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赋16期第2讲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2

主题

748

帖子

7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9-20 09: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赋16期第2讲作业
1629老憨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   
(1)观夫/舒/明耀,丽/九华。
(2)所以/迈/前古,流/后芳。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 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
(1)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滕王阁序)  
(2)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滕王阁序)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
五字长句:
   (1)东门而浸稻,北谷而沤麻。
   (2)飞qiang垒之间,拂车宫之处。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1、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2、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3、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这是唐宋文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得来的经验。要强调的是,我们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其中的原因是句子太长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一句之中,若长过于九字,也很难通读。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四声;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1、壮句
①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②乃举多士,命有司
2、紧句
①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②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3、长句
①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②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①荀况: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主要成就儒家代表人物,辞赋之祖。
代表作品《荀子》《劝学》

②宋玉:
主要成就: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 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宋并称,可见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代表作品《九辩》《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宋玉对楚王问》《高唐赋》《风赋》

③王勃
主要成就有三方面:一是文艺理论,二是著作丰富,三是对唐诗发展。
他的《上吏部裴侍郎启》就集中反映了他的文学理论主张。他主张文学的文化倾向,从儒家正统文艺思想出发,重视文学的经世致用的社会功效。他主张文学是“可以甄明大义,矫正末流,俗化资以兴衰,家国繇其轻重”。他还在其《平台秘略论·文艺》中说“故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能事”。他还对屈原以来许多作家及作品,因有辞采有浮艳倾向的都进行了批评。但王勃目的是对“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的浮靡文风进行矫正,对他“思革其弊,用光志业”的精神也应该充分肯定。在这个意义上说,他的理论是陈子白居易诗歌理论及韩柳古文运动的先声。

代表作品《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乾元殿颂》《山中》

点评

作业认真,完成较好!  发表于 2021-9-26 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6

帖子

4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2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9-20 09: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厉羽 于 2021-9-20 10:04 编辑

小渔村赋16期第2讲作业
1626厉羽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这种骈句就是壮句。
(1)于是/摇配饰
(2)温润/之玉颜
(3)宛若游龙/乘云翔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紧句:
(1)寐而梦之,寤不自识
(2)罔兮不乐,怅然失志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长句:
(1)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2)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3)重峦叠嶂之险峻,古木长松之纵横。
(4)客有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2)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长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
(1)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2)我们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其中的原因是句子太长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一句之中,若长过于九字,也很难通读。这是符合汉语发音的特点以及大多数汉人的蕴气多寡来确定的。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1、荀子·仲尼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世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荀子》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2、宋玉,又名子渊,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宋玉的作品,最早据《汉书·艺文志》载,有16篇。现今相传为他所作的,《九辩》、《招魂》两篇,见于王逸《楚辞章句》;《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 5篇,见于萧统《文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 6篇,见于章樵《古文苑》;《高唐对》、《微咏赋》、《郢中对》 3篇,见于明代刘节《广文选》。但这些作品,真伪相杂,可信而无异议的只有《九辩》一篇。《招魂》颇多争议,一般认为是屈原所作。
其他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篇,也有人认为不是宋玉所作,不过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相当重要的。
宋玉的成就虽然难与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 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宋并称,可见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等。主要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山中》等。
王勃的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千岁历》《平台钞略》(一作《平台秘略》)10篇、《合论》10篇、《滕王阁序》等。

点评

作业完成较好  发表于 2021-9-26 1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67

帖子

5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67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9-20 10: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风满袖 于 2021-9-20 10:20 编辑

赋16期第2讲作业
1659-清风满袖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1)谐四声,祛八病。
2)究笔精,穷旨趣 。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2)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长句为一至五乃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1)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2)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1)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A、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B、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C、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D、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

   E、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2)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A、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B、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C、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3、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总之: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h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此赋文中的壮、紧、长句:
1、壮句
1)乃举多士,命有司。
2)究笔精,穷旨趣.
3)谐四声,祛八病。

2、紧句
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2)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3)文道浸衰,颂声陵迟。
4)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5)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6)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7)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8)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3、长句
1)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
2)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3)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4)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5)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6)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1、荀子主要成就: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
代表作:《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荀子 》,最著名的是《劝学》
2、宋玉主要成就: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代表作:《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
3、王勃主要成就:直接继承了贞观时期崇儒重儒的精神风尚,又注入新的时代气息,既壮阔明朗又不失慷慨激越。
代表作:《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山中》。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完成较好!  发表于 2021-9-26 1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2259

