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语辰辰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宋09语辰作业本

[复制链接]

2

主题

327

帖子

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14: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辰辰 于 2023-10-2 14:11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09-语辰辰第六十二讲作业
1、你怎么看梁简文帝。
答:相较于简文帝的帝王身份,他更偏向于诗人身份。他从小就喜好文学,精通诗文,周围都是一帮诗朋文友。捡漏得到了太子位子,之后也做过一年多皇帝,然而都是沉醉在诗文里,宫体诗写得蔚为靡艳,却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建树,最后被不幸侯景杀死,死时49岁。自古文人多误国,简文帝就是个例证。

2、如何看待关陇贵族集团。
答:  "关陇集团",一个政治概念,也被称作关陇六镇集团、六镇胡汉关陇集团或武川镇军阀,是后人对籍贯为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即广义上的六盘山,包括今宁夏自治区西南部和甘肃省东部)一带的门阀军事实力的总称。这一集团发端于北魏永熙二年(533)贺拔岳受命整合关陇力量,从西魏一直到唐朝,中国国家的领导层几乎全部出身于此,他们之间联姻通婚,互相合作,被近现代学者成为"关陇集团"。直到唐高宗李治于显庆四年(659)贬谪长孙无忌宣告集团从此开始没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27

帖子

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14: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辰辰 于 2023-10-2 15:25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09-语辰辰第六十三讲作业
1、分析评价高欢七友。
答:高欢在怀朔结交的朋友有司马子如、刘贵、贾显智、孙腾、侯景、尉景、蔡俊,可以简称为“高欢七友”或“高欢旧友”,其中他与司马子如、刘贵和贾显智三人关系更为密切,史称为“奔走之友”。与另外五人,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八位朋友结交于怀朔,同是怀朔镇低级军官或官吏,深切感受北魏迁都洛阳后怀朔的衰落,军中无事,便聚在一起,或饮酒高论,或外出狩猎,情投志合。
旧友之一为侯景:
侯景名声仅次于高欢,跟随尔朱荣后,军事才略逐渐显露,迅速成长为名将,侯景初学兵法于慕容绍宗,不久锋芒毕露,反过来慕容绍宗有疑难总是征询他的意见。魏帝诛杀尔朱荣后,高欢崛起,乘势清除尔朱家族势力。侯景靠着旧谊,归顺高欢,屡次带兵作战,立下许多功劳。
高欢也对侯景深加器重,“使拥兵十万,专制河南,仗任若己之半体。”“每与景书,别加微点,虽子弟弗之知”。侯景是个人物,可惜忌惮高欢长子高澄,高欢死后,便率军投降南梁,引发震惊南北的“侯景之乱”,最后兵败,被“焚骨扬灰”。
旧友之二是尉景:
伴他一起投奔起义军的旧友尉景,也是高欢的姐夫。尉景是开国元勋,能力不大,性贪贿,屡犯过错,后来在青州刺史任上,“操行颇改,百姓安之。”死后得到善待,致使“齐受禅,以景元勋,诏祭告其墓。
高欢旧友之三是蔡俊:
蔡俊自始至终追随高欢,并且在进击葛荣,击溃尔朱氏的战役中,“并有战功。”曾任齐州刺史、扬州刺史等职,“为政严暴,又多受纳”,“吏人畏服之”。死后也享受到开国元勋待遇。
高欢旧友之四是刘贵:
刘贵是秀容阳曲人,与尔朱荣同乡,北魏后期,高欢未起兵时,一度追随尔朱荣。高欢逃离葛荣后,将高欢介绍给尔朱荣。刘贵不仅与高欢是旧友,从年轻就情投志合,正如墓志记载,刘贵与高欢二人“同德比义,事等鱼水”不难看出,二人关系融洽,推心置腹,配合默契。尤其是刘贵谨遵君臣之礼,“进退有度,信义无违”, 达到善始善终。仅凭这一点,就远远超过尉景。
旧友之五是司马子如:
司马子如和高欢一直保持着密切关系,据本传记载,他参加高欢队伍的时间是高欢攻占洛阳后,比尉景、蔡俊、刘贵诸人稍晚。由于高欢念旧,情谊深厚,一来就任命为“大行台尚书,朝夕左右,参知军国。天平初,除左仆射,与侍中高岳、侍中孙腾、右仆射高隆之等共知朝政,甚见信重。”
但是他不如刘贵“进退有度”,在任上“兼恃旧恩,簿领之务,与夺任情,公然受纳,无所顾惮。”数次被御史弹劾,北齐建立,他被高洋免官,其后高洋考虑到他是“高祖之旧,复以为太尉。”
旧友之六是孙腾:
史书记载,孙腾跟从高欢屡建功劳,俩人关系非同一般,如史书所载“腾以高祖腹心,入居门下”,“腾早依附高祖,契阔艰危,勤力恭谨,深见信待”。
细数孙腾功劳,一是察觉“抚宜镇军人谋逆,将害督帅。腾知之,密启高祖。”二是阻止高欢最后一次与尔朱兆聚会,免高欢于困危之中。三是“腾以朝廷隔绝,号令无所归,不权有所立,则众将沮散,苦请于高祖。高祖从之,遂立中兴主。”四是“与斛斯椿同掌密机。椿既生异端,渐至乖谬。腾深见猜忌,虑祸及己,遂潜将十余骑驰赴晋阳。高祖入讨斛斯椿”,避免一场政变。
数件大功,使得孙腾志骄意满,致使“在邺与高岳、高隆之、司马子如号为四贵,非法专恣,腾为甚焉。高祖屡加谴让,终不悛改,朝野深非笑之。”还有争抢民女,“遂相间构”,“ 违礼肆情”。尽管被高欢几次免官,然而仅是遮人耳目,掩息舆情,不久又异地调动,官复原职,爵品照旧。
旧友之七贾显智:
贾显智升官最早,贾显智父兄皆在六镇军中任职,六镇起义后,贾显度(贾显智之兄)兵败南下,路经秀荣,被尔朱荣留下。贾显智追随哥哥,投靠尔朱荣, “以军功累迁金紫光禄大夫,封义阳县伯。”
尔朱氏衰落,又归顺朝廷,高欢与朝廷矛盾逐渐尖锐,魏孝武帝元修西奔关中时,派贾显智留守长寿津,结果于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被高欢的相州刺史窦泰击破。天平初年,贾显智赴晋阳投奔高欢。因他去就多端,为人所耻,后坐事死,时年四十五。具体死因史书未载,估计与他“去就多端”有关,应验了昔年野外看相老妪“显智不善终”的预言。

