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成语典故班第五课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

帖子

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2
发表于 2020-10-3 21: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5课作业
59-随风
一、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精)(忠)报国  2.破釜(沉)(舟) 3.(闻)鸡(起)舞 
4. 三顾(茅)(庐)   5.(卧)薪(尝)胆  6.指鹿(为)(马) 
5. 文质(彬)(彬)   8.(彬)(彬)有礼   9.谦虚(谨)慎   
10.谦恭(下)士      11.(敬)贤(礼)士   12.(不)矜(不)伐
(竭)(诚)相待  14.(克)恭(克)顺   15.屈(己)待(人)
16.温(文)尔(雅)  17.以(礼)相(待)    18.虚(怀)若(谷)
19.虚(己)以(听)  20.虚(左)以(待)    21.戒(骄)戒(躁)
22.自知(之)明      23.洗(耳)恭(听)    24.(相)(敬)如宾
25.以(礼)相待      26.推(心)置(腹)    27.与(人)为善
28.尊(老)爱(幼)  29.(举)案(齐)眉    30.(父)慈(子)孝
31.开(宗)明(义)  32.(明)正(典)刑    33.(文)(武)差事
34.知(书)明(理)  35.弄(斧)班(门)    36.(振)聋(发)聩

二、请从本课课件中取出文明礼仪成语10条,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给出的例句。

海纳百川(hǎi nà bǎi chuān)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出处】: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百家争鸣:(bǎi jiā zhēng míng)
解释: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出处】:《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
举例造句:自春秋末年以来,中国的思想得到一个极大的开放,呈现出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 ★郭沫若《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
【近义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反义词】:噤若寒蝉、强求一律、一家之言


天下大同(tiān xià dà tóng)  
解释:原是古代儒家宣扬的“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现也用以借指共产主义理想。  
【出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举例造句】: 于时天下大同,四夷内附,行本以党项羌密迩封域,最为后服。 ★《隋书·刘行本传》


雅人深致(yǎ rén shēn zhì)
解释: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原是赞赏《诗经·大雅》的作者有深刻的见解。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纡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举例造句】: 雅人深致,使见者意消;与骂座灌夫,自别是一流人物。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
【近义词】:雅人清致

步矜不伐(bù jīn bù fá)   
解释: 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出处】: 《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举例造句】: 自觉笔势如群山起伏,连绵不断而一气呵成,说理极其酣畅,而文气不矜不伐,颇为动听。 ★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近义词】: 虚怀若谷、不卑不亢  
【反义词】: 妄自尊大、自高自大


词约指明 (cí yuē zhǐ míng)  
解释: 言词简洁,旨意明确。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水旱》:“议者贵其辞约而指明。”  
【举例造句】: 大圜词约指明,应答无滞。 ★《北史·萧大圜传》

从规矩定方圆(cóng guī jǔ dìng fāng yuán)
解释:从:听从;规矩:圆规和曲尺。根据圆规和曲尺来确定方圆的大小形状。比喻凡事都得遵循一定的法则。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楔子:“天地神鬼人五仙,尽从规矩定方圆,逆则路路生颠倒,顺则头头身外玄。”


执经叩问(zhí jīng kòu wèn )  
解释: 执:拿着;经:经书;叩问:询问。手拿经书,向他人请教。形容虚心向他人学习。  
【出处】: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扫榻以迎(sǎo tà yǐ yíng)
解释:榻:床。把床打扫干净以迎接客人。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
【出处】: 《后汉书·徐徲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徲来特设一榻,去则县(悬)之。”宋·陆游《寄题徐载叔东庄》诗:“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屣迎。”


振聋发聩 (zhèn lóng fā kuì)  
解释: 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举例造句】: 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振聋发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

点评

问好,母慈子孝,不(步)矜不伐,用了两个。其他完成的很好。  发表于 2020-10-4 1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906

