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笑嫣

小渔村元曲八期作业汇总贴

[复制链接]

3

主题

1836

帖子

18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6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7-28 18: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8期学员839一点春1-15讲作业汇总【2
小渔村元曲8期学员839一点春6讲作业:

1.什么是衬字?
答:衬字就是在曲律规定必需的字之外,增加的字。也有称为垫字。就普通说,这种衬字在歌唱时,应该轻轻地带过去,不占重要的拍子;尤其北曲就是如此。
试作〔中吕•山坡羊〕小令一首。
〔中吕•山坡羊〕抗疫
长江桥上,凭栏遥望,封城抗疫未凋丧。树苍苍,水茫茫,琴台仍有知音。
新冠肺炎归灭亡。功,(谢)党中央,名,(谢)党中央。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自拟、韵部自选.参照曲谱: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代: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踯躅,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中吕山坡羊〕小令兼用。又名苏武持节。第七句可为×平去平平厶上(平)。
谱:××××××仄平平去。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去××平平厶上(平)。平×去平(上);平×去平(上)
要求:1)一与二,四与五用联壁对;八九与十十一扇面对
2)韵字的正常运用,此调共十一句,句句押韵。使用《中原音韵》:分辨平、上、去!
3)中吕宫适合填写高下闪赚的内容。
要求
4)要求衬一字。

曲谱符号注释:
——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小渔村元曲8期学员839一点春7讲作业:
试作〔双调•清江引〕和〔仙吕•后庭花〕小令各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请认真按照格式书写),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自拟、韵部自选.参照曲谱:张可久的〔双调•清江引〕,吕止庵的〔仙吕•后庭花〕。
〔双调•清江引〕晨练
兄弟姐妹督促我,太极功夫破。公园早集合拳剑练工课,音乐起玉人三四个。
〔仙吕•后庭花〕青龙湖
公园湿地重,庙前巩河中。人醉干溪月,风传玉泉钟。远安东,行人频问,当阳何处蜂。

〔双调清江引〕幽居
红尘是非不到我,茅屋秋风破。山村小过活,老砚闲工课,疏篱外玉梅三四朵。
谱:×××平去上(平)×仄平平去××厶平,×仄平平去××仄平平去上(平)
要求:34句为对偶句,适合填写健捷激袅的作品。

〔仙吕后庭花〕冷泉亭
元代:吕止庵
湖山曲水重,楼台烟树中。人醉苏堤月,风传贾寺钟。冷泉东,行人频问,飞来何处蜂。
谱:××仄平××厶平×仄平平厶××厶平。仄平平××厶,××厶平
要求:1/2句相对,3/4句相对。〔后庭花〕适合填写清新绵邈的作品。

曲谱符号注释:
——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小渔村元曲8期学员839一点春8讲作业:
1.南吕干荷叶〕破瘟
新冠恶,炸开锅,举世风霜锉。战凶波,倒枝柯。军民牵手操干戈,疫破瘟关过。
2.南吕干荷叶〕筑梦
新冠恶,万村封,瘟疫藏深洞。美媒疯,一场空。清零闭院火雷终,重筑江城梦。
3.南吕干荷叶记功
新冠恶,疫风罡,四处瘟摇荡。党中央,力掀狂。多方援鄂病除光,永记功书上。
小渔村元曲8期学员839一点春9讲作业:
作〔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一首,题目和韵部自选!
要求:
1)限用《中原音韵》;
21234。全曲两个偶句。
3)每句上三字“×××”以用仄平平为宜。
4)静景与动景相映,围绕主题,景色与情思相融。
简析:
〔双调•雁儿落〕小令兼用。本曲带得胜令或清江引碧玉箫合为带过曲。四句宜作两对。不独用。〔双调•得胜令〕小令兼用。可独用。如能首四句作两联,后四句作两排,较为整齐。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回史
元•乔吉
身离丹凤阙,梦人黄鸡社。桔槔地面宽,傀儡排场热。
名利酒吞蛇,富贵梦迷蝶。蚁阵功城破,蜂衙报日斜。豪杰,几度花开谢。痴呆,三分春去也。
注:(“也”字平上互代)
曲谱:×平×仄平(上)△,×仄平平去△。
×平×仄平(上)▲,×仄平平去△。
〔过〕×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厶▲,×平×仄平(上)△。
平平△,×仄平平去△;
平平△,×平×厶平(上)△。
——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惬意
满山红杜鹃,王谢堂前燕。流光美似云,青春疾如箭。  
不用赚多钱,只须有家园。瓦盖三间厦,秧肥两顷田。床边,放一册犹太智慧传,窗前,
抄几条西点军规篇。

小渔村元曲8期学员839一点春10讲作业:
〔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小村
垂珠岸柳随风摆,欲泮朝烟恋苍苔。晴亦奚妨波缥缈,锦山又见云叆叇。
〔带〕〔小梁州〕麦熟栗实次第开,黍农排阶。禾秧含嘉百宝寨,新世界,好比神仙界。
〔幺〕底事最予行动快,未久筹遐说明白。沮河边,古寺外,荆楚一派,请到小村来。
小渔村元曲8期学员839一点春11讲作业:
〔南仙吕•醉罗歌〕还家
〔醉扶归〕 热闹热闹王家坝,熟了熟了八棱瓜。游子今天总还家。乐坏了孩儿爸。
〔皂罗袍〕 抗疫有幸,没阻着他。富贵有命,没困着他。山珍海味都尝罢。
〔排歌〕   本土话,没有假。此时欢聚在老家。
小渔村元曲8期学员839一点春12讲作业:
〔仙吕•赏花时〕 小俩口
阮芸苏军佳偶成,喜杀亲友高堂令。扑簌(簌)糖如倾,欢天喜庆,相伴(着)大红灯。
〔幺〕琴瑟和鸣娃娃生,勤扒苦做一片情。兴业乘年轻,家务沉沉,岁去(似)驭云行。
〔赚煞〕鲁山青,花开盛,种血桃百亩成林,绿色银行收入稳,有赚头送货进城。美乡村,虾稻共赢,经济振兴良夜永。政策扶贫,惠民风劲,有奔头迁居玉阳城。
小渔村元曲8期学员839一点春第13讲作业:
试用新水令—驻马听—乔牌儿—水仙子—尾(收尾)作散套〔双调•新水令〕〔双调•新水令〕端午
   (闲)龙舟鼎沸(了)长江边,大排场只堪人恋。屈原相敬爱,端午粽子甜。(白没事)教人慕,惹人奠。
   〔驻马听〕队列里争先,猎猎旗旛迎风展;方营中挑战,全无意马与心猿。战书执写冠军前,同心划桨齐施展。冲破立功返,共聚首黄酒互酌劝。
   〔乔牌儿〕都将咱热句口店,心儿里岂不甜?糯米苇叶艾蒲剑,韭菜包水里展。
   〔水仙子〕从今后,端午拜先贤。楚人有情,吉星重现。江边龙舟赛重,鼓乐连天。天问离骚文再显,秭归新篇。
〔尾〕料(应)也不得为周全。有了节日祭奠,哀民生掩啼,(尺紧的)求索路儿远。
  
