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凤王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毕业三道问答题展示贴

[复制链接]

206

主题

3861

帖子

38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2-17 10: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越梅11-江寒三道问答题展示
第一讲
作业:请简述隋朝伐陈战役,与西晋灭吴之战的相似作战理念?
答:西晋灭吴与隋伐陈的作战理念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顺流而下:西晋灭吴时,采取了顺流而下,沿途击破东吴长江防线的策略。隋伐陈时,也有一路从重庆出发,顺流东下,在长江上游和下游同时发动进攻。
     2.多路出击:西晋灭吴时,兵分六路进军攻打吴国。隋伐陈时,八路兵马同时进攻。
     3. 战略突袭:西晋灭吴时,王濬率领水军从成都顺长江而下,直逼建业,实现了战略突袭。隋伐陈时,贺若弼在广陵驻军万人,“番代往来”,专门从事军事换防和佯动,迷惑陈军,使陈朝“初见设备,后以为常,及大兵南伐,不复疑也”,结果也是突袭。
=========================================
第二讲
1.隋文帝为什么给高熲赐姓独孤?
答:因为高熲的父亲高宾曾是独孤信的僚佐,也就是门下政客。独孤信是独孤皇后的父亲。这一渊源下来,赐姓独孤也是对他的一种恩宠和拉拢,进一步巩固君臣关系。
2.隋朝高熲文韬武略举世无双,为何无端被废为庶人?
答:1、高熲因为废太子一事得罪了独孤皇后,又因独孤皇后见高熲的正妻去世了,让隋文帝安排给高熲续个正妻,但是被高熲已年老为理由拒绝了。结果这之后高熲的姬妾却怀孕还生了个儿子,独孤皇后认为高熲这是犯了欺君之罪。
2、高熲当时是隋朝的宰相,太子杨勇也是有意拉拢,杨勇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高熲的儿子,两家人结成了亲家。后来杨勇宠妻妾而抛弃正妻,被独孤皇后所厌恶。
3、杨勇不得帝后宠爱,被厌弃。
隋文帝废黜了太子杨勇而改立杨广为太子。高熲当然不同意,强烈反对独孤皇后的做法,因废太子一事,独孤皇后和高熲渐生嫌隙。
4、独孤皇后在隋文帝面前议论高熲,因此在独孤皇后的影响下,隋文帝也渐渐疏远了高熲。高熲不再被隋文帝信任和重用,之后被免去宰相官职和齐国公爵位。得罪了独孤皇后,就等同于得罪隋文帝。
所以,哪怕他是文韬武略,被帝后所不容,自然就要贬为庶人。
=-=========================
第三讲
如何看待隋文帝建离宫?
答:1、了解下修建过程:
隋文帝就是杨坚,隋朝的开国皇帝。为避酷暑朝令天下,绘山川图以献,营建离宫。麟游县位于长安西北320里。开皇十三年(593)文帝杨坚至岐州(今宝鸡凤翔),下诏在麟游镇头营造避暑离宫。命右仆射杨素为总监、宇文恺为将作大匠、封德彝为土木监,崔善为为督工。督调几万人投入了浩大的工程。宫城营造从开皇十三年(593)二月施工至开皇十五年(595)四月竣工,历时两年三月,文帝杨坚取"尧舜行德,而民长寿"之美意,命名为仁寿宫。
隋文帝下诏令在岐州北面营建仁寿宫,派遣杨素监督施工。平山填谷构筑宫殿,高台累榭,宛转相连。在营建过程中督使严急,服役丁夫死亡众多。很多人疲备不堪,倒地而死,尸体被填入坑中,上面用土石覆盖,因而筑成平地。死的人数以万计。
2、这样看待:
1)、历时两年三月,工程建成后,丞相高熲后亲临后回奏:"颇伤绮丽,大损人丁。"
2)、离宫的建设彰显国家强盛之气象,离宫的建造和皇帝的频繁驾幸使当地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发展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长了隋朝的奢侈之风,与隋文帝早期的节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为以后隋朝的灭亡奠定了基础。
离宫的建造构思奇巧,独具匠心,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
3)、大兴土木不计民生死活的做派却给隋朝的速亡种下了因子。仁寿宫取“尧舜行德,而民长寿”之美意,然而仁寿宫既没有体现帝王仁德,也不保佑王朝的长寿,隋朝二世而亡的国运就是对仁寿宫寓意的赤裸讽刺。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861

