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庶陋斋主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庶陋斋主作业汇总

[复制链接]

81

主题

3574

帖子

4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8-2 22: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0课作业:
庶陋斋主
一、填空题
1.词语在(汉语)中多由四个字组成,是实用的(固定词组)。“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常用的形式。
2.四字格词语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它一般由分成前后两部分的(四个语素)构成。从(语法)关系看,词语中前后两个部分可以是主谓、动宾、偏正或者并列关系。从结构上看,四字格成语是由(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组成。
3.(四个)字音节鲜明清晰,许多成语念起来抑扬顿挫,起落跌宕,十分和谐,具有(语音上)的美感,使用他们能够增强(音律)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语还有(比喻)、(夸张)对照、讽刺、引语等修辞作用,尤其是作为(引语),不但使自己的论证具有(说服力),文章有(战斗性),而且使语言生动活泼。
二、辨别成语
请大家根据本课中的成语,找出你喜欢的10条成语,解释并注明出处,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此题请独立完成!可百度。
按以下格式完成答题:
1.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出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源诗》的序)
【近义词】:洞天福地
【反义词】:人间地狱
【歇后语】:陶渊明的理想
【灯谜】:空中仙阁
【用法】: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结构】:偏正式
1)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近义词】: 见微知著、落叶知秋
2)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出处】: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近义词】: 一字师
【灯谜】: 三军摆成长蛇阵
【用法】: 作宾语;指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3)入木三分: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出处】: 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近义词】: 力透纸背、铁画银钩
【反义词】: 略见一斑
【歇后语】: 锤子敲钉子;啄木鸟治树
【灯谜】: 八十八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指深刻
4)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近义词】: 余音绕梁、娓娓动听
【反义词】: 不堪入耳、鬼哭狼嚎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声音或音乐
5)三头六臂: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三:“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扑帝钟。”
【近义词】: 神通广大、三首六臂
【反义词】: 黔驴技穷、一无所长
【歇后语】: 庙里的妖怪
【灯谜】: 众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神通广大
6)五彩缤纷: 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铺设得五彩缤纷,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
【近义词】: 五颜六色、万紫千红
【反义词】: 一成不变
【灯谜】: 焰火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颜色繁多
7)五脏六腑: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出处】: 《吕氏春秋·达郁》:“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
【近义词】: 骨子里面、五藏六府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内心
8)九霄云外:九霄:高空。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一事惬当,一句清巧,神厉九霄,志凌千载。”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近义词】: 烟消云散、无影无踪
【灯谜】: 卫星运行
【用法】: 作主语、宾语、补语;用于表消失意义动词后
9)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近义词】: 沧海一粟、一丝一毫
【反义词】: 不计其数、举不胜举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微不足道
10)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出处】: 明·阮大铖《燕子笺·购幸》:“此是十拿九稳,必中的计较。”
【近义词】: 万无一失、稳操胜券、稳拿把纂
【反义词】: 漏洞百出、破绽百出
【歇后语】: 罐里逮王八;一双手捧酒壶
【灯谜】: 瓮中捉鳖;一指痉挛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指很有把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3574