小渔村元曲8期学员839一点春第14讲作业:
〔南吕•一枝花〕题藏经楼
玉泉山寺游,且向院中住。但能通佛道,何必厌亨衢。众爱此庐,选得莲花句,楣间籀字书。闲庭静玩之无穷,灵源溢探之不足。
〔梁州〕禅意达八荒广漠,一梦隔万里空虚。(谁)不知波罗(地)无多物。一切苦厄,五蕴皆空。诸法空相,不赢不输。(不闻满)耳喧呼,(只宜)竟日跏趺。恰枕肱(悠悠)梦绕华胥,不动脚(默默)神游洛浦,才合眼(飘飘)身在蓬壶。本无,间阻。心无挂碍无恐怖,解到此中趣。远离颠倒百虑疏,遐迩何如。
〔尾声〕光风转蕙书生户,幽草生香月到除,不离蒲团三二步。(休道星蹿)月窟,(遮莫天关)地轴,自在观音脱百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836

帖子

18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6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7-28 18: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8期学员839一点春第1-15讲作业汇总【三】
小渔村元曲8期学员839一点春第15讲作业:
小渔村元曲八期毕业答卷
学号:   网名: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3、元曲的体式特点
4、词和曲在语言、风格上各有什么特点?
5、什么是中原音韵?它包括那些内容?
6、简要回答元曲的曲调?元曲的标题格式?指出下列曲牌分别属于哪个宫调?
喜春来、凭栏人、梧叶儿、落梅风、小桃红、四块玉、醉中天、干荷叶、山坡羊。
7、详细回答元曲的平仄韵律?
8、曲的对仗共有那10种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9、什么是元曲的小令、重头小令、带过曲、散曲、以及套曲?并回答它们各自的特点、带过曲与重头小令相同点与不同点有那些?
10、什么是衬字?它们的特点衬字究竟可以衬多少呢?
11、什么是幺篇?回答幺篇与词,重头小令它们之间的关系
12、什么是集曲?回答集曲中的集曲的写作要求?
13、什么是散套?简要回答散曲中的散套分为三种形式?
14、什么是曲中字数的增、损?
15、简要元曲中曲的韵字是怎么运用的?
16、什么是杂剧套数?回答散曲套数和杂剧套数的区别?杂剧的结构?
17、什么是借宫?借宫有什么样的原则?回答哪些套曲可以借宫及杂剧的体式特征?
18、如何提高其写作技巧?(简要回答,主要谈自己的观点,字数不限)
二、写作题
参照元代乔吉的〔商调集贤宾咏柳忆别,作散套题目自拟,韵部自选,一韵到底。要求用商集贤宾逍遥乐醋葫芦〕〔浪里来煞套式
例曲:〔商调集贤宾咏柳忆别
元代:乔吉
恨青青画桥东畔柳,曾祖送少年游。散晴雪杨花清昼,又一场心事悠悠。翠丝长不系雕鞍,碧云寒空掩朱楼。揎罗袖试将纤玉手,绾东风摇损轻柔,同心方胜结,缨络绣文球。
逍遥乐绾不成鸳鸯双叩,空惊散梢头。一双锦鸠。何处忘忧?听枝上数声黄栗留,怕不弄春娇巧转歌喉。惊回好梦,题起离情,唤醒闲愁。
醋葫芦雨睛珠泪收,烟颦翠黛羞,殢风流还自怨风流。病多不奈秋,未秋来早先消瘦。晓风残月在帘钩。
浪里来煞不要你护雕,阑花甃香,荫苍苔石径纲。只要你盼行人终日替我凝眸,只要你重温灞陵别后酒。如今时候,只要向绿阴深处缆归舟。
曲谱:〔商调集贤宾
集贤宾〕×平厶平平去上(韵,可平),×仄仄平平(韵)。×××、×平×厶,×××、×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平(韵)。×平厶平平去上(韵,可平),×××、×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逍遥乐〕×平平去(韵),×仄平平,×平厶上(韵,可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平×厶平(韵,可上),×××、×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韵)。
醋葫芦×厶平,×厶上(韵,可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去上(韵,可平)。×平平去(韵),×平×仄仄平平(韵)。 (说明:[韵可[代)
浪里来煞〕平去平(韵),平去上(韵)。+平+仄仄平平(韵)。+平去平平(上)去上(韵),+平平去(韵)。+平+仄仄平平。
(曲谱符号注释: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答题要求:
1、自己复习讲义认真完成答题
2允许韵字重复,切记不可过多,不重复使用更佳
3.注意对偶部分:
集贤宾翠丝长不系雕鞍,碧云寒空掩朱楼。揎罗袖试将纤玉手,绾东风摇损轻柔。”
逍遥乐惊回好梦,题起离情,唤醒闲愁。鼎足对。
醋葫芦雨睛珠泪收,烟颦翠黛羞
4.答题截止到730 10点统计
小渔村元曲八期毕业答卷
学号:839   网名:一点春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
广义地讲,它包括了盛行于元代的杂剧和散曲
狭义来讲,它指的是杂剧。
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两大类。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1)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张养浩等人
2)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
3)后期:元顺帝、元成宗至元末。代表人物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3、元曲的体式特点?
   词与曲在内容、形式、语言、风格上再进行比较。
1、内容上的特点;
2、在形式上同异;
4、词和曲在语言、风格上各有什么特点?
。概括地说:
1)      词贵雅,曲尚俗。
2)词贵含蓄,曲尚显露。
词与曲的区别:
1) 在语言上词典雅含蓄,而散曲通俗活泼;
    2) 在格律上词要求严格,而散曲更自由些;
    3) 在分类上宋词:小令、中调、长调
            元曲:剧曲(杂剧)、散曲(小令、套数)
    4)在格式上
    宋词:词牌十标题(如《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元曲:宫调十曲牌十标题〔中吕?山坡羊〕苏武持节。一般把宫调和曲牌用六角括号括起来,后面写题目。宫调和曲牌直接用实心圆点隔开。
5、什么是中原音韵?它包括那些内容?
《中原音韵》,元代周德清撰戏曲(北曲)曲韵专著,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一部北曲曲韵和北曲音乐论著。
该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曲韵韵谱、正语作词起例作词十法
6、简要回答元曲的曲调?元曲的标题格式?指出下列曲牌分别属于哪个宫调?
元曲以前是配乐演唱的歌词,曲调固定而歌词每每更替,因此要选择合适的乐曲来表现不同的意境,〔越调〕〔商调〕等其实指的就是那个曲在演唱时所适用的曲调。曲牌名,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
标题格式【宫调、曲牌、题目】
喜春来、凭栏人、梧叶儿、落梅风、小桃红、四块玉、醉中天、干荷叶、山坡羊。
中吕:喜春来、
双调:落梅风-
越调:小桃红,凭栏人
仙吕宫 :醉中天越调、
南吕宫:干荷叶中吕、双调。 四块玉中吕,双调
商调:梧叶儿仙侣
宫调:山坡羊中吕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836

