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3-18 18: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1】、小渔村41期诗联班---楹联第1讲作业:
淑51东方欲晓
一、实词的分几类?各举例说明。
答:实词:指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实词有六类。
1、名词。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名词有:(1)人物名词,如:学生、同志;(2)事物名词,如:思想、中学;(3)时间名词,如:上午、下午;(4)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
2、动词。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动词有:(1)行为动词,如:跑、唱;(2)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3)心理动词,如:喜欢、气愤;(4)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5)使令动词,如:禁止、勒令;(6)能愿动词,如:愿意、可以;(7)趋向动词,如:上、下;(8)判断动词,如:是、乃。
3、形容词。形容词: 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形容词有:(1)表形状的,如:大、高;(2)表性质的,如:甜、好;(3)表状态的,如:迅速、悄悄。
4、数词。 数词: 表示事物数目的词。数词有:(1)确数词,如:壹、贰;(2)概数词,如:一些、左右;(3)序数词,如:第一、第二;5、量词。量词: 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量词有:(1)名量词,如:尺、寸;(2)动量词,如:把、次。
6、代词。代词: 指在汉语中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的词。代词分为:(1)人称代词,如:咱们、自己;(2)疑问代词,如:什么、怎么;(3)指示代词,如:这里、那么。(4)古汉语文言虚词的其、何、孰等也为代词范畴。
二、虚词分几类?各举例说明
答:虚词:指没有实在意义、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虚词有六类。
1、副词。副词指的是: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用、表程度或范围的词。副词有:(1)程度副词,如:非常、过分;(2)时间副词,如:将、要;(3)范围副词,如:都、全;(4)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5)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6)重复副词,如:又、再。2、介词。介词指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由于、除了等。
3、连词。连词指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如:和、同、跟、不但、而且、只要、而且、与其、尚且等。
4、助词。助词是附着在别的词后面、独立性差、无实义的一种特殊的虚词。助词是虚词,其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助词多用在词、词组、句子后边起辅助作用。助词包括:(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2)时态助词(了、着、过);(3)语气助词(呢、吗、吧、啊);(4)“所、着、等、似”也属于助词;(5)古文言文中的“之、乎、矣、也”等属于助词范畴。
5、拟声词。拟声词指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如:轰隆隆、淅淅沥沥。6、叹词。叹词表示感叹或者呼唤答应的词。叹词对事物有慨叹时用,独立于句之外。如:“啊、哎”等以及古汉语中的“噫、吁、嗟、唉、呜呼”等。
【2】、小渔村41期诗联班---楹联第2讲作业:
淑51东方欲晓
1、什么是对联,具有什么特征?
答:对联也称为:楹联、对子、楹帖、联语、联句、联对、对句、对语等,有时更直接称之为“联”。 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学体裁。对联的主要特征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且必须由字数相等,独立成义的两句话组成,同时要符合基本的格律六要素(平、仄、替、粘、对、韵)。
2.对偶与对仗的区别?并分别就对偶与对仗举例说明。
答:对仗和对偶都是传统文学的一种修辞方式。
对偶,指由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指两个并列、结构相同的修辞单位。对偶句在诗经中早已出现。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宽式对偶。 严式对偶的要求和对仗一样,但严式对偶中虚词、有规则重字较多,且大量见于古文骈文辞赋。如:“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宽式对偶,也必须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但平仄可以不相对。如:“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对仗: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对仗讲究平仄,上句和下句的平仄要相反,两句在同一位置上的字不能雷同。对仗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 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对仗在诗词曲赋骈文中到处可见,格律诗对仗要求甚为严格,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
对偶和对仗的区别是:1、一切对仗都是对偶;2、并非任何对偶都是对仗,只有讲究节奏和平仄的对偶,才能称为对仗。
3、对仗讲究“对立”,对偶讲究结构“对称”,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平仄的要求和有规则的重字; 对仗的句脚必须上联仄,下联平;如果是多分句联,最后一句仄收,下联最后一句平收.4、对偶无此要求,对偶可以同声相对,上下句格律完全一样,而对仗不能!以上是对偶与对仗的区别。
【3】、小渔村41期诗联班---楹联第3讲作业(对句):淑51东方欲晓
作业:请试对以下五句,并标注平仄与入声字。
1出句:秋深不碍香橼灿【香橼树的果】
? 对句:露重自然晚菊香。【东方欲晓】
入声字:“不”,“菊”。
2出句:竹蔽檐前日,【古】
仄仄平平仄,
对句:风推月下门。【东方欲晓】
平多仄仄平。
入声字:“竹”,“日”。
3出句:平岸小桥千幛抱,【古】
平仄仄平平仄仄,
对句:灵光妙境九天高。【东方欲晓】
平平仄仄仄平平。
4出句:读书养气十年足,【古】
仄平仄仄仄平仄,
对句:乐业安居百族欢。【东方欲晓】
多仄平平仄仄平。
入声字:“读”,“十”,“足”。
5出句:庭前几处梅花绽,【兰墨生香】
平平多仄平平仄,
对句:笔下千章雅韵浓。【东方欲晓】
仄仄平平仄仄平。
【4】、小渔村41期诗联班---楹联第4讲作业:应对(对句要求工对):
淑51东方欲晓
作业:工对以下三句。并标注平仄。
涧水潺潺声不绝,【古】
仄仄平平平仄仄,
山花漫漫梦犹香。【东方欲晓】
平平仄仄仄平平
孤云目断苍梧野,【古】
平平仄仄平平仄,
慧日天悬碧幛开。【东方欲晓】
仄仄平平仄仄平。
十里松萝阴乱石,【古】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三山鹤影月参禅。【东方欲晓】
平平仄仄仄平平。
【5】、小渔村41期诗联班---楹联第5讲作业:
淑51东方欲晓
1.什么是正对?什么是反对?