帖子

294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40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10-4 11: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色星空 于 2020-10-4 13:11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5课作业
一、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精)(忠)报国  2.破釜(沉)(舟) 3.(闻)鸡(起)舞   4.三顾(茅)(庐)
5.(卧)薪(尝)胆  6.指鹿(为)(马) 7. 文质(彬)()  8.(彬)()有礼
9.谦虚(谨)慎   10.谦恭(下)士   11.(礼)贤(下)士  12.(自)矜(功)伐
13.(以)(礼)相待 14.(克)恭(克)顺 15.屈(己)待(人)16.温(闻)尔(雅)
17.以(诚)相(待)18.虚(怀)若(谷)19.虚(位)以(待)20.虚(己)以(听)
21.戒(骄)戒(燥)22.自知()明 23.洗(耳)恭(听)24.(相)(敬)如宾
25.以(诚)相待 26.推(心)置(腹) 27.与(和)为善  28.尊(老)爱(幼)
29.(举)案(齐)眉30、(母)慈(子)孝 31.开(宗)明(义)032.(明)正(典)刑
33.(文)(武)差事 34.知(礼)明(义)  35.(斧)(门) 36.(震)聋(发)聩

二、请从本课课件中取出文明礼仪成语10条,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给出的例句。
1、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也形容人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
出处: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做贼乎?”
近义词:温良恭俭、温柔敦厚
反义词:凶神恶煞
例句:温文尔雅是学者的态度。——叶圣陶《演讲》/2、礼贤下士
2、知书达理:有文化,懂礼仪。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理当公瑾,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
近义词:通情达理、知书识礼、知书明理
反义词:愚昧无知
例句:老师希望我们健康成长,要知书达理,前面发展。
3、一团和气:原指态度和蔼可亲。后多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出处: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三引《上蔡语录》:“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近义词:平易近人、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反义词:凶神恶煞、凶相毕露
例句:王头领待人接物,一团和气,如何心地到恁狭窄。
4、善善从长:原指褒扬美德,源远流长。后用来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
出处:《公羊传.昭工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例句:我们只好善善从长,不要说出那般诛心的话,叫人听着寒心。清.李宝嘉《文明小史》地31回。
5、奉公守法:奉行公事,遵守法令。只以公事为重,不徇私情。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近义词:循规蹈矩、安分守己、遵纪守法、克己奉公。
反义词:横行霸道,无法无天、假公济私、惹是生非。
例句:现在改革开放了,国家允许了,只要奉公守法,国家就会支持。
6、知书明理:通人情,懂事理。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仿佛谁都是混账,只有他自己是知书明理的君子。”
近义词:知书识礼、知书知礼、知书通礼。
反义词:胡搅蛮缠、不近人情、蛮不讲理。
例句:我想你也是知书明理,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缘故。
7、开宗明义: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点明主要的意思。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义。
出处:《孝经.开宗明义》:“开宗明义章第一。:“宋邢昺题解:“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章也。”
近义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反义词:旁敲侧击、转弯抹角。
8、五讲四美:1981年2月25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九个单位联合倡议全国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内容。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    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9、海纳百川:大还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近义词:诟如不闻。
例句:可谓海纳百川,泥沙俱下,招降纳叛,无所不用。
10、温柔敦厚: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泛指待人温和宽厚。出处:《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敦:诚恳。厚:厚道。
近义词:温文尔雅、温情脉脉、文质彬彬、文质斌斌。
反义词:出言不逊、尖酸刻薄、蛮横无理。
例句:尽管她面露愠色,但仍藏不住温柔敦厚的本性,因此没有吓住那群孩子。

点评

第三十题好像是“父慈子孝”吧。  发表于 2020-10-5 10:35
填空题的,第12题应该是不矜不伐吧。其它作业完成很好,向同学学习。  发表于 2020-10-5 10: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047

帖子

104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4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10-5 10: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03二顷田
成语典故班第5课作业
一、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精)(忠)报国,2.破釜(沉)(舟), 3.(闻)鸡(起)舞 
  4.三顾(茅)(庐)、5.(卧)薪(尝)胆、6.指鹿(为)(马),
7. 文质(彬)(彬)  、8.(彬)(彬)有礼、9.谦虚(谨)慎   、
10.谦恭(下)士   、11.(礼)贤(下)士  、12.(不)矜(不)伐
13.(以)(礼)相待、 14.(克)恭(克)顺、15.屈(己)待(人)
16.温(文)尔(雅)17.以(礼)相(待)18.虚(怀)若(谷)
19.虚(己)以(听)20.虚(左)以(待)21.戒(骄)戒(躁)
22.自知(之)明 23.洗(耳)恭(听)24.(相)(敬)如宾
25.以(诚)相待 26.推(心)置(腹) 27.与(人)为善  
28.尊(老)爱(幼)29.(举)案(齐)眉30、(父)慈(子)孝
31.开(宗)明(义)32.(明)正(典)刑33.(文)(武)差事
34.知(书)明(理)  35.弄(斧)班(门)36.(振)聋(发)聩
二、请从本课课件中取出文明礼仪成语10条,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给出的例句。
(1).谦恭下士
释义: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出处:《汉书•韦玄成传》:“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
同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骄傲自满