帖子

18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6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7-28 18: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8期学员839一点春1-15讲作业汇总【四】
7、详细回答元曲的平仄韵律?
曲牌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格式。这一点大家在查阅《中原音韵》的时候,每个韵部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去。
1、平仄严格     曲牌字的平仄比诗、词的平仄都要严2、用法上也存在平上互代现象3、元曲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
1)律句   (1)字音组合平仄相间,跟宋词没有什么不同, 很多曲牌与词牌一样,在字音组合上只有平与仄的区别。(2)字音组合平仄相间,但分去上。
    有些曲牌,其字音结构主要是平仄组合,但也间杂有去上组合。
2)非律句    元曲虽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但是也不同程度存在非律句
8、曲的对仗共有那10种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答:1.合璧对,前两句对。2.鼎足对 ,三句对,3.扇面对(隔句对)4.就尾对,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5.首尾对,首尾相对6.连壁对.四句相对7.连珠对。更多句子对仗8.两韵对. 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9.衬字对.10.叠字对。9、什么是元曲的小令、重头小令、带过曲、散曲、以及套曲?并回答它们各自的特点、带过曲与重头小令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有那些?
所谓小令又叫叶儿,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 我们在这里所指的寻常小令,具体指单阕之曲,为曲中至简者。
2)重头小令: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则是由数支小令联合而成
此等小令应该是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每首小令可以单独成韵,最多可以达百支。
带过曲见于北曲,即连用两首或三首(一般不超过三首)宫调相同旋律恰能衔接的曲调,合成一首新曲。
常用”“带过”“等字将几个曲牌连在一起。
1)在用韵上:带过曲必须是同一宫调,并且音韵衔接,同押一韵如:
2)在书写格式上:书写时曲牌一并写在前面,曲中两调中间空两格,或者分成两段,这与词之两片或三片的表示方法相同,或者两调干脆连在一起,构成一个新曲牌。
3、带过曲与重头小令
1)相同点:都由几个音韵相近、声调谐和的曲子组成,其形式相同,而且都不能任意组合。
2)不同点:一是带过曲是三个以下的单支曲子组合,组合后的带过曲已经变成了一个新曲。重头小令则是由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的数支小令联合而成二是带过曲一般最多只有三支;
二是异调重头小令曲子数和重复次数无限制。其中,【北南吕?四块玉带过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有明?康海曲作,此体式由四只曲组成,突破了三只之限,这仅是特例。
三是在用韵上,带过曲必须是同一宫调,并且音韵衔接,同押一韵。重头小令中的数支曲子,则可同押一韵,也可各押一韵。
什么是散曲:散曲是一种诗歌体裁;是一种另类格律诗; 是一种不带科白的曲,(科,动作。白,道白),不用舞台来表演故事,只是用来清唱,有人也称之为清曲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 (2)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属于一定的宫调。 (3)各自曲牌在字数、句数、平仄和用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
套曲: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 杂剧中只有套数,没有小令。
散曲里有小令,也有套数
10、什么是衬字?它们的特点?衬字究竟可以衬多少字呢?
衬字就是在曲律规定必需的字之外,增加的字。也有称为垫字
衬字一般不占用乐曲的节拍、音调,往往是唱时快速而有节奏地一口带过。
句头,句中,句尾都可以加衬字,字数不限。不拘平仄。
11、什么是幺篇?回答幺篇与词,重头小令它们之间的关系?
幺篇,指北曲中的一种表达形式。在散曲小令写作中,连续使用同一个宫调,同一个曲牌写作时,第二支曲子可以不再标出曲调和曲牌。加一【幺】字或加一【么篇】字样。
凡曲牌与词牌不同的或名同实不同的,幺篇应是参照词的下片形式而形成的。
同调重头小令虽为同一个主题服务,却各有分工,各自叙述一个分标题,而且有些各自成韵,彼此无关。而元曲幺篇与原曲组成一个较大些的新曲谱,其韵要求一韵到底
么篇与重头不同。后者可以重复多遍,么篇则只重复一次而已。
12、什么是集曲?回答集曲中的?集曲的写作要求?
所谓集曲,是一个曲学名词,指南曲中的一种曲调形式。它是采用若干支旧有的曲牌,各摘取其中的若干乐句,重新组织成一支新的曲牌,因此,集曲乃是多首曲调的综合。
集曲也有叫犯调,可以理解入侵、串入,也就是理解成一词调或曲调,有其它的曲调串进来。
就如词中有摊破一样。集曲集同一宫调的曲调,叫犯本宫。集不同宫调的曲调,叫犯别宫
1)、在名称上
集曲的曲牌名称,也常为所集各种曲牌名称的综合,就是我们刚才所举的一系列例子。
《醉罗歌》是摘取《醉扶归》《皂罗袍》《排歌》三调各数句而成
2)在宫调上
     所集各曲,必须是宫调相同,或宫调不同但可以相通的曲牌
如:
《长生殿?制谱》一戏中的〔醉罗歌〕,就是用仙吕宫「醉扶归」曲牌的首几句,﹝皂罗袍﹞曲牌的中间几句和﹝排歌﹞曲牌的尾几句组合而成的一支曲子
3)在曲式上
一是集曲之首数句,必须是原曲的首数句
二集曲的末数句,亦必须是原曲的末数句
三是集曲的中间各句,则较为灵活。
我们不需要自己去只做集曲,初学者按词谱填写即可!
这种写作规范,乃是基于音乐逻辑的和谐性与完整性的要求
13、什么是散套?简要回答散曲中的散套分为三种形式?
散套是元散曲的一种,即散曲套数的别称
指把属于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按照一定规则联缀起来,表达一个主题,描述一个事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境界。
散曲中的散套的分类:
分三种形式:
1)北套:即北曲中的套数。

2)南套:即南曲中的套数。一般以引子、过曲和尾声三部分组成。
3)南北合套:这种形式的套数最早出现在元代末年,把宫调相同的南北两种曲调,交错使用,有一定格式。
14、什么是曲中字数的增、损?
句字的增损?:
周德清所谓的句字可以增损,则是指曲字本身可以增损。
15、简要元曲中曲的韵字是怎么运用的?
写曲运用的是《中原音韵》,平仄通押。
允许有:借韵,赘韵,暗韵,重韵,失韵
16、什么是杂剧套数?回答散曲套数和杂剧套数的区别?杂剧的结构?
套数就是将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牌,按一定的规则和顺序联成一套,并且有首有尾、一韵到底。
同套中的套曲一般必须使用同一宫调的曲牌。
散套只用来吟咏和清唱,不需要宾白和科范,也不上舞台,相对使用的曲牌一般较少
但也有特长的,这个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了
而剧套就比较复杂,它是用来在舞台上表演的一种唱词
包括宾白与科范,使用的曲牌也比较多

17、什么是借宫?借宫有什么样的原则?回答哪些套曲可以借宫及杂剧的体式特征?
剧套在表现复杂的剧情时,常常感到只用本宫调曲牌往往难以满足剧本提出的要求。这个时候,作者就不得不设法到其他宫调中去寻找合适的曲牌,这就叫借宫。
  借宫有严格的限制,不能随意。借来的曲牌与原宫调所用曲牌在音调上必须贴切、和谐。
【商调·集贤宾】
【集贤宾】笛声紧寒风正嘶,别远暗生悲。昨日里雪花铺地,今日里树挂迷离。银丝长难把情牵,玉树垂怎掩心凄。手拉手深深蹙眉,眼望眼脉脉牵伊。
此心同落寞,不觉远朝晖。
【逍遥乐】(忘不掉)朦胧青岁,摇曳春光,清姿净饰。浅黛娥眉,恰如那、新月形仪。粉面飞霞容自丽。丹唇启、柳碧莺啼。(难忘却)石阶听雨,草径盘花,月下相依。
【醋葫芦】云自来,风自急。北方天地草萋萋,大漠风光留在(心)底。连绵山势,应如往日不堪追。
【浪里来煞】离别莫相泣,聚散总有期。春来春去忆相知,只盼你朝来暮往终日喜。这一去由来无计,此时间似雪落野陌声归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2

主题

4189

帖子

456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0-7-28 21: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完成毕业汇总作业的名单:
1.曲867慢慢长大(1页、6页)
2.862-芝蘭
3.846--莲花色
4.840~前程似锦(1、6页)
5.曲851 石光
6.816~香山红叶飘
7.857-在水一方
8.西风漂流(2、6页)
9.859戈平
10.861*一万年
11.863孤山白子(3、6页)
12.809*花草公子
13.827冬生
14.剑客
15.烛光
16.870青青
17.803 冷玉寒冰
18.826孑孓19.一点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40