帖子

4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8-9 21: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1课作业:
庶陋斋主   
一、根据成语多种多样,下列成语的含义基本相同,请给出解释及出处
第一组
【变化不穷】、【变幻无穷】、【变炫无穷】
变化不穷
解释:指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出处:清·赵起杲《青本刻<聊斋志异>例言》:“编中所述鬼狐最夥,层见叠出,变化不穷。”
变幻无穷
解释: 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处: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但是‘作家’之变幻无穷,一面固觉得是文坛之不幸,一面也使真相更分明。”
变炫无穷
解释: 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处:《宋书·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
第二组
【千形万态】、【千姿百态】、【千姿万态】
千形万态
解释:形:形状。多种多样的形状。
出处:梁启超《慧观》:“各自占一世界,而各自谓世界之大,已尽于是,此外千形万态,非所见也。”
千姿百态
解释: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处: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千姿万态
解释: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同“千姿百态”。
出处: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第三组
【人多口杂】、【人多嘴杂】、【人微言轻】
人多口杂
解释: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出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耑能造言诽谤主人。”
人多嘴杂
解释: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闺臣恐人多嘴杂,说话不便,即同良箴、红蕖、紫绡另在一房居住。”
人微言轻
解释: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处: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人微言轻,理当自尔。”
二、成语具有丰富多样性,请把描写“春夏秋冬”的成语各写三个,解释并回答出处。
春暖花开
解释: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春光明媚
解释: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出处: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
春色满园
解释: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郭公夏五
解释:《春秋》一书中,“郭公”下未记事,“夏五”后缺“月”字。比喻文字脱漏。
出处:《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
商彝夏鼎
解释:夏商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出处:清·沈起凤《谐铎·吕仙宝筏》:“君文气息逼似《两京》,次者亦韩潮苏海,若以此猎取功名,譬犹执商彝夏鼎鬻诸五都之肆,非弗宝贵,而无如识者希也。”
子夏悬鹑
解释:鹑: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衣服破烂打结,披在身上像挂着的鹑鸟尾一样。形容人衣衫褴褛,生活困顿却清高自持,安贫乐道。
出处:《荀子·大略》:“子夏家贫,衣若悬鹑。”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春华秋实
解释: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华:花。
出处:《三国志·魏志·邢颙传》:“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冰壶秋月
解释: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出处: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宋史·李侗传》:“愿中如冰壶秋月,莹彻无瑕,非吾曹所及。”
夏裘冬葛
解释:即“冬日之葛”、“夏日之裘”——夏天的裘衣,冬天用葛布制成的单衣。后用来比喻世事的不断反复变化,并且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出处:宋·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
肥冬瘦年
解释: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
出处: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解释: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出处:《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仇非上旦也。苦身劳心,夜以继日。……冬常抱冰,夏还握火。”
三、创作题
请从你喜欢的成语中找出其中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五古 孝女全红婵(根据成语温夏清作)
红蝉跳水美,奥运收金牌。
得牌治母病,孝女诚模楷。
成语:冬温夏清
解释: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出处:北魏《张猛龙碑》:“冬温夏清,晓夕承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3574

帖子

4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8-16 22: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2课作业:庶陋斋主
一、填空题
1、词组从结构上大致可以分为(固定词组)和(自由词组)两大类。
2、固定词组是指结构比较固定的(惯用词组)。在结构上具有固定性,构成固定词组的词及其一般都不能变动。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组成固定词组的各词往往不能再作字面上的(个别解释)。
3.根据词组包含词语的多少可以把它分为(简单短语)和(复杂词语)两大类。简单词组的内部只有(两个)词,一种语法结构关系;复杂词组的内部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其内部的语法结构关系相对复杂些。
4、从结构和功能这两个角度对词组进行分类,因此就有词组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
5、汉语词组的基本结构类型有:(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形容词词组)、(副词词组)、(介词词组)这五种结构。
6、关于成语内部的结构,大体可分为(单一结构)和(复合结构)。
7、成语一般都是由四个字组成.有各种各样的结构类型,有(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动(形)补结构)、(主谓结构。)。
二、简答题并举一例说明。
1、什么是单一结构?
答:单一结构的成语内部的语素凝固成一体,共同表达一个固定的意思,不能分作两部分来分析其结构,这种单一结构的成语为数不多。如:七上八下。
2、什么是复合结构?
答:复合结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的结构,而其中的结构关系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单句省略型,一种是复句紧缩型。如:水落石出、无人问津。
三、成语结构有联合式、主谓式、复句式、紧缩式、偏正式、动宾式、连动式、复杂式、补充式,百度搜索带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动(形)补结构、主谓结构的成语各二个,并回答注释及出处。
格式:
1、并列结构:
①旰食宵衣(解释:天色很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于政事。出处: 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策文》:“勤民听政,旰食宵衣。”)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②青山绿水(解释: 泛称美好山河。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2、偏正结构:
①不速之客(解释: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出处:周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②瓢泼大雨(解释:像用瓢泼水那样的大雨。形容雨下得非常大的样子。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西北悬天起了乌黑的云朵,不大一会,瓢泼大雨到来了,夹着炸雷和闪电,因为三天两头地下雨,道上黑泥总是不干的,出门的人们都是光着脚丫子,顺着道沿走。”)
3、动宾结构:
①了如指掌(解释: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出处:《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孔子谓或人言知禘礼之说者,于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②爱不释手(解释:释:放下。喜爱得舍不得放手。出处: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
4、动补结构:
①所向披靡(解释: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②坚不可摧(解释:坚:坚固;摧:摧毁。非常坚固,摧毁不了。出处:清·叶燮《原诗·内篇上》:“惟力大而才能坚,故至坚而不可摧也。”)
5、主谓结构:
①水到渠成(解释: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出处:宋·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②旗开得胜(解释:令旗一挥,战马一到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开始就取得成功。出处:叶赫也出兵二万名,会合前进,只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慈禧太后演义》第一回)
三、写作题
请从你本课的作业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五古 功夫生神奇
愚公志气大,王屋太行移。
只要功夫到,平地生神奇。
成语:愚公移山
注释: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3574