(2).谦虚谨慎
释义: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出处:《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同义词:戒骄戒躁
反义词:趾高气扬


(3).彬彬有礼
释义:指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同义词:落落大方
反义词:丑态百出


(4)不衿不伐
释义:衿、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出处:《尚书•大禹谟》:“汝惟不衿,天下莫与汝争能;汝为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同义词:虚怀若谷
反义词:妄自尊大


(5)雅人深致
释义: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原是赞赏《诗经•大雅》的作者有深刻的见解。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出处: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纡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近义词:雅人清致
反义词:俗不可耐


(6)百家争鸣
释义: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出处】:《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
同义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反义词:万马齐喑、噤若寒蝉


(7)洗耳恭听
释义: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出处: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同义词:倾耳细听
反义词:充耳不闻


(8)相敬如宾
释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待宾客一样。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
同义词:举案齐眉
反义词:绝情反目


(9)虚怀若谷
释义: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同义词: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大智若愚。
反义词:夜郎自大、目中无人、自高自大、


(10)以礼相待
释义: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九回 赵枢密留住褚坚,以礼相待。
同义词:礼尚往来
反义词: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目中无人。


点评

干净整洁,完成的非常好哦!继续保持。  发表于 2020-10-5 11: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4

帖子

5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3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10-5 11: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5课作业
137慢慢长大
一、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精)(忠)报国  2.破釜(沉)(舟) 3.(闻)鸡(起)舞   4.三顾(茅)(庐)
5.(卧)薪(尝)胆  6.指鹿(为)(马) 7. 文质(彬)(彬)  8.(彬)(彬)有礼
9.谦虚(谨)慎   10.谦恭(下)士   11.(礼)贤(下)士  12.(自)矜(功)伐
13.(以)(礼)相待 14.(克)恭(克)顺15.屈(己)待(人)16.温(文)尔(雅)
17.以(礼)相(待)18.虚(怀)若(谷)19.虚(位)以(待)20.虚(位)以(待)
21.戒(骄)戒(躁)22.自知(之)明 23.洗(耳)恭(听)24.(相)(敬)如宾
25.以(礼)相待 26.推(心)置(腹) 27.与(人)为善  28.尊(老)爱(幼)
29.(举)案(齐)眉30、(父)慈(子)孝 31.开(宗)明(义)32.(明)正(典)刑
33.(应)(付)差事 34.知(书)明(理)  35.弄(斧)班(门) 36.(振)聋(发)聩

二、请从本课课件中取出文明礼仪成语10条,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给出的例句。
答:1、孔融让梨:这是东汉末年孔融的真实故事,出自《世说新语》。教育人们要从小就遵守公序良俗。
同义词:舍己为人。
反义词:自私自利。
例句:小孩子从小就要学习孔融让梨的故事,让自己懂礼貌的好孩子。
2、彬彬有礼:彬彬:既有文采又很朴实的样子,后用以形容文雅。
表示个人修养和作风的道德用语,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同义词:温文尔雅。
反义词:粗暴无礼。
例句: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应该彬彬有礼,有底线有分寸。
3、文质彬彬:意思原是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出自《论语·雍也》。
同义词:彬彬有礼。
反义词:粗暴无礼。
例句:那个人带着一副眼镜,对人总是彬彬有礼的样子。
4、举案齐眉:表示对丈夫尊敬。后因称夫妇相敬为举案齐眉。案:有脚的托盘。出自《后汉书·梁鸿传》。
同义词:琴瑟和鸣。
反义词:琴瑟失调。
例句:举案齐眉是夫妻之间的一种美德,不仅仅限于女对男,男队女也应如此。
5、礼尚往来:意思是在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借指用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对方 。出自《礼记·曲礼上》。
同义词:有来有往。
反义词:来而不往。
例句:我过生日时,她送我礼物,她过生日时,我也要送礼物,礼尚往来嘛。
6、仁者爱人: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出自《孟子》。
同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阴险毒辣。
例句:“仁者爱人”是孟子的主导思想,所有领导都应该具有这样的胸怀意识。
7、虚席以待:比喻空着尊位恭候别人或以优厚的待遇招揽人才。出自《东周列国志》。
同义词:虚位以待。
反义词:嫉贤妒能。
例句:在爱情上,很少有人会对你虚席以待。
8、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出自《左传》。
同义词:举案齐眉。
反义词:反目成仇。
例句: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才能长长久久。
9、忠信乐易:意思是忠厚老实;欢乐,平易。出自《教条示龙场诸生》。
同义词:知足常乐。
反义词:斤斤计较。
例句:做人要忠信乐易,才能心情舒畅,事业才能做的大。
10、礼让三先:“礼让三先”是一个文明行车的法则,意思是先让、先慢、先停。出自河北邢台车辆监理所。
同义词:照章行车。
反义词:随心所欲。
例句:驾驶员开车时一定要礼让三先,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点评

