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曲七第一讲作业:曲779-小溪水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①什么是曲?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它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
②元曲的分类: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 。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
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这一时期创作题材都集中在爱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迹,以显示剧作者们的独特追求,如在表现爱情时,他们更注重“情”本身,因为渴望寻找一个避世的地方,他们在文人事迹剧中歌咏自己不遇的苦闷,怀乡的愁绪,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当时的主要体裁,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虽然元杂剧在舞台上仍占有重要位置,主题以对封建道德的宣扬、离奇情节为主,但是作品数量大减、内容风格因循,成了衰落主因,杂剧创作中心南移,重要剧作家多活动于今天浙江省和江苏省长江以南的地区,加强了与南戏交流的机会,提供了戏曲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尤其是南戏、昆剧及粤剧,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你喜欢的曲牌、你喜欢的5首曲作品。(可以百度搜索)
我喜欢的曲人:关汉卿,张养浩,张可久,马致远,白朴,周德清等
我喜欢的曲牌:蟾宫曲,山坡羊,天净沙,殿前欢,寄生草,四块玉等等
我喜欢的5首曲作品:
1).天净沙 秋思 元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朝: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殿前欢·离思 元朝:张可久
月笼沙,十年心事付琵琶。相思懒看帏画,人在天涯。春残豆蔻花,情寄鸳鸯帕,香冷荼蘼架。旧游台榭,晓梦窗纱。 4).寄生草·饮元朝:白朴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5).四块玉·别情 元朝·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4、试作一首〔越调·天净沙〕秋,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注意:1)前三句要形成鼎足对,2)韵字的运用。3)越调适合制作陶写冷笑,哀怨的作品。
[越调·天净沙] 秋 西风苇露林霜,雁群园圃羚羊,菊月丹枫鹿港,天高霄朗,妙思如水流长。
【越调?天净沙】
平平上去平平(韵),仄平平上平平(韵),仄去平平去上(韵),平平平去(韵),仄平 平仄平平(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