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路漫漫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梁07青岛有凤来仪作业本

[复制链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10 15: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二十三讲作业
隋14 有凤来仪

你眼里的陈庆之是什么样的?
答:
柔弱书生偏智勇,以千胜万绝红尘。
古来第一白袍将,休做无聊问出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10 15: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二十四讲作业
隋14 有凤来仪

1、谈谈杨津,杨椿。
杨津(469~531年8月2日),字罗汉,(原本的字是延祚,被孝文帝重新赐字), 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北魏外戚大臣,洛州刺史杨懿的儿子。出身弘农杨氏。相貌端谨,颇有器度。十一岁,起家侍御中散,侍奉文明太后,行事恭敬谨慎,得到太后赏识,被赐细绢百匹,迁符玺郎中。后迁长水校尉、直阁将军,出除征虏将军、岐州刺史。在做岐州刺史期间,杨津躬亲巨细,孜孜不倦。 延昌末年,迁右将军、华州刺史。孝昌初年,拜散骑常侍、定州刺史,从定葛荣之乱。永安二年,拜吏部尚书,迁侍中、司空公,永安三年,杨津以本官兼任尚书令、北道大行台、都督、并州刺史。普泰元年七月,杨津遇害于华阴,时年六十三,杨氏一门几乎全部尔朱氏所灭。太昌初年,获赠大将军、太傅、雍州刺史,谥号孝穆。

杨椿(455~531年),字延寿,本字仲考,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北魏时期大臣,洛州刺史杨懿第二子。出身弘农杨氏,足智多谋,以门荫入仕。太和元年,起家内行内小,迁给事中。经历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四朝,先后治理豫州、济州、梁州、朔州、定州、南秦州、岐州、雍州等八州,参与平定六镇起义、关陇起义和南徐州起义,拜侍中、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孝庄帝即位,拜司徒、太保兼侍中。永安二年(529年),致仕归乡。普泰元年(531年),为雍州牧尔朱天光所害,时年七十八。太昌初年,获赠使持节、大丞相、太师、冀州刺史。著有《诫子孙书》。

2、你对梁武帝的信仰佛教的认识。
答:梁武帝在统治梁朝晚年的时候,十分的信奉佛教思想,他本人也曾经四次出到佛家寺庙,甘愿成为和尚,这在我国古代历届的统治者中都是少之又少的。通过梁武帝四次出家当和尚这件事情当中就可以看出梁武帝对于佛教思想的热爱和推崇,因此在他治理国家期间,采取了许多的措施来在国内推崇和发展佛教。
梁武帝本人由信奉道教转为信奉佛教。梁武帝的一生经历过三次信仰的变迁,最开始梁武帝信奉的是儒家思想,因此他在国内曾经积极地为恢复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做着努力。到了后来梁武帝又信奉了道教的思想,在他到了三十九岁登上最高统治者的位置时,他所信奉的仍然是道教思想。但是成为最高统治者之后的梁武帝时隔不久,就转变为了信奉佛教的思想。
在公元504年的时候,他就颁布诏书召告天下自己正式皈依佛门,改为信奉佛教思想。在颁布了诏书之后,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他还亲自率领了许多的佛教僧人和佛教的俗家子弟两万多人,聚集在一起进行发愿,表明自己自愿信奉佛教。为了更好的在国内推崇佛教,他还下令要求梁朝上到统治集团,下到平民百姓,都要信奉佛教思想,在他的以身作则和亲自带领之下,佛教思想在梁朝广泛地传播和发展起来。
由于梁武帝是以梁朝最高统治者的身份颁布信奉佛教的诏书,由于也就使得佛教思想正式成为了梁朝的国教。在公元519年的时候,梁武帝接受了菩萨戒,因此当时梁朝的许多学者和百姓都称梁武帝为皇帝菩萨。根据相关历史资料的记载,当时的梁武帝学习完了菩萨戒之后,就开始严格地要求自己遵守佛教思想中的各种戒律,比如不能杀生也不能吃肉,每天只吃素食,同时还要讲究过午不食,身上所穿的衣服也不再是华丽的绫罗绸缎,所居住的寝宫也仅仅只有一丈左右的大小,内里的布置也是十分简陋。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虽然梁武帝由信奉道教思想转变为了信奉佛教思想,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梁武帝就是要对道教进行打压。在经过三次的信仰变迁之后,梁武帝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每一种思想的独特之处,因此他对于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都是同样的推崇。
梁武帝本人曾四次舍身出家。梁武帝四次出家的行为确实是充分的展现出了他对于佛教的热爱之情,他能够放弃最高统治者的权利和地位,选择成为一个身外无物的僧人,这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信念的。但是梁武帝四次出家,四次将自己的钱财舍身给了同泰寺,而朝廷中的官员们需要付出一次比一次更高的金钱代价才能将梁武帝赎回,如此几次的往来,使得国家的经济进一步亏损,统治集团向百姓的搜刮更是频繁和严重,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佛家寺庙却就此发展起来。
梁武帝对于佛教的大肆推崇,对于佛教的文化发展和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合一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不顾百姓的生活状况,将大量的钱财投入到佛教的发展中,造成百姓生活困难,由此使得百姓对于统治者不满,也就为后来梁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10 15: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二十五讲作业
隋14 有凤来仪