完成得非常好!  发表于 2020-10-5 15: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5

帖子

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10-5 15: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5课作业:
學員106雲軒:

一、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精)(忠)报国  2.破釜(沉)(舟) 3.(聞)鸡(起)舞   4.三顾(草)(蘆)
5.(臥)薪(嘗)胆  6.指鹿(為)(馬) 7. 文质(彬)(彬)  8.(彬)(彬)有礼
9.谦虚(謹)慎   10.谦恭(下)士   11.(禮)贤(下)士  12.(不)矜(不)伐
13.(坦)(誠)相待 14.(克)恭(克)顺15.屈(己)待(人)16.温(文)尔(雅)
17.以(誠)相(待)18.虚(懷)若(谷)19.虚(左)以(待)20.虚(位)以(待)
21.戒(矯)戒(躁)22.自知(之)明 23.洗(耳)恭(聽)24.(相)(敬)如宾
25.以(禮)相待 26.推(心)置(腹) 27.与(人)为善  28.尊(老)爱(幼)
29.(舉)案(齊)眉30、(母)慈(子)孝 31.开(宗)明(義)032.(明)正(典)刑
33.(文)(武)差事 34.知(書)明(理)  35.弄(斧)班(門) 36.(振)聋(發)聩

二、请从本课课件中取出文明礼仪成语10条,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给出的例句。
答:
1、彬彬有禮:
【釋義】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近義】文質彬彬
【反義】蠻橫無理
【造句】服務員彬彬有禮的服務態度,讓客人都滿意而歸。

2、敬賢禮士:
【釋義】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出自】《晋书·张轨传》:“实子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
【近義】禮賢下士
【反義】出口傷人
【造句】做到敬賢禮士的上司,自然多人願意追隨。

3、屈己待人:
【釋義】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孙策换回黄祖,迎接灵柩,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丧事已毕,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
【近義】以禮待人
【反義】惡言相向
【造句】人緣好的人經常能做到屈己待人。

4、洗耳恭聽:
【釋義】形容专心、恭敬地听别人讲话。听人讲话时的客气话。
【出自】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近義】傾耳細聽
【反義】充耳不聞
【造句】老師教導之言,學生應當洗耳恭聽。

5、虛懷若谷:
【釋義】胸怀像山谷那样的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自】《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近義】不恥下問
【反義】妄自菲薄
【造句】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我們都要有虛懷若谷的心態去請教別人。

6、相敬如賓:
【釋義】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
【近義】舉案齊眉
【反義】反目成仇
【造句】夫妻間的相處一定要做到相敬如賓。

7、溫文爾雅:
【釋義】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端庄。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乎?”
【近義】溫文儒雅
【反義】附庸風雅
【造句】溫文爾雅的禮儀先生,給客人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8、推心置腹:
【釋義】推出自己的赤心,放置在别人的腹中。表示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比喻真诚待人。
【出自】《后汉书·光武帝本纪》:“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近義】肝膽相照
【反義】虛與委蛇
【造句】上司經常與員工們推心置腹地談話,很得大家忠心。

9、禮尚往來:
【釋義】礼节上讲求有来有往。现在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也用相同的方式回报你。
【出自】《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近義】有來有往
【反義】一廂情願
【造句】與人相處要做到禮尚往來,才能長久。

10、掃榻以迎:
【釋義】榻:床。把床打扫干净以迎接客人。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
【出自】《后汉书·徐徲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徲来特设一榻,去则县(悬)之。”
【近義】掃榻以待
【反義】拒之門外
【造句】好朋友來家作客,我們當然要做到掃褟以迎。