帖子

38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2-17 10: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越梅05-紫微三道问答题展示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第一讲
谈谈你对杨坚建立隋朝的感受。
越梅05-紫微
答:①杨坚通过伪造先帝遗诏,铲除反对力量等一系列政治手段,从北周孤儿寡母手中夺取皇位。而且这孤儿寡母还是自己的女儿外甥,违背人伦道德,得位不正。
②然而,杨坚不仅有夺取皇位的手段,也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杨坚统一中国,结束了三百年乱世。给人民安定和平的生活。杨坚勤政爱民节俭,传承文化,发展经济,强大军事。开创科举制,选拔人才,也给人民有向上阶层跨越的希望。开创三省六部制,实现三权分治。成功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不仅得到百姓的爱戴,也得到突厥等游牧民族的尊重,赢得圣人可汗的称号。
③杨坚是一位对历史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君主。杨坚夺取皇位,只是对不起宇文家,但是对得起天下百姓。时代和人民都需要一位坚强有力的君王,带领中国中国走出乱世,走向盛世。而年仅七岁的北周静帝宇文阐并不具备这个能力。至于二世而亡,那是后话,和杨坚得位不正并无关系。
————————————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第二讲
越梅05-紫微
1.隋文帝为什么给高熲赐姓独孤?
答:独孤是前朝北周的皇姓,隋文帝的皇后就姓独孤,独孤氏在隋朝也是被受尊重的。
高熲的父亲高宾曾在北齐为官,后投奔北周,并成为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僚佐,因功被赐姓独孤氏。高熲因父亲的这一渊源,与独孤家族有了关联。
高熲精明强干,熟习军事,计谋丰富。杨坚称帝后,高熲又在诸多方面为隋朝作出重要贡献,如修订完善法律、行政和官制等各种制度,巩固了隋朝的统一局面;在灭陈之战中,他也发挥了重要的指挥和协调作用等。他的功绩和能力使得杨坚对他极为器重,赐姓独孤也是对他的一种恩宠和拉拢,以显示对他的特别信任与倚重,进一步巩固君臣关系。
2.隋朝高熲文韬武略举世无双,为何无端被废为庶人?
答:高熲的儿子娶了原太子杨勇的女儿,因此他被视为杨勇一党。而隋文帝杨坚在独孤皇后的撺掇下有了废太子杨勇改立杨广的想法,高熲坚决反对这种废长立幼的做法,这引起了独孤皇后和杨广的不满与猜忌。598年,杨勇被废太子,这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动荡。高熲因与杨勇的这层关系,被隋文帝猜忌和排斥,最终在这场政治风波中遭到罢黜,被剥夺所有官职,贬为庶民。高熲的夫人去世后,独孤皇后曾想为他续弦,被高熲拒绝,他表示要吃斋念佛。但不久后,高熲的小妾却为他生了个儿子。这件事让独孤皇后认为高熲表里不一,欺骗了皇帝,从而对他产生不满。独孤皇后对次子杨广偏爱有加,多次在杨坚面前提出改立太子。杨坚询问高熲意见时,高熲表示长幼有序,不可随意改变太子,这与独孤皇后的想法相悖,进一步加深了独孤皇后对他的忌恨。高熲在处理突厥问题上可能存在一些失误,导致边境冲突加剧,这使得他在隋文帝心中的地位受到了动摇。
高熲反对讨伐高句丽,但杨坚坚持讨伐并让高熲去做统帅,结果高熲无功而返。这可能让杨坚对他的军事能力产生怀疑,也给了他人攻击高熲的把柄。
在一些事务中,高熲的用人决策可能引起了争议。例如在某次军事行动中,他的指挥和用人方式受到了质疑,有人认为他独断专行,差点误杀了主帅(杨坚的小儿子),这也影响了他在皇帝心中的形象。随着隋朝政权的稳固,隋文帝开始对身边的大臣进行更严格的控制和审查。高熲位高权重,又与杨勇有姻亲关系,且在一些问题上与隋文帝的意见不一致,这些都使得隋文帝对他逐渐产生猜忌,担心他权力过大或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威胁。
————————————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第三讲
越梅05-紫微红线
隋文帝杨坚为避大兴酷暑诏令天下,绘山川图以献,营建离宫。麟游县位于长安西北。开皇十三年(593年)文帝杨坚至岐州(今宝鸡凤翔),下诏在麟游镇头营造避暑离宫。命右仆射杨素为总监、宇文恺为将作大匠、封德彝为土木监,崔善为为督工。督调几万人投入了浩大的工程。宫城营造从开皇十三年(593)二月施工至开皇十五年(595)四月竣工,历时两年三月,文帝杨坚取"尧舜行德,而民长寿"之美意,命名为仁寿宫。
 杨素在监修仁寿宫时,督工极为严酷,民夫疲顿颠仆死亡万人以上,将其尸体推入土坑,盖土筑为平地。工程建成后,丞相高熲后亲临后回奏:"颇伤绮丽,大损人丁。"
     综合来看,建造离宫,劳民伤财,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离宫的使用具有季节性,大部分时间可能处于闲置状态,但仍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维护和管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861

