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22期辞赋基础班第3讲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0

主题

177

帖子

1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77
发表于 2025-1-4 15: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2期赋基础班第3讲作业
赋22040*白雾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
隔句一般有六种,分别是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杂隔 。还有一种“非常式隔句”,实际考证隔句有七种。最后一种句式了解即可。
其特点如下:
① 句式结构
单边有两个分句,共4个句子,由两联四句组成,类似两组骈句,两两相对。
②句脚平仄
四个分句句脚必须符合马蹄律,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非此即彼” 。
③语义关联
四个分句中,(1)跟(3),(2)跟(4)相对,且四句意思相近或相对,以(1)、(3)句为主,(2)、(4)句为辅。
④标点使用
前两个分句和后两个分句之间要用“分号”。
⑤使用频率
轻、重隔使用频率最高,杂隔次之,疏、密隔又次之,平隔尽量少用。
“非常式隔句”使用较少,创作时尽量不用。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
①漫句
指的是散句,这类句子无需对偶,字数灵活,少的仅有三四字,多则可达二三句。
像“则知游艺之人,尽以墨池而为比”“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等句子都属于漫句。
它在文中的作用多样,既能抒发感慨,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常被用在骈文或骈赋的开头与结尾部分。
②古偶句
指相同序位上有相同字的句子。
比如“因五行以修五事,由五常以厚五德,正五刑以去五虐,繁五稼以除五贼” 。
③古偶句是漫句
由于古偶句不符合后来骈句的严格要求,所以在辞赋界,它被归为漫句,而非骈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
①发语
即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语言现象,放句首表要发议论、引出下文,古代称“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叫“提顿语气词”,分原始、提引、起寓三种。
原始用于探索事物起源;提引有承上启下作用,可在段落或句间;起寓能开启或总结上下文、直抒胸臆。
②送语
即“送”,像“者也”“而已”“哉”之类,主要用在文赋末尾,起感叹作用,一般律赋、骈赋和骈文较少使用。
③发送语作用
辅助文章表达,引出内容、衔接过渡、抒发情感等。但使用不能死板、频繁。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
①提引词
用于辅助文章表达、增强逻辑性与连贯性的词汇。
②它的特点:
一、用法
壮句前常需提引词;用于整句(骈句上句)开头,下句不加;一字提引多用于发篇或句间承接,多字提引可用于段间或句间;换段、换内容、换韵常用以提醒读者;同一赋中,一般不重复使用一个相同的提引词。
二、构成与字数
多为文言语气词,或由介、助、连、代词加实词组成;字数从一字到三四字常见,四字以上较少。
三、节奏
在骈句中使用,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需单独划分节奏,是赋文与诗词的明显区别。
四、作用
如同丝线串联起骈句(珍珠),使文章气脉连贯,在段间和段内都起连接作用,让文章含义与逻辑关系顺畅,避免文章像散沙般堆砌。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8字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6句长字)。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6句长字)。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7句长字)。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重隔)。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6句长字)。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壮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7句长字)。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6句长字)。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6句长字)。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6句长字)。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7句长字)。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6句长字)。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字)。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7句长字)。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三、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1.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若夫,用于开篇,引起话题。
2.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夫其, 表承接。
3.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至如 转折之意。

