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1-12 15: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年级十七讲作业
1.你怎么评价萧宝寅在北魏的所作所为?
大通元年 527年 十月,萧宝寅之败于泾州也,或劝之归罪洛阳,或曰不若留关中立功自效。行台都令史河间冯景曰:“拥兵不还,此罪将大。”宝寅不从,自念出师累年,糜费不赀,一旦覆败,内不自安;魏朝亦疑之。 中尉郦道元,素名严猛。司州牧汝南王悦嬖人丘念,弄权纵恣,道元收念付狱。悦请之于胡太后,太后敕赦之,道元杀之,并以劾悦。 时宝寅反状已露,悦乃奏以道元为关右大使。宝寅闻之,谓为取己,甚惧,长安轻薄子弟复劝使举兵。宝寅以问河东柳楷,楷曰:“大王,齐明帝子,天下所属,今日之举,实允人望。且谣言‘鸾生十子九子,一子不关中乱。’乱者治也,大王当治关中,何所疑!”道元至阴盘驿,宝寅遣其将郭子恢攻杀之,收殡其尸,表言白贼所害。又上表自理,称为杨椿父子所谮。 宝寅行台郎中武功苏湛,卧病在家,宝寅令湛从母弟开府属天水姜俭说湛曰:“元略受萧衍旨,欲见剿除。道元之来,事不可测。吾不能坐受死亡,今须为身计,不复作魏臣矣。死生荣辱,与卿共之。”湛闻之,举声大哭。俭遽止之,曰:“何得便尔!”湛曰:“我百口今屠灭,云何不哭!”哭数十声,徐谓俭曰:“为我白齐王,王本以穷鸟投入,赖朝廷假王羽翼,荣宠至此。属国步多虞,不能竭忠报德,乃欲乘人间隙,信惑行路无识之语,欲以羸败之兵守关问鼎。今魏德虽衰,天命未改,且王之恩义未洽于民,但见其败,未见有成,苏湛不能以百口为王族灭。”宝寅复使谓曰:“我救死不得不尔,所以不先相白者,恐沮吾计耳。”湛曰:“凡谋大事,当得天下奇才与之从事,今但与长安博徒谋之,此有成理不?湛恐荆棘必生于斋阁,愿赐骸骨归乡里,庶得病死,下见先人。”宝寅素重湛,且知其不为己用,听还武功。 甲寅,宝寅自称齐帝,改元隆绪,赦其所部,署百官。都督长史毛遐,鸿宾之兄也,与鸿宾帅氐、羌起兵于马祗栅以拒宝寅;宝寅遣大将军卢祖迁击之,为遐所杀。宝寅方祀南郊,行即位礼未毕,闻败,色变,不暇整部伍,狼狈而归。以姜俭为尚书左丞,委以心腹。文安周惠达为宝寅使,在洛阳,有司欲收之,惠达逃归长安。宝寅以惠达为光禄勋。 丹阳王萧赞闻宝寅反,惧而出走,趣白鹿山,至河桥,为人所获,魏主知其不预谋,释而尉之。行台郎封伟伯等与关中豪杰谋举兵诛宝寅,事泄而死。
2.谈谈重新获得权利的胡太后
公元523年,刘腾病死,元乂孤掌难鸣,再加上他对胡太后防范日益松懈,最终在胡太后与孝明帝、以及丞相元雍的密谋之下被诛杀。
元乂、刘腾一去,胡太后重拾权力,再次临朝听政。
可是,经历过被囚禁的胡太后,心态彻底改变,开始荒淫无度。
太后宠臣郑俨经常与太后在宫中白日宣淫,权势遍布天下,与太后有染的李神轨、徐纥等人都管局要职,升官进爵。
没多久,太后淫乱宫廷的消息便传遍了朝野,令四方厌恶。
胡太后的侄儿胡僧敬见朝中人心涣散 ,各地叛乱四起,便哭着规劝道:“陛下为海内母亲的表率,哪能如此轻佻呢?”
胡太后闻言大怒,从此连自己的侄儿都开始疏远,更加宠信面首。
胡太后第二次临朝之时,孝明帝已经14岁,到了明辨是非的年龄。
本来胡太后常年临朝听政,不将权力归还给皇帝,就使得孝明帝对其不满。
再加上胡太后淫乱宫闱,败坏皇室威名、祸乱朝纲,更让二人之间的矛盾加深至不可调和。
胡太后本是聪明之人,也知道母子间情谊全无,彼此间只剩下相互忌惮,说不定哪一天皇帝忍无可忍,为了夺回本就属于他的权利,会效仿他的先祖,做出弑母之事。
正巧,这时候孝明帝从宠妃潘充华诞下一女,胡太后见状便起了心思,于是对外宣称潘充华生的是皇子。
公元528年二月二十五日,胡太后让面首郑俨、徐纥在孝明帝食物中投毒,毒杀了她的亲儿子。
次日,胡太后拥立潘充华之女为太子,即皇帝位。
元姑娘登基之时,才刚出生一个多月,别说掌权,连“皇帝”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只是胡太后的傀儡。
可是,这个傀儡皇帝的身份也没能维持多久。
在元姑娘登基几天之后,胡太后见群臣已经接受了她以皇子身份登基的既成事实,心中便松了一口气。
这时候,她担心的已经不是新皇即位的朝政不稳,而是担心元姑娘女儿身被发现之后,她必然会遭到全部朝臣的反对,一个人敢得罪全部朝臣,绝对没有生路可言。
所以,在发现人心未有异动之后,胡太后就又发布诏书,宣布废黜元姑娘的皇帝位,另立三岁的临洮王,即元宝晖之子元钊为帝。
在孝明帝死后十余日,尔朱荣便起兵渡过黄河,直奔洛阳杀来。
四月十三日,尔朱荣将胡太后及她所立的幼主元钊双双沉入黄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