜,可由于提倡“春秋笔法”,近人褒贬不一。宋史: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还有史官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宋史》中《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宋史》卷帙浩繁,共两千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周三臣传》将韩通、李筠、李重进同列,横跨五代至宋初,弥补过去新旧五代史之不足。《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兵、刑、艺文),约占全书三分之一,仅次于《列传》,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很大的,《职官志》详细地记述了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组织情况,《食货志》、《兵志》亦编得好,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食货志》十四卷,相当于《旧唐书·食货志》的七倍。根据宋朝的情况,《宋史》还有《奸臣》四卷、《叛臣》三卷,为蔡京、黄潜善、秦桧、张邦昌、刘豫等所作的传记;另有《道学》四卷,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道学人物所作的传记。辽史:。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傒斯、吕思诚为总裁官,廉惠山海牙等为修史官。记载的是辽朝自建立到灭亡近210年的历史(西辽历史过于简略,不算入)。辽朝是十世纪至十二世纪前期契丹族在我国北部、东北部以至西北部辽阔地区建立的强大王朝。金史:脱脱等主持编修,具体参加修纂的有沙剌班、王理、伯颜、赵时敏、费著、商企翁,铁木尔塔识、张起岩、欧阳玄、王沂、杨宗瑞等。全书共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有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记载了上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出生(1068年),下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灭金,共166年的历史。左丞相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袆为总裁,征来山林隐逸之士汪克宽、胡翰、赵埙等十六人参加纂修。赵埙,朱右、贝琼等15人继续纂修。《元史》中的本纪,以记载忽必烈事迹的《世祖本纪》最为详尽,有十四卷之多,占本纪篇幅的三分之一;其次是《顺帝本纪》,有十卷之多。    这是因为元世祖和元顺帝在位时间都长达三十多年,原始史料丰富,所以对他们的记述就比较详细。这体现了《元史》编纂中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材料多就多编,材料少就少编。    《元史》的志书,对元朝的典章制度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保存了大批珍贵的史料。其中以《天文》、《历志》、《地理》、《河渠》四志的史料最为珍贵。《天文志》吸取了元代杰出科学家郭守敬的研究成果。《历志》是根据元代历算家李谦的《授时历议》和郭守敬的《授时历经》编撰的。《地理志》是根据《大元一统志》,《河渠志》是根据《海运纪原》、《河防通议》等书编撰的。    而今,《大元一统志》等书已经散佚,《元史》中保存了这些书的内容,史料价值就更为可贵。    《元史》的列传有类传十四种,大多沿袭以往的史书,只有《释老》一传是《元史》的创新。《释老》是记载宗教方面的列传,从中可以了解宗教在元朝所居的地位和发展情况。类传中以《儒学》、《列女》、《孝友》、《忠义》四种所记的人物最多,说明宋以来封建的思想统治在逐步加强。《元史》列传还有个特点是,所叙述的事,都有详细的年、月、日记载,这就更增加了参考价值。   《元史》的体例整齐,文字浅显,叙事明白易懂,还保留了当时的不少方言土语,这同朱元璋提倡浅显通俗的文字是分不开的。宋濂修《元史》时,遵照朱元璋的意图,强调“文词勿致于艰深,事迹务令于明白”,因此《元史》称得上是一部较好的正史。明史:大学士冯铨、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为总裁,操办此事。是年五月,由总裁提名副总裁和编纂官,并设收掌官七员,满字誊录十员,汉字誊录三十六员, 揭开了清朝官方编纂《明史》的序幕。。真正动手修史,是康熙十八年以后的事。康熙十七年(1678年)诏征博学鸿儒,次年三月,试博学鸿儒一百四十三人于体仁阁,取一等二十人,二等三十二人,命编纂《明史》,从这时候起,正式动手编纂《明史》的第二阶段即告开始。     康熙年间编纂《明史》者,可谓人才济济。有当时的著名文学家朱彝尊、尤侗和毛奇龄等人。但出力最多的是清初著名史学家万斯同。 。真正动手修史,是康熙十八年以后的事。康熙十七年(1678年)诏征博学鸿儒,次年三月,试博学鸿儒一百四十三人于体仁阁,取一等二十人,二等三十二人,命编纂《明史》,从这时候起,正式动手编纂《明史》的第二阶段即告开始。     康熙年间编纂《明史》者,可谓人才济济。有当时的著名文学家朱彝尊、尤侗和毛奇龄等人。但出力最多的是清初著名史学家万斯同。 明史共二十四卷,就卷数而论,《明史》本纪所占不足全书十分之一。 志之修纂,依照天、地、礼、乐之顺序排述,《天文志》出自汤斌之手。  除去《天文志》之外,汤斌还执笔了《五行志》和《历志》的编纂。《历志》共九卷之后为《地理志》,《地理志》共七卷。《礼志》十四卷,吴苑所撰。《明史·乐志》三卷。《选举志》三卷。《职官志》五卷。《明史·食货志》共六卷。《河渠志》六卷。 《艺文志》四卷。列传从旧例者十三,创新例者三,曰《阉党》、曰《流贼》、曰《土司》。表共十三卷,其中,第一、二、三、四、五卷为诸王世表第六、七、八卷为功臣世表第九卷为外戚恩泽侯表,主要记载外戚的封赏、赐爵情况。第十、十一卷为宰辅年表,主要记载了明太祖废除丞相前左右丞相、参知政事等的任免情况,以及明太祖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后内阁大学士的任免情况。第十二、十三卷为七卿年表,旨在列举明代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与都察院的最高长官的更替情况。二、创作题要求:作品须列出相关的成语,包括注释及出处。瓜蔓抄指旧时统治者对臣下、人民的残酷诛戮迫害。辗转牵连,如瓜蔓之蔓延,故称。