点评

很好!  发表于 2020-10-5 19: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63

帖子

5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63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10-5 19: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玉手儿 于 2020-10-6 06:29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5讲作业  
玉手儿
一、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精)(忠)报国  2.破釜(沉)(舟) 
3.(闻)鸡(起)舞 4. 三顾(茅)(庐)  
5.(卧)薪(尝)胆  6.指鹿(为)(马) 
7. 文质(彬)(彬)  8.(彬)(彬)有礼  
9.谦虚(谨)慎   10.谦恭(下)士      
11.(礼)贤(下)士 12.(不)矜(不)伐
13(以)(诚)相待  14.(克)恭(克)顺  
15.屈(己)待(人)16.温(文)尔(雅)
17.以(礼)相(待)    18.虚(怀)若(谷)
19.虚(席)以(待)  20.虚(位)以(待)  
  21.戒(骄)戒(躁)22.自知(之)明   
  23.洗(耳)恭(听)    24.(相)(敬)如宾
25.以(礼)相待      26.推(心)置(腹)   
27.与(人)为善28.尊(老)爱(幼)  
29.(举)案(齐)眉    30.(父)慈(子)孝
31.开(宗)明(义)  32.(明)正(典)刑   
33.(文)(武)差事  34.知(书)明(理)
35.弄(斧)班(门)    36.(振)聋(发)聩

二、请从本课课件中取出文明礼仪成语10条,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给出的例句  :
1 天下大同:原是古代儒家宣扬的“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现也用以借指共产主义理想。  
出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造句: 于时天下大同,四夷内附,行本以党项羌密迩封域,最为后服。  
近义词:天下为公  反义词:四分五裂

2 雅人深致 :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原是赞赏《诗经·大雅》的作者有深刻的见解。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纡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造句: 雅人深致,使见者意消;与骂座灌夫,自别是一流人物。  
近义词:温文尔雅 反义词:声色俱厉

3 不矜不伐: 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出处: 《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造句: 自觉笔势如群山起伏,连绵不断而一气呵成,说理极其酣畅,而文气不矜不伐,颇为动听。  
近义词: 虚怀若谷   反义词: 妄自尊大

4 执经叩问: 执:拿着;经:经书;叩问:询问。手拿经书,向他人请教。形容虚心向他人学习。  
出处: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近义词:勤学好问  反义词:骄傲自满
造句:孔子虽满腹经纶 但仍然谦逊好学执经叩问。                       

5 扫榻以迎:榻:床。把床打扫干净以迎接客人。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
出处: 《后汉书·徐徲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徲来特设一榻,去则县(悬)之。”宋·陆游《寄题徐载叔东庄》诗:“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屣迎。” 近义词:扫径以待 反义词:不闻不问 造句:喜闻多年不见的老友今日造访 必将扫榻以待。

6 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处:《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近义词:尊师重教  反义词:班门弄斧
造句:三人行必有我师,当我们向他人请教时 应具有程门立雪的精神。

7 开宗明义: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思。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出处:《孝经·开宗明义》:“开宗明义章第一。”宋·邢昺题解:“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章也。”
近义词:开门见山 反义词:旁敲侧击
造句:这篇文章开宗明义,让人一眼就看出了本文的中心思想。

8 轻财好施:指不吝惜钱财,喜好施舍。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据传》:“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
近义词:仗义疏财  反义词:爱财如命
例句:他学业有成事业心强,积累了很多财富  从而轻财好施,资助了好多贫困山区的学校建设。

9 旁征博引: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红芸别墅》:“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侧。”
近义词:引经据典 反义词:不见经传
造句:这部鸿篇巨制旁征博引、面面俱到 引起了不少仁人志士的青睐。

10 济河焚舟:济:渡;焚:烧。渡过了河,把般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出处:《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楚舟。”
近义词:破釜沉舟  反义词:瞻前顾后
造句: 台湾是我国固有领土,如有外来势力武断干涉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中国人民必济河焚舟,一决雌雄。


点评

作业认真,答题正确,赞!  发表于 2020-10-6 22: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081

帖子

15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81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0-10-5 21: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5课作业:学员103香山红叶飘

