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1-2 16:32: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药王 于 2020-11-2 18:12 编辑
一、回答题 1.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
答: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还有墨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答:有以下四个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3.汉语成语的的文化特色表现在那两个方面?
答:第一个方面是成语的形式,多采用四字格的形式,并追求平仄的音律搭配,成分之间讲究对称关系,反应了民族语言的发展历史。 第二个方面是成语内容上的文化特色,成语词性分褒义和贬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原本代表褒义的成语也逐渐演变为贬义词,例如成语“衣冠禽兽”,古时指官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案,今义指道德败坏的人。这说明成语于我国传统文化有关,不论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远不止以上列举的层面
二、分别写出下面选项的成语各2条,带注释及出处。
1. 表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成语:
愚公移山:愚公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太行,一座王屋。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老叟笑他太傻。他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大山终究会挖平。
出自一
< 列子·汤问第五>
废寝忘食,对某件事情专心致志,以致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
出自一《论语·述而第七》。
2. 表现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成语:
童叟无欺,买卖公平,既不欺负小孩,也不欺负老人。
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拾金不昧……拾到东西并不隐瞒据为己有。指良好的做人道德和社会风尚。
出自一《客窗闲话·义丐》。
3. 表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成语:
冷面寒铁:比喻公正廉洁,不怕权贵的官员。
出自:《明史·周新传》
无所畏惧:什么也不怕,形容勇敢。
出自:《邓析子·无厚》
4. 表现中华民族勇于创新的成语:
独出心裁:指诗文有独到之处,后来指想出来的办法奇特。
出自:《周易》
标新立异:提出新的要求主张,或者与众不同东西。
出自:《庄子·逍遥》
三、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民族,这在成语中有集中的体现。比如“愚公移山”“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披星戴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赴汤蹈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勇敢;“高瞻远瞩”“过目成诵”“心灵手巧”“远见卓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请把上面列出的成语加注解及注明出处,不能少于六条。
答:1,夜以继日:晚上过着白天。形容加紧学习或工作。
出自《庄子·至乐》。
2,赴汤蹈火: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凶险,勇往直前。
出自:《汉书·晁错传》
3,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来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
出自:《韩非子·说左下》
4,高瞻远瞩:看的远,目光远大。
出自:《野叟曝言》
5,过目成诵:只看一遍就能背诵,记忆力超群。
出自:《宋史·刘恕传》
6,心灵手巧:心思敏捷,手艺巧妙。
出自:清·孔尚任《桃花扇·炳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