《明史·景清传》:“一日早朝, 清 衣緋怀刃入……﹝ 成祖 ﹞命搜之,得所藏刃。詰责。 清 奋起曰:‘欲为故主报讎耳。’ 成祖 怒,磔死,族之,籍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竟如瓜蔓抄,牵累何纍纍。” 陈毅 《寄友》诗:“瓜蔓抄来百姓苦,萁豆煎时外寇肥。”

人逢乱世遵纲纪,忍气吞声勿逞强。
性命纵轻无惧死,小心邻里共遭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1-8-8 22: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5课作业
一、填空题
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等。该书以(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琴),相传后40回是(高鹗)所作。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3、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精明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刘姥姥),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王熙凤),最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贾探春)。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晴雯),涉及到她的情节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袭人)。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金鸳鸯)。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刘姥姥)。
4、《红楼梦》中,“绛jiàng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贾宝玉)。《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贾宝玉)、(林黛玉)、(晴雯),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
5、贾府姐妹中,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贾政),惜春的父亲是(贾敬)。冷子兴演说中曾谈到贾赦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贾琏),次子则是(贾琮)。贾府中还有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是(贾赦)、(贾珍)。
6、《红楼梦》中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长是(李纨)和(林黛玉)。《红楼梦》中最长的一首诗是贾宝玉写的(芙蓉女儿耒)。
7、《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春)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贾宝玉佩戴的玉叫(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带有金锁的金项圈),史湘云佩戴的是(金麒麟)。
8、《红楼梦》中所说的“金玉良缘”的象征是薛宝钗的(金项圈)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木石前盟”是指开篇神话中(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还泪之说”。
9、来自于《红楼梦》的著名故事有(宝玉摔玉)、(黛玉葬花)、(晴雯撕扇)、(湘云醉眠)、(元春省亲)、(妙玉奉茶)、(李纨课子)、(熙凤弄权)。
二、简答题
1、简答《红楼梦》的作者及主要思想内容。
答:作者,曹雪琴、高鹗。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
表现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了那个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
2、简答《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的特色。
答:一文体齐备,丰富多彩。
二借题发挥 伤时骂世。
三组成情节,融为一体。
四社会风俗,尽现其中。
五按头制帽,诗即其人。
六诗作谶语,预示将来。
三、写作题
本课学习了红楼梦中的经典名句和成语,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耳鬓厮磨
释义
指两人的耳朵和鬓发相接触,形容亲密相处(多指小儿女):青梅竹马,~。
出处
《红楼梦》七十二回:“咱们从小儿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一从依祖傍侯门,便觉难分面目亲。
木石何曾缘分浅,数年厮守怪瞋频。http://chinaxiaoyucun.com/forum. ... id=42752&extr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1-8-8 22: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6课作业
一、填空题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等。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草船借箭)、(挥泪斩马谡)、(三气周瑜)、(七擒七纵)、(空城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望梅止渴)、(横槊赋诗)。
6.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曹操)、(孙权)。
7.(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失街亭)一事。
8..下面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成语,请在括号内填上对应的人物。
三顾茅庐:(诸葛亮)         苦肉计:(黄盖)
草船借箭:(诸葛亮)         胆大心细:(赵云)
回天无力:(刘备诸葛亮)         过关斩将:(关羽)
乐不思蜀:(刘禅)         望梅止渴:(曹操)
舌战群儒:(诸葛亮)         超群绝伦:(关羽)
七擒七纵:(诸葛亮)         刮目相待:(吕蒙)
六出祁山:(诸葛亮)         初出茅庐:(诸葛亮)
锦囊妙计:(诸葛亮)         羽扇纶巾:(周瑜)
单刀赴会:(关羽)         如鱼得水:(刘备)
刮骨疗毒:(关羽)         出言不逊:(张郃)
妄自菲薄:(诸葛亮)         大意失荆州:(关羽)
草船借箭:(诸葛亮)         千里走单骑:(关羽)
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
二、简答题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
火烧博望
火烧新野
三、选作题
本课学习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名句和成语,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望梅止渴
释义