一、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精)(忠)报国  2.破釜(沉)(舟) 3.(聞)鸡(起)舞   4.三顾(草)(蘆)
5.(臥)薪(嘗)胆  6.指鹿(為)(馬) 7. 文质(彬)(彬)  8.(彬)(彬)有礼
9.谦虚(謹)慎   10.谦恭(下)士   11.(禮)贤(下)士  12.(不)矜(不)伐
13.(坦)(誠)相待 14.(克)恭(克)顺15.屈(己)待(人)16.温(文)尔(雅)
17.以(誠)相(待)18.虚(懷)若(谷)19.虚(左)以(待)20.虚(位)以(待)
21.戒(矯)戒(躁)22.自知(之)明 23.洗(耳)恭(聽)24.(相)(敬)如宾
25.以(禮)相待 26.推(心)置(腹) 27.与(人)为善  28.尊(老)爱(幼)
29.(舉)案(齊)眉30、(母)慈(子)孝 31.开(宗)明(義)032.(明)正(典)刑
33.(文)(武)差事 34.知(書)明(理)  35.弄(斧)班(門) 36.(振)聋(發)聩

二:请从本课课件中取出文明礼仪成语10条,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给出的例句。
答:
1以德报怨:
释义: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如何?’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近义词:报怨以德,不念旧恶等。
反义词: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等。
造句:冤冤相报何时了,不如以德报怨,免恩仇于江湖。

2执经叩问
释义:手拿经书,向他人请教。形容虚心向他人学习。
出处: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近义词:扪心自问
反义词:无
造句:做学问就要毕恭毕敬,有执经扣问的态度。

3谦恭下士
释义: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出处:《汉书·韦玄成传》:“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
近义:谦躬下士
反义:盛气凌人。
造句:越是高级领导,越能够做到谦恭下士。

4屈己待人:
釋義: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孙策换回黄祖,迎接灵柩,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丧事已毕,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
近义:以禮待人
反义:惡言相向,无理取闹
造句:纵然屈己待人,做事也不能没有原则。

5否极泰来
释义: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出处:《周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近义词:枯木逢春,时来运转,否极阳回等
反义词:泰极生否,乐极生悲等
造句:不要一蹶不振,任何事都有否极泰来的可能。

6济河焚舟
释义:济:渡;焚:烧。渡过了河,把般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出处:《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楚舟。”
同义:背水一战,破釜沉舟
反义: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造句:事情到了危急时刻,一定要济河焚舟,勇往直前,才能转危为安取得胜利。

7词约指明
解释: 言词简洁,旨意明确。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水旱》:“议者贵其辞约而指明。”
近义:简明扼要,言简意赅
反义:含糊不清,拖泥带水
造句:好文章一定会词约指明,言简意赅,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成分。

8扫榻以迎
释义:把床打扫干净以迎接客人。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
出处:《后汉书·徐徲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徲来特设一榻,去则县(悬)之。”宋·陆游《寄题徐载叔东庄》诗:“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屣迎。”
近义词:接风洗尘,惠然肯来
反义词:扫地出门,待答不理。
造句:有朋自远方来,当扫榻以迎,热情款待。

9不矜不伐
解释: 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出处: 《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近义词: 虚怀若谷、不卑不亢 
反义词: 妄自尊大、自高自大
造句:应聘时,只有做到不矜不伐,大方得体,才能赢的很好的印象分值。

10从善如流
释义:从:听从;善:指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如流:像水从高处流下那么快。形容乐于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近义:从善若流、从谏如流
反义:刚愎自用、独断专行
造句:既然大家都想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我就从善如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38

帖子

34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10-5 23: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5课作业
冬生156  成语典故班第5课作业
答:一、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精)(忠)报国  2.破釜(沉)(舟) 3.(闻)鸡(起)舞   4.三顾(茅)(庐)
5.(卧)薪(尝)胆  6.指鹿(为)(马) 7. 文质(彬)(彬)  8.(彬)(彬)有礼
9.谦虚(谨)慎   10.谦恭(下)士   11.(礼)贤(下)士  12.(不)矜(不)伐
13.(坦)(诚)相待 14.(克)恭(克)顺15.屈(己)待(人)16.温(文)尔(雅)
17.以(礼)相(待)18.虚(怀)若(谷)19.虚(席)以(待)20.虚(左)以()
21.戒(骄)戒(躁)22.自知(之)明 23.洗(耳)恭(听)24.(相)(敬)如宾
25.以(诚)相待 26.推(心)置(腹) 27.与(人)为善  28.尊(贤)爱(物)
29.(举)案(眉)眉30、(父)慈(子)孝 31.开(宗)明(义)32.(明)正(典)刑
33.(文)(武)差事 34.知(书)明(礼)  35.弄(斧)班(门) 36.(振)聋(发)聩