帖子

38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2-17 10: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越梅07-有凤来仪三道问答题展示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第一讲
请简述隋朝伐陈战役,与西晋灭吴之战的相似作战理念。
答:隋朝伐陈四个战略:政治,军事,战术,心理。
政治策略‌:隋朝采用了“北攻南和”的大方针,通过与陈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展示隋朝的强大和友好,同时麻痹陈国,使其放松警惕。隋朝通过精神上的麻痹和战术上的迷惑,成功地削弱了陈国的战斗力和防御能力。
军事部署‌:隋朝在军事部署上采取了多路并进的策略,由隋炀帝杨广、秦王杨俊、杨素等为行军元帅,从长江上、中、下游分八路南征南朝陈,形成了强大的攻势。
战术运用‌:隋朝在战术上运用了多种诡诈的战术来削弱陈国的战斗力,如利用时间差干扰陈国的农时,通过假装攻击来分散其注意力,以及通过间谍活动破坏陈国的防御准备。此外,隋朝还利用地理优势,通过水战和远程大炮攻击,有效地打击了陈国的军事力量。
‌心理战‌:隋朝通过展示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心理战术,如展示敌国将领为“神”的形象,以及通过信件等方式对陈国进行心理上的压迫和挑衅,进一步削弱了陈国的战斗意志和信心。
通过这些战略和战术的运用,隋朝成功地加速了陈国的灭亡,实现了对南方的统一‌。
西晋灭吴之战的战略是全线压制,水陆并进。‌
西晋在灭吴的准备过程中,采取了全面的战略布局,旨在通过多路并进的方式攻击吴国。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利用晋国的强大军事实力,通过水陆并进的方式,对吴国进行全面的压制。具体来说,这一战略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
‌全线压制‌:晋国通过大军与吴国正面对峙,同时利用奇兵攻击吴国的虚弱之处,即其后方。这种策略旨在分散吴国的防御力量,使其无法有效应对晋国的多路进攻。
‌水陆并进‌:晋国不仅在陆地上发动进攻,还充分利用其水军力量,从水路发起攻击。这种战术利用了长江的优势,通过水陆两路的协同作战,形成了对吴国的全方位压力。
‌多路并进‌:晋国的进攻不仅局限于一处,而是通过多个方向同时发动攻击。这包括从成都沿长江一线自西向东向建业展开的进攻,以及在荆州和扬州等地的多路并进。
这一战略的成功实施,得益于羊祜的精心策划和部署。羊祜在生前向司马炎详细介绍了伐吴的原因和战略部署,强调了全线压制和水陆并进的战术。尽管羊祜在出兵前一年病故,但司马炎仍然按照羊祜的遗策进行布局,最终成功实现了灭吴的目标‌。
============================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第二讲
1、隋文帝为什么给高熲赐姓独孤?
答:高熲的父亲高宾是独孤信的老部下,在独孤信被诛杀后遗孀妻子徙王西蜀居住时,还与独孤一家有所往来,所以独孤皇后一直很器重高熲,隋文帝给高熲赐姓独孤,以表示对高熲的亲近,隋文帝经常称呼高颎为独孤公而不直呼其名。
2.隋朝高熲文韬武略举世无双,为何无端被废为庶人?
答: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高熲的正妻走了,独孤皇后给他介绍续弦遭拒绝,却发现高熲使小妾有了生育,如此中了独孤皇后的忌讳,所以被废为庶人了。另外一种说法是高熲站队太子杨勇一方,杨勇失宠遭废弃,自然高熲逃不了被牵连的命运,所以被废为庶人了。
=========================================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第三讲
如何看待隋文帝建离宫?
答:隋文帝下诏令在岐州北面营建仁寿宫,派遣杨素监督施工。平山填谷构筑宫殿,高台累榭,宛转相连。在营建过程中督使严急,服役丁夫死亡众多。很多人疲备不堪,倒地而死,尸体被填入坑中,上面用土石覆盖,因而筑成平地。死的人数以万计。历时两年三月,工程建成后,丞相高熲后亲临后回奏:"颇伤绮丽,大损人丁。"
在隋文帝来说,离宫的建设彰显国家强盛之气象,给世人做富丽华贵的文化艺术观瞻,满足了自己面子上的显赫荣耀,但是大兴土木不计民生死活的做派却给隋朝的速亡种下了因子。仁寿宫取“尧舜行德,而民长寿”之美意,然而仁寿宫既没有体现帝王仁德,也不保佑王朝的长寿,隋朝二世而亡的国运就是对仁寿宫寓意的赤裸讽刺。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861

帖子

38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2-17 10: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越梅15-疏雨滴梧桐三道问答题展示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第一讲
作业:请简述隋朝伐陈战役,与西晋灭吴之战的相似作战理念?
隋朝伐陈与西晋灭吴的作战理念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顺流而下:西晋灭吴时,采取了顺流而下,沿途击破东吴长江防线的策略。隋朝伐陈时,也有一路从重庆出发,顺流东下,而在江陵,又有一路逆水而上,与前一路打配合。
多路出击:西晋灭吴时,兵分六路进军攻打吴国。隋朝伐陈时,八路兵马同时进攻,杨广是统帅之一。
战略突袭:西晋灭吴时,王濬率领水军从成都顺长江而下,直逼建业,实现了战略突袭。隋朝伐陈时,贺若弼在广陵驻军万人,“番代往来”,专门从事军事换防和佯动,迷惑陈军,使陈朝“初见设备,后以为常,及大兵南伐,不复疑也”,结果措手不及。总的来说,隋朝伐陈与西晋灭吴的作战理念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这些作战理念都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第二讲
怎么看待隋文帝对待隋朝皇太子杨勇出镇洛阳的安排?
答:隋文帝杨坚对杨勇有了防备之心,把他打发出去了。有大臣提议让杨坚把皇位传给杨勇,做太上皇。杨坚心里不舒服,担心是杨勇的想法,于是让他去洛阳。杨勇不够机灵,挥霍无度,母亲也不大喜欢他。那个处心积虑的杨广在背后使坏,于是他的结局就清晰了。
========================================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第三讲
作业:如何看待隋文帝建离宫
隋文帝统一了全国,修建离宫能满足他的个人对于舒适生活和放松身心的追求,离宫的建设也具有一定的政治象征意义。它展示了皇帝的权威和国家的繁荣,体现了隋朝的强大和稳定。离宫代表着隋代建筑的最高水平,其建筑风格和园林设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负面影响是,劳民伤财。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861