帖子

4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8-24 05: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43课作业
庶陋斋主
一、通过本课的学习,请在仔细体会古诗词中成语的运用时,并找出十条含有成语的诗句,并注明作者,注释,出处。
1)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成语:春风得意
作者:孟郊
【解释】: 得意:扬扬自得的样子。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出处】: 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走马观花
作者:孟郊
【解释】: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出处】: 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一字千金
作者:王维
上张令公
珥笔趋丹陛,垂珰上玉除。步檐青琐闼,方幰画轮车。
市阅千金字,朝闻五色书。致君光帝典,荐士满公车。
伏奏回金驾,横经重石渠。从兹罢角牴,且复幸储胥。
天统知尧后,王章笑鲁初。匈奴遥俯伏,汉相俨簪裾。
贾生非不遇,汲黯自堪疏。学易思求我,言诗或起予。
当从大夫后,何惜隶人馀。

【解释】: 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出处】:王维《上张令公》诗:市阅千金字,朝闻五色书。
4)一饭千金
作者:李白
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解释】: 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5)班荆道故
作者:李德裕《夏晚有怀平泉林居》诗:眷阙悲子牟,班荆感椒举。
【解释】: 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
6)吴下阿蒙
作者:陈毅《兴国旅涉》诗:星程旅夜倍凄清,破纸窗前透月明。战斗艰难还剩我,阿蒙愧负故人情。
【解释】: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7)合浦珠还
作者:苏轼《题冯通直明月湖诗后》诗:闻道牂江空抱珥,年来合浦自还珠。
【解释】: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出处】: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8)及瓜而代
作者:贺铸《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行将及瓜代,暂喜摆羁束。
【解释】: 及:到。到明年瓜熟时派人接替。指任职期满由他人继任。
【出处】: 《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
9)一鸣惊人
作者:苏轼《次韵秦观秀才见赠》诗: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鸣惊倒人。
【解释】: 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处】: 《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0)二竖为虐
作者:陆游《病中作》诗:不忧竖子居肓上,已见真人出面门。
【解释】: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缠身。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二、写作题
请从本课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七绝 碳中和目标赞
行颁新政惠黎庶,降碳中和境若琳。
欣看神州生巨变,青山绿水实真金。

成语:山光水色
【解释】: 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出处】: 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沈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3574

帖子

4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9-1 23: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44课作业
庶陋斋主
一、成语可否入诗,请仔细体会诗词中成语运用的同时,并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找出十条含有成语的诗句,并注明作者,注释,出处。
1)冯唐易老
杜甫《青岑嘉州》诗:谢朓每篇堪讽诵,冯唐已老听吹嘘。
【解释】: 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
【出处】: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2)百步穿杨
李涉《看射柳枝》诗:万人齐看翻金勒,百步穿杨逐箭空。
【解释】: 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出处】: 《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3)布帆无恙
李白《秋下荆门》诗:霜杪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解释】: 比喻旅途平安。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
4)丙吉问牛
邵谒《论政》诗:仙哉三握发,为有天下忧。孙弘不开阁,丙吉宁问牛。
【解释】: 看到牛的异常想起天气变化,赞扬官员关心百姓疾苦。
【出处】:《汉书·丙吉传》
5)龙阳泣鱼
李贺《钓鱼诗》:詹子情无限,龙阳恨有余。为看烟浦上,楚女泪沾裾。
【解释】: 后以之为失宠之典。
【出处】: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
6)东山再起
李白《送梁四归东平》诗: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
【解释】: 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出处】: 《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7)东施效颦
杨亿《无题三首》之三:北渚自应流怨泪,东邻谁敢效颦眉。
【解释】: 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出处】: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8) 东阁待贤
骆宾王《帝京篇》诗:汲黯薪逾积,孙弘阁未开。
【解释】: 特地开东门接待贤人。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
9)东窗事发
柳亚子《经颐浦先生挽诗》:辨奸每詈东窗妇,得婿宁辞左袒名。
【解释】: 比喻阴谋已败露。
【出处】: 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佞倖盘荒》:“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10)北窗高卧
陆游《雨后》诗:悠然北窗兴,真欲做羲皇。
【解释】: 比喻悠闲自得。
【出处】: 晋·陶渊明《与子俨等书》:“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宋·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有别、归来意。”
二、写作题
   通过咱们这44课成语的学习,请从中找出一条你喜欢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成语:处心积虑
【解释】: 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形容蓄谋已久。
【出处】:《谷梁传·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根据上述成语“处心积虑”作五绝一首如下:
五绝 斥美贼得克里克堡诡计
美贼蓄谋久,灾生得堡端。
溯源心险恶,难撼九州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3574

