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元曲第5讲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1

主题

180

帖子

1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0
发表于 2021-10-20 13: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曲第5讲作业:
1163  红叶秋歌

一.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一)曲的对仗种类
曲词对仗的主要形式,据周德清《中原音韵》、朱权《太和正音谱》、王骥德《曲律》等书的记载,有如下10种: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
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①合璧对
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与诗词中的对仗无异。这种对仗形式在曲词中普遍采用。
②鼎足对
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亦称三句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中没有,而词中亦少见,少见也即是有。
③扇面对(隔句对)
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这种对法在诗词中是不用的,在六朝时常用的骈文体就是扇面对。我们这个班中很多朋友学过辞赋了,这种扇面对,就是我们在辞赋中学过的隔句对。这种句式在辞赋中亦是最基本的句式之一。
④救尾对
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因为有的曲写得比较弱,想用鼎足对来强化结尾,以对此曲进行拯救。故称救尾对。
⑤首尾对 
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
⑥连璧对        
  凡曲中有四句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
例1: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元代: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其中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这四句就称为连璧对。
⑦联珠对
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的句子相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此两种形式在曲中也都是常见的。
⑧8、两韵对
    前面我们交流了,曲词一般用韵有较密的特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词中罕见而在曲词中常见。
⑨9、衬字对
王力《汉语诗律学》:“曲和词的最大分别就在于有无衬字。”
所谓衬字,指某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对于衬字,我们将会在以后的交流中进行。由于衬字的出现,使得曲词中本来是对仗的句子,看起来不对仗了。
⑩10、叠字对
在宋代词作叠字运用中,最为赞赏的是李清照名作《声声慢》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对叠字,超然笔墨恒蹊之外,确实是大胆的创新。这十四字内包容着千种愁情、万斛怨恨。
曲的对仗特点:由以上对仗形式来看,古代戏曲曲词的对仗形式,较古典诗词更为丰富。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如:
博带峨冠年少郎,
高髻云鬟窈窕娘。
上句的平仄为“平仄平平平仄平”,
下句的平仄是“平平平平仄仄平”几乎完全不对,这在诗词是不允许的。
②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戏曲作家特别注重剧本的表演性,就必须将曲词写得通俗明晓,使口语韵律化。如:《窦娥冤•滚绣球》中的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这一对句明白晓畅,读来有一种节奏美。
③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如《柳毅传书》第一折第八曲:
“到庙前将定金钗股,香案边击响金橙树,觑水中闪出金沙路。”剔除衬字后,可以明显看出是鼎足对。
应当说明的是,如曲词本身对仗,则所加衬字一般也是对仗的。这个我们以后在学习到衬字时再细细交流。
   总之:曲的对仗是曲广泛应用的语体形式,是曲的特点之一。曲词的对仗与古典诗词中的对仗,既有共同点,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二.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例曲:〔正宫•塞鸿秋〕湖上即事
元代:张可久 
   断桥流水西泠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与叨叨令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第五句可为×仄仄平平或×平×仄仄。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注意:
1)此曲前四句须相对,五六句须相对,属于连璧对范畴。
2)韵字的正常运用,此调共七句,除第五句不押韵外,其余句句押韵。使用《中原音韵》:分辨平、上、去!
3)〔塞鸿秋〕入正宫,适合填写惆怅雄壮的作品,具体多读例曲。

         [正宫 . 塞鸿秋]秋吟
                1163  红叶秋歌
        云横烟锁长亭峭,风吹柳曳高台绕。萝遮帘卷清寒抱,帆开晓望佳音到。秋怀万点深,梦醒三更懊,心心总为伊人肇。

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点评

个别语句还需贴切和顺畅些。  发表于 2021-10-22 14:05
问好同学,对仗掌握的很好,作品脉络清晰,很好。  发表于 2021-10-22 14: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1

帖子

2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10-20 16: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曲第5讲作业:
1139*俊乂
一、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元曲的对仗一共有10类: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
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等10种。


元曲的对仗特点:
从对仗形式来看,古代戏曲曲词的对仗形式,较古典诗词更为丰富。
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候口语韵律化读来有一种节奏美。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


二、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逢秋
文/俊乂
周遭丹桂香,闹得心神燥。卿卿梦里可知道?声声雁语鸣,惹得人儿懊,此时且向何人道。

点评

曲与词一样,也可上景下情,你这内容并列,舟桂惹人燥,雁儿惹人懊,为什么有这样的情绪。没表达出来。而且,小令不允许重韵的  发表于 2021-10-23 16: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

主题

1904

帖子

19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1-10-21 09: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曲第5讲静思作业: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元曲的对仗一共有10类: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
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等10种。
元曲的对仗特点:
元曲的对仗特点,从对仗形式来看,古代戏曲曲词的对仗形式,较古典诗词更为丰富。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候口语韵律化读来有一种节奏美。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秋思
文/静思
潇潇落叶随风舞,深深庭院无人驻。
徘徊小径寻花树,凄凉鸟声连烟雾。
情怀虽似初,白发无重数,平生恐怕难相聚。

点评

徘徊句没承接无人驻来写。徘徊句与情一怀句之间,要有一过度句才内容连贯。  发表于 2021-10-23 16: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2
发表于 2021-10-21 1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曲第5讲作业:
1126~如烟
一,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元曲的对仗种类有: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
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等10种。
元曲的对仗特点:
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候口语韵律化读来有一种节奏美。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

二,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秋思
冷风凄雨深秋渡,残花败柳初霜暮。闲云罩影空枝处,梧桐落叶寒鸦住。时光不惜人,流水何思误,枫桥伫立清愁付。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点评