答:正对:指从正面相对,上下联都是写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或从不同的角度去写一个事物,是上下联内容相类似的对仗;上下联内容互相关联,互为补充,互相映发,相辅相成;虽然内容相近相似,但不是上下联同义或基本同义。正对与合掌有严格区别。 正对,又称同类对。正对和工对,在格律意境等方面要求一致,正对与工对最大的区别是:正对的上下联是从事物的两个侧面来表达一个主题,而工对是从上下联的字类是否属于一个门类来识别。组成正对的上下联通常具有两种关系;互补关系和叠加关系。
互补关系的正对,是把一个写作对象一分为二地加以说明,从两个方面去说明同一处景点、一个人物、一件事情,或者别的什么。
如:听鸟说甚,问花笑谁。 叠加关系的正对,其特点则是把两个写作对象合成一个新的整体。如:千峰拔地,万笏朝天。叠加关系的正对有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是上下联作为映衬与被映衬而存在;另一种上下联作为某主题体现者而存在。
反对:指上下联内容相反的对仗,它们从相反的角度去阐述一个主题,两相对照,对比鲜明,相反相成。 如:十年宦比梅花冷,一夜春随爆竹来。
2.完成下列对句,并注明用哪种对。
出句:心闲观自在【白羽】
对句:雾隔路悠长。【反对】
出句:山门不锁由春去【白羽】
对句:冷雨随风入韵来。【反对】
出句:灯火一城明彻夜【白羽】
对句:古书几卷伴良宵。【串对】
出句:人于尘世浮沉久【联友】
对句:袖纳清风晚节香。【正对】
出句:时态懒随人上下【联友】
对句:愁思难载墨春秋。【正对】
【6】、小渔村41期诗联班---楹联第6讲作业:
淑51东方欲晓
第六讲作业
试对以下句子
要求:且每个出句不少于两个对句
胡天八月即飞雪【古】
北地三年可落霜?
丽日几时见打雷。
欲下寒塘梳倦羽【联友】
轻移绣阁理红妆。
斜依病榻待秋鸿。
柴门半掩留春入【联友】
翠柳轻垂迓客来。
宫阙重开待我归。
【7】、小渔村41期诗联班---楹联第7讲作业:
淑51东方欲晓
第七讲作业
1请指出下联对联是什么对?