1.、评论萧宝夤在北魏的遭遇。
答:萧宝夤是齐明帝萧鸾的第六个儿子,萧衍夺位诛杀南齐皇室,萧宝寅投奔北魏,在到达北魏以后,萧宝夤得到了北魏皇帝的接待,北魏皇帝答应了萧宝夤的请求,出兵讨伐南梁,并且任命萧宝夤为将军,北魏皇帝把南阳公主赐给萧宝夤为妻。萧宝夤在朝廷当中的地位也在不断的上升,官至尚书令。关中有叛乱时,萧宝寅领兵平定叛乱,但之后在关中妄图自立,遭官军追剿后,与万俟丑奴联合。之后万俟丑奴被贺拔岳击败,萧宝寅被俘后被赐死。萧宝夤本可以在北魏过太平日子,可是被南齐皇子身份羁绊着一直不甘沉寂,最后自不量力的寻求自立引来杀身之祸,不能不让后人质疑他的洞察力、自知力与决断力,这三种能力是一个人在乱世必须具备的能力,尤其少了前两种能力,少有“事竟成”的幸运儿。

2、分析尔朱荣和北魏皇室的矛盾。
答:尔朱荣在军事方面的确是个天才,但是在政治方面就表现的比较平庸,阴河之变说明他没有容人之心,他的屠杀让北魏皇室每个人的心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只是如此白色恐怖之下没有适宜的发泄时机而已。而拥立孝庄帝元子攸上位让他自以为功高盖世,强迫孝庄帝纳自己的女儿为皇后,全方位监控孝庄帝,终于窒息得孝庄帝下了杀伐之心,最终得手。尔朱荣和北魏皇室的矛盾,相似了董卓与汉少帝、汉献帝的矛盾,结果也是一样的。自以为有不世功劳就不再把上司当做一盘菜,是没有好果子吃的,除非你想另立山头,成就开国领袖的大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10 15: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二十六讲作业
梁07 有凤来仪

你怎么看孝庄帝杀尔朱荣和孝庄帝被杀?
答:尔朱荣拥立孝庄帝上位是有功劳的,而且为了立威还制造了河阴惨案,这样导致了与孝庄帝相处的两重矛盾,一方面尔朱荣自以为功高震主可以为所欲为拿住孝庄帝,另一方面却是孝庄帝失去了对尔朱荣的信任为他的谮越而欲先除之以后快,尔朱荣太自信太马大哈了,不拿孝庄帝当回事,孝庄帝的刺杀谋划都几乎是公开化了的,尔朱荣却不相信,他拿准孝庄帝是个无用的弱者办不出大事来,结果就是这个年仅23岁的孝庄帝杀死了尔朱荣,尔朱荣为自己的不明智用生命买了单。
孝庄帝的被杀是错误借鉴历史,以为王允杀董卓失利是因为没有宽宥董卓余党的原因,结果孝庄帝杀死尔朱荣后是宽容了其余党,却也留下了致命后患,有力的操控着国家兵力军权的尔朱兆、尔朱世隆闻风生变,杀向皇宫,就孝庄帝皇宫那点士兵怎能够抵挡得住,终于使得孝庄帝被杀。孝庄帝的死,无异于鸡蛋碰石头,自身没有实力,就好好听话可能苟全性命,否则早晚歇菜。所以说,孝庄帝是幼稚了些,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办事,敌强我弱是实情,不斩草除根扑灭火种,就只能给自己挖掘坟墓烧了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10 15: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二十八讲作业
梁07 有凤来仪