点评

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5-1-19 2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4 16: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2期辞赋基础班第3讲作业
22057*丰泽轩主
一、用自已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隔句有六种,分别是:轻、重、疏、密、平、杂。
   它们的特点是:
①、单还都有两个分句,只4个句子:隔句有两联四句组成,之所以把它归类到骈句之中,第一,是古人这样划分流传下来的。第二是因为它虽然是四句,却是两两相对,也就是说有两组骈句组成、这里的两两相对,并不是我们前面学过的骈句一样,随意凑两句就行了。
②、四个分句句脚必须走马蹄律: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非此既彼。
③、隔句的四个分句中,(1)跟(3),(2)跟(4)相对,并且四句的意思相近或相对。它们并不是两两相对的分开体,而是四句意义相互连在一起的交互对偶。四句的基本规则是以(1)、(3)句为主,(2)、(4)句为辅。
④、隔句必须有分号:隔句是在前两分句和后两分句之间要用“;”表示。
    在此补充说明,辞赋是以一个骈句为单位组成的,骈句的标点一定要标的正确,因为它是骈句句式的标志。
    这六种隔句,是写赋必备和经常要用到的,但使用时务必间开,就使用频率来讲,轻、重为最,杂次之,疏密再次之,平为下。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古偶句,其主要特点是在对句的同一位置用相同的字。属于漫句的范畴。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又叫“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
    发语包括三种:
A、原始,意思是探索事物起源,原始发项;
B、提引,承上启下之意。即所谓属事比辞,皆有次第,提引在中。可以在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提引”,也可以是句与句之间的“提引”。
C、起寓,开启下文,总结上文,直抒胸臆,起寓发头,尾。
送,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
“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4、什么叫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提引词在文章中用来将读者引向特定话题或内容的词语,通常用于句首或段落的开头起到提示、承接或引领的作用。
用法:①、大凡壮句,其前面通常需要辅以提引词。  ②、提引词用于整句开头它不需要对偶,所以骈句下句前不再加任何提引词。
③、一字的“提引”多用于发篇或句与句之间的承接, 二三四字及以上的“提引” 既用于段落与段落之间,亦可用于句与句之间,无定式
④、换段、换内容,换韵一般都要用提引词,以提醒读者的注意。
⑤、在同一斌中,提引词一般.不能重复使用。
提引词的特点:
①、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
②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
③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提引词”的使用,是赋文和诗词最明显的区别。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重隔)。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长句)。

三、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提引词一开头,具有“启”的作用,以引起读者注意)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承接上文,进一步强调)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转折阐述,)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合)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点评

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25-1-19 2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4 17: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随心☆ 于 2025-1-4 18:00 编辑

第三讲作业完成表

1.花草公子
2.云中羽
3.丝路花雨
4.白雪
5.赵绪林
6.风清扬
7.山人
8.萍踪侠影
9.天涯陌客

第二页
10.追梦人
11.王松岩
12.芳公子
13.风子
14.星星过月
15.涅竹
16.树下乘凉
17.烟波散人
18.天涯
19.白玫瑰
20.天涯

第三页
21.白玫瑰
22.沈富祥
23.清心自在
24.清风
25.黑土
26.离陌
27.王五
28.逍遥晓澜
29.廖航楼
30.陈绪仁

第四页31.白雾
32.丰泽轩主

小渔村22期辞赋基础班第3讲作业跟帖处
https://www.chinaxiaoyucun.com/f ... ad&tid=53043&extr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4 21: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讲作业完成表


1.花草公子
2.云中羽
3.丝路花雨
【以上三份作业请东方玉洁老师点评】


4.白雪
5.赵绪林
6.风清扬
【以上三份作业请蓝色星空老师点评】


7.山人
8.萍踪侠影
9.天涯陌客
【以上三份作业请雷一凡老师点评】


第二页
10.追梦人
11.王松岩
12.芳公子
【以上三份作业请青山老师点评】


13.风子
14.星星过月
15.涅竹
【以上三份作业请人生百味老师点评】


16.树下乘凉
17.烟波散人
18.天涯
【以上三份作业请十字老师点评】


19.白玫瑰
20.天涯
第三页
21.白玫瑰
22.沈富祥
【以上四份作业请无主题老师点评】


23.清心自在
24.清风
25.黑土
26.离陌
【以上四份作业请闲庭信步老师点评】


27.王五
28.逍遥晓澜
29.廖航楼
【以上三份作业请一抹微云老师点评】


30.陈绪仁
第四页
31.白雾
32.丰泽轩主
【以上三份作业请凤王老师点评】


小渔村22期辞赋基础班第3讲作业跟帖处
https://www.chinaxiaoyucu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3043&extr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4

帖子

14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4
发表于 2025-1-5 19: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基础班第三讲作业
22012 -王者至尊

一、用自已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隔句有六种: 轻、重、疏、密、平、杂。
(1)轻隔:前四字,后六字。
(2)重隔:前六字,后四字。与轻隔颠倒。
(3)疏隔:前三字,后五至八字。
(4)密隔:前五字及以上,后五字及以上,前后字数不等。
(5)平隔:四个分句字数相等。前后或四或五字至七字,这是遵循古人在赋文中平隔用法的频率而定的。
(6)杂隔:前四字,后五、七、八字不限;或后四字,前五、七、八字不限