帖子

111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13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7-28 21: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八第一讲作业 (曲841轻语作业)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什么是元曲?
什么是曲?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它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
答:元曲的分类?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 ,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
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
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1)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关汉卿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2)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这一时期创作题材都集中在爱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迹,以显示剧作者们的独特追求,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当时的主要体裁,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你喜欢的曲牌、你喜欢的5首曲作品。(可以百度搜索)
答:(1)关汉卿,元代《大德歌.冬景》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
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2)张养浩,元代《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徐再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3)徐再思,元代《折桂令.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4)卢 挚 ,元代《沉醉东风.七夕》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
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
庆人间七夕佳令。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5)张可久,元代《塞鸿秋.春情》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闹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片。
一行写入相思传。

2【越调.天净沙】春游   文/轻语
平平上去平平(韵),仄平平上平平(韵),仄去平平去上(韵),平平平去(韵),仄平?平仄平平(韵)。

东风雨至江南,晓晖花簇晴岚,瀑水岩喧涵澹,琼飞声撼,入怀还湿春衫。

评:整体看不错的小令,鼎足对还可再斟酌提升,韵部把我较好,情景交融


小渔村元曲八第二讲作业 (曲841轻语作业)
1、试作一首〔双调?沉醉东风〕 XX怀古,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注意:一二两句;三四两句要形成对偶。
2、作曲步骤:
a、首先复制并黏贴曲谱:
〔双调?沉醉东风〕XX仄、平平厶上(韵,可平), XX平、X仄平平(韵)。X仄平, 平平仄(韵),仄平X、X仄平平(可韵,去)。X仄平平仄仄平(韵),XX仄、平平去上(韵,可平)。
〔双调?沉醉东风〕剑岩怀古
文/轻语
登石级、危楼望远,倚栏杆,崇岭延绵。攀洞岩,怀孤胆。万千尺、一水寒潭。忍对谁人一剑函。镇南粤、锋芒未减。


小渔村元曲八第三讲作业 (曲841轻语作业)

一、必做题

1、指出下列曲牌分别属于哪个宫调?

喜春来、凭栏人、梧叶儿、落梅风、小桃红、四块玉、醉中天、干荷叶、山坡羊。

答:中吕.喜春来,越调.凭栏人,商调.梧叶儿,双调.落梅风,越调.小桃红,南吕.四块玉,仙吕.醉中天,南吕.干荷叶,中吕.山坡羊。
2.
〔仙吕?一半儿〕   惊梦   文/轻语
谱:×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上)△,×仄×平平去平(上)△。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平)△。


幽宵梦觉冷孤灯 ,窗影风摇至四更,短榻衾寒惊画屏  。 怯相听,一半儿迷离一半儿醒。

〔黄钟?出队子〕桃花    文/轻语
×平平去▲,平平平厶平(上)△。×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厶平(上)△,×仄平平平厶上(平)△。
万枝开遍,小桥流水边。娇红朵朵斗婵娟, 春风翩翩扶玉仙,缱绻芳华如画笺 。


小渔村元曲八第四讲作业 (曲841轻语作业)

1. 简要回答元曲的宫调、曲牌、韵律?
“宫调”指的是曲子的音乐属性,“宫”就是音乐的调高,“调”就是音乐的调式。“宫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调性”和“调式”,并有感情意义。曲牌就是曲调的名称,有一定调子、唱法;字数、句法、平仄用韵都有基本定式,可以根据曲牌填写新曲词,从韵文文体来说,曲牌即为此种文体的格律谱。韵律指的是韵脚安排的规矩,它主要涉及韵脚的性质、位置


2.【双调?驻马听】江南春   文/轻语
×仄平平▲,×仄平平×厶上(平)△;×平×厶▲,×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厶△。
平厶上(平)△,×平×仄平平厶△。
三月江南,桃李缤纷春色好;一帘烟雨,棠梨烂熳物华娇。
小桥流水炊烟,桑榆芳草归钓。香暗袅,回眸一顾(伊人)花丛笑。
〔黄钟?刮地风〕 春别
×仄平平仄厶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去▲,×平平去△。×仄平平,×平平去△。×平×仄平(上)△,×平×仄平(上)△,×仄平平(上)△。
谩道春长满泪眸,独倚楼头。花飞花谢使人愁,柳渡行舟。春心些许,湿襟还透。一地伤痕,忍顾长久。谁怜分别后,相思无止休,寂寞(如隔)三秋。

小渔村元曲八第五讲作业 (曲841轻语作业)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元曲的对仗种类有10种:
合璧对:两句相对
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
扇面对:就是隔句对,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
救尾对: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
首尾对: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
连璧对:曲中有四句对者称为连璧对。
7、联珠对: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
8、两韵对;相近的两个韵相对。
9、衬字对:指某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
10、叠字对:对仗句全部用重叠字。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愚人节有感   
文/轻语

曲谱:
×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愚人时候烦人够,愚人时候伤人透。愚人时候挨人咒。愚人时候欺人受 。崇洋媚外迷,丢人现眼逗。缺失教育何救。


小渔村元曲八第六讲作业 (曲841轻语作业)

1.什么是衬字?
答:衬字就是在曲谱规定必需的字之外,又增加的字
2.〔中吕?山坡羊〕游徐家庄   文/轻语
谱:×平×去△,×平×去△,×平×仄平平去△。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去△,×仄×平平厶上(平)△。平▲,×去平(上)△;平▲,×去平(上)△。
松林小憩,危亭雅会,春心荡漾只心醉。
沐朝晖,踏苔矶,青山绿水丛林蔚,花季芬芳风旖旎。(欢)情,此中寄,(娱)心,此中寄。
【中吕.山坡羊】
谱:×平×去△,×平×去△,×平×仄平平去△。仄平平△,仄平平△,
×平×仄平平去△,×仄×平平厶上(平)△。平▲,×去平(上)△;平▲,×去平(上)△。
晓惊梦恶,衾寒月落,长宵无绪相思莫,恨多多,意多多。
多情犹待离情薄,惟付痴心为一诺,春,泪成河,秋,泪成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40

帖子

111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13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7-28 21: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八第七讲作业 (曲841轻语作业)

试作〔双调?清江引〕和〔仙吕?后庭花〕小令各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请认真按照格式书写),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自拟、韵部自选.参照曲谱:张可久的〔双调?清江引〕,吕止庵的〔仙吕?后庭花〕。
曲八期第7讲841轻语作业
〔双调?清江引〕绘春
××仄×平去上(平)△,×仄平平去△。×平×厶平,×仄平平去△,××仄平平去上(平)△。
春风十里多秀色,水绕江村寨。一泓逝水清,两岸青山黛,霁雨后(氤氲)呈瑞彩。

〔仙吕?后庭花〕问春
×平×仄平△,×平×厶平△。×仄平平厶▲,×平×厶平△。仄平平△,×平×厶,×平×厶平△。
春来春又回,花开花又违。一水清波逝,青峰斜日西。问归期,东风无语,天涯芳草萋。



小渔村元曲八第八讲作业 (曲841轻语作业)
×平×▲,仄平平△(韵),×仄平平去△(仄韵)。仄平平△(韵),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去△(仄韵)。

