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路漫漫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梁20绿竹清泉作业本

[复制链接]

0

主题

383

帖子

38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6-2 16: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梁组第四十四讲作业
梁20-绿竹清泉

作业:简述中国户籍制度历程?
答:
古代户籍制度起源于夏朝时期,据记载:“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所谓“计民数”指的应当是统计百姓数量,可见,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当时的统治者就已有了统计管理人口的意识。

及至商代,生产力快速发展,对于人口的管理就更加明确了。据考古发现,甲骨文中多有关于人口数量统计的记载,如“以人八千,在驭”等,此外,在《尚书·多士》中,也有描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西周户籍据《周礼·秋官·司民》一篇中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这里的“司民”推测应当是设立的专门掌管人口登记的官职。西周时期的人口管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制度化、常态化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各个诸侯国,纷纷加强人口的统计管理,为了了解自身实力,保证赋税和兵役的征收顺利,设立“书社制度”指以二十五户百姓为一社。

秦,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就对户籍制度有所规定,“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秦律》中的《傅律》篇中明确规定成年人口需登记入籍,这被称作“傅籍”,迁移居住地时也需重新登记,叫做“更籍”。

西汉统治者藉由秦朝看到了人口管理的重要性,丞相萧何编制的《九章律》中的《户律》一处就十分详细的规定了户籍管理制度:在中央和地方均设立专职户籍管理的官员,进行“编户齐民”。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当权者通过给客制、占客制、复客制、荫客制等手段藏匿百姓和田地,以此来逃避赋税。为了整顿户籍,限制地方豪强世家势力,国家实行土断、括户、检籍等措施。

隋朝大一统,隋文帝下令进行“大索貌阅”,以便将各地流民和世家隐户登记入册,从而增加在籍百姓的数量,从而确保赋税。与此同时,隋朝还实行了析籍政策。该政策规定堂兄弟以下分立户籍,以减少隐户现象。

唐承隋制,唐朝的人口统计主要通过“团貌”进行的,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检查百姓的年龄体貌,避免有人谎报残疾年龄来逃避赋税和徭役。分了编户与非编户之别,编户为良民,非编户为贱民。

宋朝的户籍制度首先根据所处方位分为坊郭户户籍和乡村户户籍,即最早的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

明朝,太祖朱元璋令全国进行户籍登记,明朝的户籍制度多了户贴。户贴为官方发放,主要内容为籍贯,年龄,丁口及姓名等,户贴上还有防伪的字号和半印铃记,这标志着户籍制度的一大进步。

及至清代,其户籍制度多沿袭明代旧制,清朝康熙与雍正两朝分别实行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政策,这样的政策先是将人口与赋税分离,后又将丁税转化成亩税,使得赋税不再与人口挂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3

帖子

38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6-2 16: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梁组第四十五讲作业
梁20-绿竹清泉


作业:你如何理解柔然突厥和东西魏的关系?


公元542突厥在政治地缘上首先与西魏结成良好的同盟关系,公元551年,西魏把长乐公主嫁给突厥土门首领。
高欢深知西魏联合突厥在防御方面压力非常大,,便派行台郎中杜弼出使柔然国,替他的长子高澄求婚。
柔然国可汗对使者的要求是,除非高欢亲自迎娶公主,并没有看中高澄。为了东魏利益,545年,年过半百高欢答应迎娶柔然王年轻的女儿蠕蠕公主。
西魏联姻突厥,东魏联姻柔然,形成了塞北的东西对立,
公元552年,突厥首领土门出兵攻打柔然,在怀荒以北地区大败柔然,柔然主阿环那兵败自杀,,其子庵罗辰等人率领部落民众投奔北齐。由此塞北柔然灭亡,形成了突厥一家独大。
庵罗辰被北齐的创始人高澄看中,把柔然残部安置在马邑川,但是北方战略,高澄开始陷入被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3

帖子

38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6-2 17: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班委第四十六讲作业
梁20-绿竹清泉
作业:
为什么《资治通鉴》总编辑总结梁武帝不得善终的主要原因:不听忠臣谏言
梁武帝生活俭朴,“日止一食,膳无鲜腴,惟豆羹粝食而已……身衣布衣”。在他的影响下,朝中出现了一些清官,如宰相范云、徐勉等。但是,梁朝却没因梁武帝和他身边极少数人的清廉垂范而保持住清新的社会风气,国家反而越来越腐败,到处都是贪官污吏。这是什么原因呢?