   它们的特点是:
隔句有两联四句组成,也就是说有两组骈句组成、这里的两两相对,并不是我们前面学过的骈句一样,随意凑两句就行了。

         这六种隔句,是写赋必备和经常要用到的,但使用时务必间开,就使用频率来讲,轻、重为最,杂次之,疏密再次之,平为下。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古偶句,其主要特点是在对句的同一位置用相同的字。属于漫句的范畴。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又叫“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
       发语包括三种:
A、原始,意思是探索事物起源,原始发项;
B、提引,承上启下之意。即所谓属事比辞,皆有次第,提引在中。可以在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提引”,也可以是句与句之间的“提引”。
C、起寓,开启下文,总结上文,直抒胸臆,起寓发头,尾。
送,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
“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4、什么叫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提引词在文章中用来将读者引向特定话题或内容的词语,通常用于句首或段落的开头起到提示、承接或引领的作用。
用法:①、大凡壮句,其前面通常需     
                   要辅以提引词。
             ②、提引词用于整句开头。
                      它不需要对偶,所以骈
                      句下句前不再加任何提
                      引词。
              ③、一字的“提引”多用于发
                     篇或句与句之间的承接,
                     二三四字及以上的“提引”
                    既用于段落与段落之间,
                    亦可用于句与句之间,无
                    定式。
            ④、换段、换内容,换韵一般
                  都要用提引词,以提醒读
                  者的注意。
            ⑤、在同一斌中,提引词一般
                 不能重复使用。
提引词的特点:
            ①、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
                   是由介、助、连、代词加
                   “观”、“稽”之类的实词而组成。
         ②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
               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
              之。
          ③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
              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
             奏。“提引词”的使用,是赋文
              和诗词最明显的区别。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长句)。

三、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提引词,具有“启”的作用)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承接上文,强调)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转折)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合)深笼久闭,乔
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5 20: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22期赋基础班第3讲作业
22020蕉叶客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隔句就是相隔一句对仗。因此又叫”隔句对”。隔句分为六类。分别是: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杂隔。
特点是:轻隔前四后六字;重隔前六后四字。疏隔是前三字,后五至八字;密隔是前五字至八字,后六字至九字。平隔是四个分句字数相等,前后或是四字或是五字七字。杂隔是前四字,后五、七、八字不限;或后四字,前五、七、八字不限。
2.什么是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漫句即散句。即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古偶句是漫句。因期在相同位置用相同的字。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又叫“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称“发语词”,现代语法有称之为“提顿语气词”。
发语句有三种
①原始:即探索事物起源,原始发项。
②提引:承上启下立意,即所谓属事比辞,皆有次第,提引在中,可以在段落与段落之间“提引”,也可以
是句与句之间“提引”。
③起寓:开启下文,总结上文,直抒胸臆,起寓发头、尾。
送,又称“送语”,“者也”,“哉”之类也。“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并不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提引词在文章中用来将读者引向特定话题或内容的词语,通常用于句首或段落的开头,起到提示、承接或引领的作用。
提引词的特点:
①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组成。
②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
③在骈句了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提引词的使用是赋文和诗词最明显的区别。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唐·宋言

彼子胥兮亡命于江湄,赖渔父兮停桡在兹(长)。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鱼舟可入(长)。忧心尽展,凭刳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繇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阻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光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了之心;害义伤廉,且意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则械而躬而赴国,持而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桂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清而不归(长句)。寂寞若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则知美范蠡而述鲁连,信斯人之可伍(长句)。
三、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唐·王维

若夫(提引词一开头,具有“启”的作用)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夫其(承接)X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女,去桂林之云月,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岀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秋心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唱,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转折)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质,彩夺缯衣。
(合)
深笼之闭,乔木长违。傥见偕子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8
发表于 2025-1-10 22: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赋18期第4讲作业
1、 什么叫虚词?什么叫骈句的领字?领字有什么特点?
答:没有实际意义的词,也不能独立成句,依附于实词或句子。领字是在句首或句中起统领作用的字。领字可以实词虚用,或直接用虚词。
2、 请自己找一首唐诗,加上适当的虚词,用“组编法”连成几个有意思关联的骈句。
要求:紧句+长句+轻隔或重隔
示例:
喜见外弟又言别(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壮句:无不秋草黑,冷霜浓。
紧句:少时离别,今日相逢。
长句:问姓乃惊初见,称名且忆旧容。     
隔句:沧海茫茫,各西东而羁旅;远山叠叠,知离别而郁悰。
  组篇:少时离别,今日相逢。问姓乃惊初见,称名且忆旧容。沧海茫茫,各西东而羁旅;秋山叠叠,知离别而郁悰(谓忧思积聚)。