帖子

38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2-17 10: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越梅08-山泉三道问答题展示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第一讲
越梅08-山泉
作业:请简述隋朝伐陈战役,与西晋灭吴之战的相似作战理念
答:隋朝伐陈战役,与西晋灭吴之战的相似之处是:
一,战略决策相似
二,敌对双方实力对比上相似
三,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相似
=======================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第二讲
1.隋文帝为什么给高熲赐姓独孤?
答:高熲也叫独孤熲,因高熲的父亲是独孤信门下的政客,因此高熲被独孤信赐独孤姓氏,隋文帝杨坚之所以称呼高颎独孤是表示和他的亲近!
2.隋朝高熲文韬武略举世无双,为何无端被废为庶人?
答:高熲因为废太子一事得罪了独孤皇后,又因独孤皇后见高熲的正妻去世了,让隋文帝安排给高熲续个正妻,但是被高熲已年老为理由拒绝了。结果这之后高熲的姬妾却怀孕还生了个儿子,独孤皇后认为高熲这是犯了欺君之罪,隋文帝就将高熲贬为庶人。
2.怎么看待隋文帝对待隋朝皇太子杨勇出镇洛阳的安排?
答:第一,杨坚的猜忌心理太重,怕身为太子的杨勇谋反篡位!
第二,杨勇不受母亲的喜欢!
第三,杨勇的弟弟杨广想夺取太子之位勾结权贵陷害他,杨广也会取悦父母!
因为这三点,其父杨坚派他去镇守洛阳,暗示要废掉他!
=======================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第三讲
作业:如何看待隋文帝建离宫?
答:隋文帝建造离宫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积极的一面:一,离宫的建造为隋文帝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有利于皇帝的健康和政务处理。
二,离宫的建造和皇帝的频繁驾幸使当地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发展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
三,离宫的建造构思奇巧,独具匠心,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
消极的一面:一,离宫的建造伤亡的民夫数以万计,这是对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对生命的漠视。
二,离宫的建造非常华丽助长了隋朝的奢侈之风,与隋文帝早期的节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为以后隋朝的灭亡奠定了基础。
三,离宫的建造和皇帝的频繁驾幸使得这里成为政治中心之一,加剧了朝廷内部的权利之争和腐败现象。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861

帖子

38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2-17 10: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越梅01-一米阳光三道问答题展示
第一讲
作业:请简述隋朝伐陈战役,与西晋灭吴之战的相似作战理念?
答:两次战役都选择了从长江上游出发,顺流而下,以破竹之势攻击南京。这是因为长江下游的敌军主力部署较为密集,直接渡江进攻风险极高,而上游敌人的兵力相对较弱,有利于分散敌人的防守力量。
      在发动战役之前,两个朝代都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并稳定了周边局势,以便集中力量对付南方的政权。这种策略体现了对战争全局的深思熟虑和周密规划。隋文帝利用隋与后梁的通婚往来、巴蜀打造战船,扣押陈国使者等多种方式,侦查了解长江沿岸水文地形,并是南来之人不得返回,封锁北岸消息,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八路南下部队,作战思路是基于西晋灭吴之战的经验。
西晋年间伐吴,共分六路大军,用贾充总调度,自西向东,由巴蜀上游起兵,中游截断,下游主攻的方式,逐步剪灭南朝主力
================================
第二讲
.隋文帝为什么给高熲赐姓独孤?
        答:高熲也叫独孤熲,因高熲的父亲是独孤信门下的政客,因此高熲被独孤信赐独孤姓氏。