答:
司马光曰:梁武帝不得善终,是应该的。国君之所以在听取意见,接纳进谏方面出现过失,因为只注意屑小的事情而无治国大略。前半生英明神武,多才多艺,政治清明。后来自骄自大,耽溺佛事,掩耳盗铃。
臣子贺琛,他在劝谏梁武帝的奏折中汇报,一是人口减少流失,二是官员贪腐成风苛政巨弊。梁武帝不能虚心接受,反而大怒,口授敕书指责贺琛,以致后来无人敢谏。政治愈发败坏。终于发生了“侯景之乱”。549年,叛军攻占梁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国家混乱,梁武帝本人也被困饿死,为后世人耻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3

帖子

38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6-2 17: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四十七讲作业
梁20-绿竹清泉


一.点评高欢之死。
答:
高欢掌控大权达16年之久,是东魏的权臣,已经到了擅立天子的地步。高欢是在与西魏的战争中,久攻玉璧城不下,郁郁而死。高欢之死对东魏影响巨大,原因有以下几点:
1、失去了统一北方的绝对优势,主要是东魏统治集团的内部问题开始暴露。
2、侯景叛乱,侯景作为尔朱荣的旧将,是在洛阳抵御西魏的主力部队,但是继任掌门人高澄没有利用好侯景,导致侯景投奔南梁,是东魏后院起火。
3、新老交接。高欢的去世,其实高氏集团人员的新老交接的转折点,与高欢一起打天下的尉景、娄昭、韩轨等人年老,窦泰、高敖曹战死,以高氏本宗为主体的亲王开始登台。
4、文治进步。
高欢时兵户出身,对文官系统的建设没有建树,且纵容权贵不法勾当,但高欢死后,东魏的文治体系开始展现。北地三才温子昇、邢邵、魏收三人,先后被高澄、高洋重用,使北齐的文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二.你如何看待玉璧之战。
答:
北魏孝武皇帝元修逃到长安,投奔了宇文泰,至此北魏分成了西魏和东魏,所以东、西魏之间形成了势同水火的局面,公元546年,东魏丞相高欢举全国能战之兵西伐。玉璧之战,是攻防智慧的较量,有如下特点:
1、文化底蕴的较量。如果高欢手底下人,有一个了解当年墨翟与公输班在春秋战国时的那场攻防推演,也不至于七万东魏将士战死。而他的对手韦孝宽却非常了解,准备了大量的木、石等战争资源,而不是靠堆人。
2、战略方向问题。高欢自从小关之战,失去了爱将窦泰,其西征思路是走黄土高原,绕过崤山等山脉,北面迂回长安。但这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思路,高欢已经和北方的茹茹联姻,没有利用好游牧民族协助。而后来北周攻打北齐则是屡次借助突厥的协助。
3、封建迷信害死人。高欢不到两个月的交战,全是死磕,没有任何战术牵制,导致心病发作,恰在此时天公不作美,天上掉下一块陨石,直接落入了东魏的兵营,这次是一次不小的灾难,坑定砸死不少人,或者咋混了营盘,陨石坠落个头不大,但都是威力惊人,给军营造成了不小损失,这种天灾高欢只能叹上天不佑。气死了高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3

帖子

38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6-2 17: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十八讲作业:
梁组20-绿竹清泉




1.评价高欢的一生。


无论是他的军事才华,还是他的人格魅力,都为他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一生既是传奇,也是启示,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成就伟大的事业。综观高欢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个伟大的军事领导者,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深受人民爱戴的领导者。他的一生充满了挑战,但他从未退缩,从未放弃。他的传奇人生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人通过坚毅、勇气和智慧如何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自己的独特印记。总而言之,高欢的一生是一个传奇的篇章。他的军事才能、政治智慧以及人格魅力,使他在北齐历史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传奇人生,如同一部精彩的历史长卷,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教训。




2.你怎么看梁武帝接受侯景的投靠?