由上述诸友经历可见,高欢旧友除贾显智外,先后归随高欢,辅佐高欢成就大业,扫平政治和军事障碍,终得“大丞相”高位,建立东魏政权与晋阳霸府,执掌朝廷大权,成为无冕之皇。
高欢与上述旧友的友谊得以保持终生,有几个原因:
一是当时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政治上要维持稳定,军事上要与南朝和西魏作战,都需要心腹人才,他的旧友是最佳人选,忠诚可靠,有基层经验,出生入死,因此他对旧友是大胆使用,给于重任。
二是高欢重情义,胸襟广博,宽容豁达,容得下旧友的各种毛病。他执政后,非但没有疏远贫贱之交的旧友,反而通过建立姻亲加强友谊,如他和刘贵、司马子如就结为儿女亲家,他的底线是政治忠诚,不违背此原则,其余尽量放宽,容许他们犯错误。
三是旧友对他心悦诚服,唯他是瞻,尽心辅佐。随着位高权重,旧友与高欢分享天下,腐败滋生,但是在政治上,却是绝对忠诚,遵守底线,勤于政事,不负所托。
由此三个原因,他们的友谊才有始有终,成为历史佳话。

2、你怎么看湘东王萧绎王僧辩的关系
答:
答:湘东王萧绎以王僧辩为大都督向东讨伐侯景,王僧辩军队到达巴陵,听到郢州已被侯景攻克,便在巴陵驻扎军队。萧绎给王僧辩写信说道,侯景现在既然乘胜,必然往西出军,你们不用带兵出去,以逸待劳,一定能胜。又对众多将领说,侯景如果从陆地与水上同时进攻江陵,这是上策,如果待在夏首,积累兵粮,这是中策,如果拼全力进攻巴陵,就是下策。巴陵城小而且坚固,王僧辩一定能守得住,侯景攻不下城,又没有粮食,瘟疫又起,一定能大败他。
后来王僧辩果然把侯景打得节节败退!萧绎对王僧辩的能力还是很肯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27

帖子

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14: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辰辰 于 2023-10-2 14:36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09-语辰辰第六十四讲作业