【南吕.干荷叶】 游山
携游俊赏,过松冈,习习和风畅。雀(儿)双双,乐(儿)洋洋,神清气爽意舒张,谁个新(曲)樵唱。

【南吕.干荷叶】 戏水

携游共桨,渡春江,碧水清波漾。蟹(儿)相将,钓(儿)相商,欢声笑语水中央,何惧船(小)悠晃。

【南吕.干荷叶】 聚餐
携游归去,意犹长,笑语饥肠样。菜(儿)飘香,饭(儿)吃光,争先付款又何妨 ,末了还(得)清账。


小渔村元曲八第九讲作业 (曲841轻语作业)作〔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一首,题目和韵部自选!
要求:
(1)限用《中原音韵》;
(2)1对2;3对4。全曲两个偶句。
(3)每句上三字“×××”以用仄平平为宜。
(4)静景与动景相映,围绕主题,景色与情思相融。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题仕女出游画  文/轻语
×平×仄平(上)△,×仄平平去△。×平×仄平(上)▲,×仄平平去△。
〔过〕×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厶▲,×平×仄平(上)△。平平△,×仄平平去△;平平△,×平×厶平(上)△。
薰风吹柳绵,好鸟歌喉啭。晴云浮碧天,芳景横京甸。
【过】伫立画桥边,邂逅曲廊沿。巧笑云鬓腻,闲游玉步妍。娟娟,翠黛新妆面;翩跹,偕游归阆苑。

小渔村元曲八第十讲作业 (曲841轻语作业)

1、参照元•盍西村〔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春宴,试作〔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一首,题目和韵部自选!

【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  江南水乡吟   文/轻语     
碧波轻漾舟横,堤岸小钓江濛。一桥轻分成九孔,两岸深隐连层栋。【带】
【小梁州】千里水乡正暖风,湖映青峰。渔歌一棹任江中。扁舟共,南北小桡通。
【幺】 还看倩影波光弄。趁归晚,犹听吟蛩。长伫立,情相共,一笑那,几度夕阳红。



小渔村元曲八第十一讲作业 (曲841轻语作业)

试填一曲:〔醉罗歌〕题目自拟、韵部自选。参照曲

〔南仙吕•醉罗歌〕六一  文/轻语
〔醉扶归〕  六一六一儿童愿,趣事趣事脑中翩。小手相牵柳如烟,凝望那清波远。
[皂罗袍〕  长堤追蝶(步),笑语万千;扁舟入浪,笑语万千。春心犹羡双飞燕。
[排歌  〕  儿时见,今个远,两情相忆最堪怜。

【谱式】
【醉扶归】  中中中仄平平去,中中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仄平平去。
【皂罗袍】中平中仄,中中仄平;中平仄仄,中中仄平。中平中仄平中去。
【排歌】  平中去,平仄上,中平平仄仄平平。



小渔村元曲八第十二讲作业 (曲841轻语作业)

试填散套:〔仙吕•赏花时〕题目自拟
〔仙吕•赏花时〕夏雨行车  文/轻语
夏雨来临时候急, 积水生成泥水飞。怅望堵车行迷,前后难辨,无论复东西,
〔幺〕犹惧惊雷闪电起,更历浮桥逝水欺。何处可依栖,惟有长叹,雨歇了无期。
〔赚煞〕雨苍茫,风阴湿,忍相对、 何堪渴饥。终待天晴日已西,趁余辉、打紧当归。暮相随,借问阿谁,力尽精疲何所适。车拥汗衣,此中滋味,穷途夜路伴忧凄。
前路高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40

帖子

111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13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7-28 21: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八第十三讲作业 (曲841轻语作业)
散套〔双调•新水令〕  端阳怀屈原  
〔新水令〕汩罗逝水永汤汤,至今犹念斯人样。犹披涕泪 ,复散发彷徨。亘古无双,兰芷育贞向。
〔驻马听〕又是端阳,水涨桥浮惟怅惘;那堪波浪,舟横人阻复迷茫。 只今逝水向空江,空教心事付颜状。经雨旸,烟涛一逝伤渔唱。
〔乔牌儿〕《离骚》千古扬,《天问》后人仰。一生忧郁遭人谤,可怜人旅葬。

〔水仙子〕犹馀倦眼怜长殇,更付只心嗟失常。千秋万古难相忘,嘉名何孔章。雨声凄,似泪千行。雷声阵,长烈亢,魂聚风樯。
〔尾〕感怀那上天垂象, 盛世驱除魍魉。感舜日清平,乾坤气清畅。


小渔村元曲八第十四讲作业 (曲841轻语作业)
1、阅读杂剧
(1)马致远的《江州司马青衫泪》《西华山陈抟高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
(2)白朴的《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
给大家推荐一个阅读地址:
http://course.bnu.edu.cn/course/?...text/qyq/zj/038.htm
2.、参照元代汤舜民的〔南吕?一枝花〕题心远轩,作散套《南吕?一枝花》题目自拟。要求用:一枝花、梁州、尾(隔尾)套式,题目自拟。
〔南吕?一枝花〕题心远轩
元代:汤舜民
不从方外游,且向寰中住。但能通大道,何必厌亨衢。吾爱吾庐,选得陶诗句,楣间籀字书。黄庭静玩之无穷,灵源溢探之不足。
〔梁州〕七窍达八荒广漠,一帘隔万里空虚。(谁)不知方寸(地)无多物。玄参黄老,易论程朱。诗敲险怪,棋较赢输。(不闻满)耳喧呼,(只宜)竟日跏趺。恰枕肱(悠悠)梦绕华胥,不动脚(默默)神游洛浦,才合眼(飘飘)身在蓬壶。本无,间阻。山林城市俱同路,解到此中趣。便觉吾生百虑疏,遐迩何如。
〔尾声〕光风转蕙春生户,幽草生香月到除,不离蒲团三二步。(休道星蹿)月窟,(遮莫天关)地轴,垂拱之间在环堵。 
3.谱式:


[南吕?一枝花〕酷暑夜文/轻语
犹临伏暑初,更惧黄昏到。(何处)清凉寻觅难,(可怜)心似火焚烧。中夜难消,惟有冰轮皎,房中似狱牢。感心中、热气蒸腾,(惟)遣眼底、街灯窈杳。

〔梁州〕
(奈何)七窍堵、分明(难)入觉,(独自)夜夜愁、辜负长宵。惟怜慨叹寻良药。(念)玄黄赤石,丛菊琼茅。(复)西瓜绿豆,冷饮冰羔。恼(却)无方、亦复无招。莫无功、尽付徒劳。夜茫茫,蚊子相欺,意切切、蛩儿相吵,奈何时、童稚叨叨。难招,难表。 如今独自嗟时候, 惟(余)寂寞难了。今夜难捱日复明,啤酒时邀。
〔尾声〕
(且复不眠)二三好友长宵好,哪管(谁个)烦心事外抛。(让)汗水淋漓付狂笑。怎么(了),且聊(个),直到风凉(夜)清悄。

谱式:
〔一枝花〕
×平×厶平,×仄平平厶△。×平平厶×,×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厶△,平平×厶平△。仄×平、×仄平平,×××、×平去上△(上)。?
〔梁州〕
××仄、×平厶上△(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厶△。×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厶上▲(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上)。×平×仄平平厶,平仄仄平去△。×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尾声〕
?×平×仄平平厶△,×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厶△。仄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40

