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10-3 12: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辞赋10期第八讲作业
秉烛西窗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尽可能不要复制讲义)
1、做珠的概念
答:学习古人阅读时的一种记录方法。“珠”的概念可分为两种,即骈珠与词珠。通过阅读获得典故,分门别类,取典化珠,以作备用。
2、词珠
答:所谓词珠,是指在阅读中发现的经典词汇,通常以两个字为一词组。词珠的来源可取自任何学习,可以从典故中直接选取,也可以做珠,通过分析理解,然后分门别类记录下来备用。
3、骈珠
答:指在词珠的基础上组成的骈句。可以通过旧塾集典化珠的训练方法和步骤来获取,即:分类、析义、做珠(炼化)、寻较、做骈,称之为骈珠。
4、做珠的技巧
答:作珠,通常有两种方法:实珠法、虚珠法。实珠法:根据典故,直接描述,一看就知道此句的出处和含义。虚珠法:不直接提出,把所化典故的意思用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
5、珠源
答:1、在典故里找。
2、从古诗文里找。
3、在所能听到、看到、想到处留意收集。
6、做珠的好处
答:
1、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可以有备而作,事半功倍。
3、使作品呈现出古典之美。
二、前面共8讲作业中,我们至少积累了《声律启蒙》中的16个典故。请结合自己作业中收集整理的典故 内容,完成下面的作业:
1、做词珠10个。
1.苔钱:指苔藓
2.玉井:井的美称
3.鸭头:绿色
4.终朝:整个早晨
5.莺簧:黄莺的鸣声如笙簧
6.俊士:杰出人才
7.总角:指年幼之时
8.蝶板:拍板乐器如蝶振翅
9.鸳账:绣鸳鸯的帐幕或夫妻共居的帐幕
10.虞韶:韶地音乐,传为虞舜所创
2.做骈珠二对。
1.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流水无情,萍碎一溪之绿;
落花有意,春怜千树之红。
2.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野渡春深,杨柳雨中穿衔泥之燕;
芳池波暖,荠荷风里跃戏水之鱼。
三、自己摘抄《声律启蒙》九佳部分(3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3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不会的,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河对海,汉对淮,赤岸对朱崖。鹭飞对鱼跃,宝钿对金钗。鱼圉圉,鸟喈喈,草履对芒鞋。古贤尝笃厚,时辈喜诙谐。孟训文公谈性善,颜师孔子问心斋。缓抚琴弦,像流莺而并语;斜排筝柱。类过雁之相挨。
丰对俭,等对差,布袄对荆钗。雁行对鱼阵,榆塞对兰崖。挑荠女,采莲娃,菊径对苔阶。诗成六义备,乐奏八音谐。造律吏哀秦法酷,知音人说郑声哇。天欲飞霜,塞上有鸿行已过;云将作雨,庭前多蚁阵先排。
城对市,巷对街,破屋对空阶。桃枝对桂叶,砌蚓对墙蜗。梅可望,橘堪怀,季路对高柴。花藏沽酒市,竹映读书斋。马首不容孤竹扣,车轮终就洛阳埋。朝宰锦衣,贵束乌犀之带;宫人宝髻,宜簪白燕之钗。
答:1.鱼圉圉(音yǔ):此典出自《孟子·万章上》。有人送了一条鱼给郑国的相子产,子产要手下人养在池塘里,手下人将鱼煮着吃了,回来欺骗子产说:刚放下去的时候,鱼慢慢地绕着圆圈游,过了一会儿就自由自在地了,一下子就游得看不见了。圉圉,尚未舒展开来的样子。
2.鸟喈喈(音jiē):出自《诗经》,《周南·葛蕈》有“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小雅·出车》有“仓庚(布谷鸟)喈喈”。喈喈,象声词,鸟叫声。
2、以本段内容为素材,造壮句、紧句、长句、重隔各两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注意句脚要求平仄各半!(七、八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答:
壮句:忆昔闭户牗,开重门。
紧句:阆苑春深,蓬莱日暖。
长句:
熏风生于殿阁,仙乐绕乎楼台。
重隔:
软草青茵之上,旧曲长歌 ; 凉槐翠幄之中,新醅共醉。
壮句:而今过庾楼,行唐苑。
紧句:宫花委地,御柳垂枝。
长句:
衰草满歌台之径,
苍苔生舞榭之阶。
重隔:
春棠沐雨之时,终成过往;
秋菊傲霜之日,尤念斯人。
组篇:
忆昔闭户牗,开重门。阆苑春深,蓬莱日暖。熏风生于殿阁,仙乐绕乎楼台。软草青茵之上,旧曲长歌;凉槐翠幄之中,新醅共醉。
而今过庾楼,行唐苑。宫花委地,御柳垂枝。衰草满歌台之径,苍苔生舞榭之阶。春棠沐雨之时,终成过往;秋菊傲霜之日,空念斯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