萧绎为什么会有残忍的话:“六门之内,自极兵威。南京城内随便抢、随便杀。”
答:萧绎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借王僧辩之手杀尽健康城内威胁自己继承皇位的皇室宗亲。只有造成极端情状的混乱,才能达成如此效果,而不被他人质疑。可是,王僧辩不肯如此行事,因为他不需要用这种杀戮来博得荣华富贵,所以拒绝了。萧绎说此话透出的是他争夺帝位的私心何其歹毒狠辣,也暗示着梁国国祚终将被梁武帝的这些不肖子孙享用殆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27

帖子

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14: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辰辰 于 2023-10-2 14:37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09-语辰辰第六十五讲作业

论侯景之死。
答:侯景在被陈霸先、王僧辩打败后,逃跑的途中被自己的手下给杀了。双手被截下,脑袋被送到江陵,尸体暴露街头。最终尸骨无存,被分食殆尽。
侯景几次三番叛变,杀人越货,坑害百姓,视人命如草芥,造成了与安史之乱齐名的历史大动荡。他仅凭借自己小有些军事谋划,就投机了梁国宗室内耗的大洗牌,以至于竟然还过了一把皇帝瘾。是许多侥幸小机遇的叠加让他有了这样的舞台演绎。可是,他是个只会破坏而不会建设的人,靠野蛮屠杀取得民心是不可能的,而没有民心支持的组织怎会有长久生命力。那些欠下的血债是不可能不偿还的,他的死以及殃及子孙的报复性杀戮都是他咎由自取。他造成的恶都不是能以死来抵消了的,他的所作所为探及了人类羞耻的最底线。
而导致他敢于作死的根本原因:是他对梁朝封建士族门阀制度的敌视,那种长久的社会地位的不平等造成的心理扭曲,产生了强大的地震波摧毁了现实社会的太平日子。
所以,侯景之死不应只从表象上做唾弃,而更应该从深里去研究他的生成发展变化,好让事情防患于未然。一个理想的文明社会,应该以人道平等为原则,允许多元化的上升渠道与发展方向,而不应该成为固化僵化的冰川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27

帖子

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14: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辰辰 于 2023-10-2 14:37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09-语辰辰第六十六讲作业
作业:
1、评价王琳。
答:王琳一直追随萧绎,并为萧绎平息侯景之乱立下汗马功劳。但是萧绎忌讳他功高震主且是外戚,将他打发到岭南,使得西魏出兵围攻自己之时,忠心的王琳无法从岭南赶回来,江陵城破,萧绎丧身火海。此时南方的局势乱作一团:西魏扶持起一个在江陵的伪朝廷,号称正统、实为傀儡;枭雄陈霸先杀掉平乱功臣王僧辩、将宗室萧方智推上帝位,实则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来陈霸先又索性废帝自立,建立起最后的南朝政权——陈朝。以萧绎心腹自居的王琳,在这乱局中,却试图力挽狂澜,在郢州将萧绎的嫡孙萧庄立为新帝,并起兵既对抗陈霸先、又进攻江陵的伪帝萧詧。在此时南方各大势力中,王琳无疑是最苦的一个,根本无力应对如日中天的陈霸先,连在西魏支持下的江陵小朝廷也压制不住。无奈之下的他选择了向北方的北齐和西魏同时称臣,在陈霸先篡位前也向其控制的朝廷称臣,当了三国臣子的他这才勉强有了立足之地。到了陈朝建立,南方人心思定,王琳虽率部竭力抗争,仍然难挡陈军的兵锋,不得不逃亡北方、托庇于北齐。于是这以后的王琳,其实就从南梁的孤忠之臣、变成了北朝插手南朝的急先锋。在陈朝国势方张、让吴铭彻等名将领军北伐时,王琳为北齐镇守两淮重镇寿阳。他虽耗尽心力死守危城,最终还是城破被俘、随即就被顾忌他威望的吴明彻斩杀。王琳在军政两途都有大才,又擅抚士卒民众,他死后南北都痛惋之。
总之,王琳是个以一己之个人魅力成了领军人物的,他对萧绎的忠诚一直没有改变,可惜是时运不好,上天没有成全了他与萧绎千秋功业之长久,王琳明明知道国破家亡后的挣扎是无望的,但是他却是做抵死的努力,为萧绎一脉做复国打算。直说是,王琳是重情重义的人,他钟情于他的旧主他的兵士,所以就换回了人们给予他的真诚的爱戴。这在以武力称霸天下的南北朝是何等可贵,也让后来的我们为之肃然起敬。