有客如擒虎,
无钱请退之。
答:无情对。
雨中竹叶含珠泪,
雪里梅花载素冠。
答:借对。
虎尾春冰真学问,
马蹄秋水大文章。
答:借对。
挥将日月长明笔,
写就雷霆不朽文。
答:流水对。
不信天公鸣哀角,
却悲人间陨巨星。
答:借对。
【8】、小渔村41期诗联班---楹联第8讲作业:
淑51东方欲晓
一、下列诗句是否流水对?上下联是什么逻辑关系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流水对,上下联是顺承关系。上下联为逻辑事理之顺承。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答:流水对,上下联是因果关系。利用因果关系,将句意连接起来省去关联词,有天然妙成的艺术效果。
3、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答:流水对,上下联是选择关系。
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答:流水对,上下联是转接关系。对句没有顺着出句的意思去说,而是发生了逆转。
二、对句
心契春风诗不老,[白羽]
联题秋菊梦犹香。
题老酒馆
昔时已结缘,三年醉里长存梦;
今日尤添兴,百首诗中总有情。
【9】、小渔村41期诗联班---楹联第9讲作业:
淑51东方欲晓
作业:一句多对(要求每一句对三个对句)
1、昨日桃花今作旧【杨浅】
经年往事早蒙尘。
他乡酒馆面全非。
此间心境意难倾。
2、衫上酒痕何忍洗【Z】
心头愁绪岂堪言。
镜中鬓影已成霜。
胸中块垒可曾消。
【10】、小渔村41期诗联班---楹联第10讲作业:
淑51东方欲晓
第十讲作业;
用今天所学知识标出出句属于哪种关系,并对句。
1:看花并蒂徒生羡z (承接关系)
听雨一帘更着愁。
2:听雨蕉窗人不寐z (因果关系)
临崖翠柏骨尤贞。
【11】、小渔村41期诗联班中级 第11讲作业:
淑51东方欲晓
一、出句:
分别以“云”、“水”两物像出七言句,符合联律,尾仄收。并自对。
出句:欲臻上善先知水,
对句:修到无为自见山。
出句:山浮闽海烟云锁,
对句:门对天心风月来。
【12】、小渔村41期诗联班中级第12讲作业:
淑51东方欲晓
对联班第12讲作业:
根据出句给出的意说个小故事,并从故事中提取出下联。
(1)伤痕虽是逐年淡==联友
别恨依然与日增。
小故事:某人受伤了,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伤口已经好了,但伤痕依旧还在。
(2)纵使重逢难拾旧==联友
何须见面再言欢。
小故事:两人间有罅隙,即便是见面了,也难拾起旧日的情感,言归于好。
(3)频斟病酒消长夜==联友
欲唤青天寄古愁。
小故事:长夜漫漫,频频喝酒,借酒浇愁,何其一个消字了得,呼唤青天寄托千千愁。
【13】、第13讲未布置作业
【14、15、16、17】、小渔村41期诗联班中级第14、第15 、第16、第17讲作业:淑51东方欲晓
14、第14讲作业:
诗钟:分咏:水
潭涌波时添气韵,
龙呵气处起祥云。
15、第15讲作业:
以“秋”为意成联,不犯题:
红枫竞秀,银杏争先,画境奇观千叠景;
绿水知音,金风送爽,尧天舜域万重诗。
16、第16讲作业:
以“开学”为意,自拟题作成联一副,字数不限,语言类别不限:
开探宝门,演绎高山流水,学海求知砥远志;
拓成才路,相期化雨春风,书山解惑秉丹心。
17、第17讲作业: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意成联一副,三分句以内,马蹄律正格。
新蕊朝天舞,老枝对酒吟,陶令樽前丰雅趣;
想黄花浩气,仰寿客清操,南山脚下傲秋霜。
【18】、小渔村41期诗联班---楹联第18讲作业:
18、淑51东方欲晓第18讲作业
作业:题:小渔村
要求:1、句脚用马蹄韵(……仄平平仄)
2、不少于三分句
若辈英贤齐聚,挈领提纲,执教擎旗,育李培桃功永在;
此间俯仰高歌,扬华摛藻,敲平运仄,吟诗作对韵长存。
———题小渔村
【19】、小渔村41期诗联班---楹联第19讲作业:
淑51东方欲晓 作业:
以刘邦题为题,成联一副。要求
不少于三分句。
当时逐秦鹿,草创沛中,安得四方猛士;
他日登帝尊,威加海内,但凭三杰奇才。
【20】、小渔村41期诗联班---楹联第20讲作业:
淑51东方欲晓
1、为41期写一副联,要求单边不少于7字。
大纛尤擎,砥砺传薪,拓路扬帆承国粹;
诗联为继,铿锵响韵,敲平究仄谱华章。
-----题41期诗联班
2、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写二篇毕业作品。
答:第一篇:
七律.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一搏冲天追北斗,几多梦转眼成真。
丹忱永鉴舟和水,壮志当酬国与民。
浪涌五湖诗景醉,龙腾四海画图新。
旗开大典千秋岁,遍地欢歌万里春。
第二篇:
渔家傲.义姑林五娘颂
五虎淘江风景异,
雄山秀水多胜意,
盛德高功弘大义,
尙干里,
五娘事迹辉天地。
?
重任扛肩甘不字,
星辰更替无移志。
奉孝抚孤延后嗣,
好林氏,
乡名竟得君荣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