闲字与全曲不在同一情感基调,其他尚可。  发表于 2021-10-23 16: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435

帖子

24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10-21 18: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曲第5讲作业:

1.天香
2.枭
3.绮梦
以上三份作业请莲花色老师点评


4.零度的冰
5.绿化树
6.一点春
以上三份作业请天香老师点评


7.勿忘初心
8.彭斐儿
9.九天懒阅
10.心静如水
以上四份作业请花草公子老师点评


11.雪花缦舞
12.依雪轻寒
13.始俑
14,逆风而行
以上四份作业请蓝色星空老师点评


15自然
16紫燕
17、一缕风
18、曳尾塗中
以上四份作业请一帆风顺老师点评


19、秋霁
20、一米阳光
21.吾谷丰登
22.林林
以上四份作业请红外线老师点评


23.浪淘沙
24.百合天使
25.绿竹清泉
26.黄裳。
以上四份作业请独舞者老师点评


27. 御剑逍遥
28.常青树
29.杏雨雪花
30.红叶秋歌
以上四份作业请二顷田老师点评


31.1139*俊乂
32.雪花嫚舞
33静思
34如烟
以上四份作业请远方老师点评




小渔村元曲11期第5讲作业贴: http://chinaxiaoyucun.com/forum. ... id=43914&extra=
(出处:小渔村文学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0

帖子

36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10-22 18: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1143-鹤霏渔村元曲11期第5讲作业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元曲的对仗一共有10类: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
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等10种。
元曲的对仗特点:
元曲的对仗特点,从对仗形式来看,古代戏曲曲词的对仗形式,较古典诗词更为丰富。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候口语韵律化读来有一种节奏美。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例曲:〔正宫•塞鸿秋〕湖上即事
元代:张可久
  断桥流水西泠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与叨叨令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第五句可为×仄仄平平或×平×仄仄。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注意:
1)此曲前四句须相对,五六句须相对,属于连璧对范畴。
2)韵字的正常运用,此调共七句,除第五句不押韵外,其余句句押韵。使用《中原音韵》:分辨平、上、去!
3)〔塞鸿秋〕入正宫,适合填写惆怅雄壮的作品,具体多读例曲。


【正宫·塞鸿秋】秋思


文/鹤霏


薄衣寒室西风怨,银光白地空篱见。孤心遥路天涯燕 ,情思数载同巢愿。高山纵有棱,承诺皆无变。笑迎处处鲜花绚。




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http://chinaxiaoyucun.com/forum. ... id=43914&extr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218

帖子

121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1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10-23 08: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曲第5讲作业:
秋水伊人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有以下十种
连壁对,合壁对,扇面对,救尾对,鼎足对,联珠对,首尾对,衬字对,两韵对,叠字对
二、元曲的对仗特点
由以上对仗形式来看,古代戏曲曲词的对仗形式,较古典诗词更为丰富。它具有以下特点:
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戏曲作家特别注重剧本的表演性,就必须将曲词写得通俗明晓,使口语韵律化。如:《窦娥冤•滚绣球》中的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这一对句明白晓畅,读来有一种节奏美。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如《柳毅传书》第一折第八曲:
“到庙前将定金钗股,香案边击响金橙树,觑水中闪出金沙路。”剔除衬字后,可以明显看出是鼎足对。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晚归
文/秋水伊人
晚秋霜夜枝含露,冷风石影花铺路。月随瘦影蹒跚步,径通小屋朦胧处。细呼财舅迎,转见山荆怒,轻声怨问心生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5154

帖子

51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55

贵宾会员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10-23 11: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第5讲作业:
独舞者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曲词对仗的主要形式,据周德清《中原音韵》、朱权《太和正音谱》、王骥德《曲律》等书的记载,有如下10种: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
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
元曲的对仗特点:
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元代〕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曲谱:
×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注意:
1)此曲前四句须相对,五六句须相对,属于连璧对范畴。
2)韵字的正常运用,此调共七句,除第五句不押韵外,其余句句押韵。使用《中原音韵》:分辨平、上、去!
3)〔塞鸿秋〕入正宫,适合填写惆怅雄壮的作品,具体多读例曲。

〔正宫•塞鸿秋〕龙眠河晚景
曲/独舞者
晚霞数朵红如绘,归鸿只影杳天际。群山几座绵如带,河流一道泽丰沛。秋风送晚笛,金桂传香味。疏星几点天边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38

帖子

123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38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10-23 20: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依雪轻寒 发表于 2021-10-16 20:43
元曲11期第5讲作业:
1177*依雪轻寒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谢谢老师评阅,改如下:
满山红叶如霞灿,半坡黄菊临风绽。四邻好友登山看,千峰秋色吟诗赞。天边数雁行,树杪斜阳泛,相将归去情无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4

帖子

4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10-26 09: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第5讲作业
1107-子瑜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元曲的对仗一共有10类:
1、合璧对;2、鼎足对;3、扇面对(隔句对);4、救尾对;5、首尾对;
6、连璧对;7、联珠对;8、两韵对;9、衬字对;10、叠字对等10种。
元曲的对仗特点:
元曲的对仗特点,从对仗形式来看,古代戏曲曲词的对仗形式,较古典诗词更为丰富。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候口语韵律化读来有一种节奏美。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四季吟
春光柳影微波漾,夏花雨洗青纱帐。
秋风去雁离情唱,冬寒雪野梅先放。
为人少逞强,凭他几跌宕。
轮回四季千重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18:02 , Processed in 0.35172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