2、你怎么看梁元帝的登基。
答:登基做皇帝是萧绎的急切渴望,且定都放弃健康而设在江陵。前者给了别人讨伐他的借口,后者把自己坦露在无法设防的战争前沿。所以在位3年,就让西魏军从长安出发仅一个月就攻下了江陵,让自己则被侄子活活闷死。千打算万猜忌,不过是舍弃了家国的完整而成就了自己的一场帝王梦,得小家而不肯放远大家,是典型的德不配位的皇帝,徒有卓越的文学才华也难逃亡国之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27

帖子

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14: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辰辰 于 2023-10-2 14:38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09-语辰辰第六十七讲作业
你怎么评价萧纪?
答:作为萧绎的弟弟,如果萧纪能打开胸襟,站队萧绎一方,拥护萧绎为帝联手保全南梁的国土,那么梁朝就不会被外敌(西魏、东魏)觊觎而遭遇撕裂,如此萧绎与萧纪的命运就可以重新被改写。可是,无奈的是他们没有这样行事。情况是:萧纪在儿子的煽动下,东下与萧绎争夺帝位,导致杨乾运、杨法琛叛变西魏,引狼入室,丢了四川。而他手下的四川兵,没有一个愿意跟他去争夺建康,而让自己的家乡落入敌国之手。所以,他是孤家寡人,必败无疑。萧绎呢?面对萧纪大军,慌不择路,也去向西魏求援,最后自己也死在宇文泰手里。所有的失败,都是自己败的,自己内部败的。你自己不败,别人不能把你怎么样。总之,世事就是这样,兄弟本是至亲,但一旦相争,就都抢着去与仇敌结盟,那仇敌呢,他心里想的当然是把你们家都收拾了。这就是人性的弱点,欲望会让他丧失一切良知和智商。萧纪没有跳脱出自私贪婪小气短视的局限,萧绎也是同款做派。“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可惜,梁家兄弟也连这也做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27

帖子

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14: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辰辰 于 2023-10-2 14:38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09-语辰辰第六十八讲作业
作业:
梁元帝为什么不愿意回健康而迁都江陵?这么做有何后果?
答:梁元帝不愿意回健康(南京)而迁都江陵(荆州),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与荆州关系太不一般。19岁时萧绎就出任荆州刺史,后几经调转,又复任荆州刺史。萧绎手下心腹重臣多是荆州人,即“楚人”,他们不想离开荆州故土。而萧绎能灭侯景,也是倚仗荆州与荆州人。如果还都南京,自己在南京的“人情”也不太熟。去了一个自己“人情”不太熟的地方,又丢掉了荆州士族的支持,萧绎两头不讨好。
但不论从军事地理、经济、权力的角度,对梁元帝来说,还都南京都比定都江陵更为合适。当时,除了萧詧控制襄阳外,西魏宇文泰已出兵西川。江陵以北有萧詧,江陵以西有宇文泰,无论是萧詧走陆路攻江陵,还是宇文泰顺江攻江陵,都不难。如果还都南京,固然江北就是北齐,但过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南京以东、以南没有强敌,以西又有千里之外的江陵作为屏障,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南京凭江恃险,易守难攻,而江陵处在四战之地,易攻难守。
萧绎最终否决了臣子们还都南京的建议,定都于时称“全盛”的江陵。仅仅一年后,梁承圣三年(公元554年)九月,西魏宇文泰大举出兵,在萧詧的配合下,进攻江陵。很快,江陵失陷,萧绎被萧詧杀害。在魏兵进攻之前,梁散骑郎庾季才就劝过萧绎赶紧还都南京,置重兵于江陵作为南京屏障。庾季才认为这样一来,即使丢掉江陵,至少我们还能保住江东半壁,可惜萧绎不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27

帖子

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14: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辰辰 于 2023-10-2 14:41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09-语辰辰第七十讲作业
作业:
你怎么看待梁元帝的失败?
答:梁元帝的失败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对内自私、猜疑、贪婪,冷酷,对外拖延、懦弱、短视、无策。因为心中无爱,他就以偏颇的索取来实现虚荣心的满足。对权利的不设底线追逐就是他此生唯一的行事准则,为此竟是与世界为敌引入敌国把家国蚕食也无妨。说来,他压根就没有担当的,如此又怎能开辟出康庄大道来。他谁也容不下,在最后时刻,竟连护国守城的重要将领也旁支去了偏远地方,把自己的江陵如同裸露的心脏般的暴露给敌方,如此他哪里有生存下来的成算,失败是无悬念的必然。心里射不进阳光的人,他就是抢得了这个世界,也只是暂时的片刻的,怎得抢来也会怎得失去。可惜读了万卷书的梁元帝,至死也不明白这个道理,却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了书籍,一炬焚烧了十四万卷书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27