帖子

4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9-8 22: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5课作业
庶陋斋主
一、简答明清小说的特点。
明代小说
明代文人创作的小说主要有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两大类。
1.明代的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又可概分为五类﹐即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英雄传奇小说和公案小说等。
①历史演义小说:它是由宋元说话艺术中的讲史一类发展而来的。历史演义以一朝一代的历史事实作基础,吸取野史杂说和民间传说的内容,敷演扩大而成。“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是其特点。
②英雄传奇小说:它也是在宋元讲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历史演义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拘泥于一朝一代的历史事件的演变,而是以描写理想化的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主,虚构的成分较多。
③神魔小说:这类小说受到宗教不同程度的影响,内容涉及鬼神魔怪,充满奇异的幻想。
④世情小说:它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以《金瓶梅》为代表。《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它开始摆脱了历史故事、历史传说对小说创作的束缚,转向现实题材,开始对日常生活作细致的描写,这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瓶梅》之后,世情小说表现出两种倾向:一种是在世情描绘中宣扬因果报应思想,如成书于明末西周生所著的《醒世姻缘传》等。另一种则演化为才子佳人小说,如成书于明末清初的《玉娇梨》、《好逑传》等。
⑤公案小说:明后期描写冤狱诉讼的公案小说兴起,是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的反映。这类小说在歌颂清官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公案小说一般都追求故事情节的离奇曲折而忽视人物性格的着力刻画,艺术上显得粗糙。
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题材多取自稗史或传说﹐有宋元旧作﹐也有明人拟作﹐反映出当时市民阶层的思想﹑生活和情趣﹐对后世的白话小说及戏曲都有很大影响。
此外﹐明人创作的拟话本小说中﹐爱情婚姻题材占重要地位﹐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和政治的黑暗也是重要主题﹐但美化统治阶级﹐宣扬封建礼教和鬼神迷信等充满糟粕的作品也占相当数量。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更直接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其中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占很大的分量,这类作品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进步的爱情婚姻观念,批判了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性,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斗争。 部分作品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黑暗政治和科举考场的腐败,写出了人民的苦难。
清代小说基本是文人的创作﹐虽有历史﹑传说等素材的借鉴﹐但作品多取材于现实生活﹐较充分地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意愿﹐在结构﹑叙述和描写人物各方面也多臻於成熟的境界。
文言小说自唐传奇以后虽历代续有新作﹐如《夷坚志》﹑《剪灯新话》等﹐但多叙事简单﹐文采不足﹐至《聊斋志异》则如异峰突起。作者蒲松龄用文言如白话﹐颇有传神之笔﹐小说主人公多为狐鬼﹐但形像可爱﹐富于人间情趣。它代表了文言小说的最高成绩。
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到了明清时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


二、通过本课的学习,请从中找出一条你喜欢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孽海花》中的成语之一:不得人心
【解释】: 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
【出处】: 《旧唐书·哥舒翰传》:“先是,翰数奏禄山虽窃河朔,而不得人心,请持重以弊之,彼自离心,因而翦灭之,可不伤兵擒兹寇矣。”
【举例造句】: 只恨那婆子不得人心,劈手夺了他宝贝去。 清·曾朴《孽海花》第七回
五绝 拜登
拜登当总统,天下满锅腥。
何日清明至,寰球方大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3574

