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快乐蝴蝶 于 2020-10-18 15:36 编辑
成语典故班 快乐蝴蝶 第六课作业
一、必做题
1、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触(类)旁(通)、进(德)修(业)、闭(关)锁(国)、错(综)复(杂)、
革(乱)反正、革(面)洗(心)、诲(淫)诲(盗)、诲(盗)诲(淫)、
(蹇)往(连)来、(改)往(修)来、数(往)知(来)、书(不)尽言、显微(禅)幽、 仰(观)俯(查)、(一)朝(一)夕、云(淡)风(轻)、应(天)顺(民)、
宗庙(社)稷、总(而)言之、庸(言)庸(行)、金(兰)契友、
辉光日(新)、承(天)之祐、与(时)消息、飞(龙)在天、
退藏(于)密、知(己)知(彼)、声(求)气应、泰来(否)往、
(何)思何虑、经(伦)天下、眈(耽)逐(逐)、动静有(法)、
钩深(至)远、鸿(渐)之仪、(及)宾有鱼、密云(不)雨、
修(辞)立诚、一(致)百虑、精义(入)神、神(而)明之、
(朝)乾夕惕、玄(黄)翻覆、龙战(于)野、振民(育)德。
2、《周易》中的成语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有“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还有“信及豚鱼”的诚信精神、以及“卑以自牧”的谦虚精神,请把形容这五种精神的成语各写2条,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例句。 答:A 形容“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的成语 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 【解释】:意思是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尚书·君陈》,《后汉书·鲁丕传》,《三国志·蜀书·向朗传》。 【近义词】:勤勤恳恳、废寝忘食、如饥似渴、乐此不疲、好学不倦、夜以继日、水滴石穿、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勤学不辍、孳孳不息、宵衣旰食、手不释卷[1] 、绳锯木断
【反义词】:游手好闲、无心进取、无所事事
【举例造句】:他孜孜不倦学习到深夜。 ②持之以恒,chí zhī yǐ héng 【解释】: 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意思是长久坚持下去。出自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 【出处】: 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举例造句】: 学习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就能取得好成绩。 【近义词】: 锲而不舍、孜孜不倦 【反义词】: 一暴十寒、半途而废 B、形容“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的成语 ①殊途同归,shū tú tóng guī 【解释】: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出处】:《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举例造句】:一道题,往往有几种解法,但殊途同归,答案只能有一个。 【近义词】:不约而同、不谋而合、异曲同工 【反义词】: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②厚德载物,hòu dé zài wù 【解释】: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举例造句】:乾坤以有亲可久,君子以厚德载物。 ★晋·潘岳《西征赋》 C、形容“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的成语
①风雨同舟,fēng yǔ tóng zhōu, 【解释】:意思是指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出自《孙子·九地》 【近义】 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群策群力、休戚相关
【反义】:同床异梦、尔虞我诈、分崩离析、过河拆桥
【举例造句】:风雨同舟,共渡难关。
②群策群力,qún cè qún lì 【解释】:意思是大家共同想办法,一起出力。形容遇到问题时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出力想办法。 【出处】:出自汉·扬雄《法言·重黎》。
【近义】: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万众一心、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反义】:独断独行、离心离德、一意孤行 D、形容诚信精神的成语
①童叟无欺,tóng sǒu wú qī 【解释】:意思是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他这是招徕生意之一道呢。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同义】:童叟不欺、公平买卖。 【例句】做生意要童叟无欺。 ②信及豚鱼,xìn jí tún yú 【解释】: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出处】:《周易·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E、形容“卑以自牧”的谦虚精神的成语 ①虚怀若谷xuhuairuogu 【解释】: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举例造句】:每个人都应有虚怀若谷的态度,遇事不固执己见。 【近义词】:谦虚谨慎、大智若愚 【反义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②不露圭角 , bù lù guī jiǎo 【解释】: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出处】: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遇人浑浑,不见圭角。” 【举例造句】:如彦高《人月圆》,半是古人句,其思致含蓄甚远,不露圭角,不犹胜于宇文自作者哉? 元·刘祁《归潜志》 【近义词】:不露锋芒 【反义词】:锋芒毕露 二、选做题 1.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自强不息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请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主题创作一首作品,诗词曲赋体裁不限。 2.中华民族一向对团结统一有着深刻的认识,自古就有“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篇》)请以“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为主题创作一首作品,诗词曲赋体裁不限。 喝火令·庚子年遇疫患防控感吟 作者:快乐蝴蝶 闭户无人出,窥窗有鸟鸣。白衣天使赴江城。施药救人无畏,危难见真情。 病理深研著,根源浅鉴成。战魔神速渐消停。兀自门开,兀自路中行。兀自百花齐放,不忘寄芬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