帖子

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14: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辰辰 于 2023-10-2 14:55 编辑

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09-语辰辰第七十一讲作业



作业:1.论述南梁皇帝萧渊明。
答:
    萧渊明最早封贞阳侯,甚为梁武所亲爱。太清年间,担任南豫州刺史。在侯景背叛东魏投降梁时,萧衍命萧渊明率十万水陆军队接应侯景,并趁机北伐,攻打东魏,结果萧渊明兵败被俘。在侯景的试探下,萧衍流露出用侯景从东魏赎回萧渊明的想法,终于激起侯景叛梁。
   后来,西魏攻陷江陵杀害梁元帝时,北齐文宣帝高洋与上党王高涣便于承圣四年(555年)送回萧渊明,准备让萧渊明成为北齐支持的傀儡皇帝,并且令上党王进军,江表危急,梁将领王僧辩被迫表示支持。萧渊明于是即帝位,定都建邺,以梁元帝第九子萧方智为太子,改年号为天成,以王僧辩大司马。当年,陈霸先诛杀王僧辩,并且废萧渊明,改立萧方智为皇帝。555929日,贞阳侯萧渊明退位。萧渊明被任命为太傅、封建安公。同时,派人通报北齐仍然请求向北齐称臣,永远当北齐的附属国。
   之后,北齐要求梁送回萧渊明,陈霸先也准备将萧渊明送还北齐,但还没有出发萧渊明便病故。 梁元帝之孙萧庄称皇帝后,追谥其为闵皇帝。
   总之,萧渊明是温室里长大的王孙,本没有太多的文韬武略,又与东魏交战兵败被俘一呆就是八年,这之间,东魏变北齐,梁朝换了四个皇帝,北齐本想推他做南梁傀儡皇帝是为了能得以遥控他,王僧辩同意了,然而陈霸先却不同意,并杀了王僧辩。萧渊明没有了自己的舞台,黯然退场。乱世凶年,不能王霸天下,就只得随波逐流,懦弱的萧渊明只能是后者,随波逐流下,任由他人做主张,也就无所谓信仰胸襟了,活着就很好了。





2.评价陈霸先杀王僧辩。
答:
1、内有离心
    经过侯景之乱,王僧辩、陈霸先成为梁朝的两股重要的军事力量,虽然两人表面上的关系很好,但实际上还是心存芥蒂的,正如史书上所说的那样,“外托同德,内有离心”。在平定侯景之乱后,陈霸先在王僧辩的推荐下,前往京口任职。王僧辩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想利用陈霸先抵抗北齐的进攻,另一方面借此来削弱陈霸先的力量。
    为了防备陈霸先,王僧辩还将自己的亲信将领安排到了京口身边地区,以杜龛为吴兴太守,韦载为义兴太守,王僧智为吴郡太守,张彪为东扬州刺史。这些将领根本不把陈霸先放在眼里,与陈霸先的关系很差,比如杜龛“以霸先既非贵素,兵又猥杂,在军府日,都不以霸先经心;及为本郡,每以法绳其宗门,无所纵舍,霸先衔之切齿”。
2、矛盾激化
    王僧辩、陈霸先虽然存在矛盾,但还是能够维持合作的关系,比如在553年,面对北齐大军的进犯,两人再度合作,击败了北齐的军队。更重要的是,王僧辩也好,陈霸先也好,他们都得服从于江陵的梁元帝萧绎。到了554年十月,情况再度发生变化!
江陵被西魏大军攻破,梁元帝被杀,至此梁朝陷入没有皇帝的境地。为了稳定局势,王僧辩、陈霸先进行了最后一次合作,拥立萧方智为太宰,并且打算推举他为皇帝。树欲静而风不止,北齐见梁朝动乱,又有南下的想法,并且要护送萧渊明返回建康,成为梁朝的皇帝。555年五月,王僧辩被迫同意接纳萧渊明为帝,但是陈霸先表示坚决反对。
3、分道扬镳
   陈霸先以维护萧方智的正统地位为由,反对接纳萧渊明为帝,“遣使诣僧辩苦争之,往返数四,僧辩竟不从”。于是,陈霸先在京口起兵,率领水陆大军十万人,偷袭建康。王僧辩全无防备,结果被陈霸先擒获。陈霸先问道:“何意全无防备?”王僧辩讥讽道:“委公北门,何谓无备。”当天夜间,王僧辩被陈霸先处死。事后,陈霸先声称王僧辩“外依戎狄,援立非次”,但实际上这只是他的借口。在杀死王僧辩后,陈霸先派遣使者,“仍请称臣于齐,永为蕃国”。由此可见,陈霸先袭杀王僧辩,既不是为了对抗北齐,也不是维护梁朝正统,而是要独揽朝政,从而夺取天下!
从历史评价来看,陈霸先的形象历来是偏于正面的,很多人为他袭杀盟友王僧辩之举做出了种种辩护,认为王僧辩对北齐的无底线让步本就有取死之道;或者认为王僧辩在此前也有很多排挤压制陈霸先的手段,这才引发了后者的反击。但也有人认为陈霸先此人不愧是力挽狂澜的盖世豪杰,但他袭杀王僧辩完全就是先下手为强的枭雄手段,在道义上站不住脚,甚至可以说是其生平的一大污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27