侯景投降之前萧衍做了一个梦,梦中万邦来贺,中原统一。萧衍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身边的宠臣朱异,并吹嘘说,我这个人很少做梦,一般做梦都是有实际所指的。朱异在萧衍身边多年,当然了解他这个人。他一直想统一北方,只是缺乏实际行动。于是对萧衍说这代表您将统一四方的征兆啊,萧衍被说中了心里的愿望非常高兴。
所以侯景投降后萧衍力排众议接纳了他,把侯景封为河南大行台,对侯景委以重任。后来南梁多次派兵出击东魏,都派大兵支援侯景。然而侯景多次兵败,无奈只能退到寿春,萧衍封他为豫州刺史。东魏给梁武帝写信请求议和,侯景当然反对,只是萧衍不听,这一旦议和还不把自己交出去,侯景心里有了反叛之心。于是联络朝中最不安稳的萧正德,里应外合,开始攻打建康。
萧衍万万没想到国家毁于朝廷内部,一开始还不把侯景当回事,认为他不会过江。等到侯景过江他还派萧正德守卫京城,结果叛军不费力气就攻入京城。萧衍和太子被困台城,老子最终饿死,而儿子被生擒做了傀儡皇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3

帖子

38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6-2 17: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四十九讲作业
梁20-绿竹清泉

1、怎么看梁武帝招降侯景?
答:梁武帝招降侯景是引狼入室,将东西魏间的对抗转为了东魏与梁朝间的对抗,无端的给梁朝招致了兵戈之祸。当初明智的宇文泰就拒绝了侯景,为西魏换来了10年的和平发展时机。而梁武帝因没有看对侯景,贪图小便宜迟了大亏,决策失误导致侯景之乱,自己被活活饿死,家国分崩离析。侯景之乱短短四年,对江南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史有“自景作乱,道路断绝,数月之间,人至相食,存者百无一二。”建康人口在梁盛期,人口一百多万,侯景之乱后,仅剩下一两万人。不仅建康如此,而且富庶的三吴地区经一路烧杀抢掠,也变得残破不堪。侯景之乱对梁朝来讲,灾难是空前的,造成了北强南弱,为以后北朝吞并南方陈提供了必要条件。这完全是由于梁武帝昏庸无道、看人不准,统治阶层黑暗腐朽导致的。

2、东魏静帝元善见和高澄关系你怎么看?
答:元善见作为乱世中高欢选择的小皇帝,其在高欢在世的时候得到了优厚的对待,并且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让他有了远大的志向,想要重新振兴元氏的皇权。而高欢恭敬的态度也让他对于皇权的威严有了过高的估计,这也是他敢于对高澄发难的重要原因。
在高欢死后,高澄对于元善见的态度远不如高欢,多次当众侮辱元善见,这让他下定决心刺杀高澄。不过当时元善见并没有足够的亲信,他的密谋很快就被高澄知悉,与他共谋的大臣都被诛杀,元善见也暂时收起了反抗的念头。
不过在高澄死后,元善见发现高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了大权,这让他终于清楚认识到皇权的失势,他也终于放弃了振兴皇室的念头,最终接受了高洋禅位的请求,走下了皇位,并在不久之后为高洋所杀。
总之,元善见和高澄是相互试探底线互不服气的相处,即是皇权与臣下地位终将翻转的中间过渡。元善见的不自知的“图强”与高澄的不拿元善见做回事形成鲜明对比,终将决定了时局的最后走向。可怜的元善见也怪不得他自己,没落的皇权本就是高家赐予他的,最终被高家取而代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3

帖子

38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6-2 17: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五十讲作业
梁20-绿竹清泉