《世说新语·假谲》记载,三国时,曹操带兵长途行军,士兵们都很口渴,曹操便说:“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们听了,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好用空想来加以安慰。
出处
元·贾仲名《对玉梳》:“你要我便是望梅止渴。”
例句
如果不潜心钻研,一心只想走捷径,恐怕是~,无济于事的。
人生难得百年悠,坎懔饥寒几度囚。
纵有梅林虚解渴,何如掘井找源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1-8-8 22: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7课作业
一、填空题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但这部作品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玄奘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西游记》全书(100回),基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其中前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那烂陀寺)取经,终于取到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正果。
3、《西游记》中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4、《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积极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悟空)。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5、猪八戒又叫(猪刚鬣),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6、沙僧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7、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敖烈),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龙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8、《西游记》中孙悟空自号(齐天大圣),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神通,又从(东海龙宫)索取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
9、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转世投胎作状元陈光蕊之子,出家后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10、《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幅对联写的是(当初玉帝封孙悟空为弼马温,后自封齐天大圣)。
11、第八十一难是在(通天河)被老鼋翻落河中,弄湿经卷。你印象最深的一个章目的题目是(三打白骨精),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悟空学艺,菩提祖师在他头上敲三下,他三更便去找师父吃小灶。
12、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孙悟空)钻进猪八戒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唐僧)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石猴)坐天下  ——毛手毛脚
(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啥滋味
二、简答题
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
答:唐僧在五行山下收孙悟空,高老庄收猪八戒,流沙河收沙僧,鹰愁涧收白龙马。
2、各举四例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西行路过的国名及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
答: 取经四磨难:黄风怪阻 身落沙河 西梁国留婚 难辨猕猴
     途经四国:车迟国 比丘国 乌鸡国 宝象国  
路遇四妖怪:白骨精 蝎子精 红孩儿 黄袍怪
3、《西游记》中的人物刻画的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答:大闹流沙河 高老庄娶亲。
3、写五句出自《西游记》中的经典语句?
答: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君子不念旧恶。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君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4、谈谈你对这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的理解。
答:小说中“大闹天宫”通过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人民的反抗。当然,幻想小说之反映现实带有本身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大闹天宫”中的叛逆者竖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帜,并且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十万天兵天将望风而逃,天宫统治摇摇欲坠,以致玉皇大帝不得不向外求援,这些虚构和幻想的情节是以现实中的农民起义、农民战争作为基础。如果没有历史上发生的许多次规模巨大的、猛烈地冲击了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农民战争,“大闹天宫”的情节不可能想象得那样大胆,孙悟空作为一个叛逆者的形象也不可能塑造得那样光辉夺目。
5、结合相关故事情节,作者塑造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这一形象的目的。
  答: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勇于抗争 积极乐观。
      这一形象的目的在于宣扬为造福人类而奋斗所需要的抗争和进取精神。
6、结合相关故事情节,作者塑造唐僧的性格特点和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答:唐僧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意念坚定,毫不动摇,这在取经途中处处有所体现。他性格和善,偏听偏信。具体是孔悟空打妖精,他念紧箍咒。唐僧是中国礼教文化中温良恭俭让的典型代表。其正面意义是谦恭儒雅,温柔敦厚,忠贞笃诚,有君子之风;其负面影响是愚善固执,没有风险和危机意识,缺少应变能力。
三、选作题
本课学习了西游记中的经典名句和成语,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火眼金睛
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炒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 明·吴承恩《西游记》

