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7-9 15: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坚强泡沫 于 2018-7-9 15:30 编辑
苏@仙
第三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尽可能不要复制讲义)
1、什么叫马蹄律?隔句句脚遵循: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规律,叫马蹄律!
2、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各举一例。
隔句有六种:轻、重、疏、密、杂、平。
特点:共四句,两分句组成,上下两句隔一句对仗,隔句对,又叫扇面对。即13句对仗,24句对仗。四句脚符合马蹄律: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隔句也是骈句,分句对联,上下两联需分号(;)隔开。
1.轻隔:前四字,后六字。
例:
谢氏林亭,尽在回眸之内;
梁王池馆,无非跬步之中
句尾:平仄仄平
2.重隔:前六字,后四字。与轻隔颠倒。
例:
天边之雁应迷,微交月影;
松际之烟已失,稍助山明。
句尾:平仄仄平
3.疏隔:前三字,后五至八字。
望曲来,绿蛇之宛转;
观斜往,紫燕之轻盈。
句尾:平仄仄平
4.密隔:前五字至八字,后六字至九字。
征老君之语,谦柔胜于刚强;
验夫子之文,积善由乎驯致。
句尾:仄平平仄
5.平隔:四个分句字数相等。前后或四或五字至七字,这是遵循古人在赋文中平隔用法的频率而定的。
金杯共色,对酒当歌;
玉兔增鲜,临花照水。
句尾:仄平平仄
6.杂隔:前四字,后五、七、八字不限;或后四字,前五、七、八字不限。
例:
无昧不察,逢昏则显咎;
无贤不感,遇圣乃呈慈。
句尾:平仄仄平
3、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漫句,即散句,骈句之外未对偶的句子。一般放在每段的首句和尾句。
古偶句不合骈句的要求,因而把它划为散句。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 ,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漫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加提引词)。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加提引词)。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加提引词)。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加提引词)。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加提引词)。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加提引词)。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加提引词)。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加提引词)。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温馨提示:
1、顺序:壮、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