帖子

4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9-14 10: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6课作业
庶陋斋主
简答“三言”、“二拍”是指什么?三言二拍的主要内容。
答:
1)“三言”、“二拍”是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包括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二拍”包括凌濛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2)三言二拍的主要内容。
“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流传颇广的短篇小说集。
“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三言每集四十篇,共120篇。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


“二拍”是指凌濛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作者凌濛初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二拍
每集40卷,共80卷。作者根据野史笔记、闻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题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3574

帖子

4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9-20 21: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7课作业
庶陋斋主
一、填空题:
1.杨家将演义一般指(一般指北宋志传)。
2.《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等,是明代(许仲琳(有争议))创作的长篇小说,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 《封神演义》全书(一百回)回,写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
3.《隋唐演义》是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创作的一部具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共二十卷,一百回。全书整体结构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以(隋炀帝)、(朱贵儿)、(唐明皇)、(杨玉环)的“两世姻缘”为大框架,讲述自(隋文帝)起兵伐陈开始,到(唐明皇)还都去世为止一百七十多年的传奇历史。
4.《小五义》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之一,全称(《忠烈小五义传》)又称(《续忠烈侠义传》)。“小五义”指的五鼠后人,(窜天鼠)卢方之子粉面子都卢珍、(掣地鼠)韩彰义子霹雳鬼韩天锦、(钻山鼠)徐庆之子山西雁徐良、(锦毛鼠)白玉堂的侄儿玉面专诸白芸生和(“小侠”)艾虎五人。全书主题环绕在群侠于忠协助平定(藩王作乱)、于义惩治为恶盗匪两大主题,全书贯彻(忠义)思想,歌颂(行侠仗义)精神。
二、简答《三侠五义》的核心思想。
答:
《三侠五义》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就是弘扬人间正气,把侠客义士的除暴安良行为与保护清官、协助清官断案完美的结合起来,表现了宣扬忠义、维护社会秩序、为国为民的思想。侠就是英雄,义就是义士。侠义是贯穿《三侠五义》全书的主线。
书中的侠客们协助清官与邪恶势力对立,仗义除暴、为民申冤,这些都反映了基层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愿望,明确表达了人们对清明政治的要求和对是非善恶的态度,具有深刻的积极意义和认识价值。如小说中揭露和抨击了太师庞吉恃宠结党营私,诬陷忠良;庞昱荼毒百姓,抢掠民间妇女;苗秀父子鱼肉乡里,重利盘剥;葛登云、马刚肆虐逞凶,为害地方等。同时,对嫌贫爱富的柳洪、雪中送炭的刘洪义、为人出头伸冤的张别古、嫁祸于人的冯君衡等,褒贬态度极其鲜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3574

帖子

4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2 20: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庶陋斋主 于 2021-11-19 08:14 编辑