欲得金睛先浴火,妖身经眼顿原形。
愚师纵念千回咒,铁棒频挥手不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1-8-8 22: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8课作业:
一、填空题
1.《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罗贯中)人,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板块结构)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共有(108)将,天罡(gang)星共有(36)人,地煞(sha)星共有(72)人。
2.《水浒传》是以(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官逼民反)的生动故事,解释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统计阶级(昏庸腐朽),歌颂了受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梁山好汉的宗旨是(替天行道)。
3.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他的绰号是(九纹龙)。《水浒传》中主张招安的将领是:(宋江)、(吴用);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是(李逵)、(鲁智深)。
4.宋江手下五虎将是(秦明)、(关胜)、(林冲)、(呼延灼)、(董平),《水浒传》中三位女将是(孙二娘)、(扈三娘)、(顾大嫂)。《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石迁),善射的是小李广(花荣),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5.梁山好汉中最后排名的前四位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朝廷中是(呼延灼)摆下“连环马”大破宋公明,连山好汉中(徐宁)破了“连环马”。
6.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宋江在(浔阳楼)上倚阑畅饮,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作了(西江月),又写了四句诗,其中的后两句是“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7.《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是(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是(王伦)、(晁盖)、(宋江)。
8.“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是(宋江上梁山举义旗反叛朝廷)。《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
9.梁山好汉中共有夫妻3对:(张青孙二娘)、(王英扈三娘)、(孙立顾大嫂),梁山好汉中有主仆关系2对:(卢俊义燕青)、(李应杜兴)。.《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沂岭杀四虎的是(李逵);在景阳岗打虎的是(武松)。征方腊时,曾穿龙袍乱闯的人是(阮小七)。梁山伯义士在最后一次战斗,痛失一只手臂的人是(武松)。
10.梁山五绝技是戴宗的(神行)、张清的(飞石)、花荣的(箭术)、燕青的(相扑)、安道全的(医术)。宋江最后是被(蔡京高俅)毒死。死前他用同样的方法毒死了(李逵)。
二、创作题
本课学习了水浒传中的经典名句和成语,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替天行道
释义
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出处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你山上头领,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
近义
为民除害
龚行天罚
反义
助纣为虐
吏墨帝庸年复年,明欺巧取庶民煎。
义旗烈烈梁山展,除暴安良别有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1-8-8 22: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38*荷叶
成语典故班第39课作业
一、请根据成语的修辞手法,对下列成语进行归类(夸张、譬喻、借代)。
夸张:胆大包天 惊天动地 震耳欲聋 门庭若市 骨瘦如柴 无孔不入 一步登天 一手遮天 口若悬河 万古长青 气吞山河 观者如云 羞花闭月 扭转乾坤
譬喻:爱财如命 挥金如土 度日如年 如花似锦 天衣无缝 口若悬河 八斗之才 固若金汤 观者如云 冷若冰霜 迫在眉睫 大海捞针 道貌岸然 小家碧玉 扭转乾坤
借代: 青黄不接 名落孙山 二八佳人 梁上君子 吴下阿蒙 初出茅庐 两袖清风 书香门第
爱财如命 挥金如土 青黄不接 度日如年 小家碧玉 胆大包天
如花似锦 天衣无缝 一见如故 惊天动地 震耳欲聋 门庭若市 
骨瘦如柴 无孔不入 一步登天 一手遮天 口似悬河 万古长青 
八斗之才 气吞山河 名落孙山 固若金汤 观者如云 二八佳人 
冷若冰霜 心如刀割 扭转乾坤 迫在眉睫 梁上君子 吴下阿蒙  
初出茅庐 两袖清风 大海捞针 羞花闭月 道貌岸然 书香门第
二、请从今晚所学的成语里,找出你喜欢的成语5条,说明出处、近义词、反义词,并选择其中一条成语,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1成语。
1小家碧玉
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
出 处:《乐府诗集·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义气重,遂得结金兰。”
示 例:无论南部烟花,~,只要有宜男相,便算得如意珠。(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一回)
近义词:窈窕淑女 掌上明珠
反义词:大家闺秀
2观者如云 
观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样密集。形容围看的人非常多。
出 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三卷:“言适为项王相召饮酒,欲醉方返。溪滨观者如云。”
3口若悬河
形容口才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晋书·郭象传》:“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近义
喋喋不休
悬河泻水
滔滔不绝
呶呶不休
侃侃而谈
妙语连珠
口似悬河
吐露心腹
能说会道
娓娓而谈
口如悬河
滔滔不竭
应答如流
夸夸其谈
对答如流
能言善辩
谈辞如云
万语千言
口齿伶俐
辩才无碍
唠唠叨叨
千言万语
牙白口清
反义
钳口不言
闭口结舌
闭口无言
4青黄不接
指陈粮已经吃完,新粮还未成熟,口粮接续不上。农家常指春夏之间。比喻财力、物力、人力暂时中断。
出处
《元典章·户部·仓库》:“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例句
要提高教学质量,当务之急是要改变学校骨干教师~的状况。
5门庭若市
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形容往来人很多,十分热闹。《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庭:院子。
出处
《战国策·齐策…》:“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例句
自从他的父亲当上县长以后,他们家每天都~。
近义
熙熙攘攘
车马盈门
户限为穿
肩摩毂击
臣门如市
车水马龙
门庭如市
熙来攘往
反义
形影相吊
门庭冷落
门可罗雀
门庭若市
扰攘三千公子卿,非唯狗盗并鸡鸣。
堂前一客好弹铗,辅佐方赢浊世名。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39课作业跟帖处