帖子

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14: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辰辰 于 2023-10-2 14:43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09-语辰辰第七十二讲作业

1、你怎么看高岳被杀。
答:高归彦是高欢族弟,高归彦的父亲高徽,对高欢有旧恩。高归彦从小父母双亡,高欢令清河昭武王高岳抚养他。高岳对高归彦非常冷漠刻薄,高归彦怀恨在心。等到显祖高洋即位,高归彦为领军大将军,大被宠遇,高岳认为他会感恩自己,更加倚赖他。高岳屡次将兵立功,有威名,而性格豪侈,好酒色,在城南修建宅第,在大厅后面开了一条小巷。高归彦向皇帝高洋进谗言说:“清河王僭越模拟宫禁,私宅里竟然建了和皇宫一样的永巷,只差没有宫门而已。”皇帝由此感到厌恶。
皇帝纳倡妇薛氏于后宫,高岳之前曾经通过她的姐姐,接她到家里来过。皇帝夜游于薛氏家,她的姐姐为自己父亲乞请司徒官职。皇帝大怒,把她姐姐吊起来,用锯子锯死。又斥责说高岳与薛氏有奸情,高岳不服,皇帝更怒,派高归彦带毒酒去鸩杀高岳。高岳自诉无罪,高归彦说:“你把它喝了,则可保全家族。”高岳饮毒而死。
薛嫔有宠于皇帝,过了很久,皇帝忽然想起他和高岳私通,无故斩首,把人头藏在自己怀里,出东山宴饮。刚刚开始劝酒应酬,忽然把人头掏出来,扔到盘子上,又肢解其尸体,把她的大腿骨当琵琶来谈,一座大惊。皇帝才把人头、腿骨收起来,对着流涕说:“佳人难再得!”把尸骸放到车上拉出去,皇帝披头散发跟在车后,一边走一边哭。
人性的弱点,总觉得自己对别人有恩,别人欠自己人情,自己对别人一丁点所谓帮助,都能记一辈子,而对别人的伤害呢,却全不察觉。高岳就是这样,他认为高归彦是自己抚养长大的孤儿,恨不得有“没有我哪有你”的感觉。而事实上呢,抚养高归彦,是皇帝交给他的任务,以回报高归彦的生父对皇帝的旧恩。而他对皇帝交办的这个任务呢,执行得非常恶劣,原文说他“情礼甚薄”,就跟冷暴力虐待差不多。高归彦跟了他,是倒了大霉。
人不要认为自己对别人有恩,即使过去有恩,也要随时清零,以后的关系还得重新相处。人家愿意感恩就感恩,人家不认账,那也是理所当然。
总之,待人处事应该有不求回报的心态,这样就打开了双方的心灵天地,只求付出的做法会让你成为一个内心丰盈的人,总有一天福报会以各种方式回馈你,近在你身远在儿孙。而那些做一点小事就要讨回报的人,只能越走越路窄,猜忌了别人,堵死了回馈的路子,成了一个无福的人,如此不悲剧了自己还能悲剧谁呢?