1、对北魏孝武帝元修的一生怎么评价。
答:身处乱世,作为孝文帝之孙,元修也曾想做一个农民了此一生的。后来被高欢立为了皇帝,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然而高欢却不是省油的灯,大权在握一点不放手,元修处处被高欢操纵,实际是一个皮影傀儡。娶了根本不爱的高欢的女儿,被高欢无死角全方位掌控,对实权的急切渴望让他有了铲除高欢的心思,但却执行无力度,事未成反而走漏了消息,只能逃亡到宇文泰处落脚。可是走出虎口又入狼窝,宇文泰更是心狠,连高欢的起码“半掩琵琶半遮面”的面子都不给,就以抛弃国家和淫乱自己姐妹之罪,处死了元修。元修是否也会后悔生在帝王家,他虽有兴国安邦的想法,却没有自己展示才能的舞台,乱世出头凭借的是实力与手段,这些都是元修缺少了的,他像极了明朝崇祯皇帝,心有想法却无力回天。北魏在元修手上画了个句号,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2、高澄面对侯景的叛乱,用慕容绍宗担任主帅, 你怎么看这样安排。
答:高欢临死之际,预见了侯景必反,就将慕容绍宗作为其克星荐给了高澄。果真,高欢的预见被证实,高欢一死侯景就反了,在东魏、南梁和西魏三国间搅起了浑水。对于对付侯景,高欢开始没有用上慕容绍宗,因为对他不是很信任。慕容绍宗本是尔朱荣的表弟,一直忠心辅佐尔朱集团,并在与高欢的对峙中一直是出谋划策者,并站立在鲜卑人的立场上。高澄则有着汉族门阀子弟的习性,他的政治野心是利用汉族门阀士族的力量,篡夺鲜卑族的皇帝位置。他不用慕容绍宗,是怕他成了自己野心路上的障碍。最后,在局势即将失控时,高澄不得已听从属下建议启用慕容绍宗,结果逆转了战局,阻止了东魏军队的溃败,开始反击西魏和南梁的战斗。慕容绍宗曾是侯景的老师,对侯景了如指掌。侯景最终被慕容绍宗击败。由此可见,善于预见的高欢实在是棋高一着,不愧开国帝王之称,高澄就略逊了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3

帖子

38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6-2 18: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五十一讲作业
梁20-绿竹清泉

评价梁武帝接受侯景。
答:梁武帝接受侯景,是因由自己一叶障目之短视所致。他对自己南梁的实际国力没数,梦中想北扩自己的疆土,做南北之大一统,不想到侯景来降送来东魏大片地盘,真是中了自己的心意。加上朱异顺坡下驴的怂恿,结果梁武帝脑子一直就是发热状态,不再考虑其它大臣不失长远打算的建议。接受了侯景,引发了东魏与梁国之间的国土之争,梁武帝给予了侯景大量支持去对抗东魏,不想侯景却败得几乎成了无兵之将。这个时候,他并没有拿侯景当回事,也没有为侯景的前途做考虑,糊里糊涂地中了东魏的离间计,想和东魏和谈以息战事,被侯景设计探知了一切,无路可走的侯景于是被逼向南梁发难了,从此启动了侯景之乱。梁武帝前半生英武明智,却在晚年昏聩弱智,识人待人用人都存在致命缺陷,没有护好自己的家国,被活活饿死,建国灭国都经由他自己之手,令人唏嘘不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3

帖子

38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6-2 18: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二讲作业:
梁组20-绿竹清泉

1.侯景为什么造反?