帖子

230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00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9-20 14: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赋16期第2讲作业
——1616.萍踪天涯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例如:
(1)而后/谐/四声,祛/八病。
(2)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如:
(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2):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如:
(1)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
(2)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1).壮句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2).紧句在使用中应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3).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1:壮句
(1)而后/谐四声,祛八病。
(2)乃/举多士,命有司。
(3)究笔精,穷旨趣。
(4)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2:紧句:
(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2)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3)六皆宫律,言中章句。
(4)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5)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6)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7)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8)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3:长句:
(1)始草创于荀、宋,渐恢张于贾、马。
(2)酌遗风于三代,明变雅于一时。
(3)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4)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5)振金声于寰海,增纸价于京师。
(6)郁郁哉溢目之黼黼,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7)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1.荀况: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主要成就儒家代表人物,辞赋之祖。有《荀子》一书,其中以《劝学》篇最著名。

2.宋玉:
主要成就: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 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宋并称,可见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其代表代表作品有《九辩》《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风赋》等。

3.王勃
主要成就有三方面:一是文艺理论,二是著作丰富,三是对唐诗发展。他的《上吏部裴侍郎启》就集中反映了他的文学理论主张。他主张文学的文化倾向,从儒家正统文艺思想出发,重视文学的经世致用的社会功效。他主张文学是“可以甄明大义,矫正末流,俗化资以兴衰,家国繇其轻重”。他还在其《平台秘略论·文艺》中说“故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能事”。他还对屈原以来许多作家及作品,因有辞采有浮艳倾向的都进行了批评。但王勃目的是对“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的浮靡文风进行矫正,对他“思革其弊,用光志业”的精神也应该充分肯定。在这个意义上说,他的理论是陈子白居易诗歌理论及韩柳古文运动的先声。
其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乾元殿颂》等。

点评

问好同学,完成作业认真、正确。  发表于 2021-9-26 1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48

帖子

7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9-20 14: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赋16期第2讲作业
1697-闲云轻烟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什么是壮句?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①谐四声,祛百病.②雅之列,颂之俦。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①四始尽在,六义无遗。②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①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②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1,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答(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2,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3,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赋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综合性的重要的文学体裁,亦是最早产生的一种专供诵读欣赏的书面文学,战国时代北方的荀况首创赋篇,成为赋体文学的开创者,南方的宋玉与之呼应,以其赋体力作成为赋体文学的完善者和奠基者。
荀况的代表作有:《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荀子 》,最著名的是《劝学》。

宋玉的代表作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王勃的代表作有:《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乾元殿颂》《采莲赋》。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完成得不错,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21-9-26 1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218

帖子

121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1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9-20 20: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笑嫣 于 2021-9-20 20:30 编辑

16期第2讲作业
笑嫣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1. 答:壮句就是三字对单句。
例: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洛神赋》
2. 答:紧句就是四字对单句。
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洛神赋》
3. 答:长句是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五字长句:绿房兮翠盖,紫实兮黄螺。
六字长句:惟奇卉之灵德,禀国香于自然。
泛旨酒之十酝,耀华灯于百枝。-颜师古幽兰赋
七字长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王勃滕王阁序
八字长句:归根息艶兮八九月,乘化无穷兮千万年。-【唐】宋之问  《秋莲赋并序》
语南国者未足与议,斗东郊者无德而称。-浩虚舟《木鸡赋》
九字长句:梯山航海者望之如云,纳赆贡珍者府无虚日。-《汉文帝却千里马赋》
十字长句:畅游于八百里嘉陵之上,陶醉于五千年文化之中。
势厄河关兮横地以杰出,气雄宇宙兮极天而增峻。-西岳望幸赋
十一字句:挥毫处山水尽收于画里,回首时春秋已纳于心间。
十二字长句:乃往昔五千年文明之大标识,亦兹后亿万年历史之大旌纛。
4. 壮句使用时要注意: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使用时要注意: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
长句使用时要注意:
1)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2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这是唐宋文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得来的经验。要强调的是,我们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因为句子太长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一句之中,若长过于九字,也很难通读。
3)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壮句: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乃举多士,命有司。
紧句: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长句: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荀况:中国战国后期思想家。又称孙卿,赵国人。曾三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至楚国任兰陵令。
他以儒家传统的礼治思想为中心,批判地吸取了先秦各家的思想成果,创建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对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有较大影响。
他提出:欲求论.分工论.重农抑工商思想.分配和消费思想荀况主张财富的分配要有贫富不同的级等差别富国论荀况兼取法家的富国思想和儒家的富民思想,主张在富民的基础上达到富国的目的,实现上下俱富荀况的开源节流的财政原则对中国封建社会中的财政思想有深远的影响。
其代表作有《荀子》一书传世。
宋玉:字子渊,宋国公族后裔 ,楚国文人,辞赋作家,楚国士大夫。曾事楚顷襄王。
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 流传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王勃: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完成正确,认真。  发表于 2021-9-26 1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437