1、评价元恭说出:“天何言哉!”四字来。
答: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是汉语词汇,出自《论语·阳货》。解释为百物自然生长天何曾说过什么呢?。
这是北魏节闵帝元恭即位前说过的一句话,他巧妙地借用孔子的这句名言,从容地给了那位专程前来试探他能否说话、能否当皇帝的不速之客一个满意答复。在此之前,元恭曾闭口不言八年。
老天说过话吗?老天还需要说话吗?元恭此语,不仅表明了自己能正常说话,而且以天自比,表现出了自己想当皇帝的意愿,可谓一语双关。说出“天何言哉”这话不久,元恭被拥立为皇帝,成为北魏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2、你分析高欢反尔朱荣的历史事件。
答:尔朱荣死后,尔朱氏集团的实力遭到削弱。而且,随着尔朱氏集团杀孝庄帝,又在权利之争中飞扬跋扈、暴力治国,民心所向已经背弃尔朱氏集团,所以精明的高欢看准了时局的变化,果断顺应时代的要求,站队在尔朱氏集团对立面一方,开启了自己图霸天下的最初伊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10 15: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二十八讲作业
梁07 有凤来仪

1、评价元恭说出:“天何言哉!”四字来。
答: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是汉语词汇,出自《论语·阳货》。解释为百物自然生长天何曾说过什么呢?。
这是北魏节闵帝元恭即位前说过的一句话,他巧妙地借用孔子的这句名言,从容地给了那位专程前来试探他能否说话、能否当皇帝的不速之客一个满意答复。在此之前,元恭曾闭口不言八年。
老天说过话吗?老天还需要说话吗?元恭此语,不仅表明了自己能正常说话,而且以天自比,表现出了自己想当皇帝的意愿,可谓一语双关。说出“天何言哉”这话不久,元恭被拥立为皇帝,成为北魏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2、你分析高欢反尔朱荣的历史事件。
答:尔朱荣死后,尔朱氏集团的实力遭到削弱。而且,随着尔朱氏集团杀孝庄帝,又在权利之争中飞扬跋扈、暴力治国,民心所向已经背弃尔朱氏集团,所以精明的高欢看准了时局的变化,果断顺应时代的要求,站队在尔朱氏集团对立面一方,开启了自己图霸天下的最初伊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10 15: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二十七讲作业
梁07 有凤来仪

评论孝庄帝之死与高欢之崛起。
答:孝庄帝本是尔朱荣所立,国家实权都在尔朱荣手里。为了实现权利自主,孝庄帝设计杀死尔朱荣,自以为这样就会转了时局。谁知尔朱氏家族各股势力已盘结天下,其它的势力也未必就肯效忠于孝庄帝。在一通鱼死网破的交锋中,孝庄帝被尔朱兆缢杀。总之,孝庄帝是一个有心无力的傀儡皇帝,生不逢时,内外环境都不利,失败必然就是定局了。
高欢之崛起在于他是六镇兵户出身,并机遇所赐被尔朱氏授以六镇军队的统兵权,从此就有了发展壮大的资本。尔朱荣曾告诫尔朱兆说:“你不是高欢的对手,最终是要受其所制的。”此话不假,后来高欢以平叛为由起兵公开反对尔朱家,与尔朱兆等人决裂。依靠着六镇军兵,高欢消灭尔朱兆及其家族势力正式成为北魏大丞相,控制朝政,北魏政权最终落入高欢之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10 15: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三十讲作业
梁07 有凤来仪

北魏是如何分裂成东西魏的?
答:公元531年,高欢乘机攻占洛阳,控制了北魏朝政,在532年立元修为帝,即孝武帝。公元534年,高欢所立的北魏孝武帝元修不愿做傀儡皇帝,被迫投奔关陇军阀宇文泰。同年,高欢立年仅十一岁的元善见做了皇帝,即孝静帝,并迁都于邺(今河南安阳北至河北临漳南),这就是东魏政权。
公元535年,投奔宇文泰的孝武帝元修因与宇文泰有隙,被宇文泰毒死,由宇文泰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由,即魏文昭帝。国号“大魏”,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南梁对立,建都长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政权实由宇文泰掌握。这就是历史上的西魏政权。北魏正式分裂为东﹑西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10 15: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三十一讲作业
梁07 有凤来仪