典故班第48课作业
庶陋斋主
本课学习了《声律启蒙》上卷部分,《声律启蒙》里究竟藏了多少典故,请从中找出典故20条并加上注释。
《声律启蒙》中光有注释的典故就有四百多个。
1、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
《战国策》记载: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识,曰:“状貌不似吾夫,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又吞炭为哑,变其音。 
《史记刺客列传》 : “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此典故即:忍辱含垢,矢志 复仇之意。 《世说新语》中,诸葛靓曾对有父仇的司马炎说:“臣不能吞炭漆身 ,今日复睹圣颜。”明人张煌《羁恨二首》之二中也曾有“暂将吞炭恨 ,并作茹荼怜”之句。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记载:三家分智氏之田。赵襄子漆智伯之头,以为饮器。智伯之臣豫让欲为之报仇,乃诈为刑人,挟匕首,入襄子宫中涂厕。襄子如厕心动,索之,获豫让。左右欲杀之,襄子曰:“智伯死无后,而此人欲为报仇,真义士也!吾谨避之耳。 ”乃舍之。豫让又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为之泣曰: “以子之才,臣事赵孟, 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以报仇,不亦难乎?”豫让曰:“不可!既已委质为臣, 而又求杀之, 是二心也。凡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也。”襄子出,豫让伏于桥下。襄子至桥,马惊,索之,得豫让,遂杀之。
2、叶公龙
典出西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自称喜欢龙,房屋四处都雕刻彩绘上各种龙的图形,天龙听说后便现身于他家,叶公看见后吓得魂飞魄散。后代便以“叶公”代指表面爱好而并非真正喜欢的人。
3、曳裾王门
语出《汉书·列传第二十一》:大夫邹阳谏吴王书曰:“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曳裾指的是客寓豪门。“曳裾王门”指拖着长长的衣襟在王侯门下做食客。后也泛指依附于达官显贵之门,仰承鼻息。
4、青衣报赦
语出《晋书·载记第十三》青衣能报赦:传说晋时,苻坚起草赦免文告,一只苍蝇飞进内室,赶走又来,很快大赦的消息满城皆知。苻坚追査是谁走露了消息,众人皆说是一个青衣人在大街上奔走相告。原来是那只苍蝇化作青衣人传了喜讯。
5、黄耳传书
典出《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黄耳:犬名。晋时旲郡人陆机于洛阳豢犬名黄耳,能寄家书。
6、徐稚榻
典出《资治通鉴·汉纪四十六》。徐稚是豫章(江西省南昌市)人,时任豫章太守陈蕃性格严厉固执,从来不接待宾客,只有徐稚来的时才会设下一榻,徐稚走后立刻命人撤掉。“下榻”一词由此而来。
7、鲁班梯
典出自《墨子·公输〉。出自《墨子·公输〉。公输班,即鲁班,其曾成功制造攻城梯,为检验梯子效果,用此梯攻击宋国。没想到的是墨子守城,鲁墨二人斗法。鲁班使出浑身解数,最终无计可施,然墨子守城依然游刃有余。
8、掷地金声
事见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晋书·孙绰传》。孙绰:晋时太原都人,博学善属文,性直率。居会稽,游放山水十余年,作《遂都赋》以寄其意,又作《游天合山赋》,自称投掷在地上能发出金石的响声。
9、回文锦
典自《晋书》卷九十六《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窦涛远陟,妻子苏蕙思念不已,她把回环往返读之皆是宛丽绝妙的诗织在锦缎上,寄给窦涛,以表深情。
10、桃林牛
典出《书·武成》。武王姬发灭掉商朝后,就“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也就是表示以德服人,给那些还未归降的人看。
11、叔侄去官
第三句典出《汉书·传第四十一》。汉代舒广作太子太傅,他的侄儿舒受作太子少傅,广对侄子说:我听说人要是懂得满足就不会受辱,如果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困顿,“功成身退”是天道,如今咱俩身居高位,功成名就,如果还赖着不走,恐怕有祸,不如早点急流勇退。侄子深表赞同,于是双双辞官而去。
12、弟兄让国
语出《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是殷商时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王要立叔齐为君,他死后,叔齐要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同意,说这是父亲的意思,并且逃走了。叔齐不愿为君,也逃走了。后来二人双双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13、爱见人长
语出《孔子家语·致思》。有一天孔子要出门,天下大雨,但是他没有伞,他的门人说:商有啊,你可以问他借。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短于财,...吾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就是说,何人交往,要多看对方长处,少提及短处,才能相交的长久。
14、阮裕焚车
语出《晋书·列传第十九》。阮裕有一辆好车,别人但凡借用的无有不给,一次一个人母亲去世了,想借他的车来运母亲的遗体却又不敢开口,后来阮裕知道了,感叹说:“我有车别人却不敢借用,那还要车来干什么?”于是命人焚毁了。
15、太公钓
典出《史记 齐太公世家》。周朝姜尚姜子牙的典故,他学识渊博,有王佐之才,但是却每天在渭水垂钓,而且不用鱼饵,钩子离水面尚有一定距离,名曰“愿者上钩”。他其实是在等待有缘之人。终于有一天遇到了周武王姬发,姜认定他日此人必定君临天下,于是出山辅佐。
16、伯乐马
典源:《列子 说符》。伯乐,姓孙名阳。年老时把九方皋推荐给秦穆公去访求骏马。战国时秦国人孙阳,他以善于相马著称于世,号称“伯乐”。
17、浩然驴
《韵府群玉》:"孟浩然尝于灞水冒雪骑驴寻梅花,曰:'吾诗思在风雪中驴子背上。'"唐代诗人孟浩然,他有一个奇怪的嗜好,喜欢骑着驴子在风雪天行路,往往由此就诗兴大发。
18、颜巷陋
语出《论语·雍也》。“颜巷陋”说的是孔子门生颜回,孔子认为其虽生活困顿但乐观豁达,是为贤。“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9、出使振威冯奉世
冯奉世 : 字子明,西汉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人。后徙杜陵。武帝末,以良家子选为郎。昭帝时,任武安长。宣帝立,任卫侯,出使大宛。其时莎车贵族杀汉官员,破坏汉朝在西域的统治,他以节发诸国兵击破莎车,斩其王,返迁水衡都尉。元帝即位,为执金吾。永光二年(前42),又率兵击破羌人的反抗。升左将军,封关内侯。出使振威指的是汉代左将军、光禄勋冯奉世,当时正值西域羌人造反,攻陷城池,烧杀抢掠,冯逢世领兵征讨,大获全胜,斩下八千余个胡人头颅,缴获马、牛、羊数以万计。
20、不作海棠诗
诗圣杜甫,古人对父母名讳颇为重视,杜甫也不例外,因为他的母亲名字叫做“海棠”,因此他从来不做海棠诗,表示对母亲的敬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3574