2.隋朝高熲文韬武略举世无双,为何无端被废为庶人?
      答:首先就是得罪了独孤皇后。独孤皇后也比较看重这位名相,所以在他的正室去世的之后,独孤皇后就关心他的续弦之事,并且热心地张罗,但是高熲却拒绝了,反而和他的小妾生了老来子。这就让独孤皇后对高熲有意见,毕竟在独孤皇后看来,作为一个皇后关心他的婚姻大事,为他寻找续弦之人,不接受就算了,反而和一名小妾生育后代。所以在独孤皇后枕头风的作用下,高熲差点被治罪,但是杨坚看在他的功劳上最后只是贬为庶人。
      其次就是杨坚大爱美人,在他看到非常貌美的张丽华后,想要收为己用,但是高熲却不同意,反而直接将张丽华推出去斩首,这为高熲最终被贬为庶人埋下了祸根。毕竟张丽华风华绝代妥妥的美女一枚,换做任何一个男人都会收为己用,但是名相高熲却不给杨坚这个机会。最终使得张丽华烟消玉陨
================================
第三讲
作业:如何看待隋文帝建离宫
答:隋文帝杨坚建离官最主要有以下方面:
1.实用需求:长安夏季炎热,隋文帝选择在风景幽美的地方修建离宫,可以有选择权,不必只在一个地方,有新鲜感。
2.政治和统治上考量:在重要的地区有政治活动场所,具有象征意义和统治需要,进行政治活动便利。
3..加强对特定区的控制:选择在特定地区修建离宫,可能具有加强对该地区控制和政治宣传,凝聚民心。
4.文化建设:建筑与园林艺术的建造,离宫的建设往往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工匠和设计师,各方面都体现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准,代表了当时建筑和园林艺术的成就,流芳百世。
5.文化交流与融合:集中国力,也促进了各民族的建筑和文化和艺术的交流与融合。
6.消耗国力:劳民伤财,修建离宫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无疑会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激化政治矛盾,埋下政治隐患。
7.浪费资源:离宫的使用具有季节性,不能充分利用,造成使用空间和管理费用的浪费。
8.激发个人的虚荣和贪欲,形成惯性,大兴土木,容易加速灭亡。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861

帖子

38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2-17 10: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隋朝班越梅25-小虫三道问答题展示
第一讲
隋朝伐陈战役与西晋灭吴之战的相似作战理念在于都采用了兵分多路、多路并进的战术。‌
隋朝在伐陈战役中,借鉴了西晋灭吴的策略,采取了兵分八路的战术,通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多个方向同时进攻陈朝。这种多路并进的战术,旨在分散陈军的防御力量,增加其防御的难度,从而在多个方向上形成压力,最终导致陈朝的崩溃。隋军在南京方向,通过从重庆出发顺流东下,以及从江陵逆水而上的战术,形成了对陈朝的合围之势,最终导致了陈朝的灭亡‌
西晋灭吴之战中,也用的类似的战术。通过在长江上游和下游同时发动进攻,利用多路并进的策略,对吴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这种战术的运用,使得吴国的防御力量被分散,无法有效地集中应对,最终导致了吴国的败亡。
这两种战役都体现了兵分多路、多路并进的战术思想,通过在多个方向上同时发动攻击,增加了敌人的防御难度,最终实现了战略目标。
隋朝在伐陈战役中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其战术策略上,还在于其对敌方心理的把握和运用。通过展示隋水军疲弱来麻痹陈军,从而在实际战斗中取得优势。这种战术的运用,使得隋军能够在战斗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最终成功灭掉了陈朝,实现了南北朝末期的统一。
综上所述,隋朝伐陈战役与西晋灭吴之战都采用了相似的作战理念,即通过多路进攻和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方弱点来取得胜利。这种战术的成功实施,不仅需要精心的战略部署,还需要对敌方心理的准确判断和有效利用‌。
========================================
第二讲
一、隋文帝为什么黑给高颎赐姓独孤?
答:在杨坚建立隋朝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后周重臣的支持,这也成就了很多隋朝的开国元勋。在这些开国元勋中,功劳排名第一的当属渤海郡公高颎。高颎在隋朝初年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堪称隋朝建立的最大功臣。杨坚对高颎非常宠信,一度让其位极人臣,成为隋朝朝廷中的第一人,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无论是在治国理政,还是军事战略,杨坚都在第一时间与高颎商议。当高颎遭到政敌的攻讦时,杨坚也是坚决维护的。然而到了晚年,杨坚却开始猜忌高颎,借故将其夺权罢官,实在让人大感意外。
对于高颎的失宠,历史上的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结论,在各种书籍上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高颎功高震主,所以受到杨坚的猜忌。他们认为杨坚没有除掉高颎,已经是念旧情了。也有的人认为高颎得罪了皇后独孤伽罗,而杨坚又是出了名的怕老婆,所以才对高颎夺权罢官。还有种说法是,在太子杨勇与晋王杨光争夺皇位的过程中,高颎站在了杨勇一方,受到杨广阵营的诬陷和诽谤。杨坚和独孤伽罗宠爱杨广,听从其谎言,才罢免了高颎的官职。
由于高颎是杨坚最为信任的大臣,没有之一,也是隋朝初年文武大臣之首。所以他在隋朝朝廷中的地位独一无二,掌握着军政大权,主导了隋朝初年的一系列政务。可以说杨坚建立隋朝和开皇之治的过程中,高颎是居功至伟的。杨坚宠信高颎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功劳,也是因为他个人在军政方面出色的能力。可到了杨坚的晚年,高颎这些能力不但未能帮助杨坚治国,反而成为他规划隋朝未来的绊脚石,于是杨坚便有了将高颎夺权罢官的想法。
二、隋朝高颎文韬武略举世无双,为何无端被废为庶人?
答:高颎是隋朝第一能臣,他不仅能征善战,帮助隋文帝统一了天下。而且他在国家政务上很有能力,善于举荐人才。因此他深得隋文帝的宠信,然而他却因为得罪了一个女人,最终落得含冤而死,这是怎么回事呢?
高颎出身于名门世家渤海高氏,其父高宾在北齐为官。后因避谗,投靠北齐。其才干得到北周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的赏识,被举荐为官。
可怜高颎,一代忠臣名将,为隋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因得罪了一个女人,遭到两代皇帝的不公待遇。后人为他的悲惨结局唏嘘之余,也纷纷称赞他为“真宰相”。
=====================================
第三讲
隋文帝杨坚为避大兴酷暑诏令天下,绘山川图以献,营建离宫。麟游县位于长安西北320里。开皇十三年(593)文帝杨坚至岐州(今宝鸡凤翔),下诏在麟游镇头营造避暑离宫。命右仆射杨素为总监、宇文恺为将作大匠、封德彝为土木监,崔善为为督工。督调几万人投入了浩大的工程。宫城营造从开皇十三年(593)二月施工至开皇十五年(595)四月竣工,历时两年三月,文帝杨坚取"尧舜行德,而民长寿"之美意,命名为仁寿宫。
 杨素在监修仁寿宫时,督工极为严酷,民夫疲顿颠仆死亡万人以上,将其尸体推入土坑,盖土筑为平地。工程建成后,丞相高熲后亲临后回奏:"颇伤绮丽,大损人丁。"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861