①答:
天末怀李白(唐·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紧句:凉风四起,君意如何。
长句:鸿雁于几时临到,江湖以秋水著多。
隔句:文章憎命,悦魑魅而悚然悄过;共冤魂语,投怨诗而相赠汨罗。
组篇:凉风四起,君意如何。鸿雁于几时临到,江湖以秋水著多。文章憎命,悦魑魅而悚然悄过;共冤魂语,投怨诗而相赠汨罗。

3、骈句有领字,请从《腾王阁序》和《黄捧日赋》这两篇赋文中,各找出句前领字和句中领字各一例。
答:
滕王阁序
①句首: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②句中: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黄云捧日赋
①句首:思/飘飘/而有托,目/眇眇/而遥送。
②句中:居/其中/得/通理/之体,察/其外/想/维城/之亲。

  正月初吉,观大明之东吐,间瑞气而晓出。初混色於青山之上,犹谓护霜;渐凝华於黄道之中,分明捧日。与抱珥而偶,方守人为匹。原夫皇帝御紫宸,垂至仁,恩覃日域,泽被津,居其中得通理之体,察其外想维城之亲。然後蔚亭亭之彩,环杲杲之轮。左之右之,拥荣光於碧汉;或先或後,敷正色於青春。懿乎日者君之德,者臣之状,彼无私以临下,此竭诚而奉上。故得配阳精而为焕,符土德而标王。以此图国,国乃丰盈;以此示人,人知揖让。
既而呈彼瑞暾,曜於天门,似佐无为之化,如承煦妪之恩。自东徂西,异众星之拱极。陈力就列,同万品之尊元;其瑞如之何?以庆其主。其色如之何?非圣不睹。像伊皋之羽翼,同周召之夹辅。丽焉成象,非徒负舟之龙;照也腾文,尽若苴茅之土。萧索笼光,徘徊效祥,抱一轮而匪乌莫黑,散九野而何草不黄。是日也,乾坤交泰,霄汉荧煌。风以动之,谓奉中央之帝;人皆仰也,如披元吉之裳。识我者寡,遇我者众,思飘飘而有托,目眇眇而遥送。飞烟下接,乍回屏翳之姿;喜气上浮,疑绕羲和之控。信乎圣德所加,祯祥不遐,天道悦,人谋嘉。故得无心之,出山川而变色;有耀之瑞,应图牒而增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2

帖子

26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65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11 22: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赋22025妙月成诗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
隔句一般有六种,分别是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杂隔 。还有一种“非常式隔句”,实际考证隔句有七种。最后一种句式了解即可。
其特点如下:
① 句式结构
单边有两个分句,共4个句子,由两联四句组成,类似两组骈句,两两相对。
②句脚平仄
四个分句句脚必须符合马蹄律,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非此即彼” 。
③语义关联
四个分句中,(1)跟(3),(2)跟(4)相对,且四句意思相近或相对,以(1)、(3)句为主,(2)、(4)句为辅。
④标点使用
前两个分句和后两个分句之间要用“分号”。
⑤使用频率
轻、重隔使用频率最高,杂隔次之,疏、密隔又次之,平隔尽量少用。
“非常式隔句”使用较少,创作时尽量不用。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
①漫句
指的是散句,这类句子无需对偶,字数灵活,少的仅有三四字,多则可达二三句。
像“则知游艺之人,尽以墨池而为比”“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等句子都属于漫句。
它在文中的作用多样,既能抒发感慨,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常被用在骈文或骈赋的开头与结尾部分。
②古偶句
指相同序位上有相同字的句子。
比如“因五行以修五事,由五常以厚五德,正五刑以去五虐,繁五稼以除五贼” 。
③古偶句是漫句
由于古偶句不符合后来骈句的严格要求,所以在辞赋界,它被归为漫句,而非骈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
①发语
即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语言现象,放句首表要发议论、引出下文,古代称“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叫“提顿语气词”,分原始、提引、起寓三种。
原始用于探索事物起源;提引有承上启下作用,可在段落或句间;起寓能开启或总结上下文、直抒胸臆。
②送语
即“送”,像“者也”“而已”“哉”之类,主要用在文赋末尾,起感叹作用,一般律赋、骈赋和骈文较少使用。
③发送语作用
辅助文章表达,引出内容、衔接过渡、抒发情感等。但使用不能死板、频繁。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
①提引词
用于辅助文章表达、增强逻辑性与连贯性的词汇。
②它的特点:
一、用法
壮句前常需提引词;用于整句(骈句上句)开头,下句不加;一字提引多用于发篇或句间承接,多字提引可用于段间或句间;换段、换内容、换韵常用以提醒读者;同一赋中,一般不重复使用一个相同的提引词。
二、构成与字数
多为文言语气词,或由介、助、连、代词加实词组成;字数从一字到三四字常见,四字以上较少。
三、节奏
在骈句中使用,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需单独划分节奏,是赋文与诗词的明显区别。
四、作用
如同丝线串联起骈句(珍珠),使文章气脉连贯,在段间和段内都起连接作用,让文章含义与逻辑关系顺畅,避免文章像散沙般堆砌。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
(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答:此赋为律赋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疑似8字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6字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
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6字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7字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6字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
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7字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6字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6字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
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紧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7字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6字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
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7字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三、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答:段落拆分
若夫
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仄韵)
夫其
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仄韵)
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平韵)
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仄韵)
至如
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平韵)