1.、你对高乾之死怎么看?
答:高乾之死,并非偶然,而是一场针对河北汉人豪强的阴谋。造成高乾被逼到死亡夹缝的,并非他选择有误,而是他的家世背景。
高乾系河北汉人豪强的代表,与高欢本非一个阵营的人物。能够与高欢走到一起,乃是尔朱氏外在压力太强所致。如今共同的敌人已经没有,高乾作为河北汉人的代表,如果能把他拉拢过来,那么对高欢的牵制和影响将是辐射性的。
对于在孝武帝与高欢两方间做的站队选择上,高乾首鼠两端、左右顾盼,让两方都把他视为不可靠力量,表面上是孝武帝出手杀死了高乾,实际上高欢是真正的摧花手,高欢以高乾的死换来了对河北汉人豪强力量的化解,将他们演变成了自己的力量,从而控盘了大局势。
高乾没有称雄之心,又有怀玉之罪,他不可能做和事老,形势决定了他只有做大或消亡二选一。高乾、孝武帝与高欢的心力比拼,高欢为大赢家,别的都输的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2、分析贺拔岳军事集团的形成。
答:公元523年,六镇起义爆发。尔朱荣依靠契胡部落武装,在镇压起义军的过程中逐渐壮大,成为了北魏末年的第一位枭雄人物。掌控了北魏政权后,他派出贺拔岳向西进军,讨伐起义军。
贺拔岳此前受过尔朱荣猜忌,因此他要求尔朱氏家族的人任主帅,自己为副将,尔朱荣大悦,派出堂侄尔朱天光出战。贺拔岳在这次西进中,先后三次击败叛军,树立了自己在西征军中的权威,为后来北周太祖宇文泰和关陇集团奠定了初步的班底。
通过此次征伐,贺拔岳与宇文泰、李虎、寇洛等从较为平等的同乡关系变为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众人又因贺拔岳而得以立功受赏,改变了低贱的社会地位,在政治上更加依附于贺拔岳。
贺拔岳虽然隶属于尔朱天光,但却独立指挥麾下军人,战后又都督四州军事,出任泾州刺史,有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地盘,对尔朱天光的依附性并不强烈,此时以贺拔岳为核心的武川军人实际上已成为尔朱荣集团内一个独立的派系势力。
至于贺拔岳军团内的其他军人,在征战过程中认可了贺拔岳的领导能力,且因贺拔岳而受益,一与贺拔岳也结成了紧密的利益关系。军团中的非武川籍将领也已是贺拔岳的坚定追随者,因而也是武川军人集团中的一部分。不过,由于他们在集团内的地位多不及宇文泰、李虎、侯莫陈崇等武川人,所以凸显不出他们的地域特色。
贺拔岳为西征军中的武川籍军人带来了政治上的利益,非武川籍的将领也认可了贺拔岳的领导能力,因此贺拔岳成为了这支军团的实际领袖,这也是关陇集团形成的萌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10 15: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三十二讲作业
梁07 有凤来仪

1、分析宇文泰掌握贺拔岳实力的经过。
答:高欢已经诛灭了尔朱家族,正打算收复关陇地区。为对付掌权的尔朱部下贺拔岳和侯莫陈悦,高欢想了一招反间计,利用两人之间的矛盾,使得侯莫陈悦设计暗杀了贺拔岳。为此贺拔岳的部众们,聚集在了一起商量着接下来该跟着谁干。在这个关键档口,都督杜朔周厉声呵斥道:“贺拔岳的哥哥贺拔胜远在荆州太远了,又不肯来,北魏孝武帝元修甭想了,那是个傀儡,至于侯莫陈悦,谁敢提他,我跟谁拼命!赵贵说得对,如今除了宇文泰,没人能救大家了!我愿意主动去请宇文泰来主持大局。”正是在赵贵和杜朔周的大力支持下,宇文泰这才有了统领贺拔岳旧部的机会。那么宇文泰是怎么把握住这个机会的呢?宇文泰在分析形势后,果断作出了自己的判断:“侯莫陈悦这家伙不行,如果我是他,在诛杀贺拔岳以后,肯定带兵攻占平凉。可这家伙却偏偏选择退守水洛,很显然是担心遭到报复的一种防守行为。我看他没能耐在短时间里夺取贺拔岳的兵马!干就完了!”宇文泰看扁了侯莫陈悦,趸回了高欢派遣探风的侯景,支吾了野心不小的元修,抢先了犹豫不决的贺拔胜。别以为宇文泰夺取了贺拔岳的兵马,他就能成为关中真正的老大了!首先他必须要消灭侯莫陈悦,才能让关中只剩下他这一股势力。而且只有灭了侯莫陈悦,为贺拔岳报仇雪恨了,贺拔岳的旧部才能死心塌地地跟着宇文泰混。具体在行动上,第一,宇文泰击败逼杀了侯莫陈悦,为贺拔岳报了仇。第二,宇文泰剪除了反对势力。(首先,宇文泰安抚笼络了李弼等侯莫陈悦的旧部,给予他们较高的位置和兵权,使得他们和自己的亲信同等待遇。其次,宇文泰在邙山之战中,“一不小心”将北魏宗室集团的48名高级将领(其中包含5位王爷),全部暴露在了高欢手下彭乐的眼皮子底下,结果导致这帮人全部被俘虏,直接造成了宗氏集团一蹶不振。还有,宇文泰派遣贺拔胜带领3000死士追杀高欢,就是想让双方火并。结果贺拔胜差点儿就宰了高欢,气得高欢回去就把贺拔胜留在东魏的所有儿子都给杀了,直接导致贺拔胜郁郁而终。这么一来贺拔胜的部下也就只能跟着宇文泰混了。)
这么一来宇文泰便顺利地凌驾于关陇地区所有派系之上,成为了真正的关陇集团领袖。
总结:善于分析,善于判断,善于行动。
善于分析的人,智商肯定不低,至少逻辑性很强。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从小就得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外加老天爷赏饭吃才行。
善于判断,无疑也是一种智商的体现,但是更多则是一种胆略的体现。如果没有足够的胆子,压根就不敢轻易下判断。
善于行动,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比较被动的,至少是有拖延症的。比如文中的贺拔胜就是如此,天上掉个馅饼,他也不会捡。因此主动性,也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这三点都集齐了以后,再想创业,就显得很容易了。很幸运的是,宇文泰够聪明,有胆略,而且做事有主动性,这样的人创业自然可以成功。
综上所述,贺拔岳暴毙后,在赵贵、赫连达等人的拥戴下,宇文泰成为了该军事集团的第二任首领。通过为贺拔岳复仇,获得朝廷册封,任用夏州亲随,重用关内亲随,扶植亲己势力,宇文泰在接掌贺拔岳军团后两三个月内就稳固了自己的盟主地位,成为名实相符的武川军人集团领袖,也成为了关陇集团第二任首领。