侯景南逃后,被安置在淮南地区的寿阳,被萧衍视为对抗东魏的先锋。
对于侯景的为人,没人比高澄更清楚。在击败南梁军队后,他曾让杜弼写信给南梁,不仅表达了对萧衍背信弃义、收留东魏叛将的愤怒,也苦口婆心劝说其不要引狼入室,否则繁华梁朝将面临生灵涂炭的境地。
在击败侯景后,高澄再次主动表达愿与南梁合好,并让被俘虏的萧渊明写信传递诚意。萧衍最终答应了与东魏恢复友好邦交,但同时仍让侯景待在寿阳,并且源源不断地为其提供物资,几乎是有求必应。
心中不忿的侯景酝酿再次反叛,他利用南梁提供的资源积蓄力量,并勾结萧衍侄子萧正德作为内应。八月,侯景在寿阳起兵,率轻骑突袭建康城。梁武帝萧衍命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迎战,但后者与侯景暗通消息,甚至为他提供物资。
十月下旬,侯景渡江,在萧正德的配合下,很快攻破外城、围攻台城(宫城)。第二年,台城被攻破,梁武帝萧衍被饿死。侯景进入建康城后,先将满朝文武光着身子赶出城,其后让士兵将他们杀死;紧接着又纵兵在三吴地区大肆烧杀抢掠,曾经无比繁华的江南遍地尸骸,变成了人间地狱。
侯景虽然占据了建康,却未能征服整个江南。公元552年,王僧辩与陈霸先击败侯景平定了混乱。五年后,陈霸先建立陈朝,南梁灭亡。
可以说,侯景之乱,直接导致南梁走向末路。年轻时的萧衍,也堪称一时豪杰,但由于常年的养尊处优,加上沉迷佛教,追求虚无的鬼神与轮回报应学说,丧失了政治家的基本素质,结果被侯景玩弄于股掌之中,却害得南朝生灵涂炭,真是既可悲、又可气。


2.梁武帝在处理侯景问题上应该负有哪有责任?

早期的梁武帝萧衍励精图治,选贤任能,纠正了宋、齐以来的种种弊政,一度使南梁政权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但晚年的萧衍却极度推崇门阀制度,随着年事的增高,他愈发的怠于政事,沉溺佛教,致使土地兼并严重,苛捐杂税多不胜数,百姓怨声载道。
最终在公元548年酿成了震惊南朝的“侯景之乱”,不但葬送了自己打拼一生所建立的南梁政权,还搭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很多人将“侯景之乱”的责任归咎于侯景本人,说他反复无常,是一个十足的小人。先投靠东魏权臣高欢,又叛离东魏改投南梁,最后又反叛南梁,杀死了萧衍。
侯景对“太清之难”的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先前的多次反叛,却都是保命之举,而“侯景之乱”的爆发也完全是梁武帝萧衍的咎由自取。

3.你怎么看朱异?

朱异这个人的能力确实不错。他很精明,博闻多识而又办事干练:“每四方表疏,当局簿领,谘详请断,填委于前。异属辞落纸,览事下议,纵横敏赡,不暂停笔,倾刻之间,诸事便了。”这和那些身居高职,只清谈不做事的所谓世家大族比起来,确实完全不一样。梁武帝春秋已高,怠于政事,正需要朱异这样精明强干的人来做他的帮手。
其次,梁武帝这个人“好人佞己,末年尤甚”(《魏书·岛夷萧衍传》),而且越到晚年越喜欢听别人的花言巧语,听不得半点逆耳之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3

帖子

38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6-2 1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三讲作业:
梁组20-绿竹清泉


1.你如何评价侯景包围台城?