帖子

38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2-17 10: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越梅22-流光祥云三道问答题展示
第一讲
隋朝伐陈战役与西晋灭吴之战的相似作战理念在于都采用了兵分多路、多路并进的战术。‌
隋朝在伐陈战役中,借鉴了西晋灭吴的策略,采取了兵分八路的战术,通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多个方向同时进攻陈朝。这种多路并进的战术,旨在分散陈军的防御力量,增加其防御的难度,从而在多个方向上形成压力,最终导致陈朝的崩溃。隋军在南京方向,通过从重庆出发顺流东下,以及从江陵逆水而上的战术,形成了对陈朝的合围之势,最终导致了陈朝的灭亡‌。
西晋灭吴之战中,也用的类似的战术。通过在长江上游和下游同时发动进攻,利用多路并进的策略,对吴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这种战术的运用,使得吴国的防御力量被分散,无法有效地集中应对,最终导致了吴国的败亡。
这两种战役都体现了兵分多路、多路并进的战术思想,通过在多个方向上同时发动攻击,增加了敌人的防御难度,最终实现了战略目标。
隋朝在伐陈战役中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其战术策略上,还在于其对敌方心理的把握和运用。通过展示隋水军疲弱来麻痹陈军,从而在实际战斗中取得优势。这种战术的运用,使得隋军能够在战斗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最终成功灭掉了陈朝,实现了南北朝末期的统一。
综上所述,隋朝伐陈战役与西晋灭吴之战都采用了相似的作战理念,即通过多路进攻和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方弱点来取得胜利。这种战术的成功实施,不仅需要精心的战略部署,还需要对敌方心理的准确判断和有效利用‌。
=======================================================
第二讲
一、隋文帝为什么黑给高颎赐姓独孤?
答:在杨坚建立隋朝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后周重臣的支持,这也成就了很多隋朝的开国元勋。在这些开国元勋中,功劳排名第一的当属渤海郡公高颎。高颎在隋朝初年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堪称隋朝建立的最大功臣。杨坚对高颎非常宠信,一度让其位极人臣,成为隋朝朝廷中的第一人,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无论是在治国理政,还是军事战略,杨坚都在第一时间与高颎商议。当高颎遭到政敌的攻讦时,杨坚也是坚决维护的。然而到了晚年,杨坚却开始猜忌高颎,借故将其夺权罢官,实在让人大感意外。
对于高颎的失宠,历史上的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结论,在各种书籍上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高颎功高震主,所以受到杨坚的猜忌。他们认为杨坚没有除掉高颎,已经是念旧情了。也有的人认为高颎得罪了皇后独孤伽罗,而杨坚又是出了名的怕老婆,所以才对高颎夺权罢官。还有种说法是,在太子杨勇与晋王杨光争夺皇位的过程中,高颎站在了杨勇一方,受到杨广阵营的诬陷和诽谤。杨坚和独孤伽罗宠爱杨广,听从其谎言,才罢免了高颎的官职。
由于高颎是杨坚最为信任的大臣,没有之一,也是隋朝初年文武大臣之首。所以他在隋朝朝廷中的地位独一无二,掌握着军政大权,主导了隋朝初年的一系列政务。可以说杨坚建立隋朝和开皇之治的过程中,高颎是居功至伟的。杨坚宠信高颎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功劳,也是因为他个人在军政方面出色的能力。可到了杨坚的晚年,高颎这些能力不但未能帮助杨坚治国,反而成为他规划隋朝未来的绊脚石,于是杨坚便有了将高颎夺权罢官的想法。


二、隋朝高颎文韬武略举世无双,为何无端被废为庶人?
答:高颎是隋朝第一能臣,他不仅能征善战,帮助隋文帝统一了天下。而且他在国家政务上很有能力,善于举荐人才。因此他深得隋文帝的宠信,然而他却因为得罪了一个女人,最终落得含冤而死,这是怎么回事呢?