帖子

111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13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7-28 21: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八毕业答卷 (曲841轻语作业)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
①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它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
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
元曲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套曲两种。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②元曲的分类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
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
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根据作用分,分为元杂剧和散曲。
杂剧也叫剧曲,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即舞台动作),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散曲无科白)。
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也叫散套、套曲)两类。散套联合同宫调或管色相同的多支曲子组成,首尾一韵到底,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每首各自为韵。
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
从音韵上看
北曲入声字派人平、上、去三声,没有入声字。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分为三个时期  
①初期
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
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
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
比如关汉卿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
马致远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②中期:
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
这一时期创作题材都集中在爱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迹,以显示剧作者们的独特追求,如在表现爱情时,他们更注重“情”本身,因为渴望寻找一个避世的地方,他们在文人事迹剧中歌咏自己不遇的苦闷,怀乡的愁绪,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当时的主要体裁。
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③末期:
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
虽然元杂剧在舞台上仍占有重要位置,主题以对封建道德的宣扬、离奇情节为主,但是作品数量大减、内容风格因循,成了衰落主因,杂剧创作中心南移,重要剧作家多活动于今天浙江省和江苏省长江以南的地区,加强了与南戏交流的机会,提供了戏曲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尤其是南戏、昆剧及粤剧,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
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3、元曲的体式特点?
答:六大特点
    1)民间性。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与圣殿神曲、宫廷诗剧不同,它是市民和农人的艺术;
    2)广泛性。元曲题材极为广泛,绝不局限于朝政权位、贵胄家事之类,涉及士农工商,妇幼老弱各种人间生活;
    3)深刻性。元曲反映各种社会矛盾深刻而直白,不以人情世态掩盖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
    4)典型性。元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样而复杂,既是现实生活的典型,又有人间普遍的理想;
    5)曲折性。元曲有大悲剧,也有大喜剧,悲与喜相互转换、涵融,往往追求团圆结局;
    6)艺术性。元曲以唱、做、念、打等艺术硬功将歌、话、舞、斗紧密结合,虚拟与实演相生,形态与神理兼备。

4、词和曲在语言、风格上各有什么特点?
答:
①在语言上
词典雅含蓄,而散曲通俗活泼;
②在格律上
词要求严格,而散曲更自由些;
③在分类上
宋词:小令、中调、长调
元曲:剧曲(杂剧)、散曲(小令、套数)
④在格式上
    宋词:词牌十标题(如《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元曲:宫调十曲牌十标题〔中吕?山坡羊〕苏武持节。
一般把宫调和曲牌用六角括号括起来,后面写题目。宫调和曲牌直接用实心圆点隔开。
⑤从风格上看
宋词较为多样化:豪放、清旷、愤激、典雅、婉约与艳丽等等。其中,以高雅含蓄之作居多,散曲的风格也较多样,但以通俗畅达为主,力求痛快淋漓,较多地保留着民间俗曲的某些特色。
⑥概括地说
1)、词贵雅,曲尚俗。
    词多用雅言,曲多用俗语,这是词和曲在语言上的区别,就语言特色而说“曲尚俗”实际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说选词造句要尽量口语化,不要像诗词那样过于浓缩、过分雕琢,这样就使散曲在文学情态上与诗词有了明显区别,更加生动活泼,更加生活化一些。
2)词贵含蓄,曲尚显露
    词注重意境,贵含蓄、内蕴、凝练、雅丽、讲究格律,比较规范,以文雅为主,带文人书卷气。手法多用比兴象征。因而以此作为词在表达方法上的一个基本要求。曲则不然,它是一种带有浓厚的市民色彩而又在当时普遍传唱的新诗体。它是唱给读书人(文人学士)和不读书人(所谓“村夫俗子”)听的。曲则崇尚趣味,贵显露尖新,表达灵活自由,追求淋漓酣畅,以直率俚俗为主。多用赋的手法,喜欢白描、直陈胸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40

帖子

111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13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7-28 21: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5、什么是中原音韵?它包括那些内容?
答:
①《中原音韵》
元代周德清撰戏曲(北曲)曲韵专著,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一部北曲曲韵和北曲音乐论著。元代周德清在其创作实践和对北曲的研究过程中,深感一般北曲作者和演唱者在语言、声韵、格律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他认为他们的作品“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同时也扬弃了他们用韵不规范的地方。于是在泰定元年(1324年)秋,写成《中原音韵》,后又作了多次修订。《中原音韵》无论是音韵学方面,还是曲学理论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②《中原音韵》的内容
三个方面内容:
曲韵韵谱、“正语作词起例”和“作词十法”。
    第一部分,曲韵韵谱是北曲创作和演唱者审音定韵的标准。周氏提出:“欲作乐府,必正言语,欲正言语,必宗中原之音。”所谓“中原之音”,也就是指元代已经开始形成的,在当时北方河北、河南等地,各种场合通用的共同语言。周氏以“中原之音”为依据,以北曲杂剧作品为对象(周德清对曲韵的归纳主要以元曲四大家的作品为依据,),总结其发声规律,收集了北曲中用作韵脚的常用单词五千多个,将声韵规范为十九个韵部,每个韵部之下又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在当时北方方言中实际已无,故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之中,平声则又分为阴平和阳平。
    第二部分,“正语作词起例”,主要论述曲韵韵谱的编制和审音原则,以及宫调曲牌和作曲方法等。
     第三部分,“作词十法”(元人把曲亦叫词),主要表述了周氏的曲学理论主张。“十法”为:知韵、造语、用事、用字、入声作平声、阴阳、务头、对偶、末句和定格。

6、简要回答元曲的曲调?元曲的标题格式?指出下列曲牌分别属于哪个宫调?
喜春来、凭栏人、梧叶儿、落梅风、小桃红、四块玉、醉中天、干荷叶、山坡羊。
答:
①曲调
元曲以前是配乐演唱的歌词,曲调固定而歌词每每更替,因此要选择合适的乐曲来表现不同的意境,〔越调〕〔商调〕等其实指的就是那个曲在演唱时所适用的曲调。
曲牌名,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
1、宫调及演变
“宫调者,所以限定朱器管色之高低也。”这是吴梅《顾曲麈(zhǔ)谈?论宫调》所注。就音乐而言,不管是当时的南曲,还是北曲,每种曲调都属于一定的宫调。
2、宫调的分类
周德清《中原音韵》一书列举元曲使用曲牌的宫调共有十二种,它们是: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仙吕宫、中吕宫、南吕宫、双调、越调、商调、商角调、般涉调。
3、宫调的应用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散曲中有一种情况,即同名的曲牌,所用的宫调不同,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曲牌了,比如〔正宫•端正好〕和〔仙吕•端正好〕是不同的。〔双调•水仙子〕和〔商调•水仙子〕是不同的。
曲牌
曲牌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即指曲调的名称和乐曲的调式,曲牌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格式,曲牌名就是俗称“牌子”。
曲牌的文字部分须“倚声填词”,多作长短句,少用齐言。
各曲的句数﹑用韵﹑定格(何处可加如“也罗”之类的和声),以及每句的字数,句法和四声平仄等,都有一定格式,从韵文文体来说,曲牌即为此种文体的格律谱。
曲牌
曲牌是曲的调子的名称。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其曲牌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
曲牌的种类
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收有北曲常用曲牌计三百三十五个 。其中黄钟二十四个,正宫二十五个,大石调二十一个,小石调五个,仙吕四十二个,中吕三十二个,南吕二十一个,双调一百个,越调三十五个,商调十六个,商角调六个,般涉调八个。
曲牌的来源
明王骥德《曲律》说:“曲之调名﹐今俗曰‘牌名’”。可见“曲牌”之称由来已久。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後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如〔折杨柳〕﹑〔后庭花〕﹑〔虞美人〕﹑〔懒画眉〕等﹐遂成“曲牌”。
曲牌的基本形式
a.由若干支不同的曲牌联成一套
b.主要有一支曲牌多次重复(其中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构成一套
c.古人所说的“子母调”,即除引子、尾声之外,基本上由两支曲牌交互循环而成。类似缠达。
套曲中的曲牌排列有一定的层次。基本上是慢曲在前,次为中曲,急曲在后,依次递变。
曲牌的特点
曲牌是昆曲中最基本的演唱单位。全国共有300多种戏曲曲种,在音乐体系上分为两种:板腔体和曲牌体。绝大多数剧种是板腔体,少数是曲牌体。
②标题格式
元曲的标题格式
     在标题上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如:中吕、越调、双调、仙吕等,就是这首曲子的宫调。
第二部分如:我们平常说的“天净沙”、“山坡羊”、“醉花阴”,就是一个曲牌,这比较类似于宋词的格式,但是语言更自由,感情更直白一些。
第三部分如:“秋思”“渔夫”等,指所表达的主题,也就是题目。
简单说
元曲:宫调十曲牌十标题〔中吕?山坡羊〕苏武持节。
一般把宫调和曲牌用六角括号括起来,后面写题目。宫调和曲牌直接用实心圆点隔开。
③什么宫调?
喜春来:中吕宫、正宫。
凭栏人:越调,即黄钟之商声也。
梧叶儿:属商调曲调,又属仙吕宫曲调。
落梅风:北曲属双调。
小桃红:越调。
四块玉:南吕。
醉中天:中吕、仙侣调。
干荷叶:南吕宫。
山坡羊:北曲中吕宫、南曲商调,都有此曲牌。南曲较常用。