二、请从本课课件中取出文明礼仪成语10条,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给出的例句。
1、彬彬有礼:
解释: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同义词:必恭必敬。
反义词:傲慢无礼。
例句:导游小姐彬彬有礼的服务态度,受到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
2、不矜不伐:
解释: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出自:《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同义词:不耻下问。
反义词:居功自傲。
例句:自觉笔势如群山起伏,连绵不断而一气呵成,说理极其酣畅,而文气不矜不伐,颇为动听。
3、谦虚谨慎:
解释: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出处:《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同义词:不骄不躁
反义词:狂妄自大
例句: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4、谦谦君子:
解释:《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指谦卑自守的雅士。也用以讽刺事事谦让、毫无原则的人。
出处:《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同义词:谦逊君子,
反义词:专横跋扈,
例句:有了这些谦谦君子,何愁这个文明社会不和谐。
5、门不停宾:
解释:宾:宾客。门外不停留客人。形容勤于待客。
出处:《晋书·王浑传》:“座无虚席,门不停宾。”
同义词:翦发待宾。
反义词:门可罗雀
例句:门不停宾,古所贵也。
6、屈尊敬贤:
解释: 放下架子。用尊敬的态度来对待有贤德的人。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况且屈尊敬贤,将来志书上少不得称赞一篇。”
同义词:屈尊纡贵
反义词:
例句: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看出刘备屈尊敬贤,敬贤礼士的谦逊风格。
7、泰而不骄:
解释: 态度舒泰而不骄傲。也指有地位、有权势后不骄傲。
出处: 《论语.子路》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意为态度安详舒泰却不骄傲。
同义词:不骄不躁。
反义词:自高自大。
例句:我们在取得成绩的时候,要泰而不骄,才能不断进步。
8、礼贤下士:
解释:礼贤:尊敬贤者。下士:降低自己的身份结交一般有才能的人。指帝王、大臣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敬重、结交有德有才的人。
出处:《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始终;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同义词:爱才若渴。
反义词:傲世轻才。
例句:他的职位很高,但能谦恭屈己,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9、虚怀若谷:
解释: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同义词:平易近人。
反义词:盛气凌人。
例句:每个人都应有~的态度,遇事不固执己见。
10、自知之明:
解释: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  
出处:《韩非子·喻老》:“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同义词:量力而行。
反义词:不自量力。
例句: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 

点评

作业回答详细正确,欣赏学习了  发表于 2020-10-6 0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10-6 00: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课作业
091-随心

一、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精)(忠)报国2.破釜(沉)(舟)3.(闻)鸡(起)舞4.三顾(茅)(庐)5.(卧)薪(藏)胆  6.指鹿(为)(马) 7. 文质(彬)(彬)  8.(彬)(彬)有礼9.谦虚(谨)慎   10.谦恭(下)士   11.(敬)贤(礼)士  12.(不)矜(不)伐13.(坦)(诚)相待 14.(克)恭(克)顺15.屈()待()16.温(文)尔(雅)17.以(利)相(倾)18.虚(怀)若(谷)19.虚(位)以(待)20.虚(席)以(待)21.戒(骄)戒(躁)22.自知(肚)明 23.洗(耳)恭(听)24.(相)(敬)如宾25.以(实)相待 26.推(心)置(腹) 27.与(人)为善  28.尊(老)爱(幼)29.(举)案(齐)眉30、(母)慈(子)孝 31.开(宗)明(义)32.(明)正(典)刑33.(文)(武)差事 34.知(书)明(理)  35.弄(斧)班(门) 36.(振)聋(发)聩

二、请从本课课件中取出文明礼仪成语10条,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给出的例句。

1.不矜不伐
【解释】: 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出处】: 《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举例造句】: 自觉笔势如群山起伏,连绵不断而一气呵成,说理极其酣畅,而文气不矜不伐,颇为动听。
【近义词】: 虚怀若谷、不卑不亢
【反义词】: 妄自尊大、自高自大

2.门不停宾
【解释】: 宾:宾客。门外不停留客人。形容勤于待客。
【出处】: 《晋书·王浑传》:“座无虚席,门不停宾。”
【举例造句】: 门不停宾,古所贵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
【反义词】: 门可罗雀

3.扫径以待
【解释】: 径:小路;待:等待。洒扫庭院的小路,准备欢迎客人的到来。
【出处】:
【举例造句】: 章先生商务繁忙,我们就不打扰了,改日请一定光临舍下,梁某扫径以待