高颎出身于名门世家渤海高氏,其父高宾在北齐为官。后因避谗,投靠北齐。其才干得到北周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的赏识,被举荐为官。
可怜高颎,一代忠臣名将,为隋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因得罪了一个女人,遭到两代皇帝的不公待遇。后人为他的悲惨结局唏嘘之余,也纷纷称赞他为“真宰相”。
=====================================
第三讲
越梅22-流光祥云
隋文帝杨坚为避大兴酷暑诏令天下,绘山川图以献,营建离宫。麟游县位于长安西北320里。开皇十三年(593)文帝杨坚至岐州(今宝鸡凤翔),下诏在麟游镇头营造避暑离宫。命右仆射杨素为总监、宇文恺为将作大匠、封德彝为土木监,崔善为为督工。督调几万人投入了浩大的工程。宫城营造从开皇十三年(593)二月施工至开皇十五年(595)四月竣工,历时两年三月,文帝杨坚取"尧舜行德,而民长寿"之美意,命名为仁寿宫。
 杨素在监修仁寿宫时,督工极为严酷,民夫疲顿颠仆死亡万人以上,将其尸体推入土坑,盖土筑为平地。工程建成后,丞相高熲后亲临后回奏:"颇伤绮丽,大损人丁。"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861

帖子

38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2-17 10:41: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越梅10-无名三道问答题展示
第一讲
作业:请简述隋朝伐陈战役,与西晋灭吴之战的相似作战理念?
越梅10无名
隋朝伐陈四个战略:政治,军事,战术,心理。
政治策略‌:隋朝采用了“北攻南和”的大方针,通过与陈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展示隋朝的强大和友好,同时麻痹陈国,使其放松警惕。隋朝通过精神上的麻痹和战术上的迷惑,成功地削弱了陈国的战斗力和防御能力。
军事部署‌:隋朝在军事部署上采取了多路并进的策略,由隋炀帝杨广、秦王杨俊、杨素等为行军元帅,从长江上、中、下游分八路南征南朝陈,形成了强大的攻势。
‌战术运用‌:隋朝在战术上运用了多种诡诈的战术来削弱陈国的战斗力,如利用时间差干扰陈国的农时,通过假装攻击来分散其注意力,以及通过间谍活动破坏陈国的防御准备。此外,隋朝还利用地理优势,通过水战和远程大炮攻击,有效地打击了陈国的军事力量。
‌心理战‌:隋朝通过展示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心理战术,如展示敌国将领为“神”的形象,以及通过信件等方式对陈国进行心理上的压迫和挑衅,进一步削弱了陈国的战斗意志和信心。
通过这些战略和战术的运用,隋朝成功地加速了陈国的灭亡,实现了对南方的统一‌。
西晋灭吴之战的战略是全线压制,水陆并进。‌
西晋在灭吴的准备过程中,采取了全面的战略布局,旨在通过多路并进的方式攻击吴国。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利用晋国的强大军事实力,通过水陆并进的方式,对吴国进行全面的压制。具体来说,这一战略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

‌全线压制‌:晋国通过大军与吴国正面对峙,同时利用奇兵攻击吴国的虚弱之处,即其后方。这种策略旨在分散吴国的防御力量,使其无法有效应对晋国的多路进攻。
‌水陆并进‌:晋国不仅在陆地上发动进攻,还充分利用其水军力量,从水路发起攻击。这种战术利用了长江的优势,通过水陆两路的协同作战,形成了对吴国的全方位压力。
‌多路并进‌:晋国的进攻不仅局限于一处,而是通过多个方向同时发动攻击。这包括从成都沿长江一线自西向东向建业展开的进攻,以及在荆州和扬州等地的多路并进。
这一战略的成功实施,得益于羊祜的精心策划和部署。羊祜在生前向司马炎详细介绍了伐吴的原因和战略部署,强调了全线压制和水陆并进的战术。尽管羊祜在出兵前一年病故,但司马炎仍然按照羊祜的遗策进行布局,最终成功实现了灭吴的目标‌。
=====================================
第二讲
1.隋文帝为什么给高熲赐姓独孤?
答:隋文帝给高熲赐姓独孤的原因是因为高宾在投奔西魏后,被独孤信引为亲信,并被赐姓独孤。高熲是独孤信的孙子,因此也被赐姓独孤。独孤信是隋文帝杨坚的岳父,高熲是隋文帝的外甥,因此隋文帝给高熲赐姓独孤,是为了加强他们之间的关系。
2.隋朝高熲文韬武略举世无双,为何无端被废为庶人?
答:高颎被废为庶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他的才华、能力和权势引起了隋文帝的忌惮,加上他在政治斗争中的立场和谏言得罪了皇帝和皇后,最终导致了他的政治生涯的终结
=====================================