2、评价魏孝武帝和高欢的矛盾。
答:打败尔朱氏之后,高欢拥立魏孝武帝元修登基,自己也成为了北魏的新任执政官,但此时的高欢并不具备独步朝堂的实力。
在中央政府,元修虽然由高欢拥立继位,但他并不愿意做高欢的傀儡。在斛斯椿的支持下,元修始终用一种强硬的态度应对高欢。当元修流露出打压高欢的意向之后,斛斯椿立刻表态,站在了元修的背后。
侍中高隆之是高欢的把兄弟,总是举着高欢的旗帜高调做事,对待达官显贵的态度十分骄横。南阳王元宝炬很看不惯高隆之的这种作为,有一次就借酒生事,把高隆之打了一顿。事发之后,高欢表示极度关注洛阳方面的处理结果。在这种背景下,魏孝武帝元修罢免了元宝炬的职务,责令他回府闭门思过。元宝炬仅仅被撤职一个月,就又被起用了。撤职前的元宝炬是骠骑大将军,复出的元宝炬成了太尉。不但复出,而且升职。元修在处罚元宝炬的同时,也要求高欢对高隆之进行相应的处罚,理由是高隆之在洛阳人人喊打。于是乎,高欢以高隆之能力不足为理由,把他调离了洛阳。此时的高欢已经被处处限制,如果他不能谨慎应对,随时会像尔朱荣那样被淘汰出局。
此时局势有利于魏孝武帝元修,他曾试图调集各地军队,声称要讨伐南梁。但实际上是想进攻高欢。元修的行动并未获得斛斯椿的明确支持,这场战争最终没能打起来。原因也很简单:斛斯椿并不是真心实意地支持元修,想让斛斯椿带着自己的精锐部队,为元修开疆拓土剿灭政敌,实在有些异想天开高欢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决定先下手为强:进攻洛阳。
但由于元修和斛斯椿各怀心机,所以他们一开场就处于被动之中。后来,宗室元斌又和斛斯椿争权,以至于大打出手,在这种外有强敌、内无安宁的环境中,元修彻底崩溃了,决定率军逃往西北,斛斯椿随后也循着元修的足迹,逃往长安。高欢拿下了洛阳,并拥立十一岁的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史称孝静帝。元修西逃,意味着高欢的霸主地位彻底被终结。以前的高欢或许有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在皇帝都跑到别人家了,高欢除了另立皇帝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可高欢拥立的新皇帝,却没能获得西北地区的认可,于是北方正式分裂,北魏彻底成为了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0:38 , Processed in 0.0666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