4.温恭自虚
【解释】: 温恭:温和谦恭;虚:虚心。温顺谦恭而不自满。形容诚恳受教的好态度。
【出处】: 《管子·弟子职》:“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

5.忠信乐易
【解释】: 忠信:忠厚老实;乐易:欢乐,平易。指为人忠厚老实,平易近人。
【出处】: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

6.虚己以听
【解释】: 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

7.执经叩问
【解释】: 执:拿着;经:经书;叩问:询问。手拿经书,向他人请教。形容虚心向他人学习。
【出处】: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8.忠信乐易
【解释】: 忠信:忠厚老实;乐易:欢乐,平易。指为人忠厚老实,平易近人。
【出处】: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

9.虚席以待
【解释】: 空着位置等待。
【近义词】: 虚位以待

10.举案齐眉
【解释】: 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处】: 《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近义词】: 心心相印、相敬如宾、夫唱妇随
【反义词】: 琴瑟不协


点评

作业认真,点赞  发表于 2020-10-6 17: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3

帖子

10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3
发表于 2020-10-6 17: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将离离 于 2020-10-6 17:29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5课作业:
85-将离

一、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精)(忠)报国  2.破釜(沉)(舟) 3.(闻)鸡(起)舞   4.三顾(茅)(庐)
5.(卧)薪(尝)胆  6.指鹿(为)(马) 7. 文质(彬)(彬)  8.(彬)(彬)有礼
9.谦虚(谨)慎   10.谦恭(下)士   11.(礼)贤(下)士  12.(不)矜(不)伐
13.(以)(礼)相待 14.(克)恭(克)顺1 5.屈(己)待(人)16.温(文)尔(雅)
17.以(诚)相(待)18.虚(怀)若(谷)19.虚(位)以(待)20.虚(席)以(待)
21.戒(骄)戒(躁)22.自知(之)明 23.洗(耳)恭(听)24.(相)(敬)如宾
25.以(礼)相待 26.推(心)置(腹) 27.与(人)为善  28.尊(老)爱(幼)
29.(举)案(齐)眉30、(母)慈(子)孝 31.开(宗)明(义)032.(明)正(典)刑
33.(例)(行)差事 34.知(书)明(理)  35.弄(斧)班(门) 36.(振)聋(发)聩

二、请从本课课件中取出文明礼仪成语10条,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给出的例句。
1.不求甚解:
释义:意思是说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同义:浅尝辄止、起马观花、囫囵吞枣
反义:鞭辟入里、精益求精、咬文嚼字
例句:我做作业,总是不求甚解,还说是没时间的缘故。
2.世外桃源
释义: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祸乱的美好地方。
同义:洞天福地
反义:人间地狱
例句:自从有了陶渊明,方知古代人也向往世外桃源,我也向往那种生活。
3.振聋发聩
释义: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同义:醍醐灌顶
反义:如堕烟海
例句:有时写的作业,感觉有振聋发聩之意,却事与愿违。
4.言听计从
释义: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同义:深信不疑
反义:疑神疑鬼
例句:我对医生言听计从,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不是那样。
5.程门立雪
释义: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处:《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同义:尊师重教
反义:班门弄斧
例句:现在做事,有时也应有程门立雪的精神,一般情况做不到那样。
6.开宗明义
释义: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思。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出处:《孝经·开宗明义》:“开宗明义章第一。”宋·邢昺题解:“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章也。”
同义:开门见山
反义:旁敲侧击
例句:写文开宗明义有好处,让人一目了然。
7.轻财好施
释义:指不吝惜钱财,喜好施舍。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据传》:“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
同义:仗义疏财
反义:爱财如命
例句:有些事业有成者,并非轻财好施,相反,他们却很吝啬。
8.旁征博引
释义: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红芸别墅》:“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侧。”
同义:引经据典
反义:理屈词穷
例句:论文的论据假如旁征博引,就有说服力。
9.济河焚舟
释义:济:渡;焚:烧。渡过了河,把船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出处:《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楚舟。”
同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反义:瞻前顾后
例句:听说过济河焚舟一词,自己没经历过那种事。
10.不矜不伐
释义:矜、伐:自夸自大。不自以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出处:《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同义:不卑不亢
反义:居功自傲
例句:虽然我学了不少知识,为什么还是不矜不伐的样子,因为不想那样。再说,也没真的都记住。





点评

作业认真,向你学习  发表于 2020-10-10 22:54
作业完成的很好,为你点赞!  发表于 2020-10-7 01: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15:25 , Processed in 0.1207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