第三讲如何看待隋文帝建离宫?
答:
1,隋文帝通过建造豪华的宫殿来提升自己的形象,展示自己的权利和财富。
2,仁寿宫的建造,不惜牺牲民力,导致百姓的负担加重。
3,源于其个人对奢华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避暑的需求。
4,隋文帝得知宫外磷火弥漫,即因工役而死民夫尸骨生发的磷火后,他命人祭奠亡魂,懂得做表面文章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3861

帖子

38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2-17 10: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隋朝班越梅06-约月同行三道问答题展示
第一讲
请简述隋朝伐陈战役,与西晋灭吴之战的相似作战理念?
答:隋朝伐陈战役与西晋灭吴之战的相似作战理念在于都采用了兵分多路、多路并进的战术。‌
①隋朝在伐陈战役中,借鉴了西晋灭吴的策略,采取了兵分八路的战术,通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多个方向同时进攻陈朝。这种多路并进的战术,旨在分散陈军的防御力量,增加其防御的难度,从而在多个方向上形成压力,形成了对陈朝的合围之势,最终导致了陈朝的灭亡‌。
②西晋灭吴之战中,也用的类似的战术。通过在长江上游和下游同时发动进攻,利用多路并进的策略,对吴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这种战术的运用,使得吴国的防御力量被分散,无法有效地集中应对,最终导致了吴国的败亡。
③这两种战役都体现了兵分多路、多路并进的战术思想,增加敌人的防御难度。
④隋朝在伐陈战役中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其战术策略上,还在于其对敌方心理的把握和运用。通过展示隋水军疲弱来麻痹陈军,从而在实际战斗中取得优势。这种战术的运用,使得隋军能够在战斗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最终成功灭掉了陈朝,实现了南北朝末期的统一。
⑤综上所述,隋朝伐陈战役与西晋灭吴之战都采用了相似的作战理念,即通过多路进攻和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各个击破,这种战术的成功实施,不仅需要精心的战略部署,还需要对敌方心理的准确判断和有效利用‌。
==========================================
第二讲
.隋文帝为什么给高熲赐姓独孤?
为高熲的父亲高宾曾是独孤信的僚佐,并因此被赐姓独孤氏。这种赐姓通常是在私人依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表明赐予者与被赐者之间建立了较为紧密的依附关系。在高熲家族的情况下,高熲之父高宾因为与独孤信建立了紧密的依附关系,所以被赐姓独孤氏。这种做法不仅是对高宾忠诚和能力的认可,也是对高熲家族的一种荣誉和奖励。隋文帝对高熲的重视和赞赏,从他对高熲父亲的赐姓中可见一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隋文帝会赐高熲姓独孤氏的原因‌。
2.隋朝高熲文韬武略举世无双,为何无端被废为庶人?
高熲因为废太子一事得罪了独孤皇后,又因独孤皇后见高熲的正妻去世了,让隋文帝安排给高熲续个正妻,但是被高熲已年老为理由拒绝了。结果这之后高熲的姬妾却怀孕还生了个儿子,独孤皇后认为高熲这是犯了欺君之罪,隋文帝就将高熲贬为庶人。
高熲当时是隋朝的宰相,太子杨勇也是有意拉拢,杨勇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高熲的儿子,两家人结成了亲家。后来杨勇宠妻妾而抛弃正妻,被独孤皇后所厌恶,就让隋文帝废黜了太子杨勇而改立杨广为太子。高熲当然不同意,强烈反对独孤皇后的做法,因废太子一事,独孤皇后和高熲渐生嫌隙。独孤皇后在隋文帝面前议论高熲,因此在独孤皇后的影响下,隋文帝也渐渐疏远了高熲。高熲不再被隋文帝信任和重用,之后被免去宰相官职和齐国公爵位。得罪了独孤皇后,就等同于得罪隋文帝,一代名臣高熲最终沦为平民广继承帝位后,为了巩固权力,再次起用了高颎。
然而,杨广并没有像当初表现的那样俭朴,反而大修宫殿,生活上极为奢靡。除此外,他还强征民夫开凿运河,修建长城等,导致百姓生活苦难,社会动荡。
高颎见此,颇为不满,在和朝臣闲谈时,屡有指责之意。
杨广得知后,便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处死了他。
=================================
第三讲
如何看待隋文帝建离宫?
隋文帝杨坚为避大兴酷暑诏令天下,绘山川图以献,营建离宫。麟游县位于长安西北320里。开皇十三年(593)文帝杨坚至岐州(今宝鸡凤翔),下诏在麟游镇头营造避暑离宫。命右仆射杨素为总监、宇文恺为将作大匠、封德彝为土木监,崔善为为督工。督调几万人投入了浩大的工程。宫城营造从开皇十三年(593)二月施工至开皇十五年(595)四月竣工,历时两年三月,文帝杨坚取"尧舜行德,而民长寿"之美意,命名为仁寿宫。
 杨素在监修仁寿宫时,督工极为严酷,民夫疲顿颠仆死亡万人以上,将其尸体推入土坑,盖土筑为平地。工程建成后,丞相高熲后亲临后回奏:"颇伤绮丽,大损人丁。"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15:35 , Processed in 0.0824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