帖子

246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9-21 15: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赋16期第2讲作业:浪淘沙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例如:
1)而后谐四声,祛八病。
2)乃举多士,命有司。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例如:
1)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2)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1)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2)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句注意:(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紧句注意的几点:(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另外,既可以用在开篇发端,亦可以使用于任何段落的中间,常常用在每段的起句,紧句在赋文中没有固定的位置。
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
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骚》,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壮句:
而后谐四声,祛八病。
乃举多士,命有司。
紧句: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长句: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掩黄绢之丽澡,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1.荀况,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世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代表作:《荀子《劝学篇》。
2.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2]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1]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典故皆他而来。始皇帝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3.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写作《斗鸡檄》,坐罪免官。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授虢州参军,私杀官奴,二次被贬。上元三年(676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二十七岁。
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等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完成的较好。  发表于 2021-9-26 1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

帖子

153

积分

渔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3
发表于 2021-9-21 17: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赋16期第2讲作业
1672慧心兰质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
答: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2、什么叫紧句?
答: 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1、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2、紧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2)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如果用紧句,紧句前要加提引词,这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段中的文意。
(3)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连用两句,不能三句连用,连续使用会显得句型配合呆板。因为连用的太多,也会显得文章空泛平淡,会减弱朗诵的声调,和减弱抑扬顿挫的语感。
3、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一般不在开篇时使用。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这是唐宋文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得来的经验。要强调的是,我们不提倡9个字以上的长句,其中的原因是句子太长失去灵动;韵字相隔太远,读起来韵味不足;一句之中,若长过于九字,也很难通读。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四声;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举例说明
答:1、壮句
①究笔精、究诣趣。
②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③乃举多士,命有司

2、紧句
①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②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3、长句
①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②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③掩黄娟之丽藻
    吐白凤之奇姿
④复增华於风雅
    信斯文之美者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1、荀子 (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 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晚年的代表作有《劝学》。
2、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典故皆他而来。宋玉主要作品有《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九辩》《宋玉对楚王问》《高唐赋》《风赋》
3、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等。主要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山中》等。
王勃的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千岁历》《平台钞略》(一作《平台秘略》)10篇、《合论》10篇、《滕王阁序》等。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完成的正确。  发表于 2021-9-26 1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

帖子

7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9-21 17: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十字 于 2021-9-21 17:50 编辑

赋1695鹤霏16期第2讲作业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
①三尺剑 ,六钧弓。
②颜巷陋 ,阮途穷。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
①尘虑萦心,霜华满鬓。
②三姑石大,老五峰高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
五字长句: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七字长句: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4、壮句、紧句、长句在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1)壮句要注意:
a、不可有三连平或三连仄
b、壮句按常规尽量不用虚词。
c、在一篇文中只能用1至三次。一段中少于或等于一次。不可连用。
d、壮句前一般需要铺以引发、承接和过度的词语。如“观夫”“复若”等叫提引词。
e、壮句不用于开篇和段头。用在偏中的紧张壮阔处。
2)紧句要注意的:
a、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
b、在换段,换内容,换韵时用紧句需加提引词。
c、紧句在一段中不能连续用,只能连用两句。
3)长句在句中要注意的:
a、长句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和铺垫,不用开篇。
b、长句一般用5至7字。特殊情况用更多字的。


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壮句:
①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②乃举多士,命有司。
③究笔精,穷旨趣