7、详细回答元曲的平仄韵律?
答:
①平仄
曲牌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格式。 这一点大家在查阅《中原音韵》的时候,每个韵部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去。
1、平仄严格。
2、用法上也存在平上互代现象。
3、元曲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
元曲平仄严格,但用法上也存在平上互代现象:
如上次讲义中举的例子:
白朴的
天净沙: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草字处,以上声代替平声。
北曲中在一定条件下平声和上声可以互换)
曲牌字的平仄比诗、词的平仄都要严
用法上也存在平上互代现象
元曲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
①律句
(1)字音组合平仄相间,跟宋词没有什么不同, 很多曲牌与词牌一样,在字音组合上只有平与仄的区别。
(2)字音组合平仄相间,但分去上。
    有些曲牌,其字音结构主要是平仄组合,但也间杂有去上组合。
②非律句
    元曲虽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但是也不同程度存在非律句

②韵律:
《中原音韵》作为押韵的规范,
一般来说,初学者要学做元曲,可以根据同一曲牌的共性,总结出这一曲牌最合理的平仄韵律关系,这一方法虽难免有以偏概全的缺点,但作为一种学习方法还是可取的;另外《四库全书》在考校词谱时同样运用了这一方法;在《四库全书》的提要中说:“今之词谱,皆取唐宋旧词,以调名相同者互校,以求其句法字数;以句法字数相同者互校,以求其平仄;其句法字数有异同者,则据而注为又一体;其平仄有异同者,则据而注为可平可仄。自《啸余谱》以下,皆以此法,推究得其崖略,定为科律而已。然见闻未博,考证未精,又或参以臆断无稽之说,往往不合于古法。”
元曲的韵律
曲牌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格式。这一点大家在查阅《中原音韵》的时候,每个韵部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去。

8、曲的对仗共有那10种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答:
①10种对仗
一、合璧对
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与诗词中的对仗无异。
二、鼎足对
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
亦称三句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中没有,而词中亦少见,少见也即是有。
三、扇面对(隔句对)
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这种对法在诗词中是不用的,在六朝时常用的骈文体就是扇面对。这种扇面对,就是我们在辞赋中学过的隔句。
四、救尾对
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因为有的曲写得比较弱,想用鼎足对来强化结尾,以对此曲进行拯救。故称救尾对。
五、首尾对
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
六、连璧对        
  凡曲中有四句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
七、联珠对
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的句子相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
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此两种形式在曲中也都是常见的。
八、两韵对
    前面我们交流了,曲词一般用韵有较密的特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词中罕见而在曲词中常见。
九、衬字对
王力《汉语诗律学》:“曲和词的最大分别就在于有无衬字。”
所谓衬字,指某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
对于衬字,我们将会在以后的交流中进行。由于衬字的出现,使得曲词中本来是对仗的句子,看起来不对仗了。
十、叠字对
在宋代词作叠字运用中,最为赞赏的是李清照名作《声声慢》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对叠字,超然笔墨恒蹊之外,确实是大胆的创新。这十四字内包容着千种愁情、万斛怨恨。
②对仗的特点
由以上对仗形式来看,古代戏曲曲词的对仗形式,较古典诗词更为丰富。它具有以下特点:
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戏曲作家特别注重剧本的表演性,就必须将曲词写得通俗明晓,使口语韵律化。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40

帖子

111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13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0-7-28 21: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9、什么是元曲的小令、重头小令、带过曲、散曲、以及套曲?
并回答它们各自的特点、带过曲与重头小令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有那些?
答:
①小令
一般以58字以内为小令。
    所谓小令又叫“叶儿”,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基本特征。但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则是由数支小令联合而成,此等小令应该是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每首小令可以单独成韵,最多可以达百支。我们在这里所指的寻常小令。
②重头小令
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则是由数支小令联合而成。
此等小令应该是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每首小令可以单独成韵,最多可以达百支。
③  带过曲
也是小令的一种体式,见于北曲,即用两支或三支不同曲调的曲子组成一个新曲谱。组成这些曲谱的宫调必须相同,音律必须衔接、谐调。带过曲一般不超过三支,再多只能改成散套。带过曲介于小令与散套之间,在填写时要把带过的几个曲名一并写在前面,常用“带”“带过”“兼”等字将几个曲牌连在一起。
其特性有三点:
一是它在语言方面,即需要注意一定格律,又吸收了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往往会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状态。
二是在艺术表现方面,它比近体诗和词更多的采用了“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
三是散曲的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押,句中还可以衬字。北曲衬字可多可少,南曲有“衬不过三”的说法。
④散曲
是一种诗歌体裁;是一种另类格律诗;是一种不带科白的曲,(科,动作。白,道白),不用舞台来表演故事,只是用来清唱,有人也称之为“清曲”。
散曲的特点
1)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
2) 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属于一定的宫调。
3) 各自曲牌在字数、句数、平仄和用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我前面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每首元曲的前面都冠有类别名、宫调名、曲牌名和曲题名。
⑤套曲
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如〔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含四支曲子。
杂剧中只有套数,没有小令。散曲里有小令,也有套数。


10、什么是衬字?它们的特点?衬字究竟可以衬多少字呢?
答:
①衬字
就是在曲律规定必需的字之外,增加的字。也有称为垫字。就普通说,这种衬字在歌唱时,应该轻轻地带过去,不占重要的拍子;尤其北曲就是如此。
②特点:
曲可加衬字,是它与词或诗的主要区别之一。它使曲文在遵守格律的前提下,有更大的灵活性,行文造字更为自由,衬字不受格律的束缚。 小令所用的衬字相对较少,南曲更要少用或者不用,套曲、杂剧则比较多。 在曲谱中,衬字往往用小字书写,以区别于正字。 衬字一般不占用乐曲的节拍、音调,往往是唱时快速而有节奏地一口带过。
③衬字多少
无明确规定。
通常小令衬字少,套曲衬字多,剧曲则更多;
与词名都同的曲子,衬字往往较少,甚至没有衬字;
有些专为小令的曲子,如干荷叶、金字经之类,是不衬字的,还有鹧鸪天、秦楼月、粉蝶儿、太常引也很少衬字,那么,衬字究竟可以衬多少呢?
答案是:
由衬一字到衬二三十字的都有,但以三四字最常见。
注意:衬字均不拘平仄