2、评价高洋的胡折腾。
答:北齐开国君主文宣帝高洋在称帝前任京畿大都督,掌管外朝大政,但是他假装愚钝憨直,连他的妻子被他哥哥齐王高澄多次调戏他也假装不知道,无论国事家事,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相安无事。可是,当高澄因为专横跋扈被杀死后,他忽然变得办事井井有条,一清二楚,推行新法,把一个晋阳城管理得市井繁荣,井然有序。
东魏帝元善见他办事认真,不怕苦累,便封他为大丞相,都督全国的军队,还承袭了他哥哥的爵位,当上了齐王。人们哪里知道高洋早有当皇帝的野心,经过密谋策划,终于逼东魏帝元善禅位,自立为帝,国号齐,历史上称为北齐。
当了皇帝的高洋,嗜酒成性,变得昏乱妄为,脾气暴躁,甚至泯灭人性,大发兽性。有时喝到酣畅时,他自己就起身擂鼓,然后跳舞,直跳得筋疲力尽。有时他脱光了衣服,乱叫乱闹。有时他披头散发,穿上胡服,到街上挥刀舞剑。有时又随意乱走,到大臣或勋戚家乱闹一通,搅得人人胆颤心惊。三伏天,他赤身裸体躺在地上晒太阳;三九天,他在风雪中光着身子跑来跑去。他不但自己发狂,还让随从们也仿效他,弄得随从们苦不堪言。
高洋极爱喝酒,常发酒疯,酒劲上来,往往人性泯灭,兽性大发。一次,他斥退左右,疯狂地撕乱他父亲的小妾尔朱氏的衣带,企图强奸尔朱氏。尔朱氏不从,双手紧紧护住身体,哀求他千万不要乱伦。高洋假意应允,他却用刀捅进尔朱氏的下体,在尔朱氏死前痛苦的挣扎中获得快感。
又有一次,他竟残暴荒淫得失去人性,将自家宗室的全部女人聚于宫中,要她们脱光衣服,然后叫他的宠臣去跟这些女人群交乱淫。高洋瞪着血红的眼睛狂笑不止。
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高洋同样丧失人性。有一次,母亲劝说他不要荒淫,他却勃然大怒。他扬言,如果母亲敢再管他的事,就把她嫁给胡人,让胡人去糟害她。当时胡人有个风俗,一个女人嫁给哥哥,哥哥死后,弟弟有权娶嫂为妻。胡人粗鲁残忍,尤其喜欢中原女人,如果一个胡人得到一个汉人女子,弟兄几个会日夜奸淫,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高洋对母后都敢如此,其后妃的遭遇就更加悲惨了。
高洋有个宠妃姓薛,早先与清河王高岳相好,后被高洋看中,强行将她迎入宫中。薛氏的妖媚之术,令高洋感到新鲜、刺激,他那三千宫娥顿时变得索然无味。薛氏极受宠幸,被封为薛嫔。薛嫔有个姐姐,长相也很妖艳,高洋干脆将她也弄进宫来,高洋与薛氏姐妹,有时一连数日不离床榻。两姐妹则极尽风流,博取高洋的欢欣。她们自以为得计,便恳请皇帝封他们的父亲为司德公。高洋知道,薛氏姐妹的父亲是个卖唱的人,地位卑贱,不配当官。后来他又探知薛嫔依旧与高岳藕断丝连,不禁大怒。便令人当着他的面,将薛嫔的姐姐活活锯成八块,接着又砍掉薛嫔的头,将她的尸体乱刀剁碎;又把两姐妹的血渗进酒里,让大臣共饮。他还叫乐师剔去薛嫔大腿的筋肉,用白森森的腿骨做成乐器。在每次杀人后的酒宴上,让乐师用薛嫔腿骨做成的乐器弹奏“佳人再难得”的曲子,以示对薛嫔的“怀念”。
种种迹象表明,高洋应是一个精神疾病患者,压根就不是一个正常人,冷酷自私邪恶毒辣……所作所为都是丧心病狂的事情,对母亲对妃嫔对大家均没有最基础的情感依恋,非礼淫荡杀人诛心都做等闲家常,破坏性甚比当年的殷纣王,这可能是高家的遗传基因出现了问题,否则他的鬼折腾无从做圆满解释。北齐在高洋的掌舵中颤颤巍巍的行进着,如此怎会不翻车不覆舟,一国之君不行天道人道王道了,底下臣子小民何来福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0:32 , Processed in 0.06313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