未完……


总结以上:
通过段落分析,八韵不完整。有韵之段落:海、日、孤、色、飞。失韵之缺段:含“容、上、媚”之韵字段落缺失。
王维《白鹦鹉赋》以 “容日上海,孤飞色媚” 为韵,仅五韵。或因年代久远,传抄遗漏致部分韵段缺失,因科举,原文创作时作者合应按八韵完整成篇。


1. 若夫,用于开篇,有引发、开启话题作用。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借“若夫”引出白鹦鹉,引导读者进入对其出身、特质的描述,引发阅读兴趣。
2. 夫其,
表承接,紧承上文对鹦鹉总体的介绍,深入细化描述。
从“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始,具体讲述鹦鹉被人赏玩、失去自由等境遇,使前文概念性描述更具体。
3. 至如
既承上文对白鹦鹉描写,又实现转折对比。
借“至如海燕呈瑞……山鸡学舞”,将海燕、山鸡境遇与白鹦鹉对比,强化白鹦鹉困窘孤独,深化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25 19: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赋基础班第3讲作业
22059—清茗柳浪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杂隔六种。
隔句特点:
(1)单边都有两个分句
(2)四个分句句脚必须符合马蹄律: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3)隔句的四个分句中,(1)跟(3),(2)跟(4)相对,并且四句的意思相近或相对。
(4)隔句必须有分号:隔句是在前两个分句和后两个分句之间要用“;”表示。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古偶句见苍劲,一般篇首或尾,或换段的句或尾,属于漫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语,发,又叫“发语词”,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
送语,送,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送语作用,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大凡壮句,其前面通常需辅以提引词。提引词用于整句开头,也就是用在骈句上句的开头。
特点:①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
②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只是比较少。
③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杂隔)。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三、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若夫、夫其、至如。
​若夫提起事由大起;夫其,承上;至如,承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2-9 13: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赋基础班第3讲作业 赋22035刁宁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隔句是赋句的基本句式之一。就是相隔一句对仗,因此又叫“隔句对”。它和对联中两分句的联相似。隔句分为六类,分别是: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杂隔。
隔句特点:单边都有两个分句,共4个句子;四个分句句脚必须符合马蹄律;隔句的四个分句中,交错相对,并且四句的意思相近或相对。它们并不是两两相对的分开体,而是四句意义相互连在一起的交互对偶。四句的基本规则是以(1)、(3)句为主,(2)、(4)句为辅;隔句必须有分号。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漫句的定义: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古偶句的概念,我们在第一讲的时候就介绍过了,指的是相同序位上有相同的字。
因为不符合后来骈句的严格要求,辞赋界把它划为散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发语词是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发语包括三种:原始、提引、起寓。
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提引词用于整句开头,也就是用在骈句上句的开头。
特点:不需要对偶;一字的“提引”多用于发篇或句与句之间承接;二三四字及以上的“提引”无定式;换段、换内容、换韵一般都要用提引词;在同一赋中,提引词一般不能重复使用。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三、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句之间承上启下)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段落之间承上启下)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段落之间承上启下)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6 05:27 , Processed in 0.09101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