11、什么是幺篇?回答幺篇与词,重头小令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
戏曲音乐名词。 同曲变体连用。 在北曲中, 一个曲牌被反复运用, 一般从第二曲起称为幺篇。
幺者,通数字“一”, 幺篇还有第一篇(曲)或这一篇(曲)之意。
当代?赵山林在《读曲常识》中,给“幺篇”下的定义是:“戏曲、散曲术语,北曲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后面各曲不再标出曲牌名,而是写作‘幺篇’或简作‘幺’”。
幺篇,指北曲中的一种表达形式。
在散曲小令写作中,连续使用同一个宫调,同一个曲牌写作时,第二支曲子可以不再标出曲调和曲牌。加一【幺】字或加一【么篇】字样。
我们在读北曲或北曲谱时,经常可以看到“幺篇”之谓,或写作“么篇”。
曲之“幺篇”与“重头”是不同的。
重头用于小令,即是重复前曲,类诗词之联章,是以相同曲牌,围绕某一主题填写数支曲子,或曰一组曲子。通常为四支(或曰不低于二支),亦可多至数十支上百支,可每首一题,也可整组一题。可每首一韵,也可整组同韵。
“幺篇”,标示着北曲的一种体制形式。它的产生应该比较复杂,与词的“遍”、“换头”等有渊源,当然也与作者用它表达较为复杂的内容或加大容量有关。
历代曲家对“幺篇”的论述,都较为简略,同时存在较大差异。关于“幺”字的来历,给大家介绍比较重要的三种观点:  
一是认为“幺”字是“后”字的简写,用来表示后一篇。
词之上片称前篇,下篇称幺篇,幺篇即后篇。
一说"幺篇"为"腰篇"之省文,从中可知“幺篇”有后篇的含义。具体参阅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音律》中的描述是:“同一牌名而为数曲者,止于首只列名其后,在南曲则曰‘前腔’,在北曲则曰‘幺篇’。(遍,乐曲的一套。每套大曲由十余遍组成,凡完整演唱各遍的,称大遍。)
二是认为源于唐宋大曲大遍中的一遍“衮”,“幺”字是“衮”字的略写。《九宫谱定》云:“篇中或幺或衮,大率即是前腔”。
三是认为北曲中的“幺篇”来源于词的下片。
“幺篇”与“重头”的关系
初看同调重头小令与幺篇很相似,都是同一曲谱重复使用,但它们却有本质之别。同调重头小令虽为同一个主题服务,却各有分工,各自叙述一个分标题,而且有些各自成韵,彼此无关。
而元曲幺篇与原曲组成一个较大型的新曲谱,其韵要求一韵到底。
么篇与重头不同,重头可以重复多遍,么篇则只重复一次而已。


12、什么是集曲?回答集曲中的“集”与“犯”?集曲的写作要求?
答:
1、什么是集曲?
所谓“集曲”,是一个曲学名词,指南曲中较为普遍运用的一种曲调形式。亦是南曲曲调的变化方法。它是采用若干支旧有的曲牌,各摘取其中的若干乐句,重新组织成一支新的曲牌,因此,集曲乃是多首曲调的综合。
2、集曲中的“集”与“犯”。
就像词中有“犯”类似。我们在学词时,有词的犯调,是词牌的词式,就是将取自不同词牌词式中的句式组合构造另类词式。集曲也有叫“犯调”。“犯”,可以理解入侵、串入,也就是理解成一词调或曲调,有其它的曲调串进来。
      就如词中有“犯”与“摊破”一样。集曲集同一宫调的曲调,叫“犯本宫”。集不同宫调的曲调,叫“犯别宫”。所以有的集曲的曲调名就加上“犯”和“摊破”字样。
3、集曲的写作要求
      近代的曲学大师吴梅说:“集曲无定格,但取音调之和,盖知音者往往任意割凑,于是增格增牌,遂日新不已矣。” 虽然元曲三百首中没有收录的。但我们可以从〔南九宫谱大全〕和〔九宫大成南北词谱〕(乾隆年编)中所收的集曲数量统计得到证明。


13、什么是散套?简要回答散曲中的散套分为三种形式?
答:
散套是元散曲的一种,即散曲套数的简称,指把属于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按照一定规则联缀起来,表达一个主题,描述一个事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境界。
散套的首牌就是第一支曲子,不用标曲牌名,题目就是。从题目也可以看出套曲和带过曲的区别:
套曲的题目只标首牌,而带过曲的题目需要把所有的曲牌都写上。
分三种形式:
(1)北套:即北曲中的套数。 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组合形式。
(2)南套:即南曲中的套数。一般以引子、过曲和尾声三部分组成。
(3)南北合套:这种形式的套数最早出现在元代末年,把宫调相同的南北两种曲调,交错使用,有一定格式。
散曲套数的特点:
(1)散套由多支曲子组成。
与散曲小令比较一下,文章相对要长很多,同一宫调的最少二支以上的曲子联缀起来,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是宫调不同,而管色相同的可以“借宫”,以后我们会讲到,曲谱里常在某个宫调中某个曲牌的后面解释说: 亦入另一宫调。
如:中吕宫的“满庭芳”,亦入〔正宫〕、〔仙吕宫〕,这是说“满庭芳”这个曲牌也可以被借到〔正宫〕、〔仙吕宫〕中与那里的曲牌组套。
(2)始终用一个韵。
一韵到底,中途不能换韵 一篇套曲,无论用了多少个曲调,从头至尾,必须一韵到底。正是靠韵脚的一致,才从声情上加强了只曲与只曲间的联系,体现整体性。
(3)语言更俚俗、形式更活泼;
(4)曲牌之间的联缀次序有一定规律,有首有尾。作者在创作散套时必须依照成规组曲,不是说只要在同一宫调,想怎样组合就怎样组合。


14、什么是曲中字数的增、损?
答:
在曲谱中,其曲谱句、字数一般是较为固定的(当然衬字除外),但也有一些调的句、字可以增、损,周德清《中原音韵》所载曲调315章当中,有14章是注明:“句字不拘,可以增损” 王力在《曲律学》中也曾提到:如:南吕〔玄鹤鸣?哭皇天〕就是《北词广正谱》所谓“句字不拘,可以增损,周德清失注”的。( 就是这个曲牌可以字句增损,但是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没有标注出来),还有刘长年在《格律新编》中指出了增损的曲牌。(具体看上节课的讲义)
周德清所谓的句字可以增损,则是指曲字本身可以增损。曲字的增损很复杂,一个曲牌有可能有多种体式。
句字增损与衬字有些什么区别?
    所谓句字可以增损,是和衬字不同的,衬字是曲字以外的字;而周德清所谓句字可以增损,则是曲字本身可以增损,衬字在句子中不论平仄,增句如加在正格押韵处,一般要求押韵。
如:无名氏〔新水令〕(散套)
    大明开放九重天,拜紫宸玉楼金殿。
    红摇银烛影,香袅御炉烟。
   (奏)凤管冰弦,(唱)大曲梨园,
   (列)文武官员,(降)玉府神仙,齐贺太平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13:30 , Processed in 0.1234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