萧正德又无耻地引领侯景的叛军渡过秦淮河,大开城门,迎侯景入建康(今江苏南京)。
建康城分三个部分,中间是台城,梁武帝就住在里面;西边是石头城,驻扎禁卫军;东边叫府城,住的是宰相和扬州刺史等大官。
虽然侯景已经进入了建康城,但是,只是进入了外城,而梁武帝却是住在中间的台城(今南京鸡鸣寺)。
侯景采取久困台城的办法,把梁武帝居住的内城 —— 台城团团包围起来。
他想让台城与外部隔绝,等里面的粮食全部吃完,他们就会主动献城了。
侯景害怕台城外的老百姓接应台城内的官兵,于是就把他们的粮食都抢光了,还让他们服兵役,在台城的外围修筑土山,准备攻城。
服兵役的老百姓忍着饥饿,被迫日夜不停地挑着很重的土,每天都超负荷干活,连累帝饿,死了很多人。
台城外的居民大部分都饿死了,被堆在土山上,侯景还命令士兵把疲乏不堪的居民杀死,堆在土山上,因此,侯景修筑的土山很快就高出了台城的城墙。
羊侃统兵多方御敌,不幸病死。
这时候,梁朝诸王从各地奉命救援,救援的军队约有二、三十万,逐渐汇合到建康周围,比起叛军尚占优势。
可是,梁武帝的这些至亲骨肉,根本不是真心救援,却都巴望着梁武帝一死,自己捞个夺皇位的机会。
所以,他们都按兵不动,互相推三阻四,相互观望,说要等别的救兵来。
临时被推为大都督的柳仲礼,也是躲在家里,每天吃喝作乐。
侯景便更肆无忌惮放心大胆地攻城了。经过130多天的围攻,梁朝都城建康的内城台城终于被攻破,台城终于失陷,叛军大肆地屠杀抢掠,号称“菩萨皇帝”的梁武帝,也成了侯景的俘虏,各地援军或降或走,如鸟兽散。
侯景控制朝廷后,马上翻脸,命令部下先把为他做内应的萧正德杀死,而且还说:“这家伙,连养育他多年的大伯父都能出卖,留着又有什么用?”
接着,侯景又闯入皇宫,抓住了梁武帝,并把他软禁起来,最后把86岁的梁武帝活活饿死。
侯景又推出了个萧纲,当了一个傀儡皇帝,萧纲就是梁简文帝,侯景自封为宇宙大将军,做了宰相,掌管军政大权,没多久,萧纲也被侯景废杀了。
之后,又立萧栋,到了551年,侯景终于逼迫萧栋“禅位”,亲自粉墨登场,自立为汉帝。
就在同一年(551),侯景又东略三吴,派出三路人马,攻占吴郡(今江苏苏州一带)、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等富庶地区,使富庶的长江下游地区千里没有人烟。
接着又向江陵(今湖北江陵一带)进军,侯景的军队进攻江陵受挫,在江陵的萧绎,是梁武帝的第七个儿子。萧绎跟大将王僧辩、陈霸先率领的军队联合作战。
次年(552),梁将陈霸先、王僧辩等,乘船东下,再败侯景于建康,建康被收复。
侯景乘船匆忙出逃,在路上被部下所杀,死于舟中,扰害三年的“侯景之乱”的闹剧,至此告终。
侯景发动的叛乱,虽然只有三年光景,却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破坏,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
侯景叛军起初围攻台城时,城内尚有男女10万多人,破城之日,只剩下两三千人,藏在宫中的历代图书文物几乎全部被烧毁。
昔日拥有28万户的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繁华都城建康,这座自东吴以来经营了二百多年的古城,经过这场空前的浩劫,变成一片废墟。
江南人民对侯景恨之入骨,当侯景的尸体运回建康,扔在街头,愤恨已极的老百姓,纷纷赶来争着割他的肉,咬他的尸体,甚至焚骨扬灰,以解心头之恨。
南梁王朝经过这场大乱,内部四分五裂,公元554年,西魏破江陵,萧绎死,陈霸先与王僧辩合谋,并迎萧绎的第九个儿子萧方智为帝。


2.你认为朱异是个什么样的人。




  朱异,字公伟,南朝梁朝的一位重要大臣,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荣耀,他的人生经历充分体现了南朝士人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


  朱异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尤其擅长于《春秋》、《左传》等经典。他的学识深厚,使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南朝梁朝的一位重要官员。然而,朱异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他始终保持谦逊和敬业的态度,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深得皇帝的宠爱和信任。


  朱异在南朝梁朝的政治生涯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和坚定的信念。他在处理国家大事时,总是能够深思熟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他的政策主张,既注重国家利益,又兼顾民众福祉,因此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朱异的人格魅力也是他能够在政治舞台上立足的重要原因。他为人正直,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深得皇帝的赏识。他的忠诚和正直,使他在南朝梁朝的政治斗争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然而,朱异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他在政治生涯中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困境。他的坚韧和毅力,使他在困难面前始终不失为一位真正的英雄。


  朱异的一生,是一部充满激情和挑战的历史长卷。他的一生,是南朝士人的一种缩影,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南朝梁朝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0:28 , Processed in 0.06064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