http://chinaxiaoyucun.com/forum. ... id=43030&extr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1-8-8 22: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0课作业:
一、填空题
1.词语在(汉语)中多由四个字组成,是实用的( 固定词组)。“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常用的形式。
2.四字格词语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它一般由分成前后两部分的()构成。从(四个语素)关系看,词语中前后两个部分可以是主谓、动宾、偏正或者并列关系。从结构上看,四字格成语是由(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组成。
3.(四个)字音节鲜明清晰,许多成语念起来抑扬顿挫,起落跌宕,十分和谐,具有(语音上)的美感,使用他们能够增强(音律)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语还有(比喻)、(夸张)对照、讽刺、引语等修辞作用,尤其是作为(引语),不但使自己的论证具有(说服力),文章有(战斗力),而且使语言生动活泼。
二、辨别成语
请大家根据本课中的成语,找出你喜欢的10条成语,解释并注明出处,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此题请独立完成!可百度。
按以下格式完成答题:
1.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出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源诗》的序)
【近义词】:洞天福地
【反义词】:人间地狱
【歇后语】:陶渊明的理想
【灯谜】:空中仙阁
【用法】: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结构】:偏正式
1流连忘返
【解释】: 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

【举例造句】: 四时随意出游,弦管相逐,流连忘返。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
【近义词】: 依依不舍、恋恋不舍、悠悠忘返

【反义词】: 迷途知返

【歇后语】:

【灯谜】: 大江茫茫去不返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十分留恋
2
络驿不绝:形容人、马等连续不断。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逢侯部众饥穷又为鲜卑所击,无所归,窜逃入塞者络驿不绝。”
详细解释:
释义:络绎不绝,形容人、马等连续不断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逢侯部众饥穷又为鲜卑所击,无所归,窜逃入塞者络驿不绝。”
近 义 词:骆驿不绝、络绎不绝
成语用法:可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多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3流离失所
释义: 流离:转徙离散。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出处: 《汉书·薛广德传》:“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

举例造句: 年荒劫大,百姓们不是离家逃荒,流离失所,便是等待饿死。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近义词: 无家可归、流离颠沛

反义词: 安家立业、安居乐业

歇后语: 洪水冲垮了蚂蚁窝

灯谜: 大水退后屋尽毁

用法: 作谓语、定语
4滥竽充数
基本释义
古代齐国有一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见《韩非子·内储说上》。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也用作自谦的话。竽:古代管乐器。

详细释义
【解释】: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示例】:言调整人事,~,依然如故。 ◎邹韬奋《抗战以来》二七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5脍炙人口
释义:脍:细切的肉;炙:烤熟的肉。肉菜味道鲜美;使人爱吃。
成语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卷十 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近 义 词:喜闻乐见、爱不释手、交口称誉
反 义 词:平淡无味
成语用法:复杂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复杂式成语
6扣人心弦
成语释义:扣:敲打。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成语出处: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近 义 词:沁人心脾、动人心弦
反 义 词:无动于衷、微乎其微
成语用法: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7可歌可泣
近义词:悲喜交集
反义词:歌功颂德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解释: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出处:明·海瑞《方孝儒临麻姑仙坛记跋》:“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例子:《长恨歌》一篇,有声有色,~。(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四)
谒后语:
谜语:哀乐
8举一反三
解 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 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示 例: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的效验。(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四回)

近义词:融会贯通 触类旁通

反义词:囫囵吞枣 不求甚解 浅尝辄止
9刻舟求剑
近义词:守株待兔、墨守成规
反义词: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例子: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胶柱鼓瑟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10斤斤计较
解释: 指在琐细的小事上过分计较。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至于文理浮泛些,或是用的典故不的当,他老人家却也不甚斤斤较量。”
举例造句: 我做官是为什么呢?无非是为两个钱。倘或一定为着百姓,同教士斤斤较量,我们这一任就怕不得期满。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十回
近义词: 斤斤计较
反义词: 宽宏大量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气量小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40课作业跟帖处http://chinaxiaoyucun.com/forum. ... id=43161&extr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15:22 , Processed in 0.0680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