紧句:
①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②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③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④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⑤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⑥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⑦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长句:
①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②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③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④郁郁哉溢目之黼黻,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⑤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
《荀子》为文的特点,在于“雄浑”。其学问渊博精深,所以行文气魄宏大雄浑,有包容诸家的气概。比如《劝学》总结了治学经验,为后世传诵宗法。在《富国》《王霸》篇中,纵横于古今,引述历代兴亡鉴辙。而《天论》篇,则探微扶隐,极宇宙之玄奥,昌言“天道有常”之旨。文章气势雄浑,为诸子所不及。后人称其文“学分之足,了数大儒”(《艺概•文概》)可谓中的之论。
赋16期第2讲作业
1636-月满楼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   
①观夫/舒明耀,丽九华。
②所以/迈前古,流后芳。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例: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
例:
五字长句:
东门而浸稻,北谷而沤麻。


六字长句: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七字长句:
驯致已忘乎力制,积习渐通乎性能。


八字长句:
见京坻之流衍可期,睹稼穑之艰难有以。


九字长句:
顺时设教而靡不获所,同律和声则尤至其何。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壮句:
①而後谐四声,祛八病。
②乃举多士,命有司。
③究笔精,穷旨趣


紧句:
①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②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③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④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⑤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⑥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⑦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长句:
①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②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③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④郁郁哉溢目之黼黻,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⑤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三、荀况、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赋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综合性的重要的文学体裁,亦是最早产生的一种专供诵读欣赏的书面文学,战国时代北方的荀况首创赋篇,成为赋体文学的开创者,南方的宋玉与之呼应,以其赋体力作成为赋体文学的完善者和奠基者。
荀况的代表作有:《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荀子 》,最著名的是《劝学》
宋玉的代表作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等。


王勃的代表作有:《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乾元殿颂》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排布正齐,正确。  发表于 2021-9-26 1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7

帖子

1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9-21 21: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黄兰 于 2021-9-21 21:40 编辑

1628红黄兰
16期2讲作业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三字单句对是壮句。
①观夫/舒明耀,丽九华。
②所以/迈前古,流后芳。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四字单句对叫紧句,紧句是四六常式之一。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 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叫长句
五字长句:
1)东门而浸稻,北谷而沤麻。
六字长句: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kuai)于云间。
七字长句:
1)驯致已忘乎力制,积习渐通乎性能。
2兽臣献伎于广廷,乐正举麾于层殿。
八字长句:
1)见京坻之流衍可期,睹稼穑之艰难有以。
2)泛草原而瑞露相鲜,动川上而荣光乱出。
九字长句:
顺时设教而靡不获所,同律和声则尤至其何。
梯山航海者望之如,纳赆贡珍者府无虚日。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
答:壮、紧、长以上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二、阅读《赋赋》,请找出赋文中的壮、紧、长。
赋赋(以“赋者古诗之流”为韵)
作者(唐)白居易(一为刘禹锡)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四声;青出於蓝,复增华於风雅。而後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陵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是谓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逸思飘颻,不独登高而能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於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炳如绘素,铿若钟鼓。郁郁哉溢目之黼黻(fǔfú),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轹《风》《sao》,超轶今古者也。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答:
1、壮句
谐四声,祛八病
举多士,命有司
2、紧句
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炳如绘素,铿若钟鼓。
3、长句
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
艺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龟。
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


三、荀况、宋玉战国时期的辞赋家,王勃 是“初唐四杰”之一,请简答他们的主要成就及主要代表作。
答: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荀子》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2、宋玉,又名子渊,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宋玉的作品,最早据《汉书·艺文志》载,有16篇。现今相传为他所作的,《九辩》、《招魂》两篇,见于王逸《楚辞章句》;《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 5篇,见于萧统《文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 6篇,见于章樵《古文苑》;《高唐对》、《微咏赋》、《郢中对》 3篇,见于明代刘节《广文选》。但这些作品,真伪相杂,可信而无异议的只有《九辩》一篇。《招魂》颇多争议,一般认为是屈原所作。

3、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等。主要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山中》等。
王勃的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千岁历》《平台钞略》(一作《平台秘略》)10篇、《合论》10篇、《滕王阁序》等。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完成的较好,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21-9-26 1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6 18:56 , Processed in 0.08901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