帖子

4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3 06: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9课作业
庶陋斋主
本课学习了《声律启蒙》下卷部分,《声律启蒙》里究竟藏了多少典故,请从中找出典故20条并加上注释。
答:《声律启蒙》里藏了很多典故,光有注释的就有400多个。下面是我从中找到的20个典故。
01)瓮间吏部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便足了一生”刘孝标注引《晋中兴书》:“〔毕卓〕太兴末为吏部郎,尝饮酒废职。比舍郎酿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取饮之。主者谓是盗,执而缚之。知为吏部也,释之。卓遂引主人燕瓮侧,取醉而去。”后以“瓮间吏部”指嗜酒醉酒的人及其醉态。
02)世祖延马武
出自《后汉书·马武传》。世祖,指光武帝刘秀,因其为首推翻了王莽建立的新朝,建立东汉,恢复了刘姓的天下,故被称为中兴之主。马武字子张,骁勇善战,刘秀在一次宴会后,曾独自与马武一起登上丛台,延请马武为将军,率领其精锐部队渔阳上谷突骑。马武十分感激刘秀的知遇之恩,所以忠心不二,在战争中功勋卓著。刘秀称帝后,马武被封为捕虏将军扬虚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延:请。
03)桀王杀龙逄
出自《庄子·人间世》。桀王指夏朝的亡国之君夏桀,据说他十分残暴。龙逄(音páng)指夏朝的贤臣关龙逢(“逄”为“逢”的俗字,这里的“逢”也应该读作páng)。夏桀荒淫,关龙逢屡次直言进谏,后被囚杀。
04)苏武牧羊
出自《汉书·苏武传》。苏武为西汉武帝时人,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匈奴,曾卧冰吞雪,数日不死,后在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边上牧羊,历经艰辛,十九年后才回到西汉首都长安。
05)庄周活鲋
出自《庄子·外物篇》中的一个寓言。庄子(名周)在路上遇到一条鲋鱼被困在有少量水的车辙中,已经快要于死了。鲋鱼向庄子求救,庄子说:我将要到吴越(今江浙一带)去,到了以后,我一定修堤坝堵住西江,让西江水倒涨过来救你。
06)驿骑(qí):(1).驿马。《汉书·高帝纪下》“横惧,乘传诣雒阳”唐颜师古注:“传者,若今之驿站。古者以车,谓之传车,其后又单置马,谓之驿骑。”宋苏辙《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之十:“边候失晨夜,驿骑驰中涂。”明何景明《鲥鱼》诗:“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清吴兆骞《出关》诗:“边楼回首削嶙峋,篳篥喧喧驿骑尘。”(2).乘马送信、传递公文的人。
《汉书·丙吉传》:“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囊,边郡发犇命书驰来至。驭吏随驿骑至公车刺取。”唐刘禹锡《平齐行》之一:“驿骑函首过黄河,城中无贼天气和。”元耶律楚材《寄平阳净名润老》诗:“驿骑新从平水廻,知公无恙笑颜开。”清俞樾《茶香室丛钞·飞鸟使》:“蕃中飞鸟使,中国之驿骑也。”
07)竹槛(kǎn):竹栏杆。宋周邦彦《拜星月慢·秋思》词:“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
08)松轩:植有松树的住所。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屋。南朝齐萧子良《游后园》诗:“萝逕转连绵,松轩方杳蔼。”唐温庭筠《题陈处士幽居》诗:“松轩尘外客,高枕自萧疎。”
09)莺簧:黄莺的鸣声。以其声如笙簧奏乐,因称。唐温庭筠《舞衣曲》:“蝉衫麟带压愁香,偷得莺簧锁金缕。”宋欧阳修《奉酬长文舍人出城见示之句》诗:“清浮酒蚁醅初拨,暖入莺簧舌渐调。”清陈维崧《琐窗寒·初春和云臣韵》词:“莺簧生澁,不似旧时淹润。”
10)明蟾:古代神话称月中有蟾蜍,后因以“明蟾”为月亮的代称。唐舒元舆《坊州按狱苏氏庄记室二贤自鄜州走马相访》诗:“阳乌忽西倾,明蟾挂高枝。”明刘基《次韵和十六夜月再次韵》:“永夜凉风吹碧落,深秋白露洗明蟾。”
11)虎穴:老虎洞,喻危险之地。班超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2)龙渊:(1).深渊。古人以为深渊中藏有蛟龙,故称。《尸子》卷下:“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汉扬雄《甘泉赋》:“漂龙渊而迟九垠兮,窥地底而上回。”唐刘禹锡《伤我马词》:“金臺已平骨空朽,投之龙渊从尔友。”清曹寅《东城泛舟至斋僧馆》诗:“清吟彻龙渊,狂笑脱狗砦。”
(2).古剑名,也称“龙泉”。《战国策·韩策一》:“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鵠鴈,当敌即斩坚。”晋刘琨《扶风歌》:“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
13)击石磬:孔子曾在卫国击石磬。磬:古代乐器。用石或玉雕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
14)观韦编:孔子喜欢读《易》,时常翻阅以至韦编三绝。韦︰熟皮所制。
15)鼠目:喻好贪而见小之人。《唐书.李揆传》:苗晋卿数荐元载,李揆曰:“元载獐头鼠目子,乃求官邪!”。元好问诗:“虎头食肉无不可,鼠目求官空自忙”。常用的成语也有鼠目寸光。
16)鸢(yuān)肩:喻人之肩上耸似鸢肩也。《唐书》:岑文本谓马周曰:“火色鸢肩必速贵”。《后汉书.梁翼传》:“翼为人鸢肩豺目”。这个比喻极其形象。
17)尧天:《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谓尧能法天而行教化。后因以“尧天”称颂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唐杜审言《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明王錂《春芜记·宸游》:“主公统绍千春,名高三郢,山河鼎盛,寰宇恩敷,正宜招寻胜地,共乐尧天。”清方文《送缪湘芷水部北上》诗:“尧天有宿归郎署,虞部无钱付酒家。”郭沫若《归国杂吟》:“托身期泰岱,翘首望尧天。”
18)秦川:古地区名。泛指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南朝陈徐陵《关山月》诗之一:“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芳草茸茸去路遥,八百里地秦川春色早,花木秀芳郊。”现在不少文章里常用“八百里秦川”来描写陕西。
19)雪赋:《雪赋》是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所作的一篇赋。开篇写下雪之前寒云四起,气氛冷肃的场景。中间写雪景的一节。最后以几支咏雪之歌作为结束,引发出人生无常之感。全篇文采飞扬,用典繁雅,创造出一个晶莹剔透的世界。在艺术方面,全篇气势磅礴,语言清丽,境界开阔,充分展示了骈赋华丽铺排的艺术技巧。
20)风谣:古代指民谣或风俗歌谣。 李密,字玄邃,本辽东襄平人。魏司徒弼曾孙,后周赐弼姓徒何氏。李密侍观省风谣。这句话是说李密由于阅历之因素,体察民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12:56 , Processed in 0.0769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